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控制-实验指导书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原则与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课程重点探究了道路交通控制和管理技术,在简要回顾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控制的实施条件、单个路口交通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快速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行人与自行车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施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与交通信号控制密切相关的一些应用,同时可以掌握一定的控制技能。
1.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道路交通控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掌握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特点,能够规划交通控制线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
2.能够利用前期课程编程、PLC、单片机、制图与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设计交通信号控制方案以及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的优化。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道路交通控制技术》以讲授、讨论为方式,使学生对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在获取新知识的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在道路交通控制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毕业实习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教材较全面地介绍了道路交通控制的相关知识及实用技术。
1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34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5电路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电工技术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电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程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验证电路、设计电路、处理实际线路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公路工程实验实习指导书
中南大学道路工程试验指导书主讲教师刘小明课程名称道路工程实验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及学分32学时、2学分授课班级公路、铁道方向系所单位土木工程学院道路系实验室路基路面实验室目录一、试样准备方法 (1)二、沥青针入度试验 (4)三、沥青延度试验 (7)四、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9)五、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 (11)六、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16)七、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18)八、离心分离法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 (21)九、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 (23)十、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 (24)十一、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26)十二、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试验 (32)第一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一、试样准备方法(一)沥青1、目的与适用范围(1)试验目的:通过规范的试样制备方法,为沥青的各项试验作准备,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适用于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需要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样品,按此方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
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1.5kg。
(3)也适用于在试验室按照乳化沥青中沥青、乳化剂、水及外加剂的比例制备乳液的试样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使用。
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600g。
2、仪具与材料(1)烘箱:200℃,装有温度调节器。
(2)加热炉具:电炉或其它燃气炉(丙烷石油气、天然气)。
(3)石棉垫:不小于炉具加热面积。
(4)滤筛:筛孔孔径0.6mm。
(5)沥青盛样器皿:金属锅或瓷坩埚(6)乳化剂。
(7)烧杯:1 000mL。
(8)温度计:0℃~100℃及200℃,分度为0.1℃。
(9)天平:称量2 000 g,感量不大于1 g;称量100 g,感量不大于0.1 g。
(10)其它:玻璃棒、溶剂、洗油、棉纱等。
