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儒家文化”为例中文系汉语言3班李奔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1、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女娲、伏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

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华民族就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性地位。

在《孝经》中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

在《荀子王制》中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

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

《沦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

“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

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

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这种精神鼓舞了历史上的中国人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2、“内圣外王”思想在积极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

浅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浅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费 孝 通 先 生 于 1 9 年 首 先 提 出 “ 化 自觉 ” 这 一 概 念 , 97 文 他 认 为文化 自觉 是指 “ 生活 在既 定文化 中 的人对 其文化 有 ‘ 自知 之 明 ’, 明 白它 的 来 历 、形 成 的过 程 、所 具有 的特 色 和 它 发 展 的 趋 向 。 ” 云杉 先 生 在 红 旗 文 稿 发 表 的文 章 《 文 化 自觉 文化 自信 文化 自强》中认 为 “ 文化 自觉 ,主要指一 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 的觉悟和觉醒 ,包括对 文化在历 史进步 中地 位作 用 的深 刻认 识 ,对 文化 发展 规律 的正确 把 握 , 对 发 展 文 化 历 史 责 任 的 主 动 担 当 。 ” 基 于 以上 观 点 , 本文认为文化 自觉的含义包括两 点:一是对 中华 文化的 自知 之 明 和 对 西 方 文 化 的 知 人 之 明 。文 化 自觉 首 先要 求 我 们 充 分 了 解 和 理 解 中西 方 文 化 ,掌 握 中西 方 文 化 的 来龙 去 脉 、 主 要 内容和特 点等 。二是深刻认识文化 的发展规律和 社会 作用 。 云杉先生认为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 大变 革大调整时期 , 当代中 国正在新 的历史起 点上 向新 的 目标迈 进。文化在综合 国 力 竞 争 中 的地 位 日益 凸显 ,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作 用 不 断 扩 大,其影响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 而深 刻。新的形势 、 新的任务 ,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 强文 化 自觉,具体来说就 是做到三个高度 自觉 ,即地位认识上 高度 自觉、规律把握上 高度 自觉、责任担 当上高度 自觉 。”文 化有其 自身独特的发 展 规 律 ,并 且 ,文 化 的社 会 作 用 日益 凸 显 , 这 都 需 要 我 们 深 入 了 解 并 把握 。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摘要】在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群众文化需求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政策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

新形势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得到了广泛认可,进一步关注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群众文化需求应当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需求、新形势、多样性、个性化、新媒体、文化产业、国家文化政策、社会发展、重要性、社会和谐发展、指导方针。

1. 引言1.1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凸显出重要性。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他们的需求是文化产生、传播和发展的核心。

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真正贴近群众、满足群众,从而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群众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只有充分尊重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群众在文化上得到了满足,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只有深入挖掘和挖掘群众的需求,才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壮大和繁荣。

2. 正文2.1 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体现了群众对文化的独特追求和个人化需求。

在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形式,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

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也有所不同,年轻人更加注重时尚和流行文化,老年人则更加偏好传统文化和文化熏染。

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也对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和表达方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一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古老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坚固的维系。

罗素在20年代燕京大学讲演中,曾敏锐地指出,“中国实则不是一个政治体,而是一个文化体。

”传统文化的坚固一方面维系了中国的统一,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

无论如何,一种文化能够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然在它的独特魅力所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儒法释固然是支柱,道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杂家等也同样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间和不同的社会领域各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这样一种庞杂的文化体系中,必须找出其精髓部分,才能有效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与今日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以便在激变的世界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延续下去。

一、何谓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词。

“文化”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已达几百种。

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

在两汉时,“文化”成为一正式概念。

“文化不改,然而加诸”“文化内辑,武功外忧”。

在西方,“文化”一词出自拉丁文“curtuyou”,引申出对人的性情品德进行陶冶、教养之意。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通常我们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等方面。

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则主要是如上文提到的以儒学为主体,同时包含法家、道家、佛教、兵家、名家、墨家、杂家、阴阳家等等的主体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

一般而言,在讨论传统文化时,是从一种历史学的角度,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抽象性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从这个民族的主题思想着手的。

