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工作情况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地球的运动复习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基础知识回顾1、地球运动有和两种形态;2、地球的自转:中心:地球绕不停地转动方向:自向转动;周期:自转的周期是产生的结果是。
3、地球的公转:中心:地球公转的中心是;方向:自向转动;周期:公转的周期是;产生的结果是。
4、五带的划分:依据获得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
热带位于和之间,有直射现象;北温带位于和之间;南温带位于和之间;北寒带位于以内,有和现象;南寒带位于以内,有和现象。
基础知识巩固:1、我国某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机会,该地的纬度和太阳直射该地时的节气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23.5 °S—冬至日B、23.5° S—夏至日C、23.5 °N—冬至日D、23.5° N—夏至日2、潍坊市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季节是: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3、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是:A、23.5 °SB、23.5°NC、66.5°SD、66.5°N4、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 C 昼夜更替 D 五带5、当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赤道 B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 这一日为春分日6、热带和南温带的界线是:A北回归线 B 北极圈 C 南回归线 D 南极圈7.在南温带建房时,要想采光好,房屋的门窗应朝向 ( )A.东 B.南 C.西 D.北8.南极考察的最有利时间是A.3月21日前后 B.6月22 日前后C.9月23 日前后 D.12月22 日前后9.地球公转的特征是A.围绕地轴不停旋转B.形成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C.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D.地轴和公转轨道面保持约23.5°的夹角10.当南极圈出现极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 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时间最长 D.这一日为冬至日同步能力提升1.当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这一日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D.这一日为冬至日2.有关地球自转叙述错误的是A.其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其自转周期是一天C.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D.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3.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A. 一个点B. 一个面C. 一条线D. 整个地球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6.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7.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8.当中国的学生放寒假时,澳大利亚的学生可能在( )A.春游B. 参加秋季运动会C.滑雪D. 夏令营9.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时太阳直射在( )A.北回归线上B. 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赤道上10.郑州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 冬季11、读右图回答:(1)这是月日前后的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上,这天为北半球(节气)。
1.3地球运动 导学案(四)
1.3 地球的运动(四)【学习目标】1.明确时区的划分方法,熟练掌握区时的计算方法2.能熟练使用国际日期变更线变更日期3.熟练掌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学习重点】时区的划分方法区时的计算方法日期变更【基础导学】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一)时区及区时时区的划分1.为了使用方便,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个时区,即经度每隔度为一个时区。
中时区以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合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是。
区时的计算2.各时区都以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因相邻两个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相差度,故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小时。
3.如果中时区为24时,算一算,纽约(73W)和北京(116E)所在时区的区时各是多少?总结:已知某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的方法。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结果四舍五入)第二步:求时区差;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①若所求地位于已知地东面取“+”,反之用“-”;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则减24,同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小于零,,则加24,同时日期减一天。
)(二)国际日界线为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经线为国际日界线,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加或减)一天;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或减)一天。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什么原因导致了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是什么?【反馈练习】一.选择1.2007年I0月24日I8时05分(北京时间),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一居住在纽约的华侨乘飞机飞行9小时到发射中心实地观看,问这位华侨乘坐的最佳航班的飞机(纽约区时)是 (D )A.10月23日I8时05分 B.10月24日5时05分C.1 0月23日20时25分 D.I0月23日I9时05分甲地位于(120°E,40°N),乙地位于(20°W,20°S),据此完成2—3题。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线和各自的特点。
3、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用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如四季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图册等。
四、教学设计及过程:1、地球的自转运动: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产生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通过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谁能完成并解释这些现象?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若透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还会是这样吗?②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③对教材图1.18讨论思考,中国北京的暢暢同美国的姨妈互相问候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④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⑤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旋转一周为一天,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
从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比西边早看见太阳。
⑥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你能想象出同时进行的这两种运动吗?2、地球的公转运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地球公转运动时的情况是什么样。
①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②运动的方向怎么样?③公转一周的时间有多长?通过看书和插图应该能解决这些问题: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②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那里?最南呢? 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③南北回归线得名的原因是什么?④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就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⑤如果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气温会有变化吗?季节会有变化吗?⑥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于是就产生了四季。
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导学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预习案】【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要求】能进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掌握四季的划分并理解其含义。
【学习目标叙写】1、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及空间变化。
2、理解这些地理意义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
3、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划分、分布。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5分钟:自主预习,认真阅读课本21-24页内容(包括“活动”和“阅读”)。
20分钟:再次阅读课本,完成预习案内容,教师指导。
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预习案内容,主动生成疑难问题或拓展问题。
【教材助读】一.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由于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的变化、的变化以及的更替、的划分。
2. 太阳高度指,太阳高度的最大值是;正午太阳高度指。
正午太阳高度在上最大,为,向南北两侧降低。
3.P22页图1-16中,太阳直射,日期为,节气为。
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4.P22页图1-17中,太阳直射,日期为,节气为。
