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1)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习题课之“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数学习题课之“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数学习题课之“一题一课”教学研究【摘要】教材中习题的推广与变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题发挥”,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和方法。

实行“一题一课”教学模式,以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真正做到轻负高质。

【关键词】一题一课、借题发挥、做一题,通一类。

习题课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课型。

习题课是新知课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教学活动。

该课型应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也就是把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公式、法则、定理,迁移到不同情境下加以应用,找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并加以比较,择优。

其目的是巩固知识、学会解题,发展思维。

一.习题课的意义:1、通过习题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认知结构。

2、习题课是使学生学会解题,学生在解题中容易出现审题入手难、解题遗漏多等问题,解题准确与否与解题习惯密切相关,如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解题思维程序,对学生学习如何解题有一定帮助。

习题课的教学是对所学过的、所解决的习题作一回顾和提高,不仅巩固应用所学知识,而且还应该是知识的升华与提高,更是方法的提炼与总结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一题一课”教学模式研究背景:课程改革实施多年,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提倡的理念难把握;新教材的改革设计一时难以适应;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很难立即跟上课改要求;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不配套等.我们知道:“真正的改革发生在课堂”,如何在教学走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2年10月16日东海县举行第二届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说题比赛,开展“一题一课”主题教研活动.以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第8题为载体,设计一堂课以“题”研究教学.参加了这次活动后,我对数学习题课的课堂模式产生了一些思考初中数学习题课之“一题一课”课堂教学模式。

例谈新课程理念下习题课的教学设计_浦叙德 (1)

例谈新课程理念下习题课的教学设计_浦叙德 (1)

