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思考与讨论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3)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
化的角度看,你认为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年7月12日,美国《科学快报》报道了纽约州立大学几位病毒学家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的消息和简略的研究过程。用人工合成的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人工合成的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只是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回答下列问题.
(2)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3)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
(4)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3.观察人体皮肤纵切片和迎春叶横切片的 光学显微镜图像,回答问题.
(1)在两张切片的图像中,尽可能多地写出 你认识的细胞名称以及它们可能的功能.
人体皮肤纵切(局部)迎春叶横切(局部)
(2)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描述它们的 共同点和区别.
(3)为什么把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称为器官
一 糖类
二 脂质
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 蛋自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一氨基酸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四 蛋白质功能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一 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
二 核酸的结构
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水体富营养化 形成水华
工人正在打捞岸边 聚集的蓝藻水华
过渡的采挖破坏了生态
再这样发菜真的要绝了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放线菌
衣原体
支原体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相同点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植物)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细菌)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植物)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细菌) 每个DNA分子与蛋白质形 每个DNA分子与蛋白质形 DNA 成染色质, 细胞核 成染色质,并由核膜包 不 被 同 种类多, 种类多,有具膜结构的 点 细胞器 复杂细胞器 生物 类型 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真菌等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无染色体, 无染色体,只有一个环 DNA分子 状DNA分子 核糖体 蓝藻、细菌、衣原体、 蓝藻、细菌、衣原体、 支原体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人 类 红 细 胞
神 经 元 细 胞
巨 噬 细 胞
大肠杆菌
霍乱弧菌 淋病球菌
这几幅细胞的图片说明细胞的形态有什么特点? 这几幅细胞的图片说明细胞的形态有什么特点?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细胞具有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人 的 血 细 胞 人 的 口 腔 上 皮 细 胞
动 植 物 物 细 两 细 胞 者 胞
使用高倍镜的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 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停止下降( 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停止下降(约 0.5cm) 。 )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象,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象, 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换上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 、换上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使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走进细胞》课后题与探讨答案

第一章走进细胞思维导图1教材旁栏问题和练习及答案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题探讨1. 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答案】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与同学相互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答案】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细胞学说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讨论1. 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答案】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这一结论对生物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答案】可信。
因为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
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3.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是否暗示着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答案]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1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目标 1.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3.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内容和意义。
素养要求 1.科学思维:归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科学探究: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细胞间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一、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然后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观察()(2)高倍镜观察物像时,不可通过粗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清晰度()(3)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先上升镜筒,以免物镜与装片挤压损坏()答案(1)×(2)√(3)×关键点拨显微镜使用中的2个易错点(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先低后高不动粗”,即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若看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时,应调反光镜不能调光圈。
下图①②③④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⑤⑥分别是在高倍镜和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请分析回答:(1)结合图①~⑥所示,从以下方面比较低倍镜和高倍镜,完成表格:项目目镜长度物镜长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细胞数目细胞大小视野范围视野亮度放大倍数低长短远多小大亮放大倍数高短长近少大小暗(2)若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应该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3)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亮→移→转→调,能否将“移”和“转”颠倒顺序?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
(4)高倍镜下,为使物像清晰,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而不是粗准焦螺旋,为什么?提示高倍镜下,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近,因调节粗准焦螺旋会导致镜筒调节幅度过大,容易压碎玻片或损坏物镜镜头,且容易错过清晰物像。
(5)甲、乙两图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成40×,则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多少?试总结推算规律。
第一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上节回顾】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课前预习学案一、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结合知识链接完成)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请指出左图中1—9分别对应的结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2、显微镜的使用:首先,在 倍镜下观察清楚并找到 ,把要放大的 移到视野中央。
其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和 。
3、特别提醒:⑴必须先用_ __倍镜观察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倍镜观察。
⑵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_____________。
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____,视野内细胞数目变_____,每个细胞的体积变_____。
⑷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___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 __比。
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
⑹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倒立的像,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装片中细胞的位置则偏 。
