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_宽松教育_的修正及其启示_王丽燕
当前日本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当前日本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C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1x(2010)05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和教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全面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国制定了以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一、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近代日本教育百十余年的历史就很好地想我们说明了教育本身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艰难性。
1872年就开始了近代化历程的日本教育,由于没有注重自身的近代化,最后沦为军国主义的工具,将大量善良和无知的青少年培养成杀人工具送上了战场。
在上世纪末的经济危机风暴中显露了其脆弱性。
于是再次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古老又新颖的问题。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从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民族开始觉悟到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通过一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成功的日本的教育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准。
日本文部省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改革的基础上,陆续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
平成8年7月19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展望21世纪我国的教育的理想目标”的答辩中,明确地提出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生存力”,即“今后的儿童需要的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都能自己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主地判断、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及能力等”的培养,将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也体现了日本教育的新学力观。
浅谈日本基础教育改革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浅谈日本基础教育改革及给予我们的启示作者:郭胜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2期摘要: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未知的前景中,我们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关起门来搞研究,是搞不出好成果的,只有放眼世界,借鉴国外,结合国内,才会使改革富有成效。
日本的基础教育因其普及程度之高和教育质量之高,在世界范围内是有所公认的,我们可以从它的改革中吸收积极的成果,并吸取其中的教训。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G51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234-02一、日本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日本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全面改革的过程,从幼儿园到高中,涉及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改革教育内容改革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心灵丰富的人。
也就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要适应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和各门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具有强健精神的人;重视基础、基本和推进个性教育;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尊重文化、传统、推进国际理解。
这次教育内容的改革首先表现在,在小学设立生活科,目标是让儿童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体验,形成对自己和身边社会以及自然的理解,掌握生活必要的技能和习惯,培养儿童走向自立的基础。
其次,扩大初中的选修课幅度,目的在于使学校更好地加强个性教育,给学生发展自己个人兴趣爱好的必要空间。
最后,加强国旗、国歌教育,强调要培养下一代对本国本民族文化及其传统的敬畏之心,形成对本国国旗和国歌的正确认识,培养起尊重的态度。
(二)加强道德教育日本文部省要求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道德教育,应以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形成基本的行为习惯和德行,并且让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的自立,关心自然,关心身边的社会。
特别要注意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并且通过各种道德体验培育起根植于思想深处的道德性,强化同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浅谈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
校园专区浅谈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赵 强【摘 要】自从日本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明治维新,日本无论从经济还是教育都呈现出长足的发展,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持续教育改革的国策是密不可分的。
自从有了教育,人类社会就在不停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文章主要阐述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经过分析后得一些看法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日本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科技人才的职责,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明治维新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过去,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明治维新后,日本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使高等教育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迅速建立了本国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濒临崩溃,受到了空前的打击,但经历短短几十年,它的经济腾飞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摧毁了日本自身的教育系统,但战后的日本仍旧可以在短期内对自身的教育系统进行重建,并且跻身世界的先进行列。
至今,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经历过数次的变革,但其改革核心没有变,都是把高等教育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而这其中的种种,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推敲。