例谈新课程理念下习题课的教学设计江苏省无锡市坊前学校 214111 浦叙德 传统习题课重在解决教科书、练习册余下的习题,新教材没有更多的习题供师生“题海战”,正好给了师生创造的最佳契机,但如果不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习题课作一番精心设计,也许又会变成变相的“题海术”.“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始终离不开问题,而温故知新、重在发展的习题功能,即使在新课程下也应传承,笔者认为:条件完备、答案唯一、通过模仿即可解答的常规封闭题不能作为习题课的主素材,而那些没有现成方法、程序或算法可以解决,对人具有智力挑战的情境状态构成的问题是最佳素材.笔者更愿把习题课说成是问题解决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注重如下二个方面.1 选择问题时要注重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无论新课还是习题课,问题均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同时,只有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故选择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问题的生活性.我们面对的是大班额制度下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为了有效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故选择问题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可以从解决问题的难易分成基本题、中档题、综合题,也可以在同一问题中设置不同的台阶,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问题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故问题设计还要考虑开放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作出不同的解答,只有具备了开放、创新的前提条件.才能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切身的体验,才能让不同的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不同的提高,才能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 解决问题中要注重兴趣性、活动性、延伸性.引入问题之时,注重基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新课改提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种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和激情,从而也不会产生持之以恒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出示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兴趣激发的重要性.展开问题之时,应以活动性为主要原则,做到天高任鸟飞.只有活动才能产生师生对话,才会形成师生、生生多达互动的局面.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展开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整合,自主思考可以使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与人合作可以体会到解决复杂问题时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建立在最近发展区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而且,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课堂生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总结问题之时,要突出延伸性,做到曲终音未绝.一方面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可以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后自主提升,从数学思想方法更高层次来认清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应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故对问题作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课内课外合一,校内校外同步,世界即课程的局面.以下是笔者设计并组织实施的一节新型习题课.课题:对长方形一类问题的探究.时间:安排在华师大八年级(上)十二章§12.2节内容学完后进行.(一)引出问题教师活动:操作实物投影仪,引出问题.长方形即矩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类特殊平行四边形,它有哪些特征?学生活动:个人回忆、独立思考、同学间交流讨论、回答问题.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教学结果: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及矩形的特征.教师活动: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活动,来探究长方形的一些内在本质,只有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你才能在探究中真正领悟.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要求“用一条直线等分长方形”,你可有几种方法?(二)活动探究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直观思考,先找出几种方法.学生活动:个体利用纸片自主进行折叠.教学方法:个体学习,生生交流.教学结果:大部分学生能找出左右对折,上下对折及按对角线对折的4种方法,见图1、2、3、4.图1 图2图3 图4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步活动过程,进行分析思考.①图1和图2的两条折线有什么共同点?②图3和图4的两条折线有什么共同点?③把图3和图4折叠的情况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活动:观察、分析、思考、交流,并抓住图3、图4进行反复比较.教学方法:教师参与活动,启发引导.教学结果:部分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了两个顶角对折所形成的两条线也可以等分长方形,见图5、6.图5图6教师活动:试把已发现的各种方法的等分线集中起来想一想,进行综合思考,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活动:集中以上结果,进行先独立后合作的研究.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动手实践.教学结果:极少数优等生处于“发现”边缘.教师活动:把6张6种方法的幻灯片,依次投射到银幕上,使之一个一个重叠起来.学生活动: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处于“愤绯”状态,一步一步仔细观察.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教学结果:当重叠到第三条折线时,就有部分学生作出明白了的反应;当重叠到第4、5条折线时发现各折线交于一点的学生大增,绝大部分学生明白了;当第6条折线重叠时,他们个个顿悟:无论哪一条折痕线全都交在一点上,于是全班领悟出:只要通过长方形对角线交点任意画一条直线都可以把长方形分成同样大小的两半,要多少种方法就有多少种方法.(重叠过程见图7到图12)图7 图8 图9图10 图11 图12 (三)领悟活用教师活动: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的愉快,进而提出新的问题.①如果是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菱形能这样分吗?②如果等分的不是直线而是折线行吗?如果是曲线又如何呢?教师引导、参与.学生活动:正当他们处于兴奋时,新问题又来了,针对新问题,他们活动、探究的热情更高了,很快便通过折叠、画图、分析、交流得出结论.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结果:由于领悟了等分长方形的本质,因此得出折线、曲线均可等分长方形,见图13、14.图13 图14教师活动:既然我们通过活动,进行探究、领悟了本质,那么下面的问题你会解决吗?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①如图15,请你用一条直线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②如图16,一块质量均匀的矩形薄板,正面与反面的颜色不一致,在左上角处缺了一小块矩形,请你用最简单的办法,把这块薄板分成质量相等的两块且使正面和反面仍保持两种颜色不变.③如图17,这是一块矩形木板,中间被挖去一个圆,请用一条直线把剩余部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学生活动:由于上述活动探究的经历,领悟了此类问题的本质,大部分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图15 图16 图17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困生合作.教学结果:分别得到如下结论,见图18、19、20.图18图19 图20(四)纵向挖掘教师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综合问题.教师组织、学习小组内指导.问题:为了美化环境,需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上分别种植四种不同花草,现将这块空地按下列要求分成四块:(1)分割后的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四块图形的形状相同.(3)四块图形的面积相等.请按上述要求分别画出4种以上的分割方法.学生活动:先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教学结果:见图21—29.(五)拓展延伸教师活动:对本课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动手、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探求真理的态度与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如下两问题作为课后自主或合作学习内容,把结果与其他同学及时交流.问题1:画一画,议一议,试用几种方法将 A BCD 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用文字语言简述你的画法和理由,并与同学交流,总结出不同的画法. 问题2:把纵向挖掘中的问题适当改变条件,如把“必须是轴对称图形”改成“必须是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探究;如把“长方形空地”改成“正方形空地”进行活动、探究,相信你也能得到领悟.学生活动:乐意接受任务,并对解决问题表现出满腔热忱和充分自信.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教学结果:期望学生能形成问题意识,保持长久的探究热情,培养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图21 图22 图23图24 图25图26 图27图28 图29。

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

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

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初探习题课是高中数学课的主要课型之一,是夯实双基拓展知识,总结规律,培养技能的用武之地。

上好习题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培养人材具有决定性意义。

上好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目标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先学后教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但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内容的同时,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则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新课标教材中习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实加强教材中各类习题的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下面谈习题课内容的安排及其他注意事项:一、新课标教材习题设置的特点1.力求与生活实际接近,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新教材的习题设置中,列举了大量的身边周围经常发生的一些实际例子。

