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微腺瘤影像和治疗策略
临床上脑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临床上脑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临床上脑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垂体瘤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经常头痛,而且这样的疾病也会引发患者血压增高,有可能会引发颅内感染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更加应该及时做好治疗,下面跟着小编去了解脑垂体腺瘤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1.综合治疗脑垂体腺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
正是由于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所以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脑垂体腺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脑垂体腺瘤的治疗是一个多科室协作的综合治疗过程。
2.放疗由于脑垂体腺瘤属于腺瘤,本身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放疗后70%-80%的患者出现垂体功能降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放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临床上脑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3.药物治疗对于垂体泌乳素分泌型肿瘤,90% 以上的患者(无论是微腺瘤还是大腺瘤)都可以用多巴胺激动剂(短效制剂溴隐亭,长效制剂卡麦角林)控制PRL水平,使肿瘤的体积缩小。
只有那些对该类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肿瘤压迫导致的急性症状需要急诊手术解压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泌乳素瘤病人,才选择手术治疗。
在服用溴隐亭治疗期间,应该逐渐增加溴隐亭的剂量,直到血清PRL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后,调整剂量长期维持治疗。
生长激素分泌型肿瘤的患者不论接受何种治疗,都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治疗目标:消除肿瘤,减少肿瘤的复发,GH达标,缓解临床症状,尽量保全垂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4.手术治疗目前对脑垂体腺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
垂体瘤的位置在鞍区,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所以手术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目前手术方法有经蝶窦,开颅和伽马刀。
瘤体直径大于3厘米与视神经粘连或视力受损的肿瘤可先行手术治疗,手术必须达到视神经充分减压,术后再行伽玛刀治疗,但是术后仍旧有可能复发,因此需定期复查。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引言影像学诊断方法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CT 扫描。
MRI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垂体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垂体结构和异常病变。
CT扫描则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动态观察或者评估血供情况等。
垂体病变的MRI表现垂体病变的MRI表现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腺瘤:腺瘤是垂体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在MRI上呈现为低信号(黑色)或等信号(灰色)的球形或椭圆形病灶。
其大小、形态、位置会根据病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 囊肿:垂体囊肿在MRI上呈现为高信号(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
囊肿一般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结构。
3. 炎症:垂体炎症的MRI表现多样,可呈现为垂体扩大、信号异常或增强等。
炎症一般伴有临床症状,头痛、视力障碍等。
垂体病变的CT表现垂体病变的CT表现与MRI类似,但CT能够提供更好的骨质分辨率,可以评估颅底骨质破坏情况。
垂体病变在CT上呈现为与脑实质相比的高或低密度病灶,其大小、形态、位置也会根据病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影像学对垂体病变的诊断和评估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影像学能够直接显示垂体病变的形态和位置,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2. 定位: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垂体病变,影像学能够提供病变的精确位置和周围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操作提供指导。
3. 评估治疗效果:影像学可以反映垂体病变的缩小或消失情况,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结论影像学在垂体病变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RI和CT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位置和信号特点,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垂体病变的类型,并进行鉴别诊断。