观察到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为;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5.P22页图1-18中,太阳直射,日期为,节气为。
观察到正午太阳高度在最大,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观察到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为;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6.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长。
7. 上永远昼夜等长,日全球昼夜等长。
8.根据课本P22插图分析一年内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填写下表:二.四季和五带9.南北回归线之间为带,有现象;南北极圈内为带,有现象。
10.地球公转造成地球地区明显的四季变化。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和的季节变化。
11.夏季是的季节;冬季是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季节。
11.在下图中表示五带的划分:【预习自测】1.画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分布图(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夏至冬至春秋分【我的疑问】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探究案】【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要求】能进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掌握四季的划分并理解其含义。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导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导学步骤: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请同砚们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2. 请同砚们回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运动,并简单诠释其意义。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1. 请同砚们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2. 请同砚们列举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三、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1. 请同砚们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2. 请同砚们诠释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地球的运动是引起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我们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不息探索地球的奥秘,为珍爱地球环境和增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导学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包括方向、周期、速度等。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等地理意义。
3、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地理意义。
4、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知识梳理(一)地球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1)恒星日:真正的周期,时间为 23 时 56 分 4 秒,转过角度360°。
(2)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 24 小时,转过角度360°59′。
3、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 15°/小时。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 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地球的自转。
(2)周期:24 小时,即一个太阳日。
(3)意义: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于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于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地方时(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
(2)经度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4 分钟。
(3)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经度差×4 分钟(东加西减)3、地转偏向力(1)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影响:对气流、洋流、河流等的运动方向产生影响。
(三)地球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恒星年,时间为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回归年,时间为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4、速度:近日点(1 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 月初)速度慢。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课时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课标要求】1了解地球
2
【学习重点】1公转的特征; 2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
【学习难点】1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
【使用说明】1通读课文,试完成基础知识,课前完成 ★ 部分内容,课后掌握所有基础知识。
【学习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今天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另一种运动——公转 基础知识 ★自主预习完成下列表格:
★公转轨道:形状 ,近日点 ,远日点 。
下面观看地球公转的演示 绘图: 练习:
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问题2: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太阳是否位于这个轨道的中心位置?太阳的位置在那里?地球到太
阳的距离是否变化呢? 问题3:地球公转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变化呢?如果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问题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基础知识
太阳直射点:
黄赤交角:
回归运动:
自主探究:
观察书21页最上面的公转示意图,同时观察地图册第10页最下面的公转示意图。
对比这两幅图找出图中所蕴含的一些信息。
练习:。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 导学案
专题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思维导图】【互动导学】导学1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轨道与速度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例题1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导学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平面成66°34′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
2.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例题2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14′,最小时为22°6′,变动周期约4万年。
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黄赤交角为24°1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6′导学3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技巧1.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地理《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13
地理《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13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复习导学案课标要求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命题预测从地球的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出发,以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作为命题背景,图文并茂,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这些生活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
记.体系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方向;4、地球自转产生、、现象。
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的交角。
练.地图核心突破地球公转1、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反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秋分→冬至→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
(2)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冬至→春分→夏至),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反之,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中(夏至→秋分→冬至),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
2.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直射物体时,其影子最短;太阳斜射物体时,影子变长,斜射越厉害,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如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一年中,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
一天中,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最短。
