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散文的译文赏析

如何进行散文的译文赏析

二、内部研究
• A. On ST • 1. 主题:爱默生用《英国人的特性》带读者一同走进英国
人的世界,窥探这个民族所拥有的精神。 • 2. 风格: 淳朴生动,客观准确,充满智慧 • 3. 语言特色: • 用词倾向:抽象名词,生动的动词,小词活用 • 句型特点:长短句结合,排比句,倒装句,省略句 • 4. 艺术技巧:epigram, parallelism, antithesis, inversion,
repeatition • 5. 语篇分析: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份注重词藻的华丽,
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 “爱默生风格”。毛姆曾评价:这本书比他的任何一部其 他作品都更生动,更令人愉快,我觉得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 享受。
• B. On TT • 1. 语言特点:从整体上看,译文用句自然流畅,使用大
• 名著名译属于“最好的作品”之列。 • 全神贯注:“静观默察,凝神结想”。
反复阅读,敏锐寻觅
• 对原作和译作的反复阅读过程就是对艺术品的整 体分析与细节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之间进 行反复往返理解的过程。
• 佳译赏析没有例外。赏析:分析和欣赏;分析是 手段,欣赏是目的和结果。
• 鉴赏者:敏锐寻找译文中能打动他心灵的美(可 能是分散的,有些是比较隐晦的),逐词、逐句、 逐行、逐段对照阅读,标点符号不能忽视。如翟 理斯(H. Giles)使用“小词、习语、头韵、尾韵 都娴熟自如,现在分词用得颇为传神。巴金的英 语介词用得非常灵活。对“细枝末节”不能熟视 无睹。
• 微观赏析:逐词、逐句细致的赏析,最好 将翻译赏析与语言学(文体分析、词义分 析:概念含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 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描述结合起来。

朱自清—《背影》翻译赏析

朱自清—《背影》翻译赏析

朱自清《背影》两种英译本的词句比较摘要: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清秀隽永、感人至深,多次被译成英文。

通过对张培基和扬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本的比较研究,认为两种译本均选词准确,句式简洁,风格也与原文接近。

从具体的词汇选择和句法衔接等层面上来讲,张培基的译文选词准确形象、条理清晰,情到深处更能体现原作者的感情用意;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言简意赅,行文流畅,结构紧凑整齐,对语篇连贯性的把握到位,隐含之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Abstract:ZHU Ziqing’S essay,P Sight of Father’S Back ,is famous for its fresh style and significant meaning.And for the deep emotions it conveyed and the touching effect it achieved,therefore it is still widely read and eulogized.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many times by many scholars,among whom are ZHANG Peiji,and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Generally speaking,both ZHANG ’S translation and that of YANGS’are precise in diction,concise in sentence structure and loyal in style.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flaws needing improvement.Through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beauty of the two versions in aspects like word selection and syntactic CO —hesion,as well as the inadequate expressions that need perfection.一张培基译文重视选词造句.化隐为显作为一篇亲情散文,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不乏真情流露,情到深处,泪自然也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丰乐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优秀

《丰乐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优秀

《丰乐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优秀评析篇一本文名为“记丰乐亭”,实际上作者却用了较多的篇幅,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歌颂了当时的“太平盛世”。

尽管北宋前期的局势还远远比不上以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但从结束了唐末开始形成的战乱纷争的割据局面这一点来说,还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作者虽把这种安定局势的形成归功于“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但是,他能同情并讴歌滁州百姓的“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的安闲生活,确实有积极意义的。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本文是在欧阳修被贬后写出的。

当他在宦海失意,地位一落千丈时,还能处之泰然,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胸襟是何等开阔!文中写景的地方有两处。

开头介绍清泉附近的环境,作者用了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

在第三段中,作者描绘游客们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感受时,只用了“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寥寥十五个字,其用字之节省真令人拍案叫绝。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参看后面的《醉翁亭记》,便可悟出其中的奥妙。

此外,本文充分反映了作者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他身为地方长官,能在百忙中“与滁人往游其间”,“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正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

其主要政治思想体现在“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中。

延伸篇二稍后于欧阳修的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教战守策》一文中写到了人民的安乐生活,但他有自己的忧虑:“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苏轼居安思危,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想到国家和人民所存在的不利因素,这当然与他生活的社会背景有关,但也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清朝乾嘉年间著名学者洪亮吉,在他的一篇题为《治平篇》的文章中,也写到了处于安定时代人民的快乐,但同时他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