这些都是学生能亲身经历的例子,所以学生一下子兴趣就被提上来了,能结合亲身经历把数学知识很好地掌握。

2.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多探究、多思考。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一些探究性问题,给学生一个充分自己探索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优化习题的设置。

新教材习题的设置就把一些数学思想渗透带习题当中去,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把抽象数学思想在习题中具体的体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

4.注重知识的衔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新课标的理念强调知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课后习题除了对已学知识的考察和巩固之外,还将已学的和将学的知识串在一起,做好知识本身的衔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作好铺垫,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上的认识。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1.例题和习题的安排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二是技能目标,要通过本节学习,巩固哪些知识,扩展哪些知识,掌握哪些解题方法,理解和体验哪些思想方法,形成什么技能,这些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和实际情况,确定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如下:一、新课教学模式:质疑——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流程图(四步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科学应用(二)教学模式各环节介绍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学生对各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动促静,引发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可以在数学情境中直接提出,也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情境问题。

问题的产生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我们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知识重点。

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便产生出来,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但这并没有排除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学生有意义的接受。

我们不应该从“满堂灌”这一极端走向“不敢讲”另一极端,要想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探究的前提、基础。

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即时点拨,给他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4、自主练习,科学应用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121模式“复习、评讲、习题课”课型结构及教学样式

121模式“复习、评讲、习题课”课型结构及教学样式

导入新课; 链接延伸; 探究展评; 回归巩固; 提升意义。
课型核心:知识能力化,知识个性化; 课型重点:学生习题训练。
基本教学样式
第一环节:激趣激疑,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教师可将知识习题化、习题生活化、生 活问题化、问题激疑化,点燃兴趣,激发学生因疑而思, 因思而习。直接切入训练板块(课前准备好的习题), 让学生定时训练习题,练后自我评改,生生评改,师生 纠错,梳理主要问题,促进知识回归。
第二环节:问题呈现,聚焦疑难。
这一环节,主要由教师将涉及的知识性问题、能 力性问题、思路性问题、方法与策略性问题等等的练 习题或考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聚焦重点和难点。
第三环节:自学互学,展学探究。
这一环节是落实学生课堂主题地位的重点。教师 应有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互学、展学。其方 式或回归课本学习;或重新把习题或试题独立地重做 反思,体会其中的能力要求、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 解题策略等;或互学研讨难题,提炼规律方法;或展 学思路方法;或讲解自己解答的思路、方法、体会及 上黑板演算或在讲台上讲解、展台上展示等。
第四环节:问题训练,达标拓展。
这一环节教师主要应通过学生独学、小组合作学,对典 型错题进行重做和探讨后,针对已解决的错题难题,重新进 行变式设计。且紧紧围绕错题难题,或改变题中的情景、数 据、条件;或拓展迁移加进相关内容;或将几个题综合成一 个题等设计成达标检测题;或另选与此类相同相近相关的练 习题或考题。由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弄 清弄懂,是否真正解决了本节评讲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达成学习目标。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提升意义。
这一环节,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及时完善知识,弥补缺 限,巩固消化,加深理解,积累经验、思路和方法;将问题 类型化或建模化,从问题特点、题型特点、解题思路等不同 方面归类梳理,力求使学生初步形成会一题、知一类、懂一 组、解一批习题的能力。

自主教育中新授课、评析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魏建军)

自主教育中新授课、评析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魏建军)

