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2新闻两篇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新闻两篇》》ppt课件
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 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
本文的语言特点
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自由讨论,概括
出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1)准确:
A、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2)句好。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
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 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 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
★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 • • • • •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 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W” 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七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第22课 新闻两则 (共43张PPT)精编课件
2.找出本则新闻的五部分。
•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包含的信息有:兵力强盛、战线长、战势猛、战绩大; 其作用是:简述渡江战役成功) • 主体:20日夜起……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 路线。 • 背景: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有很大关系。 • 结语: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新闻的特点 及时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 • • • • •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 地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W” 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础知识,知道两则新闻结构 的五部分。 2.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强敌的精 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芜湖 wú
荻港 dí
阻遏 è 阌乡 wén
宋希濂 lián 杜聿明 yù
溃退 kuì
督战 dū 要塞 sài
绥靖区 suí jì ng 锐不可当 dāng
鄂豫区 è yù
锐不可当: 锋利无边,不可抵挡。 业已: 已经 绥靖: 安抚、平定
5.22新闻两篇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下)
(主标) 是必不可少的。
3.新闻的六要素是指: (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结果)
4.新闻的特点有三点: (真实性) (时效性) (简明性)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 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 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 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
5.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是详写的?哪是略写的?为什么
要这样安排? 作者对西路军的报道比中路军详细,又比东路军简略。
这样安排材料,作者的用意是:因为从当日2时报道中路军
起至22时发稿时止,尚未对西路军进行过报道,所以对西路 军的报道要比中路军详细一些,以使人们清楚战况。但从这
篇消息本身来讲,此处不是报道的重点,因“和中路军所遇
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过)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 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于帷
人,书法家。 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
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 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
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
泽东诗词选》等。
1.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 (标 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五部分。有时在文章开头还有电头。 2.新闻的标题可分为: (引标) (主标) (副标) 其中
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安排有什么特点? 4.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 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新闻两篇课件 (新版)苏教版
1、在课文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的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 表明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及其作用、导语、主体,给主体部分分层, 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标题: 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简洁、概括 。其中 “百万”、“横渡” 二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
3、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及其作用、导语、主体,给主体部分分层, 找出主体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 隆重举行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 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 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又 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 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 声明》。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 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 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 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结束了英国在 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 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要塞( sài
) 阻塞(
sè ) 堵塞( sè )
塞子 ( sāi ) 荻港( dí ) 获得( huò )
溃退(
kuì
)歼灭( jiān ) 阡陌( qiān )
苏教初中语文七下《22新闻两篇》PPT课件 (1)
A、从20日夜起到22日。
B、从21日下午5时到22日22时。
C、从21日下午到22日。
D、从20日夜起到22日22时。
B
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以上句子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交代通讯社(或报社)
交代名通称讯、社发(电地或点报和社时)间,的名称、 发者电的地姓交代通点名讯社有和,(或时报时电有社还时)还间头名写写称出、,表出记发电记有示地点和时消时间还息, 写 来出 源记 可
靠、材料真者者实的的 、报道及时。
姓名,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
姓名,电头及时表。 示消息来
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 )扬中、镇江诸
县的广大地区,并( 控制 )江阴要塞。
( 封锁 切( 断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锡段铁路线。
课后练习三
第 越过 只写出了“经过”
一 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题
只写出了“经过”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
之意,
“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
起,至发电
九江, 已渡过三分 安庆段已之占一领…………,
军35 时止
所向 披靡
东路 南京, 二十一日
大部分渡过南 岸……,歼灭
军35 下午至二十 二日下午
江阴 段
及击溃……, 占领……,控
制……,封 锁……
战绩 辉煌
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 “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 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和辉煌战
B、从21日下午5时到22日22时。
C、从21日下午到22日。
D、从20日夜起到22日22时。
B
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以上句子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交代通讯社(或报社)
交代名通称讯、社发(电地或点报和社时)间,的名称、 发者电的地姓交代通点名讯社有和,(或时报时电有社还时)还间头名写写称出、,表出记发电记有示地点和时消时间还息, 写 来出 源记 可
靠、材料真者者实的的 、报道及时。
姓名,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
姓名,电头及时表。 示消息来
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 )扬中、镇江诸
县的广大地区,并( 控制 )江阴要塞。
( 封锁 切( 断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锡段铁路线。
课后练习三
第 越过 只写出了“经过”
一 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题
只写出了“经过”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
之意,
“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
起,至发电
九江, 已渡过三分 安庆段已之占一领…………,
军35 时止
所向 披靡
东路 南京, 二十一日
大部分渡过南 岸……,歼灭
军35 下午至二十 二日下午
江阴 段
及击溃……, 占领……,控
制……,封 锁……
战绩 辉煌
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 “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 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和辉煌战
2018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ppt课件
4.本文的导语写什么?结语写什么?作用各是什么? 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导语 概括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思,唤起读者对新闻 主体的注意。 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者
