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单元测试 精品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单选题(共16题;共64分)1、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情况统计表,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经济逐渐衰退,被德国赶上并超过B、二战爆发前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C、英国的海外市场大于法德两国D、法德两国在欧洲的商品销售总额都大于英国2、列宁认为目前要从反对沙皇制度向反对资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或者说实现国民公会过渡,而只要政府肯履行它所许下的召开立宪会议的“诺言”,就有可能把立宪会议变为国民公会,并号召人民把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这说明列宁主张()A、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B、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举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3、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A、整顿金融B、颁布《工业复兴法》C、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农民被准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列宁的这一政策()A、在战争状态下推行B、全面恢复了资本主义C、在苏联被长期贯彻D、利用了商品市场手段5、1922年俄共中央认为;“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
”这表明俄共中央希望()A、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6、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7、1918年列宁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格罗兹内和巴库为俄国重要产油区),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必修二:单元总结: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年代后
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恢复、发展
(1)任何一种政策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成不变
启示 (2)“自由放任”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同方式,都
不可能彻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返回
叁
真题感悟
典例分析 (2016·海南高考,22)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 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2.(2015·海南高考,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到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美国农业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联邦德国由10.7到3.3说明
B项 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 排除
总值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生产衰退,故B项错误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
C项
排除
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
由表格中联邦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
主要以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为主。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重点发展工业,推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3: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的影响。
新知梳理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虚假“繁荣” (1)表现 ①一战后,____纽__约______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②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__汽__车__工__业___、电器业和建筑业 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一派“繁荣”景象。 (2)影响:“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2.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3.商业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2)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始终处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 ,发展艰难。 (3)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4)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的瓦解起了促进作用。 (5)官府控制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易错提醒
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等。销售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因; 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 矛盾是根本原因。
思维启迪 如图,大萧条期间的美国幽默小品说: “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 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 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 楼?’” 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如何?
府的苛捐杂税等政策的打击
一、曲折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底) (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 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 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 ①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 ①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高二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班级:姓名:座位号:评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
这首流传于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A.华尔街股市暴涨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C.经济危机爆发D.美国经济繁荣2.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开出的“药方”是()A.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优先发展重工业C.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推行福利政策3.当时美国修建图5中所示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B.整顿银行秩序,克服金融危机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减少农产品过剩,保护农民利益4.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B.普遍实施政府干预C.实行计划经济D.倡导“新经济”5.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或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6.罗斯福新政所体现出的经济学思想是()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的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7.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以维持、工厂倒闭等。
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还要难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有人要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8.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下列举措属于relief 方面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9.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里根则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A.其政策都符合各自面临的实际情况B.资本主义制度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C.资产阶级不断调整经济政策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解决10.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内容(1)农业: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1)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失败原因:①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②苏共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效果。
(2)农业: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3.结果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到时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措施(1)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2)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3)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结果(1)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宏观决策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
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行。
(3)由于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 岳麓版必修2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 调整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战”后西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原因和表现,认识其对资本主义 发展的影响。 3.知道“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与以往相比的不同,能正确评价西方 国家的福利制度。 4.了解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的原因和对策。 5.总结归纳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能够正确认识这些新变化。
答案 返回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主题二 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亚当·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
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材料二
2012年1月20日,葡萄牙政府签署了新的条例,废除原有严格
的劳动保护条例,将工人的假日至少缩短了6天,将年假从原来的25天
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
预和调节。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
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
(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 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的“救世主”。 (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管理,这超 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5)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完善。
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答案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 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2、内容:(1)农业:(2)工业:(3)商业:(4)分配:3、评价:积极:消极:(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1、内容:(1)农业(2)工业(3)流通2、实质(特点)3、评价:(1)理论上:(2)实践上:A BC(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1、经济模式是2、内容:(1)(2)(3)(4)3、评价:(1)积极:AB(2)消极:A存在问题:①(最大弊端)②③④B二、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2)消极:A、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基础上进行B、“”的目标严重脱离苏联实际。
改革最终失败。
2、失败原因(1)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和思路,带有很大的(2)个人作风因素也阻碍改革的进行(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评价(1)积极:收到一定的效果,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
(2)消极: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2、失败原因(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框。
只是的改革,不能根除弊病(2)勃列日涅夫趋于保守,改革限于(3)与美国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内容(1)提出“的战略方针”(2)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ABCD2、评价(失败原因)(1)“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更加失调;(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改革中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3)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实行严格的,企业无法真正实现;3、结果:失败(1)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2)改革的重点由经济改革转向改革,苏联解体。
1、相同点:(1)都是为了解决弊端;(2)都在、方面进行调整;(3)改革过程脱离了;(4)结果都2、异同点:(1)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2)成效不同,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3)败因不同,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2019春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 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 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 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有人曾形象地说: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 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 ” 思考: (1)材料一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不足? (2)材料二反映出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不足? (3)材料三反映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何不足?
