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道感染及其护理
2014电大《护理学》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014电大《护理学》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
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
婴儿肾脏表面呈分叶状,2~4岁时分叶消失。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婴幼儿膀胱位置较高,尿液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容易扪及,膀胱排尿受脊髓和大脑控制,至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
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
年龄单位为岁。
4.尿道:新生儿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男婴尿道虽长,但常有包茎,积垢时也可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1.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弱,且储备能力差。
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每分钟约20ml/1.73m 2。
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初生婴儿对尿的浓缩能力不及年长儿与成人,尿最高渗透压仅达700mmol/L(成人可达1400mm01/L),直到一岁半时达成人水平。
2.排尿次数及尿量: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4~5次,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较小,排尿次数频繁,1周后可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学龄前每日6~7次。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
新生儿正常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小儿为600~800mol,学龄期小儿800~14OOml.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
儿科临床护理指导: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婴幼儿常有高热、哭闹,可用物理或药物降温、镇静。
要鼓励患儿多饮水而使其多排尿。
要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尿布用开水烫洗晒干,或煮沸、高压消毒。
2.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全身症状的变化,尤其是婴幼儿,除注意体温外,尚应观察消化道、神经系统等症状。
3.观察药物副作用按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
口服抗菌药物可出现恶心。
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副作用,若副作用仍明显,必要时减量或更改其它药物。
磺胺药服用时应多喝水,并注意有无血尿、尿少、尿闭等。
4.尿培养留尿时,常规清洁消毒外阴,取中段尿及时送检,婴幼儿用无菌尿袋收集尿标本;如疑其结果不可靠可行耻骨上膀既穿刺抽取尿标本;非不得已方行导尿,必须严格消毒,以免插管时将前1/3尿道细菌带入膀胱。
5.健康教育幼儿不穿开裆裤,勤换尿布;便后清洗臀部,保持清洁,女孩清洗外阴时应从前向后擦洗,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引起上行性感染。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感染后免疫反应 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损害的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住 院患儿的首位,多见于5~14岁儿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 2:1。
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发病前1‾4周有无链球菌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其次是皮肤感染、猩红热等。
(五)治疗原则:无特异性治疗 (1)主要为休息、调控饮食。 (2)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肌注10~14天。 (3)对症治疗:利尿(氢氯噻嗪口服,无效时呋塞米注 射)、降压等。 (4)并发症治疗。
二、常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活动
(二)饮食管理 1、早期供给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低盐或无盐饮食。 2、适量蛋白质,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3、禁食含钾高的食物。 4、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可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三)观察病情变化,预防重症发生 1、预防严重循环充血:发现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率 增快等立即使患儿半卧位,吸氧,配合医生按照医嘱给药。 2、预防高血压脑病:若患儿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失 明、意识障碍等,按医嘱给以降压、镇静和脱水治疗。 3、预防急性肾衰:患儿出现少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配合医生按肾衰治疗。
(三)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 患儿与同伴分离、学习中断等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烦 躁、抑郁等。 ➢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等形象改变会产生自卑心理。 ➢家长担心、焦虑,渴望寻求多种治疗方法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概论一、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婴儿肾脏相对比成人大,其下端位置较低,位于第四腰椎水平,所以2岁以下小儿肾脏较易触到。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及扭曲,导致梗阻发生尿潴留而诱发尿道感染。
3.膀胱:婴儿膀胱的位置相对较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骨盆内。
4.尿道: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外口暴露,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感染。
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积垢后也可引起上行性感染。
(二)生理特点1.新生儿及幼婴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小儿肾功能一般要到1~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故在应激状态下较易发生水肿及钠潴留;2.另外由于新生儿对药物排泄功能差,用药种类及剂量均应慎重选择。
二、肾功能检查(一)尿液检查1.尿的性质(1)尿色: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
(2)酸碱度: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多在5~7之间。
(3)尿渗透压和尿比重:新生儿的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1.006~1.008,1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儿童通常为500~800mmol/L,尿比重通常为1.011~1.025。
(4)蛋白质:正常小儿尿中仅含微量蛋白,定性为阴性。
(5)尿沉渣: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一般不出现管型。
2.每日尿量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①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②幼儿为500~600ml;③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④学龄儿童为800~1400ml。
(二)血液检查评估小儿肾小球滤过率常用:血尿素氮(BUN)正常值:新生儿为1.8~6.4mmol/L(4~18mg/dl),婴儿及儿童为2.5~6.4mmol/L(7~18mg/dl)。
血肌酐(Scr)正常值:27~62μmol/L(0.3~0.7mg/dl),随年龄增长及肌肉发育而增高。
(三)放射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及肾血管造影等。
泌尿道感染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力纤维发育不全,蠕动力弱, 易于扩张,尿流不畅。
.