人数。结语使整个报道首尾相随,十分完整。
细节解读
1.主体部分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如何组 织安排材料的? 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主席
讲话。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时间顺序,其中概写
查尔斯王子讲话,特写降旗、升旗仪式,详写江泽民 主席讲话,这样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标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略) 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 主体:叙述了交接 仪式的整个过(详) 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 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者人数。(略)
6~7段交代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及双方出席官员。
8~10段概述英国查尔斯王子的讲话。 11~15段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16~23段详细叙述江泽民的讲话。
24~25段两国领导人握手合影,交接仪式结束。这部分
突出叙述了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 江泽民的讲话。
第三部分(26~29段)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时由《晋察冀日报》和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
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
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随中央机关迁入北平;8月1日,中共 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
月15日的期号。
第22课 新闻两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新闻两篇》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部分来自《典中点》
1. 说说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全文? 【答案】 渡江概况:渡江区域、战役全局。
喜的一大步。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
出了光辉典范。 ④标志着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 的,它为国际社会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
提供了新的成功的范例。 ⑤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
大事件,更是20世纪世纪史上的大事。
部分来自《点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部分来自《典中点》
2、主体内容可分几个部分?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案】 三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部分来自《典中点》
3.香港回归究竟有什么历史意义 ?
【答案】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只有在国力强盛的今天, 才得以实现。②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可
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
到19世纪,英国商人把大批鸦片运到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 量外流,士兵吸食鸦片,致使军队毫无斗志;老百姓吸食鸦片,
导致倾家荡产。清政府看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后,决定禁止
鸦片的进口。英国商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华的既得利益,借此挑起 事端,终于在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由于清政
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最新审核】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新闻两篇》ppt课件1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起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 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标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略)
主体:叙述了交接 仪式的整个过(详)
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 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
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 各国记者人数。(略)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长久的期盼,是举世瞩 目的大事,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员,你会选 择哪些语句传达你此刻的心情?
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 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 人毛泽东之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 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导师。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 《毛泽东选集》中。
毛泽东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 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 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 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 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 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标题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起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 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标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略)
主体:叙述了交接 仪式的整个过(详)
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 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
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 各国记者人数。(略)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长久的期盼,是举世瞩 目的大事,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员,你会选 择哪些语句传达你此刻的心情?
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 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 人毛泽东之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 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导师。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 《毛泽东选集》中。
毛泽东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 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 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 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 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 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标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苏教版
讲授新
句段
分析
课
重难点小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结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
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
谋瓦解了斗志。这篇新闻,气势磅礴。毛泽东作为全军
统帅,汇总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反映了整个
战役的磅礴气势,表现了恢宏的气度。这篇新闻,语言
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穿插,相得益
彰。
讲授新
疑难 探究
课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作者对西路军的报道比中路 军详细,又比东路军简略。这样安排材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详略安排及作用分析法。文章叙述的详略是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情况而定的。就本文来说,因 为至22时发稿时止,尚未对西路军进行过报道,所以对西路军 的报道要比中路军详细一些,以使人们清楚战况。但从这篇消 息本身来讲,此处不是报道的重点,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 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 抗,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作者 重点要写东路军。
感知
课 1. 说说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全文?
【答案】 渡江概况:渡江区域、战役全局。
2、主体内容可分几个部分?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案】 三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讲授新
句段
分析
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答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既交代了渡江人员的数
量,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气势。“横
艺术特 色
3.语言精练准确。 “冲破敌阵”“横渡长 江”等词语有高度的概 括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不 料”等词语有很强的表 现力。一些表示时间的 语句甚至精确到时、分, 这些都体现了新闻报道 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初中语文七年级《新闻两篇》PPT课件
新闻两篇
•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生字、生词
• • • • • • ⑴字音 芜湖wú 荻港dí 溃退kuì 督战dū 要塞sài 阻遏è 阌乡wén 绥靖区suí jì ng 鄂豫区è yù 宋希濂lián 杜聿明yù 锐不可当dāng
• • • •
⑵解词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绥靖:安抚、平定。
为文章分层
文章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说了 什么?
