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插秧歌》宋·杨万里精品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PPT
合集下载
《插秧歌》优秀课件PPT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 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 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 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 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高考题链接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软”为“柔和”“柔软”之意,“涌”为“涌出”“涌现” 之意。(解释含义)“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 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 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 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描述景象,点明效果)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如何理解这里的“只不答”,从这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
农妇招呼农夫休息一会儿,并且说趁着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 “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农夫的反应:他依然低头弯腰的忙活着, 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 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一边干活, 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 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手里的活不能停 下,而且还叮嘱农妇: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鸡。这一句 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它使全诗 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 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6.2《插秧歌》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诚斋集》传世。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开想象,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哪些劳动画面。
① 抛秧接秧图 ② 拔秧插秧图 ③ 雨中插秧图 ④ 呼唤早餐图 ⑤ 农夫答应图
“画面美”
火朝天、忙碌的劳动场面
2.有几个人在插秧?分别做的是插秧中的哪些工作?
田夫、田妇、小儿、大儿
抛
接 拔插
① 艺术角度:是否运用某种手法技巧 或语言特色感染读者 ② 描物角度:是否突出景物特点
③ 造景角度:是否营造意境或渲染氛 围 ④ 写人角度:是否塑造人物形象或表 现人物状态
⑤ 抒情角度:是否传情达意
(描景象)③“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了这 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了劳动人 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点作 用)
本诗如何表现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呢?
①动词的运用。(“抛”、“接”、“拔”、“插”、“唤”、“歇”、 “低头折腰”、“不答”) ②雨中劳作,抢占农时。 ③呼唤与答应。(“朝餐”:起的很早,还未吃早饭就去干活了。“不 答”:农忙没有功夫歇息片刻,农夫的回答中依然是关于插秧的事情, 心无旁骛。)
总结
《插秧歌》运用民歌的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了 一 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 作,干得热火朝天而井然有序。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 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 乐观的精神。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开想象,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哪些劳动画面。
① 抛秧接秧图 ② 拔秧插秧图 ③ 雨中插秧图 ④ 呼唤早餐图 ⑤ 农夫答应图
“画面美”
火朝天、忙碌的劳动场面
2.有几个人在插秧?分别做的是插秧中的哪些工作?
田夫、田妇、小儿、大儿
抛
接 拔插
① 艺术角度:是否运用某种手法技巧 或语言特色感染读者 ② 描物角度:是否突出景物特点
③ 造景角度:是否营造意境或渲染氛 围 ④ 写人角度:是否塑造人物形象或表 现人物状态
⑤ 抒情角度:是否传情达意
(描景象)③“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了这 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了劳动人 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点作 用)
本诗如何表现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呢?
①动词的运用。(“抛”、“接”、“拔”、“插”、“唤”、“歇”、 “低头折腰”、“不答”) ②雨中劳作,抢占农时。 ③呼唤与答应。(“朝餐”:起的很早,还未吃早饭就去干活了。“不 答”:农忙没有功夫歇息片刻,农夫的回答中依然是关于插秧的事情, 心无旁骛。)
总结
《插秧歌》运用民歌的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了 一 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 作,干得热火朝天而井然有序。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 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 乐观的精神。
统编版必修上册6.2《插秧歌》课件
【思考1】感受“韵律美”和“节奏美”(一)这首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是如何体现的?明确 ①重复用词,叠相呼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联两句,各出现两个“田”两个“儿”,相映成趣。②一韵到底,富有韵律。整首诗,除首句不押韵,其余7句皆押韵,以平声韵为主,音律和谐。③通俗晓畅,节奏轻快。整首诗歌,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劳作的场景,自然轻快,朴实畅达。④巧用动词,富于跳跃。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的时候运用到大量的动词,“抛”“接”“拔”“插”“唤”“歇”“低头”“折腰”“不答”等词,不断的切换着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流畅轻快。
问题探究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明晰主旨
第四部分技巧点拨
分析诗歌特色
【任务引导】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
第06课 插秧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杨万里,把握“诚斋体”的诗歌特点。2、诵读诗歌,鉴赏艺术手法,品味人物形象。3、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们怀抱着对荷塘之上美景的憧憬,从童真走来。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近杨万里描绘的另一幅生活图景,一起来学习《插秧歌》。
2.划分节奏,标划重音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高中语文 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芣苢》《插秧歌》课件 (19张PPT)
10
叁插秧歌
南宋·杨万里
1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2
一、结识作者 清新自然——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 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 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 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 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 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 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 诗