影像学不仅能够对垂体病变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还可以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垂体微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瘤 床没有 明显 出血 ,少量 出血用生理盐水反复 冲 洗 或用凝 血酶盐水浸泡片刻 即可停止 ,个别仍有 活动性 出血者最好用 电凝 出血点或用 明胶海绵压 迫。仔 细观察有无脑脊液漏 ,如无脑脊液漏则无 需填塞蝶鞍 ;如术 中出现脑脊液漏则取 自体肌 肉
P L混合 型腺瘤 4例 ,两者病人术前 血清 P L平 R R
体微腺瘤 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现对近 2 年来收治的 3 例垂体微腺瘤总结报告如下。 6
资料 与方 法
3 例垂体微腺瘤患者 中男 1 ,女 3 例 ;年 6 例 5
龄 1 5~3 9岁 ,平 均 2 8岁 。病 程 7~3 6月 。泌 乳 素 (R ) 腺瘤 女性 主要 表现 为 闭经 、泌乳 、月经 PL 紊 乱 、经 量 减 少 、不 孕 、头 昏 、头 痛 等 症 状 ,男 性 主 要 表 现 为 阳萎 、乳 房 发 育 。促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C H 腺 瘤 主要 表 现 为 向 心 性 肥 胖 、痤 疮 、 AT ) 紫 纹 、高 血 压 等 。 生 长 激 素 腺 瘤 主 要 表 现 为 肢 端 肥 大 ,前 额 、下 颌 突 出 ,鼻 梁 变 宽 、变 大 ,毛 孔 粗 ,皮 肤粗 糙 ,声 音低 沉 ,有 的伴有 高 血糖 。
文章编号 :1 0 — 1 1 (0 7 3 0 2 — 3 0 6 44 20 )0 — 2 6 0
近十多年来 ,随着高分辨率 C ,M I T R 的应用 , 成像技术 的提高 ;内分泌检测技术 的不断进步 ;显
微 器械 的改进 和技 术 的提 高 ,经验 的不 断 积 累 ,垂
三 、手术方法及术 中所见 :采用单 鼻孔经蝶 人路 ,肿瘤 左右偏斜者从 对侧鼻孔人路 ,即向左 偏斜从右 鼻孔人路 ,向右偏斜从左鼻孔人路 。本 组 7例见鞍底骨质下陷 ,变薄 ,用髓核钳很轻易 地咬除鞍底 骨质 ,其余病例用骨凿打开鞍底 ,再 用椎 板 钳 扩 大 骨 窗 至 约 lm ×1 e e . m。切 开 鞍 底 硬 5 膜后有 2 例 即见肿瘤组织溢出 ,8例切 开垂体前 8 叶后才见肿瘤组织 。2 例肿瘤组织呈灰 白色鱼 肉 6 状 ,质地较脆 ;6 例肿瘤组织呈灰褐色 ,4例肿瘤 血运丰富呈紫红色 。在显微镜下垂体前 、后 叶色
垂体微腺瘤影像和治疗策略

病例3:动态强化 扫描
A B C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
D
E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病例4
强 化
强化
强化
病例3:27岁女性, 垂体瘤开颅术后半年,向 心性肥胖4个月,术前血皮质醇28.9ug/dl(510ug/dl) ACTH64pg/ml (0-46) 术后三个 月皮质醇6.4ug/dl、ACTH 8.2pg/ml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区 大多数微腺瘤在T1加权和增强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区 50%的病灶在T2加权像为高信号,不利于微腺瘤的显示
间接征象: 1. 鞍底局限性下陷或骨质吸收破坏 2. 垂体上缘隆起 3. 垂体高度增加、左右不对称、垂体柄偏斜 强化征象: 1. 病灶在强化的垂体组织中呈低信号 2. 垂体组织先于肿瘤组织增强
PRL+ACTH
男︰女 = 26︰1
平均年龄:29.5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7例微腺瘤的临床表现 27例微腺瘤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例数 例数
15 13 9 8 7 6 6 4 4 1
% %
闭经 56 48 33 30 26 月经紊乱 22
闭经 泌乳 头晕 头痛 月经量减少 月经紊乱 肥胖 性功能下降 不孕 复视
1. 38岁女性, 停经、头痛半年余, 2. 随访九个月:月经恢复,头痛消失 3. 术前 PRL34.5ng/ml 术后3个月 PRL15.8ng/ml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病例2: CT 的间接表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病例3
平扫
平扫
术前影像学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治疗中的意义

治疗策略确定中的潜 在作用 。方法
治疗策略 的确定及疗效预后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瘤直径平均 3 .5m 其 中 8 . %肿瘤 呈侵袭性生长 , 80 m, 33 在女性则 为 l .5 m 5 2 m和 4 %。手术组 平均 9
Dpn e f N uo re .Tn o ,Tnf M d a o ee uzog U irt o c nea d ea m m o er ugr og H s s y i f p og e& lClg ,H ahn n e i f Si c n i l v sy e
T c n l y,Wu a 3 0 0,C ia eh oo g h n4 03 hn
a e a e a e o ae p t n s W S 4 . e r n 2 3 i e l p t ns v r g e u/ p oa t e e s W v rg g f m l ai t a 1 6 y a s a d 3 . n fmae ai t ,a ea e s r l rl ci lv l a e e l n s 1 7 . 2 n nl n mae d 3 6 6 r / r i mae , d a e a e da tro te tmosWa 8 0 l le 8 5 2 1 i lsa 7 . g r nf ls a v r imee f n i d e n g h u r s 3 . 5 nn i ma s qn