3、试验方法与步骤热沥青试样制备(1)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
《交通控制设计与实验》实验指导书-2015
《交通控制设计与实验》指导书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2015/08/23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方法主要依据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中的内容,对其中个别公式和过程进行了变动。
一、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内容与程序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内容应包括: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时段划分、配时时段内的设计交通量、初始试算周期时长和交通信号相位方案、信号周期时长、各相位信号配时等。
整个配时设计过程如下图所示: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流程图二、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时段划分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应按每天交通量的时变规律采用多段式信号配时。
分段视实际情况可从早高峰时段、下午高峰时段、晚高峰时段、早、晚低峰时段、中午低峰时段及一般平峰时段等各时段中选取。
各时段信号配时方案,按所定不同时段中的设计交通量分别计算。
三、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计算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须按各配时时段内交叉口进口道不同流向分别确定。
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流向的设计交通量取值如下:各配时时段中的高峰小时中的最高15min 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宜用实测数据,按下式计算:mn mn d Q q 154⨯=式中: mn d q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设计交通量(pcu/h );mn Q 15——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中最高15min 的流率(pcu/15min )。
若无最高15min 流率的实测数据时,可按下式估算:mn mndmn PHF Q q )(=式中: mn Q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 );mn PHF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系数,主要进口道可取0.75,次要进口道可取0.8。
四、交通信号相位设定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即车道功能划分)方案同时设定。
信号相位对应于左右转弯交通量及其专用车道的布置。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现状描述(一)道路资料设计交叉口为某市中心两条主干路新华路(南北向)和金光大道(东西向)的交叉点。
该路口为规则的十字形交叉口,相交道路均为三块板道路。
各向进口道均为两车道,出口道为两车道。
各道路的纵坡度为0。
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条件是:新华路和金光大道的标准横断面图如图1所示(两条道路一致)。
周围分布着市委市政府等机关单位、明珠大厦等商业设施和明珠礼堂等大型公共娱乐设施,是全市地位最为重要的路口。
图1-1 新华路和金光大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二)交通流参数:表1-1 交叉口早高峰交通量单位:辆由于是城市主干路,车道宽度为3.5,由城市道路分级指标得出限制车速为30km/h,并由此查阅《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得出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为1550辆/h。
(三)现状信号配时现状交叉口采用两相位交通信号控制,各进口道均为一跳直左车道和一条直右车道。
周期长度为60s。
图1-2 信号配时图二、问题分析: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以及其他相关交通参数,利用SYNCHRO交通软件进行交通仿真实验(任务书没有给出的交通流参数,依据具体情况处理)。
以下为synchro 仿真过程:图2-1 问题分析仿真由上图可见,南北进口道直行方向车流交通量大,均超过道路通行能力,延误为70s 以上,排队长度在85米以上,服务水平为E、F级。
因此南北进口通行能力严重不足,需要通过优化配时方案和进行交叉口渠化进行治理。
东西进口交通量相对较少,低于道路通行能力,延误为11s,排队长度为20多米,服务水平为B级,交通状况良好。
图2-2 现状时空图由交叉口时空图可以得出,南北进口道车辆排队现象严重,行车延误大,而东西进口道则交通流较为顺畅,排队车辆很少。
图2-3 交叉口现状图由上图可见该交叉口的主要问题是北进口左转、直行车流交通量太大,排队太长,通行能力供应不足。
其次是南进口道通行能力不足,左转车流延误大。
下表为交叉口现状结果报表表2-1 交叉口现状仿真报表由上表可见,至东西进口的延误大于至南北进口的延误,主要是南北进口交通不畅所致。
道路交通安全学实验指导书new
实验报告的注意要求1.四人为一组,每人从四个实验中各选一个写一份实验报告,不要雷同;2.执笔人作为实验成员写在第一位,其余成员自己签名在实验报告书上;3.每份实验报告书上写上四个实验成员的实验结果;4.实验报告的成绩为执笔人的实验成绩;5.实验步骤根据自己实际操作来写;6.实验报告在下周五之前,由班长收齐后,统一交到办公室602(东门进)。
试验一驾驶员深度知觉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试驾驶员深度知觉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通过使用BD—Ⅱ—104型深度仪来综合测定驾驶员眼睛的深度知觉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
三、实验步骤1、要求被试坐在离观察窗2m处,使之只能看到三根竖棒的中部。
