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案-运动的规律性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温故知新】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目标导航】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1.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什么是物质?1.什么是运动?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3.什么是静止?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什么是规律?2.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什么是规律的普遍性?3.为什么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谈不上哲学上所说的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它们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其次,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各有其属性与特征,而哲学上所说的物质那么舍弃了这些具体属性与特征,它只成认物质的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可能是看得见的、暂时的、可以消灭的。

2、想一想:否认运动会导致什么错误?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什么错误?只成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成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狡辩论。

3、议一议:人在规律面前应该怎么办?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并在此根底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误区点拨:1、理解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①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2.2运动的规律性(共36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2.2运动的规律性(共36张ppt)

一、规律是客观的
总结1:这些运动变化进一步可以这样分类: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原子分子等——化学运动 生物有机体——生物运动 生产方式——社会运动 人脑——思维或精神运动
自然界的运动
人类社会的运动 人的思维的运动
总结2:这些运动都是指某种物质的运动。
世界上存在不动的物质吗?
一、规律是客观的
2.运动与物质
生命运动: 生命有机体 的新陈代谢、 自我更新。
探究与分享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探究问题:从上面图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与分享
2020年1月16日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向各地发出通知,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Hale Waihona Puke 人的思维处在防 份控 新不方 型案 冠断状》的病《毒新运诊型动疗冠、状、防病控毒变方感化案染,的和以肺发指炎导病展各例地监之做测中好方疫案! 情》防等控多。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 根本不存在的。 方法论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吗?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的思维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客观规律的。
一直飞行的箭在空中运行时有
无数的静止的瞬间,同时,它
所静止的每一个瞬间对应它所
结论:该观点陷入了形处的而空上间学来的说不,变是论绝,对静止的。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脱以离箭运矢动在的空中物划质过了无数个
静止的瞬间,飞矢不过由无数
个静止的瞬间所拼接而成的画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原理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原理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唯物论㈠物质与意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2、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㈡运动与规律1.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A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不能被创造、消灭、改变、改造、制造、改进、无视,具有不可抗拒性)B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不能说人可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可无视规律、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2.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A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三)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完整)《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完整)《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单元第2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运动和规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本质,并能够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三、教学重点难点规律的客观性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教师指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来学习本课内容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不差钱》的台词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heng!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heng!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情境一:机械运动:刮风下雨、海陆变迁物理运动:分子的布朗运动、光的传播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生命运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的变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哲学上讲的运动是什么?情景二:让一组学生列举“离开物质的运动”或“离开运动的物质",另一组学生进行反驳,同时允许第一组进行争辩。

高中政治文化与哲学学案《哲学第二课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与哲学学案《哲学第二课总结》

60级高二哲学第二课主观题总结1、哲学主观题答题一般模式:①原理内容+方法论+材料分析②原理内容+方法论+材料分析......2、答题思路(1)审设问:知识限定、题型、设问要求等(2)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抓关键词和关键句,并将关键词和关键句与课本所学理论知识相对应(3)书写答案:由主到次、规范书写、卷面整洁。

答案要做到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并用政治专业术语作答!3、答哲学主观题首先要考虑重要原理和方法论,其次是重要观点。

要注意课题、每个框题所包含的重要原理和重要观点。

哲学第二课出现的知识范围及所包含的重要原理和重要观点1.“世界的物质性”:(第2课第1框框题)重要原理:(由主到次)(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方法论(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重要观点:(由主到次)(1)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4)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运动的规律性”(第2课第2框框题)重要原理(由主到次)(1)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独考查,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独考查,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重要问题(单独考查)(1)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要观点(由主到次)(1)意识的活动的特点,特别是能动创造性的含义(2)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3)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导学案) 旧人教版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导学案) 旧人教版

编写人:审批人:【使用说明】1、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学案要求,阅读教材,把握本框知识结构,识记重点概念,掌握重点内容。

