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材料异常不良分析报告模板
质量异常一页纸报告模板

1. 第一套模具暂停生产外发修模,预计3/30完成; 2. 签标准样件提供给生产和现场QC,发现结构异常
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3. 供应商已经出货产品协调驻场进行100%检验,合
格后上线使用 4. 供应商对厂内库存进行排查全检,检验合格方可出
货。 5. 供应商端评估增加出货外观全检工位。
出厂前100%检验
492
4
在制品
200%
制程、出货200%检验
222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2022/3/19 2022/3/19 冯豫岭/邓福盛
2022/3/19 2022/3/19
2022/3/19 冯豫岭/邓福盛 2022/3/19 冯豫岭/邓福盛
D4 原因分析
Pin针歪斜鱼骨图分析:
责任人
马贵宝 马贵宝
围堵措施
序号 位置 检验频次
排查状态 数量(套) 排查结论
1
XP客户端
100% 客户端上线前100%检验
152
未见异常
实施时间
2022/3/19
断点时间 责任人
2022/3/19 冯豫岭/邓福盛
2 临安物流园 100% 客户端上线前ຫໍສະໝຸດ 00%检验3203
中航库存产 品(中储)
100%
不涉及
防尘塞安装SOP 规定不详细
人员插拔线束 作业手法异常
人员插拔防尘 塞手法异常
PIN针歪斜
线束板来料异常 防尘塞来料异常
不涉及
模组生产出货流程:
通讯测试 线束插拔
模组下线
出厂EOL测 试
全检线检验
防尘塞安装
中储
备注:以上标黄为可接触Pin针的工序。
XP客户端
产品不良分析报告模板

产品不良分析报告模板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详细分析产品不良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仔细分析和充分了解产品不良情况,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客户满意度。
2. 问题描述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产品不良情况,包括不良类型、频率和具体描述。
2.1 不良类型列出所有发现的不良类型,并简要描述每种类型的特征。
2.2 不良频率对每种不良类型进行计数,以确定不良发生的频率,并绘制相应的频率分布图。
2.3 不良描述对每种不良类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的观察结果、测试数据和不良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3. 原因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将对产品不良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包括可能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3.1 可能的机理基于对不良现象的观察和理论知识,提出可能的机理假设,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3.2 影响因素列出可能影响产品不良的关键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设备运行等。
4. 解决方案在本节中,我们将提出针对产品不良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详细描述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4.1 解决方案概述对解决方案进行简要概述,并描述其背后的基本原理或方法。
4.2 解决步骤详细描述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包括人员配置、时间计划和相关资源需求等。
4.3 预期效果预测实施解决方案后的效果,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指标来支持预期效果的评估。
5. 结论再次强调产品不良的重要性,并总结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6.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所使用的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章和在线资源等。
以上是针对产品不良分析的报告模板,提供了有关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等内容的具体指导。
通过按照这个模板进行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不良情况,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希望本报告对于改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所帮助。
不良品分析报告模板

不良品分析报告模板一、报告概要本报告旨在对不良品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以预防和改善不良品发生的问题。
通过此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良品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二、引言1. 不良品定义和背景介绍:在此部分介绍不良品的定义,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不良品的多种因素。
2. 报告目的和重要性:明确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不良品分析和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不良品分析1. 收集数据:根据企业的需求,收集与不良品相关的数据,如不良品数量、种类和发生率等。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确定不良品的主要原因和发生模式。
3. 原因分析:对不良品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 影响范围分析:评估不良品对企业生产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范围,确定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解决方案1. 报告问题解决方案:针对不良品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善材料质量、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设备维护等。
2. 实施计划:建立实施不良品解决方案的详细计划,包括责任人、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等。
3. 风险评估:评估解决方案的风险和可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4. 监控和评估:制定监控措施,定期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结论根据不良品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得出结论,包括对不良品问题的全面认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以及提供的价值等。
六、建议1. 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分析报告的建议,建议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不良品问题,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2. 持续改进:建议企业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不良品的发生率。
七、附录在此部分提供与不良品分析相关的详细数据和图表,供读者参考。
八、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在编写不良品分析报告中使用过的参考文献和资源。
以上为不良品分析报告模板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你的文档写作有所帮助。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良品分析报告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制程品质异常报告参考模板