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
研讨与练习三-3
渴望和平,远离战争
课后作业
•
• • •
分析《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六要素,在 书上圈出来 自己写一则小新闻,要求:有标题、导语、 主体。 生字、词(每个生字组词写三遍,解词每 个两便,多音字注音组词) 预习下一课
• ⑶多音字 • 当(dāng\dàng)
• 塞(sài\sāi\s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
整体感知课文
• 文章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 内容,是从哪方面概括的? • 新闻中导语一般处在新闻的开头(“电头” 之后),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 者一目了然;那么下面同学们一起思考, 本篇新闻的导语是哪一部分,概括了哪几 方面?
品味词语
• 这篇课文既然是一篇新闻,那用词就会相 对的简洁明了,不能有太多的描写,可是 文章用词的简洁明了并没有影响文章的生 动性,下面我们来看这篇新闻是怎们简明 又不失生动的进行报道的:
请看研讨与练习三
课堂小结
• ⑴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 • ⑵电头的作用、标题的作用、导语的作用、 主体的作用 • ⑶消息的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 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生字、生词
• • • • • • ⑴字音 芜湖wú 荻港dí 溃退kuì 督战dū 要塞sài 阻遏è 阌乡wén 绥靖区suí jì ng 鄂豫区è yù 宋希濂lián 杜聿明yù 锐不可当dāng
• • • •
⑵解词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绥靖:安抚、平定。
为文章分层
文章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说了 什么?
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
研讨与练习三-3
渴望和平,远离战争
课后作业
•
• • •
分析《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六要素,在 书上圈出来 自己写一则小新闻,要求:有标题、导语、 主体。 生字、词(每个生字组词写三遍,解词每 个两便,多音字注音组词) 预习下一课
• ⑶多音字 • 当(dāng\dàng)
• 塞(sài\sāi\s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
整体感知课文
• 文章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 内容,是从哪方面概括的? • 新闻中导语一般处在新闻的开头(“电头” 之后),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 者一目了然;那么下面同学们一起思考, 本篇新闻的导语是哪一部分,概括了哪几 方面?
品味词语
• 这篇课文既然是一篇新闻,那用词就会相 对的简洁明了,不能有太多的描写,可是 文章用词的简洁明了并没有影响文章的生 动性,下面我们来看这篇新闻是怎们简明 又不失生动的进行报道的:
请看研讨与练习三
课堂小结
• ⑴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 • ⑵电头的作用、标题的作用、导语的作用、 主体的作用 • ⑶消息的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 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最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2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1
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 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
• 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 它的作用?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此种情况”指代什么?)
作用
揭露了敌军溃败和我军迅速取得胜利的 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 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
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 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写我方的有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 “击
“控制” “封锁” “切断”等;
写敌方的有
“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抵抗微弱 “泄气” “毫无作用” 等。
本文的语言特点
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概括出本文语言
中路军
芜湖 九江 安庆 南京
西路军
35万
35万的 三分之二
东路军
江阴
35万
大部
文章哪是详写的?哪是略写的?为什么 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势如破竹、首先突破 简略,
西路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东路军:攻势强大、战果辉煌
较详,
更详。
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在这以前已经报道过了, 只要略写 东边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
三、主体
消息的结构2
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 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四、背景
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五、结语
是消息的结尾。
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 南韶山人。政治家、 军事家、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导师。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 《毛泽东选集》中。
有的报道很简短,不加“电头”,也是新闻。 新闻在报纸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天的报纸 可以没有其他文体,但如果没有新闻,就不成其 为报纸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2新闻两篇》PPT课件 (2)
3、这篇新闻通篇以叙述为主, 在叙述中有时穿插议论,饱含感 情。试找出几句能表达出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的语句,反复朗读, 加以体会。
比较阅读:
试从体裁、内容、结构、标题、导 语、主体、语言、新闻特点等几个 方面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
体裁:两两于篇狭篇新义课闻的文虽新都然闻是报—新道—闻的消,具息而体且事都件属不同, 内容:但报道的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
事第件一。篇新闻由标题、导语和主体构成;
结构:第成二。篇两由 篇标新题闻、都导没语有、明主 显体的、背结景语部构分,
而是将有关的背景材料糅合在导语之
标题:标题都是主谓结构,都十分概括地叙
述了主要事件,都运用了修饰语,表 达了自己的感情;相对讲,第一则的 标题更简洁,第二则的标题更严谨、 更具体,不仅交代了交接政权的双方, 两而篇且新交闻代的了导地语点在,语形言容表了述气上氛不。同。 第一则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 度概括的语言报道渡江的情况,把主
思维训练:
1、主体部分,对报道的事实作了具体 的叙述和展开,突出了哪几个内容? 突出了三个内容:第一,查尔斯王子的讲话;
第二,降旗、升旗仪式,第三,将泽民主席的讲 话2、。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主要有哪几点精神? 有三点:第一点,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大意义。第二点,香港回归后中国政 权的基本方针。第三点,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
简明精练。第一篇写于战争年代, 是报道的战况,全文仅600字,
实践活动: 让我来当个小小播音员。
课后作业:
上网搜集本周的国内或国际新 闻,通过阅读进行筛选,写一篇 《一周要闻综述》。
第一层:点出交接仪式开始的时间,介绍中 英双方出席仪式的主要官员。
第二层:概述查尔斯王子的讲话。
第三层: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第四层:讲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
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2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
揣摩语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地 区,共渡过了30万人。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越过”只表示经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突 破”表明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 “渡至”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 ,言简 意赅。 “共”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 已”时间明确,且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课文分析
一、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 并分析其作用: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 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 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二、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并加 以分析: 1、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
思考题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 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 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 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 括出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 发生的原因: 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 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 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 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 江无锡段铁路线
