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垂体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垂体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三、生殖细胞瘤
•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 尿崩几乎见于所以病人 • 视力视野障碍 • 生长发育迟缓 • 下丘脑及垂体功能紊乱
四、脊索瘤
• 成年人多见 • 位于斜坡或鞍旁,累及蝶鞍,骨质改变明显 • 累及多组颅神经,头痛、视力减退、原发视神经萎
缩 • 内分泌检查正常
五、视神经或视交叉胶质瘤
Ⅴ级
大小mm 骨质及邻近结构改变
5

10 鞍底破坏,鞍膈轻度隆起
10-20 蝶鞍扩大,向鞍上发展
>20 明显鞍上发展,三脑室轻中度受压抬高
30-40 明显鞍上、鞍旁发展,三脑室明显抬高
>50
骨质明显破坏,扩展到前中颅窝,阻塞 三脑室和室间孔,出现脑积水




Classification of pituitary tumors and tumorlike conditions
垂体瘤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 泌乳素腺瘤(Prolactinoma):占40-60% • 生长激素腺瘤(GH-producing Adenoma)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producing Adenoma) •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TSH-producing Adenoma) 促性腺激素腺瘤(FSH or LH-producing Adenoma) • 多分泌功能腺瘤(Plurihormonal Adenomas) • 无分泌功能腺瘤(null cell adenoma) • 恶性垂体瘤腺瘤(malignant adenoma)
• 两侧界 Two boundaries –颈动脉沟 Carotid
• 主要结构Main structure –蝶鞍Sella –垂体The pituitary –垂体柄Pituitary stalk –海绵窦及其穿经结构 Cavernous sinus and its passing structure –鞍上池The saddle tank –鞍上血管Saddle vein –视神经Optic nerve –视交叉Optic chiasma –视束及下丘脑The optic tract and hypothalamus

《垂体瘤的影像诊断》课件

《垂体瘤的影像诊断》课件

病因与症状
总结词
垂体瘤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 关。垂体瘤的症状表现多样,与肿瘤的大小和类型有关。
详细描述
垂体瘤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多 种因素有关。垂体瘤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 、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此外,不同类型的垂 体瘤还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特点。

确诊检查
进行MRI检查,详细了解肿瘤 的形态、信号强度、侵犯范围
等信息。
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的疾
病。
随诊复查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肿 瘤的生长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诊断的联系
影像学特征
联系
垂体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鞍内或鞍 上占位性病变,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信号强度不均。
MRI检查
常规MRI
提供多平面、高分辨率的 肿瘤影像,是诊断垂体瘤 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增强扫描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肿瘤的 边界和强化特征。
功能MRI
如MRS、DWI等,可提供 更多关于肿瘤生物学特性 的信息。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PET-CT
可用于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及转移情 况。
超声检查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垂体瘤,如侵袭 性垂体瘤,可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辅助 诊断。
04
挑战2
小肿瘤的检测:小垂体瘤在影像学上 可能难以发现,易漏诊。
06
解决方案2
采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提高小肿瘤的检出率 。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发展趋势1
发展趋势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 发展,利用AI辅助医生进行垂体瘤的诊断 将成为趋势。

垂体肿瘤MRI诊断

垂体肿瘤MRI诊断

空蝶鞍形成机制


鞍隔孔膜薄、孔较大(大于 5mm )或鞍膈缺损, 蛛网膜下陷鞍内,脑脊液进入蝶鞍,使蝶鞍上部 扩大。 少数空蝶鞍与脑脊液漏、脑积水有关; 颅内高压可致蛛网膜腔隙疝入鞍内形成。
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



垂体前叶明显缩小、 扁平紧贴鞍底,鞍内 空虚,充满脑脊液, 形成类似部分空蝶鞍 改变; 垂体柄明显缩短或消 失,后叶高信号区消 失; 在鞍上池中垂体柄的 顶端有高信号的小结 节,为异位的神经垂 体即垂体后叶
注意 中间囊部和某些技术伪影在 MRI上可以与微腺瘤表现相似
垂体瘤(大于10mm)

瘤体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等信号或较 高信号。 肿瘤形态显示可以明确垂体腺瘤与视交叉、两侧海绵窦 的关系。 坏死、囊变区在T1加权上呈更低信号,在T2加权上呈高 信号。 垂体卒中为急性出血和垂体腺瘤梗塞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伴有严重的头痛、高血压和视觉突然丧失。
侵袭性垂体腺瘤 的MRI判断
侵袭性垂体腺瘤可以侵袭海绵窦、鞍底骨质和蝶窦,其中 以海绵窦受累为MRI的一个重要征象。