4
尿反流分5级:
①Ⅰ级:反流仅见于输尿管。
②Ⅱ级:反流至肾盂、肾盏。
③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与扭曲,肾盏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
④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
⑤Ⅴ级:输尿管显著扩张与扭曲,肾盂肾盏显著扩张,多数肾盏不见乳头压迹。
尿液反流的危害在于可造成上行性尿感反复发作引起肾瘢痕,而且,Ⅲ级以上的尿反流 也可因肾盏内压力过高引起肾内反流和肾间质损害。两者同时或单独存在均可致慢性肾 功能衰竭
其他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可探查泌尿系的结构和膀胱排泄功能有无异常,有无结石、梗阻、 残余尿等引起感染的诱因。
2.X线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可显示泌尿系统有பைடு நூலகம்先天畸形(如重肾、多囊肾等)、 肾盂积水及其程度。了解肾的大小,有无肾盂肾盏变形等慢性炎症和肾瘢痕证 据。对<5岁的第一次尿感应做排泄性膀胱造影,以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后 尿道瓣膜等尿感诱因。
3)其他先天畸形和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 肾等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此外,还可由神经源性膀胱、结石、肿瘤等引起梗阻。
(4)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力也是影响尿感的主要因素,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例,其菌体抗 原和荚膜抗原K是决定大肠埃希杆菌尿路致病性的必要条件。此外,大肠埃希杆菌菌体 表面有许多P菌毛,能表达黏附素。能特异地与泌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 使菌体紧密黏附于泌尿道上皮,避免被尿液冲洗,得以在局部繁殖引起上行感染。
小儿尿路感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尿路感染的特点及护理一般情况下,小儿尿路感染分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首先需要明确感染部位,从解剖学分界来看,上尿路感染范围包括膀胱三角以上的部位的感染,多以小儿肾盂肾炎为主;下尿路感染范围为膀胱三角以下的部位感染,多以膀胱炎、尿道炎症为主。
在尿常规检查和尿相差实验中,上尿路感染有变形的红细胞,这是下尿路感染所没有的。
小儿尿路感染与小儿长期接触的尿布质量及更换尿布时间有直接关联。
再者,由于不重视个人卫生习惯,导致机体可经粪口途径感染。
小儿尿路感染发生后,患儿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状但幼儿缺乏表达能力,一般会有哭闹,之后逐渐的会出现频繁排尿,但尿量不多。
小儿的尿路感染可以导致肾发育的障碍和肾疤痕,造成永久性肾实质损害,后果较为严重。
除常规治疗外,还需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辅助治疗,以帮助患儿更好恢复。
一、特点(一)、症表隐匿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多较为隐蔽,且不典型。
婴儿期尿路感染常常伴随发热症状,与呼吸道感染十分相似;有的还伴有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烦躁、惊厥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婴儿腹泻、颅内感染等。
年龄稍大一点的患儿可以自诉尿频症状,但容易被忽略。
(二)、性别差异小儿尿路感染以男患儿多见,女患儿较为少见,男患儿发病基数是女患儿的十倍,这可能与男女生殖系统构造差异有关,男患儿的阴茎包皮容易藏纳污垢,生理弯曲致使尿路畸形多于女患儿。
(三)、尿路畸形小儿尿路感染通常合并有尿路畸形,大约为30%~60%。
一般小儿尿路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痊愈,但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四)、肾损害小儿尿路感染可造成肾发育障碍和肾瘢痕,进而导致永久性肾实质损害,后果严重。
据统计,小儿有症状的尿路感染中,约三分之一有肾瘢痕形成,多发生于五岁以前,而其中半数有膀胱输尿管返流,即便以后治愈,但这些损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可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肾盂肾炎。
成年后,可出现不规则瘢痕化的肾盂肾炎。
泌尿系感染的健康指导
➢定义
➢日常护理
➢危险因素 尿系感染
定义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是病原 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尿道炎、 膀胱炎、肾盂炎症。以婴幼儿 较多见,女孩多于男孩。
泌尿系感染
危险因素
1、细菌上行感染,在女性极为多见;
2、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可导致膀胱输尿管反 流,即排尿时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肾盂的反常现象
2.观察尿色,尿量遵医嘱 及时留尿标本送尿常规检 查。
3.遵医嘱用止血药物。 4. 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 冲洗会阴。
泌尿系感染
日常护理
5. 遵医嘱用抗菌药物, 注意药物副作用。
6.鼓励患儿多饮水,勤排尿,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7.体温高,每天监测体温4次至 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2次,高热时 给予物理降温,出汗多时及时擦 干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尿路梗阻,是诱发尿路感染易于上行感染的重要 原因,由于结石、肿瘤、狭窄等原因,出现尿流不畅, 细菌不易由膀胱排出而大量繁殖,易发生感染。
泌尿系感染
多饮水,忌刺激性油 腻食物,如辛辣食物, 辣椒、生蒜等,多进 食富含维生素的,有 营养的清淡类食物。
饮食指导
泌尿系感染
日常护理
1. 注意休息以增加肾脏血 流量,利于血尿消退。
用药指导
泌尿系感染
早期积极采用抗生素,上 尿路感染可静脉给药,下 尿路感染可选择口服抗生 素。慢性或经常复发的尿 路感染,抗生素应足量、 疗程延长2~4周。
泌尿系感染
康复指导
1、认真作好婴儿外阴部很重要, 每次大便应清洗臀部,尿布要常 清洗, 2、婴儿所用毛巾及盆应与成人分 开,尽早不穿开裆裤等。 3、在儿童期应加强教育注意会阴 卫生,如每天洗臀部,勤换内裤, 不可用洗脚后的水洗臀部等。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摘要:泌尿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这种疾病对于患儿的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