实验时被试头部不能移动,可以用适当高度物体支撑下巴。
2、接通电源。
选择移动速度。
选定一个位置的标准刺激。
3、主试将变异刺激置于前或后限位位置。
4、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的手键,按动“前进”或“后退”按键,调节变异刺激的位置,直到认为变异刺激和两个标准刺激排成一条水平线时,松开按钮,变异刺激停止移动。
5、主试从标尺上读出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实际距离误差,就是被试深度知觉的误差。
四、实验结果试验二驾驶员速度知觉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试驾驶员的速度预知反应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通过BD—Ⅱ—508型速度知觉仪测试驾驶员对车辆速度的判别能力。
三、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AC220V),被试反应手键插头插入被试面右下角的插座中。
启动电源开关,主试仪器面板计时显示:00.00。
2.被试坐在距仪器被试面lm左右,平视屏幕板,优势手手指放在反应键上,准备好。
3.速度设定:按主试面板的“选择速度”键,其上方数码管相应显示移动速度的编号。
4.“挡板”设定:拉动仪器两侧面的拉伸杆,任意确定被试屏幕上左右两个光点的位置,组成一个虚拟的“挡板”。
5.主试按下“开始”键,刺激灯按设定速度自左向右移动,当刺激灯到达第一个设定光点(起点)时,灯被熄灭,被试应假设灯以原速度仍在移动,进而设想,当灯光正好到第二个设定光点(终点)位置时,用右手按下反应键,此时刺激灯会亮,显示其位置,从而判别被试对于速度的判别能力。
交通设计实验指导书--2015
《交通设计》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院系:土木建筑学院班级:12级交通工程2班姓名:葛稳磊学号:20120110090226时间: 2015 年 11 月 25 日编写人:张兵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实验一 左转远引交通组织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左转远引是交叉口交通组织中常见的一种交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禁止本交叉口车辆左转,而将本交叉口需要左转得车辆引到别的交叉口或路段最终实现作左转,它可以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个数,可以减少交叉口信号灯的相位。
实践操作中,这种组织形式效果到底如何呢?本试验将给出答案。
“常用的左转远引有“U ”形左转和“P ”形左转。
“U ”型左传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先直行后右转,从而实现左传,其流线图如下图:先直行后右转实现左传 先直行后右转实现左传 “P ”型回头“P ”型回头,是先直行通过交叉口后借助主路旁边的巷道右转,然后再直行通过交叉口,“P ”型回头左转流线如下图。
本实验四个进口车道均采用先直行后右转的方式,远引前为四相位控制,远引后采用两相位控制。
远引前四相位信号方案图 远引后两相位方案远引前平面图 远引后平面图二、实验内容1.分别运行两个场景的仿真模型,并选择每次仿真的输出数据选项。
2.使用EXCEL软件对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就两个仿真场景各交通流向的运行时间进行对比,并用EXCEL的绘图功能绘制柱状图,以增强数据对比的直观性。
三、实验仪器、设备1.安装有操作系统、网络版VISSIM交通仿真软件、仿真路段场景、EXCEL 等软件的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1.通过对仿真输出各流向车辆平均运行时间数据的对比来评价左转远引法组织前后的交通运行状况。
五、实验步骤1.打开VISSIM软件,打开仿真场景(左转远引前)。
2.点击菜单“Simulation”点击“Parameters”将弹出对话框中“Random Seed“设置为自己的学号后3位。
3.点击菜单“Evaluation”,选取“File”菜单,在跳出的“Offline Anlysis”对话框中选择“Travel time”选项,点击“Configuration”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仿真时间段为300秒~3600秒,计数间隔为3300秒然后点击该对话框中的“Ok”按钮。
《交通控制与管理》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一
交通信号相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一、什么是相位?
二、画出实验所设置的路口的信号相位图。
三、路口定义及相位设置记录(说明+截图,图放不下,可打印出来粘贴到本页背面)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时间:
实验二
时段与配时方案设置
二、采用干线协调控制的意义?
三、实现干线协调控制采取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四、参数设置及演示效果记录(说明+截图,图放不下,可打印出来粘贴到本页背面)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时间: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时间:
实验五
全感应控制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一、1、什么是全感应控制?
二、全感应控制的原理?
三、参数设置及演示效果记录(说明+截图,图放不下,可打印出来粘贴到本页背面)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时间:
实验四
“绿波带”控制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一、什么是“绿波带”?
一、什么是交通管制?
二、黄闪的含义?
三、交通管制的设置及演示效果图、黄闪设置记录(说明+截图,图放不下,可打印出来粘贴到本页背面)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时间:
实验四
半感应控制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一、什么是半感应控制?