4.结果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思维拓展]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均不成熟。原有的社会主 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成果的巩固比任何革命都难,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从敌 视、遏制到颠覆,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社会主 义国家的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适应本国国 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应拘泥于苏联模式。
巧学妙记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可归纳为“三二一”
1.不足: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 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 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 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 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 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 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活学巧练] 判断题:判断正(√)误(×)。 1. 赫鲁晓夫改革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允 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
2.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运用价值规 律,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
3. 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要 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答案理好政策、发展、 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 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 义生产力为宗旨。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岳麓版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习目标 精准导航]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赫鲁晓夫执政。
2.措施(1)农业: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1)意义: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②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实际。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的原因:①在斯大林体制下,国家为积累资金发展工业,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长期处在落后状态。
②苏联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采取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政策。
3.评价(1)收到了一定效果。
(2)局限:①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②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③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4.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明析概念】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
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
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三单元复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学习目标】1.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自主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2.对比美国和苏联经济体制的优缺点,说出对我国经济体制完善的两点启示。
【体系构建】——研读课本,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梳理建构本单元的主干线索,并能提炼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基础知识梳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影响及特点?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实质、局限性、影响是什么?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①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措施、评价(影响)?②企业的经营方式变革——“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P75:重点理解“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含义和意义) ③社会福利制度特点、实质、影响?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评价或败因?6.对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的认识?(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作深入剖析(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巩固练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这里的“特殊历史条件”是指( )①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②俄受到帝国主义威胁③俄国相对贫困落后 ④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2.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
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权:( )A .采取余粮征集制B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 .实施新经济政策D .颁布新的土地法令3.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A .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 .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要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D .要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4.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时期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A .对市场和货币关系的认识B .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 .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5. 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
第十九页,共44页。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shuōmíng)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提示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 业经营管理(guǎnlǐ)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
第二十页,共44页。
史料解读
材料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为“8.4%”“7.1%”“2.8%”。从横向看呈
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
(dìjiǎn),说明苏联经济出现停滞。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zhī shi),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 展趋势及其原因。
存在。
个体经济(gètǐjīngjì)
(1)提出了“
”,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加速发展战略
第十四页,共44页。
(2)经济(jīngjì)改革宏的观决策 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给予企业自主权无法 真正实行。 4.结果:改革失败,导致1991年 苏联解。体(jiětǐ)
第十五页,共44页。
异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 未改变原有经济体制,对斯大林体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
原因 制进行修修补补
离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十五页,共44页。
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同 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第二十六页,共44页。
一、“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第十一页,共44页。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概念解析】经济体制:指国家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阅读第三单元导言完成填空: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1・原因:经过______________ ,传统的______________ 不能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单一的也不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2•表现: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建立和______________ 运用国家权力大力干预经济;调整: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和苏联经济改革。
3•认识:经济体制必须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破_____________ 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 ________________ 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目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材料: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一一见自教材第64页据材料想一想,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什么?其前提或基础是什么?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 •背景(阅读64页前2段文字概括得出)2.【知识运用】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
问题:上述现象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3.评价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 一一《列宁选集》材料二1921年春闹粮荒,人们只能看着空饭碗俄国的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素材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趣味探究请欣赏前苏联笑话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
在看台上勃列日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KGB头子说:“不是我的人。
” 国防部长说:“没见过他们。