浙江勝祥機械有限公司制程品質異常報告編號:(保存時間:)注:1、當品質問題嚴重或不良品批量大或需要停產時需由廠長級或以上領導批示。
2、發送部門:口品保部口製造部口生管口倉庫口業務部口其他________品质管理制度公司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制定,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1、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保证本公司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范围本细则包括:(一)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二)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三)仪器管理;(四)品质检验的执行;(五)品质异常反应及处理;(六)客诉处理;(七)样品确认;(八)品质检查与改善。
第三条: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本公司品质管理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第四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范围规范包括:(一)原物料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二)在制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三)成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第五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一)各项品质标准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会同品质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依据"操作规范",并参考①国家标准②同业水准③国外水准④客户需求⑤本身制造能力⑥ 原物料供应商水准,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填制"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一式二份,呈总经理批准后品质管理部一份,并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二)品质检验规范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召集品质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将①检查项目②料号(规格)③品质标准④检验频率(取样规定)⑤检验方法及使用仪器设备⑥允收规定等填注于"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内,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且经总经理核准后分发有关部门凭此执行。
第六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修订(一)各项品质标准、检验规范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产品不良分析报告模板

产品不良分析报告模板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产品在设计、生产、交付和使用过程中的不良情况。
通过对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并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
该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描述:问题描述、分析过程、结果和建议。
问题描述产品不良情况的描述是确保大家对问题的理解一致的关键。
在此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说明问题的性质、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产品和数量等信息。
问题性质产品不良的性质是指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
例如,可能涉及产品的外观缺陷、功能故障、材料老化等等。
具体问题性质的描述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时间和地点记录问题发生的确切时间和地点对于之后的分析至关重要。
这些信息将帮助我们确定出现问题的共同因素,以及是否与特定的生产批次或供应商相关。
涉及产品和数量描述被识别为不良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这将帮助我们确定受问题影响的范围。
分析过程在此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描述在分析产品不良情况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工具。
分析过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制定合理解决方案的前提。
数据收集从公司内部和外部渠道收集与产品不良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产品检验报告、客户投诉、供应商反馈等。
确保收集的数据充分、准确以及有代表性。
样本检验抽取不良产品的样本进行详细检验。
通过检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不良产品的具体问题,以及问题发生的原因。
问题追溯跟踪不良产品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采购到制造过程,找出可能引起问题的环节和因素。
统计分析对不良产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帮助我们找出常见的问题类型、频率、分布等。
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我们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果和建议根据分析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本节将提供解决产品不良问题和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
建议应该是具体、可操作性的,并且应与分析结果相对应。
问题原因分析根据分析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确定问题的原因。
问题原因可能是设计问题、工艺问题、材料问题等。
准确地识别问题原因是解决问题和改进产品质量的基础。
产品异常分析报告(两篇)

引言:本文将对产品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帮助企业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分类和概述,并对每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我们将为企业提供有关产品异常的深入认识和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概述:正文:一、产品质量问题1. 材料问题:分析产品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否达到相关标准,是否存在使用不当或次品材料的情况。
2. 制造问题: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如工人技能不足、工艺流程缺陷等。
3. 设计问题:分析产品设计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如不合理的结构设计、过度追求外观等造成的质量问题。
二、工艺异常1. 工艺参数异常:对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参数异常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设备故障:分析设备异常对产品工艺的影响,包括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老化损坏等。
3. 生产计划异常:分析生产计划和排产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程不连贯、工艺不匹配等问题。
三、运输损坏1. 包装问题:分析产品包装是否符合运输需求,是否存在包装材料不足、包装方法不当等问题。
2. 运输方式:分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振动、震动、温度变化等问题对产品影响。
3. 运输管理:分析运输环节中是否存在人员管理不善、运输工具不合规等问题导致损坏。
四、用户误用1. 产品说明不清:分析产品说明书是否合理,是否清晰明了,是否存在遗漏或误导用户的信息。
2. 使用知识不足:对用户使用产品所需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用户对产品了解不足的情况。
3. 操作误区:分析用户可能犯的操作误区,确定是否存在设计不合理导致用户误用的情况。
五、竞争对手攻击1. 产品仿冒:分析竞争对手是否存在仿制产品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仿冒产品对市场影响的问题。
2. 产品破坏:分析竞争对手是否存在恶意破坏产品的行为,确定是否存在产品损坏的非自然原因。
3. 不实宣传:分析竞争对手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贴标等行为,确定是否存在通过误导用户来获得市场份额的情况。
10月制程不良分析总结报告

