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消化2

合集下载

人体生理学 08消化(2)

人体生理学 08消化(2)


胰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胰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胰蛋白酶原可由肠致活酶及胰蛋白酶本身 激活,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可由胰蛋白酶激活。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一同作用将蛋白质分 解成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 糜蛋白酶还有凝乳作用。



胰腺内还存在少量胰蛋白酶抑制物,对防 止小量胰蛋白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自 身消化有一定作用。


在口腔和食管,其内表面覆盖复层扁平上 皮,当时的食物尚未被消化,且停留时间 很短,因此食物几乎不被吸收。 胃可以吸收水和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具有达200m2以上的 吸收面积和有利于吸收黏膜结构,食物在小肠内 已被消化为适宜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并在小肠内 可停留3~8h等,都是有利于吸收的条件。



刺激支配胰腺的内脏大神经,胰液的分泌 增加或减少。分泌增加效果可被阿托品阻 断,说明内脏大神经内含有胆碱能纤维; 抑制作用一般认为是肾上腺能纤维使胰腺 血管收缩的结果。
盐酸和食物的分解产物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多种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调节胰腺的分泌。主要有: ①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S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胰 腺导管细胞,使水分和碳酸氢盐大量分泌,但酶 含量很低。 ②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由小肠黏膜I细胞分泌, 主要作用是使胆囊收缩、促进各种胰酶的分泌, 但对水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仅有较弱作用。


大肠内有许多细菌,所含有的酶能分解食 物残渣和植物纤维。有的分解产物对人体 有害,经肠壁吸收后可在肝内解毒。有些 细菌能利用肠内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K和维 生素B复合物等,被吸收后成为人体的营养 物质。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消化与吸收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们在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和提供能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消化的过程、各器官参与消化的机制以及吸收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消化的过程消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阶段。

机械消化是指通过咀嚼、胃肠蠕动等力量的作用,将食物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化学消化是指在消化道内,通过消化液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二、消化器官参与的机制1. 口腔口腔是消化的起始位置,牙齿通过咀嚼食物,使食物颗粒变小并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后续消化酶的作用。

同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酶类物质,如淀粉酶和溶菌酶等,能够开始对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

2. 胃胃是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器官之一。

胃黏膜分泌胃酸和胃酶,通过胃酸的作用,将胃中食物颗粒酸性处理,抑制细菌生长,并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化。

3. 肠道肠道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在十二指肠中,胆汁和胰液的分泌起到重要作用。

胆汁中含有胆盐,可以促进脂肪的乳化,使之易于被消化酶分解。

胰液中含有消化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它们对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进行降解,使其转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 大肠大肠主要参与水分的吸收和残余物质的排泄。

在大肠中,水分和电解质被吸收,同时细菌对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进行发酵并生成维生素K等物质。

三、吸收的方式1. 蛋白质吸收蛋白质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回肠被吸收,并转运到血液循环中。

蛋白质被分解成小肽链和氨基酸,通过肠壁上的蛋白质载体转运至细胞内,再经过蛋白质转运体进入血液。

2. 碳水化合物吸收碳水化合物主要以单糖形式被吸收。

单糖经过肠壁上的载体转运蛋白进入肠细胞内,再通过葡萄糖转运体进入血液循环。

3. 脂质吸收脂质在十二指肠被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与胆盐结合形成胆盐酯。

胆盐酯在肠壁上形成乳状微粒,再经过淋巴途径入血液。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在肠道被吸收。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消化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消化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消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化是一个让人略感陌生但又极为重要的过程。

消化是指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形式。

那么,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消化的生理学意义和过程。

一、消化的生理学意义消化是人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关键过程,为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首先,消化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由人体可吸收的形式进行转换。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需要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分解成单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可以被肠道吸收。

其次,消化促进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吸收。

消化过程中,食物在肠道中被分解成微小的分子,这样它们便能够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供应能量和维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最后,消化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不需要的物质。

消化系统通过肠道的蠕动将未被吸收的物质和废弃物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二、消化的过程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各种消化酶。

1. 口腔消化消化的第一步发生在口腔。

食物被咀嚼和混合唾液,而唾液中的酶(如唾液淀粉酶)开始分解碳水化合物。

2. 胃部消化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在胃中被胃液分解。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开始分解蛋白质,胃酸则提供了酸性环境,促进消化酶的活性。

在胃中,部分食物的变得更加液体状,形成称为胃液的混合物。

3. 小肠消化胃液流入小肠,小肠的胰脏在其中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脂肪酶等,它们继续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同时,小肠上皮细胞也分泌肠液,其中含有肠蛋白酶和肠淀粉酶等。