经 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
的感情。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对人或物加以形 六 义 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如《魏风·硕鼠》都是通篇用
比的。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 诗歌,祈 丰年、颂祖德,一般看作“正声”。常见的 篇目有《采薇》、《鹿鸣》等。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分为周颂、 鲁颂和商颂。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 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诗 经 六 义
4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赋、
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 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 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 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 百科全书。
诗 经
叁插秧歌
南宋·杨万里
1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2
一、结识作者 清新自然——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 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 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 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 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 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 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 诗
经 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
的感情。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对人或物加以形 六 义 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如《魏风·硕鼠》都是通篇用
比的。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 诗歌,祈 丰年、颂祖德,一般看作“正声”。常见的 篇目有《采薇》、《鹿鸣》等。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分为周颂、 鲁颂和商颂。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 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诗 经 六 义
4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赋、
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 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 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 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 百科全书。
诗 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插秧歌》PPT课件15张PPT18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插秧歌》PPT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课件15张
高中语文 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插秧歌 杨万里 课件 共35张PPT
13
《芣苢》——劳动也快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中多数词语不变,变换的六个动词把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 在人们面前:春天的郊野,微风吹拂,三五个农妇,手挽着竹 篮,采摘车前草,有的手捋草籽,有的用裙子兜着采好的车前 草,采得越来越多,索性将裙角系在腰间。
10
诵读体味: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 朗读节奏,体味情感。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1
二、整体感知,感劳动之美
《芣苢》——劳动也快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4
了解《诗经》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 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 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 《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 颂》《鲁颂》和《商颂》。
5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薄言采之( 助词,无实义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动词,说 )
照管鹅儿与雏鸭(连词,和 )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动词,给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同“欤”,语气词 )
2.古今异义
唤渠朝餐歇半霎
古义: 他 。
今义:人工开凿的水道。
17
【南宋】杨万里
8
检查预习:
《芣苢》——劳动也快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中多数词语不变,变换的六个动词把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 在人们面前:春天的郊野,微风吹拂,三五个农妇,手挽着竹 篮,采摘车前草,有的手捋草籽,有的用裙子兜着采好的车前 草,采得越来越多,索性将裙角系在腰间。
10
诵读体味: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 朗读节奏,体味情感。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1
二、整体感知,感劳动之美
《芣苢》——劳动也快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4
了解《诗经》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 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 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 《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 颂》《鲁颂》和《商颂》。
5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薄言采之( 助词,无实义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动词,说 )
照管鹅儿与雏鸭(连词,和 )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动词,给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同“欤”,语气词 )
2.古今异义
唤渠朝餐歇半霎
古义: 他 。
今义:人工开凿的水道。
17
【南宋】杨万里
8
检查预习:
6.2《插秧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诗宗”的多变“诗风”
早期:山水景观为主。 如《鹧鸪天 ·山明水几干山风细》:“山明水几干,山风细细闻弦。”他通过用 诗句抓住山风的特点和细腻之处,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中期:融入人生哲理和时事时态。 他经历了北宋亡国、南京继位后 ,又被金国所追杀的战乱岁月。这让他对时局洞 察力更为敏锐。如《送元二谏议归京》:“且虚心愧难忘,只有离痛肠。倚槛欲题 文章。”诗中的愧疚之情和对乱世的忧虑,使诗作增添了一股深沉的思想力量。
晚期:病重寓情于景的写作风格。 如《家临无入见》“故乡无尽隔,梦寐已相迎。樱桃开锦岸:蜜蜂过庐陵蓼火
抽新月,干家野烟容。世人来后初,不忍过年终。”他用若即若离的笔墨勾勒
出他身临其境的家乡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知识拓展——中兴四大家
中兴四大诗人,别称南宋四大家,是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 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代表了宋代诗歌的第二个繁荣时 期。其代表作品有《青山寺》《诚斋集》《四时田园杂兴》《长歌行》等 。
《苯苜》 直接描写(动作描写) 苜的劳动过程
劳动者的欢歌
喜悦
《插秧歌》
白描、比喻、 对话、正侧结合
展现了农忙时全家 劳动者的赞歌 插秧的劳动场景
