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5单元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西师大5篇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西师大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9c19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4.png)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西师大5篇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西师大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赵一曼,知道赵一曼的感人事迹。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上的资料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珍惜。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必须要牢记国耻,发愤学习,勇于拼搏,克服一切困难,用聪明才智建设一个更强大的祖国。
教学准备:学生整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位哲人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
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有无数的抗日英雄在誓死保卫着我们的国土。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她是众多抗日英雄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女英雄——赵一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四)赵一曼”(教师板书)二、体验交流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教师出示赵一曼的照片和简介。
2、赵一曼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他抛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最前线,在他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由于我们手中没有教材,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材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读一读他的事迹,一会老师再请一名同学把她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交流资料。
4、各组讲述赵一曼的故事。
5、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赵一曼闭口不语,受过多种酷刑从没有开口喊叫一声,这就是我们的女英雄赵一曼,让我们一起走进她。
(出示课间)6、赵一曼不仅仅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他在他的孩子宁儿只有一岁大的时候就离开孩子到异地参加革命去了,但是他的心永远牵挂着她的宁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7年没有相见的孩子宁儿,他在临终前给宁儿写了这样一封信,(出示课件)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教师朗读信的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e0bea3647d27284b7351f0.png)
24.苏珊的帽子一、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课文,在读中感悟苏珊回到校园前后心情的变化以及教师的良苦用心,借助批读进行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懂得关爱他人,给予他人善良的安慰和热情的、真诚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悟、体会,理解人与人之间趋势的关爱之情。
2.体会文中的深情,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这顶善良的“帽子”,都需要安慰与关怀。
三、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深情,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这顶善良的“帽子”,都需要安慰与关怀。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词语卡片、《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
学生:搜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关爱的真实事例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文讲述课文第一段1~4句的内容,介绍小苏珊不幸的遭遇。
2.板书课题:苏珊的帽子(生齐读课题一遍)。
引导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段落,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初步自觉生字、词。
2.用请小老师、齐读、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学生认读字音的情况,注意前鼻韵母、翘舌音,提出不理解的词,利用字典自觉解决。
3.分小组自觉读课文,在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在小组内交流,能解决多少算多少。
4.各个小组推荐的学生进行自觉情况汇总,检测3~4个学习小组的自觉情况。
5.分段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分组赛读课文,及时给予赏识。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引导阅读课文第一段,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⑴学生找出开课时老师讲的内容(第一段1~4句话),并试着自己练习读一读,抽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价,并请学生示范朗读。
⑵师指导朗读3~4句话,抽生练习朗读,着重体会“竟”的读法。
⑶出示重点句子:“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编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90e596ba0d4a7302763ae5.png)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第一课时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7、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
有一位着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8、课堂作业设计(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9、板书设计: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10、教学反思:第二课时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61a0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d.png)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西师大版三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学情分析:本组教材支配了3篇讲读课文和1篇阅读课文和积累运用一,学习本组课文同学们可使同学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欢乐,增加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妙心灵。
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的憧憬。
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干净。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终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欢乐,增加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教学重点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干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终两句话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终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参观学校。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干净。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教学重点:连续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会生字。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小伴侣们,自从我们背者书包走进朝阳校内的那一天开头,我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校内,爱上了自己的老师,爱上了自己的同学,爱上了好玩的书本,爱上了悦耳的上课铃声,爱上了清亮见底的游泳池——刚才我们又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内,现在,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你的内心吗?2、今日,我们将一起走进大山里的一所学校,看看大山里的孩子,也会有一种欢乐在心中流淌,他们的欢乐让人沉醉,让人感动,让人奋进。
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再读课题,读出我们的憧憬。
真情表白:我爱校内的————————————,由于——————————————————————————。
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5篇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d0bd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e.png)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5篇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何8个生字。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
2、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引语1、提起桥,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还都在桥上走过。
有了桥,人和车就能方便的通行了。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呢?(高架桥、立交桥、天桥、九曲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外白渡桥)2、真不错,同学们都是有心人。