• 操作流程 ◆激情教育—创设情境—明确目 —预习导学—展示交流—点评释 疑—巩固训练—反思拓展
• 激情教育→喊起立、唱课前歌、朗诵班级口号、表扬进步较 大的学生等,使学生满怀激情与斗志进入课堂 • 创设情境→合作复习、问题迁移、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 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 明确目标→教师依据学情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具有 针对性 • 预习导学→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为交流展示环节提供较详细的知识掌握情况、问题解决策略 等方面的交流材料 • 展示交流→分组展示讨论交流,体验质疑、验证、探究、归 纳的知识形成过程 • 点评释疑→通过点评释疑构建知识网络,体现先学后教、以 学定教的过程 • 巩固训练→定时训练巩固提升,让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 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 反思拓展→反思感悟拓展提升,总结知识、归纳方法、渗透 思想、反思收获与困惑,提高知识的基础性、拓展性、综合 性、应用性
自主教育中新授课、评析课、练习课等 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郧西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魏建军
自主教育的内涵
• 自主教育就是把教育的对象变为 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 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 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 教育,其核心在于自主学习、自 主管理和自主发展。
自主教育的基本理念
• 三环: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 提高 • 六步: 定向导入---自主体验---合作 展示---探究点拨---自测反馈--反思总结
• 课堂教学流程 (1)在小组讨论环节应抓住①本题出错的原因 是什么?今后如何避免?②本题解法是什么? 有没有更好的解法? (2)错题检查中结合讨论情况,上报疑难题目, 跨组探究,分类化归。 (3)重点讲评环节可让师生共同完成,对错误 率较高、拔高、能力等类题目突出重点,找准 思维障碍,点拨突破,注重一题多变、一题多 解,也要向学科综合,学科间综合,现实生活 等方面延伸拓展,多采用组内、跨组、全班等 多种形式的讲评与展示。 (4)自我整理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去联想相同或 相似的题目的解题方法加以归纳,反思,也可 以错题集、备忘录、方法宝典等形式总结。

数学“例题、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数学“例题、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F , 与 椭 圆交 于 A、 £ B两 点 , 若 斜角.
经 过 讨 论 , 生 找 出 了 多 种 答 案 , 给 出 学 如 ① 弦 的 长 ; 弦 B 的 中 点 的 横 坐 标 ; ③
, 求 的倾
与  ̄ 十 的 关 系 , 们 可 / 它 以 构 成 一 个 什 么 样 的 几 何
空 间. 有 如 此 , 生才 会 感 到宽 松 、 洽 、 唯 学 融 愉 快 、自 由 、 然 而 没 有 任 何 压 抑 , 能 自 由地 自 坦 才 主 地思考 、 究 问题 , 所顾 忌地 发 表见解 . 探 无 大 胆地 决 策 和 实 践 , 有 可 能 创 新 . 才
的 , 师 往 往 只 需 提 醒 一 下 , 到 为 止 , 生 即 老 点 学 能 掌 握 . 于 学 生 一下 子 不 易想 到 的 方法 , 时 对 有
z+ Y
T I -Y
cs s A 一 2sa ÷ + A)≤ 2 oA 4 i - n i (
所 以 原 式 的 最 大 值 为 2. 通 过 对 这 道 题 的 求 解 , 生 加 深 了对 数 形 学 结 合 解 题 方 法 的 认 识 , 于 类 似 的 问题 , 就 能 对 也 进 行 思 考 了. 践 证 明这 样 处 理 的 效 果 比较 好 实

七 Y
如 图 1 这 是 一 道 求 函数 的 最 值 的 问 题 , , 学 生在 求 解 过 程 中普 遍 感 到 棘 手 . 学 中 , 只 提 教 我
总 之 . 课 堂 教 学 中少 一 点 “ 办 ” 多 留一 在 包 , 点“ 白 ” 给 学 生 以 思考 的 余 地 和 时 间 , 比教 空 。 要 师平铺 直叙 地 灌输 更 能引起 学 生 的有 意 注意 ,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练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多年来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带领学生核对答案作为主要形式,淡化练习过程的指导,缺乏对错因的分析;二是照本宣科,练一题讲一题,缺乏对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训练。

这样的练习课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感觉枯燥疲惫,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为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对练习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练习课教学模式,旨在体现练习的层次性、综合性、拓展性,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结合《比例尺的练习》来谈谈练习课的基本模式.一、教材分例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析《比例尺的应用》在教材中,并没有单独一块练习课的内容安排,这一块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练习课它不同于新授课,练习课的特点是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拿到这个内容,我有两个思考:一是这堂课让学生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就够了吧吗?二是本堂课练习的生长点在哪里?因此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读懂不同的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

让学生体验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一、新知课(一)概念新知课1、教学目的任务该课型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手段,揭示和概括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把握准某类事物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解决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理解。