2、在正课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交流、展示、探讨、点评,分层达成学习目标。

3、检测题在课堂内限时5分钟完成,下课时由小组长收齐交科任教师。

1、识记:运动、静止的含义。

2、理解: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事物的联系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3、识别:在物质与运动关系中的两种错误观点,即离开物质谈运动的主观唯心主义与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两种观点。

4、学习重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学习难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和。

基本形式:运动、运动、运动、运动、运动。

(3)特殊形式:。

(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和。

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中的两种错误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2.正确理解“相对静止”:(1)含义:哲学上讲的静止静止是一种的运动,是运动的。

(2)情形:一种是事物之间的保持不变;事物某一方面的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3)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是正确认识事物的。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的、的,静止是有的、的。

2)中有、中有。

3)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和的统一。

4)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联系是错误的。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会陷入论;夸大静止的相对性,会陷入。

3.运动的普遍性:①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引起事物的,推动着事物的。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之中。

4.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中才能存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这个属性是关于物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和,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运动规律认识教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运动规律认识教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学内容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运动规律。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看到,运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运动规律认识教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重要性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万物的运动规律万物皆有运动,而运动的规律是人们认识万物的基本途径之一。

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到化学、生物学,所有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运动规律的研究。

而将运动规律的概念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够使得学生对于世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以及其规律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运动规律,让学生逐渐形成对于自然现象的“规律眼”,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更加高效、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帮助。

二、拓宽学生对运动规律的视野,培养综合素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动规律教学,从最为基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逐步拓展到曲线运动、受力系统、牛顿运动定律等多方面的运动规律。

这一系列多元化的运动规律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

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康奈特轨迹、等速圆周运动等实验,感受不同的运动规律所带来的不同性质。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深刻掌握运动规律知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实验的好奇心、求知心、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三、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教学目标概括为“学生对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应用的初步认识”。

高中政治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教育学生关注科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技能获取和技能等级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和科学的态度。

运动规律的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环,由于运动规律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学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例子,让学生逐渐了解运动规律可以解释大量自然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发现能力。

运动的规律性-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

运动的规律性-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

不是表面的、现 象的、外在的
不是多变易逝的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
不是主观赋予 或是上帝创造
不是 偶然的
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并 不是所有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的特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
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宇宙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①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
③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考:宇宙中无数星球为什么不会撞在一起?
他们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吗?说明了什么?
结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1、意识活动的特点:
目的性 (关键词 :目的、动机、蓝图、目标、步骤、规划等)
自觉 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 选择性 (关键词:因人而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
能动 创造性
(关键词:抽象、归纳、总结、提升、想象)
2、表 现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①反对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②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的诡辩论。
课堂巩固
(2021·山西忻州市·忻州一中高二月考)进入2021年以来,四川 省乐山市犍为县、广东省河源市和海南省文昌市接连发生级别不同 的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 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2、表 现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思考;意识能不能直接改造世界?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讲义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讲义 新人教版

学案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1)静止的含义①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X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那么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 )提示错误。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二者不能混淆。

(2)“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 )提示错误。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动就是静〞错误,因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规律有好坏之分。

( )提示错误。

统编版思政必修四 2 _2 《运动的规律性》教案

统编版思政必修四 2 _2 《运动的规律性》教案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2课时特征?议学小结:1、运动的含义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议题情境二】:物质与运动议学任务二:1、物质能不能离开运动?——不能追问:坐飞机时在空中我们感觉不到飞行速度,就像静止的不动一样。

此时飞机中的人真的不动吗?静止的存在与物质是运动的相矛盾了吗?——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运动能不能离开物质?飞机在空中运行过程中,飞行、就坐、思考、提供服务等运动形式的载体是什么呢?议学小结: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议题情境三】:飞机是能否逃逸地球?议学任务三:1、假如飞机一直往上飞,能飞出地球到太空中吗?2、地球逃逸速度是看得见吗?是人为的吗?是偶然的、会变化的吗?3、视频:《飞机不能随意飞行》的启示议学小结:3、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用?总议题:探寻我国航空梦照进现实的密码议题二:析:一代代航空人精神——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议题情境一】:C919历经的16年议学任务一:1、C919从立项,到生产、交付、首飞,历时16年,这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