i e r n n r p rt ame t M eh d A ttlo 2 ain swi r lcio r ae n o r d p r n n d t mii gp o r t n . t o s e e e oa f 6 p t t t p oa t ma t td i u e at 3 e h n e me t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会根据瘤体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症状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垂体瘤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对于大部分脑垂体瘤,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瘤体,但有时候无法完全清除瘤体,可能会造成一些副作用,如失明、垂体功能不全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用于手术后残留的瘤体,或者对于那些手术无法治疗的脑垂体瘤。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定向辐射破坏瘤体的细胞,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脑垂体瘤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
例如,对于泌乳素瘤,可以使用药物调节泌乳素水平。
4. 观察与随访监测:对于一些小型、无症状或慢性增长的脑垂体瘤,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和随访监测,而不进行立即治疗。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最佳的治疗方法会根据多种因素来确定,患者应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有关垂体腺瘤的几个问题

有关垂体腺瘤的几个问题出率垂体腺瘤的发生率约10~%(均匀 %)。
~15/10 万人,尸检发现率约~84%(均匀%)。
正常人群随机MRI检一、初期诊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特色是内分泌改变和视力阻碍。
微腺瘤(<1cm)限制于鞍内,初期会出现相应的内分泌征象,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能正确查明血液激素,有益于垂体腺瘤的初期诊疗,待肿瘤增大向鞍上扩展,压迫视神经、视交错,才出现双颞侧偏盲和视力减退。
1.内分泌改变:垂体腺瘤按内分泌功能分为无功能腺瘤和有功能腺瘤,后者包含泌乳素( prolactin ,PRL)腺瘤、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 GH)腺瘤、促肾上腺皮质腺瘤(adrenocorticotropic hornome , ACTH)腺瘤、促甲状腺(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 TSH)腺瘤、促性腺激素( gonadotripic hormone , GnH)腺瘤, GnH 腺瘤又包含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腺瘤。
PRL腺瘤( 50%~60%)、GH腺瘤( 20%~30%)及 ACIH腺瘤( 5%~15%)最常有,临床各具不同的内分泌改变。
PRL腺瘤表现为泌乳、闭经、不孕三连症(发育后); GH 腺瘤表现为巨人症(发育前)、肢端肥大症(发育后),巨人伴肢端肥大症(发育前后);ACTH腺瘤变现为向心性肥胖(Cushing’s disease)。
2.视力视线阻碍:增大的垂体腺瘤直接压迫视交错惹起双颞侧偏盲。
微腺瘤未直接压迫视交错,但视交错也可有功能阻碍,表现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其原由在于高灌输状态下的垂体增殖性病变,经过它对与视交错共同供给血管分支的“盗血” 或扰乱其正常血供,使视交错中部存在的微循环单薄环节发生血供阻碍,而致使颞侧视线缺损。
详解垂体瘤及其影像学表现

详解垂体瘤及其影像学表现垂体瘤是鞍区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垂体肿瘤约占到颅内肿瘤的10%~12%。
因此垂体瘤的检查对于临床诊疗至关重要。
一、正常解剖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垂体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
三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有必要了解不同方法在检查中的运用。
1、X线较少使用。
可显示蝶鞍部的骨质改变,但不显示瘤体。
头颅侧位片2、CT平扫、增强不常用。
当患者存在MRI检查禁忌症时,可使用CT检查。
一般采用轴位的薄层扫描,功能段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进行重建,可通过垂体的大小、密度的改变,判断垂体有无病变的发生。
但CT的缺陷在于微腺瘤显示不佳。
3、MRI是垂体病变首选的办法。
在MRI上可鉴别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增强和平扫类似于CT,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动态增强扫描。
何为动态增强扫描,是指注射对比剂后对某些感兴趣的层面作联系快速多次的扫描,它可以了解病变的强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腺垂体一般位于垂体前部,T1WI和T2WI呈等信号;神经垂体位于垂体后部,T1WI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采用增强扫描的方法,垂体前叶、后叶、垂体柄都会出现明显强化。
正常垂体大小(与激素水平、年龄有关)三、垂体瘤分类1、根据否分泌激素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
•非功能性垂体瘤,患者就诊通常因为垂体瘤极大,压迫其他脏器。
•功能性垂体瘤,相对发现比较早,垂体瘤小,根据分泌激素的种类又分为泌乳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等。
2、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微腺瘤(≤1cm)和巨腺瘤(>1cm)。
(1)垂体微腺瘤直接征象•MRI平扫: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垂体微腺瘤呈相对低信号。
•MRI动态增强:早期,垂体微腺瘤信号低于正常垂体;晚期,信号高于正常垂体。
间接征象•垂体增大;•垂体上缘局部或偏侧隆突;•垂体柄偏移;•鞍底局部骨质变薄、侵蚀、倾斜下陷。
(2)垂体巨腺瘤X线诊断价值在于观察蝶鞍的扩大。
