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媒介、场景和行为”中貌离神合的现象——以个人微信日常生

合集下载

《2024年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2024年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作为其中一款广泛使用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不少用户逐渐出现了一种名为“社交媒体倦怠”的现象。

本文将从拟剧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

二、拟剧理论概述拟剧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如何扮演角色以及如何通过符号和表演来塑造和维持社会关系。

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人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符号化的表演。

三、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社交媒体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后,出现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感。

这种疲惫感可能导致用户减少或停止使用社交媒体。

在微信这一平台上,用户倦怠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信息过载的厌倦、对虚假信息的反感、对频繁社交互动的疲劳等。

四、影响因素分析1. 信息过载根据拟剧理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布和接收大量的信息。

然而,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信息过载现象使得用户难以处理和消化这些信息,从而产生疲惫感。

信息过载的主要原因包括信息发布者的无序性、信息内容的冗余性等。

2. 虚假信息的传播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的传播是一个普遍现象。

用户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辨别信息的真伪,这种负担可能导致用户产生倦怠感。

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破坏了社交媒体的信任机制,还影响了用户的认知和情感。

3. 社交互动的频繁性微信等社交媒体鼓励用户进行频繁的互动,如点赞、评论、分享等。

然而,过于频繁的互动可能使一些用户感到压力和疲劳。

根据拟剧理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演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过度频繁的互动可能使这种表演变得机械化,导致用户产生倦怠感。

4. 缺乏深度交流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即时性,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进行浅层次的交流。

这种缺乏深度的交流可能导致用户感到不满和倦怠。

拟剧理论认为,有效的社会互动需要双方进行深度交流和理解,而社交媒体的浅层次交流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拟剧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了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微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倦怠感,并提出了影响这一倦怠感的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本研究旨在为理解微信用户社交行为和心理状态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

微信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其用户数量庞大且活跃度极高。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部分用户会出现社交媒体倦怠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用户的社交体验,还可能对用户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拟剧理论视角拟剧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示自我、建立社会关系。

在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通过发布状态、评论、点赞等行为进行角色扮演和自我展示。

因此,从拟剧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微信用户的社交行为和倦怠感。

三、影响因素分析1. 信息过载:微信平台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筛选信息。

长期的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产生倦怠感。

2. 社交压力:在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需要维护自己的社交形象,这可能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压力。

过度的社交压力可能导致用户产生倦怠感。

3. 缺乏深度交流:在微信等平台上,用户的交流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度和真实性。

这种缺乏深度交流的现象可能导致用户产生倦怠感。

4. 隐私泄露担忧:随着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可能影响其使用体验,进而产生倦怠感。

5. 技术因素:包括微信平台的界面设计、功能更新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用户的倦怠感。

例如,界面设计过于复杂可能导致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疲劳感。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社交平台中的自我呈现——读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社交平台中的自我呈现——读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3下新闻文化论坛30社交平台中的自我呈现——读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胡 玲摘要: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戏剧表演观点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表演框架、表演区域以及表演种类等进行了界定。

本文运用戏剧表演理论中的前台表演和观众隔离概念,对人们在网络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中的形象塑造和不同社交平台上的表演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戈夫曼;前台表演;观众隔离;社交呈现一、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使用的是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而来的戏剧表演观点,使用前人所做的正式研究和非正式的回忆录来做例证材料,同时利用自己对设得兰群岛一个佃农经济社区所做的为期一年的实地观察,从社会学视角切入来详尽叙述社会生活中参与者呈现在他人面前活动的戏剧学问题。

欧文·戈夫曼将角色内活动视为角色扮演或“表演”。

欧文·戈夫曼认为个体在他人面前会通过一系列动作影响他人对当下情境的印象,并影响其他参与者的互动。

“表演”由表演的种类和表演的框架两部分组成,表演框架又可分为表演主体、表演区域和表演剧本。

戈夫曼将表演主体分为表演者、观众和局外人:表演者一般是指“控制舞台设置的剧班”,剧班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持特定情景的个体集合;而把互动中的另一个剧班称为观众;将两个剧班之外的个体称为局外人。