4. 肠道吸收在小肠中,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

这些细胞具有丰富的微绒毛,增加了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

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通过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5. 结肠和大肠吸收经过小肠后,未被吸收的物质进入结肠和大肠。

这里主要发生水分吸收和电解质吸收,帮助稀疏的粪便形成。

三、常见的消化不良问题消化不良指的是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导致食物不能被充分分解和吸收的问题。

动物解剖生理学-11消化系统(二)

动物解剖生理学-11消化系统(二)

1、齿
6 齿和齿龈
位于切齿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 齿槽内,由于齿排列成弓状,故 分别称为上齿弓和下齿弓。具有 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的作用。
(1) 齿的名称:根据齿的位置和结 构特征,可分为切齿,犬齿和 颊齿(臼齿)。颊齿又可分为 前臼齿和臼齿。切齿由内向外 依次称为门齿、中间齿和隅齿。 (2) 乳齿和恒齿:幼畜初生的齿叫 乳齿,到一定年龄,除犬齿及 臼齿外,切齿及前臼齿均先后 脱换为恒齿或永久齿。
纤维走向不一,所以舌的运动灵活。舌粘膜表面有多种乳 头,丝状乳头和锥状乳头(牛)起机械作用,轮廓乳头、 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为味觉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 —味蕾,以辨别食物的味道。
舌可分为舌尖,舌体和舌根3部分: 舌尖:为前端游离部分,活动性大; 舌体:位于左、右列臼齿之间、附着于口腔底壁的部分。 在舌尖与舌体交界处的腹侧有一条与口腔底相连的黏膜 褶,称舌系带。 舌根:为附着于舌骨的部分,与软腭间构成咽峡。 马舌较长,舌尖扁平,舌体较大;猪的舌乳头与马的 相似。牛舌舌尖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器官,舌根和舌体 较宽厚,舌背后部有一椭圆形隆起,称为舌圆枕。
1.腮腺 位于耳的下方,下颌骨后 缘,为不正四边形。腮腺管起 于腺体前缘,经下颌向前延伸, 至下颌骨血管切迹处绕至面部, 随同面动脉一起沿咬肌前缘向 上延伸,穿过颊肌,开口于颊 粘膜上的颊粘膜乳头。
2.下颌腺 马的下颌腺呈月牙形,位于 下颌骨内侧;其后部被腮腺覆盖, 下颌腺管在下颌支内侧前行,开 口于舌下肉阜。牛下颌腺发达, 腺体下缘达下颌间隙与对侧腺体 几乎相接,呈V字形。
齿与年龄鉴别
1. 5岁前看出齿 2. 5岁后看下切齿齿坎磨损程度、齿星出现的时间、齿冠的 磨面形状及上下切齿构成的角度。
磨面程度 牛齿与年龄鉴别:看 未磨灭 切齿(主要是看两个 磨面呈横椭圆形 门齿),牛羊无上切 齿,短冠齿,无齿坎, 磨面呈不正四边形 磨面呈圆形 看磨面 严重磨灭,磨面呈纵椭圆形 年龄 4-5岁 6岁 8岁 9-11岁 12-13岁

在职同等学力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与吸收)模拟试卷2(题后含

在职同等学力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与吸收)模拟试卷2(题后含

在职同等学力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与吸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胆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成分是A.胆盐B.胆色素C.胆固醇D.脂肪酸E.卵磷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与吸收2.排便感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A.横结肠积聚粪便B.降结肠积聚粪便C.乙状结肠积聚粪便D.粪便进入直肠E.粪便刺激肛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与吸收3.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的主要物质是A.HCIB.肠激酶C.HCO3-D.胰蛋白酶E.糜蛋白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与吸收4.胃肠平滑肌慢波的产生可能由于A.Ca2+跨膜扩散B.K+跨膜扩散C.Cl-跨膜扩散D.Na+跨膜扩散E.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消化与吸收5.下列关于Ca2+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缺Ca2+或对Ca2+的需要增加时吸收增加B.维生素D可促进Ca2+的吸收C.只有离子状态的Ca2+才能被吸收D.草酸盐、磷酸盐、植酸抑制Ca2+的吸收E.胃酸及维生素C抑制Ca2+的吸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消化与吸收6.下列关于胆汁分泌与排出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分泌胆汁是间断的B.胆汁是持续进入十二指肠的C.在食物消化期的头期和胃期胆囊收缩由CCK引起D.在食物消化的肠期胆囊收缩主要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E.进食开始后数分钟胆囊便开始收缩排放胆汁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消化与吸收7.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断迷走神经后蠕动消失B.受激素调节C.可发生在未吞咽时D.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E.食团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正确答案:C解析:食管的蠕动不但发生在吞咽时,也发生在未吞咽时。