垂体腺增强往往低于邻近的海绵窦。两侧海绵窦信号强度 不对称是海绵窦受侵犯最敏感的征象,然而特异性差。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包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差。一些作 者倾向于以下判断:
1.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达67%或以上,海绵窦累及可以确诊 2.如果海绵窦显示不清楚或海绵窦上、内侧壁与肿瘤相连,应高度怀疑; 3.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小于25%或海绵窦内、上壁未与肿瘤接触, 可 以明确海绵窦未累及。
灰结节异位瘤 (错构瘤)
增强扫描后肿瘤有强化
生殖细胞瘤
•肿瘤在MRI T1加权像上, 为等或稍低信号,在T2加 权像上呈等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显著 强化,肿瘤囊变和钙化成 分无强化,呈低信号。 •肿瘤转移较早,顺脑脊液 种植转移

最新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

最新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
和影像相似,发生在此区定性诊断困难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
垂体周围解剖
蝶鞍 视神经 海绵窦及其内容物 鞍上池 鞍隔 鞍上血管 下丘脑 第三脑室前下部
垂体生理
生长激素(GH)分泌与调节 催乳素(PRL)分泌及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TRH、TSH)分泌及调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及调节 促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分泌及调节 加压素 催产素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大腺瘤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显示蝶鞍 扩大,前后床突骨质 吸收、破坏,鞍底下 陷,罕见鞍内钙化。 部分病例可见颅高压 征象及颅骨增厚等。
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CT:肿瘤呈圆形,也可呈分叶或不规则形。冠状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4)垂体上缘膨隆 (5)垂体柄偏移变短 (6)鞍底骨质改变 (7)垂体向外膨隆推压颈内动脉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MRI: 垂体微腺瘤 一般用冠状面和矢状面薄层,包
括TI和T2图像。TI微腺瘤呈低信号,多位于垂体 一侧,T2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出血时T1T2皆为 高信号。PRL瘤边界清楚,GH和ACTH瘤边界多 不清楚。垂体高度增加,上缘膨隆,垂体柄偏斜 ,推移颈内动脉与CT所见相同。用Gd-DTPA后 ,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高于垂体。
,冠状面呈葫芦状,是因鞍隔束缚肿瘤之故,称“
束腰征”。鞍上池亦可受压变形、闭塞。肿瘤还可
向鞍旁生长,及向后向下生长。

垂体大腺瘤MRI影像及分级(二)

垂体大腺瘤MRI影像及分级(二)

垂体大腺瘤MRI影像及分级(二)知识要点1、无功能大腺瘤是指没有激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事实上,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促性腺素瘤(gonadotropic adenoma)和零细胞腺瘤(null-cell adenomas)。

它们导致的症状主要为视力、视野障碍和头痛,或者压迫垂体前叶导致激素水平低下。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体检发现。

2、70%的垂体大腺瘤会向鞍上突,鞍上部分的肿瘤会出现分叶;鞍隔会像皮带一样束缚中肿瘤,使其成为沙漏状。

约有8%的大腺瘤会向下突入蝶窦腔;还有30%的大腺瘤会像侧方扩张,往往是单侧图像侧方海绵窦。

3、增强扫描会使大腺瘤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但强化的程度不能代表大腺瘤的血供程度;相反,在T1w和T2w上,肿瘤内部线样流空低密度影能提示肿瘤内部的供血动脉存在。

病例影像1、鞍隔与视交叉垂体大腺瘤突破鞍隔像鞍上发展,鞍隔像一个腰带勒住大腺瘤使其向一个沙漏样;腺瘤顶部挤压视交叉,在T2W上可以看到被压薄的视交叉。

2、新鲜出血与混杂信号大腺瘤上部后方在T1增强上有高信号,在T2W上表现为低信号版混杂影,提示腺瘤内部有新鲜出血3、陈旧出血与液平陈旧性出血液化后形成囊腔,当患者躺卧扫描时,出现囊内气-液平面,在T2W上十分明显。