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今天老师和大家要一同去观摩一些与众不同的桥,它们有着许多奇特的地方,有没有兴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1、打开书本,快速读读课文,看看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妙的桥?交流。
(出示:玻璃桥、纸桥、盐桥)2、你们觉得为什么要称这些桥叫奇妙的桥?交流。
师:是呀,奇就奇在造桥的材料上了(出示;材料)通常造桥的材料有哪些呢?3、(出示:第一节)引读:平时我们看到的桥材料很普通的,有(木头、石头造的桥),有(水泥造的桥),还有(钢铁造的桥)。
相比之下这的确是三座奇妙的桥。
4、现在就请你挑选一座你认为最奇妙的桥,将它介绍给你的同伴。
出示:自学提示:读读课文,划划句子,说说感受5、交流。
(出示图片)玻璃桥:你们知道18吨有多重吗,相当于500个学生的重量。
纸桥:你们看两三吨重的汽车能安然无恙的驶过纸桥(出示动画)盐桥:这就是火车在盐桥上行驶的情景,请看(出示动画)多么壮观的画面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读好句子。
(出示句子)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你们对这些奇妙的桥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问:1、我想知道特种玻璃是一种怎样的玻璃?怎么会那么牢固?2、盐桥是用盐造成的,如果下雨不是要融化了吗?3、纸怎么能造桥,想不通?4、世界上还有哪些材料奇妙的桥?2、同学们问的好,老师也想知道,刚好最近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信息库,里面搜集了大量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不如我们去那里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答案。
(语文教案)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教案)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4ee7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7a.png)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一起看看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送查阅!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新加坡街头见闻①什么是见闻所见所闻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估计:看到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新加坡在哪那什么样对策:你对新加坡有什么了解新加坡人口有400多万, 大约七成是华人, 两成马来人, 剩下一成是印度裔及欧亚裔. 英语是主要语言,大约有60个小岛组成,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在新加坡见到了什么(板书:见小女孩)(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
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
)找得很准,愿意读读吗2.当时是什么情景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3.如果是你走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去做生自由谈估计:跑过马路4.师:可是这位小女孩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等到绿灯亮了才穿过马路。
5.师:在咱们的周围你遇到过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吗小结:是呀!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周围很少见,出示:我被这一切打动了,紧走了几步,超过小女孩,转身看她一眼。
我被什么打动了,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响生自由谈6.当时是怎样想的7.那应该怎么读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我〞在街头见到的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单元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06d337bcd126fff7050b9b.png)
1《春的消息》教学设计文本细读这首诗歌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
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浓浓爱意。
全诗共六个小节,描写了孩子们从殷切地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到尽情地在大自然中寻找、感受春的消息,直至尽情地嬉戏、玩耍,将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第二小节总写换了春装的孩子们欢笑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寻找春天的消息;第三小节至第六节诗歌为我们“推”出四幅戏春图:捉、放飞舞的蝴蝶,是爱,是怜,是珍惜;问候开放的雏菊,是欣喜,更是朋友般的亲密。
枝条吐出绿苞、溪水被春天唤醒;明丽的太阳、搔痒面颊的嫩草……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喜欢春天的孩子陶醉于春的消息之中。
诗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欢笑,于是,读诗的孩子在诗人笔下的大自然中徜徉,便也拥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情怀,浓浓的爱意,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这个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先板书“消息”,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消息”的理解。
(语文教案)西师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教案)西师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a87ef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0.png)
西师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学完生字,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让我们一块儿来试试,一边读,一边想,你从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起看看西师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欢送查阅!西师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读课文,知道毕加索笔下的和平鸽成为和平的象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目标123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第33课,首先跟着老师读一读课题:33和平鸽(PPT出示鸽子图片)孩子们,你对和平鸽有什么了解呢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和平鸽资料(是呀,好多同学通过预习了解到了:在遥远的过去,鸽子曾被人们看成是爱情的使者。
后来,鸽子才被当做和平的象征。
)师补充介绍和平鸽过渡到新课师:说得真好,和平鸽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然而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并让世界公认,却始于毕加索,(PPT出示毕加索照片)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他思想进步,热爱和平,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影响。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关于毕加索画和平鸽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PPT出示要求)读课文二、生字学习1.读准字音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篇课文里的生字(PPT出示生字:毕bì、索suǒ、攻gōng、占zhàn、首shǒu、叙xù、述shù、牺xī、牲shēng、念niàn)跟着老师读一读这些生字,你读对了吗在这些字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是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他的笔画的呢哦有的同学说到了到“念〞字我们来看看他的写法(PPT出示笔顺)大家要注意,念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中间只有一个点接下来我们一块儿读一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出示没有拼音的词语)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1.学完生字,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让我们一块儿来试试,一边读,一边想,你从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PPT 读课文)2.哦,有的同学从课文里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为我们交代了(PPT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读第一自然段)3.也有同学通过读课文知道了小柳辛的故事,是的,这在课文的2——4自然段4.还有的同学读了课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毕加索为什么要画鸽子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的重点段落,请同学们自读2——4自然段找一找问题的答案(PPT出示提示::自读2——4短想一想毕加索为什么要画鸽子)5.读了课文,你一定知道了,毕加索画鸽子最开始是为了纪念一个叫柳辛的孩子(PPT出示:柳辛)6.让我们来看一看关于小柳辛的故事吧(PPT出示老人的话:“我有个孙子……一定要替父亲报仇〞)看到这里,你能用句中的词语来说一说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吗7.是呀,残酷的战争让柳辛失去了最亲的人,父亲的牺牲让小柳辛非常悲哀,同时也让他对法西斯匪徒十分憎恨(PPT出示第二句:小柳辛非常悲哀,同时也对法西斯十分憎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要替父亲报仇)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如此的血腥,而小柳辛面对父亲的牺牲也下定决心要为父亲报仇,这一天,时机到了(PPT出示“昨天,他正在房顶上放鸽子……与匪徒厮打起来〞)师:你能从这一句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柳辛对敌人的憎恨,请你把这些词语勾出来(PPT拉红:冲、斯达)对,我们从他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感受,正是对敌人的憎恨让他有了冲向敌人的勇气,正是对敌人的憎恨让他有了和敌人厮打的动力,可是,小小的柳辛那里是这么多敌人的对手啊!(PPT出示后面一句:可是……一只一只地掐死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汇总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dfab971f01dc281e53af041.png)