所以,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⑺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 ,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 和 ,这反映了细胞的 。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为界限的 ,把细胞分为 和 。
3、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广泛的各种 外,还有 (也称 )。
常见的蓝藻有 、、、。
蓝藻细胞内含有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当、会长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
4、原核细胞具有与相似的和,没有由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但有一个环状的,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本节聚焦1.生物体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们的运动、繁殖、生长、应激性等生命特征的体现和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地球上的生命系统从小到大可分为以下九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所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目标1.学会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2.归纳所观察细胞的异同,并对实验结果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3.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4.阐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梳理教材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1)显微镜的结构(下图)显微镜⎩⎪⎪⎨⎪⎪⎧光学结构⎩⎨⎧镜头⎩⎪⎨⎪⎧ 目镜:放大物像物镜:放大物像反光镜⎩⎪⎨⎪⎧ 平面镜: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转换器:转换物镜遮光器:调节视野亮度(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①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倒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若观察的实物为“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为“q”,将物像旋转180°与实物相同。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2)显微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①调焦时,先旋转粗准焦螺旋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准焦螺旋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准焦螺旋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②观察时,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像清晰并移动标本,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标本,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使物像清晰。
3.制作临时装片(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微观:
光合作用(自养生物)
细胞层面 细胞质
细胞器——核糖体
目录
原核生物—— 细菌
大肠杆菌 螺旋菌
淋病球菌
霍乱弧菌
小技巧:
凡是“菌”前面有“杆”、
“球”、“螺旋”、“弧”是
细菌。
乳酸菌、醋酸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
属于细菌。
细菌大多是腐生或寄生的异养生物
真核生物—— 动物、植物和真菌
1. 动物:所有动物都是真核生物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 * 细胞学说的意义是_结__构__的__统__一__性_______________
_说__明__生__物__体__存__在__一__定__的__亲__缘__关__系__(__共__同__起源)
资料四: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 _耐__格__里_和__魏__尔__肖_对细胞学说进行的修正和补充。 * 其中__耐__格__里___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分生区细胞 的形成,发现了新细胞是原来的细胞_分__裂__产生的。 * __魏_尔__肖___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他的名言是_所__有__的_细__胞__都__来__源_于__先__前__存__在_的__细__胞__.
* 通过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学习,可以发现细胞学 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_开__拓__、__继__承__、__修__正__ _和__发__展__的过程
练习
下面表格所示是两种细胞所具有的特征。从表格中
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特征
细胞Ⅰ 细胞Ⅱ
细胞壁
有
有
核糖体
有
有
成形的细胞核 无
•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科学发现的特点
新教材 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结构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镜臂
10
11 通光孔
12
压片夹 13
镜柱 14
目镜 1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座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反之则放大倍数 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下列组合中,观察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B C GHI
DEF
A、 F、 I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2、方法步骤
①转动反光镜 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 使视野变亮 楚后,把要放大观察 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 换成高倍物镜
④用细准焦螺旋 调焦并观察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2、方法步骤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放线菌
支原体 (生物界最小的细
胞,无细胞壁)
衣原体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真核生物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其细胞有DNA分子,有染 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动物
植物
真菌
易与原核生物混淆的真核生物:衣藻、团藻、酵母菌、霉菌。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注: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往哪里移? 左上方 同向移动(往哪儿“偏”,就往哪儿移)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B卷)2019.05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中D.反光镜上2.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 ) A.移动装片B.调节反光镜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3.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
1、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6是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使用下列哪组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1 2 3 4 5 6A.1、3、6 B.2、3、5C.1、4、6 D.2、4、5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解析:物镜由10×换为40×,放大的倍数扩大了4倍,横竖均放大4倍,则视野不变的情况下,细胞数目少16倍,所以检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
5 .将“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
A.bB.dC.qD.p6.换上高倍镜后,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调节光圈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节粗准焦螺旋7.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的视野比低倍镜的视野()。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8.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整准焦螺旋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细胞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右下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二、非选择题1.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案设计(答案)

生物学科高一学案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编制者编制时间审定【学习目标】1.知识:(1)说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能力:能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㈠预习导学【自主梳理】观察课本P2上的四张照片,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这些细胞都是你在初中实验课上观察过的。
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1.请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2.你能从中举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吗?㈡课堂导学【合作探究】一、观察细胞——高倍镜的使用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1)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细菌和蓝藻等,其中蓝藻为自养生物,而绝大多数为异养型生物,其DNA分子主要分布的区域叫拟核。