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止血海绵压迫止血 , 蝶窦腔内以明胶海绵覆盖, 鼻中 隔软 骨 复位 , 双鼻孔 填塞 油纱 条 。
2 结果
l 4 岁 。病 程 1 1a 7— 5 —1 。其 中伴 有 头 痛 、 头晕 1 8 例, 经紊乱 1 例 , 月 1 闭经 1 , 乳 l , 孕 7 8例 泌 4例 不 例 , 功能低 下 4例 , 胖 4例 , 型 C sig 合征 性 肥 典 uhn 综 者 5例 , 端 肥大 2例 , 肢 无症 状 ( 体检 发 现 ) 2例 。 者 术前 均 行 血 清 激 素 检 查 。 催 乳 素 ( R ) 高 者 2 PL 升 2 例 , 肾上腺 皮 质 激 素 ( C H) 促 A T 轻度 升 高 者 4例 , 生 长 激素 ( H) G 升高 2例 , 素 正常 2 。 激 例 12 影像 学表 现 . 所有 患 者均行 MR 检查 , 步诊 I 初 断为 垂体 微腺 瘤 的 2 。对 垂 体微 腺 瘤 可 疑 和 未 8例 发 现垂 体 微 腺 瘤 的 9例 再 行 垂 体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下。
~
3。 0。经右 鼻孔入 路 ( 垂体 微腺 瘤 明显 偏 向右侧 者
左 鼻孔 入路 ) 。鼻 前庭 切开 鼻 中隔黏 膜 , 离见 梨状 剥 孑 下缘 , L 于鼻 中隔 软 骨 和 骨性 鼻 中隔 骨膜 下分 离 至 蝶 窦前壁 。鼻 中隔 软 骨 和骨 性 鼻 中隔交 界 处 折 断 , 分 离双 侧黏膜 , 咬除 筛 骨垂 直 板 , 开蝶 窦 前 壁 , 打 双
除程度 、 术后症状和 内分泌变化及术后并发症进行 了探讨 。结果 3 7例均 能经 M I R 检查 得到初 步诊断 。肿瘤 均全
部切 除。术后各种症状均有不 同程 度改善。2 例激素水平恢 复到正 常(3 。9例术后 发生轻 微脑脊 液鼻漏 ,2 6 9 %) l
垂体腺瘤影像诊断

v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症状可表现为 Cushing综合征。瘤体通常较小,不产生神经系统症状。肿瘤 细胞过量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有关多肽可导致肾上腺皮质 增生,产生高皮质类固醇血症,引起体内多种物质代谢紊乱。
6.蛛网膜囊肿 位于鞍上或鞍旁,CT显示水样密度,囊壁可以钙化 ;MRI信Βιβλιοθήκη 与脑脊液一致。增强后扫描一般无强化。
7.表皮样囊肿 位于鞍上或鞍旁,CT显示水样密度,囊壁可钙化;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扫描囊壁轻度钙化。
8.神经瘤 多位于鞍旁或蝶鞍外上,CT平扫为等密度,MRIT1WI 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还可显示肿瘤与神经的关系 ;增强后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v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罕见。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v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临床无明显症状,肿瘤过大时可压迫正常垂
体组织致其萎缩,出现相应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症状。 v 其他可产生视力改变、头痛及多饮、多尿、嗜睡等丘脑下部功能
障碍。肿瘤向鞍旁生长,压迫海绵窦产生颅神经功能障碍,其中 动眼神经最常受累。
4-5,好发于年轻人);生长激素腺瘤(男性多见, 男女之比为2:1,儿童常见此型);皮质激素腺瘤 (好发于成年女性)
垂体基本解剖
垂体位于蝶鞍垂体窝内,体积约0.5×1.0×1.0cm。 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表面包以结 缔组织被膜。神经垂体分为神经部和漏斗部,漏斗 部与下视丘相连。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及结 节部三部分。远侧部最大,中间部位于远侧部及神 经部之间,结节部围在漏斗部周围。远侧部又称前 叶,神经部和中间部合称后叶。 腺垂体前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乳 素。垂体的神经部(垂体后叶)主要合成抗利尿素 和催乳素。
垂体腺瘤的 CT 与 MRI 影像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的CT 与MRI 影像诊断分析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CT、MRI 影像诊断及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9 例垂体腺瘤的CT 平扫、MRI 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表现。
结果垂体腺瘤在MRI 影像检查中大部分病例能做出正确定位、定性诊断,部分病例信号相似,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
结论MRI 在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临近解剖关系方面优于CT,是垂体腺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动态增强MRI 提高垂体微腺瘤检出率。
标签:垂体腺瘤;CT;MRI;影像诊断随着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普及,垂体腺瘤诊断水平有很大的提高,MRI 可以多轴面、多参数成像。
我们收集29 例垂体腺瘤病例,其中7 例经手术证实,4 例经实验室证实,18 例经临床治疗复查证实。
分析CT 和MRI 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提高MRI 对垂体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9 例,女26 例,男 3 例,年龄17~72 岁,其中7 例经手术证实,4 例经实验室证实,18 例经临床治疗复查证实。
主要临床表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力受损、高血糖、多饮多尿、内分泌失调(泌乳素增高、月经失调)等。
1.2 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行MRI 平扫和垂体动态增强检查,同时行CT 平扫检查。
CT 颅脑横断扫描,层厚及层距3mm,矩阵512×512。
