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问题与解答
一年级上册
一、如何把握“可爱的校园”教学要求?
这是刚入学儿童的第一节认识10以内数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学生数数的活动,了解学生观察情景图与数数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后续学习10以内数的数学符号做一些准备。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要求主要是能说清楚图上有些什么动物、能用数数的方法说一说动物的个数、以及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与数数的方法。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建议教师首先把学生带到校园内,让学生边看边说找到了哪些“数”,如:“我们学校有3棵树、4层楼等”。后半堂课,再回到教室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看动物的学校里有哪些“数”?和我们学校的“数”有哪些不一样?观察情景图时,由于各种信息的量较大,学生要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也需要有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说图中有些什么。如“图中有大象”、“图中有小熊”等,这是学生数数的基础。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能用数描述信息。在学生交流校园和图中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的形式来描述图中的信息。如“校园中有树,那么树有几棵呢?”“图中有小熊,那么小熊有几只呢?”这样,学生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就需要对图中的小动物进行数数。在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会漏数、或者多数,学生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地正常,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再数一数,从中纠正数数中的错误。
在说的过程中还要指导观察的方法,因为信息呈现一般是不规则的,学生数数就需要会上下、左右地观察,这些都要教师在学生数数中加以指导。
在巩固性的练习中,有的老师采用“从学生的身体上找数”的教学处理方式,这对学生认识数将有较好的帮助。因为,刚入学的学生对数数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通过数身体上的数,使刚入学的儿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本课中,通过上述的一些活动,教师能了解学生已有的认数基础,以便为后续的学习设置良好的起点。因此,本课时主要以师生的语言交流为主,一般不出现抽象的数字符号。
二、教学“10以内数”、“20以内数”时,大部分学生都已认识这些数并会用实物数数,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活动的重点?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接受过学前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因此,他们认识10以内的数与20以内的数也是十分正常,这也为设置课堂教学的起点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具有关的研究表明,现在很多学生认识数的符号与理解符号的意义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不协调,学生之间的基础也很不一样。一些学生能直接数数与读数,但却不会很清晰解释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状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数的意义理解上,特别是20以内数的认识,应重点放在十进位值制的初步建立上。
如20以内数的认识,可以直接出示一些十几的数,让学生直接读一读。然后再请学生用学
具摆一摆这些数,通过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就是“一个十与几个一”组成的。学生的头脑中有了这些数的图象,那么他们今后看到数就会想到图象,这对学生建立位值观将有较大的帮助。
三、比较物体轻重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学生“称”的方法,而要经历“看”、“掂”、“称”的过程?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质量的直观感受。学生比较物体的轻重是需要丰富的直接经验来做支撑的,单纯“称”只能告诉学生一个抽象的结果,并不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到底谁重谁轻。所以,“说一说”、“掂一掂”等活动都是帮助学生建立对物体轻重直观感觉与判断物体轻重关系的重要方法。教材中之所以安排这些内容的目的,有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在活动中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质量,建立物体间轻重的经验。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比较物体间轻重的方法是多样的;三是渗透根据比较物体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比较方法的思想;
如在“说一说”的内容中,由于学生已有一些判断两个物体轻重的经验,所以他们可以利用原有的经验直接判断两个物体谁轻谁重。在这一活动中,既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进行判断,同时又需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叙述两个物体的轻重。如根据跷跷板的图示,学生叙述的语言往往是“小熊重”或“小猴轻”,这是不够规范的判断语言,这时教师就应指导学生说“小熊的体重比小猴重”或“小猴的体重比小熊轻。”在“掂一掂”的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当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不明显,也无法借助参照物进行判断时,就需要选择“掂”的方法。同时,在学生掂的过程中,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物体间轻重的经验,这对学生今后判断物体间的轻重将有重要的影响。而“称一称”的方法主要是两个物体用“掂”的方法还不能进行判断,这时,“称”则“称”就成为了一个必需的方法。
所以,教材中安排的三组问题情景,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能感受判断物体轻重的不同方法,又能加深对物体间轻重含义的真正体会。
四、怎样理解把计算和应用结合起来?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应用题不独立地设置章节,那么是不是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呢?不是的,教材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运算的意义与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二是在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又安排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应用问题,既加强运算的练习,同时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新教材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体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即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如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时,教材安排了“有几枝铅笔”的情景,在这一节课上,除学生应掌握加法的计算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帮助他们构建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开展一些模拟性的活动,如两手分别拿一些铅笔、或者本子,然后把它们合起来。也可以根据情境内容,直接让学生说一说两幅图中小朋友活动的故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接着,可以组织学生用学具(小圆片、小三角形、小正方形等)摆一摆与说一说,让学生体验到两
个部分是如何合起来的;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归纳出课堂上各种不同的情景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将两个部分合起来的特点,从中让他们体会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也是学生今后解决加法问题的基本思路。算完之后,还可以再回去让学生解释每一个数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例如,列出2+3=5后,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2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5又代表什么。
同样,当学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后,除了进行一些运算的练习,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练习,能让学生运用加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里也有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直接创设情景,根据情景中的条件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二是提供一个简单的算式,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解释算式的意义。这样,这一节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练习,而是做到了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五、学生在看图列式时,列出不同算式怎么办?
同样一幅图,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列式,这是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结果。如教材第38页第4题(见下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船上一共有6人,船棚外有2人,船棚内有几人?学生一般列出6-2=4。但有的学生列出4+2=6。
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在处理时首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既可以让每个学生听取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也能从中分辨学生的思考过程是否合理,以便及时纠错。如果各种方式最终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结果,说明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但都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都是有价值的。比如,在这道题目中,4+2=6的算式,其价值表现在它是一种顺向的思维,和以后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它跟6-2=4进行比较的话,也说明了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捕捉每一种方法的价值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为了更清晰地表示结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较为明显的方法显示出来。如,对于算式6-4=2,学生是知道船棚内有4人,所以说这个算式也应该算对,由于一年级学生解答此类题时,不要求他们写答句,所以在这道题目中,可以引导学生在4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或也可以用括号),说明他知道船棚里有4人。
六、下图中(教材11页第2题),学生直接就可以数出结果,为什么还要先画圈?
教材中安排的画圈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体会花的数量与圈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对数的基数意义的理解。二是从实物,到圈,再到写出数字,抽象程度是逐渐递进的,这与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水平的递进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通过上述习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圈(有时可用其它图形符号,如小三角形、小正方形)可以代表一朵不同的花,或者其它的单一物体,这样画圈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半抽象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写数,则是从半抽象图形到数符号的进一步抽象过程,即无论是小圆圈,还是小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都可以用简单的数的符号表示。经过这些逐步递进的活动,将对学生认识数的意义会有较大的帮助。
七、怎样处理42页“操场上”比多比少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