一、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了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的政体,使国家迅速富强起来,日本政府在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致力于学习西方文明,效仿其优良教育理念,试探着创立了属于日本人自己的现代教育,此举效果明显,极大的改善了当时民众受教育水平低下的状况。
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后颁布并实施了《学制》,第一次发展近代义务教育,为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培养合格的公民,日本将整国家个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下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区内设三十二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下设中学一所,每个中学区下设二百一十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下设小学一所,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
论日本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素质的改革与启示
论日本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素质的改革与启示摘要:日本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其基础教育教师定期流动制极具特色。
其中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具有政策一致性、政府主导性、流动多向性、操作公开性、流动义务性等特点,日本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素质的改革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启示一、引言日本的基础教育在世界素享盛名,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教育评价一再表明,日本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在世界名列前茅,这给世界许多国家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八十年代中期美国联邦教育部在对日本教育做了详细考察后发表的报告中认为“通过九年义务教育,日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读、写、算、科学、音乐和艺术等基础教育方面均得到了发展,学生的质量是高的。
日本学生的平均水平高于国际标准水平”。
日本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对其国民素质的提高,乃至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作用。
八十年代以来,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适应所谓“成熟化社会”的需要,日本在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时,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地位,为此而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重要的教改目标和任务。
本文将对日本教育中极具特色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做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素质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做法及特色日本当代教育非常发达,教育均衡化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究其原因,其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功不可没。
实事求是地说,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是促进校际之间师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最终实现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极为关键的途径。
1.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做法在日本,政府对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管理有一套完备的法规和政策,并形成了完善的制度——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
该制度始于“二战”以后,主要在公立基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学校)范围内实施。
20世纪60年代初,该制度趋于完善并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对教师流动的人员、流动地域、流动对象、流动程序及保障措施都有明确的规定。
日本“宽松教育”及其对深化“双减”政策的启示
日本“宽松教育”及其对深化“双减”政策的启示近年来,随着日本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范围内对“双担忧”问题的高度关注,日本的“宽松教育”不断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并对深化“双减”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日本“宽松教育”的定义、实施、优点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双减”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日本“宽松教育”的定义与实施“宽松教育”是近年来在日本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治:宽松教育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元评价:宽松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态度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
3.课程多样化:宽松教育鼓励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二、日本“宽松教育”的优点日本“宽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问题,带来了以下优点:1.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宽松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自主学习和多元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
2.塑造健康心态:宽松教育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平等教育:宽松教育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克服了传统教育中追求同质化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实现平等教育的目标。
三、日本“宽松教育”的挑战然而,日本“宽松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理念转型:宽松教育需要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增强教师的教育能力。
浅析宽松教育对日本教育的影响
什么是宽松世代