发生在未吞咽时的蠕动称为继发性蠕动,受壁内神经丛调节,故切断迷走神经后,继发性蠕动仍存在。

人直立时,虽然食物可在蠕动波到达胃之前入胃,但不完全由于重力作用所致。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处管腔内压力比胃内压高,因此食团不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的。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X型题1.消化管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不敏感A.化学物质B.电C.温度D.牵拉E.缺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2.不属于胃肠激素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胃泌素C.促胰液素D.胆囊收缩素E.抑胃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3.关于紧张性收缩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胃肠共有的运动形式B.有助于消化管保持正常的形态和位置C.有助于消化液渗入食物中D.当紧张性收缩减弱时,食物吸收加快E.是消化管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4.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散在于黏膜层的内分泌细胞分泌B.均为肽类激素C.仅存在于胃肠道D.可调节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E.有些胃肠激素具有营养作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5.下列哪一项不是促胰液素的作用A.促进胃酸分泌B.促进胰液中水和HCO3-的大量分泌C.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D.促进小肠液的分泌E.与胆囊收缩素有协同作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6.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A.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强B.胆道奥迪(Oddi)括约肌收缩增强C.回盲括约肌收缩增强D.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增强E.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减弱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7.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为A.糖类、脂肪、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脂肪C.脂肪、糖类、蛋白质D.蛋白质、脂肪、糖类E.糖类、蛋白质、脂肪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8.对胃蛋白酶叙述,错误的是A.由主细胞分泌B.由蛋白酶原激活而成C.作用的最适pH为2D.水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E.有激活胃蛋白酶原作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9.下列哪项不是胃液的成分A.盐酸B.羧基肽酶原C.内因子D.胃蛋白酶原E.黏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10.胃蠕动波的频率为每分钟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11.胰液缺乏时,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受影响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D.维生素AE.糖类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12.下列胆汁成分中,哪种促进脂肪消化作用最为重要A.胆色素B.胆固醇C.胆盐D.卵磷脂E.碳酸氢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13.对脂肪和蛋白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A.胃液B.胆汁C.胰液D.小肠液E.唾液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14.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是A.糜蛋白酶B.促胰液素C.肠致活酶D.促胰酶素E.组织液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15.关于胰腺分泌HCO3-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胰腺内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B.胆囊收缩素可引起大量分泌C.可防止盐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D.可为胰酶提供适宜的作用环境E.胃酸进入十二指肠后可间接刺激HCO3-的分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和吸收16.下列哪种物质不促进胰腺分泌A.乙酰胆碱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胃泌素E.肾上腺素和去甲。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二、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由大块→小块;由干→湿;通过咬切、磨碎、吞咽、胃肠蠕动运送下行→排出。

化学性消化:复杂的大分子物质(消化)→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三、功能:消化食物、摄取营养、排除残渣及防御、内分泌。

1、舌(tongue)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2、舌的功能:搅拌、吞咽、发音、味觉。

舌尖舌体舌根牙的构造:釉质牙冠牙质牙颈牙根牙腔牙髓、牙根管牙更尖牙的功能:咬切、撕裂、研磨食物和协助发音等。

五、小肠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消化腺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

胃腺和肠腺存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属管内腺,而唾液腺、肝和胰则位于消化管之外,属管外腺,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第二部分消化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例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糖类→葡萄糖或果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一、概念及方式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吸收: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

(形变)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质变)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自律性3、紧张性4、富有伸展性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三.消化腺及其分泌功能:1、改变pH 2、分解作用3、稀释食物4、分泌黏液、抗体和液体,保护作用分泌为耗能过程四、胃肠激素消化管也是身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它们的化学结构属于肽类。

生理学习题6

生理学习题6

第 1 页 共 3 页年……………《生理学》复习题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一、名词解释1.消化2.吸收3.基本电节律(慢波电位)4.胃肠激素5.蠕动6.容受性舒张7.分节运动8.胃排空9.脑-肠肽 10.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11.胆盐的肠肝循环二、填空与判断1.消化的方式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笑话。

2.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微弱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 。

3.消化道平滑肌对牵拉、温度、化学等刺激比较敏感,而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刺激相对不敏感。

4.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________递质,引起胃肠道运动________,腺体分泌________;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________递质,引起胃肠道运动________,腺体分泌________。

5.对消化器官功能影响较大的胃肠激素主要有 、 和 等。

6.唾液所含的消化酶是唾液淀粉酶。

7.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在盐酸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