语文教案单位:苍台镇知青小学班级:三(1)班任课教师:赵英品第一单元第1课时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7、课堂作业设计(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8、板书设计: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第2课时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8fea9469eae009591bec52.png)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3.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4.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5.课时安排: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3.检查读文情况·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四.课堂小结:7.课堂作业设计(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8.板书设计: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3.教学重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4、教学难点: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释义·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1.引导感悟第一节·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2.自读自悟第二节·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4.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四.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课后第一题8.板书设计春的消息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换上春装“飞过”.“飞上”——寻找春天蝴蝶飞舞聆听春天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9.教学反思:1.课题:快乐的小燕子2.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3.教学重点:记住本课生字新词·4.教学难点: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1.激趣·⑴.出示谜语.猜猜它是谁·⑵.出示有关小燕子的图.看看这是谁·()的小燕子填空后齐读课题·3.激疑·⑴.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⑵.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注意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 如“捷”“瞬”“漾”等·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的小燕子·(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四.师生共同小结: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五.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8.板书设计:快乐的小燕子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1.课题:快乐的小燕子2.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景·3.教学重点: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4.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教具准备: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6.教学时间:第二课时7.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生字词·2.解释词语的意思·二.重点阅读.感悟快乐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兔子或段落·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流自己的体会·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1).看拼音.写汉字shùn lǜe yànɡ cù yán( )间 ( )过荡( ) 红( ) ( )水(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的小燕子()的春天()()(3).照样子.写句子·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_____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轻悠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亮圆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板书设计:快乐的小燕子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阳光下——自由飞翔小燕子.明燕子房梁上——筑窝安家媚的春景·消灭害虫——保护庄稼10、教学反思:1.课题:三月桃花水2.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教学重点: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4、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2.练习激趣·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3.谈话激疑·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齐读·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四.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1.课题:三月桃花水2.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3.教学重点: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教学难点: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默写生字词·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二.学习新课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指导写字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五.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1).写你喜欢写的字·(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8.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勃勃生机10.教学反思:1.课题:一幅画2.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3.教学重点:(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4.教学难点: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5、教学时间:一课时6、教具准备: 几幅风景名画·7.教学过程一.读课题.知题意·1.揭示课题·齐读·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1.提出自学要求·⑴.读能课文·⑵.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勾画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2.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问题·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分组读课文·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3.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其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指导阅读2——7段·1.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像所描绘的情景·2.教师范读课文.将一个个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图片按顺序拼成一幅画·3.小组探讨·这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体会感情.知道为什么写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1.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9、板书设计一幅画蓝天下——大山一幅画高山前——草原美景(美景令人陶醉)草原中央——木屋令人向往小溪旁——小路10.教学反思:1.课题:古诗两首2.教学目标:(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3.教学重点: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4.教学难点: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3.读题.简介苏轼和杜牧·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3.齐读·三.背诵古诗.默写古诗1.多种形式背诵古诗.并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3.默写古诗·四.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8.板书设计清明天气——雨纷纷行人——欲断魂清明惆怅.凄凉酒店——何处有远处的杏花村1.课题:古诗两首2.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内容·(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3.教学重点: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4.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学过程一.指名读.齐读两首古诗·指名释义文中的生字.新词·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示范引路.学会方法——学习《惠崇春江晓景》·⑴.想·自读古诗.想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⑵.看·看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自己还未明白的地方在组内和同学讨论·⑶.猜·根据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⑷.