” 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思考:为何说国家计委的破坏比核导弹还大?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的弊端1.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4.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内容:(1)农业方面:A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B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C 开展大规模玉米种植运动;D 将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2)工业方面: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C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1)意义: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A 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B 提出“20年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实际;C 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D 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4、结果: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状态。
2、内容:(1)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受到一定效果。
(2)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的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3、结果:(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其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勃列日涅夫改革
1.目的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 (1)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 了一定效果。 (2)农业领域: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 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结果 (1)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 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赫鲁晓夫改革
史料导入
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20世纪祖国史》(俄罗斯教育部审定) 互动探究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 面性”。 提示积极:赫鲁晓夫改革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苏联农业 生产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不足: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依据表格,提取1953—1960年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
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1
2
3
4
5
参考答案:1953—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说明: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把重 点放在农业生产上,实行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苏联粮食产量 迅速增加。 1957—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说明: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 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粮食产量时有起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及历史地位 (1)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范围内,对其经济模式明显不适应的部分
进行改革。
(2)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他是斯大林模式的 修补者,而不是抛弃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3)从具体措施看,改革在农业方面的成绩比工业方面大,但在工业方面提出的设 想,却比农业方面的措施更为深刻地触及斯大林模式。 (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推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 统观念的束缚,为以后苏联的改革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 史料导入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 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 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 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分析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 (2)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探究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提示(1)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经济状况:经济衰退。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答案:C
1
2
3
4
5
2.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 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体制 )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 治领域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 进行修修补补 会主义方向 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 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 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 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
1
2
3
4
5
5.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粮食总产量 82.5 85.6 106.8 127.6
年份 1957 1958 1959 1960
粮食总产量 105.0 141.2 124.7 133.2
A.民众贬低戈尔巴乔夫改革 B.民众缺乏坚定的信仰 C.人们生活水平非常低 D.宣传与实际相距甚远 解析:“《真理报》上无真理,《消息报》上无消息”反映了民众认为在苏联国内权 威的媒体上登出来的内容不能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故D项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 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是因为戈尔巴乔夫 (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措施激进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马列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
涤设备的工厂”,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过于激进,
导致改革失败。故选B项。 答案:B
1
2
3
4
5
1.“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 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 家”的是 ( )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结果 (1)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改革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 (3)陷入困境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 联解体。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
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 改革 异 侧重点 结果 失败原因 同 农业
勃列日涅夫 改革 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
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
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 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B.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C.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D.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管理上是一种指令性的计划管理,赫鲁晓夫在进行改 革过程中也是采取的行政命令方式,且改革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改革并没有根本改 变斯大林体制,故选C项。 答案:C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赫鲁晓夫改 革的主要内 容。 2.对赫鲁晓夫 改革的评价。 3.认识勃列日 涅夫改革。 4.认识戈尔巴 乔夫改革。 5.苏联经济改 革的经验教 训。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苏联建设的发展,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2)苏联农业生产落后。 2.措施 (1)农业方面 ①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 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②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③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2)工业方面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教材图解阅读教材第79页“1983年时苏联的导弹”图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 信息? 提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大搞军备竞赛;苏 联的军事实力强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措施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成果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 4.失败原因 (1)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2)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赫鲁晓夫个人作风存在严重缺陷。
自主思考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如何理解这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当政期间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改革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D.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解析:A项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同点,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 原因,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故选C项。 答案:C
解析:开创了改革先河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在经济方面,据此可排
除A、B两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 的束缚,改革成效不大,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故选C项。 答案:C
1
2
3
4
5
3.20世纪80年代,苏联民间流行的说法是“《真理报》上无真理,《消息报》上无消 息”。这反映了苏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