严格意义上来说,1988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也是“宽松第一世代”,这里的1987年是指4月1日开始的“年 度”。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更特殊的特质:全员是昭和年出生的。所谓的“昭和”是日本的纪年,1987年为昭和 62年,1988为昭和63年,1989年为平成1年。我们可以看到1988年度的人在就学的时候周围会混入不少平成1 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人,所以他们不像1987年出生的人一样具有一致性。 “宽松第一时代”+“最后的昭和年出生”,给予他们最独特的身份认同感,同时也让社会给他们贴上重重 标签。这才会出现电视剧当中主角们的认知迷失感,本质上他们是昭和年出生的人,但却被真正的昭和年出 生的人所轻视,认为他们是 “宽松第一世代”;在后面的“宽松世代”的眼里,他们又是嘲笑的对象,“昭 和”在年轻的日本人眼里象征着死板和腐朽。 另外,1987年出生的人所接受的“宽松教育”不是完全版的“宽松教育”,因为还是第一年实施,所以有 许多地方没有完全按照《学习指导要领》贯彻,这更加造成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接受过“宽松教育”的。 然而,他们大学毕业时,日本刚经历过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经融危机,此时迎来就业的超级冰 河期。日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全变成买方市场,根本就不是像前辈所讲的“就职非常轻松简单”。招 聘的人数大幅度削减,面试的难度与选拔的标准也大幅度提升。可谓正是应了前文剧情简介中的那一句:等 觉悟过来才发现这个社会是“竞争社会”。
浅析宽松教育对日本教育的影响
组员:王迪,孙敏,杨艳,陈家琪
研究契机
• 没有野心,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协调性。“宽松一代”是世人冠以他们的名字。 • 1987年出生的、被称之为“宽松第一代”的他们今年29岁,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大学 三年级,想要参加就职活动却遇到美国次贷危机;好不容易进入公司,第一年的三月就发生 东日本大地震。 •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所以大家都是最棒的。”明明被这么教育过,反应过来时才 发现:“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 • 以上是日本的日本电视台(NTV)于2016年4月首播的电视连续剧《宽松世代又如何》的预 告简介。该剧讲述被社会概括为“宽松第一代”的三个难兄难弟为了工作、家庭、恋爱以及 友情困惑着、踌躇着,最后勇敢面对生活与人生的故事。
日本教育从“宽松教育”走向“扎实学力”
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近日发布了『与「宽松教育」明确诀别』的确认书。
确认书明确指出,不要因为从2020年开始实施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而减少学习的知识容量。
日本教育从『宽松教育』走向『扎实学力』文/罗朝猛15分钟为单位课时的教学。
从2002年开始,日本取消了此前实行的周六上课,全面实行了5日制。
然而,随着修订后的《学习指导要领》的实施,各种质疑与批评声不绝于耳。
日本《周刊朝日》上刊登的一篇题为《东大、京大学生的“学力崩溃”》的文章,引发了日本社会对大学生学力低下的讨伐,直指“宽松教育”是问题源头。
随着日本社会舆论的不断升温,2005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以下简称“中教审”)在《创造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扎实的学力观”概念。
新学力观倡导培养扎实的学力,并不是“宽松”地“灌输”,而是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年,日本“中教审”在修订《学习指导要领》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宽松教育”存在的政策问题。
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以培养扎实的学力为目标,以科学和数学为中心增加了课时数,充实了学习内容,“综合学习时间”每周减少了一个课时。
自此,日本教育又迈入了以学力为中心的时代。
过程性监控“扎实学力”质量2005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学力调查。
其宗旨是,基于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质以“教育立国”著称的日本,其教育改革与发展一度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日本教育质量均衡,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测试(PISA)数学与科学素养评价中的表现受到国际教育研究人员的好评。
但同时,日本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方法刻板划一与封闭,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灌输,“考试地狱”、学历至上,考试竞争低龄化,致使日本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全面发展。
“宽松教育”的前世今生鉴于国际上对日本教育的批评与日本国内社会强烈要求实行宽松教育的呼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日本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以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弹性化、自由化和市场化为目标,以“宽松和个性”为旗号,提出要改变学校过剩、教育过剩等教育现状,要使学校成为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的场所。
日本教育改革三十年反思与启示
一 、 引 言 20世 纪六七十 年代 ,日本经济 高速增长 ,使家庭 可 支配收入显 著增加 ,民众接受 高等教 育 的诉 求强 烈 。另一方 面 ,家长对激烈竞争所导致 的高强度学业 要 求产生 质疑。学生学 习负担过重 ,怨声载道 的社会 情 绪迫使 文部省 在 1976年 12月 1 8日发 布教科答 复报
育 标准 ,结果造成 国民整体学力 的下降。据川端 希望 多年 “宽松教 育 ”的经验 教训对 我 国有 很大 的借鉴 意 等调查 显示 ,在2000年第一 次 国际学 力测 评 (PISA) 义 。
中 ,日本 学生的数学素养排名第 1位 。但是 ,在 “宽松教
(一 )从宏观上来看
育 ”全 面实施后 的2003年测 评 中 ,降至第 6位 ,此后
正如 日本的历史教训所 示 ,当教育 真的在很大程
2006年更 是降至第 10位 。并 且 ,阅读素 养2000年 的测 度上 消除 了应试压力 ,得 到的却是缺乏求 知欲和进取
收稿 日期 :2017—10—25 作者简介 :杨彩虹(1977一),女 ,山东德州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学 ,教育学 。
- 208-
2018年 6月 第 24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Jun. 2O18 N0.2Fra bibliotek 分析 改革所 引发的问题 ,以期为我 国基础教 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 鉴。提 出全面振兴公办教 育、学校和教
师要提供足够的学业挑战 、通过提升教学素养 、“因材施教 ”来实现减 负的建议。
关键词 :宽松教育 ;学习指导要 领 ;学力
中图分类号 :G511
论日本“宽松教育”的修正及其启示
改, 这意味 着 经历 了艰 难改革 历程 的“ 宽松教 育” 宣告 结束 。探 讨 日本基础 教 育课 程 的 改革 , 分析
其是 非 曲直 , 于我 国正在进 行的新教 育课程 改革 可提 供 具有一 定借鉴 意义 的启示 。 对 ( 关 键 词 ] 基 础教 育课程 改革 ; 生存 能力 ; 宽松教 育 ; 习指 导要 领 ; 学 学力低 下
日本 文 部 科 学 省 烈, 孩子 们肩 负着未来 的重任 , 重视 对学 生学 习欲望 想 。 为 加 大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的 力 度 ,
9 9年 以来 的《 习 指 导 要 领 》 行 全 面 修 订 。 学 进 以及适 应生 活能力 的培养 , 国际教育 的潮 流 , 是 也是 对同情 他 人 的 品格 与 情操 以及 协 作精 关
早在 2 0世纪 8 0年 代 中期 , 日本 临 时 教 育 审议 神 。因此今 后学 校教育 的基本 任务 是 改善 学 习指 导 会② 针对 教育 界所面 临 的偏 重学 历 、 度的应试 教育 和教 学评估 的方 法 , 过 由偏 重灌 输知 识 向培养 “ 生存 能 以及学 生缺 乏学 习兴趣等 问题 , 明确 指 出“ 造成 当前 力 ” 换 。 转 这种倾 向 的最 主要 原 因是 长期 以来 受 僵 硬 化 、 单一
从“宽松”到“摆脱宽松”--21世纪日本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管理学家 2013.12169一、“宽松教育”的背景与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开始进行“宽松教育”的改革。