9.内因子是胃腺的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作用是促进VitB12在回肠内吸收。

缺乏内因子会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0.餐后大量胃酸分泌的同时,血和尿的pH 值往往升高的现象称为________。

11.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刺激物有 、 和 等。

而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物质是 、 和 。

12.食物对胃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胃的排空,食物对十二指肠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胃的排空。

13.三种营养物质在胃的排空中,水排空最快,糖次之,脂肪最慢。

(水>糖>pr>脂肪) 14.胃的运动形式有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容受性舒张是其特有的运动形式。

15.胆汁中与脂肪消化和吸收有关的主要成分是胆盐。

16.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主要可由 激活。

17.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但以______为主。

19.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三种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六章消化生理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六章消化生理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六消化生理一.名词解释:1 消化2 吸收3 基本电节律4 胃肠道激素5 脑-肠肽6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7 内因子8 胃排空9 胆盐肠-肝循环10 胃容受性舒张二.填空题:1 消化的两种方式是————和————。

2 胃液的成份有————、————、————和———,其pH显—性。

3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分为—期、—期和—期,其中以—期的胃液质量最高。

4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有————、————和————。

5 胃的运动形式是————、————、————和————。

6 胰液的主要成分有————和————,其pH值显——性,其分泌调节包括————调节和————调节。

7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和——,其分泌调节包括——调节和——调节。

8 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和————。

9 大肠内细菌活动可合成维生素————和维生素————。

10 消化吸收主要部位在————。

三.单选题:1 消化器管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E)A.消化食物B.内分泌C.免疫D.吸收营养E.维持酸碱平衡2 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B)A.富有伸展性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C.具有紧张性收缩D.兴奋性低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3 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C)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E. 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4 关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E)A.调节消化道活动B.调节消化腺分泌C.促进消化道组织代谢和生长D.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E. 调节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5 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B)A.机械牵张B.电和切割C.温度变化D.酸碱等化学物质E. 缺血和平滑肌痉挛6 对食物理化特性在胃排空速度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D)A.稀比稠快B.流体比固体快C.颗粒小比颗粒大快D.非等渗溶液比等渗溶液快E.糖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7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E)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C.粘液颈细胞分泌粘液D.幽门腺细胞分泌粘液E.主细胞分泌内因子8 激活胃蛋白酶原的物质是(B)A.肠激酶B.盐酸C.组织液D.胃泌素E.胰泌素9 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E)A.纯条件反射B.纯非条件反射C.纯神经调节D.纯体液调节E.神经- 体液调节10下列哪种物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D)A.乙酰胆碱B.胃泌素C.组胺D.促胰液素E.肠泌酸素11下列因素中,哪项有促进胃运动的作用(A)A. 胃泌素B.肠-胃反射C.胰泌素D.抑胃肽E.盐酸12下列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E)A. 盐酸B.脂肪C.肠抑胃素D.高渗溶液E.蛋白质分解产物13下列哪项不是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E)A.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B.有利于化学性消化C.有利于物质吸收D.有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E.可推进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送到小肠末端,甚至推送入大肠14下列哪种不是胰液的成份(E)A. 胰淀粉酶B.胰脂肪酶C.胰蛋白酶原D.糜蛋白酶原E.肠激酶15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B)A. 水多,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B. 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C. 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D. 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E. 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少16 胆汁成分中,下列哪种是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成份(C)A. 胆色素B.胆固醇C.胆盐D.卵磷脂E.碳酸氢盐17下列哪种不是胆汁的作用(B)A.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B.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C.作为脂肪分解产物的动载工具D.可中和一部分胃酸E.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18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是(D)A. 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E.小肠液19 关于铁的吸收,错误的是(C)A.高价铁不易吸收,亚铁易吸收B.机体缺铁时,吸收铁的能力增强C.维生素D可促进铁吸收D.胃酸可促进铁吸收E.铁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20 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D)A.以单糖的形式吸收B.是继发性主动转运C.需要Na+参与D.吸收途径为血液和淋巴液E.已糖吸收比戊糖快四.回答题1.试述胃肠道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常见的胃肠道激素种类。

生理学消化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消化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消化的名词解释一、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器官组成,负责将食物分解、吸收和排泄。

它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腺体,如唾液腺、胃腺和肝脏。

二、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点,食物经过口腔进入消化道。

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分别起到咀嚼和帮助形成食物bolus的作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如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够帮助开始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食道食道是连接口腔与胃的一段管道。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顺利传输到胃中。