欧文·戈夫曼考察了三种有界限的区域:前台区域、后台区域以及局外区域。

表演者出现在前台和后台区域;观众只出现在前台区域;局外人被排除在这两种区域之外。

前台区域是表演正在进行的场域;后台区域是与表演相关,促成表演发生,但却不能在前台展露的场域;局外区域,又称剩余区域,是除前台和后台之外的地方。

前台又分为舞台的设置和个人的前台两部分,其中舞台设置是指为表演提供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舞台背景项目,比如医院;个人前台是由“外表”和“举止”这两类刺激组成的表达性装备。

媒介的认知、情感、行为效果的分析——以我的媒介接触为例

媒介的认知、情感、行为效果的分析——以我的媒介接触为例

媒介来袭——以我的媒介接触为例对媒介的认知、情感、行为效果的分析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媒介对我们生活产生越来越大影响。

作为在信息社会成长的90后一员,媒介对我的影响更多,我们喝的饮料、吃的零食、穿的衣服等无一不是受着媒介的影响。

下面我将以我的媒介接触为例来分析媒介对我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效果认知情感行为我们天生就被媒介包围着从出生时我们就被各种媒介产品包围着:父母订阅的报纸杂志、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当然,那个阶段我们对此是“毫不知情的①”,虽然我们一点都不知道,但是由于我们出生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从一开始就享受着媒介给我们提供的各种产品父母给我们喝电视广告出现的奶粉、童装。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媒介构成的世界,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赫胥黎的版本更让我们毛骨悚然,“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②媒介的影响无处不在手机、书籍、电脑等构成了我每天空余时间的大致内容。

手机——想说爱你不容易根据对自己一周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观察,一周使用手机的时间至少为10小时,想爱它却不容易。

由于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手机制造新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增加了我使用手机的时间,在高中阶段,我拥有了第一部自己的手机,那个时候的拥有的手机是按键,功能较为单一,主要功能是通话短信以及查看时间,在进入大学之后恰逢智能手机的普及,低价位、功能丰富的手机推向了市场。

因为以前手机功能比较有限以及学业的压力,所以我之前使用手机的频率不高。

但是在进入了大学之后,智能手机可以说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早上7点钟设定的闹钟自动响起、打开手机浏览器翻阅今天的新闻以及看看微博的最新动态,如果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会使用手机拍照甚至摄像,由于智能手机特别是安卓手机的使用,使得手机可以像电脑一样通过下载app进行各种软件安装,这极大地拓展手机的功能。

西安大学生微信圈的自炫传播现象

西安大学生微信圈的自炫传播现象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引言•西安大学生微信圈的自炫传播现象概述•西安大学生微信圈自炫传播现象的成因分析•西安大学生微信圈自炫传播现象的后果探讨•应对与解决方案•结论与展望引言01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自炫传播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炫传播是指个体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生活、成就、地位等,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的行为。

在微信圈中,这种自炫传播现象尤为明显。

意义研究西安大学生微信圈的自炫传播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了解自炫传播现象有助于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其次,对于大学生自炫传播现象的引导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最后,对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西安大学生微信圈的自炫传播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大学生自炫传播现象的现状、特点、动机和影响,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自炫传播现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设计问卷调查,以获取西安大学生微信圈自炫传播现象的样本数据;最后,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大学生自炫传播现象的动机和影响。

西安大学生微信圈02的自炫传播现象概述自炫传播现象的定义自炫传播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特别是西安地区的大学生。

自炫传播现象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交现象。

自炫传播现象是指个体通过向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以获得他人认可和羡慕的行为。

自炫传播现象在西安大学生微信圈的表现西安大学生在微信圈中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学习经历和社交圈子等,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羡慕。

一些学生则通过展示自己的美食、旅游和购物等消费行为来展示自己的品味和实力。

一些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成绩单、荣誉证书和奖学金等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和努力。

自炫传播现象在西安大学生微信圈中呈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和文化特点。

《2024年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2024年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社会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工具。

微信作为其中的代表,更是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然而,过度依赖和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也可能导致用户出现社交媒体倦怠现象。