《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译文及赏析《相州昼锦堂记》是一篇记事散文。

文章名为昼锦堂记,实际上主要写了魏国公韩琦非凡的志向和功绩,赞扬了他“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远大理想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的丰功伟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相州昼锦堂记宋代:欧阳修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译文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

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以礼相待,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全部译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全部译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翻译一、长恨歌/白居易:喜欢女色的汉皇,总想找一个绝色的美女,他主宰皇天好多年,就是找不到这样的美丽。

蜀中老杨家的一个姑娘刚刚长大,养在家中还没有人知道她。

天生超群的美貌惹得谁人都喜爱,果然有一天就被选到君王身边来。

她的双目一转就显出千娇百态,娇艳的六宫嫔妃,和她一比,简直就像尘埃。

寒冷的初春,皇上赐她去华清池洗浴温泉,美玉般的肌肤被泉水一洗,更是洁白光鲜。

娇喘微微的她被宫女服侍起来,没了力气。

这是接受皇恩的时光,才刚刚开启。

乌云般的鬓发装饰着花冠,金珠乱摇。

在春风得意的御帐里,卿卿我我长夜不消。

怨只怨,夜儿太短,日已升高,芙蓉帐里的鸾梦没完没了。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算起,君王不再上早朝。

承蒙皇上的恩宠,她忙得没有片刻闲暇,整日里总是白天侍宴夜里伴驾。

春天时跟着皇上去春游,到夜里皇上就只召幸她。

后宫美女,多得能有三千人,可皇上谁都不爱,只爱她一身。

在黄金装成的宫殿里,她侍候皇上夜寝,在美玉装成的阁楼里她宴饮欢乐,就像春天一样娇媚醉人。

她的兄弟姐妹都跟着她升官沾光,人人都能享受福贵荣尊。

高高的悬起光彩的封号,大大的照耀着杨家满门。

就因为这样,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想法,再也不想生男孩儿,都想要个女儿,得到皇上的宠爱,也能享受到浩浩君恩。

壮巍的骊山行宫高耸入云,宫中美妙的仙乐随风飘飘沉醉人心。

轻盈地歌唱,舒展地舞蹈伴着丝竹韵律,日复一日的欢乐缤纷。

即使是这样,君王还嫌不能尽兴,还要想法锦上帖金。

渔阳反叛的战鼓动地惊天,宫中霓裳羽衣曲的舞步被杀声冲断。

战争的狼烟弥漫了整个琼宫玉殿,仓促间没了办法,只好带着侍卫和贵妃逃命四川。

龙旗飘飘走走停停,西出京门刚刚走了百十里路程。

将士们再也不肯列队前进,要求惩办祸首。

可怜美丽的贵妃,被赐死在马嵬坡下冤曲千秋。

价值昂贵的花钿被抛在地上没人瞅,精美的翠翘金雀和玉做的搔头也没人收留。

君王看着这一切只能把脸掩上没法挽救,止不住和着血的眼泪汹涌的长流(凄惨的离去怎么也不想走,马上西行还步步回头)。

经典散文翻译赏析:培根《论婚姻与独身》

经典散文翻译赏析:培根《论婚姻与独身》
Certainly wife and children are a kind of discipline of humanity; and single men, though they may be many times more charitable, because their means are less exhaust, yet, on the other side, they are more cruel and hardhearted (good to make severe inquisitors), because their tenderness is not so oft called upon. Grave natures, led by custom, and therefore constant, are commonly loving
husbands, as was said of Ulysses, vetulam suam praetulit immortalitati. 对家庭的责任心不仅是人类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训练。那种独身的人,虽然在用起来
似很慷慨,但实际上往往是心肠很硬的,因为他们不懂得对他人的爱。 一种好的风俗,能 教化出情感坚贞的男子汉,例如像优里西斯(Ulysses)那样,他曾抵制美丽女神的诱惑,而 保持了对妻子的忠贞。
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事业,而无论这种事 业的性质如何。所以是能为公众献身人,应当是不被家室所累的人。因为只有这种人,才 能够把他的全部爱情和财产,都奉献给唯一的情人公众。而那种有家室的人,恐怕宁愿把 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后代。
Some there are, who though they lead a single life, yet their thoughts do end with themselves, and account future times impertinences. Nay, there are some other, that account wife and children, but as bills of charges. Nay more, there are some foolish rich covetous men, that take a pride, in having no children, because they may be thought so much the richer. For perhaps they have heard some talk, Such an one is a great rich man, and another except to it, Yea, but he hath a great charge of children; as if it were an abatement to his riches. But the most ordinary cause of a single life, is liberty, especially in certain self-pleasing and humorous minds, which are so sensible of every restraint, as they will go near to think their girdles and garters, to be bonds and shackles.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译文|赏析《超然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知足常乐、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也隐含了少许内心苦闷、失意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超然台记》原文宋代:苏轼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是谓求祸而辞褔。