4、正常垂体腺在T2W上大腺瘤内部信号混杂,正常垂体被肿瘤推挤到右侧;在T1W增强图像上,正常垂体被增强显影。

5、硬膜尾征在T1W上,大腺瘤后方的垂体后叶呈高信号;在T1增强扫描上,可以看到大腺瘤前方前颅底硬膜强化显影(脑膜尾征)6、肿瘤血供在T1W上可以看到大腺瘤内有“线样'低信号,这是肿瘤内部的供血小动脉;T1强化上这些小血管因流控效应,也呈现出低信号;在矢状位上,可以看到大腺瘤内有不均匀强化,但这不能提示肿瘤的内部血供;DSA造影可以看到肿瘤内的小动脉(running artery),以及肿瘤形态弱染色。

垂体瘤的分级Wilson-Hardy分级(根据腺瘤的扩张和侵袭进行分级)腺瘤的扩张(Extension):0级:微腺瘤,在鞍内,鞍底形态完整1级:腺瘤直径<10mm,位于鞍内,肿瘤仅使鞍底扩大2级:腺瘤直径>10mm,使得整个或局部蝶鞍扩大,鞍底完整未破坏3级:腺瘤直径>10mm,蝶鞍扩大并有局灶性破坏,部分肿瘤突出鞍区4级:腺瘤弥漫性扩散,蝶鞍结构难以识别,腺瘤侵入周围海绵窦、视神经、颞叶等结构(ps:0级和1级腺瘤属于非侵袭腺瘤;2-4级腺瘤属于侵袭性腺瘤。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规范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规范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规范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
内容提要
❖ 一、垂体影像学检查方法
❖ 八、鞍区及鞍旁肿瘤的
❖ 二、垂体影像学解剖
鉴别诊断
❖ 三、常见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 ❖ 四、鞍区病变分析原则 ❖ 五、垂体病变影像学诊断思路 ❖ 六、垂体肿瘤治疗后随访 ❖ 七、神经垂体病变影像诊断价值
✓ 正常腺垂体的高度:矢状位和冠位均 可测量。
✓ 正常垂体的高度与其功能状态有关。 最大高度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标准- “6,8,10,12(mm)原则”: 6mm:婴儿和儿童 8mm:正常成人 10mm:青春发育期、哺乳期妇女 12mm:孕后期和产后妇女
✓ 正常垂体的最小高度不应小于4mm
Kitamura E,etal. AJNR 2008,29:1257– 60
垂体瘤的临床评价
闭经-溢乳:>81.7%可能有肿瘤,>1年增至94%。
闭经:43.8%可能有肿瘤。 症状评价 月经紊乱伴溢乳:21.4%可能有肿瘤
溢乳:17.2%可能有肿瘤。
月经紊乱:肿瘤的可能性较小(12.5%)。
✓ 常结合内分泌检查来评价症状学改变。
✓ PRL增高的药物性原因:消化道药物、镇静药物、降
鼻咽癌颅底侵犯,累及垂体
垂体组织破坏提示为恶性病变
肺 癌 颅 内 及 鞍 区 转 移
✓鞍区转移性肿瘤,
较少见(1%),鞍
上下同时存在,垂体
破坏性改变,其它区
域常合并转移病灶
(二)垂体的高度
1、垂体高度增大:垂体高度大于相应标准(681012准 则);区分生理性增生、反馈性增生和垂体肿瘤
生理性增生:青春期、妊娠、哺乳期垂体由于内分泌激素 需求增加,垂体增高,以正中结节部隆起,两侧对称,强 化方式及程度正常

垂体瘤ct诊断标准

垂体瘤ct诊断标准

垂体瘤ct诊断标准The diagnosis of pituitary tumors can be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as these tumors can present with a wide range of symptoms and vary in size and loc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ituitary tumors may include hormonal imbalances, visual disturbances, headache, and other neurological symptom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pituitary tumor is a pituitary adenoma, and these tumors can b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ir size and hormone secretion.垂体瘤的诊断可能是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因为这些肿瘤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并且大小和位置也各不相同。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激素失调、视觉障碍、头痛和其他神经症状。