《交通控制与管理》实验指导书
《交通控制与管理》实验指导书(交通工程专业用)编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目录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仪器操作细则 (2)实验一:交叉口配时及延误观测 (3)实验二:信号控制交叉口对称式灯色的设定 (5)实验三:路段车流运行图式观察试验 (6)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实验记录应认真填写,不可潦草,并按规定的地位书写交叉口编号、进口道编号、观测方向、日期、天气、调查员姓名等。
3、各项记录须于实验进行时立即记下,不可另以纸条记录,事后誊写。
4、当实验场地为交通现场时,调查地点尽量选择方便观察且能够保证调查人员安全的地方。
5、需用实验仪器进行观测的,应当在实验前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
6、实验结束时,应把实验结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收拾仪器结束实验,并按实验开始时领取仪器的位置,归还仪器与工具。
实验仪器操作细则1、测量仪器必须爱护,防止振动、日晒、雨淋,不应坐在仪器箱子上。
2、开箱提取仪器:1)仪器需要支架的,应先取出支架安放好。
启箱取出仪器前应看清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免装箱时发生困难。
2)从箱中取出仪器不可握拿带显示屏的装置,应握住基座,取出仪器后小心地安置好有关基础设备上。
3、野外作业:1)仪器上的光学部分(如摄像机镜头等)严禁用手帕、纸张等物擦试,以免损坏镜头上之药膜。
2)仪器所在地必须时时有人,做到人不离仪器,并防止其他无关人员使用仪器。
4、搬移仪器:搬移仪器时须带走仪器箱及有关工具。
5、使用完毕:1)仪器箱门要关紧,并立即扣上门扣或上锁。
2)工作完毕应检点一切附件与工具,以防遗失。
6、其它工具:1)一切仪器工具必须保持完整、清洁,不得任意放置,并需由专人保管,小件工具如道钉、气压管、螺丝等尤应防止遗失。
道路检测试验指导书及报告
实验一、路基路面弯沉值测试方法1.实验目的及意义:〔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本方法测定的路基、柔性路面的回弹弯沉值可供交工和竣工验收使用;〔3〕本方法测定路面回弹弯沉可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制定养路修路计划提供依据。
〔4〕回弹弯沉值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且有很多的经验及研究成果,它不仅用于路面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回弹弯沉),用于施工控制及施工验收中(竣工验收弯沉值),同时还用在旧路补强设计中,是公路工程的一个基本参数,所以正确的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试验方法:贝克曼梁法3.仪器设备:〔1〕测试车:采用标准车BZZ-100,双轴、后轴标准轴荷载100KN;每侧双轮荷载50KN;轮胎充气压力0.70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21.30cm;且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的的载重车。
〔2〕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
〔3〕接触式路面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4〕其他: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4.实验步骤:〔1〕试验前准备工作;〔2〕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
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轨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画上标记。
〔3〕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4〕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
弯沉仪可以单侧测定,也可以双侧同时测定。
〔5〕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数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dl,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3m以上后停车,读取终读数d2。
〔6〕整理读测数据,每一个测点的回弹弯沉值按照下式计算:Li=〔dl-d2〕×2 ;〔7〕完成实验报告。
交通管控实验报告
交通管控实验报告交通管控实验是现代交通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城市交通高峰期,通过通过数据模拟和仿真实验等方式,有效降低交通拥堵和提升整体交通效率。
实验涉及到车辆的调度、信号灯优化、智能导航等方面,下面是一份交通管控实验报告的简要范例。
实验名称:城市交通管控系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数据模拟和仿真实验,深入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流量、路况和拥堵情况,并通过调度车辆、优化信号灯和推进智能导航等手段来降低交通拥堵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实验设备:计算机、SIMULATIONX仿真软件、交通数据等。
