高鸿业宏观经济学17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12-17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注:12-17章)高鸿业主编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 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4)12.1复习笔记 (4)12.2课后习题详解 (9)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9)13.1复习笔记 (19)13.2课后习题详解 (24)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9)第14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35)14.1复习笔记 (35)14.2课后习题详解 (42)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49)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56)15.1复习笔记 (56)15.2课后习题详解 (65)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0)第16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78)16.1复习笔记 (78)16.2课后习题详解 (85)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91)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 (103)17.1复习笔记 (103)17.2课后习题详解 (110)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17)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27)18.1复习笔记 (127)18.2课后习题详解 (133)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7)第19章经济增长 (144)19.1复习笔记 (144)19.2课后习题详解 (150)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6)第20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67)20.1复习笔记 (167)20.2课后习题详解 (172)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1)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87)21.1复习笔记 (187)21.2课后习题详解 (191)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00)第22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207)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02
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03
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
乘数效应
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 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 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原因、阶段 以及应对措施,探讨了经济波
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国 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绿色经济发展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政策配合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应对经济波动时 ,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 合。例如,在应对通货紧缩时,采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的财政 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些实 践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配合对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具有 重要意义。
05 国际经济部门
06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经济增长定义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季度或一年)经 济总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GDP 来衡量。
经济增长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增长模型
如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动 因和机制。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实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完整版)
第17章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潜在产量)y*
y=f(N,K )
y0
0
N0 N N* (充分就业量) 图17-3 宏观生产函数
重要性质:
1)总产出量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2)总产出随就业量增加而按递减的比率增加(边 际报酬递减规律)
y y* y0 y=f(N,K )
0
N0 N* 图17-3 宏观生产函数
N
2.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1.人力资源: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构成 2.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产、海洋等一切可以用 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东西
3.资本积累:厂房、设备、高速公路等等人工生产 出来的有形生产资料 4.技术水平:投入和产出水平的转换关系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 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 之间的关系。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 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 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f(N,K) (17.4)
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 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1.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y =f(N,K) (17.5)
(17.5)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 经济社会的总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
二、古典总供给曲线图
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 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y F (N , K )
*
*
*
P
y* 、yf 为潜在产量 其中, 表示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0
yf
y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 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P AD1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旨在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包括国家经济、全球经济以及与宏观经济相关的各种政策和规则。
它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和变化,而不是个体企业的具体操作。
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和概念,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和概念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和经济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经济现象或者规律,并且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可以预测或者解释未来的经济动向。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经济增长,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科技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
通过研究经济增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宏观经济学还关注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而失业是指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数量。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宏观经济学还关注国际贸易和汇率问题。
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而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国际贸易和汇率的变化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调整和优化国际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个经济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经济指标和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完整)《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复习重点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复习重点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2、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核算GDP的三种方法:①生产法②支出法:GDP=C+I+G+(X-M)③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5、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两部门经济是由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构成的经济。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即Y=C+I;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即Y=C+S;❖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C+S,即I=S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政府的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像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C+S+T,即I+G=S+T7、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I+G+X-M=S+T+K8、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GDP核算指数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收入的决定条件:投资=储蓄❖i = s 的含义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回顾: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投资恒等式 I = S,指的是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实际储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02
该恒等式反映了经济中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03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调 整税收和政府购买来影响GDP。
03
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的衡量与类型
失业率
衡量失业程度的指标,通过 统计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数 与总劳动力的比例得出。
自然失业率
新古典增长模型
模型假设
该模型假设劳动力按一个固定比率增 长,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 征。
结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在长期中,一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将由其人口增长率 和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决定。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货币主义观点
强调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决定性作用,认为货币供应增长过快会 导致通货膨胀,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则会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