食道内部有平滑肌层,这些肌肉协调收缩,形成蠕动波,推动食物下行。

四、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

它位于腹腔中上部,具有扩张能力,能够容纳大量食物。

胃内有胃液,主要由胃酸、胃蛋白酶和黏液组成。

胃酸能够杀灭细菌,胃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黏液则能够保护胃壁不受胃酸的侵蚀。

五、小肠小肠是最长的消化道段,主要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它是食物的主要吸收场所。

小肠内腔有许多细小的绒毛,叫做肠绒毛,能够增加表面积,方便充分吸收营养物质。

胰腺和肝脏是与小肠紧密关联的器官,它们分泌胰液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和糖类。

六、大肠大肠是连接小肠和直肠的部分,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盐类物质,使废物变得浓缩。

大肠内生存着许多益生菌,它们帮助分解废物中的纤维素和部分未被吸收的物质。

七、胃酸胃酸是由胃腺分泌的一种酸性消化液,主要成分是盐酸。

胃酸对消化具有重要作用,能杀灭细菌、激活胃蛋白酶以及调节胃蠕动。

然而,胃酸过多或者逆流进入食管,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

八、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一种酶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分解蛋白质。

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成较小的肽段,为之后在小肠中的酶类发挥作用提供前期消化产物。

九、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是指存在于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

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酶,参与免疫调节,以及对抗有害细菌的侵袭。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是人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关键过程之一,而消化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营养摄取与利用。

一、消化系统的整体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其附属腺体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腺体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肝脏。

1. 口腔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点,包括咀嚼器官牙齿和舌头。

牙齿通过咬和磨碎食物,使其更易于消化和吞咽。

舌头的主要功能是感知食物的温度、味道和质地,并将其推向咽喉。

2. 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其主要作用是将咀嚼后的食物引导到胃部。

食物经过食管时,由于食管肌肉的蠕动作用,食物能够顺利地向下运动。

3.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袋状器官,具有强力的肌肉壁。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并消化食物。

胃分泌胃酸和消化酶,使食物开始分解和消化。

通过胃搅拌运动,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半液体状态的胃内容物。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它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起到吸收和分解食物的作用。

在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绒毛,能够增加其表面积,从而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5. 大肠大肠是连接小肠和直肠的管道,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剩余的原料转化为固态粪便。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1. 摄取和咀嚼摄取是通过口腔将食物送入消化系统的过程,而咀嚼则是通过牙齿的作用将食物研磨、切碎和混合。

2. 消化消化是指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以便让其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

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阶段。

物理性消化是指咀嚼、搅拌和蠕动等机械作用,化学性消化则是指消化液中的酶对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分解的过程。

3. 吸收吸收是指将消化后的食物中的养分从消化道传输到血液或淋巴系统的过程。

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其内壁的绒毛能够将养分吸收并转运至全身。

生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第二次

生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第二次

第十八章消化道功能概述第四节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1hormone)的定义:胃肠道粘膜下分布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其合成、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成分为多肽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分布特点:广泛、分散、数量庞大。

分类:a、开放型:多数,有顶端微绒毛感受食靡成分、PH刺激,增强分泌活动b、闭合型:数量少,顶端无微绒毛感受胃肠腔内压力、温度变化、胃肠道局部微环境变化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内分泌(endocrine) ----- 远距离分泌,通过血液循环旁分泌(paracrine)外分泌(exocrine) ------ 进入外分泌腺排出神经分泌(neurocrne)自分泌一一作用于自身及临近的同类细胞腔分泌(sotinocrine) --- 沿细胞间隙扩散入管腔胃肠激素的作用:1.调节消化活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与消化道的机械运动2.营养作用:促进消化道组织代谢和生长作用3.对其他激素释放的调节作用4.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构成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网络的一部分5.促进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肠道粘膜上皮的转运作用)脑■肠肽(brain∙gutpeptide)概念:双重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的肽类有CCK,VIP,促胃液素等20多种胃肠激素举例:1、缩胆囊素CCK结构基础:十二指肠、空肠粘膜以及脑内的I细胞,在脑内含量远高于小肠生理作用:收缩胆囊刺激胰腺分泌刺激胃酸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消化道运动调节摄食拮抗镇痛作用临床意义:a、间接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一一CCK促进胰腺的分泌,所以其含量受胰腺分泌的反馈调节控制b、协助判断小肠疾病乳糜泻病损部位一一CCK分泌受影响,说明小肠上部病变,反之说明下部病变c、用CCK代替油脂餐做胆囊造影术中的缩胆剂一一利用其收缩胆囊的功能2、胃动素moti1in结构基础:小肠上部粘膜以及神经系统中的的Mo和肠嗜铭样细胞生理作用:在消化间期引起胃以及食管下括约肌的强烈收缩引起胃肠道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周期性变化胃动素与妊娠反应:空腹血浆胃动素浓度低。