这种疾病的初期表现为轻到重度水肿、非凹陷性水肿、晨起眼脸及掩颜面浮肿明显,急性期会更加严重并出现并发症,这种疾病的患儿死亡率非常高。
因此,对此种疾病患儿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的得当会使得患儿能够早日恢复健康,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体会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程一般都比较长,而且引发病发的病因也不尽相同,在临床表现上也是千差万别,因此,此种疾病对于患儿的健康威胁程度很大,这就使得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这对不同的患儿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工作要根据患儿的心理、病况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从而保障患儿迅速恢复健康。
1.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种。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
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一般男性儿童多发此病。
这对此种疾病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1休息。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注意保证患儿的睡眠质量,使得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
这样能够减少患儿的心脏负担,从而减轻水肿现象,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病几率。
一般患儿在发病两周之内都应该卧床休息,直到水肿消退、血压恢复到正常值、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以下床进行一些轻微的运动,注意一定不可过分的进行剧烈运动;等到血沉恢复到正常数值,就可以正常上学,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要避免参加体育活动,也不可以进行大量的劳动;直到Addis数值恢复到正常值,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
1.2饮食管理。
要控制患儿的饮水量和饮食量。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全天候的观察,在发现患儿少尿时,限制患儿的饮水量和钠盐的摄入,要对每日的食盐量进行控制,每日的最佳食盐量为1-2g,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那么钠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每日60mg/kg。
小儿泌尿道感染讲课PPT课件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药物 治疗无效或病情 严重时考虑手术 治疗
手术方式:尿道 内切开术、尿道 成形术等
手术效果:大多 数患儿术后恢复 良好,症状得到 缓解或治愈
注意事项:手术 需在专业医师指 导下进行,术后 需定期复查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泌尿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可采用手术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影响家庭生活: 小儿泌尿道感染 可能需要更多的 休息和治疗,影 响家庭的生活和 日常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对社会的影响降低儿童生活质量
增加家庭负担
增加医疗资源负担
对儿童身心发展造 成不良影响
04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针对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疗程足够。 对症治疗:解痉、止痛、镇静、利尿等。 局部用药:尿道内注入抗生素,尿道扩张术等。 联合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小儿泌尿道感染主要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中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而下尿 路感染则指的是膀胱炎和尿道炎。
上尿路感染多见于2岁以内的女婴,而下尿路感染则多见于男孩。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包括尿道口污染、免疫力低下、神经源性膀胱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细菌感染是最常 见的病因,如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等
预防复发:为了预防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复发,家长应保持孩子外阴部的清 洁卫生,定期更换尿布或内裤,尽量避免尿路感染的诱因。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
注意事项: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排尿情况,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孩子会阴部的清 洁干燥。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23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警惕发生急性肾衰竭:注意观察尿量 、尿色及水肿情况。
2.警惕发生高血压脑病:监测血压。 3.警惕发生严重循环充血:观察患儿呼
吸、心率、肝大小和精神状态。
24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1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急性肾炎 颜面水肿
12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肉眼血尿颜色
酸性尿
碱性尿
13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严重病例表现
严重循环充血 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衰竭
呼吸急促、重者端坐呼 吸、咯粉红色泡沫痰、 双脉出、怒肺现复张满剧视、布烈或肝湿头一大啰痛过等音、性。、恶失颈心明静呕甚吐至 惊严厥重、少昏尿迷或等无尿,出现氮 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 电解质紊乱等
21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调整饮食 1.食物选择:
(1)低盐饮食,给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 (2)少尿或无尿患儿应控制蛋白质入量,限钾