04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定义
税收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来调节 经济活动的手段。
通过调整税收,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可 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
政府支出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个人收入
01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和。
家庭可支配收入
02
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减去税款后的实际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
03
国民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可以支配的
总收入。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01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是:GDP = C + I + G + (X - M),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 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宏观经济学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说明1.授课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2.课后习题范围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
3.目前所给出的习题答案主要包括以上各章计算题,其他习题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或读者自学解决。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 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 和DPI 均受其影响。
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 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 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单位:亿美元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金企业利息支付间接税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红利社会保险税个人所得税消费者支付的利息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个人消费支出356.41866.6264.9266.334.1164.8120.866.4253.9402.164.4105.1374.51991.9(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6.假定一国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 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 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17.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都已经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特指劳动就业。
由于劳动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难以衡量,故通常用充分就业来表示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况,即在经济学分析中,“充分就业”是指狭义的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失业一般分为以下三类:①摩擦失业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所引起的失业。
②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③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2)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1、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办公费应计入()科目。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正确答案)2、企业2018年6月22日一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成本74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万元。
[单选题] *A.240B.140C.120 (正确答案)D.1483、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应计入()科目。
[单选题] *A.在建工程B.财务费用(正确答案)C.开办费D.长期待摊费用4、行政人员出差回来报销的差旅费,应该计入()科目。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5、.(年浙江省高职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业务的经济活动是()[单选题] *A采购原材料并验收入库B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C支付职工工资D签订产品销售合同(正确答案)6、实收资本的增减与变动超过注册资本的(),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单选题] *A.10%B.15%C.20%(正确答案)D.30%7、根据准则的规定,企业收到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科目。
[单选题] *A.投资收益B.其他业务收入C.主营业务收入D.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8、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短期借款发生的利息一般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单选题] *A.短期借款B.应付利息C.财务费用(正确答案)D.银行存款9、下列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折旧的有()。
[单选题]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汽车(正确答案)B.当月购入并投入使用的机器C.已提足折旧的厂房D.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10、.(年预测)下列属于货币资金转换为生产资金的经济活动的是()[单选题] *A购买原材料B生产领用原材料C支付工资费用(正确答案)D销售产品11、.(年浙江省第一次联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的是()[单选题] *A持续经营B货币计量C权责发生制(正确答案)D会计主体12、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7~22章【圣才出品】
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1)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得到发挥。
(2)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
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1-β(1-t )]中得出。
当t 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税率为0.1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11 3.5710.810.1⎡⎤⨯≈⎢⎥-⨯-⎢⎥⎣⎦;若税率增至0.25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1 2.510.810.25⎡⎤⨯=⎢⎥-⨯-⎢⎥⎣⎦。
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答:(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含义:一是年度平衡预算,这是一种量入为出的每年预算均需平衡的思想;二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预算;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这三种平衡预算思想的发展表明,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或某年度可有一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课件
0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认为消费水平与当前收入水平正相关,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 。
相对收入假说
消费水平不仅与当前收入水平有关,还受到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人们 认为自己未来的收入会减少,他们可能会增加当前的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消费虽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即消费的增量在总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是析方法, 通过对各种总量指标的变动及其相互 关系的研究,来揭示整个国民经济的 运行规律。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 和宏观经济学在某些方面是相互补充的,例如,微观经济学提供了解释市场机制运行的理论基础,而宏观经济学 则提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研究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企业、家庭、个人等)的 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调控。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整 体的经济活动,包括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就业、价格水平、国际收 支等总量指标。
04
IS-LM模型
IS曲线
IS曲线代表商品市场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状态,反映了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程度,斜率越大,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 响越大。
I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市场的总供给增加时,均衡的利率水平也会随之上 升。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固定汇率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吸引外资,但可能导致国际 收支失衡和汇率高估;浮动汇率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的功能,但可能加剧经济波动和投机攻击;中间汇率制则 试图兼顾两者的优点。
汇率制度的选择因素
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需要考虑经济规模、开放程度、 贸易结构、金融市场发展以及政策目标等因素。
要点三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可能并不成 立。这意味着在长期内,政策制定者 可能无法通过权衡通货膨胀和失业来 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相反,他们可 能需要关注更广泛的经济因素,如生 产率、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环境等。
04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是影响经 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 增长和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 供给不断增加,促进了经济增 长。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假设经济是一个产品经济,没有货币因素,只包括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在此模型中,总供给是既定的,总需求取决 于消费和投资。
IS-LM模型
同时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说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和净出口等因素;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
100%
经济增长
研究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机制 和趋势,分析经济增长的影响因 素。
80%
经济波动
研究经济短期内的波动现象,如 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 (如家庭、企业)的行为,而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 的运行情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含多场景)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一、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