议·师生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⑸.说·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⑹.悟·感悟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⑺.诵·感情朗读并背诵·2.小组合作.自学探究——学习《清明》·⑴.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惠崇春江晓景》的方法·⑵.学生小组内研读·⑶.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议·三.课外延伸.学会积累·1.说说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名句·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开展课外读书竞赛·四.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1).比一比.组词语·芦( ) 借( ) 放( ) 蒌( )户( ) 惜( ) 牧( ) 楼( )(2).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诗句的意思·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古诗《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竹林.桃花——盛开鸭群——江中戏水惠崇春江晓景喜春惜春蒌蒿.芦芽——满地河豚——逆江而上9.教学反思: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2.教学目标:(1).了解有构词特点的成语和四字词语·(2).自读自悟.读懂成语故事.积累好词佳句·3.教学重点:(1).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2).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4.教学难点: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5.教学时间:三课时6.教具准备:教师:几组常见的同音字和较典型的形声字.成语故事·学生: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7.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读懂题意.自读自悟·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3.总结规律.拓展延伸·二.语海拾贝1.自主读词语.读正确.读出节奏·2.用符号勾画出各组词语中相同处.帮助理解.记忆·3.互动学习.讨论构词特点.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 熟读.积累·根据四种构词特点进行改写或补充练习·三.点击成语1.自由练读.读正确.读通顺·2.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互动释疑·3.结合实际.交流阅读体会·4.教师引领.归纳总结·5.拓展延伸·可讲讲其他成语故事.也可涉及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四.自主阅读园地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3.提出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生生.师生互动探讨·4.选择你最愿意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包括背诵.摘抄等·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抄写《语海拾贝》中的词语9.板书设计:略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2.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用书面.口头结合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所得·(2).能以“春”为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3).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4、教学难点: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具准备(1).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后.就可以布置本项学习任务.给学生足够的资料搜集.展示准备的时间·(2).教师可选两首咏春诗准备朗诵表演·7.教学过程:一.搜集资料.交流信息1.自主地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方法.搜集“春”的资料·2.与同学交流搜集的资料.探究充实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二.独立设想.合作构思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想参加展示会的形式.是诗文朗诵.还是办小报……2.根据设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3.寻找.邀“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方案.做好参加展示会的准备·三.成果展示.重在过程1.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做好组织工作·2.展示者可以汇报在搜集材料和准备展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3.观摩者可以质疑问难.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4.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言传身教.因势利导·四.成果评比.重在激励1.可以将个人.小组的展示都归结到四大组评比·2.定性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重·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搜集成语故事9.板书设计: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2.教学目标:(1).会围绕“春天”选择习作材料·(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4).感受春天的魅力·3.教学重点: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4、教学难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5、教学时间:第三课时6.教具准备(1).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选票.构思·(2).教师准备1~2篇各具特色的范文·7.教学过程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这次习作紧扣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围绕“春天”自由写作.体现了从读到做再到写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可以模仿课文写春景.春游活动.也可以写与春天有关的人和事.还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发生的事·要注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1.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习作要求.培养独立探究意识·。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595f5c90c69ec3d4bb753b.png)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l春的消息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师:1.本课教学。
2.优美、舒缓的音乐,赞美春天的散文《春》及其他诗歌。
生:搜集有关春天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同学活动复备一、听读激趣1.慢慢地,慢慢地,春的脚步近了,你们听。
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吧!2.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来跟春天问个好吧!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金波,他也特别喜欢春天,还为春天作了一首优美的小诗,想去读一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第一课《春的消息》。
同学谈论,读课题。
生欣赏听音乐自由发言。
二、诵读诗歌,了解大意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宁新词,标出小节,看看能读懂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①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吗?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生字,注意正音;重点指导:聆、雏、搔;齐读;开火车读。
②看来大家已经和汉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谁愿意展示自身读得最熟的小节?抽生读自身读得最熟的小节,读后评议。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08fa2f580216fc700afd9a.png)
34、责任一、教学目标:1、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具准备: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责任吗?(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进入学习。
2、全班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语。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引导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认读,正音,指导口头组词。
4、出示本课词语,朗读,理解。
5、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旁批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3、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的责任体现在哪里?四、布置作业:1、写生字扩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五、板书设计:34、责任“宽恕、欣慰、感触”10、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8eae40b4c2e3f5627638c.png)
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7、课堂作业设计(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8、板书设计: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语文册第一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语文册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fd4a117375a417876f8f0d.png)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