所谓“宽松教育”,就是通过给予学生宽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育其生存能力,以此来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根据这一理念,日本对教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1998年12月重新颁布的《平成10年学习指导要领》,则将各种改革的措施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
具体来看,“宽松教育”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教学内容上,主要采取即减少教育内容和降低教学难度的措施。
首先,“宽松教育”大幅削减了中小学的教育内容,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修订)就规定日本中、小学各减少30% 的教学内容, 如4-6年级删除了带分数的计算;其次是降低了中小学教学难度, 如小学课程中的圆周率从原来规定的3.14改为3,并把部分教学内容调至高年级, 如初三的遗传性规则、生物的进化等均调整到高中。
[1]而在授课时间上,改革也主要采取了减缩的策略。
如1977时年日本初中3年的总教学时间为3535课时,在实施“宽松教育”后,则减少到2940课时[2]。
为了使“宽松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能够得到落实,日本政府在减少教学内容、压缩授课时间的同时又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加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为其接触大自然和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修订)就规定每周为学生增设2-3课时的“综合学习时间”。
以上这些措施被日本教育界归纳为“两减两缩一增”。
二、“宽松教育”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一)“宽松教育”直接导致学力低下可以说,“宽松教育”的改革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问题。
改革中消减教育内容的措施直接导致了教育的自由放任,这直接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下降。
“国际教育达标评价学会”于2003年进行的《国际数学、理科教育动向调查(TIMSS)》显示,中学二年级的数学平均竟比1999年时低9分,比1995年低11分;小学四年级理科的平均分比上次调查更是低出10分之多。
日本宽松教育剖析及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教 育 模式 在 东方 文化 氛 围 中必 然 会遇 到 的 问题之 一 。众 所 周知 , 儒 家 文化 一 贯强 调 教育 的 社会 规 范维 护 功 能 ,长久 以来教 育都 被 视 为 一种 负载 重 大社 会 文化 功 能 的社 会组 织 形式 。宽松 教 育是 源 自西 方 的现 代 教 育 发 展 的必 然 逻 辑 趋 向 ,是 发 端 于 西 方 的现 代 化 、现 代 主义 在 教 育领 域 的折 射 。作 为 向西 看 的经 济大 国, 日本 力 图在 教 育 上也 向西 方 看齐 ,宽松 教 育 的理 念 正是 在这 样 一种 心 态 下 萌发 的 。孰 不知 ,经济 的全盘 西 方化 与 文化 的东方 化 底蕴 之 间的 鸿沟 并 非可 以被 一 厢情 愿 式 的教 育规 划 抹 煞 ,反 而在 宽松 教 日本 “ 宽松 教 育 ”的提 出和 内涵 日本 教 育 界 “ 松 教 育 ” 的理 念 发 轫 于 上 世 纪 中后 期 。面 育 被提 出之 后将 这 种反 差更 加醒 目的衬 托 出来 。 宽 对 上 世 纪 中期 日本 中 小 学 教 育 中存 在 的 竞 争 压 力过 大 、教 学形 三 、我 国 中 小学 教 育 向 宽松 教 育 发 展 的趋 势 及存 在 的 式 墨 守成 规 等弊 端 , 日本 教 育 界 于1 9 年 出 台 了 《 习指 导要 问 题 98 学 我 国 中 小 学 教育 存在 向 宽 松 教 育 发 展 的 趋 势 和 舆 论 氛 围 。 领 》 。该 要领 规 定 ,应给 予 学生 更 多 的空 间 ,发挥 学 生 的个 性特 减负 ” 已经 成 为标 准 答案 。 长 ,着 重 培养 学 生 “ 自我学 习和 独 立思 考 能力 ”,进 而 增强 个人 第 一 、针 对 中小 学 生 的作 业 问题 , “ 的 “ 存 能力 ” 。 “ 生 宽松 教育 ”的措 施 主要 是 :精 选 和调 整 教学 在 众 多媒 体 的想 象和 加 工下 ,铺天 盖 地 的渲 染 中小 学生 作业 量 的 内容 ,压 缩 课 时 ,将 约 t 3 / 的教 学 内容 删 减 或 上调 到高 年 级 ;调 宣 传报 道 已经成 为 眼下 寒暑 假 前后 众 多媒 体 的保 留节 目,似 乎 学 整 课 时 比例 ,缩减 必修 课 ,扩 大 选择 学 习幅 度 ,新 设 综合 学 习时 校 和 中小 学 生之 间 、教 师和 中小学 生 之 间存 在难 以调 和 的 矛盾 , 间;扩 大学校 对 教学 的裁 量幅 度 ;实施 1 5 周 曰制 等 。 每 年 非要 围绕 作 业这 一 问题 展 开 生死 攸关 的 拉锯 战 。而 真 正应 被 所谓 “ 宽松 教 育” ,就 是 给 学牛 宽松 的时 间 ,让学 生 自由发 关 注 的教 育问题 ,往 往 被掩 盖 。这 种转 移 焦 点 的做法 如 果不 是 出 展 ,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能力 ,培 育 其 生存 能 力 ,并 以此来 实 现 学校 于 无知 ,就 是 出于无 奈— — 由于对 于 教育 公平 问题 、教 育 资源 问 教 育 的多样 化 和灵 活 性 。具 体而 言 , “ 宽松 教 育 ”要达 成 以下两 题 等根 本 问题 难 以置 喙 或不 敢 于置 喙 ,于 是 只能 抓住 学 校 、教 师 个 目标 : 1 学 生层 面 的 目标 , 即 提高 学 生的 素质— — 自我学 习 、 这 两个 泛 指 的概 念 、处 于 守势 的群 体 做文 章 , 以博取 关 注度 。实 . 自我 思考 和 善 于创 新 等 “ ”的 能力 ;2 学 校 教 育层 面 的 目标 , 际 上 ,根据 九 年 义务 教 育法 规和 各 省 市 出 台的教 育规 章 制度 ,对 活 . 即实现 学校 教 育 的灵 活 、多样 。 “ 宽松 教育 ”实质 上就 是 充 分发 于 中 小学 生 的作 业量 有 较为 详 细 的规 定 。如 果说 存在 中小学 生 作 挥 学生 的主 体 性 ,让 学生成 为 教 育 的主人 、学 习 的主人 、 自我发 业 量大 的 问题 ,应 该 也 不是 学校 和 教师 故 意 为之 ,而 是家 长 和 学 展 的主人 。 生 迫切 要求 的结 果 。媒 体和 家长 及 一 部分 学 生一 味指 责 学校 的做 法 违背 了事实 。第 二 、 出于 爱子 心 切 的心 理 , “ 培养 个性 、发展 二 、 日本宽松 教 育的 实施 与调 整 自1 9 年7 日本 中央 教 育审 议 会 提 出在 中小 学 实施 “ 松 特 长 ” 已经 普 遍成 为 家长 们 对教 育 的主 要 期待 之 一 。学校 的正规 96 月 宽 教 育 ”的教 育 改革 建议 后 , 日本文 部 省 即开 始根 据 该报 告 建议 , 教 育在 社会 各 种特 长 、 技能 培训 班 的 比照 下显 得 有些 力不 从 心 。 着 手对 规 范 中小 学 教 学 内容 的 国家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 习 指 导 要 为 了回 应家 长和 学 生 的迫 切 要求 ,许 多中 小学 不得 不 投入 大 量 的 学 领 》进 行 修 订 ,并 于 1 9 年 l 月完 成 了 战后 第 六 次 教 育课 程 标 人 力 、物力 和精 力 , 在勉 力 办好 基础 教 育 、义 务 教育 的前 提 下做 98 2 准 的修 订 工作 。新 《 习指 导 要领 》 经 过 3 的过渡 期 后 ,将 于 大量 以发展 学 牛特 长 为 目的 的教 育 工作 。第 三 、许 多 教师 对 中小 学 年 2 0 年 开始 在 日本 的 小学 、初 中全 面 实施 ;高 中阶 段 的新 《 习 学 教 育的认 知 出现 了偏差 。中小 学 教育 是 基础 教 育 ,是教 育 、培 02 学 指导 要领 》 则要 从2 0 年开 始 执行 。2 0 年2 1 日, 03 0 8 月 5 日本文 部科 养 学 生 同时 更是 教 育 、培 养孩 子 的系 统 工作 。作 为世 界观 、 人生 学 省颁 布 了新 的 《 习 指 导 要领 》 。 与1 9 年 的 《 习 指 导 要 观 、价值 观 充 分养 成 的基 础 阶段 ,中小 学 的教 育教 学 体系 绝 大部 学 98 学 领 》相 比, 的 《 习指 导 要领 》最 大 的变 化 是, 新 学 基本 舍 弃 了 旧要 分 能够 为学 生提 供 充分 的养 料 。