概念课教学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任。

突出数学源于客观存在,源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的思想。

要通过概念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课型特征该课型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代表学习”和“概念学习”。

通过“概念学习”,把作为新知识中的概念,正确地初步地转化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概念体系里的概念。

通过“代表学习”,对概念的文字、语言叙述或概念的定义能初步理解,掌握这些数学概念所对应的数学符号及这些符号的书写、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由这些数学符号组成的语言含义,并能初步把它转译成一般语言。

3、教学策略原则1)概念课应注意直观教学。

让学生了解研究对象,多采用语言直观、教具直观、情境直观、电化直观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概括和整理之后形成新的概念,或从旧概念的发展中形成新概念。

2)概念课应解决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几个问题:①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应该准确地给它下定义。

对一些基本(原始)概念,不宜定义的也应给予清晰准确的“描述”。

通过给概念下定义的教学,让学生从定义的表达形式及逻辑思维中去领会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根本区别。

并注意对同一概念的下定义的不同方案,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②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必须克服形式主义。

课内应通过大量的正、反实例,变式等,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使之与邻近概念不至混淆,并要解决好新旧概念的相互干扰。

③概念教学还必须认真解决“语言文字”与“数学符号、式子”之间的互译问题,为以后在数、式运算中应用数学概念指导运算打下基础。

使学生把代表某一概念的数学符号与概念内涵直接挂钩。

④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学数学只管计算,何必花时间学概念”之类的错误认识。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三种基本模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三种基本模式

新授课:“自学—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1.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自学方式有两种,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不准讨论。

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在此基础上,完成提纲中的问题(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复习课:“自补—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1.自补——自主复习,查漏补缺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要避免搞成对照课本找学案中问题答案的倾向。

自主复习完成后再独立完成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

(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自主复习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复习心得,提出复习过程中的疑难进行讨论、帮教,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并将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及不能解决的问题公示在黑板上。

(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使复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教学模式