实验步骤:1. 收集城市交通数据,包括交通流量、拥堵情况、车辆行驶速度等方面的数据,以便进行数据模拟和仿真实验。
2. 构建交通管控系统的实验模型,并设置各项参数和条件,分析模型的运行特点和缺陷。
3. 通过数据模拟和仿真实验,分析交通拥堵、信号灯调度等问题,并设计和测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4. 优化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尝试减轻交通拥堵的情况。
5. 推进智能导航、车辆调度系统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质量。
实验结果:通过数据模拟和仿真实验,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城市交通监管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分析交通拥堵、信号灯调度、车辆调度等问题,并设计和测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信号灯等交通设施,推进智能导航、车辆调度系统等措施,我们成功地降低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并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质量。
结论:本次交通管理系统实验,通过数据模拟和仿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城市交通管控方案,可以通过信号灯优化、智能导航等手段降低城市交通拥堵,最终提高了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人们普遍的增强交通意识以及更广泛应用的管控技术,有望进一步加快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道路交通控制-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单点信号控制配时优化设计(设计性实验)一、实验内容采用程序设计或配时设计软件完成实验内容。
1、程序设计应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程序(程序1),应用程序1计算最佳信号配时方案;应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程序2);应用程序2,对交叉口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2、配时设计软件自行设定一个信号控制交叉口,采用Synchro软件对该交叉口进行环境设计,并在Synchro软件环境下完成该交叉口在三个时段(如:早高峰、平峰、晚高峰)交通状况下所需要的最佳信号配时方案;并对该交叉口在其中一个配时方案控制下的交通运行状况(饱和度、延误时间、服务水平等)做出评价,并应运Simtraffic仿真软件观察其实际运行情况。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学生通过进行单点信号控制配时优化程序设计,掌握设计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配时方案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包括掌握使用韦伯斯特算法计算最佳信号配时方案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巩固所专业知识。
学生全面掌握交通信号控制原理,掌握计算机语言C、VB等在道路交通控制中的应用,掌握配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Synchro配时设计的软件应用,熟悉Simtraffic软件的初步应用,为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要求(1)、采用程序设计完成实验时,要求:确定交叉口类型及信号控制方式(两相位或多相位);应用VC、VB、VFP 等计算机语言进行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程序设计,包括绘制程序设计流程图、进行信号配时程序设计、应用所编程序进行最佳信号配时方案计算;应用VC、VB、VFP等计算机语言进行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设计,包括选取评价参数(评价参数必须包括延误和服务水平,其他参数自行选取)、绘制程序设计流程图、进行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设计、应用所编程序进行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计算;(2)、采用配时设计软件、仿真软件完成实验时,要求:自拟一个十字交叉口,进口道(单向)不少于2车道,三个时段的交通流量分别自定;针对给定的交通流参数,制定其在定时信号控制下的最佳信号配时方案。
交通规划课程实验指导书
交通规划课程实验指导书交通规划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交通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面类型地理文件的创建与编辑方法。
理解地图与图层的概念,学会用样式、标注、图例等修饰地图。
2.掌握数据表文件的创建与编辑方法。
理解表格、字段、记录的含义与关系,掌握将数据表连接到地图的方法。
3.掌握矩阵文件的创建与编辑方法。
4.掌握专题地图的制作方法,包括色彩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以及期望线图。