在我国,高鸿业教授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件将简要介绍高鸿业教授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1.总需求和总供给高鸿业教授认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总供给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水平。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导致价格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导致价格下跌,进而引发经济衰退。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高鸿业教授强调,宏观经济调控应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3.通货膨胀与失业高鸿业教授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难题。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失业则会导致资源浪费,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既要控制通货膨胀,又要降低失业率。
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高鸿业教授指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现象。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而经济周期则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波动。
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应关注经济周期,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5.对外开放与宏观经济高鸿业教授认为,对外开放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对外开放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国内经济稳定。
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实现国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结论高鸿业教授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
策,都使AD曲线右移。
r r2 r1
E2 E1
LM(P1) IS2
如扩张财政: 增加政府支出,IS右
IS1 y1 D1 y2 D2 y
移。 P 在原价格水平下,形 P1 成新均衡,利率升高, 收入增加。
相同价格下,收入增
加后AD曲线右移。
y1
y2
购买 ( ) ,中国出口需求 ( ) ;同时,国内认为外国商品变得 相对 ( ) ,购买外国商品() ,使得进口() 。 两项相加,中国净出口 ( ) ,进而总需求 ( ) 。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9
7. AD曲线的变动
沿AD曲线变动。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AD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
由于某种原因。 AS左 移。 如:粮食歉收、石油 涨价。
E2表示滞胀状态
AS2 P E2
AS1
P2 P1
E1
Stagflation : 经济停滞、失业与通 货膨胀并存。
政策措施:使AS右移。
AD1
y2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25
设总供给曲线y=2000+p、总需求曲线y=2400-p (1)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比较之。 (3)如果总供给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比较之。
E点:充分就业水平。 但资源还有潜力可挖。 C2点:过热。 斜率越来越大。 如果产出继续增加,价格 就会很快上升。
B E
B
C1 A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21
古典与凯恩斯学派在总供求方面的区别
古典经济学派 市场 调整 充分 就业 凯恩斯经济学派
市场自动调节——弹性; 物价和工资刚性; 能随时调整物价和工资。 经济环境改变后,也无法 迅速调整。 长期而言,各种资源都 能得到最佳分配; 社会最终处于充分就业 状态。 总需求变化不能影响总 产出,总供给量增加才 可增加产出。 社会不是经常能达到充分 就业状态。 如果萧条,会存在大量失 业。 在社会未达充分就业前, 总需求会影响总产出。
设名义工资是W,实际工 资是W/P。
劳动供给
W Nd Nd ( ) P
W/P (W/P)0 (W/P)1
W Ns Ns ( ) P
N0
N1
N
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14
劳动市场的均衡
在弹性工资和价
格下,实际工资立 即调整到劳动供求 均衡之处。 此时,产量始终等 于潜在产量。
AD曲线 y
M
P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5
AD曲线的推导图示
价格水平为P1时, 均衡总支出=总收 入=y1 r% r1 r2 E1 LM(P1) E2 LM(P2) IS y1 y2 y
价格水平为P2时,
均衡总支出=总收 入=y2
P P1
P2
D1 D2
y1 y2 y
两点连线。得到总 需求曲线。
y=f(N,K)
y
y=f(N,K)
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 y0 存量下,产出取决于就业量。 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随就业量增加,总产 出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
N0 宏观生产函数
N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13
3.劳动市场
劳动需求: 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
W/P (W/P)0 (W/P)1 N0 N1 N
既定技术,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y=f(N,K)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12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资本存量都很大。新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 影响很有限。 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价格水平()利率()总需求量()。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上升,人们持有货币(及其他以固定货币 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会变的相对贫穷,消费相应减少。
价格水平()财富和实际收入 ( ),消费和总需求()。
外贸效应:价格水平() ,外国人眼里中国商品相对() ,
第十七章 AD-AS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五、常规总供给曲线 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1
一、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AD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一定时期内,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f前,
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更多的 国民收入。
P P1 P0
AS E1 E0
达yf后,不论价格多高,国民
收入不会增长。
y0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yf y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19
五、常规总供给曲线
1.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 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P A C’ C B E C C’ A yf y
潜在(充分)就业量:现有激励机制,所有愿意工作的人
都参加生产的就业量。
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 的产量:现有资本和技术水 平下,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 的产量。
取决于资源配置情况,
不取决于物价。
P
P1 P0
AS E1 E0 AD1 AD0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
义:增加需求不能增加产出,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只能造成物价上涨。
y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11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AS Aggregate supply
1.总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外) 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总供给=总收入=GDP。 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 2.宏观生产函数: 国民经济中,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 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AD=C+I+G+(X-M) 总需求=GDP=总支出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2
2.实际货币与名义货币
实际货币: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量,即以实物形态衡量 的货币。
r%
m=M/P
m1 m0 m2
入、即总需求变动。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4
3.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LM:r=ky/h - m/h
代入LM得:r= ky /h - M/(Ph)
IS:r=(a+e)/d - (1-b)y/d
若物价水平P≠1, 则名义货币供给M=Pm, 或实际货币供给m=M/P;
Md [dk h(1 b)] y h(a e) P
解:(1)联立方程组: y=2000+p、y=2400-p 得y=2200,p=200 (2)总需求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左移。即2400减少了 10%,为2160。 新的总需求曲线y=2160-p。 (3)总供给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左移。即2000减少了 联立方程组,得y=2080,p=80 10%,为1800。 总需求减少后,价格下降,收入减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新的总需求曲线y=1800+p。
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 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D曲线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
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 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 钝。反之,则越敏感。 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10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6
4.总需求曲线图示
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 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 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 反方向变动。
AD曲线经济含义: 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
P
AD
衡、即IS=LM时,一国 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 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联立方程组,得y=2100,p=300 总供给减少后,价格提高,收入减少。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26
P
AS
业和价格水平都低于充 分就业。
但是,价格下降幅度越来越 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
P1
P2 y2 E2
E1
AD1
AD2 yf y
政策,使AD右移。
以达到充分就业。
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
紧缩性缺口: 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其间的差额。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24
3.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
y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7
5.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
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价格水平↑ 实际货币供给↓ 利率水平↑
产出水平↓
投资水平↓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8
6.价格变化的效应
利率效应: 价格变,引起利率同向变,使投资和产出反向。
m
假设:价格指数=P 实际货币量=m=M /P 名义货币量=M=mP
货币供给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7章 3
实际货币供给变化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 不变, 价格变化, 会影响到实际货币。
r% r1 r2
E1
LM(P1) E2 LM(P2)
IS y1 y2
y
价格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供给变化
实际货币供给变化,导致LM曲线的移动,从而导致国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