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含答案+方法+知识积累,简明扼要

合集下载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设计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设计

执教人张琳课题诗歌人物形象鉴赏课型高三第一轮复习课时一课时目的要求知识目标掌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感悟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认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社会价值。

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认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社会价值。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诗歌人物形象赏析技巧教学难点规范诗歌人物形象赏析答题方法教法诱思引导式教学学法引导法、讨论法、案列法教学程序(或设计意图等)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二、人物竞猜三、探究诗歌(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③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④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①学生列举所学诗歌涉及的人物形象②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回答出对应的人物形象游子形象少女形象战士形象闺妇形象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教师提问:诗中“蓑笠翁”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

【析】诗中描写了一位摆脱了世俗超然物外、清高孤傲的老者形象。

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

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

诗歌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第二章:诗歌中的人物描写2.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包括容貌、服饰、体态等。

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2.2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语言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心理3.1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指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展示其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通过内心独白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动机。

3.2 情感表现情感表现是指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展示人物的情感状态。

通过情感表现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第四章:诗歌中的人物关系4.1 人物关系的基本类型人物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基本类型。

人物关系可以通过诗歌中的互动和描写来展现出来。

4.2 人物关系的作用人物关系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可以增加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第五章:诗歌中的人物与环境5.1 人物与自然环境人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可以营造出诗歌的氛围和情感基调。

5.2 人物与社会环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和互动可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通过社会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答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诗歌是一种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的文学形式,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特征、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2. 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诗歌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生动的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等特点。

3. 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人物形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诗歌人物形象的图片和案例。

2.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分组讨论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前分配好讨论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歌人物画像,引发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如外貌、性格、情感等,并阐述其特点,如鲜明、生动、丰富等。

3. 分析具体诗歌人物形象:以一首古诗为例,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4.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考点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能力层级为D级。

古代诗歌里形象的主体应该是由是个里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的。

其中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步骤(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人物形象题型的重要性,学习相应的答题模式。

(2)学会用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精神。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规范答题步骤(2)全面答题内容(3)准确把握诗歌主旨【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

教学流程一、导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其中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但是每次考试下来,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就是诗歌题,认为难的也是诗歌题。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查缺补漏,增分突破。

二、(ppt展示教学目标)三、回顾答题步骤答案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①点特点:概括形象特征。

②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特点③明作用: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感情的作用四、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说)说出同学存在的问题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五、积累(读)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武艺不凡英勇善战、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淡泊名利、悠闲自得、漂泊零落、热爱山川活泼娇媚、天真纯洁哀叹昔盛今衰、孤独、寂寞、自由、闲适、洒脱、孤傲、清高、高雅、高洁等。

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分析
一、知识讲解
1、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 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2、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 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 人物的诗歌描写形象的基本身份(隐 士 、将军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
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 【典型例题】 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 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 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 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 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 湖边的三山。
二、鉴赏指导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 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 情?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 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 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 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 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 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但不能任意拔高。
《江雪》作业总结1917
第一组 • 李雨婷 • 李焱淼 第二组 • 魏亚超 • 高鑫
• 第三组 • 宋柳曼
• 石雪
《江雪》作业总结1918
第一组 李锞锞 第5组 田沛 牛亚萍 • 第四组 • 第6组 乔子骜 杜 成欢 • 刘璐 许鹏亮 潘慧 敏 • 冉占英 孙鹏飞 冉凯 • 第7组 • 张旭 樊子梦 吴彦歌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理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特征,包括外貌、性格、动作、心理等方面。

2. 诗歌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在诗歌中起到展现主题、表达情感、塑造意境等作用。

3. 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观察外貌、分析动作、品味语言、感悟心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3. 第三课时:分析具体诗歌人物形象,进行鉴赏实践。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诗歌鉴赏作业:布置相关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分析深度。

七、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收集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诗歌文本,用于案例分析和鉴赏实践。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参考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3.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诗歌人物形象的相关内容。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和讨论报告,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教材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人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二、鉴赏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学生分析诗歌,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即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二、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同时明确答题三步骤:(1)步骤一: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即一句话“盖帽”(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如有表现手法,也可概括)(3)步骤三: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通过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以及答题三步骤,进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这一教学重点。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①张水部,张籍。

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

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②舅姑,公婆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人物形象》,详细内容包括《诗经》中的《卫风·硕人》,杜甫的《佳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诗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感受诗人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及塑造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人物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a. 讲解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b. 分析《卫风·硕人》中的人物形象,讲解塑造手法。

c.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诗歌的情感。

3. 例题讲解:以杜甫的《佳人》为例,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类:描绘、象征、寓意。

2. 塑造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3. 情感表达:通过人物形象传达诗人的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人物形象。

2. 答案要求: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分析塑造手法,阐述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人物的古诗词,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2.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答案要求。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表达方式。

2. 学会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描绘手法。

3. 探讨诗歌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4. 欣赏经典诗歌,举例说明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5.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表达方式,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2. 难点:如何准确地描绘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理解其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描绘手法和作用意义。

2. 举例法:欣赏经典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3. 练习法: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经典诗歌及其人物形象。