吃苦耐劳 勤奋
价值感悟
《苯苜》和《插秧歌》两诗,突出了采集劳动中手的丰富动作,就是这一系列丰富、 准确、互为关联的动作,为我们还原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劳动场景。请你仔细观察生
催
芽
散种
稻谷
大
脱壳
米
秧苗
生
的勺
收害割
成熟
生长
移栽
大概步骤:选育良种 → 种子晾晒 → 清选种子 → 消毒浸种 → 催芽播种
《插秧歌》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纳总结
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归纳主旨,感受传达的劳动 热情,并完成当堂检测
写作特色
思考1: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该诗是怎样描绘江南农户紧张忙碌而又 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
动作描写
一、二句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 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 白却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 碌不停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五、六句,家人送 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 也没有,“低头折腰只不答”,撷取田夫的肢体 动作,表现农事的紧张与忙碌。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 /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 /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
整体感知
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胛:肩胛 渠:他 半霎:极短的时间 莳未匝:这块田里还没栽插完毕。 莳:移栽 匝:布满,遍及 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有“提防” 的意思。
译文: 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 儿子插。 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 脖颈沾湿肩膀。 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只弯腰 低头忙作无人作答。 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 饭放这儿,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 儿们。
整体感知
假如谷雨诗会需要你提供一个配套的朗诵背景视频,你会 选取《插秧歌》中的哪几幅劳动图景?请你用简洁的四字 词语加以概括。提示:可运用诗歌中出现的动词来概括。
对话设计颇具匠心
“唤渠朝餐歇半霎”,是送饭人的话,有催促, 有关心。但农夫不正面作答,而以“不答而答” 的特殊方式提醒送饭人“照管鹅儿与雏鸭”。诗 中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其内涵却很丰富,既有关 怀,又有嘱托,还有作为一户之长的责任感。
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归纳主旨,感受传达的劳动 热情,并完成当堂检测
写作特色
思考1: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该诗是怎样描绘江南农户紧张忙碌而又 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
动作描写
一、二句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 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 白却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 碌不停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五、六句,家人送 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 也没有,“低头折腰只不答”,撷取田夫的肢体 动作,表现农事的紧张与忙碌。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 /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 /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
整体感知
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胛:肩胛 渠:他 半霎:极短的时间 莳未匝:这块田里还没栽插完毕。 莳:移栽 匝:布满,遍及 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有“提防” 的意思。
译文: 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 儿子插。 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 脖颈沾湿肩膀。 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只弯腰 低头忙作无人作答。 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 饭放这儿,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 儿们。
整体感知
假如谷雨诗会需要你提供一个配套的朗诵背景视频,你会 选取《插秧歌》中的哪几幅劳动图景?请你用简洁的四字 词语加以概括。提示:可运用诗歌中出现的动词来概括。
对话设计颇具匠心
“唤渠朝餐歇半霎”,是送饭人的话,有催促, 有关心。但农夫不正面作答,而以“不答而答” 的特殊方式提醒送饭人“照管鹅儿与雏鸭”。诗 中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其内涵却很丰富,既有关 怀,又有嘱托,还有作为一户之长的责任感。
《插秧歌》标准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用白描的勾勒图景。 诗的首联,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农家 插秧图。“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直 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 时而忙碌不停的场景。
2、以修辞传达精神。 诗的领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笠”比作头盔、“蓑” 比作铠甲,用语新鲜活泼,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 紧张的战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明白如话,写出 了雨势之猛,以此衬托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 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 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 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 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 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 (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 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 又绝不为前辈所固,别转一路, 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 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诚 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 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 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 的语言表达出来。
“笠是兜鍪蓑是甲”此句看似“游离诗外”,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艺术特色,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
④巧用动词,富于跳跃。 诗的领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笠”比作头盔、“蓑”比作铠甲,用语新鲜活泼,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
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⑥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幽峭之处,尤与柳宗元相 ④巧用动词,富于跳跃。
这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暗示了农民所要面对的种种难以预料的灾害和 忧患。
似,友人以此推崇杨万里,