MRI 平扫采用SE序列,常规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参数:T1WI(TR400ms,TE15ms),T2WI (TR300ms,TE90ms),层厚3mm,矩阵256×256。
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0.1mmol/Kg 经肘静脉注入,T1WI 垂体动态增强冠状位、常规增强横轴位及矢状位扫描,参数同平扫。
2结果2.1诊断结果:29 例患者MRI 均有异常改变,其中大腺瘤5 例,微腺瘤24例。
CT 显示6 例有异常改变,正常23 例。
MRI 在显示1cm)。
因无功能腺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压迫视交叉等周围组织产生临床症状时才被发现,故无功能腺瘤多为大腺瘤[3]。
垂体瘤性质的影像学研究及手术入路选择

垂体瘤性质的影像学研究及手术入路选择目的通过分析垂体瘤患者的影像学信号表现,探讨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最佳入路,为临床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磁共振进行检查。
结果质地软组与质地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灶大小以及磁共振信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功能性与无功能性以及病理功能性与无功能性垂体瘤的T2信号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质地软组患者中临床功能性和病理功能性垂体瘤占比分别为23.5%和68.6%,而质地韧组患者临床功能性和病例功能性垂体瘤患者分别占比为55.6%和3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4.104,P<0.05)。
结论术前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判断垂体瘤的质地,若质地软则以经鼻手术切除垂体瘤为宜,若质地韧则以开颅手术切除垂体瘤为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est approach of 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 by analyzing the imaging signals of pituitary adenoma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tumor from December 2014 to June 2017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Yuebei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efore oper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sex,course of disease,lesion siz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 between patients with soft texture group and tough texture group (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2 signal between clinical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and pathological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P<0.05),and the remaining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proportion of clinical functional and pathological pituitary adenomas in soft texture group was 23.5% and 68.6%,respectively,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linical functional and pathological 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 in patients with tough texture group was 55.6% and 33.3%,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2=3.864,4.104,P<0.05). Conclusion The texture of pituitary adenoma should be judged before operation according to M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f the texture is soft,it is advisable to remove pituitary tumor by nasal surgery.If the texture is tough,pituitary adenoma should be removed by craniotomy.[Key words] Pituitary adenoma;MRI;Imaging;Surgical approach垂體瘤是一组从垂体细胞发生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1]。
垂体微腺瘤影像诊治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垂体微腺瘤概述
影像检查方法
影像诊断要点
影像治疗方案
垂体微腺瘤概述
垂体微腺瘤定义
垂体微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起源于垂体前叶。
垂体微腺瘤可分泌激素,导致激素水平异常,影响身体功能。
肿瘤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但可能会增大。
垂体微腺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内分泌紊乱: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
4
3
影像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