本文将从拟剧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

二、拟剧理论概述拟剧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是通过社会期望和文化传统所构建的。

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的行为、言辞、态度等都反映了其特定的角色扮演和期待。

这种理论为分析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行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框架。

三、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内涵微信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是指因频繁使用微信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而导致的心理疲劳和社交活动参与度下降的现象。

这种倦怠可能表现为对社交媒体的冷淡态度、减少使用时间或对社交活动失去兴趣等。

四、影响因素分析1. 角色冲突与矛盾: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用户经常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如好友、亲人、同事等。

这些角色所承载的期望和责任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导致用户感到压力和倦怠。

2. 信息过载与无效互动:微信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消息,但其中许多是无效的或重复的。

过多的信息输入和无效的互动可能使用户感到疲劳和厌倦。

3. 社交焦虑与压力: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用户常常面临比较和评价的压力。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社交地位、受欢迎程度等,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倦怠感。

4. 隐私与安全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用户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微信等平台可能存在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风险,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用户对社交媒体产生不信任感和倦怠感。

5. 心理因素:个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和倦怠感。

例如,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情绪状态等都可能影响其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和态度。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

“拟剧理论”视域下社交平台用户表露行为分析--以微信为例

“拟剧理论”视域下社交平台用户表露行为分析--以微信为例

2020.04茗文化等场景,讲好茶文化故事。

2.创新传播方式。

互联网环境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茶文化传播要善于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升传播能力,扩大传播效应。

茶文化需要掌握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的前沿技术,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等多种表达方式,向用户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分众化产品,增强可视化表达,帮助用户将茶文化快速转化为形象化的视觉表现方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另外,近年来繁荣的网络直播也是较好的传播表现方式,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动力。

比如李子柒将传统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通过直播展现给世界,获得广泛关注。

茶文化也可以借鉴直播方式,运用网络技术传承创新,增强传统文化对公众的吸引力。

3.创新传播内容。

任何传播要达到良好效果,内容始终是核心,只有不断优化和创新茶文化的传播内容,才能增强用户对茶文化的黏性。

茶文化除了历史悠久,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博大精深,传播时要牢牢抓住这一特点,做精做实做深传播内容,将茶文化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的“温厚仁和开放”精神、茶与健康养身的关系、茶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展现出来,打造茶文化品牌。

要针对不同传播渠道的不同特点,制作适合传播的不同内容,建立高识别度的品牌形象,倡导一种健康与时尚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赢得用户认可。

四、结语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互联网环境下,茶文化的传播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缩影。

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积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传播手段,才能历久弥新,更好地得到展示和传播,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参考文献】[1]刘鑫.浅析融媒体情形下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8):30-31;[2]陈薇薇.融媒体背景下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7):31;[3]费璠.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6):243-244;[4]罗飞.新媒体背景下茶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J].福建茶叶,2018(06):419.一、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新“舞台”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与目的受到技术迭代升级的影响,如今社交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自我呈现的新“舞台”。

微信分享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微信分享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微信分享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介个体”和“普通日常生活”成为微文化的两个面向。

微信分享是一种自我建构行为,用户通过分享的“作品”期望好友欣赏、接受来建构自我形象,从而实现想象和现实两个层面的交互。

用户借助微信与好友的共时互动实现审美愉悦与社交实用功能的统一,与艺术“类而不同”构成微信分享审美的内在结构。

通过微信分享塑造的自我形象既具有审美的普遍性,又指向现实个体。

微信分享不能放在费瑟斯通带有精英色彩的日常生活美学框架中来阐释,它是偏向于社会大众个体普通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标签:微文化;微信分享;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类艺术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移动终端技术的成熟,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逐渐普及。

科技也不再局限于工具层面和实用领域,而是慢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智能手机带来的“低头一族”现象。

对人们而言,手机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工具,而是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确实进入了“微时代”。

“‘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当下的生活存在,改变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形态,也直接引发了‘微时代的美学’。