在教 材 编 订 、教学 方法 、 教 师培 领中 “ 宽松 教育 ” 的概念 , 改为 着重 强 调提 高 学 生的 实际 学 力, 规 训 、教 学效 果评 定 等一 些 列方 面 , 国家 有关 部 门 已经 为之 规划 、 定 要 在 中小 学加 强语 言 、数 理 、外 语 、传统 文 化和 道 德 教育 等科 制 订 了大 量 细致 的 规定 。按照 大 纲要 求 认真 施教 ,完 全能 够保 证 目的教 育和 学 习 。 为此 , 实施 的措 施 主要 有 三 : 一是 增 加 课 时 。 学 生 的健 康 成 长 。可 是 现 今 有 的教 师 或 是 出于 个 人 经 济 收 入 考 二 是 增 加和 调 整 学 习 内容 。新 《 习 指 导要 领 》 全 面实 施 后 , 学 为 虑 , 或是 受 社会 舆 论长 期 的误 导 ,理解 上 出现 了偏差 ,认 为应 该 落 实2 0 年底 新修 订 的 《 育基 本 法》 中对 中小学 生加 强尊 重传 在 中 小学 教育 的 课 堂 内外 ,解放 学 生 天性 ,培养 孩子 个 性 。孰 不 06 教 统 与 文化 、 “ 公共 精 神 ”和 “ 国 ”教育 的要 求 , 爱 国语 和 社会 等 知 ,中小 学 生的 天性 是 爱玩 的,个 性 是在 严 格 的教育 中养成 的 , 科 目的 课 时 和 学 习 内容 也 要 相 应 增 加 。 是 减 少 了综 合 学 习时 放 纵学 生 ,往往 会起 到不 好 的效 果 。 间 。小学 从 4 0 时 减少 到 了2 0 时 , 中 从2 0 时减 到 1 0 3课 8课 初 2课 9 课 四 、适 度 宽松 的 中小学 教 育在 我国 实施 的前 景 时 , 除了原 有 1 5 2 0 时 的选修 科 目。 删 5  ̄ 8课 既 然 宽 松 的 中小 学 教 育 并 不适 合 我 国 国情 ,那 应 该 实 行 怎 为 什 么 日本 的 基 本 教 育 理 念 会 存 十 年 左 右 发 牛 如 此 重 大 的 样 的 中小 学教 育 呢 ?实 际上 ,考 虑 到 我们 国 家 的实 际情 况 ,也 即 调整 ?原 因包 括 :第一 、社会 经济 的持续 下 滑 引发 的社 会 竞争 压 考 虑到 我们 国家 的经 济 实力 、社 会 发展 水 平和 国民素 质 现状 , 实 力 加大 ,家 长和 学 生对 接 受教 育 的 目标 发生 了变 化 。在 上世 纪 中 行适 度 宽松 的中 小学 教育 是 较佳 的选择 。所谓 适 度 宽松 的 中小学 后期 特别 是 中期 , 日本 的经 济 发展 一 帆风 顺 。 日本 国 民在经 济 繁 教 育 ,指 的是 根据 我 国 的经 济实 力 、社 会发 展 水平 和 国 民素质 现 荣 时期认 为 有必 要 调整 教育 目标 ,反 思 由一 味刻 板追 求 升学 率 造 状 ,从 实 际 出发 , 因地 制 宜 ,对 现 行教 育教 学 大纲 进 行微 调 ,适 成 的学 生爱好 缩 水及 思 想 、视野 偏 狭等 问题 ,认 为 宽松 的教 育 氛 度 强调 巾小 学 教 育的学 校 自主 权 、 学生 选择 权 ,从 而进 一步提 高 围和 配套 措施 能够 架 构起 有 利 于培 养不 仅 有才 而 且有 德 的高 素质 教 育 教 学质 量 ,促 进学 生 身心 健康 ,促 使学 生全 面 发 展 ,营造 融 人 才 的教 育体 系 ,从 而人 面 积提 高 国 民综 合素 质 。这 一 目标 从对 洽 的教 育 教 学环 境 。如 此 一来 ,既 回应 了家 长 、社 会 舆 论
日本“宽松教育”的兴衰及其启示
日本“宽松教育”的兴衰及其启示作者:谭建川来源:《今日教育》2016年第11期在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教育改革中,标榜减少灌输式教育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为其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的“宽松教育”成为重要理念。
早在1972年,“日本教职员工会”便批评日本教育中存在划一、僵硬等缺陷,希望建设“宽松学校”和实施“学校五日制”,将儿童从灌输式教育中解放出来。
不过,由于日本仍处于高速经济发展时期以及受到以学科结构论为指导思想的美国课程改革的影响,“宽松学校”构想并未被采纳。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结构变化对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日本教育发展陷入从量到质的瓶颈,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后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升学竞争白热化,校园暴力、拒绝上学、学生自杀、青少年犯罪等“教育病理”问题日趋严重,日本政府开始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一时间建设宽松的、个性化的学校教育的改革理念成为日本社会的共识。
在1980年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类似于我国的国家课程标准,一般每十年修订一次)中,教学内容得到“严格筛选”,内容减少了20%~30%,课时数也相应减少,例如小学四年级每周减少2课时,五、六年级每周减少4课时。
此后,临时教育审议会从1985年至1987年的数次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从重视个性原则、开展宽松教育和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的观点出发,使教育体系由僵硬化、划一化、封闭化向个性化、宽松化、多样化、国际化方向转变。
于是,1989年版学习指导要领(1992年实施)一方面强调中小学授课的单位时间弹性化,另一方面持续精简学习内容,废除小学一、二年级的科学和社会科,新设重视活动与体验的“生活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宽松教育”的重要性,中央教育审议会在1996年7月发布的《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报告中提出在“宽松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新学力观”。
日本实施“宽松教育”与学生“学力低下”之间的关系探究
日本实施“宽松教育”与学生“学力低下”之间的关系探究作者:庞世瑾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9期摘要:日本“宽松教育”改革旨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但“宽松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学生“学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于2008年被彻底舍弃。
本文将从“宽松教育”由盛转衰的基本过程、“宽松教育”与“学力下降”的关系、“宽松教育”不再提起的原因,以及“宽松教育”的结局和对我国的启示四个方面分析“宽松教育”与日本学生“学力低下”的关系。
关键词:宽松教育;学力低下;评价体系一、宽松教育日本的“宽松教育”思路,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摆脱基础教育呆板的教育形式,期待学生全面发展而提出。
经过多年讨论,1998年日本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旨在通过“宽松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生存能力”。
但这一改革出台后,引起社会上的争论,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宽松教育”会导致学生“学力低下”。
而在随后的几次PISA及TIMSS调查中,日本名次的下滑,似乎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宽松教育”导致日本学生学力下降的事实。
200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新要领最大的变化是基本舍弃原要领中“宽松教育”的概念,改为重视提高学生的学力。
那么,日本为何开始回避“宽松教育”,它是否真的是导致学生“学力低下”的“元凶”呢。
本文将对此作以简单分析。
二、“宽松教育”由盛转衰的基本过程(一)“宽松教育”实施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日本社会开始盛行以学历的高低和是否为名校出身作为人才判断标准的风气。
这使得考试的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长时间以来一直偏重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导致学校和家长偏重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使学生陷入“考试地狱”,“欺负弱小”“旷课逃学”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
【基本评述】日本“宽松教育”述介
【基本评述】日本“宽松教育”述介