01
02
03
04
原理:利用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
应用: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定位、定性和分期
优点: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参数成像
注意事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等禁忌症,检查前需告知医生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原理: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二维图像
优点:分辨率高,可显示细微结构
应用:诊断垂体微腺瘤,了解肿瘤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关系
注意事项:扫描前需去除金属物品,扫描过程中保持身体静止,避免伪影产生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2
1
原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进行成像
02
肿瘤大小与肿瘤分期、预后密切相关
03
肿瘤大小可作为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
04
肿瘤大小可作为随访观察的指标
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肿瘤与脑组织的边界清晰,有明显的压迫和浸润现象
01
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密切,可能引起血管的变形和移位
垂体微腺瘤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FSH的微腺瘤常位于腺体的中部。 • 经碟显微手术是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直接征象:垂体内异常信号影。
• 间接征象:垂体高度异常、垂体上缘膨隆、垂体柄偏 移、鞍底骨质改变:变薄、凹陷、侵蚀。
• 增强方式:肿瘤呈渐进性强化,早期低于垂体组织, 延迟扫描高于垂体组织(垂体无血脑屏障,注射对比 剂后,强化快,廓清快)。
• 位于垂体前叶与后叶之间。
• 典型表现:CT平扫呈高信 号,MRI平扫呈短T1长T2 信号,DWI呈高信号, ADC呈高信号。
• 钙化少见。
• 强化方式:肿块本身不强化, 周边受压垂体组织强化。
Rathke’s囊肿
• 临床上将直径小于1cm的病灶定义微垂体微腺瘤。 • 分为无功能性腺瘤(25%)和功能性腺瘤(75%)。 • 影像表现:垂体内异常信号影伴垂体高度异常、垂体
上缘膨隆、垂体柄偏移、鞍底骨质改变。 • 肿瘤呈渐进性强化,早期低于垂体组织,延迟扫描高
于垂体组织。 • 经碟显微手术是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谢谢
垂体腺瘤的临床影像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的临床影像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7-05-05T16:43:05.9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作者:李海涛[导读] 垂体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5%,其中最多见的是垂体腺瘤,垂体癌少见。
齐齐哈尔明珠医院影像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CT和MRI诊断表现。
方法:对临床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42例行CT和MRI 的检查影像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42例中,鞍内突入蝶窦、鞍上池及第三脑室生长 38例,鞍内及鞍上向鞍旁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延伸至颅中窝,向额部、斜坡匍匐侵及生长 4例。
经临床病理证实,CT检查37例,诊断准确率91.8%,不符合3例;MRI诊断15例,准确率93.33%,不符合1例。
结论:体大腺瘤根据其肿瘤部位及典型CT表现,绝大多数可以诊断;垂体微腺瘤的CT诊断常有一定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内分泌症状及 CT表现综合分析,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价值更高。
【关键词】垂体腺瘤;影像诊断;CT;MRI垂体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5%,其中最多见的是垂体腺瘤,垂体癌少见。
多发于成年人,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但泌乳素腺瘤多见于女性。
CT与MRI诊断垂体肿瘤可靠,95%以上的垂体肿瘤可做出诊断。
对临床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42例行CT和MRI 的检查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32±3.5岁。
42例患者单纯行CT检查27例,CT配合MRI检查10例,单纯行MRI检查15例。
1.2 方法 CT扫描一般应以冠状面扫描作为常规,然后再行横轴面扫描,而且采用薄层(1.5~3mm)。
常规应做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立即快速扫描,必要时可作动态扫描。
垂体微腺瘤就医指南(2021-10)

垂体微腺瘤就医指南(2021-10)垂体微腺瘤就医指南临床上,将直径≤10mm的垂体瘤称为垂体微腺瘤。
1、发现肿瘤:垂体微腺瘤基本上是通过影像学(CT或MRI)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诊断。
2、肿瘤干预:怀疑自己有垂体微腺瘤,您并不须要过分紧张,因为即使是确诊了,这个瘤子也是良性的瘤子,而且瘤子很小,一般仅仅是导致身体内部的一些内分泌改变的症状,并不直接危及生命。
3、尽管同样是垂体微腺瘤,但因为内分泌类型的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正常腺垂体分泌7种激素,但常见的微腺瘤却基本只有3种,下面分头表述:泌乳素(PRL)微腺瘤此肿瘤在垂体微腺瘤中占据绝大多数。