教材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第三学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所有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
这些训练点根据难易程度和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一半已安排在第五册。
余下的一半安排在本册教学。
本册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
本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顺序如下:(一)查字典,选择恰当的意思1、看多幅图,写一段通顺的话。
2、记住要点,按顺序复述故事。
(二)根据词语意思,读准多音字。
1、观察制作过程,写一段连贯的话。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三)懂得用总起分述句子写一段话的方法。
1、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2、听一段话,听出说话中的错误。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读日记,了解日记的特点,写日记,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五)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神奇想象。
1、预习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2、用总分句子写一段话(一)3、听广播,写出主要内容。
(六)读懂课文,体会感情,感受想象,注意作者的语言表达,懂得用并列句子写一段话的方法,用并列句子写一段话。
(七)读文章,想象画面,感受情景,读出句子的语气。
1、用总分句子写一段话(二)2、观察周围的事物,叙述自己的见闻。
本册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散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
有点单元有相对集中的中心,第一单元反映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如第二单元教育学生怎样为人处世,第三单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第四单元是描写事物。
第五单元讲述神奇、动人的童话和神话故事。
第六单元赞扬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物的心灵美。
第七单元学习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
各单元重点突出,着重进行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训练,每篇课文体现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不相同,也是一种类型。
二、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春的消息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5)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5)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作业设计(10)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
(8)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22)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画出来,议一议。
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配乐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0)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
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换上春装“飞过”、“飞上”——寻找春天 蝴蝶飞舞 聆听春天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 的足迹2.快乐的小燕子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重点难点 记住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10) 1.激趣。
⑴播放小燕子的叫声,猜猜它是谁。
⑵出示有关小燕子的挂图,看看这是谁。
()的小燕子 填空后齐读课题。
3.激疑。
⑴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⑵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 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15)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
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注意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如“捷”“瞬”“漾”等。
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8)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
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
()的小燕子。
(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四、师生共同小结(7)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板书设计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的小阳光下——自由飞翔小燕子,明燕子房梁上——筑窝安家媚的春景。
消灭害虫——保护庄稼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8)1.听写生字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重点阅读,感悟快乐(15)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
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
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7)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5)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
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
五、作业设计(10)1.看拼音,写汉字shùn lǜe yànɡ cù yán( )间 ( )过荡( ) 红( ) ( )水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燕子()的春天()()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_____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
轻悠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亮圆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月桃花水教学要求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重点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2.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0)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
2.练习激趣。
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3.谈话激疑。
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20)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
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0)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意思的。
四、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勃生机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重点难点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8)1. 默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20)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
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0)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5)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2)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4.一幅画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读课题,知题意(3)1.揭示课题。
齐读。
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8)1.提出自学要求。
⑴读能课文。
⑵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勾画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2.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7)1.指名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
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其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7)指导阅读2——7段。
1.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像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课文,将一个个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图片按顺序拼成一幅画。
4.小组探讨。
这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体会感情,知道为什么写(10)1.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
2.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蓝天下——大山一幅画高山前——草原美景(美景令人陶醉)草原中央——木屋令人向往小溪旁——小路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8)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
3.读题,简介苏轼和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