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

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

张培基英译散文赏析

张培基英译散文赏析

张培基英译散文赏析雨前Praying For Rainfall何其芳He Qifang| 译文摘自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二》中文: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

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细草样柔的雨丝又以温存之手抚摸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英文:I can never forget the thunderstorm we often had in my home town. Over there, whenever the rumble of thunder reverberated across the valley, the buds of spring would seem to sprout freelyafter being disturbed and roused up from their slumber in the frozen soil. Then tenderly stroked by the soft hands of fine rain, they would putforth bright green leaves and pink flowers. Itmakes me nostalgic and melancholy to think about the old times and my mind is as depressed as the vast expanse of North China is thirsty. A tear stands in my dull eye and, like the rainlingering in the murky sky, is slow to roll down.要点:1,“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宋代: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译文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

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

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

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

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闲居赋全文及译文赏析

闲居赋全文及译文赏析

闲居赋全文及译文赏析闲居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他在闲暇时光中的生活情趣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篇文章以其清新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推崇,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为大家呈现闲居赋的全文及译文,并对其进行赏析,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闲居赋全文。

闲居赋。

凡人之生,天地为大,人为小,小大相逢,不得不从大者屈。

故自天地之间,虽有困穷之乡,终不能无闲居也。

人生在世,富贵贫贱,不过如梦幻泡影,何必为此而忧哉?余尝闻太史公曰,“居安思危,思危则无忧矣。

”余又闻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余又闻老子曰,“知足者富。

”余又闻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余又闻荀子曰,“君子不器。

”余又闻韩非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夫太史公之言,虽居安思危,犹未能无忧也。

孔子之言,虽患不知人,犹未能无忧也。

老子之言,虽知足者富,犹未能无忧也。

庄子之言,虽大知闲闲,犹未能无忧也。

荀子之言,虽君子不器,犹未能无忧也。

韩非子之言,虽有远虑,犹未能无忧也。

然则无忧者,何也?夫大盗跖之死,李广之身,皆不得不死,然而死无忧也。

夫死,不得不死也,然而死无忧者,何也?曰,“为其无忧故也。

”余自以为言有之,而未自试也。

余居乡里,有邻曰王十者,善为短歌,以自遣。

余欲试之,乃以《闲居赋》示之,因令作《闲居赋歌》。

王十既成,余又令作《闲居赋舞》。

舞成,乃和《闲居赋歌》。

以歌舞和之,为《闲居赋曲》。

《闲居赋曲》曰,“凡人之生,天地为大,人为小。

小大相逢,不得不从大者屈。

自天地之间,虽有困穷之乡,终不能无闲居也。

人生在世,富贵贫贱,不过如梦幻泡影,何必为此而忧哉?居安思危,思危则无忧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知足者富,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君子不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盗跖之死,李广之身,皆不得不死,然而死无忧,何也?为其无忧故也。

”。

《闲居赋歌》曰,“凡人之生,天地为大,人为小。

王勃经典散文《滕王阁序》全文翻译注释及鉴赏

王勃经典散文《滕王阁序》全文翻译注释及鉴赏

王勃经典散文《滕王阁序》全文翻译注释及鉴赏王勃经典散文《滕王阁序》全文翻译注释及鉴赏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戟遥临;宇文新州之范,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天人一作:仙人) 披绣,俯雕,山原旷其盈视,川泽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遥襟甫畅,逸兴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林语堂的散文很有特色,写景写情,以情见长。

他的诗歌文字功力很深,而且清新流畅。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抒情的散文。

它是《世说新语》中《咏雪》篇的姊妹篇。

因此,后人常把这两篇合为一卷。

他在一九四三年初春回故乡,与族弟聚会,饮酒作诗,玩赏山水。

后来回到上海,完成了这篇散文。

一个下午,太阳偏西,突然乌云像波浪一样涌来,使人感到秋天即将来临了。

随着日暮西垂,黄昏就要降临,不免心情忧郁。

这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

本篇开头两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看似脱口而出,其实是融化古人和当代的许多诗意之后才写成的。