最常见的垂体瘤类型是垂体腺瘤,这些肿瘤可以根据它们的大小和激素分泌进行分类。

Imaging studies, such as CT sca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pituitary tumors. When scanning for pituitary tumors, CT images can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size, lo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mor.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in CT scans can enhance the visualization of pituitary tumors and help differentiate between pituitary adenomas and other types of lesions.影像学研究,如CT扫描,在垂体瘤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无锡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蒋兆贯
一般性知识介绍 垂体的检查法比较 正常垂体的影像学(MR)辨识 垂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垂体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腺垂体: 结节部、远部――前叶
中间部――后叶
神经垂体:神经部――后叶
漏斗部
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腺垂体细胞 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种,它们分别为生长激 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和黑色细胞刺激素。
正中矢状位(A)及冠状位(B)显示,垂体 柄自正中高信号
正中矢状面,垂体柄未见显 示,垂体后叶未见高信号
矢状面显示垂体后叶未见
; 高信号影及异位的高信号
冠状位
面,在第三脑室漏 斗隐窝处见一小结 节状异常高信号
( 1) 鞍膈的先天性发育缺陷,鞍膈不完整或缺如, 久而久之蝶鞍扩大, 鞍背骨质吸收,脱钙,最后导致蝶鞍扩大,垂体压缩成扁平状紧贴于 鞍底。
无明显临床症状 顽固性头痛、头晕 视力模糊、视野缺损 月经不调 泌乳 性欲减退 少数可有脑脊液鼻漏
空泡蝶鞍之CT表现
蝶鞍扩大、骨质变薄,偶见骨质破坏 鞍内充满CT值与脑脊液相同的低密度影,
冠状面扫描示其与鞍上池直接相通,其内 可见正常垂体柄,通向受压、变扁、紧贴 鞍底的垂体腺 增强后低密度影周边无强化
各种原因导致垂体柄缺如或中断,下丘脑分泌的 激素不能通过垂体柄运输到垂体,从而表现为不 同程度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罕见疾病。
临床表现:身体矮小,激素检查除生长激素低下 外,可出现多激素水平低下。
致病因素1.围产期损伤。2. 产前因素。
MR表现: 1.MRI 扫描发现垂体柄不显示或呈不连 续线状时应考虑PSIS 可能。2.为垂体后叶异位。 3.腺垂体体积较小,

垂体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垂体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垂体功能异常和视野缺损。
17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 MRI检查
18
CT检查:
微腺瘤:局限于鞍内,宜采取冠状面观察,平 扫不易显示,增强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 依靠间接征象: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 隆突,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
19
CT检查: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 上池,可侵犯一侧或者两侧海绵窦。肿块呈等 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均匀、不均匀 或环形强化。
医学影像学
1
3.垂体瘤(PITUITARY TUMOR)
绝大多数为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占脑肿瘤的10%左右,居第三 位。以30-60岁常见,性别无明显差异。但 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多为女性。
2
垂体的解剖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临床与病理】
20
MRI检查:
垂体微腺瘤显示优于 CT。
21
微腺瘤MR表现:
1. 瘤体直径《10mm
2. 垂体腺内局灶性信号异常,多呈稍长T1长T2信号
3. 垂体上缘局灶性对称或不对称上凸
4. 垂体柄移位
间接征象
5. 鞍底下陷或轻微下陷 6. Gd-DTPA动态增强,正常垂体先强化,微腺瘤延迟强化。
22
23
24
垂体大腺瘤常突破鞍隔向鞍上池生长,其形状典型的 呈“8”字征或“束腰征”。
MRI图像上,其信号特点在任何序列均与脑灰质呈等 信号。不过垂体大腺瘤经常在瘤体内部发生出血或囊 变,使其MRI信号变血流的影响。
25

垂体腺瘤43例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垂体腺瘤43例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有无功能 、 肿瘤大小、 部位 、 方式 及有无并 发症 , 生长 主要表 现 为内分泌 异常 和颅压增高所致的一系列症状 。 32 垂体微腺 瘤的 MP . d表现 垂体形态 学改 变主要 是不对 称膨隆 、 垂体柄偏 移 , 本组以不对称膨 隆多见 , l 占 84 3例 6 .%。
广 曲医学 2 0 0 8年 1 1月第 3 O卷第 1 期 1
1 51 7
垂体腺瘤4 3例 的 M I 现 及 诊 断 价 值 R表
罄 勇
( 广西壮族 自治区南溪 山医院影 像科 , 桂林市 5 10 ) 4 0 2
【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54 8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05- 0 (08 1- 5 . 23 34 20 )1 71 2 4 1 - 0
以往认为垂体的不对称膨隆、 垂体柄偏移是诊断垂体微腺瘤
的主要指标 , 由于垂体柄偏移 也可 以见 于部分正 常人群 中 , 但 而有 的垂体微腺瘤特别 是小于 5m 的微腺瘤 平扫 影像形 态 m
学改 变可 以不 明显 , J故不能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纯 以垂 体形态 学改变作 为主
2 结