(二)实验步骤:1.创建面类型地理文件(用于交通分区)操作:File →New File →New Geographic File →Area Geographic File2.编辑面类型地理文件操作:Tools →Map Editing →ToolBox3.为小区图层输入属性数据操作:右侧“T ools”工具栏上的info按钮4.设置小区地图的显示样式操作:地图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Layers”项5.建立和编辑数据表文件示操作:File →New File →New Table Type→Fixed-format binary6.将数据表连接到地图操作:Dataview →Join7.创建基于小区的专题地图操作:点击按钮和按钮,分别制作色彩专题图和点密度专题图8.建立和编辑矩阵文件操作:打开“BaseData.bin”文件,File →New File →Matrix 9.制作期望线图操作:Tools →Geographic Analysis →Desire Lines实验二:出行生成预测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出行生成预测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2.掌握利用TransCAD的统计工具估计回归模型参数的方法。
3.掌握运行回归模型预测小区出行产生和吸引量的步骤。
4.掌握制作统计图表专题图的方法。
(二)实验步骤:1.数据准备在TransCAD中运行回归模型,需要准备如下数据:(1)基于小区的现状年出行产生、吸引量数据。
道路交通实验报告
一、实验所属课程名称交通安全学二、实验时间及地点2023年3月15日,上午9:00-11:30,交通学院实验楼道路交通安全实验室三、实验名称道路交通流量与通行能力实验四、实验要求及目的1. 要求:掌握道路交通流量和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了解不同道路类型和交通状况下的通行能力。
2. 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道路交通安全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1. 道路交通流量观测仪2. 通行能力计算软件3. 交通标志和标线模型4. 模拟车辆模型5. 实验记录本六、实验原理及内容1. 实验原理道路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特定路段的车辆数,通常以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数(pc/h)表示。
通行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路段上可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通常以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数(pc/h)表示。
本实验通过观测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结合道路几何特征和交通流参数,计算通行能力。
2. 实验内容(1)道路选型: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路段,如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等。
(2)交通流量观测:在实验路段上设置观测点,记录一定时间内的车辆通过数。
(3)通行能力计算:根据观测到的交通流量和道路几何特征,利用通行能力计算软件计算通行能力。
(4)结果分析:分析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通行能力,探讨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
七、实验过程及结果1. 实验过程(1)按照实验要求,选择城市主干道作为实验路段。
(2)在实验路段上设置观测点,记录30分钟内的车辆通过数。
(3)利用通行能力计算软件,输入观测到的交通流量和道路几何特征,计算通行能力。
(4)记录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2. 实验结果(1)观测到的交通流量为每小时300辆。
(2)根据道路几何特征和交通流参数,计算得到该路段的通行能力为每小时400辆。
八、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道路交通安全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交通流量和通行能力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通行能力计算软件,提高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交通管理控制实验》实验1-2报告(1)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报告书班级:14交通工程(1)班姓名:张旅学号:20140110090122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实验室实验一:了解交通信号模拟控制机参数设置一、任意设定好一个早、晚的配时方案表,并将该配时方案表存贮在信号控制机中。
(要求,早高峰存在方案0中,晚高峰存在方案6中,方案0的东西向直行可变步设置为学号的后两位,将设定好的配时方案表截图,贴在下面)二、设定好一个早高峰、平峰、晚高峰及夜间的时段方案表,其中早高峰运行方案0,平峰运行方案1,晚高峰运行方案2,夜间运行方案3,并将该时段方案表存贮在信号控制机中,将设定好的配时方案表截图,贴在下面。