日本的宽松教育法则是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实践之一,这套教育法则以服务学生和家长为宗旨,通过实施较为自主的学习模式,改善学生的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宽松教育法则改善了日本的学校课外学习环境,学校不仅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还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训练课程。
这样,学校既满足了学生的技能训练需求,又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空间。
除此之外,学校还推出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
另外,宽松教育法则也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学校运用科学的辅导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考查,而关注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训,使学生更有信心立足当前正在改革社会。
此外,宽松教育法则还为家长提供了一些支持,帮助家长实施学习的长期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就度。
除了一般的培训课程,家长还可以参加校外的培训课程、家教课程等活动,以改善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
总的来说,日本的宽松教育法则为学生及其家长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和支持,为日本的教育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它不仅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方式,更为家长提供了有用的学习策略。
因此,它是日本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日本宽松教育失败的案例(2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日本宽松教育改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然而,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其弊端逐渐显现,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社会问题频发。
本文以日本宽松教育改革为背景,选取一典型案例,分析宽松教育失败的根源及影响,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2012年,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宽松教育”改革,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内容包括:缩短学习时间、降低考试难度、减少课外补习等。
然而,宽松教育改革实施以来,日本教育质量却持续下滑,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三、案例详情1. 案例一: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改革宽松教育改革中,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
原本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面试”环节被取消,改为以笔试为主。
然而,改革后,日本大学入学考试难度降低,导致大量低素质学生涌入大学。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2017年日本大学生中,有超过30%的学生被评定为“学术能力低下”。
2. 案例二:日本高考改革宽松教育改革中,日本高考制度也进行了调整。
原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环节被取消,改为以分数为主。
改革后,学生为了追求高分,纷纷选择参加课外补习,导致教育成本增加。
据统计,日本学生课外补习费用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高达20%。
3. 案例三:日本青少年犯罪问题宽松教育改革后,日本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2018年日本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较2017年增长了12%。
其中,暴力犯罪、盗窃犯罪等案件数量明显上升。
专家认为,宽松教育导致学生道德观念淡化,法制意识薄弱,是青少年犯罪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四、宽松教育失败的根源及影响1. 根源(1)教育理念偏差:宽松教育改革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评价体系不合理: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过度追求高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宽松教育改革后,教育资源向城市地区倾斜,导致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下降。
日本“宽松教育”对我国中小学“课业减负”的启示
一、课业减负的内涵界定(一)概念界定我们常常听到学生在喊“课业负担”,教师在呼吁“课业减负”,各类专家们在研究“减负策略”,那么到底什么是“课业负担”?需要怎么“减”?“减”哪里呢?事实是不管社会环境变迁还是时间演变,课业负担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或出现。
即课业负担不但来自于外界施加的压力,也来自于学生本身的主观感觉。
(二)现象解析“课业负担”这一现象绝不仅仅是国内教育界的特权,在世界范围内,尤其以东亚国家为特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课业减负”改革,这些改革有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有些也遇到了不容小觑的困难,但是究其本质都是以“学生”为本,从根本上渴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历史溯源追溯日本“宽松教育”要从二战后开始说起,战后在美苏争霸的大环境下,苏联载人宇宙航行成功,美国各界震惊,美国当即在教育领域提出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培养精英人才,日本在此情况下决定效仿美国开始注重对新知识新科技的学习,此后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段重视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被日本称之为“灌输型教育”时期,对此段时期的抨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达到高潮,当时的日本社会极端重视“学历”,对高等教育的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类似于学生跟不上、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师课堂授课难度提升、社会舆论压力等教育问题,大量的人对教育开始出现不满情绪,认为“填鸭式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现今社会需要的建设者。
基于此背景,日本根据1972年教职员组合提出“有宽松的教育”这一概念,后期“宽松的时间”被正式引入到1977年修订版《学习指导纲要》,随后直到2008年,期间出台的各项指示方针、修订版纲要都是在落实“宽松教育”,宽松教育可以说是针对前期“灌输型教育”的一场松绑运动。
(四)国内“课业减负”政策回顾1.国家层面:国家层面颁布的“课业减负”政策有近11条,第一道“减负令”是1955年出台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该文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改进教材、提升教师水平、改良学校领导,从这一时期来看课业减负主要自上而下,通过教材、教职工以及教学管理层着手,随后慢慢落实到学生,甚至开始关注学生的家庭成员以及学生的校外生态环境,其中最能体现层层递进结果的是2018年出台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强调,体现出自下而上反映下层面临问题的措施,也说明改革更关注受众群体的切身利益了。
浅谈中国“素质教育”与日本“宽松教育”
浅谈中国“素质教育”与日本“宽松教育”本人现为中国高中教师中的一员。
2010年赴日本高中研修学习。