消化名词解释生理学

消化名词解释生理学

消化名词解释生理学
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消化这个事儿!消化呀,就像是一场身体
里的奇妙大冒险!你想想看,咱吃下去的那些食物,不就像一个个等
待被探索的神秘宝藏嘛!
比如说你吃了一大块面包,它进入身体后,消化这场大冒险就开始啦!嘴巴就像一个勇敢的先锋队,用牙齿把面包嚼碎,唾液也来帮忙,让面包变得湿乎乎的,这就是消化的第一步呀!然后呢,面包就顺着
食管,就像坐滑梯一样,“哧溜”一下就到了胃里。

胃呀,那可是个厉
害的角色,就像一个大力士,不断地搅拌、挤压面包,把它变得更细软。

这就好比是把宝藏初步加工了一下呢!
接着,面包来到了小肠,哎呀呀,这里可热闹啦!小肠就像是一个
超级工厂,各种消化酶呀都来工作啦,把面包里的营养一点一点地分
解出来,就像工人们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

这营养呢,就被身
体吸收啦,变成我们的能量和力量。

那剩下的残渣,就被推到大肠里,最后变成便便被排出去。

这整个过程,不就是一场神奇的冒险嘛!
咱再举个例子,你吃了一块肉。

那消化起来可就更复杂啦!肉可比
面包难对付多了呀,得经过更多的步骤和努力才能被彻底消化吸收呢。

消化真的是太重要啦!要是消化不好,那可就麻烦咯,肚子会胀胀的,难受得很呢!所以呀,我们得好好爱护我们的消化系统,按时吃饭,别暴饮暴食,这样才能让这场大冒险顺顺利利的呀!我觉得呀,
消化就像是身体里的一场魔法,把食物变成我们需要的东西,让我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不是吗?。

生理学┃胃内消化(二)胃的运动

生理学┃胃内消化(二)胃的运动

生理学 · 消化和吸收第三节 胃内消化“二、胃的运动根据胃壁肌层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将胃分为头区和尾区两部分。

头区包括胃底和胃体的上1/3,它的运动较弱,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尾区胃胃体的下2/3和胃窦,它的运动较强,主要功能是磨碎食物,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将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

(一)胃的运动形式1 .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持续收缩状态,称为 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

紧张性收缩在空腹时即已存在,充盈后逐渐加强。

这种运动能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防止胃下垂;也使胃内保持一定压力,以利于胃液渗入食团中;它还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进食后,头区的紧张性收缩加强,可协助胃内容物向幽门方向移动。

2 . 容 受 性收缩: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以头区为主)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

正常人空腹时,胃的容量仅约50ml,进餐后可达1.5L,容受性舒张能使胃容量大大增加,以接纳大量食物入胃,而胃内压却无显著升高。

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而实现的,但参与该反射的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属于抑制性纤维,其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某种肽类物质。

3 . 蠕动:胃的蠕动以尾区为主。

空腹时基本上不出现蠕动,食物入胃后约5分钟,蠕动便开始。

胃的蠕动始于胃中部,并向幽门方向推进(图6-10)。

蠕动波约需1分钟到达幽门,频率约每分钟3次,表现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蠕动波开始时较弱,在传播途中逐渐加强,速度也明显加快,一直传到幽门。

当幽门括约肌舒张时,在蠕动波产生的压力下,胃窦内少量食糜(1~2ml)被排入十二指肠;当幽门括约肌收缩时,食糜将被反向推回。

食糜的这种后退有利于食物和消化液的混合,也对块状食物起碾磨粉碎作用。

胃蠕动的频率受胃平滑肌慢波节律的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沿纵行肌向幽门方向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胃的机械消化 (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1.紧张性收缩 1.紧张性收缩 (tonic contraction) 作用:增强胃内压,有助 作用: 增强胃内压, 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胃排 空 ; 保持胃的正常形状和位 不致出现胃下垂. 置,不致出现胃下垂. 2.容受性舒张 (receptive relaxation) 作用: 作用:增加胃容纳和贮 存食物, 存食物,防食糜过早排入十 二指肠. 二指肠. 3.蠕动 3.蠕动 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 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
⑴促进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
胆碱能N元 胆碱能N ①ACh
M 受 体
G细胞 嗜铬样细胞 ②组胺
特 异 受 体
③胃泌素
M3受体
H2受体
特异受体
磷脂酰肌醇系统 ↓ Ca2+↑