2.与患儿及家长共同制定食谱
22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控制活动量
卧床休息:起病2周内; 下床轻微活动:水肿消退、血压正常、
肉眼血尿消失后; 可上学但避免剧烈活动:血沉正常及尿
2、身心状况 • 体征 • 辅检:血尿常规
16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健康史 发病前1‾4周有无链球菌感染史
秋冬季
从感染到肾炎发
有无呼吸道感染 病约1‾2周
夏秋季
从感染到肾炎发
有无皮肤感染 病约2‾4周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教案
徐州医学院教案讲授章节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授课专业11级本科授课班级护理授课日期教学时数2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儿科护理学》第5版崔焱主编《儿科学》第6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护理学》第4版崔焱主编《儿科学》第7版沈晓明王卫平主编教学目的1.熟悉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熟悉其常见护理诊断,掌握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熟悉常见护理诊断,掌握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4.熟悉泌尿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掌握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5.自学小儿泌尿系统常见异常。
教学重点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2.掌握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3.掌握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2.掌握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掌握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教具或课件、或实验器材、或见习病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预习内科护理学中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等疾病。
3.课外自学小儿泌尿系统常见异常。
4.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按护理程序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等疾病患儿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课堂教学环节与学时安排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图片-举例-讲解20分钟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讲解-图片-举例20分钟第三节肾病综合征讲解-图片-举例20分钟第四节泌尿道感染讲解-图片-举例20分钟第五节小儿泌尿系统常见异常自学集体备课纪要《内科护理学》中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等内容已有大篇幅阐述,本章节主要就其与儿童疾病的区别进行学习。
本章重点为成人与儿童解剖生理、疾病不同的比较,加强预习和复习。
2024年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查房PPT
针对家属健康教育的护理问题及建议
问题:家属对患儿的饮食、生 活习惯等方面的护理不够重视
建议: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提高家属对泌尿道感染的认识 和护理能力
问题:家属对泌尿道感染的认 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护理知识
建议:加强对家属的饮食、生 活习惯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家
属的护理水平
问题:家属对患儿的心理护 理不够重视
对未来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家长和患儿的卫生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感染控制,减少交叉感染 加强随访,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汇报人:
药物剂量:根据体重、年龄等因素确定药 物剂量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浓度,调整药物 剂量
给药方式: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药物停药: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逐渐停药
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 的配合度
汇报人:
目录
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年龄:1-3岁 性别:男 身高:80-100cm 体重:10-20kg
患儿病情及病程
病情:泌尿道感染,表现为 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病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治疗效果不佳
患儿年龄:2岁
治疗方案:抗生素治疗,配合 护理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患儿既往病史及家族史
发热:体温变化、发热持续 时间等
肾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等
患儿精神状态:精神状态、 食欲、睡眠等
尿液检查:尿液颜色、气味、 浑浊度等
尿痛:尿道疼痛、排尿困难 等
腹痛:腹痛程度、持续时间 等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
高热时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无发热者给予富含营养的普通饮食。
大量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以增加尿量,减少细菌在尿道的停留时间,促进细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排出。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婴幼儿勤换尿布,3%硼酸坐浴每日2次。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可用温热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泡的衣被。
幼儿不穿开裆裤,便后清洗臀部,保持清洁。