” ①“微时代”的典型现象有微信、QQ、微博、易信、米聊、点点虫、陌陌等社交软件的出现和流行。

微信出现于2011年,截至2017年,微信日平均登录用户已经远远超过7亿。

微信以熟人为主要交流对象,可以让用户借助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乃至表情符号传达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呈现并体验自我的重要方式。

李昕揆②首次将微信分享置于“碎片化时代”背景下,从审美角度进行了阐释。

本文希望以他的论述为参照,对微信分享的美学意义做出新的探讨。

一、“微文化”与普通日常生活虽然关于“微文化”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共识,但是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感性、欲望等日常生活领域,逐渐对当代生活及人际关系进行再次拆分和重组。

微媒介逐渐成为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普通日常生活中认识乃至想象的重要方式。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人们的信息获取、社交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信息接收与传播的群体,他们的媒介形象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进行研究,分析其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1. 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背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

大学生作为信息传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媒介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他们的认知。

因此,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2. 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方式(1)个人主动建构: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主动展示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兴趣爱好,从而塑造自己的媒介形象。

(2)他人影响建构:媒体、教师、家长等对大学生的评价和看法也会影响其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

(3)社会文化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

三、影响因素分析1. 媒介环境因素: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但同时也存在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等问题,这会对大学生的媒介形象产生一定影响。

2. 心理因素: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认知等对其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产生重要影响。

如追求个性、渴望被认同等心理需求会促使他们积极展示自己的形象。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

如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对优秀品质的认知等。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信息真实性问题: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大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存在夸大、虚构等不实行为,导致信息真实性受质疑。

2. 自我过度展示: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个性展示,过度追求关注度,导致其媒介形象过于片面。

3. 媒体依赖性:部分大学生过于依赖社交媒体,过度追求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和互动。

替代的在场 自我的呈现——以大学生线上社交表情包的使用为例

替代的在场 自我的呈现——以大学生线上社交表情包的使用为例

替代的在场自我的呈现—以大学生线上社交表情包的使用为例申思远(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1418)【摘要】本文基于当下新媒体语境的普及和发展以及以表情包为代表的图片等多样传播形式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流行现 状,探讨了大学生线上社交中以多种媒介为栽体实现的自我认同和呈现,以及社交过程中通过表情包等形式的替代所体现 的社会在场。

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法,探知大学生使用表情包丰富社交的动机和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表情包;社会在场;自我呈现新闻传播⑮©龜©N e w s D is s e m in a tio n、1彳下,随着5G 网络的覆盖,网络即时通信能力得到加 3强,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以图形为代表的生动 化传播十分便利。

当代大学生群体基本已经以"95后” 为主体,在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 人,对新形态的网络社交方式更加习惯和钟爱,并往往主 动采取新颖生动的方式丰富社交,注重个性化。

同时,由 于线下交流情境有限,大学生的线上社交往往更加频繁, 并在社会公认范围内造成了面对面社交能力的缺失。

本文 从此方面提出问题:大学生的线上社交是否对实际社交效 果和交际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最为知名的一对概念便是前 台与后台。

所谓前台,指"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 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所谓后 台,即与之相反,是"那些被竭力抑制""可能有损于它 所要造成的印象的那些行动”的。

我们对于前台和后台的 操纵,便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此外,戈夫曼还提出了 ‘'自我呈现”的概念: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 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

自我呈现是人们自觉 的印象控制过程,是人际互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网络社交这样一个时空分离、虚实结合的场域下, 人们往往乐于并习惯于分享和展示无伤大雅但是富有风格 特点的内容,即在‘'前台”向大众展示整饬过的自我,这 在大学生中尤其显著。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媒介形象自我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如何进行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以及这一过程对大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时代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等特点。

这些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和表达空间,使得大学生在媒介形象自我建构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1. 自我认知与媒介认知的结合大学生在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自我进行认知,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需要对媒介有深入的认识,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只有将自我认知与媒介认知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

2. 媒介使用与形象塑造大学生通过使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进行自我表达和形象塑造。

他们通过发布状态、照片、视频等内容,展示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情感状态,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媒介形象。

3. 互动交流与形象反馈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点赞、评论、私信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

这些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媒介形象,还可以根据他人的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影响因素及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成员的价值观、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媒介认知产生影响。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重要环节。