这首《归去来兮辞》是林语堂二十八岁时所作。

那年冬天,他从美国回来探亲,亲朋好友欢聚畅谈,都期待着他再次出国学习深造,继续追求学问。

但是,回家以后,亲眼看到村里的乡亲们辛勤劳作,生活却仍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生活的压力,使他感到难过。

正因为生活的重负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才导致了他这次感情爆发,创作了这篇经典的《归去来兮辞》。

这篇文章,既没有铺陈描写的景物,也没有绚丽华美的词藻,就像一首普通的田园小诗,平淡无奇。

在短短的不足千字的篇幅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内涵。

它对人生做了哲学式的追问:人应该怎么活?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用苏东坡的话说,是“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用庄子的话说,是“与造物者游”。

他虽是在陈述一种心境,但是也向我们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庄子思想的痕迹,在《归去来兮辞》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如果你能真正领会这篇散文,体会出文章中的平淡无奇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意义,那么你也会获得一种人生智慧。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像陶渊明一样,追求一份简单质朴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追求功名利禄,纵情声色?因此,虽然社会繁华,在尘世中的人们依然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林语堂的散文《归去来兮辞》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在陈述一种心境,但是,如果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实它是对人生的一种追问,它让我们沉淀心灵,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怎么活,应该活出怎样的人生,才算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在《归去来兮辞》中,蕴含着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智慧,就像一杯茶,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回味无穷,令人回味。

醉翁亭记翟理斯译文赏析

醉翁亭记翟理斯译文赏析

醉翁亭记翟理斯译文赏析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名篇之一,翟理斯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他的翻译在西方学术界和读者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翟理斯的译文赏析:
1.语言风格
翟理斯的译文语言风格优美、典雅,充满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他的翻译风格既保留了原文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内涵。

2.人物形象
翟理斯的译文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

他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将原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3.主题
翟理斯的译文中,主题突出,表达清晰。

他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和精准翻译,将原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欧阳修的思想和文化底蕴。

总之,翟理斯的翻译风格优美、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主题突出、表达清晰,使得他的翻译成为了《醉翁亭记》的经典版本之一,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散文 赵佳珺 英汉译文欣赏

散文 赵佳珺 英汉译文欣赏

信守一份安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每当我们步入到另一个阶段的时候总会迷茫于前进的方向。

就如现在的我,即将面临的是毕业实习。

我问我父亲,什么样的路适合我去走。

他总是笑着对我说,走着走着你就知道了。

或许,等我到了父亲那个年纪再来想想现在的忐忑,也会感叹岁月的痕迹,感叹当年的自己。

我觉得我现在要做的,只是信守一份安然,只是要学会怎么样让自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归宿。

大千世界,你想要从形形色色的人当中寻找到自己的心灵伙伴并不容易。

朋友是在你失落的时候向你伸出双手的那个人,朋友是你在成功的时候与你一起分享喜悦的那个人。

真的朋友,是不会因为你的遭遇而抛弃你的。

所以信守一份安然,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谁是谁的附属品。

最多就是心灵上的契合者。

不要总是想着迁就他人,不要总是想着让别人付出。

不要太过于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活的真实,才是最最重要的。

严厉律己,宽于他人。

在你心灵恢复到安然的状态之时,或许你才会知道,这并没有那么难。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浮躁的社会中信守一份安然。

人都是欲望的动物,或许你有对金钱的热爱,你有对物质的追求。

但是在你忙碌的同时,切记不要让你的欲望蒙蔽了你的眼睛。

欲望是一种源动力,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很喜欢普希金著名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无论生活怎样,相信自己会遇见花开,无论人生百味,相信自己会遇见最美的微笑。

结善缘,开善花,结善果。

简单的微笑是人间最美语言。

《故乡的雨》英译散文赏析

《故乡的雨》英译散文赏析

《故乡的雨》英译散文赏析《故乡的雨》英译散文赏析故乡的Rain in My Old Hom唐弢Tang Tao| 译文摘自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二》江南的春天素称多雨,一落就是七八天。

住在上海的人们,平日既感不到雨的需要,一旦下雨,天气是那么阴沉,谁也耐不住闷在狭小的家里;可是跑到外面,没有山,没有湖,也没有经雨的嫩绿的叶子,一切都不及晴天好;有时阔人的汽车从你的身旁驰过,还带一身泥污回来。