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教学模式

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教学模式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是指概念课,规律课,例题课,习题课,总结课,讲评课六种课;教学"模式"是指在讲这些课的基本规律中所形成的具有较普遍应用意义的模型或样式.基本内容1.概念课讲好概念,是讲好数学的基础.其主要步骤和要求是:(1)引入(2)定义由学生或教师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应注意合乎下定义的原则,要注意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3)剖析(4)应用(5)小结:系统总结概念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等.2.规律课这里的规律是指:定理,公理,推论,公式,法则.规律是数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所谓学数学,主要就是学规律.讲规律课的主要步骤和基本要求是:(1)发展规律(2)证明规律(3)剖析规律注意: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突出为应用服务.(4)引申规律规律的一般形式(一般不应超教材);特别是规律的特殊形式(那些常用的,需要特殊记忆和掌握的形式).(5)应用规律这是学习规律的目的.注意:针对性,梯度性,灵活性,多变性(如一题多变).(6)小结系统总结规律的有关问题,形成更完善的认识结构和注意事项.3.例题课例题课是揭示概念和应用规律的课,它与一般的练习不同,核心是揭示解题规律.它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例题课要做到:(1)课前准备例题课的课前准备有特殊意义,必须做到:①精选例题例题要有典型性(便于揭示规律),针对性(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需巩固加深的基础知识,技能,数学方法),这是基本的,还要重视启发性,多解性,要少而精.②合理安排用于揭示应用规律的例题,要用典型性最强,又较容易的例题;巩固,深化应用规律的题,要由易到难,要有梯度性,联系性.(2)课堂实施(基本步骤):①说明目的:指明这节例题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以集中学生精力,搞好师生配合.②揭示规律:即通过个性(典例)揭示共性(解这类问题的规律),这是例题课讲得好坏的根本标志.注意:最好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必须要学生理解为什么这类问题有这样的解题规律,防止死记硬背.③巩固练习④小结进一步总结规律的基本点和应用时的注意点,以及这一解题规律和已学过的解题规律的共性与个性,使解题规律形成网络.4.习题课习题课是当学生基本掌握知识应用规律的条件下开设的,以学生为主的练习课.可分为独立型练习和引导型练习.(1)课前准备①精选习题:习题要有针对性,一般性,这是基本的.其次要注意灵活性,新颖性,启发性,综合性,这是上好习题课的基础与关键.②妥当安排:要由易到难,要有系统性,阶段性,梯度要适度.(2)课堂实施(基本步骤)①说明目的:使学生知道通过练习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有目的,自觉地练习,防止盲目做题.②学生练习③巡视指导:这是上好习题课的主要点.要特别注意:④小结5.讲评课这是独立练习或测验后开设的课.目的是分析,解决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关于"三基"和学习方法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课前准备①出好试题:没有好试题,就没有好的讲评课.试题要有全面性(应包括"三基"的基本内容),典型性,针对性,要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灵活性和个别独立性强的题目.②阅好试卷:形式可多样,但必须全面掌握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来的"三基"和学习方法,态度上的问题.③抓好典型:一是关于"三基"存在问题和最优解法的典型;二是在学习态度,方法上特好或特差的典型.这是上好讲评课的最基本素材.④选好素材:需讲评的内容往往很多,必须注意取舍,突出重点,解决主要问题以主带从.(2)课堂实施①略述概况:成绩和主要问题(为典型分析打基础);点名表扬学习态度好,进步快和成绩最好的学生,不点名的提出学习成绩下降,特别是学习态度不好学生情况(时间尽量减少).②典型剖析:这是讲评课好坏的根本标志.剖析"三基"存在问题的典型,要注意: 对基础知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使全体学生明白,是由于对什么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公理,记忆,理解错误而产生的;要小题大作,斩断错根;对基本技能和解题思维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要使全体学生明白,是由于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认识,理解,掌握不够而产生的;要防止就题论题或轻描淡写.对存在问题特别大的,评后还可当类似题要求学生课后再练.③公布答案:形式可多样,但一定要使全体学生知道每个题的正确答案.6.总结课总结课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结构或应用规律串成串,捆成捆,使其系统化,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理解和应用.(1)两种类型(2)总结要求.要有科学性,全面性,要突出重点;要突出知识或思维结构(这是根本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3)注意事项.一般采用总结练习结合,但应以总结为核心;既要突出各部分的联系形成好的知识结构,又要注意解决多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次要因具体问题而定.以上是六种类型课的教学模式.应当说明的是:"模式"是给教者一个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的参考纲要,是可详可略的,有些步骤也可不要,有的还可增加.。

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探讨

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探讨江北高级中学杨后琼郝安军众所周知,教会学生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提高学生的成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思维水平更是重中之重。

由于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在例、习题中,还隐藏很多没写明的东西。

即使最简单的例、习题里,也存在着可发掘的因素,而这些往往并不是学生们所能领会的。

习题课是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发展思维为主要任务的课。

因此,习题课的设计要按照整体、有序和适度原则,做到有目的、有实效、有层次,逐步提高,防止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单一模式化…,需要注意的是,习题课中不仅要求学生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更要重视计算过程,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有所“悟".对于“悟”,分三个层次其一是要明确每一道习题考查那些知识点(课本上的哪些基础知识)要求的层次;其二是让学生做完一道习题后,反思一下,到底解题关键、困难在哪里自己在思考过程中有哪些障碍,可以总结那些经验;其三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每个条件的作用,(包括小条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分析、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由此,我们高中数学组积极探索“三环九步”教学的课堂。

“三环”即预习环节(包含依案预习、预习检测、预习展示三步),交流环节(包含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凝练三步),反馈环节(包含当堂检测、归纳提升、课后练习三步)。

目前我们通过实践对于习题课的基本流程作一简单总结。

习题课教学模式第一步:课前预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教师:(1)整体把握教材,将习题课纳入教学计划。

(2)做好习题课的准备工作。

①精选例题,②要认真考虑教学方法,③要认真配置好课内外的练习题. 学生:认真复习相关知识,如课本、资料等,完成课前准备区,加强习题研究,寻找最优方法或一题多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自测自批,发现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标注。