学校通过开展媒体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媒介,提高媒介素养。

3. 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审美观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媒介形象产生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初中生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

初中生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

初中生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初中生的社交圈子变得更广,他们也开始了解和涉足到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当中。

在这种背景下,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也愈加密不可分。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三者的关系。

首先,假想观众是初中生在社交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问题,他们不只是面对自己的朋友,更要时刻注意周围正在观看、评价自己的人。

这些假想观众往往包括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以及许多陌生的互联网用户等等。

当初中生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动态时,它们往往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和受众,有时也会夹杂一些炫耀、夸大事实等元素。

其次,个人神话是指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认知和看法,实际上也是人对自己形象的一种整理和态度。

对初中生而言,那些所谓的“网红”、偶像等,都成为了他们自己建构自己个人形象的重要参考之一。

许多初中生在网络上会追逐自己的偶像或者虚构出自己比较中意或者向往的精神偶像,甚至可能说是“效仿”或者“照抄”,把它们变成自己神话式的人物。

最后,互联网社交给了初中生一种新的表现和交流方式,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

初中生通过自己的个人主页、微博、朋友圈等平台展现自己的真实或者虚构的形象,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校内活动、外出旅游、学习成绩等等。

通过社交网络,初中生可以延伸自己的社交圈子,与更多的朋友、陌生人交流,甚至还有机会结识许多跨国甚至是不同种族的朋友。

但这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因展示自己的个人形象反过来影响到自己的情感状态,影响到自己的内心。

总的来说,互联网社交作为一种媒介和渠道,让初中生可以通过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在网络上更加前置地表达和展示自己,同时也使得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会更加凸显。

因此,对初中生来说,更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等,同时也需要自我反思和规划,化繁为简,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际交往。

《2024年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2024年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拟剧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了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微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倦怠现象,并探讨了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于理解微信用户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微信作为一款重要的社交平台,其用户数量持续增长。

然而,在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用户往往会感到一种疲惫和倦怠,这种现象在微信用户中尤为明显。

拟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分析这一现象。

拟剧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交互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表演,这可能导致用户的心理负担增加,从而产生倦怠感。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一)拟剧理论概述拟剧理论起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它强调了人们在社交互动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角色转换的重要性。

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表演和调整,这可能对用户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二)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微信作为一款社交媒体平台,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倦怠感。

这种倦怠感可能与过度使用、信息过载、社交压力等因素有关。

(三)影响因素分析前人研究指出,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度使用和依赖;二是信息过载和筛选困难;三是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四是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不合理。

这些因素在拟剧理论的框架下,可以理解为用户在微信环境中进行角色表演和转换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收集数据。

问卷主要用来了解微信用户的基本信息和使用习惯,深度访谈则用于探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观察法则用于记录用户在微信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逃离虚幻应对现代社交媒体对身体形象的影响的方法

逃离虚幻应对现代社交媒体对身体形象的影响的方法

逃离虚幻应对现代社交媒体对身体形象的影响的方法逃离虚幻:应对现代社交媒体对身体形象的影响的方法现代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然而,同时也对我们的身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受到美颜滤镜、修图软件等工具的引诱,不断给自己建立一种“完美”的形象。

然而,这种虚幻的美丽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逃离虚幻,应对现代社交媒体对身体形象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社交媒体的虚幻性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社交媒体的虚幻性。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照片和视频往往都是经过修饰和加工的,他们不是真实的自我。

这些媒体投射出来的所谓“完美形象”实际上只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编辑的一幕幕。

所以,我们不应该将社交媒体上的形象作为自己真实身体的标准,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树立自信心,接受自己的独特之处接下来,我们需要树立自信心,接受自己的独特之处。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相反,我们应该关注和欣赏自己的身体特点和价值,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我们应该珍惜并善待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质。

三、理性使用社交媒体,保持身体健康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不要过度追求完美的外貌。

我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些规则,如限制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不滥用美颜滤镜等。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和保持身体的健康。

通过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和充足的睡眠来保持健康的体魄,而不是只顾追求看起来好看的外表。