女婴清洗外阴时从前向后擦,避免污染机会。
(2)体温过高的护理1)每4h测体温1次,并准确记录。
2)6个月以下患儿以物理降温为主。
体温>38.5℃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降温30~60分钟测体温一次,并记录。
(3)感染的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1)呋喃坦啶剂量为每El 8~10mg/kg,分3次口服。
可引起胃肠反应,宜在饭后服用。
2)磺胺药常用制剂为复方新诺明,其剂量为每日50mg/kg,分2次口服,一般疗程1~2周。
因在尿中形成结晶故应多饮水,并注意有元血尿、尿闭、药物疹等。
3)还可选用氟哌酸、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头孢类等抗生素。
(4)采集尿标本送检,尿标本必须新鲜清洁,使用抗生素前做尿培养。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护理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全身中毒症状及有无膀胱刺激征等。
2、及时发现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蛲虫潜行尿道等情况。
3、观察注意有无血尿、少尿、尿闭等。
二、护理措施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足够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易消化饮食,鼓励患儿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促进细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排出。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全身中毒症状及有无膀胱刺激征等。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4、药物护理:遵医嘱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针对尿路感染部位,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应多饮水,促进排尿。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指导按时服药。
2、定期复查,防止复发与再感染。
一般急性感染在疗程结束后应每个月随访1 次,除尿常规检查外,还应做中段尿培养,连续3 个月;反复发作者每3-6 个月复查1 次,时间为2 年以
上。
四、注意事项
1、培养小儿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尽量不穿开裆裤,避免上行感染。
2、及时发现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蛲虫潜行尿道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小儿泌尿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小儿泌尿道感染,本文将从定义、症状、原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小儿泌尿道感染?小儿泌尿道感染是指儿童泌尿系统的感染,包括尿道感染和膀胱感染。
儿童泌尿道比较短,细菌容易进入尿液,导致感染。
这种感染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而病原细菌多数来自于排便时误入尿道,进而感染泌尿道,最终导致感染的发生。
二、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腹痛等。
婴幼儿由于不会表达自己的不适,常常表现为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等症状。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频繁尿尿,尿尿时有灼热感、疼痛、发热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可能是小儿泌尿道感染。
三、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引起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儿童的泌尿系统发育不成熟,尿道短且接近肛门,容易被细菌感染。
其次,婴幼儿尿布不及时更换或不规范清洁,导致细菌侵入尿道。
除此之外,饮食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触摸不干净的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四、小儿泌尿道感染的预防预防小儿泌尿道感染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
首先,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其次,培养孩子定期如厕的习惯,避免尿液在膀胱中滞留过久。
此外,儿童应当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
最后,提高卫生意识,勤洗手,避免接触脏物,有利于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五、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一旦发现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多喝水、休息,并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等药物。
对于复杂或重度感染,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对症治疗。
六、结语小儿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很好地避免其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幼儿泌尿系统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
幼儿泌尿系统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由于幼儿的泌尿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应该要更加注意卫生保健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维护方法,分享给大家!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肾功能较成人差婴幼儿时期肾发育不完善,浓缩尿及排泄毒物的功能较差。
(二)膀胱贮尿机能差,排尿次数多。
(三)尿道短,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幼儿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及时排尿的习惯,不要让幼儿长时间憋尿。
如果经常憋尿,不仅难以及时清除废物,还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可在活动前及睡眠之前提醒幼儿排尿,养成习惯。