第二步:课堂探究、交流展示。

步骤一:自主纠错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程度,编制一份练习题,它以题组形式出现,题型要体现多样性,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分为基本练习、深化练习、综合练习),结构要体现完整性,能体现知识和方法。

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践行“六步教学法”新课堂模式,打造高质量主讲人:张显俊一、突出重点环节,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多种原因,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曾一度处于低谷,萎靡不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新时代课改的环境下,抓住了机遇,考察、借鉴了“洋思中学”、“东辰学校”等多家名校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和“引、学、交、导、练、结”深渡特色的“三环六步”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过程中更有很多不完善,但是却不能掩盖它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符合了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本,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校的特色课堂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还望积极配合,切实开展课堂教学。

(一)理念:1、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到精讲多练。

2、教学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发展个性。

3、学生多要素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4、学生知识是在做中学到的,能力是培养的。

5、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引、学、交、导、练、结”。

1、第一步:“引”。

创设情境,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要求:①、创设情境要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③、时间要短,3分钟内完成。

2、第二步:“学”。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看书或读书),完成主要知识学习。

要求:①、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学生要解决的问题;②、教师组织学生看(读)书,学生要动眼、口、手(笔)、耳、脑;③、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④、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

3、第三步:“交”。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解答问题,完成主要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学会迁移应用,进行拓展提升,训练思维。

学生可以分组展示,也可以个人展示,可分为口答与板演,展示学习成果与心得,主要是四点四类,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一、一类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一类概念课是概念新知课,简单地说就是给数学名词下定义,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着眼点。

所以一类概念课的学习室数学学习核心,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首要环节。

一类概念课可分为四个环节:情景诱导、自主学习、展示归纳、变式练习。

1 、情景诱导: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学过程,把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学生看得见、理解的了的数学事实。

2、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带着自学提纲中的问题阅读课本上对应内容,学生对照课本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独立看书逐个思考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问题的答案和不理解的内容,老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板书设计,再到学生中巡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3、展示归纳:⑴、检查自学效果,请学生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反映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结果,供学生评价,若有问题便进一步补充、完善,抽查对象要面向全体,学习中下等学生优先,当他们有困难的情况下,庆学有余力的学生回答。

⑵、归纳梳理,主要是对知识梳理,并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加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是指同种类型的题,换个角度或数据,考查学生的能力。

每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评价、完善然后教师进行重点强调二类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和定理性质都属于二类概念课,在二类概念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掌握公式法则和定理的推导方法及证明;二是要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公式法则和定理的内容;三是明确其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四是能灵活运用公式法则和定理解决问题。

二类概念课的教学基本模式为:情景诱导、自主探究、展示归纳、变式练习。

1、情景诱导: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动机上做好准备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景;从相关学科中创设情境;从操作实验中创设情境;从新闻事件中创设情境;从数学文化中创设情境;从故事、典故中创设情境;从类比猜想中创设情境。

一次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笔记

一次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笔记

一次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三步: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练习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五课型:新授课、复习课、检测讲评课、习题课、实验探究课以新授课为例进行环节解读:1、课前预习考虑到初中学生在校时间短、认知能力弱、以自主预习为主的特点,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内容。

具体应体现如下环节:(1)明确预习目标。

预习学案的设计应体现预习的内容、关于预习过程的具体要求以及预习后应该达到的目标。

(2)完成预习问题。

预习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应突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

要杜绝教材知识简单、机械地重复再现,突出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掌握。

(3)巩固预习效果。

通过设计一定量的训练、测试题目引导学生巩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预习成果,同时,通过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发现预习疑惑。

在预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预习反思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出哪些问题已经基本掌握,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存在哪些疑惑等。

2、课内探究(1)情境导入,确认目标。

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课时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分析使学生能够挖掘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惑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

(2)学案导学,自主研修。

课内探究学案所设计的问题主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知识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漏、易混点的知识等,它是通过学生预习和教师预测而提出的问题。

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掌握知识,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找出解决不了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习进程,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出现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助合作。

合作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巩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思维习惯的有效的、必要的过程。

习题课的成败决定学习的成败。

所以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能力的提升,要注意习题选择的梯度性和典型性,既要起到巩固熟练的作用,又要起到提升能力的效果。