因为一个民族的主题思想是它的整个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是其它方方面面的共通点。

浅谈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浅谈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浅谈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作者:汪秀丽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10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并要求“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一种更新、更高的整体自信水平。

本文从文化自信上升为第四个自信的角度,谈谈其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信;科学内涵;重大意义一、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当下,如何理解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的“三更”呢?“更基础”则强调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它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更广泛”,说明其渗透和涉及的范围更广,可以存在于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更深厚”,说明其根植的文化沃土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这种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其影响也将更加深远和长久。

“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有机一体,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文化自信底气何在?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民族而言,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也指向现实,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既珍视我们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科学发掘其中穿越时空的因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指向现实的文化自信,即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突出成就,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确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的新辉煌。

浅谈思政课堂中的 “四个自信”

浅谈思政课堂中的 “四个自信”

浅谈思政课堂中的“四个自信”作者:吴文兵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3期摘要:“四个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的基本要求和方向,也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本文力图在全面完成基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探索用案例方法、对比教学及综合分析模式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增强。

关键词:四个自信思政教学教学方法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已经成为新时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构建的特征与表现,也是高校思政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更加全面、准确、高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了一些在教学第一线的尝试和方法探索。

思政教学最重要的是让接受教学的大学生真正领悟基本理论,接受并自觉运用到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中,因此,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情感的共鸣性和思维的辩证性需要高度契合才能实现。

我们在教学“四个自信”时,紧紧围绕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方法的易接受性和自主思维的导向性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一、用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案例进行“四个自信”内容教学。

道路自信的核心含义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

最具说服力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巨大历史性进步。

事实是最好的老师,不需要多么繁重的工作,只要全面宏观地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以来,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显著进步,就可以具备强大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与学生在感受中的共鸣。

可以运用具体的详尽案例进行个别展开,从而加深宏观感觉和微观视觉的综合效应,也可以在课堂展开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真实体验的交流部和感悟。

浅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浅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浅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作者:孙晓燕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3期[摘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中指出,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主要包含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四个方面。

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就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

[关键词]文化民族文化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72-0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在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中提到“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本文着力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识。

一、相关概念(一)文化的涵义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颇具争议的概念,学界尚未对其达成一致意见。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单指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

本文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即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创造和发展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华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

(二)民族文化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的活动的地位和特征。

所谓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有学者认为“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中确立并更新的,并由民族的各个成员所共同认可、共同维护的。

”[1]楼宇烈先生认为“所谓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

浅谈企业文化中的人本文化

浅谈企业文化中的人本文化

降低运营成本
企业应该通过降低运营成 本来提高效率,提升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04
我国企业文化中的人本文化现状及问 题
现状分析
要点一
多数企业缺乏人本管 理理念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仍以传统的经济 利益最大化观念为导向,缺乏对员工 的人本关怀和员工发展。
要点二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些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和综述,了解人本文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企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人本文化,并取得了哪些成效。
02
人本文化的构成要素
员工参与
广泛参与决策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决策和 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对企业的
归属感和责任感。
意见和建议
建立有效的渠道和机制,听取员 工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员工的创 造性。
共同制定目标
与员工共同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愿 景,让员工更加认同和投入企业。
员工发展
培训和教育
提供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帮 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增强
职业竞争力。
职业规划
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 ,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
间。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 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
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
培养人才
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提供专 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员 工提升自身能力。
转化科研成果
企业应该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 际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提高企业社会形象
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关注环保、公益等领域,树立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一·主观的不予重视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衰落的原因。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如同巴比伦文化,传统大河文化一样,已经不可避免的衰败了。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不必祭奠这个文化的衰亡,因为我们和西方文明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科学,也体现在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

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曾经有过比欧洲灿烂得多的文化,这其中包括让李约瑟羡慕不已的科学技术,其中自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了。

造纸术给西方平民带去了廉价的圣经读本,从而直接让罗马教会的宗教垄断破产,而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宗教改革正是西方走出黑暗的中世纪迈入现代社会的起点。

纸张作为思想的物质载体,它的普及对于启民智的效果不可估量。

而这一切巨变,在造纸术的发源地,中国,没有看到。

火药是西方迈向文明的又一个重要酵母。

中国人用火药来做鞭炮,但是西方人用火药实现了军事上从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的飞跃。