检查预习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的语言特点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 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共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 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2)句好。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 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中 英 香 港 政 权 交 接 仪 式 在 港 隆 重 举 行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题目解说
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 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 1997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这篇 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 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 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 史意义。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结构; 2.明白新闻的特点;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强化学生的责 任感。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预习检测:
1.注音: mé i 媒体 (zhan) 崭新 2.解词: qí n 噙满 (chen) 琛
zhǔ 瞩目
循序渐进: (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 深入或提高。 沧桑: “沧海桑田”的略语。即:大海变成桑田,桑 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对照地图,复述三路大 军的渡江情况。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江阴 江阴 芜湖 芜湖
安庆
九江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辅助
– 背景 – 结语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 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 人毛泽东之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 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导师。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 《毛泽东选集》中。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主体部分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 如何组织安排材料的? 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主 席讲话。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时间顺序, 其中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特写降旗、升旗仪 式,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这样疏密有致,详 略得当。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标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略) 概写查尔斯王子讲话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注音: 鄂 ( è )豫( yù)绥靖(suí ) 阻遏( zǔ)( è )泄气( xiè ) 溃退(kuì)歼灭(jiān )管辖( xiá) 锐不可当( dāng)上当( dàng) 要塞( sài )瓶塞( sāi ) 阻塞( sè )堵塞( sāi )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问 题 讨 论
•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 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 了全文?
•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 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衔接 的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标题
标题
课文结构 第1、2两句
中路军
其余部分 西路军
导语
主体
东路军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是 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 • • • • •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问 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W”共同 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
(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
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
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如
果换成“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
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 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 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 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1.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事实。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标题,可见新闻标题必须能够高度概括主要事实。 2.找找看哪一段交代交接仪式正式开始,到哪一段结束? 写了什么内容? 6~25段详细叙述了交接仪式的整个过程,这部分其实就是 新闻的主体,新闻主体要求内容充实,层次分明。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归纳总结:
新闻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 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 语言准确简明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
思,且文字简洁有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 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1)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 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必 不 可 少 的 三 部 分
– 标题
– 导语 – 主体
引标、主标、副标
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领起下文。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 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中, 有时可省略。
*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 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时间
20日夜——21日夜 21日下午5时起— —22日22时 21日下午5时 起——22日22时
队伍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地点
渡过兵 力
安庆——芜湖 30万 九江——安庆 2/3 南京——江阴
大部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自读课文:
主体:叙述了交接 仪式的整个过(详)
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详写江泽民主席讲话
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 各国记者人数。(略)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长久的期盼,是举 世瞩目的大事,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员,你 会选择哪些语句传达你此刻的心情?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 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 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 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思 考 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 闻的内容。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 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 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 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毛泽东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 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 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 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 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 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 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 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 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 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 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3.主体前1—5段写什 么?主体之后26—29 段写什么?作用各是 什么?
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导 语概括报道事实 , 揭示消息的中心意思 , 唤 起读者对新闻主体的注意。 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 者人数。结语使整个报道首尾相随,十分 完整。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导入语
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 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 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 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