腺苷酸环化酶↑ 腺苷酸环化酶↑ 磷脂酰肌醇系统 ↓ ↓ Ca2+↑ cAMP↑
细 胞
质子泵


酸 ↑
(2)胃酸分泌的阻断剂 胃酸分泌的阻断剂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 述 口腔内消化 胃 内 消 化 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吸 收
(二)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1.胃粘液1.胃粘液-HCO3-屏障 胃粘液 2.胃粘膜屏障 2.胃粘膜屏障
(gastric mucosal barrier ) :
组成: 组成 : 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腔面膜和邻近细胞 间的紧密连接, 间的紧密连接 , 所构成的一道致密结缔组织样 的脂蛋白层. 的脂蛋白层. 作用:脂溶性物质易通透,而离子难以通过, 作用:脂溶性物质易通透,而离子难以通过, 防H+向内扩散,防Na+向外扩散. 向内扩散, 向外扩散. 3.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3.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直接细胞保护作用 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
emptying) (二)胃的排空(gastric emptying) 胃的排空( 概念: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概念: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速度:以食物而异 速度: 水 > 糖 > 蛋 > 脂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壁内N ①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壁内N丛的局部 反射和迷走-迷走反射;胃泌素. 反射和迷走-迷走反射;胃泌素. ②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肠-胃反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肠抑胃素(胰泌素,抑胃肽等). 射;肠抑胃素(胰泌素,抑胃肽等).
小结: 小结:
影响胃液分泌的因素
━━━━━━━━━━━━━━━━━━━━━━━━━ 促 进 抑 制 ————————————————————————— 食物 蛋白质 糖 盐酸 脂肪 高渗溶液 ————————————————————————— 激素 胃泌素 糖皮质激素 胰泌素 胰高血糖素 ACTH 胰岛素 生长抑素 抑胃肽 PG 缩胆囊素 肠泌酸素 肠抑胃素 球抑胃素 ————————————————————————— 药物 ACh 组胺 阿托品 甲氰咪呱 奥美拉唑(洛赛克) 咖啡因 乙醇 奥美拉唑(洛赛克) Ca2+ 毛果云香碱 ————————————————————————— 迷走N 壁内N 交感N 神经 迷走N+ 壁内N丛反射 交感N+ 肠-胃反射 迷走迷走-迷走反射 情绪 应激状态 恶劣情绪 ━━━━━━━━━━━━━━━━━━━━━━━━━
1.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 1.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
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很多: 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很多: 食物是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 ● 食物是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 ( 蛋白质 等 ); (Ach, ● 一些药物 (Ach , 组胺 , 乙醇等 ) 和激素 胃泌素,糖皮质激素等) (胃泌素,糖皮质激素等)也是胃液分泌的刺激 物. 应激状态: 如舰员出海, ● 应激状态 : 如舰员出海 , 长时间处于应 激状态,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激状态,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诱发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肠致活酶,胃酸, 肠致活酶,胃酸, 组织液, 组织液,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 蛋白质
糜蛋白酶
月示,胨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多肽和氨基酸
(5)其他酶类: 其他酶类: 羧基肽酶原, 核糖核酸酶, 羧基肽酶原, 核糖核酸酶, 脱氧核糖核酸酶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6)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正常时胰液中的蛋白水 解酶并不消化胰腺本身,因为: 解酶并不消化胰腺本身,因为: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①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 肠 腔中激活) 腔中激活).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失活胰蛋白酶, ②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 失活胰蛋白酶 , 抑制 糜蛋白酶的活性. 糜蛋白酶的活性. 但因量少,作用小, 但因量少,作用小,当暴饮暴食时不能阻止 大量胰蛋白酶原活化后的自身消化过程( 大量胰蛋白酶原活化后的自身消化过程(急性胰 腺炎) 腺炎).
胃 内 食 物
机械扩张 蛋白质 分解产物
迷走迷走-迷走反射 壁内N丛局部反射 壁内N 胃 胃窦 G.C 胃蠕动↑ 胃蠕动↑ 紧张性↑ 紧张性↑
胃内压 ∨ 十二指 肠内压 胃内压 ∧ 十二指 肠内压 胃内压 ∨ 十二指 肠内压