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全身心地备战考试,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考试结果时,便回想起我在日本高中研修的日子里,所见到的日本高中教育。
一.争议下的日本“宽松教育”。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中小学生努力学习书本知识,最终就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
其真意并不是“培养学习能力”。
家长们只是单纯地相信让孩子提高智商水平,则有利于将来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这种曾被认为是必需的“能力”,其实提高的也不过是应试能力而已。
在日本这被称为“东亚型的学力”。
在当今日本这样高度发达的成熟社会里,已经是过去40年或50年的过时的东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通过考试竞争所掌握的能力只是死记硬背和训练主义下的应考能力而己。
仅凭这些是无法适应未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需要的。
21世纪的社会要求的是以“想象能力”、“批判性的思考能力”、“理论能力”、“表现能力”等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这不是单纯地靠反复练习就能达到的。
让孩子们个性能受到尊重、能有精力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使孩子们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增强自信,自我肯定。
为适应这样的社会发展需要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宽松教育”这一教育思想逐步形成。
“宽松教育”把以往长期以来所持有的分数、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心的学力概念,转向注重“关心、意欲、态度”的变化,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将以往认为得80分的孩子比得60分的孩子学力高的常识推翻,学校对学生的最优先评价的是对各学科教学的“关心、意欲和态度”而不只是得分能力和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看不见摸不着的“关心、意欲和态度”呢?怎样才能够公正地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否真正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呢?评价标准的模糊和缺失使得长期在传统教育体制下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无所事从。
这是日本“宽松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重大困难。
日本三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日本三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日本经过三次教育改革,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相当完备的教育制度。
教育改革对日本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日本近现代及当代教育改革的目的、措施及其成果进行了论述,得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日本教育我国教育启示当前,社会的变化正远远超过孩子对变化的适应速度,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着眼于人的本体性发展、注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而我国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而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锁国的国家一跃跨入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对日本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后日本又用不到20年的时间,再建复兴,其成功的秘密仍是教育。
日本在三次教育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我国的人才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一、日本近、现代及当代教育改革1.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第一次教育改革。
明治政府成立以后,日本面临半殖民化的危机,所以明治政府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三大政策,把教育纳入三大政策之中,通过教育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成功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是很大的,明治天皇在即位时发出的“五条誓文”中有一条就是“求知识于世界”。
明治政府一成立就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废藩置县”,把过去带有地方割据性质的藩撤销了,改为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县。
二是官制改革,使一批中下级士人进入政权核心,取代了原来封建领主的地位。
三是派出一个高层次的、庞大的使团考察欧美。
这个使团由政府首脑右大臣岩仓具视为团长,所以也叫岩仓使团。
当时明治政府的一个首脑大臣就说:“内政、外交、前途大业,成败在此一举”,从这句话就可见其重视对本次考察的程度,而这一考察为日本后来的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0。同年 8 月/ 中教审0发表了 1998 年 11 月颁布了新5学习指导要领6 ( 即现行5学
题为5面向 21 世纪我国的教育6 的咨询报告。该报 习指导要领6) , 决定 经过 3 年的逐 步过渡期 后, 自
告进一步提出, 日本社会已进入了国际化、信息化和 2002 年 4 月 1 日起在小学、初中开始正式实施。
表 1 公立中小学生去私塾与不去私塾学习成绩的比較
二、/ 宽松教育0引发/ 学力低下0 自 2002 年 4 月日本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实施以 来,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注目, 也遭到了众多非议。对 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责难, 首先发端于/ 不会计算 小数和分数大学生0的出现, 进而推断为基础教育质 量的下降。尤其是部分新入学大学生先要补习高中 课程, 否则 大学课程 无法进行, 这就 使得大学 生的 / 基础学力0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课题。 为证明5学习指导要领6修改后, 日本学生的/ 基 础学力0究竟是否真的下降了, 许多学者以中小学生 为对象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学力调查。如东京大学教
生的成绩都普遍高于不去私塾学生成绩, 这就说明 学生只凭借在校学习, 对于授课内容的深度难于理 解, 多数学生是依靠私塾补习来维持基础学力。另 外通过表 1 还可以看出, 2007 年即使是去私塾学生 的成绩也 普遍低 于 2002 年不 去私塾 学生的 成绩。 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莫过于/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0对日 本学生的 P ISA ¼调查结果, 在 2000 年举行的测试成 绩中, 日本学生在数学应用和科学能力方面的排名 都位居榜首, 可是在 2003 年却下滑到第六位, 到了 2006 年居然下降到了第十位。除此之外, 通过其它 许多确凿的数据资料都足以证明, 日本学生的基础 学习能力大幅度地下降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
315 420
道德
20 9
20 9
20 9
道德 105
10 5
10 5
外語 )) )
)) )
70 综合学习 ) )) 210- 335 190
綜合学习 )) )
430 280 特別活动 158 105 105
特別活动 314 209 209 选修学科 490 155- 280 ) ))
总计 5785 5367 5645 合计 3171 2940 3045