四、注重真实的社交和个人成长除了社交媒体,我们还要注重真实的社交和个人成长。

真实的社交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建立真实的友谊和社交关系。

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内在的价值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局限于外在的形象。

通过学习、阅读、思考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真正让我们有自信并快乐的来源。

五、实施积极的身体形象管理策略最后,我们可以实施积极的身体形象管理策略,来应对社交媒体的影响。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其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日益受到关注。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如何通过媒介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及这种自我建构对大学生个体及社会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二、文献回顾与现状分析1. 媒介形象与自我建构理论媒介形象是指个体或群体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呈现出的形象。

自我建构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自我认知、互动和表达,形成独特的自我形象。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进行自我表达和形象塑造,形成了独特的媒介形象。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特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互动性等特点。

大学生通过发布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内容,展示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形成了多样的媒介形象。

3. 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因素(如性格、价值观、教育背景等)、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以及新媒体特点(如信息传播速度、互动性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手段,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达行为、媒介使用习惯、对媒介形象的认知等方面的数据。

同时,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大学生在媒介形象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包括自我认知、媒介选择、信息加工和表达传播等阶段。

在自我认知阶段,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有清晰的认知;在媒介选择阶段,大学生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平台;在信息加工阶段,大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加工,形成独特的观点和表达;在表达传播阶段,大学生通过发布内容、互动交流等方式,将自己的媒介形象传播给他人。

《2024年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女性身体意象的负面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女性身体意象的负面影响研究》范文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女性身体意象的负面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这些平台来分享生活、交流思想。

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对青年女性身体意象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女性身体意象的负面影响,并分析其潜在原因和影响机制。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社交媒体已成为青年女性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然而,社交媒体上的审美标准和身体理想化现象对青年女性的身体意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许多青年女性产生了身体不满、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身体形象障碍等心理问题。

因此,研究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女性身体意象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青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手段收集数据。

同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研究结果1. 社交媒体使用与身体不满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年女性身体不满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社交媒体上,青年女性经常接触到各种审美标准和身体理想化现象,这使得她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满和焦虑。

尤其是对于那些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的女性,其身体不满程度更高。

2. 社交媒体使用与自卑感社交媒体上的比较和竞争现象使得青年女性容易产生自卑感。

她们经常将自己的身体与他人的身体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自卑和自我否定。

这种自卑感不仅影响青年女性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其社交和职业发展。

3. 社交媒体使用与身体形象障碍研究发现,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身体形象障碍。

她们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产生扭曲的认知和情感,甚至出现身体疼痛、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

五、影响机制分析社交媒体上的审美标准和身体理想化现象是导致青年女性身体意象问题的主要因素。

这些标准和理想化现象往往是由媒体、广告、社交网络等共同营造的,它们不断向青年女性传递着关于身体的错误信息和观念。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2024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范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塑造形象的重要途径。

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如何通过媒介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媒介形象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认知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有助于了解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特征、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研究大学生媒介形象的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为媒体从业者提供参考。

三、文献综述前人关于大学生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时代,而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其次,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大学生在媒介形象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过程与特征1. 过程:大学生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参与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他们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介、表达方式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媒介形象。

2. 特征: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具有多元化、个性化、互动性等特征。

多元化表现在大学生可以选择多种媒介和表达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个性化则体现在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来塑造独特的媒介形象;互动性则体现在大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来不断优化自己的媒介形象。

不同传播框架下自我呈现差异探析——以微信和微博对比为例

不同传播框架下自我呈现差异探析——以微信和微博对比为例

2020年第10期 New Media ReseaRch1956年,戈夫曼出版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框架概念,将缘起于米德、布鲁默等人的符号互动论纳入到日常生活自我呈现的微观分析中,抽丝剥茧地梳理人们的披露与表 演[1],自此拟剧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网络社交的高速发展,加之网络虚拟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灵活自主地进行着自我形象的整饰,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微信与微博的使用。

2011年初微信被腾讯公司推出开始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而微博则在2010年迎来春天,其开发初衷是为用户搭建广场,将用户自主生产的简短讯息通过关系网进行分享、传播。