2.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诗歌,用于课堂练习。

3. 参考书籍:提供诗歌鉴赏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与示范: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描绘手法和作用意义,并举例示范。

3. 欣赏与分析:让学生欣赏经典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首未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七、课后作业1. 背诵经典诗歌,加深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3. 推荐一首诗歌给同学,说明推荐理由。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人物)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见形象的类型——人物形象。

2.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掌握诗歌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正确答题。

学习重点:1.了解诗歌中常见形象的类型——人物形象。

2.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学习过程一、了解考纲【考纲总述】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命题规律】1.考核选材以唐宋诗词中非名家作品为主。

2.鉴赏人物形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题: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3.“意象”“意境”是本考点常见的出题点。

4.在题干设置上,常将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结合起来考查。

【考点解读】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意境。

能力层级:D1.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

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

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是寄托自己的理想。

【知识储备】1.常见艺术(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答题要点及练习答案(生)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答题要点及练习答案(生)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如何鉴赏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2)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如何表述:(1)形象的基本特征+人物的身份。

(注:基本特征指的是外貌特点、性格特点、情感心理状态或生活状态等)(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注:与1须构成因果关系)(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格等)。

示例:《江雪》中的人物形象:这首诗勾画出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隐者形象。

(第一步)诗的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第二步)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第三步)练习一:(一)请赏析这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本诗表现了一群红润美丽、青春活泼的采莲少女。

(第一步)作者先用比喻手法,写采莲少女的罗裙融入田田荷叶之中,一色难辨;她们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交相辉映,人花难辨,表现了采莲少女美丽的外貌。

接着写采莲少女乱入池中,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直至歌声四起,方觉人在荷叶荷花之中,既进一步写出了她们红润美丽以致人花难辨的亮丽外表,更体现出了她们灵动活泼、青春欢乐的性格情趣,(第二步)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营造出了悠然不尽的意境情味。

(第三步)(二)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总结概括)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教案第一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诗歌人物形象的定义与特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意义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3.2 讲解: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定义与特点1.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第二章: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2.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学会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2.2 教学内容外貌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外貌的描绘语言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语言的表现动作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动作的描绘心理描写:分析诗歌中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人物形象的关系: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2.3.2 讲解: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2.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构成要素2.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第三章: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3.1 教学目标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3.2 教学内容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了解两种描写方式在人物形象中的运用对比分析与象征手法:掌握这两种鉴赏方法的技巧与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所传达的情感与价值观创作背景与历史文化:了解诗歌背后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文化对人物形象的影响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鉴赏诗歌人物形象3.3.2 讲解:讲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3.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方法3.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第四章: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4.1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与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的优缺点与价值分析诗歌人物形象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与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和评价诗歌人物形象4.3.2 讲解:讲解分析和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4.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4.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评价诗歌人物形象第五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综合训练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理解能力5.2 教学内容提供一组诗歌,要求学生进行人物形象鉴赏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或多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构成要素、鉴赏方法和评价5.3 教学过程5.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鉴赏5.3.2 讲解:讲解综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5.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综合鉴赏5.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鉴赏第六章: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6.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掌握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6.2 教学内容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分析具体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6.3 教学过程6.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6.3.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6.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6.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第七章:现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7.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掌握现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7.2 教学内容现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现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分析具体现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7.3.2 讲解:讲解现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义7.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现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7.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鉴赏现代诗歌人物形象第八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实践与应用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综合理解能力8.2 教学内容提供一组诗歌,要求学生进行人物形象鉴赏实践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或多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构成要素、鉴赏方法和评价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实践鉴赏8.3.2 讲解:讲解实践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8.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实践鉴赏8.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实践鉴赏第九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拓展与深化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深入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综合理解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背景探讨诗歌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的关联研究诗歌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拓展与深化诗歌人物形象鉴赏9.3.2 讲解:讲解拓展与深化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9.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拓展与深化9.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拓展与深化第十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评估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自我评估与反思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综合理解能力10.2 教学内容评估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过程与结果反思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分析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中的优点与不足10.3 教学过程10.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评估与反馈10.3.2 讲解:讲解评估与反馈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0.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评估与反馈10.3.4 实践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人物形象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诗歌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诗歌人物形象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含答案+方法+知识积累,简明扼要)(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含答案+方法+知识积累,简明扼要)(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2.鉴赏诗歌形象的语言表述。

景物形象诗歌的形象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作为描写客体的对象【知识储备】1、诗词人物形象的分类:①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静女》中,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②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如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ft”诗中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A,社会环境;B,自然环境和他人。

3、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①知人论世,关注注释。

(需要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更多的,需要同学们关注诗词后面的注释。

)②分析文中出现的景物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环境气氛能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烘托作用。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ft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就是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质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在分析人物所处环境时要注意分析时间、地点、天气、周围的景物以及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③关注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用四字词语概括形象特征。

【高考链接】独坐敬亭ft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ft。

问题: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请你打打分】【答案一】两个ft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

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ft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ft”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 分。

【答案二】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ft之上,与敬亭ft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ft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ft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诗歌鉴赏人物形象1一、教学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准确地、规范的答题二、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人物形象的类型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屈原的《离骚》表现的一个执著追求、热爱祖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即客体人物形象。