40 5
理科 333
29 0
38 5
生活
20 7
20 7
20 7
音乐 158
11 5
11 5
音乐
41 8
35 8
35 8
美术 158
11 5
11 5
工艺
41 8
35 8
358 保健体育 333
27 0
31 5
家庭
14 0
11 5
115 技能家庭 228
17 5
17 5
体育
62 7
54 0
59 7
外語 ) ))
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既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注目, 也遭到了众多非议。特别是
随着近年来/ 学力崩溃0、/ 学力危机0等焦点问题的升温, 将/ 宽松教育0视为/ 学力低下0之诱因的
呼声更是越来越高。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在 2009 年 2 月对现行的5学习指导要领6 ¹ 再次进行修
改, 这意味着经历了艰难改革历程的/ 宽松教育0宣告结束。探讨日本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分析
以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 明确指出/ 造成当前 力0转换。
这种倾向的最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受僵硬化、单一
为贯彻 执行 上述 指示 精神, 日本/ 中 教审0 自
化学校教育的影响, 这种教育体制缺乏灵活性和特 1997 年初开始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
色, 它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个性 构建、学科教育 的内容等问题 进行讨论, 并于 1997
2010 年 4 月 第 26 卷 第 2 期
教育科学 Education Science
Apr, 2010 Vol. 26 No. 2
论日本/ 宽松教育0的修正及其启示*
王丽燕
( 大连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辽宁 大连 116622)
1摘
要2 日本自 2002 年以来为培养学生的/ 生存能力0, 开始实施以/ 宽松教育0为主旋律
# 88 #
育课程改革之大成, 为确保提高学生/ 生存能力0 这 实施/ 宽松教 育0 以来公立学校 的教育质量 深感担 一目标的实现, 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主要可 忧。为保障/ 基础学力0, 许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
约束的私立学校, 或者送入私
1. 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 塾( 课后补习学校) 。
4. 为推动学校教育的特色化, 改善课程管理, 赋 予中小学校更大的编制和实施课程的自主权。
5. 为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为接触大自 然和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
综上所述, 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加强对 学生/ 生存能力0的培养, 采用启发式教学取代以传 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同时增加了补充性学习 和发展性学习等活动的辅导。它反映了一种新人才 观, 是对传统学校教育内容的挑战, 从中有许多宝贵
始, 同时也拉开了为培养学生的/ 生存能力0而倡导 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自
/ 宽松教育0的序幕。
律意识、关心和同情他人的品格与情操以及协作精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日 本临时教育审议 神。因此今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改善学习指导
会º 针对教育界所面临的偏重学历、过度的应试教育 和教学评估的方法, 由偏重灌输知识向培养/ 生存能
科技化的迅猛发展时代, 为使学生灵活地适应社会
现行的5学习指导要领6, 集近十几年来基础教
* 1基金项目2辽宁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0 规划课题( JG08DB096) 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1收稿日期22010- 03- 02 1作者简介2王 丽燕( 1963- ) , 女, 吉林省长春市人, 大连大学高 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学博 士, 主要 研究方向 为比 较教育。
日本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正在明显下降。这令人对 5学习指导要领6的约束力。2006 年 12 月以5教育基
# 89 #
本法6为依据, 起草了5学习指导要领6 的修改方案。 / 综合学习时间0。其目 的在于 力图构 建一 种突出 2009 年 2 月对现行的5学习指导要领6 和5学校教育 / 综合0意义的新学习方式, 但因只是提出了宏观的
2002 年
2007 年
2007 年同 2002 年之差
去私塾不去私塾 差 去私塾不去私塾 差 去私塾不去私塾
国語 80. 9 小学
算数 84. 6
78. 0 - 2. 9 75. 9 78. 9 - 5. 7 73. 0
69. 6 - 6. 3 - 5. 0 - 8. 4 67. 5 - 5. 5 - 11. 6 - 11. 4
育学院刈谷刚 彦教授沿用 大阪大学 池田宽教 授在 生基础学力的下降。为扭转日本学生在国际教育测
1998 年研究的/ 学力、生 活综合实态调查0 国语( 日 评中排名的进一步下滑趋势, 提高学生的学业能力 语) 、数学试题, 2002 年至今对若干所公立中小学校 水平。文部科学省自 2005 年开始对中小学教科书 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做了多次测试。其结果表明, 分别进行 检定, 允许使用 更难内容 的教材, 以降低
综上所述, 最新版5学习指导要领6的颁布, 对课 时比例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 如今许多被削 减的教育内容将重新回到课本中来, 这实质上是/ 宽 松教育0指导体制的/ 败北宣言0, 它意味着经历了近 十年艰难改革历程的/ 宽松教育0宣告结束。
表 2 新旧版5 学习指导要领6规定的中小学标准 课时对照表
法实施规则6做出重新修订, 并计划于 2011 年在小 实施思路, 却没有具体的方案与评价标准, 在课程管
学开始执行, 2012 年在初中全面实施。 最新版5学习指导要领6 的最大变化在于课时的
调整。如表 2 所示, 作为/ 宽松教育0代表的/ 综合学 习0课时被缩减 的同时, 分别增加 了国语、数学、外 语、理科和社会等核心科目的课时, 而且课程内容增 多了, 教科书也变得更厚了。日本政府还强调最新 版5学习指导要领6 仍以培养/ 生存能力0 为宗旨, 力 争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现 能力的培养之间保持平衡, 并且加强道德教育、体育 等科目内容, 以培育丰富的心灵、健康的体魄。
由时间, 从 2002 年 4 月开始在公立中小学校实施完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52007 年公立中小学校学
全的每周五日制教学。
生的通 塾率 状况 调 查6 » , 小 学生 的 通塾 率为 41.
2.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纠正学校教育中存 3% , 中学生的通塾率为 74. 4% 。表 1 是公立中小学
其是非曲直, 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新教育课程改革可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启示。
1关 键 词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生存能力; 宽松教育; 学习指导要领; 学力低下
1中图分类号2 G40- 059. 3 1文献标识码2 A 1文章编号2 1002- 8064( 2010) 02- 0088- 04
一、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小学
中学
课程 1989 年 1998 年 2009 年 课程 1989 年 1998 年 2009 年
国语 1601 1377 1461 国语 455 350 385
社会
42 0
34 5
36 5
社会 368
29 5
35 0
算数 1011 869 1011 数学 385 315 385
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