(2)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其DNA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上。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建立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拓展延伸】一 、显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x__目镜放大倍数___,只能放大__长度____。
显微镜低倍镜下看到一行a 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转化为a ×b 倍镜后,视野中可以看到_b1a ⨯____个细胞;显微镜低倍镜下看到整个视野中有a 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转化为a ×b 倍镜后,视野中可以看到_21a b ⨯____个细胞。
[荐]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答案
![[荐]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0bb361daef5ef7bb0d3cee.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答案问题探讨1. 图中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共同的结构?【答案】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根尖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 请举一两个例子,说说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
【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02旁栏思考你如何解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原”字和“真”字?据此推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进化上的联系。
【答案】“原核细胞”中的“原”字指“原始”的含义;“真核细胞”中的“真”字指“真正”的含义;从进化的意义看,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03探究•实践1.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案】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2. 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提示】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3.下图是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与大肠杆菌有什么主要区别?【提示】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
04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 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配套文档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含解析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导航] 1.通过利用高倍镜观看细胞的实验,体会细胞的多样性。
2.结合细菌、蓝藻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分析,概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阅读科学史,说出细胞学说成立和修正的进程。
[重难点击] 1.高倍显微镜的利用。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课堂导入方式一:观看下面的细胞(1)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答案①为肌肉细胞,②为神经细胞,③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④为口腔上皮细胞。
(2)这些细胞一起的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形态、功能相同吗?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3)这能够说明细胞具有什么特性?答案细胞具有统一性和不同性。
方式二:人体大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有200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它们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一起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显微镜的利用1.显微镜的镜头镜头有无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目镜无成反比物镜有成正比2.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虚像。
3.高倍显微镜的利用方式低倍镜下找到清楚的目标,将要观看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剂大光圈、反光镜,使视野敞亮↓调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楚。
合作探讨1.低倍镜和高倍镜视野的比较(1)哪个视野看到的细胞数量多?哪个视野暗一些?答案低倍镜;高倍镜。
(2)假设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呈一行排布的16个完整的细胞,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以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
放大倍数与细胞数成反比关系。
答案4个。
(3)假设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中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以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分析显微镜看到的视野范围和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生物必修1课后练习答案(人教版)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P4:〖思考与讨论〗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P6:〖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提示: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 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 毛,等等。
〔思考与讨论〕
• 提示:绝大多数细胞有细胞核,只有少数 细胞没有细胞核。例如,人的成熟的红细 胞就没有细胞核。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蓝 藻以单细胞或以细胞群体存在,它们的细 胞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没有成形 的细胞核,而有拟核。拟核与细胞核的区 别主要有两点:(1)拟核没有核膜,没有 核仁;(2)拟核中的遗传物质不是以染色 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直接以DNA卫细胞(控制水分蒸发和气体进出)、叶肉细胞(光 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等等。
(2)动植物细胞的共同点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为:植物细胞有 细胞壁、有液泡,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叶绿体。
•
(3)因为它们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并能行使一定的功能。例如,人体皮肤由上皮 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共同构成,人体皮肤有保护、感受环境刺激等 功能;迎春叶由保护组织(表皮)、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等构成,有进行 光合作用、运输营养物质等功能。
讨论
• 1.提示: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 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 果。 •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 和发展的过程。
•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 成形的细胞核。即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 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 拟核的结构比细胞核要简单。
• 它们的区别里包含着共性:细胞核和拟核 的共同点是都有遗传物质DNA,体现了彼 此之间在生物进化上的联系。
2.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3.提示: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 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 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 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作业〕
• • • 1.B。 2.提示: (1)人体皮肤:本切片图中可见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死亡)和皮下结 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
〔讨论回答〕
•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 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 看清楚材料为止。
• 2.提示: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 细胞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 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 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 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问题探讨
〔提示〕1.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
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这些 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 没有细胞核)。
• 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 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 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 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 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 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