胃 十二 高渗溶液 指肠 盐酸, 食糜 盐酸,脂肪 胃蠕动↓ 肠-胃反射 胃蠕动↓ 紧张性↓ 肠抑胃素 紧张性↓
胃蠕动↑ 食糜在肠内吸收 抑制因素解除 胃蠕动↑ 紧张性↑ 紧张性↑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三)非消化期的胃运动
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运动静止期40 40Ⅰ相:运动静止期40-60 间断不规则收缩30 30Ⅱ相:间断不规则收缩30-45 规则高振幅收缩5 Ⅲ相:规则高振幅收缩5-10 过渡期5 Ⅳ相:过渡期5
质子泵 奥美拉唑
阿托品
甲氰咪呱 阿托品
生 长 抑 素
2.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头期(cephalic 胃期(gastric
phase) 假饲实验示意图
phase) phase)
肠期(intestinal
巴氏小胃( 巴氏小胃(左)和海氏小胃(右) 和海氏小胃(
①头期: 头期: 分泌机制: Ⅰ.分泌机制: 分泌机制 条件与非条件反射:迷走 为共同传出N, 迷走N N,其 条件与非条件反射 迷走 N 为共同传出N, 其 末梢递质Ach引起胃腺分泌. Ach引起胃腺分泌 末梢递质Ach引起胃腺分泌. 迷走-胃泌素 迷走N的末梢递质GRP( 胃泌素: GRP(胃泌 迷走 胃泌素 : 迷走 N 的末梢递质 GRP( 胃泌 素释放肽)引起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 素释放肽)引起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 Ⅱ.分泌特点: 分泌特点: 分泌特点 分泌量(30% 酸度和消化力(胃蛋白酶量) 分泌量(30%),酸度和消化力(胃蛋白酶量) 都很高. 都很高. 分泌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 分泌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
脂类水解酶: (3) 脂类水解酶 : 胰脂肪酶 (pancreatic lipase) 是消化脂肪 的主要消化酶, 的主要消化酶 , 必须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 (colipase) 的 协同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胆盐抑制其活性. 协同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胆盐抑制其活性. 蛋白质水解酶: 主要有胰蛋白酶 (trypsin)和 胰蛋白酶(trypsin) (4) 蛋白质水解酶 : 主要有 胰蛋白酶 (trypsin) 和 糜蛋白酶(chymotrypsin) 腺细胞分泌, (chymotrypsin), 糜蛋白酶 (chymotrypsin) , 腺细胞分泌 , 刚分泌出 来是无活性的酶原. 来是无活性的酶原. 胰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原
高渗溶液: ⑶高渗溶液: ①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 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 胃反射→ 抑制胃液分泌. 抑制胃液分泌. ②刺激小肠粘膜→"肠抑胃素"→抑制胃液 刺激小肠粘膜→ 肠抑胃素" 分泌. 分泌. 其他: ⑷其他: 恶劣的情绪 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 药物(阿托品,甲氰咪呱等) 药物(阿托品,甲氰咪呱等) 激素(胰泌素,抑胃肽,PG等 激素(胰泌素,抑胃肽,PG等) 抑制胃液分泌
一,小肠的化学消化 胰液(pancreatic (一)胰液(pancreatic juice) 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2L/日 pH7.8~ 1~2L/日,pH7.8~8.4 (1)水和碳酸氢盐 由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 水和碳酸氢盐: (1)水和碳酸氢盐:由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 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 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的 侵蚀 (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 (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 amylase)水解淀粉为湖精 水解淀粉为湖精, (pancreatic amylase)水解淀粉为湖精,麦芽 糖和麦芽糖寡糖,对生熟淀粉都能水解, 糖和麦芽糖寡糖,对生熟淀粉都能水解,效率 速度快.其最适pH7.5 8.5. pH7.5~ 高,速度快.其最适pH7.5~8.5.
② 胃期 Ⅰ.分泌机制: 分泌机制: 分泌机制 扩张胃体和胃底→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N 扩张胃体和胃底→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N丛 短反射→胃腺分泌. 短反射→胃腺分泌. 扩张胃窦部→壁内N丛短反射→ 扩张胃窦部→壁内N丛短反射→G细胞释放胃泌 或迷走-迷走长反射→胃腺分泌. 素;或迷走-迷走长反射→胃腺分泌. 食物的化学成分→ 细胞释放胃泌素. 食物的化学成分→G细胞释放胃泌素. 分泌特点: Ⅱ.分泌特点: 分泌量(60% 和酸度很高. 分泌量(60%)和酸度很高.
complex,MMC) complex,MMC)
(四)呕吐(vomiting) 呕吐 呕吐是一种保护意义的防御性反射活动, 呕吐是一种保护意义的防御性反射活动, 可把胃内有害物质排出. 可把胃内有害物质排出.但剧烈呕吐会影响进 造成水电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食,造成水电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