但不要频繁地提醒幼儿排尿,以免形成尿频,影响膀胱正常贮尿机能。
6个月左右的婴儿,可在成人帮助下训练坐盆,1岁时即可主动坐盆排尿。
不要让婴幼儿长时间坐便盆,以免影响正常的排尿反射。
(二)保持会阴部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1.让幼儿养成每晚睡前清洗外阴的习惯。
要有专用毛巾、洗屁股盆,不要用洗脚水洗外阴,毛巾要经常消毒。
2.1岁以后活动自如的幼儿就可穿封档裤。
教育幼儿不要坐地。
3.每天适量喝水,既可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及时排泄废物,又可通过排尿起到清洁尿道的作用。
4.教会幼儿大便后擦屁股要从前往后擦,以免粪便中的细菌污染尿道。
5.托幼园所的厕所、便盆应每天消毒。
维护幼儿的泌尿系统的方法1、要注意饮水和及时排尿,不要憋尿,以利泌尿系统通畅清洁。
2、认真做好婴幼儿的外阴护理。
家长应经常给小女孩清洗外阴,要注意先洗外阴,后洗肛门,因肛门处有较多细菌,以防污染外阴。
小男孩的包皮亦应常清洗。
常换洗尿布短裤,并用日光暴晒消毒,孩子的毛巾洗具当与家长分开。
应因材施教尽量早穿掩裆裤。
3、饮食方面应注意,不可因孩子喜好,任由其暴饮暴食,或口味过重,或恣嗜一些添加剂过多的不合格食品。
因为这些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除,摄入多无疑会加重肾脏负担。
小儿肾脏娇嫩且生长快,肾脏本身负荷已重,当注意调护。
晚上睡前不要喝牛奶,可减少钙在泌尿系统内的沉积,以防结石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泌尿道感染及其护理
泌尿道感染(Urinaryty tract infection, UTI)为小儿常见病,感染可累及尿道。
膀胱、肾盂及肾实质,统称为泌尿道感染。
临床以细菌尿和(或)白细胞尿为特征。
小儿泌尿道感染时局部症状可不明显,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易感因素小儿易患UTI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有关。
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扭曲而发生尿储留。
女孩尿道短,括约肌薄弱,有利于细菌上行感染。
新生儿与幼小婴儿的发病常与抵抗力低下有关,感染多为血行播散。
此外,目前认为任何年龄小儿的再发性和慢性尿路感染常为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tal re-flux) 所引起。
2.致病菌及感染途径多种细菌可引起UTI,以肠道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多见,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
感染途径为。
(l)上行感染:致病细菌由尿道口至膀胱,经输尿管上行至肾盂、肾实质而发生感染。
粪便污染尿道口,是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途径,故感染以肠道细菌为主,且女婴感染较男婴多。
(2)血行感染;新生儿和小婴儿败血症。
或由体内化脓病灶所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
(3)其他:少数可由淋巴通路及临近器官、组织直接扩散所致;尿路器械引流和检查可引起感染。
二、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组和急。
慢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分述如下。
(一)急性感染
1.新生儿以全身症状为主,多由血行感染引起。
症状轻重不一,从败血症伴黄疸到隐性细菌尿,可有发热、体温不升、体重不增、拒奶、腹泻、嗜睡和惊厥等。
2.婴幼儿女性多见,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微或缺如。
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
排尿时哭闹、夜间遗尿等。
3.儿童表现与成人相似、上尿路感染以发烧、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明显。
下尿路感染以膀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
(二)慢性感染
病程多在6个月以上。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间断出现发热、脓尿或菌尿。
病程久者可有贫血、乏力、发育迟缓、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等。
辅助检查尿常规:清晨首次中段尿离心后镜检,白细胞>5个/HP为异常,如脓细胞成堆或有白细胞管型则诊断价值更大。
一般采用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有诊断意义。
X线检查以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最常用。
以发现有无先天畸形、梗阻部位以及膀脱输尿管反流。
三、治疗原则: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
应早期积极应用抗菌药物疗法,宜选用广谱、强效杀菌,血、尿及肾组织中浓度高、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如氨卞青霉素、安美汀、头饱拉定、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等。
新生儿、小婴儿及重症患儿多采用静脉给药,一般病例可口服给药,10~14天为一疗程。
复发与慢性感染的治疗,其关键在于找出和去除诱因以达彻底治疗。
尿路畸形者考虑手术治疗。
四、常见护理诊断:
l.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排尿异常(altered urinary elimination) 与膀既、尿道炎症有关。
五、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婴幼儿常有高热、哭闹,可用物理或药物降温、镇静。
要鼓励患儿多饮水而使其多排尿。
要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尿布用开水烫洗晒干,或煮沸、高压消毒。
2.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全身症状的变化,尤其是婴幼儿,除注意体温外,尚应观察消化道、神经系统等症状。
3.观察药物副作用按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
口服抗菌药物可出现恶心。
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副作用,若副作用仍明显,必要时减量或更改其它药物。
磺胺药服用时应多喝水,并注意有无血尿、尿少、尿闭等。
4.尿培养留尿时,常规清洁消毒外阴,取中段尿及时送检,婴幼儿用无菌尿袋收集尿标本;如疑其结果不可靠可行耻骨上膀既穿刺抽取尿标本;非不得已方行导尿,必须严格消毒,以免插管时将前 1/3尿道细菌带入膀胱。
5.健康教育幼儿不穿开裆裤,勤换尿布;便后清洗臀部,保持清洁,女孩清洗外阴时应从前向后擦洗,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引起上行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