没有西方殖民者的船坚利炮,就不会有甲午战争后中国的一败涂地。

至于指南针对于文明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

我同意《河殇》中的一个观点,即将西方文明看作是一种海洋文明,或者说蓝色文明,而中国则是一种内陆文明,或者说是黄色文明。

苏晓康进一步认为中国文化的救赎之路在于敞开国门,拥抱蓝色文明。

姑且不看这样的说法对不对,我们只需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从哥伦布时代开始,欧洲列强的扩张都是从海上开始的。

和陆地不一样,大海是一个能够极大地刺激一个民族想象力和野心的地方,你永远都想象不到海岸线那边会是怎样一个到处都是香料,可可,象牙,钻石的地方。

在西方文化中,关于“宝藏,海盗,船长,水手”这样的叙事原型数不胜数。

相比之下,中国的内陆文明却是一片空白!在今天,像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那样文采优美,哲理丰富深刻的文章似乎早已无人问津。

取而代之的都是纯粹商业化下的畸形作品。

以取悦为上,史实失真,内涵全无,戏说、大话一大堆。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

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狩猎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徐福人海东渡对日本社会变革及文明进步起了推动作用。

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渡来人源源不断地将大陆先进文明带进日本。

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

在长达千余年的对大陆文化的借鉴中,日本把大陆文化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

二战后,美国文化又滔滔涌人。

这三次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冲击过程也是日本贪婪的吸收过程,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

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

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

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

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

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军队的进入。

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

浅谈中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性

浅谈中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性

浅谈中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性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及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更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及在现行的语文课程评价应注意学生的自主评价的主体性,来阐述在语文课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如何充分挖掘学生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知识,建构一个良好的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认识自我的语文学习过程。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教学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评价主体性一、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看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的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进一步说,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思维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必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

这样看来,学习语文的意义更大了,对于从事工作和培养品德都有好处。

”[1]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很早以前叶圣陶先生就对语文课作了诠释,语文课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课堂,也是为以后打下基础,培养品德,养成缜密思维的课堂,那么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中这些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努力参与,并参加实践,那么就需要体现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语文定义成“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这一定义更加说明语文不只是工具性,那么还具有人文性,人文性的提出涵盖就比较大了,涉及到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如何体现人文性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体会感悟,单纯的讲解是达不到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这就需要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从语文课堂教学中看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主导性是必要的,同时应注重学生语文课堂的主体性体验,语文课堂的主导性是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过程,因为语文课是一门人文性与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体现在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态度,因为语文的形式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内容是我们的生活,思想,情感等,通过表达技巧把它表现出来。

强化公共服务理念 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浅谈天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主体性缺失

强化公共服务理念  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浅谈天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主体性缺失