示范题(2018·资阳学业考)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2.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不能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2019·邵阳学业考)读太阳直射点随时间变化轨迹图,完成3、4题。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地球和地球仪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掌握证明地球形状的常见证据。
3.能够运用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4 .能够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5 .掌握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
二、预习要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三、预习内容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
人类认识地球的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有“____________”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____________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利用________确证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2.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为________千米(赤道)。
考点 2: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1.经线和纬线2.经度与纬度3.经纬度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与纬线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
它的作用是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它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和气象观测等方面作用巨大。
探究案探究点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规律总结①无论经纬网图是以哪种形式出现,都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③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因为地球的形状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所以赤道比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还要长。
例1、下列关于经纬线形状和长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B.所有的经线都等长C.纬线是一个圆圈D.经线是一个半圆变式题 1 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B.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C.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D.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探究点二、经度和纬度的判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东经是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或者自东向西度数逐渐减小),西经是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减小(或者自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北纬是自南向北度数增大(或者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减小),南纬是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或者自南向北度数逐渐减小)。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运动2. 地球的公转运动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三、导学重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点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方向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四、导学步骤:1. 地球的自转运动a. 讲解地球自转的观点和周期。
b. 通过实验或模型展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
c. 讨论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2. 地球的公转运动a. 讲解地球的公转观点和周期。
b. 通过实验或模型展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速度。
c. 讨论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a. 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b. 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发展的影响。
c.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五、导学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意思?b.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分别是多长?c.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2. 完成实验或观察记录:a. 观察太阳的运动,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干系。
b. 制作一个模型,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六、导学反馈:1. 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七、拓展延伸:1. 邀请学生自行探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并分享给同砚。
2. 观察其他星球的运动,比较其与地球的不同的地方。
3. 钻研地球运动与日食、月蚀等现象的干系,深化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3.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二、导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三、导学重点
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点;
2. 地球运动的影响。
四、导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观察日出和日落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2. 进修:通过PPT或视频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诠释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运动的规律。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并讨论地球运动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室笔记,复习地球的运动规律;
2. 观察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地球运动的更多知识。
六、拓展延伸
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地球运动的奥秘;
2. 制作地球仪模型,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3. 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地球运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动手能力。
地球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一、目标任务1、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变化。
4、知道五带的界线及自转的特点。
二、考点梳理2、地球上的五带 三、学法指导1、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例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B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C 、地球上有昼夜长短变化现象D 、地球上有四季变化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而不能仅答成昼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2、地球自转方向例2、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 )A、顺时针B 、逆时针C 、自东向西D 、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
例3、读右图回答:(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图。
(3)线AB 是______线,是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
(4)图中甲地和乙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时间相同,但这天____先进入白天。
(5)图示日期,武汉、广州、北京三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 的一半,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二者之间的界线叫晨昏线。
太阳光是从右边平等照射过来的。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上空应画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箭头。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停地交替。
图中甲地和乙地在同一经线上,虽然时间相同,且当前时刻均为黑夜,但甲地离晨昏线较近,所以甲地比乙地先进入当日的白天。
图中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4、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例4、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 、五带B 、昼夜交替C 、昼夜长短的变化D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变化。
五带划分。
5、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例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临沂市是秋分B 、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C 、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D 、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春分日的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移至23.50N 时,为夏至日。