两者兼具的社交属性都将传统人际传播中的社交情境迁移到了网络场域,为人们的印象管理开辟了新舞台。

1 戈夫曼的表演框架戈夫曼在书中使用了戏剧表演的观点,将原本舞台表演中使用的艺术理论引申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

他提出,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个社会成员都通过主动引导来达到控制观众对自身印象形成的目的;个体都在一种自我理想化角色的庇护下在其他社会成员所扮演的角色前呈现自己,在两方的迎合中剧班形成。

其理论主要板块包括表演框架和印象管理两部分。

1.1 表演框架戈夫曼提出“框架”是一种个体的主观状态,是存于内心的社会规范,是一系列惯例和共同理解。

而人们内心形成的经验结构最终会成为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也即“框架”[2]204。

其中主要环节包括:表演者观众、剧班和表演区域。

1.1.1 表演者与观众戈夫曼将萨特的凝视理论作为研究的前提——凝视表明我是一个为他的存在,我在他人凝视中发现了自己,而有时并不存在现实的视觉,而更多存在于主体的想象中。

这一理论袒露了每个个体的社会行为都是在一个个小情境中进行的客体我的建构,而观众并非都真实存在,更多是来自个体对社会期待的内化。

表演者和观众成为了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两方。

1.1.2 剧班戈夫曼选取了生活中的常见例证来阐释“剧班”一词的所涉情境:“夫妇在应酬交际时,妻子对丈夫意愿所持的态度会比单独与丈夫在一起时表现得更为尊重和恭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相关理论综述 1.1 媒介、场景和行为关系 关于媒介、场景和行为的关系,梅 洛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将媒介看作 社会环境,具有包括和排除、联合和区 分人的某种类型的作用,关注的是获取 社会信息的不同方式怎样对各种社会角 色产生不同影响;场景作为一种“感觉 屏障”,定义为信息系统,信息是社会 行为,即相互接触的社会表演;行为则 是从具体角度关注其成为社会角色的方 法。对于媒介、场景和行为的关系,梅 洛维茨通过拓展角色的概念预测和解释 社会行为的变化,即通过将社会场景的 结构和其中信息的获取模式看作一个变 量,继而研究这一变量如何影响社会角 色形式。在探究媒介、场景和行为中, 梅洛维茨关注的是媒介和场景的变化对 行为—社会角色的影响,而对于在媒介 变化时场景和行为中存在的一些变量并 没有展开研究。 1.2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是戈夫曼提出的重要 理论和分析框架,其借助戏剧对日常生 活进行研究,从戏剧技巧和舞台控制的 角度,研究参与者呈现在他人面前的活 动,“前台”与“后台”是“拟剧理论” 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个体进行表演所 需的两个重要场所。戈夫曼在《日常生 活中的自我呈现》中通过“情境定义” 将“人格—互动—社会”三个抽象层面 14
THE PRONT
前沿
探究“媒介、场景和行为”中貌离神合的现象
——以个人微信日常生活的实证研究为例
郭美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摘 要:网络社交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社交模式中的时空限制,个体的日常生活不再受时空限制,从现实的物理空间延伸 到了虚拟空间。本文基于“媒介—场景—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个人社会生活的角度研究由“现实场景”转移到“微信场景” 后,探究潜藏在个人日常生活自我呈现中的“变与不变”。本文主要以微信用户的实证研究为例,试图描述日常交往的社会场景 发生变化时,个人行为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即媒介的变化怎么改变场景以及场景的变化怎样改变个人行为。 关键词:微信;日常生活;拟剧理论
2.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 查研究,调查过程中采用滚雪球的方式 发放问卷,发放方式为网络问卷发放, 总计 533 份,去除掉填写不完整的问卷 或 具 有 明 显 填 写 信 息 不 真 实 的 问 卷, 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526 份,其中,男为 45.6%,女为 54.4%;各年龄段中,18-25 岁为 51%,25-35 岁为 41.4%,10-18 岁、 35 岁以上的分别占了样本量的 2.3% 和 5.3%。 3 数据分析 3.1 基本微信使用情况 对微信基本使用情况的调查中,526 个样本中有 375 个用户随时在线接收信 息,占 71.29%,使用时才会登陆微信的 为 21.86%, 一小部分用户很少使用微信, 占 6.84%。被测用户中平均每天使用微 信的时间超过三小时的占 51.71%,用户 平均每天使用 2~3 小时和 1~2 小时微信 的 分 别 为 15.21% 和 19.39%, 一 小 时 以 下的占 13.69%。关于被测者使用微信的 时间和场所中,可以看出微信成为人们 打发时间的工具,样本中无聊时 79.47% 的用户选择使用微信,睡觉前和起床后 两个时间段使用微信的用户占 64.45% 和 48.86%,相对而言,睡觉前这个时间段 是用户使用微信的一个主要时间段,乘 坐交通工具使用微信的样本为 48.10%, 工作 / 学习为 37.07%。综上,微信作为 一种社交工具,已渗透到个体生活的方 方面面,用户在现实空间和微信之间进 行无缝对接,现实空间中,微信成为用 户生活的一部分。 3.2 微信人际交往 样本在微信聊天时,朋友、家人、 同学 / 同事成为主要聊天对象,分别为 36.31%、26.43%、28.90%; 对 待 陌 生 人 态度问题上,样本中 15.97% 的样本同意 陌生人好友申请的行为,76.62% 的样本 不会主动向陌生人打招呼。微信用户对 微信人际交往的态度和看法中,70.3% 认