没 有得 到与之 对应 的群 众满 意度 ,问题集 中 反应在 以下 几方 面 : ( )活 动 内容 老 化 ,缺 乏 吸 引 力 。群 众文 化 系 统普 遍 重 视 1 作 为文化 部授 予 的全 国试 点 ,天 津分 中心 镜像 点共享 工程 建 文化 活 动 的组织 和 开展 ,但 在 阵地 内 ( 化馆 、站 、室等 )提 供 文 设 工程 自2 0 年8 0 6 月全 面 启 动 。截 至 目前 ,共 享 工 程 已覆 盖全 市 的基 本 文化 服 务多 年不 变 ,缺 乏创 新 。 因此基 层文 化 设施 空置 现 70 0 多个 农村 基 层 点 ,遍布 城 乡 的共 享 工程 阶 层 服 务点 , 圆满 实 象十 分普 遍 。 现 了比全 国提前 两年 完成 的 目标 。 ( )广播 电视村 村通 工程 2 “ 一五 ”期 间 ,天 津市 广播 电视村 村通 工作 进 展迅 速 ,截 十 止2 0 年 底 ,我 市 有线 电视村 村 通项 目全 部完 成 。在 6 区县 的 09 个 7 个 乡镇 、 1 0 个 自然村 铺设 有线 电视 光 缆3 0 余 公 里 ,到村 比 6 50 30 ( )文化 资源 共享 工程 1
群 文论 坛
强化公共服务理念 保 障公 民文化权利
浅谈天 津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的公 民主体性缺失
李 戈 ( 天津 市群众 艺术馆 天津 30 0 ) 0 00
摘要 :20 年 ,在 党的十 六届五 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 中央关于 05 近 年 来 ,天津 市各 级 文化 部 门增 强 自主创 新 意识 ,打 造 出一 和 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首次提 出 “ 加 系 列颇 具 影响 力 的精神 文 化 品牌 。包 括 “ 平杯 ”中国京 剧 票友 天 文 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 邀 请赛 、 “ 穆杯 ”全 国农村 题材 小 品征 集 与展演 、 “ 化杯 ” 务 体 系” 的 战 略 规 划 。 从 此 ,构 建 “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成 为 全 国文 文 学作 品评奖 在 内的 多项 活动 已在 全 国产 生 巨大 影 响, 受到广 泛 公 化 事业 发 展 的 新 焦点 和 总 体 目标 。 目前 ,我 国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构 建 赞 誉 。 天 津 各 级 专 业 艺 术 院 团 积 极 参 评 国 家 舞 台 艺术 精 品工 程 , 仍 处于起步阶段 ,由计划经济时期文化事业向先进的公共文化服 务体 妈 望 风 寄 系转 变并非一蹴而就 ,因此 ,我们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的 实践 中 《 祖 》 《 天 吼 》 《 阳情 》 《 印 传 奇 》 等 剧 目在 中宣 部 “ 五个 一工程 ”奖 中连创 佳绩 。 难 免存 在 问题 。 由此 可 见 , “ 一 五 ”期 问是 天津 市 公共 文化 事业 建 设大 发 十 关键 词:公共服务 ;公 民文化权利 展 时期 ,无 论大 型 文化 设 施建 设 、财政 投 入 、精 品文 艺创 作和 文 化 活动 开展 都 是历 史上 发 展最 快 的时期 ,文化 事业 的整 体 实力 和 本文 以天 津 公共文 化 服 务为研 究对 象 ,试 图通 过对 近 年来 天 总量 全面 增加 ,公 共文 化服 务 网络建 设得 到 了完 善和 加 强 。 津 市公共 文 化服 务体 系建 设情 况 的 回顾 ,突显 出强化服 务 公 民的 二 、天津 市公 共文 化服 务体 系建设 中遇 到 的问题 尽管 天津 市 各级 政府 和 文化 主 管部 门在 公 共文 化服 务 体系 建 意识对 公 共文化 服务 体系 构建 的重要 作用 。 设上 投 入大 量精 力 ,但 由于我 市公 共文 化 服务 绩效 评估 体 系 尚未 天津 市公 共文 化服务 建设情 况 回顾 改革 开放 以来 ,天 津 市在 国 民经济 建 设 、文化 事业 等 方面 均 建立 , 公共 文化 服 务建 设 的效 果 以及广 大 公 民享 受 到 的公共 文化 取得 丰硕 成 果 。特 别 在市 委 、市政 府 高度 关注 下 ,公共 文 化服 务 服务 程度 都 无从 考量 ,而这 直接 关 系着 公共 文 化服 务建 设今 后 的 体 系建 设被 列入 天津 市社 会 发展 “ 一五 ”规 划 ,并在 近 年来 得 发展 与走 向。为 此 ,我们 自2 0 年 成立 了多支 专题 调研 队伍 ,对 十 09 到充 分发展 : 全市 l 个 区 县 的文化 馆 、 区县文 化 站 以及各 级 图书 馆 、博物 馆 的 8 ( )文化投 入 达历 史最 高水平 一 公共 文化 服 务状 况进 行 了专 题调 研 ,并 组织 了 多次 不 同层面 的 问 伴 随 国 民经济 建设 平 稳高 速增 长 , 中央及 地方 财政 用 于文 化 卷 调 查 。 事业 方面 的经 费也 处 于上 升水 平 。据统 计 年鉴 数据 ,天 津 市文 化 事业财 政 投入 从2 0 年 的3 5 2 元增加 N 2 o 年 的5 7 4 05 19 万 o8 2 8 万元 , 其 中仅 群 众文 化事 业单 位 的财政 拨 款一 项 ,就从 2 0 年 的3 7 万 05 05 元增加 N2 o 年 的6 4 万元 。 o8 55 此 外 , “ 一 五 ”期 间,天 津 市重 点文 化设 施 建设投 资也 大 十 幅度增 加 ,新 建 了包括 中华 剧 院、滨 湖 剧 院、天 津 音乐 厅 、少年 儿童 图书 馆在 内 的一大 批文 化设 施 。2 0 年 ,新的 天津 文化 中心 09 项 目、数字 电视 中心 一期工程 项 目也 已开工 建设 。 ( )重 点文 化工程 推动 公共 文化 全面 发展 二 “ 十一 五 ”期 间J天 津 市公 共文 化服 务 建设 主要 是 围绕 落 实 调研 结 果表 明,有 关 公共 文化 服 务建 设上 做 出 的大量 工作 并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拯救措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拯救措施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更加快了传统文化的衰落,这并不是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造成的,最重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人们的及时解决。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竞争力降低,受到了很大冲击,衰败的速度变快。