初中地理 地球运动 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第一步:学习新课:一.教师演示:用手电筒垂直照射黑板,再用同一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倾斜照射黑板,提问:直射黑板时和斜射黑板时,哪一个亮度大?如果手电筒是太阳,那么说明太阳直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能量__,温度__;斜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能量__,温度__。
二.(学生活动)每五个人一组,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 假设地球是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2 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3 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个范围内移动?三.教师指导读图分析:(课本第13页图1.18地球公转示意图)四.学生归纳总结,完成下列表格:(教师补充说明)1 正午太阳高度角2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第二步课堂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在地球所处的四个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别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
(3)春分月日前后,太阳直射;夏至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秋分月日前后,太阳直射;冬至月日前后,太阳直射。
(4)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引起一年中__的变化和的变化,从而引起地面得到的多少不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5)每年3、4、5月为北半球的季,9、10、11月为南半球的 ______季。
第三步﹑知识梳理: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期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北半球季节(月份)南半球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教师过度: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第一步:学习指导﹑ 阅读自学1、人们根据 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 、 、 、 。
2、请同学们在图上填出五条纬线的的名称及度数。
3、请同学们在图上适当的位置填出五带的名称。
《地球的运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我们每天都在地球上生活,但你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地球的运动,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这些运动带来的影响。
二、探究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盘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每天地球自转一圈,所以我们才会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670公里,而赤道附近的速度最快,极地附近的速度最缓。
2.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圆形,所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不息变化的。
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
3.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轴线与公转轨道的夹角称为地球的倾斜角度,这个角度约为23.5度。
正是由于地球的倾斜,才有了四季的变化。
当南半球倾斜向太阳时,北半球就是冬季;反之,南半球就是冬季。
三、总结通过进修,我们知道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这两种运动带来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的运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自然界的万物。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地球的运动,珍惜我们美丽的故里。
四、拓展1. 请观察太阳的运动,看看太阳是如何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
2. 了解更多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探讨地球运动对生物和自然界的影响。
五、作业1. 用自己的话简单诠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描述一下地球的倾斜给我们带来的四季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大家对地球的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的地球,共同呵护我们的故里。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导学案.doc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
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三、预习内容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探究案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1.自转的方向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
如图所示: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2.公转的方向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
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
如图所示: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 B.bC.c D.d(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A.形状为圆形B.形状为直线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D.指示南北方向(3)M点的经纬度是( )A.(60°W,30°N) B.(30°E,40°N)C.(60°E,23.5°N) D.(30°W,45°N)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四季的变化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地球运动(2)导学案
地球运动(2)【地球运动—考点复习】1、把握地球运动的三个关系(1)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
(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
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2018·新课标Ⅱ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第*题。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答案】A【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1.确定时区:经度/15°(四舍五入取整数)2.确定时差:同减异加计算时差(每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3.计算时间:东加西减时差(即向东加时差,向西减去时差)【地球运动—考点复习】2、认准三条线(1)晨昏线①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假若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作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0,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②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晨昏线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某一位置观察,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晨昏线在极圈和极点之间运动,从而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运动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
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
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
如图所示: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2.公转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
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
如图所示:
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B.b
(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3)M点的经纬度是()
A.(60°W,30°N)B.(30°E,40°N)
C.(60°E,23.5°N)D.(30°W,45°N)
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
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
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图所示)。
【规律总结】
一年中,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次数是两次,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如北半球6、7、8月是夏季,则此时南半球是冬季)。
2.五带的划分
在地球公转时,不同地方的太阳高度不同,昼长时间不同,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也不同,因此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与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了五个带。
例4: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1)~(2)题。
(1)此时是我国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这一天图中①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
探究案
例1:【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箭头a能够反映自转的方向;纬线形状是一个圆圈。
【答案】(1)A(2)A(3)C
例2:C
例3:【解析】四个选项中,A选项表示的是地方时间的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B、C两选项都是因为地球的公转造成的;D选项是由于地形因素影响了气温的变化。
【答案】A
例4:【解析】从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知,地球是指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说明我国处于冬季的冬至日。
①处为昼长夜短。
【答案】(1)D(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