垂 体微 腺瘤 1 , 9例 肿瘤 最 大径 为 35— .
于 1 t 者为垂体微腺 瘤 , 0i n o 直径大于 1 0mm者为垂体大腺瘤 。 垂体腺 瘤是一种 良性肿 瘤 , 生长 缓慢 , 多数呈膨胀 性生长 , 可
例, 2 女 8例 ; 年龄 l 6 7~ 2岁 , 平均 4 . 。临床 表现 : 1 内 2 6岁 () 分泌异常症状 , 括月经 失 调、 包 闭经 、 泌乳 等 1 ; 9例 肢端 肥大 症 7例 ; uhn C si g氏综合征 5例 。( ) 2 颅压增 高 症状 , 头痛 、 如 头晕 9例 , 视力下降 3例 , 面麻 2例 。 12 检查方 法 使用飞利浦公司 0 2 T常导型磁共 振机 , . .3 头 部正交线圈 , 阵 18× 5 , 矩 6 2 6 层厚 3ml 层距 04ml i, l . i。常规行 l 鞍区局 部矢 状 位 、 位 和冠 状 位 扫 描 , 用 自旋 回 波 ( E) 轴 采 s TWIT 5 。 ( R 30~50 ms T 0 Is 0 , E 1 l )和快 速 自旋 回 波 ( S l F E) TWIT 0 l,E9 s 。所 有患者均 行平扫 和增 强扫 2 ( R 45 0I T 0m ) l s 描; 增强扫描使用冠状位 和矢状位 T , 中 1 。 其 9例垂 体微腺 瘤先行冠状位 T WI 动态增强 扫描 , i 行 常规延迟 增强 3mn后

垂体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垂体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垂体瘤的 MR诊断与鉴别诊断
1.男 43岁 左肢体无力伴右侧眼睑下垂20天
神经鞘瘤伴囊性变及出血
2. 女 39岁 视物模糊1年余
• IHC及HC (垂体瘤)垂体腺瘤。
3.女 43岁 右眼视物模糊3个多月
皮细胞型脑膜瘤 (WHOⅠ级)
4. 女 17岁 头痛头晕1月余
考虑胶质瘤可能
垂体增生
垂体增生
Rathke囊肿
• 源于胚胎时期Rathke囊, 前壁形成垂体远侧部, 后壁形成垂体中间部, 囊腔逐渐缩小呈裂隙状 态,成人已退化,若增 大形成之
• 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 部分向鞍上延伸
Rathke裂囊肿
• 40%完全在鞍内,60%有鞍上扩展 • 有症状的RCC大小多在5~15mm • 边界清晰,圆形或分叶状鞍内/鞍上病灶,无钙化 • 常较稳定,但可见自发缩小或出现 • 无恶变倾向,但术后经常再发 • 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细胞角蛋白8,20
富 • GH激素使软组织增厚, 鞍隔增厚变硬,向上受阻
;降低骨密度,鞍底容易突破;使蝶鞍扩大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
• 向上侵犯视交叉、三脑室,甚至下丘脑、颞叶 • 向鞍底侵犯蝶窦、斜坡,可向筛窦、鼻咽等生长 • 向鞍旁侵犯周围的海绵窦、硬膜等组织,颈内动
脉被包绕 • 一般认为肿瘤浸润硬膜
• 蝶鞍 • 视神经 • 海绵窦及其内容物 • 鞍上池 • 鞍隔 • 鞍上血管 • 下丘脑 • 第三脑室前下部
正常垂体MR表现
T1WI 矢状面 • 前叶T1、T2信号均匀,与灰质相等 • 后叶呈高信号(含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分泌颗粒)
T2WI 冠状面
• 正常垂体两侧对称,垂体柄位置居中(5%可偏位) • 上缘分为平坦型、凹陷型、隆起型

垂体瘤诊断的金标准

垂体瘤诊断的金标准

垂体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

除此之外,垂体瘤的诊断还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内分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1. 临床表现:垂体瘤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包括慢性头痛或视力/视野异常头痛、海绵窦综合征、脑神经损伤、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下丘脑功能障碍等。

2. 内分泌学检查:垂体瘤可以导致各种垂体激素的分泌异常,通过检查这些激素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垂体瘤。

3. 影像学检查:高分辨率的MRI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CT扫描也可以提供关于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信息。