他也如此自认。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于常州任满,西归 故乡吉水(今江西吉安市);途经衢州(今浙江 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 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不是律诗是七言古体诗。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主题探究
这首诗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 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 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 天而秩序井然。
•
6.伏在岩 石上侧 耳倾听 ,耳朵 里彷佛 有一种 不可捉 摸的声 音,极 远的又 是极近 的,极 洪大旳 又是极 细小的 ,像春 蝉在咀 嚼桑叶 ,像野 马在草 原上驰 骋,像 山泉在 流动, 像大海 在澎湃 。
•
7.“微云 一抹遥 峰,冷 溶溶, 恰与个 人清晓 画眉同 。”纳 兰容若 的这几 句词, 将这泼 墨写意 般的景 色,描 绘得淋 漓尽致 。
解释词语,翻译诗句。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 膀。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他们只弯腰低头忙 作无人作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饭放这儿, 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
写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 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 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 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 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七言律诗: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 歌。 1、篇幅固定。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2、押韵严格。
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 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 底,中间不换韵。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七言律诗的朗诵节奏
①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 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②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或“二二一二”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三四式的很少见。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品读诗歌
1、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 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抛秧接秧
拔秧插秧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3、这首诗表现了农民哪些特点,结合诗
句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儿拔秧大儿插
辛苦
雨从头上湿到胛
紧张
唤渠朝餐歇半霎 笠是兜鍪蓑是甲
专注 低头折腰只不答
……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本诗是不是七言律诗?
齐 读
正 音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唤渠qú朝zhāo餐歇半霎shà,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 照管鹅儿与雏鸭。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为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 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 情趣的“诚斋体”。有《诚斋集》传世。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
2.写故事 一定要 有头有 尾,完整 地叙述 一件事 。要想 将故事 叙述完 整具体 ,各要 素必须 交代清 楚,揭 示故事 发展变 化的原 因和内 在联系 ,才能 使读者 对整个 故事有 全面完 整的印 象。
•
3.当然, 各要素 交代清 楚了并 不是故 事就精 彩了。 故事不 能叙述 太简单, 看了开 头就能 猜出结 局;也 不能平 铺直叙 、平淡 无奇,否 则无法 引起读 者的阅 读兴趣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农夫 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 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
1.小彼得 是一个 商人的 儿子。 有时他 得到他 爸爸做 生意的 商店里 去瞧瞧 。商店 里每天 都有一 些收款 和付款 的账单 要经办 ,彼得 经常被 派去把 这些账 单送往 邮局寄 走。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gū劳苦辛。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 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闭廪lǐn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 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当堂巩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开篇便写“插秧”的 忙碌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插秧歌
宋·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 江西省吉水县)人 。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 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 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 郡开国侯。
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 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4.黄山的 云可真 白啊, 白得就 像一匹 白纱缎 ,又犹 如刚下 的白雪 ,那么 洁净, 那么润 泽,别 有一番 神采。 黄山的 云真静 啊,静 得让你 感觉不 到它在 飘动, 看上去 会使你 陶醉。
•
5.黄山的 云真长 啊,长 得无法 用眼睛 望到边 际,只 让你感 觉到它 是那样 浩瀚, 像一张 大幕把 天地都 罩起来 了。
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 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 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亏有各孙 辈来替我收割。
三夜阴霪yín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 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雨中插秧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呼唤早餐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农夫应答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2、“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 甲,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 从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使得本来就紧 张繁忙的插秧劳动更增添了几分艰辛。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再读: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3、讲究平仄。 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
互安排。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3、要求对仗。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
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是 在雨中插秧,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 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插秧 的紧张程度,没时间休息,甚至连搭话都来不及。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主题探究