若是临床中出现可疑内分泌症状,如妇女月经不调,闭经-泌乳,不孕不育,性欲下降等,男性性功能下降,阳痿等症状,女性可以首先在妇科看内分泌医生,也可以在内分泌科就诊,有经验的医生会安排你做相关的检查,通常是抽血查有关激素,影像学检查做磁共振(MR)平扫+动态增强,CT检查一般不被推荐。
获得初步诊断后,你应该做的事是,上网了解垂体微腺瘤有关的知识,但网络知识真假有时较难区分,推荐你到大医院的神经外科咨询。
治疗:1.首选药物治疗。
这是一个传统的选择模式,生育年龄女性,出现相应症状,并经抽血泌乳素检查,影像学发现垂体微腺瘤,确诊后,一般可口服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治疗,通过科学跟踪监测服药效果,临床观察月经、受孕成功率等,确定疗效,但溴隐亭一般仅能控制症状,并不能达到根治肿瘤。
部分患者在服用溴隐亭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胃肠反应、便秘等症状,可以通过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量来减轻反应,也可以选择阴道给药的比较少见的方式。
新一代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双氢麦角隐亭克瑞帕可供选择使用。
2.经蝶窦手术。
这是本文重点介绍的治疗,经蝶手术本身并不新,新的表现在进展上。
近十年,微腺瘤治疗技术,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选择手术病例的大量增多,专业垂体瘤医生的出现,还有高端显微镜的应用,手术治疗的观点和结论已经大大的改变,在上述各项条件均具备的地方,微腺瘤全切率,术后激素正常率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通常会达到80-90%,而且基本消灭了手术死亡率和重大事故率。
垂体腺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垂体腺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垂体腺瘤一、概述垂体腺瘤是鞍区肿瘤最常见类型,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
发生于成人,男女发病率相等,但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多为女性。
二、临床与病理垂体腺瘤分为有分泌激素功能和无分泌激素功能两类。
前者包括分泌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嗜酸细胞腺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的嗜碱细胞腺瘤;后者为嫌色细胞腺瘤。
垂体腺瘤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可向上生长突破鞍隔侵及鞍上池。
较大的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
偶可钙化。
临床表现包括: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头痛等;内分泌功能异常,如泌乳素腺瘤出现闭经、泌乳,生长激素腺瘤产生肢端肥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导致库欣病等。
影像学表现CT表现:1.垂体微腺瘤指直径≤10mm并局限在鞍内的垂体腺瘤,CT检查需行冠状位薄层增强扫描。
(1)垂体高度异常:超过垂体正常高度(男<7 mm,女<9mm)这一标准并非绝对,因为正常高度的垂体内发现微腺瘤并不少见。
(2)垂体内密度改变:快速注射对比剂后并立即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因为垂体无血脑屏障,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进入快、廓清快。
(3)垂体上缘膨隆:冠状扫描,膨隆可以居中,偏侧更有意义。
(4)垂体柄偏移:冠状面可以观察垂体柄左右偏移,偏侧生长的肿瘤可致垂体柄移向对侧,约占20%一30%。
居腺体中部的肿瘤,可以使垂体柄变短(5)鞍底骨质改变:冠状面扫描可以显示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占60%左右。
(6)治疗效果:溴隐停治疗后,75%泌乳素PRL腺瘤可缩小。
2.垂体大腺瘤为直径>lOmm的垂体腺瘤。
呈圆形,也可呈分叶或不规则形。
冠状扫描显示肿瘤呈哑铃状,这是由于肿瘤伸于鞍上,中部受鞍隔束缚所致。
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也可为略高、低或囊变。
肿瘤向上压迫室间孔,向外侧侵犯海绵窦并可延伸至颅中窝,向后可压迫脑干,向下可突人蝶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平均 (例>)
腺瘤: (例) (例)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结果
闭经恢复:
()
泌乳停止:
()
月经量减少恢复:
()
头痛、头晕全部好转: ()
性功能下降恢复:
()
例首选手术治疗和例服药小于年的患者,闭经恢复
率:
()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结果
术后三个月 恢复正常率(失访例):() 例首选手术治疗和例服药小于年的患者 :() 例腺瘤:、均正常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术后疗效不佳 病例
岁女性,因泌乳、月经不调半年发现垂体微腺瘤,服用溴隐亭治疗年 后因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而行手术治疗,术前, 术后波动 在左右,继续服用卡麦角林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强化
强化
病例:岁女性 停经、泌乳年,口服溴隐亭治疗一年余 , 术后,术后个月
病理:泌乳素腺瘤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病例: 岁女性,停经个月、泌乳素轻度增高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A
B
C
病例:岁女性,泌乳、月经量减少年,自然流产次; () 、为平扫:垂体左右不对称
病例
平扫
平扫
平扫
强化
病例: 岁女性 月经不规律年、流产次, , 术后 个月 ,月经规律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A
病例:动态强化扫描
B
C
D