近年来,很多中国人感叹传统文化的没落。

与此同时,从民间到官方都流行起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而很多想法不能真正承担起拯救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

如何拯救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有效策略也势在必行。

1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也可以是多种角度的,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的准确的角度去将其理清。

从内容的延伸性上讲,它包括经政治、哲学、宗教、建筑文学、艺术、科技等各种物质和精神层面;从思想的继承上,它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兼容百家之长的一种和谐的文化。

1.1人与自然方面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的介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最基本的内容。

北宋张载最先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明确含义的人,他沿用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想法,认为天人同气,万物一体。

认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应该成为人生向往的最高目标,“天人合一”应该是人生向往的最高层次。

其“乾称父,坤称母,余兹藐然,乃混然中处。

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说法的经典性阐释。

1.2人与人方面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倡导多元发展,百花齐放,求天下大同,认为天地万物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开放、包容、理解的态度,接纳自然、社会和不同的文化,并允许异国文明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存在,走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体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存的精神,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也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性(普及传统文化的好处)

浅谈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性(普及传统文化的好处)

浅谈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性(普及传统文化的好处)今天给各位分享浅谈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普及传统文化的好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3、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4、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要性和必要性:1、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既悠远又有沉厚的底蕴的文化。

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当然应当学习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2、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文化一涌而进,所以我们更要继承传统文化,坚守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相信大家对韩流并不陌生,想它韩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文化却在中国产生一股不可挡的波动,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不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没有好好的保护。

3、我们只有在继承之后,才能将其发扬光大,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的发展,使我们五千年的古文明继续流传。

扩展资料: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面: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科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弘扬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以及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不竭动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广大中华儿女的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具有独特性、主体性、持续性、多元性以及变通性。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要: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问题现代化文化,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可见,从其最初涵义上看,就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

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将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等活动都归入了文化范畴,认为,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

德国学者普芬多夫曾这样定义文化概念: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按照这个定义文化即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不过也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不包括物质因素只包括精神因素。

持这种文化观的,最著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

泰勒在1871年曾给文化下了个定义,后来为人们所广为引用。

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

泰勒认为,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中国文化,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化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

而广义的文化,则比文明还广泛,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

所以文化的内容很难绝对地加以划分和界定。

至于中国文化又是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相对而言的。

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多指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族文化,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并且中国文化还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

以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哲学

以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哲学

以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哲学一、主体性的含义主体和主体性的思想是文艺复兴以来才有的。

在古希腊时代虽然已经具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但还没有明确形成主体性的思想,那时的人们所理解的人还不说是一个主体,他们所理解的自然也还不是客体,古人所理解的人尚与自然处于和谐一体的状态。

尽管没有人系统地阐述过主体性思想,但近代哲学中却到处充斥着人是主体的观念。

主体性思想构成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和文化中关于人的理论和观念(诸如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基础,甚至成为人们行为的指针,近代以来人类的许多进步与灾难都与主体性思想有关。