这首诗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 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 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 天而秩序井然。
•
6.伏在岩 石上侧 耳倾听 ,耳朵 里彷佛 有一种 不可捉 摸的声 音,极 远的又 是极近 的,极 洪大旳 又是极 细小的 ,像春 蝉在咀 嚼桑叶 ,像野 马在草 原上驰 骋,像 山泉在 流动, 像大海 在澎湃 。
•
7.“微云 一抹遥 峰,冷 溶溶, 恰与个 人清晓 画眉同 。”纳 兰容若 的这几 句词, 将这泼 墨写意 般的景 色,描 绘得淋 漓尽致 。
解释词语,翻译诗句。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 膀。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他们只弯腰低头忙 作无人作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饭放这儿, 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
写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 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 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 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 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七言律诗: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 歌。 1、篇幅固定。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2、押韵严格。
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 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 底,中间不换韵。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七言律诗的朗诵节奏
①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 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②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或“二二一二”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三四式的很少见。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品读诗歌
1、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 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抛秧接秧
拔秧插秧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3、这首诗表现了农民哪些特点,结合诗
句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儿拔秧大儿插
辛苦
雨从头上湿到胛
紧张
唤渠朝餐歇半霎 笠是兜鍪蓑是甲
专注 低头折腰只不答
……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本诗是不是七言律诗?
齐 读
正 音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唤渠qú朝zhāo餐歇半霎shà,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 照管鹅儿与雏鸭。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为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 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 情趣的“诚斋体”。有《诚斋集》传世。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
2.写故事 一定要 有头有 尾,完整 地叙述 一件事 。要想 将故事 叙述完 整具体 ,各要 素必须 交代清 楚,揭 示故事 发展变 化的原 因和内 在联系 ,才能 使读者 对整个 故事有 全面完 整的印 象。
•
3.当然, 各要素 交代清 楚了并 不是故 事就精 彩了。 故事不 能叙述 太简单, 看了开 头就能 猜出结 局;也 不能平 铺直叙 、平淡 无奇,否 则无法 引起读 者的阅 读兴趣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农夫 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 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
1.小彼得 是一个 商人的 儿子。 有时他 得到他 爸爸做 生意的 商店里 去瞧瞧 。商店 里每天 都有一 些收款 和付款 的账单 要经办 ,彼得 经常被 派去把 这些账 单送往 邮局寄 走。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gū劳苦辛。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 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闭廪lǐn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 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当堂巩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开篇便写“插秧”的 忙碌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插秧歌
宋·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 江西省吉水县)人 。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 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 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 郡开国侯。
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 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4.黄山的 云可真 白啊, 白得就 像一匹 白纱缎 ,又犹 如刚下 的白雪 ,那么 洁净, 那么润 泽,别 有一番 神采。 黄山的 云真静 啊,静 得让你 感觉不 到它在 飘动, 看上去 会使你 陶醉。
•
5.黄山的 云真长 啊,长 得无法 用眼睛 望到边 际,只 让你感 觉到它 是那样 浩瀚, 像一张 大幕把 天地都 罩起来 了。
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 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 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亏有各孙 辈来替我收割。
三夜阴霪yín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 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雨中插秧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呼唤早餐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农夫应答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2、“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 甲,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 从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使得本来就紧 张繁忙的插秧劳动更增添了几分艰辛。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再读: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新教材】6.3《插秧歌》 宋·杨万里 课件—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3、讲究平仄。 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
互安排。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3、要求对仗。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
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是 在雨中插秧,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 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插秧 的紧张程度,没时间休息,甚至连搭话都来不及。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