当个体出现以上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是否患有垂体瘤。

垂体腺瘤与拉克氏囊肿影像表现

垂体腺瘤与拉克氏囊肿影像表现

(垂体肿瘤)镜下见肿瘤组织弥漫呈片状生长,间质血管丰 富,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细腻,胞浆 中等丰富嗜酸,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稀疏颗粒型泌乳素 细胞腺瘤。IHC:ACTH(-),CK8(核旁点状+),ERa(-),FSH(-), GATA-2(-),GH(-),Ki-67(+,1%),LH(-),P53(+,1%),PIT-1(+), PRL(+),SF-1(-),T-pit(-),TSH(-),syn(+)。HC:网状纤维(缺失) 。
• 呈等T1长 T2信号, 明显强化
生殖细胞瘤
小结
➢ 熟悉正常的垂体解剖及信号特点
➢ 间接征象:高度异常,垂体柄偏移,上缘膨隆,鞍底骨质变薄、凹陷、侵蚀。
➢ 囊性垂体腺瘤:。液-液平、T2WI上低信号环、分隔、偏离中线的位置
Rathke 囊肿:囊内不强化结节,一般无出血。
女,25岁,月经不调2年余,伴溢乳半年余,右眼视力下降8年余
侵袭性垂体瘤
• 组织学是良性肿瘤,多达25%-50%垂体腺瘤表现出恶性生物行为, 是介于非侵袭性垂体瘤与垂体腺癌之间的交界性肿瘤
• 表现为肿块侵犯周围组织,生长迅速,体积较大,手术难以彻底切除 且术后易复发
• 原因:蝶鞍发育不对称,向一侧明显倾斜;蝶鞍内壁发育异常;起源 垂体边缘靠近海绵窦;增厚的鞍膈及相对较小鞍隔孔,阻碍垂体向上 生长
常及视觉障碍。
影像学表现
➢ 部位:位于中线,多位于鞍内或延伸至鞍上。单纯位于鞍上罕见。 ➢ C T平扫:典型者呈均匀低密度,无钙化。
不典型者呈混杂等低密度或者囊壁曲线样钙化。 ➢ M R平扫:依据浆液性或粘液性,信号表现多样。 ➢ 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者周围纤细的环形强化,为受压的正常腺体。 ➢ 特征表现:囊内无强化结节,相比于周围的液体呈短T1短T2。

详解垂体瘤及其影像学表现

详解垂体瘤及其影像学表现

详解垂体瘤及其影像学表现垂体瘤是鞍区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垂体肿瘤约占到颅内肿瘤的10%~12%。

因此垂体瘤的检查对于临床诊疗至关重要。

一、正常解剖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垂体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

三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有必要了解不同方法在检查中的运用。

1、X线较少使用。

可显示蝶鞍部的骨质改变,但不显示瘤体。

头颅侧位片2、CT平扫、增强不常用。

当患者存在MRI检查禁忌症时,可使用CT检查。

一般采用轴位的薄层扫描,功能段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进行重建,可通过垂体的大小、密度的改变,判断垂体有无病变的发生。

但CT的缺陷在于微腺瘤显示不佳。

3、MRI是垂体病变首选的办法。

在MRI上可鉴别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增强和平扫类似于CT,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动态增强扫描。

何为动态增强扫描,是指注射对比剂后对某些感兴趣的层面作联系快速多次的扫描,它可以了解病变的强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腺垂体一般位于垂体前部,T1WI和T2WI呈等信号;神经垂体位于垂体后部,T1WI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采用增强扫描的方法,垂体前叶、后叶、垂体柄都会出现明显强化。

正常垂体大小(与激素水平、年龄有关)三、垂体瘤分类1、根据否分泌激素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

•非功能性垂体瘤,患者就诊通常因为垂体瘤极大,压迫其他脏器。

•功能性垂体瘤,相对发现比较早,垂体瘤小,根据分泌激素的种类又分为泌乳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等。

2、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微腺瘤(≤1cm)和巨腺瘤(>1cm)。

(1)垂体微腺瘤直接征象•MRI平扫: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垂体微腺瘤呈相对低信号。