所谓的主体性大致有这样一些含义:人是中心。

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也都应当以人为中心、为宗旨而展开。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形成了形形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目的。

人的行为是为自己的,即是自为的。

不能把人当作工具,社会活动应当以人为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一个人也不应当把他人当作工具,以之为自己谋利益。

不把人作为目的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应当以人为本。

人是自然的主人,人是主体,而自然是客体。

因为人是惟一能够从自然状态中将自身解脱出来并超越于自然的尺度,但还没有明确形成主体性的思想,那时的人们所理解的人还不能说是一个主体,他们所理解的自然10浅谈译者主体性也还不是客体,古人所理解的人尚与自然处于和谐一体的状态。

尽管没有人系统地阐述过主体性思想,但近代哲学中却到处充斥着人是主体的观念。

主体性思想构成近代以|精品范文来西方哲学和文化中关于人的理论和观念(诸如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基础,甚至成为人们门+体理烟完文行为的指针,近代以来人类的许多进步与灾难都与主体性思想有关。

所谓的主体性大致有这样一些含义:人是中心。

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也都应当以人为中心、为宗旨而展开。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形成了形形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目的。

人的行为是为自己的,即是自为的。

文化的辩题

文化的辩题

文化的辩题正方: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是其独特的精神财富和传统积淀。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提升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其次,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最后,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创新源泉,可以为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灵感。

因此,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名人名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说明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

另外,毛泽东也曾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这句话强调了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没有文化的民族将失去自己的灵魂。

反方: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和习俗,但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因素。

在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更加重要,文化传承和发展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首先,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资源可以用来发展其他更加重要的领域。

其次,文化传承和发展容易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造成国际关系紧张和冲突。

最后,文化传承和发展往往会限制个人的自由和创新,对于国家的发展反而是一种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历史上有很多国家因为文化冲突而发生战争,比如中东地区的宗教战争、南斯拉夫的民族冲突等。

这些都是因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导致的负面影响,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综上所述,文化传承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因素。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规划和发展。

浅谈班级文化墙的作用2021

浅谈班级文化墙的作用2021

浅谈班级文化墙的作用2021
班级文化墙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平台,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

班级的文化墙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展示,是一种“硬文化”。

当我们走进每个班级,首先感受得是班级的“魅力”文化墙。

每个班级的文化墙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有充满活力的班级集体照、贴图以及很有个性的艺术字表达的各种奋斗宣言,有书法作品展示栏,有美文欣赏栏,有日常行为加扣分栏、个性专区、表彰栏、小组宣言、真心话等等。

每个教室的文化墙都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班级文化,看到学生们的成果,我不得不感慨学生的创意。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和展示空间。

也让我见识和相信了学生的创意是无穷的。

班级文化墙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标签。

以文化墙为代表的班级“硬文化”是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但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副好看的面孔,班级的精神风貌真正体现在“软文化”环境的建设。

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催化剂”。

运动会等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形成班级凝聚力以及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将每一位学生都带动起来,形成主人翁意识,这对形成班级的“软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墙的创办形式可以更多样,人人都是设计者,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乐在其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注重日常文化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接收到艺术文化素养的熏陶。

班级文化墙
凝聚了一个班级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学生们别树一帜的创造力,也让老师们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个性。

2021年3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化的主体性
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范畴。

说其复杂是因为文化作为一个当代流行的语境,其在各个方面都深深的困扰着人类。

文化的界定五花八门,文化的触角遍及各个人文学科。

更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现象一产生就无法和人脱离干系,和人类如影随型。

对文化现象进行探讨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而无论从那个维度去对文化进行探讨都不可避免的要交待人和文化的关系问题。

正是在这样一种考虑下,本文拟就从主体性方面对文化进行一些粗浅的谈论。

在谈论之前,先就主体性进行界定。

主体性,属于人的性质的范畴。

主体当然指人。

主体性是针对客体性来讲的,其是指人在建立和推进一定的对象性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方面。