为此,初步提出“习题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供大家在课堂教学中参考。

一、基本教学模式
回顾旧知、出示习题→学生合作、交流纠错→师生共探,教师精讲→拓展训练,提升能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二、基本教学要求
(一)回顾旧知,出示习题。

(5分钟)
引导回顾相关知识,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

出示基本练习题,在练习题目的选择上要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自主练习,合作互动。

(12—15分钟)
学生限时、自主完成练习题。

限时,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思维、并能准确表达思维的能力。

自主完成,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对于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练习题,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相互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的正确途径,并且能通过讨论、
交流发现同学解题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并纠正。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走到学生中去,注意观察学生、聆听学生、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所在,为下一步的点拨、精讲做好准备。

(三)点拨归纳,教师精讲。

(10分钟)
教师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归纳,然后再讲解备选的典型题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侧重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指导,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化,为学生下一步自主练习打好基础。

(四)拓展训练,提升能力。

(10分钟)
教师出示拓展训练题,学生独立完成。

具体要求:
1.练习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的综合度,且留给学生做题的时间要充足。

2.安排部分学生上台板演,有条件的也可通过展台来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发现错误及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及时予以反馈纠正。

3.作简要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3-5分钟)
学生归纳:通过习题课,自己有什么提高,弄清了什么问题,总结规律,分享收获。

教师补充:一要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二要体现思想方法的指导。

布置适量相关巩固性练习和变式训练,使学生学会迁移应用,强化巩固复习效果;也可建议学生将做错的典型习题收入“纠错题集”。

三、习题课几个方面的说明
习题课,是新知教学后,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技能,形成技巧,发展智力的目的。

我们往往花很多心思准备一节新授课,而对于习题课比较忽视,仅仅就是引导学生把题做完,其实这是不够的。

习题课对学困生来说,这是一次查漏补缺的好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习题课的教法进行探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习题课特别要注意方法多样,避免练习——讲评——再练习之模式。

为此,教师首先要明确练习的目的、任务,提出要求,作出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半独立练习、独立练习,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最后检查练习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并由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习题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练习内容,并对练习进行科学的设计。

如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后,首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然后是发展性练习,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是综合练习,沟通新知与其他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知识网络
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练习要有层次。

从练习的难度分,有巩固练习,发展练习、综合性练习及技能技巧练习。

每一层次练习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三)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要根据练习的目的要求和不同层次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交换练习形式。

如:口算练习有视算、听算、简算。

应用题的练习可以有列式、提问题、填条件、改条件、问题等,以达到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规律及方法之目的。

低年级的练习课中还可以利用游戏,比赛等,以提高练习的兴趣和效果。

中高年级更应注意联系实际,进行制作,画图,收集生活中的实际数据,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要合理安排练习的份量和练习时间。

练习的数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程度而定,要能保证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和基本技能得以形成,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特别要避免机械重复练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练习要有针对性。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

任何时候,任何班级,都会有差异。

在练习时,无论是从习题的数量、难度的大小及练习时间的长短,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做到学习好的学生能吃饱,学习较差的学生吃
得了。

(六)每次练习,都必须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练习习惯。

练习课结束前几分钟,要求学生根据练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寻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习题课的几个结合
在习题课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做题的速度有快有慢。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习题难度的需要不同,因此,上一堂习题课就应抓几个结合:
第一、小组反馈同集体汇报结合。

通过汇报教师去了解哪些同学会了,哪些还不会,问题出在哪里,为下面的精讲提供典型的案例。

第二、精讲与多练结合。

虽然精讲中讲的题目很少,但是我们如果抓住典型,要求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去练习,就会达到举一反三目的。

第三、优生指导与学困生的辅导结合。

对于学困生的指导是一定要有的。

充分调动优等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去适当辅导学困生,这样会让你腾出更多地时间关注指导孩子们的学习方法,找到课堂教学中可生成的资源。

同时会让先学会的孩子验证自己学会的东西能否讲出来,其实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
巡视,哪个小组在指导上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

综上所述,要将好的方式方法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我们的课堂实践。

并在课堂教学中去总结和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