•MRI动态增强:早期,垂体微腺瘤信号低于正常垂体;晚期,信号高于正常垂体。

间接征象•垂体增大;•垂体上缘局部或偏侧隆突;•垂体柄偏移;•鞍底局部骨质变薄、侵蚀、倾斜下陷。

(2)垂体巨腺瘤X线诊断价值在于观察蝶鞍的扩大。

32例垂体瘤MRI诊断分析及影像学特点回顾

32例垂体瘤MRI诊断分析及影像学特点回顾
诊 断 具有 重要 价 值 。 关 键 词 : 体 瘤; 垂 MRI 断 ; 诊
垂体 瘤是颅 内好发肿瘤之一。 R 以其无创伤 、 M I 无骨伪影 、 软组 织分辨力高 、 解剖背景清楚及三维成 像等优点, 成为诊断垂体 瘤较为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 文回顾性分 析我 院 19 年 1 本 95 2月~ 0 0 1 21 年 2 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 3 例, 2 分析如下。
费用 。
义 。与 T 比较 T时 S P D P均下 降 , R减慢 (P 0 5 ; T 比 l 2 B 、B H <. )与 2 0
较, Q组 B时 S P D P B 、 B 均升高 , R增 快( . ) H RO 5 。与 . 比较 , 0 r 4 Q组 时 S P D P均升高 , R增快( < . ) 插管及 拔管即刻的 M P B 、B H P0 5 。 0 A、
全身麻醉时 , 内导管一直作 为传统 的首先方法 , 因气管导 气管 但
管 经声门进入气管 内时 ,对声 门和气道黏膜 的刺激 引起交感一 肾上 腺 系统的反应『 表 现为心率的增快和血压 的升高 。喉罩操 作简捷 , 1 ] , 可迅 速建立 人工 气道日 。其放 置时无需暴露声 门 , 入呼 吸道。避 不侵 免 了对 气管黏膜 的损伤 , 因刺激小 , 在置人和拔 除即刻 , 流动力学 血 稳定 。减少 了心血 管系统并发症 。 乳腺癌根治术属体表手术, 不需要 良好肌 肉松弛 。 喉罩是体表手 术麻醉 的最佳选择[ 4 1 。有资料显示与气管插管 比较 , 耐受喉罩所需的 麻醉 药较 少。在足够镇痛及适 当的麻醉深度 时可保 留自主呼吸 , 可 减少 或不使用 肌松药 , 因而显 著缩短 术毕苏 醒时间 , 降低患 者住院

垂体瘤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垂体瘤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垂体瘤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垂体瘤属于脑外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5%,青年女性多见。

根据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

对于直径<10mm 的腺瘤叫垂体微小腺瘤,直径>10mm的腺瘤叫垂体大腺瘤。

临床上微腺瘤用药可以控制,大腺瘤手术效果较好,但易复发,8、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6%、35%。

标签:垂体瘤CT及MRI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垂体瘤检查,CT以冠状面薄层及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对垂体微腺瘤检查,MRI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冠状面正常垂体的高度,女性为2.7~6.7mm(平均4.8mm);男性1.4~5.9mm(平均3.5mm);青春期及中青年女性特别是妊娠期,垂体高度为9~10mm甚至更高。

1 CT表现1.1 垂体大腺瘤平扫可见鞍上池肿物,有完整包膜,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均匀,界限清晰,较大者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2%~4%可见钙化。

肿瘤较大向上生长可突入三脑室前部和双侧侧脑室前角内下方,影响孟氏孔而产生脑积水。

肿瘤向侧方生长可侵犯海绵窦,使其内的颈内动脉受压。

肿瘤向下生长可突入蝶窦,蝶窦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骨窗示蝶鞍扩大、鞍背变薄移位,鞍底下陷等特征。

肿瘤出血或缺血性坏死为垂体瘤卒中,临床上出现肿瘤急剧增大的症状,CT平扫为急性出血,瘤内见高密度影。

增强扫描:垂体大腺瘤呈均一或周边强化。

瘤体边缘轮廓及瘤内坏死囊变区显示更清楚。

因垂体瘤血供不丰富,肿瘤强化的速度慢于正常垂体组织。

1.2 垂体微腺瘤平扫为等密度或低密度病灶,平扫多难以发现。

主要依靠增强后快速或动态扫描。

增强早期,增强的垂体腺中呈现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界清,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见小环形增强结节影。

还可借助于一些间接征象,如垂体高度增加、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以及鞍底局限性变薄下陷、鞍底骨质变薄、侵蚀、破坏或鞍底倾斜等。

诊断还须结合临床症状和血中有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2 MRI检查2.1 垂体大腺瘤平扫T1WI肿瘤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多数高信号。