主体性体现在人确立或造成自己与他物、他人的主客体关系时,其人性才构成主体性。

文化的主体性的基本含义是审视人同文化关系时所展现的人的性质。

就哲学视点而言,文化是由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构成的意向性复合体系。

从这样的表述来看,文化显然具有主体性。

主体的活动一般坚持两大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要求人们的活动要符合客观规律;价值原则要求人们的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文化正是主体在实践原则和真理原则指导下进行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所包含的人的意想性体系。

正因为如此文化由人所创造。

在人类没出现之前,整个世界是一个自在的世界,只有当人类出现并按照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进行活动将世界变为人化世界,文化产生才成为
可能。

主体活动所独有的两个活动尺度,人的尺度和舞的尺度将人和自然巧妙的矛盾的统一在了一起。

赋予人化世界以意义,这就是文化。

文化主体性所包含的首要观点就是,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也正是因为人类能够用两种尺度去审视包括自身的世界。

一方面,主体要满足自身的需要,以人的尺度,价值原则去从事活动;另一方面又会以物的尺度,按照真理原则去进行活动。

体现了主体活动的自律性和他律性。

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创造出了文化。

可是文化一但产生又异化于主体。

主体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努力和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更多的自由。

然而,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

人类通过各种努力和活动创造出来的成果,往往在给人类增加某些自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限制和烦恼,或者是只给一部分人增加了自由,而给另一部分人带来了更大的不自由。

这种人类创造活动的事与愿违的现象。

这是缘于人活动的两个尺度和两个原则。

价值尺度和人的尺度,是完全按照人的意愿进行从事的,但是人的意愿和真理原则及物的尺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致的。

往往出现的情况是二者相互规定,相互渗透。

主体在进行活动过程中赋予了客体以意义,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体现了这种意义,构成了文化,是人的尺度对象性的体现。

但是,主体的这种文化意向一旦对象化就又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东西,成为物的尺度一部分,从而限制了人的尺度。

产生了文化的异化。

这是主体性问题的第二个重要观点:文化塑造人类。

文化具有主体性,主体性体现为两个重要的方面,从主体角度讲,
主体创造文化;从客体角度讲,文化塑造人类。

这样文化问题在现实中异常复杂,而这种复杂和主体密切相关。

如前所述,主体在进行活动中有两个尺度,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

人的尺度也就是主体尺度。

主体在以主体尺度进行活动时有着结构规定、为我倾向、自为性和自律和他律的统一性。

如前所述,从主客体的角度去看文化主体性有两个方面:主体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类。

第二个方面包含着文化的异化。

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一个方面。

就文化的异化来看,和主体进行活动时的规定性相结合会更加的导致异化。

主体在活动中有着结构规定性。

所谓结构规定性是指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不同结构性的主体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结构的不同而创造出不同的文化。

比如一定历史阶段、一定阶层,一定阶级,一定的政党、一定民族、一定国家中的主体等等。

处在不同结构层次中的主体在进行活动时会受该结构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文化心理,直接影响着主体的文化创造。

而主体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会强化这样的文化心理,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

这样才出现了我们所谓的历史、民族、种族、阶级、国家、政治等文化传统。

而这些文化传统又综合的对某个有着共同的结构性的人群施加影响。

这样主体结构差异性下的人去创造文化,必然的要反映自己的群体在进行创造活动中的意向。

当然这些意向的产生,其都是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产物,因此也可能有着属于人类共同的东西。

但是毕竟是有差异的。

如果这种差异成为文化差异的主要矛盾则带来的是文化的
冲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趋势的今天。

世界文化也有着融通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看到文化因为主体性差异而带来的文化差异。

在各种文化传统并存的时代,因为主体性差异并没有消除,因此文化差异也不可能消除。

文化是人创造的,其是人在不断的将自己从客体中进行分化的产物。

我们更要看到,文化有异化现象,而当本来不属于一定群体主体的文化观念要强加给这个群体时必然带来更强烈的异化。

我们虽然希冀从人类的本性对于自由的渴望去解决异化问题。

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在主体性差异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属于不同结构层次的主体其自由观是仍然是有差异的。

因此还需要我们着眼于当代的人,解决好当代人的问题。

不同结构层次的主体应该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观念和传统,以人类的精神和态度去对待不同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