Spring in the south is known to be rainy. During this season, it never rains there but it remains wet for seven or eight days on end. Dwellers in Shanghai, who usually do not feel the need for rain, will be bored with having to confine themselves in their close quarters when outside it is gloomy with rain. While in the open, seeing no mountains, nor lakes, nor rain-drenched soft green l eaves, you’ll find nothing comparable to a fine day. Sometimes, worse still, a rich man’s car flashing past may splash you all over with mud.要点:1,“一落就是七八天”译为it never rains there but it remains wet for seven or eight days on end.,相当于 it never rains there without remaining wet for seven or eight days on end,其中wet 作rainy,on end 意为continuously,或at a time.常用never but +主语+动词,表达“未有…而不…”之意(双重否定表肯定~~),也可译为”总是“如He never comes but he brings something for the children.他哪次来都要给孩子们带些东西。

经典的古代散文带译文

经典的古代散文带译文

经典的古代散文带译文经典的古代散文带译文: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精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到有流水的声音,就如同环佩叮咚作响,心里暗暗高兴。

砍下一些竹子,开辟出一条通道,走过去看见下面有一个小潭,潭水非常清澈。

小潭由整块的巨石作底,靠近岸边的石底上卷露出水面,形成一处处突出水面的高地、岛屿、高岩、巨石。

小潭四周绿树翠藤,交织攀缠像网一样,参差悬垂,摇曳多姿。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悬空而游毫无依托似的。

阳光一直照到水底,那鱼的影子一个个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游到远处,来来往往,快而突然,好像在和游人互相取乐……经典的古代散文带译文: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钱大昕《弈喻》原文译文赏析

钱大昕《弈喻》原文译文赏析

钱大昕《弈喻》原文|译文|赏析《弈喻》是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的一篇散文。

该文寓意深刻,以下围棋为比喻,阐述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轻视别人”的道理。

弈喻,即以弈喻,弈在此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弈喻》原文清代:钱大昕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

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

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

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

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但是客人却轻松有余。

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

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

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

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

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客观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知道别人的过失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

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下错了一步棋,人们都看得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

欧阳修《养鱼记》原文译文赏析

欧阳修《养鱼记》原文译文赏析

欧阳修《养鱼记》原文|译文|赏析《养鱼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

全文写景写情,触景生情,语言简洁明快,主旨点到即止,体现了欧阳修深得古人的春秋笔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养鱼记》原文宋代:欧阳修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

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译文及注释译文衙署回廊前的一块空地有四五丈见方,正对着非非堂。

此处修竹环绕林荫遮蔽,没有栽种其他植物。

我按照地形挖了一个池塘,既不方也不圆;没有用砖砌,也没有筑堤岸,完全保留了它自然的形态。

我用锹把池塘挖深,打井水把它灌满。

池塘清澈见底,波光荡漾,微风一吹便泛起波纹,风一停便水平如镜。

星与月映在水中,光亮直透塘底。

我在塘边休息时,水中的影像纤毫毕现;绕着水池散步,仿佛徜徉在浩荡的江湖之间。

这足以让人抒发内心的忧郁不畅,安慰我这个困窘寡助的人。

我于是请渔人撒网捕鱼,从他那里买了几十条活鱼,叫书童把它们放养在池塘中。

书童认为池水太少不能增大容量,于是只把小鱼放养在内,而丢弃大鱼。

我感到很奇怪,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我听。

可叹啊,这个书童怎么如此糊涂而无知!我看见大鱼丢在一边干渴,得不到安身之处,而那群小鱼却在那又浅又窄的池塘中嬉戏,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我感触很深,于是写了这篇《养鱼记》。

注释折檐:屋檐下的回廊。

隙地:空地。

方:方圆,大小。

非非堂: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命名为“非非堂”。

植物:这里用作动词,是种植植物的意思。

《听蕉记》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听蕉记》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听蕉记》的原文、译文及赏析《听蕉记》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沈周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叙写作者听到雨打芭蕉叶时的精致细腻的感官品味,先听而后思,并连续运用象声叠词和排比博喻句式,将原本单调乏味的声音表达得顿挫扬抑,生动流畅。

文章拟物模情,形象细腻;虚实相映,意蕴独特。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听蕉记》的原文、译文及赏析,希望有所帮助!原文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