法
使用激光分板、超声波清洗 COB
公司高层
11月10日
棉签擦拭次数,废弃棉签误用 棉签蘸取酒精量多 振动后才能测试,终检前跌落工 序 百级工作台封装—测试洁净度 环
梁江(技术) 梁江(技术) 刘新昌(CAM) 马宏伟(品质)
10月30日 10月30 11月3日 11月1日 透明赃物 IPQC巡查 外校 避免硬板打磨 粉尘
CAM组装不良分析及改善
一.制程不良报表 二.TOP3不良原因分析 三.改善措施及验证计划
一.制程不良前三项
1.脏污 2.功能不良 3.模糊
从10月报表统计出前三大不良项目为:
二.TOP3不良原因分析
1.脏污原因分析:
人
漏检 自身作业水平 人员作业没有休息 棉签蘸取酒精太多
脏 污
测
没有调焦最清晰
说明:OQC退检数据下降,说明产线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流出问题减少
使用的棉签是正牌,
棉签公司网站为 http://www.sa-nyo.co.jp/
脏污棉签防止误用装置 (丢进去后无法从顶部取出)
试验1 使用1280*1024显示屏检测前、后,OQC检出不良数据对比 使用前 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9日 10月30日 11月3日 OQC检出不良批数 4 1 5 9 11 使用后 11月6日 11月7日 11月8日 11月9日 11月10日 OQC检出不良批数 6 2 6 3 2
11月5日
11月3日 11月3日
委外做镀层分析
川田 符合使用规定要求
功能不良改善措施
改善对象
措施要点
上料前目视检查FPC洁净度
责任人员
张光水(SMT)
实施时间
11月1日
不良品分析报告表格