E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强化
强化
强化
病例:岁女性, 垂体瘤开颅术后半年,向心 性肥胖个月,术前血皮质醇() () 术后三 个月皮质醇、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平扫
平扫
病例:岁 女性 向心性肥胖年,多饮多尿个月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强化
强化
病例:岁女性,体重增加年、头晕三个月 术后天体重下降公斤
术后个月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平扫
平扫
强化
病例: 岁女性, 月经量减少、不孕、口服溴隐亭治疗年 术前: 术后个月 病理:泌乳素型垂体腺瘤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和治疗
张宏伟 于春江教授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A
B
C
正常成人垂体 : 前后径 高度 ,垂体前叶信号均匀,在和加权像上与脑白质
信号均等。
. 大多数的垂体上缘凹陷,呈新月形;. 少数的垂体上缘平
坦;. 青春期和妊娠期腺体会明显增大,垂体上缘膨隆,最大高度可达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鉴别诊断
病例: 岁男性,头晕年余 病理: 拉克氏囊肿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鉴别诊断
病例: 岁女性 月经不规律
病理:拉克氏囊肿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鉴别诊断
岁女性 头晕、头痛
ACTH
PRL+ACTH
肿瘤类型
平均年龄:岁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例例微微腺腺瘤瘤的的临临床床表表现现
临 临床 床表 表现现
例例数数
闭 闭经 经 泌泌乳乳 头头晕晕 头头痛痛
月 月经 经量量减减少少 月 月经 经紊紊乱乱 肥肥胖胖 性 性功 功能能下下降降 不不孕孕 复复视视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平扫
病例: 岁女性 停经、泌乳年 术 前: 术后半年: 停经恢复、泌乳消失
强化 平扫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平扫
强化
平扫
强化
. 岁女性, 停经、头痛半年余, . 随访九个月:月经恢复,头痛消失 . 术前
术后个月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的间接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满月脸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和治疗
病例
紫纹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平扫
强化
病例:高血压年,左肾上腺切除年,术后一直偏高 术后半年血压降到正常(偶有升高)
化验血皮质醇 正常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磁共振动态强化扫描
病例
开始强化
分秒后
病例:纪某某 岁女性 混合型腺瘤
分秒后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1) (2)
12mm
(3) (4)
(1)
(4)
(3)
正常成人垂体:左右径平均,腺体两侧对称,一般情况 下垂体柄居中(少数可偏斜)
() 视神经和视交叉 () 海绵窦
() 垂体柄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特征
直接征象:
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区 大多数微腺瘤在加权和增强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区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术后疗效不佳 病例
岁女性,停经、泌乳年确诊为垂体微腺瘤,在年内行二次伽玛刀治疗 治疗后因持续偏高,继续应用溴隐亭治疗年,因闭经、泌乳未恢复 化验>, 、、、、及皮质醇明显偏低而要求 手术治疗,术后 , 上述激素水平仍偏低,并发脑脊液鼻漏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腺瘤的诊断
右侧局限性膨隆;(强化):肿瘤位于垂体的左侧,呈低信号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病例: 右侧鞍底变薄、下陷,局部已被破坏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 附例病例报告(年月年月)
比率
垂体微腺瘤的男
1
男 女
26
男︰女 = ︰
例数
27例微腺瘤分类
25
20
15
10
5
0
PRL
的病灶在加权像为高信号,不利于微腺瘤的显示
间接征象: . 鞍底局限性下陷或骨质吸收破坏 . 垂体上缘隆起 . 垂体高度增加、左右不对称、垂体柄偏斜
强化征象: . 病灶在强化的垂体组织中呈低信号 . 垂体组织先于肿瘤组织增强
普通强化扫描的时间、剂量不当
动态增强扫描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病例
平扫 平扫
例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例数
低信号占位 垂体左右不对称 垂体上缘膨隆 垂体柄偏斜 鞍底变薄、下陷
低信号占位: 其中例通过磁共振的动态强化扫描发 现病变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方法
术式:例行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例因鼻孔偏 小而 行口鼻蝶入路。
随访时间: 个月
随访方式:电话、门诊、网络
临临床床表表现现
内内分分泌泌
影像像
除外特发性 高泌乳素 血症
垂体微腺瘤
除外 垂体内的 正常变异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 诊断和治疗
腺瘤的诊断
临床表现、内分泌诊断为主,影像诊断为辅
内分泌诊断:. 血皮质醇和测定
. 测定
.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双侧岩下窦取血(与外周血比值﹥)
内分泌诊断成立,即主张手术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