和三种研究社会生活的视角连接起来的 方法对表演展开研究,进而得出表演具 有人格、互动和社会三个抽象层面的后 果。 根据前后台理论,微信作为社交化 时代个人日常生活的平台,用户在微信 中会预设一种“情境定义”。在此情境 定义中,微信好友成为用户的“观众”, 与退居后台的现实自我相比,微信用户 将微信作为自我日常生活的前台区域。 从个人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由“现实 场景”转移到“微信场景”后,微信用 户的日常生活呈现也将随之发生一些改 变,探究其中的一些变与不变的变量成 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糅合梅洛维茨和戈夫曼的理论, 基于“媒介—场景—行为”三者之间的 关系,探究潜藏在个人日常生活自我呈 现中“变与不变”的因素。从微信中的 社会生活,即“微信人际交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朋友圈 生活表达—微信人格”,对微信前台及 与现实后台的关系展开研究,具体包括 三方面内容。第一,戈夫曼将“互动” 定义为面对面情境中彼此行为的交互影 响。微信作为社交平台,是微信用户与 好友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的场所。故本文 将微信用户在微信中的人际交往作为研 究视角,以此考察微信中的日常人际交 往。第二,针对自我概念,在戏剧中作 为有机体的品行和角色的品行有所不同。 本文试图探讨作为微信虚拟空间和现实
空间之间呈现的角色和表演者品行是否 遵循传统的戏剧理论规律,将人格作为 研究的出发点。第三,朋友圈作为“生 活表达” 的区域, 与好友进行着隐性互动, 作为自我社会化的区域和现实自我社会 化区域有无异同。 2 研究流程 2.1 问卷内容设计 本文的调查问卷旨在测试用户在微 信中呈现出来的三个微信社会生活视角, 即“微信人际交往—朋友圈生活表达— 微信人格”。 2.1.1 微信人格 微 信 人 格, 本 文 直 接 使 用 了 心 理 学界现有的科学成果“大五人格问卷” 测试现实日常生活生活和微信中的人格 特征。本文所选用的大五人格问卷是由 Jhon 等编制,包括 5 个维度,即开放性、 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和尽责性。 2.1.2 自编问卷 此部分问卷是在查阅相关论文资料 的基础上对微信的基本使用情况、微信 人际交往、朋友圈生活表达进行问卷设 计。微信用户的微信使用情况主要测量 使用微信的频率、使用微信的日均时间 长度、使用微信的场合和时间段;微信 人际交往主要测量微信聊天对象、对待 陌生人的态度、关于微信人际交往作用 的看法;朋友圈生活表达以用户发朋友 圈的频率、内容、形式和动机等展开研 究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