不良品分析报告表格篇一:产品不良报告格式篇二:不良分析报告导光板不良品分析报告一、数据收集123、二、主要不良原因分析1、导光板来料不良因为厂家在1000级净化房生产,10000级贴保护膜,导致导光板来料存在大量毛尘、杂质,来料不良率在30%左右,其中揭膜残留在显示区域不良占来料不良总数的20%,直接造(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不良品分析报告表格)成半成品不良在6%左右2、存储与来料检验(参考实验1)来料IQC检验、库房拆包点数量等环境不符合要求会导致大量杂质、毛尘吸附到产品保护膜表面,贴合时揭膜又吸附到产品表面,因为IQC、库房不是每包都拆,所以当产线用到拆过包装的产品时不良会上升到15%左右,占总不良2%左右3、车间生产环境车间环境无尘室等级在10W级别,贴合机里动态能到1000,边缘治具旁边在1W级,我们上线前需要在10W级裁切导光板四周保护膜,停留几分钟再进行入1W经左右的治具上揭膜,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毛尘,一般的显示产品都是在1000级房生产,所以我们的制程过程洁净度也不符合业界做法,从产线一些数据可以看出此问题,平常生产不良15%左右,如果有几个外来人员在无尘室工操作,不良能达到25%,空调不开,拆包拿出来烘烤等也会产生不良,总共5%-10%左右4、标准问题成品标准:1、周边区域(距四周边1cm范围内)直径小于0.25,数量小于3个,间距大于3cm;2、中心区域直径小于0.15,数量小于2个,间距大于5cm 因为杂质、毛尘点组成成品后打光会形成亮点,会扩大0.5-1.5倍左右成品0.25MM的点来料需控制在0.12-0.15左右,成品0.15MM的点来料控制在0.05-0.10左右,所以也有存在1%左右的误判产品三、改善措施及建议1、导光板来料不良联系厂家处理,退货或返工,要求厂家立即改善厂家品质经理回复将他们库存进行复检,将保护膜贴合移到1000级洁净房生产,并收到不良品三天内回复8D报告2、存储与来料检验后续拆包产品必须在无尘车间从新进行清洁方可上线使用,用气枪吹去表面毛尘IQC检验环境需进行改善建议后续在无尘室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臨 時 對 策
7
異常不良分析
流 程 說 明
1.長期對策是指通過某種設計修改、制程變更、治具修改及 新增等方案可以解決的問題。 例1:產品在客戶端出現PUSH不良,LINK直接跳過GUIDE “V” 槽,經過分析確認GUIDE設計不良導致,通過設計修改GUIDE 在”V”型槽塑胶避位位置补胶從而解決此問題。
異常不良分析
(制程異常、材料異常)
1
異常處理流程
流程圖
異常信息
相關單位
PD/IPQC
不良確認
PE/PQE
不良分析
PE/PQE/DQE
臨時對策
PE/PQE
長期對策
RD/SQE
2
異常不良分析
流程 說 明
1.當產線出現”制程異常”時,一般由產線組長或指導員 向PE反映,常見問題有機台異常、產品電性、產品功能、 臨時制程加工等; 例:xx產線反映BASE插PIN後的SD PIN第2PIN高過低,不能滿 足SD仿卡電性功能。
改前 改後
GUIDE”V”型槽塑胶 避位位置补胶,增加 LINK與GUIDE干涉 量,防止LINK直接跳 過"V"型槽
<5> 長 期 對 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2:當產線出現材料異常確認為尺寸不良時,需填寫“制程材 料異常信息反饋表”,並通知PQE處理及跟蹤,要求SQE將NG 尺寸做到設計圖紙范圍內.
8
敬請指教
9
<2> 不 良 確 認
4
異常不良分析
流 程 說 明
1.制程異常不良分析主要以“人、機、物、環、法”五個 方面為核心進行細項分析,產線經常出現問題有:人員作業、 操作方法、物料來料不良、機台故障。 人員----作業者变更.昼夜班次交换,新作業者,員工作業熟練 度及作業出錯機率,工作心態. 機台----機台運行過程中產品有無壓傷,插PIN深度是否到位, 氣壓是否達到要求,氣缸行程是否合理. 物料----來料是否有壓傷、變形、多膠、翹曲、起泡、尺寸 不良等原因, 材料設計是否滿足產品組裝和電性功能要求. 方法----作業者有無按產線規定SOP進行生產,且不可有多余 動作執行,手與機台動作配合是否合理,
<1> 異 常 信 息
2.當產線出現”材料異常”時,一般由產線IPQC或組長向 PE反映,常見問題有: 例:a.SD PIN來料卷料方向轉反、壓傷、電鍍等; b塑膠來料有毛邊、多膠、PIN孔堵塞等; c.cover來料刮傷、焊腳變形、彈片變形等;
3
異常不良分析
流 程 說 明
1.根據產線組長及IPQC反饋的異常問題,由PE進行現廠確 認,確認其問題是否與反映問題相符合,確認完成後屬於 材料來產問題(例如:外觀不良、嚴重變形)的需填寫“制程 材料異常信息反饋表”,見附件: 並通知PQE處理。 例:xx BASE來料RS-MMC PIN孔多膠,導致PIN無法組裝,首先 要確認不良材料生產廠商和生產日期及BASE模穴號.來料不 良率,現產線生產狀況.確認不良信息後向上級進行會報. 2.反饋機台異常,應由PE做現廠確認,並進行試裝,確認機台是 否異常.
<3> 不 良 分 析
6
異常不良分析
流 程 說 明
制定的方案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臨時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例1:當產線材料出現異常時,確認其它D/C是否可用,如果試做 OK可換良品D/C材料進行生產.針對材料來料尺寸不良,如需 加工原材料才可以生產,需由PE/PQE召開會議檢討,決定臨時 改善方案,最後臨時對策需經PQE驗證,合格後並通知IE制作 臨時SOP,再導入產線生產. 例2:當確認為機台異常時,應立即通知產線機修進行調機,調 機後需由PE工程師進行確認,無問題後方可生產.
5
<3> 不 良 分 析
異常不良分析
流 程 說 明
2.分析問題時應注意每個環節都要仔細分析,利用相關實驗 或對比方法找出相關原因. 例:當產品出現組裝問題時,PE首先確認是物料來料尺寸是 否在圖面管控內,量測時我們要注意量測准確性,這樣有利於 減少PE分析誤差, 量測完後如尺寸NG,需對樣品進行編號儲 存,便於相關單位進行核查,分析完後再對兩個零件做公差配 合分析以及實物配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