诗人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

当然还有“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这两类人物形象不是同一形象,是两个形象。

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也可能是同一的,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者。

(二)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1、命题方式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2、答题策略分析步骤:1)什么形象(一个名词);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几个修饰词);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人物的形象;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

3)归纳的形象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三)、真题展示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后作业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课堂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概括邹明府主要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术语积累: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_6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_6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十二中学李树杰复习目标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分类;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和答题组织规范教学设想:每块“诗歌例析”都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外作业”于课后完成,“实战演练”当堂展示并由学生评析老师再指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步骤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明考点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

它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三、了解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1、借助描写手段(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2、借助诗中意象3、分析关键词句(标题议论抒情处)4、学会知人论世(作者、注解)举例分析:.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随堂练习: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比较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之点。

五、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特点:(特征+身份)(神态、行动、心理、处境、情感、喜好)+身份2、具体分析表现:结合诗句有关描写手法,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手法+表现)常用描写手法:细节刻画、烘托渲染、对比反衬、比兴牵引,借物抒情寄托。

3、明确指出形象意义:深层含义、特别寄托,概括作者在该形象上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诗歌人物形象赏析》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诗歌人物形象赏析》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目标:1弄清楚人、景、物三类形象的区别。

2学会赏析诗歌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学会赏析诗歌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那么形象是什么呢?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景物。

所以形象可以分为人、景、物三类。

人的形象又包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比如柳宗元《江雪》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比如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景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是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今天我们来赏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新授课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那就是正侧面描写,正面包括语言、肖像、动作、心理侧面包括烘托渲染法、对比衬托法。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现在给大家介绍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借鉴一下:(一)看题目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一首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所以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那么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表面上是新婚燕尔的少妇形象,实质上是渴望金榜题名的学子形象。

(二)看作者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我们知道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但是他所生长的朝廷不主张抗金,而是偏安于江南,他主张抗金的计策不被接受,只能成为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这个人物形象在这首诗中塑造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三)看注释病起陈师道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①。

灾疾资千悟,冤亲②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③【注】①化用欧阳修诗句:“老去自怜心尚在”②“冤亲”句出于佛点,愿一切众生于怨于亲等心摄受,皆令安乐智慧清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2、鉴赏诗歌形象的语言表述。

景物形象诗歌的形象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作为描写客体的对象【知识储备】1、诗词人物形象的分类:①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静女》中,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②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就是“诗化了的作者”,就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如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展现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A,社会环境;B,自然环境与她人。

3、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①知人论世,关注注释。

(需要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更多的,需要同学们关注诗词后面的注释。

)②分析文中出现的景物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环境气氛能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烘托作用。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两句就就是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质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在分析人物所处环境时要注意分析时间、地点、天气、周围的景物以及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③关注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用四字词语概括形象特征。

【高考链接】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瞧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题: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请您打打分】【答案一】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

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瞧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答案二】诗人李白就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就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就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误例分析:这就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

【答案三】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她的孤僻。

那孤云正就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她的高傲。

最后只留她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瞧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她的形象。

在答案的开头点出了诗人的形象特点,又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围绕着“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得满分。

1、该类题目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这首诗(词)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B,这首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解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公式:本诗通过写( )的人物形象,体现了该人物( )的性格,表达了( )的感情。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举隅】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知识积累·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实战演练】1、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

(咏她人——咏自己)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问题: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分析】1、形象就是什么?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2、结合诗句讲解。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现虽被弃置不用,但仍怀报国之志。

3、表达的情感。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位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分析该词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她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她人作嫁衣裳。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鉴赏方法】(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答题要注意】1、调整心态,冷静答题。

2、瞧设问答题, “踩点”答题,文通句顺。

这首词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结合全诗分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书写工整,不出现错别字,尽量多答。

【实战演练】3、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1)陆鸿渐就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她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在塑造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②银胡簶③,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短衣。

②娖:整理。

③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

④金仆姑:箭。

【参考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附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1)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2)通过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就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就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上首诗就是女方问,下首诗就是男子答。

问者问后不待回答,又自我介绍,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答者的解释包含着歉意。

进一层想想,问答间又微露出彼此的欢悦之情。

诗人通过人物对话,就把人物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

(3)多侧面描写形象。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中多侧面描写天门山:有高有低,错落有致;青山、碧水、蓝天、红日,还有耀眼的白帆,这几个景色,交相辉映,而且水就是流动的,山却巍然不动,静的山屹立在动的波涛中,更加显示了天门山形象的雄伟气势。

(5)借多种感觉综合描写形象。

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诗的第二句,写渔翁清早从清清的湘江汲起水来又点燃起江边的竹子,其中就包孕了手漾在绿水中的触觉、视觉意象与人处在烟火中的嗅觉、视觉形象。

诗的第四句,棹歌一声,青山顿时呈现出原貌,上半句就是听觉感受,下半句则就是视觉感受。

眼前的景色,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绿了,好像这山水之美恰就是刚才那“欸乃一声”从仙境中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

多种感觉综合描写的形象,把人们带到一种飘逸超然的带点神秘味道的审美境界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