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差别)。

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

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

蕉雨固相能也。

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相能想入也。

迨若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译文芭蕉这东西,叶子大而空虚,承受雨水时会发出声响。

随着雨水落下的快慢、疏密而丝丝入扣地发出相应的声音。

然而芭蕉哪里会有声音?声音不过是借助雨水滴落罢了。

没有雨水,则芭蕉也只能默默地立在那里;可是若芭蕉并不空虚,即使雨水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正是芭蕉与雨水互相配合啊。

芭蕉是静止的,雨水是流动的,一动一静相互作用而产生声音,声音与人的耳朵又相互作用,于是就发出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同僧人在堂上诵经,如同渔人敲榔,如同倾倒珍珠,如同骏马嘶鸣,听到这些声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又是听到这些声音的人们各自的妙想头东了。

常州的胡日之,在庭院中种上芭蕉,专以等候下雨,(并且)自己取号为“听蕉”,从此后(他大概会)从(大自然的.)动静之机中有所感悟吧?赏析《听蕉记》是沈周写的一篇古文。

在所有描写“雨打芭蕉”这一意象的诗文中,沈周的《听蕉记》可谓别具一格。

它将雨打蕉叶的声音,描绘得细腻入微,淋漓尽致,生动悠扬。

它用一连串象声叠词“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来表现雨点或疾或慢、或大或小、或密或疏地打在蕉叶上,又用僧人在佛堂诵经、渔舟敲响梆榔、珠子倾倒玉盘和骏马扬蹄奔驰四个贴切的比喻,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散文译文赏析篇一:散文诗名篇赏析《Youth青春》中英文经典英语名篇文章:青春作者:samuelullman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宏伟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经典英语文章《青春》背后的故事: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

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

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

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

还有这么一件趣事,足以证明《青春》在日本的魅力。

一天,美国影片销售协会主席罗森菲尔德参加日本实业界的聚会,晚宴之前的谈话,他随意说了一句:“《青春》的作者,便是我的祖父。

”在座的各位实业界领袖大为惊讶,其中有一位一边激动地说“我一直随身带着它呢”,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青春》。

Youthisnotatimeoflife;itisastateofmind.Itisnotamatterofrosycheeks,redlipsandsuppleknees.Itisamatterofthewill,aqualityoftheimagination,vigoroftheemotions;itisthefreshnessofthedeepspringoflife.Youthmeansatemperamentalpredominanceofcourageovertimidity,oftheappetiteforadventureovertheloveofease.Thisoftenexitsinamanof60,morethanaboyof20.nobodygrowsmerelybythenumberofyears;wegrowoldbydesertingourideas.Yearsmaywrinkletheskin,buttogiveupenthusiasmwrinklesthesoul.worry,fear,self-distrust1bowstheheartandturnsthespiritbacktodust.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宏伟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

年年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

烦忧、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whether60or16,thereisineveryhumanbeing’sheartthelureofwonders,the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人人心中皆unfailingchildlikeappetiteofwhat’snextand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thejoyofthegameofliving.Inthecenterofyourheartandmyheartthereisawirelessstation;solongasitreceivesmessagesofbeauty,hope,cheer,courageandpowerfrommenandfrominfinite,solongasyouareyoung.whentheaerialsaredown,andyourspiritiscoveredwiththesnowsofcynicismandtheiceofpessimism,thenyou’vegrownold,evenat20,butaslongasyouraerialsareup,tocatchwavesofoptimism,there’shopeyoumaydieyoungat80.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倒塌,锐气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几十年方二十,实已垂老矣;然则只要竖起天线,捕捉乐观的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得年轻。

散文诗名篇赏析《Youth青春》中英文精校典藏版作者:萨缪尔·厄尔曼翻译:王佐良20XX-08-06时尚经纬Fashion散文诗名篇赏析《青春》作者:萨缪尔·厄尔曼王佐良翻译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

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致灵魂。

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愉,奇迹之感召,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人的心灵应如浩淼瀚海,只有不断接纳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百川,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一旦心海枯竭,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虚怀若谷,让喜悦、达观、仁爱充盈其间,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青春》黄志坚翻译青春,并非年轻岁月,而是一种心态;青春的特征,并非粉颊、朱唇、柔肢,而是毅力、激情、创意;青春是生命涌泉的清澈、激扬。