垂体瘤影像诊断-精品文档

垂体瘤影像诊断-精品文档




垂体瘤的分类

良恶性分类 前叶及后叶肿瘤 按肿瘤功能Fra bibliotek类 病理学分类
垂体前叶与后叶

垂体前叶—腺垂体,占70%,女性稍大于男性 垂体瘤大多数为腺垂体细胞瘤,垂体腺瘤 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垂体后叶肿瘤较少,肿瘤又可称垂体细胞瘤

垂体瘤功能性分类

分泌性腺瘤(65~80%) 单激素分泌腺瘤 多激素分泌腺瘤 无分泌功能腺瘤 未分化细胞瘤 瘤样细胞瘤
MRI检查

垂体微腺瘤表现: 瘤体直径≤10mm; 瘤体内信号异常,多呈长T1长T2信号 垂体上缘局灶性对称或不对称上凸 垂体柄移位 间接征象 鞍底下陷 动态增强,微腺强化程度低于周围正常垂体
垂体大腺瘤MRI表现

1.瘤体直径>10mm; 2.鞍内正常信号信号消失;肿瘤实体性部分呈等T1 、 T2信号,囊变及出血部分呈长T1、T2信号; 3.肿块向上生长呈“束腰征”


垂体微腺瘤
垂体大腺瘤
鉴别诊断
鞍结节脑膜瘤
颅咽管瘤
生长激素瘤临床表现
容貌改变
肢端肥大
影像学CT表现

微腺瘤:局限于鞍内,宜采取冠状面观察,平扫不 易显示,增强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依靠间接 征象: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凸,垂体柄 偏移和鞍底下陷。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 ,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绵窦。

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均匀、不 均匀或环形强化。
垂体瘤(pituitary tumor )
垂体的生理作用及地位

内分泌的中枢 承上:接受下丘脑释放的激素 信号 启下:决定内分泌腺体发挥功能状态 生命必须器官,保护在最安全的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瘤体直径〉10mm 鞍内正常垂体信号消失,实体肿瘤为与脑组织 等T1、T2信号 ;囊变与坏死区呈长T1、T2信 号 ;瘤内出血可见T1、T2高信号改变。 肿块向上生长,占鞍上池可压迫视交叉上抬。 向两侧可侵入海绵窦,见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 移位、受压或包绕。部分肿瘤在鞍隔平面肿瘤 可呈“束腰征”。



垂体大腺瘤常突破鞍隔向鞍上池生长,其形状典型 的呈“8”字征或“束腰征”。 MRI图像上,其信号特点在任何序列均与脑灰质呈 等信号。不过垂体大腺瘤经常在瘤体内部发生出血 或囊变,使其MRI信号变得不均匀。 MRA可显示肿瘤对WilliS环的形态和血流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各种NS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 与影像表现之间关系?
MRI检查:

垂体微腺瘤显示优于 CT。
微腺瘤MR表现:
1.
2.
瘤体直径《10mm
垂体腺内局灶性信号异常,多呈稍长T1长T2信号
3.
4.
垂体上缘局灶性对称或不对称上凸
垂体柄移位 间接征象
5.
6.
鞍底下陷或轻微下陷
Gd-DTPA动态增强,正常垂体先强化,微腺瘤延迟强 化。
垂体大腺瘤MR表现:
1.
医学影像学
大庆油田总医院磁共振室 戴险峰
3.垂体瘤(pituitary tumor)
绝大多数为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占脑肿瘤的10%左右,居第 三位。以30-60岁常见,性别无明显差异。 但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多为女性。
垂体的解剖
【临床与病理】

按其是否分泌激素可分为非功能性腺瘤和 功能性腺瘤。 功能性腺瘤包括泌乳素、生长激素、性激 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等。 直径小于10mm者为微腺瘤,大于10mm 者为大腺瘤。

【临床与病理】
肿瘤包膜完整,较大肿瘤常因缺血或出血 而发生坏死、囊变。肿瘤可表现出侵袭性, 向上生长可穿破鞍隔突人鞍上池,向下可 侵人蝶窦,向两侧可侵入海绵窦。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垂体功能异常和视野 缺损。

最后,概述整堂课讲述内容,强调重点,布 置复习思考题,提供扩展阅读的资源

参考书目及互联网资源见幻灯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 MRI检查
CT检查:

微腺瘤:局限于鞍内,宜采取冠状面观察, 平扫不易显示,增强呈等、低或稍高密度 缘隆突,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
CT检查: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 入鞍上池,可侵犯一侧或者两侧海绵窦。 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 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