这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2、提出启动大飞机研制计划的构想不是偶然的,它体现了我们对中国航空产业和创新性国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综合考量;大飞机自主设计和生产过程,也是我们对航空运输产业和市场、商业飞行控制律等本质的把握。

人的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什么作用?议议学小结: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总结: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前一框内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联系上一目】议题三:审:航空梦如何照进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议题情境一】:视频《15年努力付之一炬!日本大飞机梦碎》议学任务一:1、为什么不能所有的梦都能照进现实?2、中国航空梦能照进现实,根本原因是什么?议学小结: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2)哲学依据【议题情境二】:日本大飞机梦破灭VS中国C919的成功经验情景材料议学任务二:日本大飞机梦破灭与中国C919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4)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4)
重点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含义及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难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议题
主议题: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子议题:1.运动形式有哪些?和物质、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何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深空探测成果?
3.如何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探究2: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谈谈如何确保我国深空探测不断取得成功?
结合我国深空探测的规划,理解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树立对我国科学发展的民族自信。同时,善于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
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课题
运动的规律性
单元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二
课标要求
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了解运动的本义及其与物质的关系,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规律的含义以及特点。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掌握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板书
环节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具体要求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探究3:如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推动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信我国深空探测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同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克服主观想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2.2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2024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2.2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2024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视频中运动现象的观察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性。
2.问题提出: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运动现象?它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提问:“为什么这些现象会表现出规律性?我们能否掌握这些规律,为我们所用?”
3.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运动规律性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积极探索运动规律性的新领域。
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政治学科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对运动规律性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到规律性的存在,但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论概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效率和质量。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运动规律性的尊重和敬畏,形成遵循规律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遵循规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设想: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运动现象案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运动规律性的概念。
2.2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2024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运动的规律性”的教学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运动规律性的基本概念,理解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运动规律性的方法,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运动的规律性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规律是客观的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自主预习】
(一)规律是客观的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____和_____。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_____的物质。

(2)运动是_____的运动。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的、必然的、_____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_________为转移的,既不能被_____,也不能被_____。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_____,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_________,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__________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_____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_____把观念的东西变成_____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3.尊重客观规律: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_________的制约。

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_____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_________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_____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_________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_____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___________,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_________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_________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_________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__________,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易混易错点辨析】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的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4.规律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人们可以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5.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
6.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7.正确的规律可以造福人类,错误的规律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8.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无条件的,万能的
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同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构建知识框架】
【当堂检测】
1、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月食。

这表明()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却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和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敌,保卫家园。

对于这种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认为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
A.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否认了意识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肯定了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3、有人凝目一朵浪花,想象大海的浩淼;有人凝望一钩弯月,想象夜空的宁静;有人凝视一颗露珠,想象黎明的清新。

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着科学的方法论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4、一位作家说:散文随笔的写作……只要心有意态,笔有情氛,信马由缰,收桨放舟,乱花飞絮野溪奔流,一任天然。

这表明()
A.散文随笔的写作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意识活动有直接现实性
5.、“低地之国”荷兰以围海造地知名,眼下却开始考虑“退耕还海”部分土地,主要是为了挽救不断恶化的生态系统。

这一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
A.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C.只有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D.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6、2020年4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课题组和俞书宏院士团队,设计了系列具有“富集”效应的纳米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转化。

二氧化碳转化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同时还可以得到诸多高附加值的碳基燃料。

这一研究成果告诉我们()
①规律是客观的,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③要抓住好的事物本质来造福于人类④人类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行动的依据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7、201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意见》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