青春,是指超越怯懦、勇气如虹,不图安逸、敢闯敢试。

毅力若此,花甲多胜弱冠。

年岁递增,非必老化;背弃理想,方陷残年。

岁月留痕,只及肌肤;激情不再,皱起心灵。

忧惧自卑,终致身心佝偻、精神萎靡。

无论年少或年长,当怀好奇的诱导,像孩子般总渴求着:接下来的进展及驰骋人生的欢乐。

人人皆有心灵的感官,只要感受源源来自人间与穹苍的启发,感应有关美好、希望、激情、勇毅和能力的信息,你就会朝气勃勃、青春无限。

英文版原文YouthsamuelullmanYouthisnotatimeoflife;itisastateofmind;itisnotamatt erofrosycheeks,redlipsandsuppleknees;itisamatteroft hewill,aqualityoftheimagination,avigoroftheemotions ;itisthefreshnessofthedeepspringsoflife.Youthmeansatemperamentalpredominanceofcourageoverti midity,oftheappetite,foradventureovertheloveofease.Thisoft enexistsinamanofsixtymorethanabodyoftwenty.nobodygr owsoldmerelybyanumberofyears.wegrowoldbydesertingou rideals.Yearsmaywrinkletheskin,buttogiveupenthusiasmwrinkle sthesoul.worry,fear,self-distrustbowstheheartandtur nsthespiritbacktodust.whethersixtyorsixteen,thereisineveryhumanbeingshear tthelureofwonder,theunfailingchild-likeappetiteofwh atsnext,andthejoyofthegameofliving.Inthecenterofyou rheartandmyheartthereisawirelessstation;solongasitr eceivesmessagesofbeauty,hope,cheer,courageandpowerf rommenandfromtheInfinite,solongareyouyoung.篇二:华南师大高级英语散文赏析翻译unitoneA恰到好处你见过一个笨手笨脚的男人往箱子上钉钉子吗?只见他左敲敲,右敲敲,说不准还会将整个钉子锤翻,结果敲来敲去到头来只敲进了半截。

而娴熟的木匠就不这么干。

他每敲一下都会坚实巧妙地正对着钉头落下去,一钉到底。

语言也是如此。

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谴词造句上力求准确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差不多的词,不准确的短语,摸棱两可的表达,含糊不清的修饰,都无法使一位追求纯真英语的作家满意。

他会一直思考,直至找到那个能准确表达他的意思的词。

法国人有一个很贴切的短语来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即“lemotjuste”,恰到好处的词。

有很多关于精益求精的作家的名人轶事,比如福楼拜常花几天的时间力求使一两个句子在表达上准确无误。

在浩瀚的词海中,词与词之间有着微妙的区别,要找到能恰如其分表达我们意思的词绝非易事。

这不仅仅是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相当大的词汇量的问题,还需要人们绞尽脑汁,要观察敏锐。

选词是认识过程的一个步骤,也是详细描述我们的思想感情并表达出来使自己以及听众和读者深刻理解的一个环节。

有人说:“在我思想未成文之前,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这听起来似乎很离谱,但它确实很有道理。

寻找恰如其分的词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

一旦找到了那个词,我们就会感到很欣慰:辛劳得到了回报。

准确地用语言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我们描述的事物。

例如,当有人问你:“某某是怎么样的人?”你回答说:“恩,我想他是个不错的家伙,但他非常??”接着你犹豫了,试图找到一个词或短语来说明他到底讨厌在哪里。

当你找到一个恰当的短语的时候,你发觉自己对他的看法更清楚,也更精确了。

一些英语词汇词根相同而意义却截然不同。

例如human 和humane,二者的词根相同,词义也相关,但用法完全不同。

“humanaction(人类行为)”和“humaneaction(人道行为)”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不能说“人道权力宣言”,而是说“人权宣言”。

有一种屠杀工具叫“humanekiller(麻醉屠宰机),而不是humankiller(杀人机器)。

语言中的坏手艺的例子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有人邀请一名学生去吃饭,他写信给予回复。

请看他的信是这样结尾的:“我将很高兴赴约并满怀不安(anxiety)期待着那个日子的到来。

”“Anxiety”含有烦恼和恐惧的意味。

作者想表达的很可能是一种翘首期盼的心情。

“Anxiety”跟热切期盼有一定的关联,但在这个场合是不能等同的。

乌干达一政党领袖给新闻界的一封信中有一句这样写道:让我们打破这自私、投机、怯懦和无知充斥的乌干达,代之以真理,刚毅,坚定和奇异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