三、综合应用:已知一个十字形交叉口各时段方案划分及配时方案如下图所示,请在信号控制机中将设定好的信号控制方案及时段方案截图贴在下面。
实验二:用交通信号模拟控制机制定典型路口信号控制方案一、假设某一交叉口的信号相位图如下图所示,请利用交通信号控制机软件生成相应的信号控制方案,并将信号控制方案通过交通信号控制机的串行通信口进行下载,在控制面板的模拟十字路口上进行模拟运行。
第一相位第二相位第三相位注意:第一相位绿灯时间为“学号后两位+40”S,第二相位为15 S,第三相位为“学号后两位+60”S,行人信号方案在第一相位及第三相位,无全红时间,每一相位结束有一绿闪,时间为3S,将方案运行时的状态截图,帖在下面。
每一相位后3s的绿闪。
二.信号相位如下图,全红、黄闪、绿闪时间及黄灯时间设定为2秒,第一相位时间设定为“学号后两位+32”秒,第二相位设定为26秒,第三相位设定为“学号后两位+25”秒。
第一相位第二相位第三相位确定信号相位表,并采用非对称式灯色设定方案,完成下表,并把方案运行时的2.未用到的步伐时间设定为0。
交通工程学实验指导书(A4)
实验三、四综合道路交叉口延误调查、饱和流量调查及通行能力计算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道路交叉口延误调查、饱和流量调查及通行能力计算的方法,并能够通过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二、实验任务对桂林市高峰小时交叉口延误调查、交叉口饱和流量调查,并进行该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三、实验要求1.预习思考题(1)调查交叉口延误有何意义?(2)饱和流量如何确定?(3)通行能力有哪几种?具体含义是什么?2.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报告,包括相关表格的准备,实验前交给实验教师检查,否则取消本次实验资格。
四、实验内容1.延误调查(1)调查方法采用点样本法(2)人员和设备每个交叉口入口引道需要4人和1块秒表,观测人员和所需秒表的总数根据需要调查的引道数量确定。
(3)样本容量用点样本法调查交叉口延误,必须有足够的样本数,以保证所要求的调查精度。
在此,要求每个进口方向的延误调查,被调查的车辆不少于380辆,调查时间持续15分钟。
(4)调查时间现场调查时间为高峰时期1个小时。
(5)观测方法点样本法就是观测在连续的时间间隔内交叉口入口引道上停车的车辆数,进而得到车辆在交叉口入口引道上的排队时间。
交叉口每一引道需要3-4名观测员,其中1人为报时员,1人(或2人)为观察员,另2人为记录员。
点样本法的现场记录表,格式见附表。
在调查开始之前记录员应将调查日期、地点等填入表内。
观测时间间隔一般取15s(根据情况也可选其他值),这样,每分钟有0-15s、15-30s、30-45s和45-60s4个时间间隔。
观测开始之后,报时员手持秒表.每15s报时一次,观察员在报时后即统计停留在入口引道停车线之后的车辆数,并通知记录员远项记录。
同时,记录员(或第二名观察员)还要统计在相应每1min内的引道交通量,并按停驶车辆和不停驶车辆分别统计和记录。
停驶车辆是指经过停车后通过停车线的车辆,不停驶车辆是指不经停车而直接通过停车线的车辆。
上述观测上作连续进行.直至达到样本容量要求或规定的时间(10min或15min)为止。
交通信号控制课程实验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得操作者能了解交通信号模拟演示控制机(以下简称为信号控制机)的各种控制参数与各项基本功能,熟悉交通信号控制机的操作使用方法,掌握交通信号控制的几种主要控制方式,熟练掌握控制面板各功能键的使用。
从而使得操作者能对交通信号控制机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对其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实验要求:●了解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基本控制参数控制步伐:信号相位:相位步伐表:配时方案(表):时段方案(表):特殊日优先级别:●了解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十二种工作状态运行校准:方案设定:时钟校准:时段设定:手动步伐:日历校准:特殊日设定:密码设定:复位出厂方式:波特率设定:手动黄闪:故障报警:●掌握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几种主要控制方式及其应用场合手动黄闪控制:手动步伐控制:多时段控制:特殊日控制:自动黄闪与关机方案:三、实验内容:●仔细观察交通信号控制机出厂时所定义的十八控制步伐的运行状态,并请描述出各控制步伐的功能作用与设臵依据。
●当东西方向交通流基本对称、左转车流较大、需要为左转车辆提供专用相位,南北方向交通流基本对称、左转车流较小、无需为左转车辆提供专用相位时,试给出交通信号控制机相应的相位步伐表。
●请给出相位步伐表、配时方案表、时段方案表以及特殊日设定表之间的关系,并说说当需要对某特殊日进行特殊日控制设定时,操作者应根据其交通流特性对交通信号控制机中的哪些参数进行修改。
实验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得操作者能掌握信号控制机的配时方案、时段方案与特殊日的设臵过程,学会通过控制面板的功能键实现对交通信号控制机各项参数的修改,并进行模拟验证。
从而使得操作者能对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工作模式和设臵过程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能根据路口不同日期不同时段的实际配时需求,对信号控制机的控制参数进行合理正确的设臵。
二、实验要求:●掌握如何将设定好的配时方案表存贮在交通信号控制机中●掌握如何将设定好的时段方案表存贮在交通信号控制机中●掌握如何将设定好的特殊日设定表存贮在交通信号控制机中●熟悉对密码进行设定的正确操作方法,了解特殊日设定中优先序号的含义与作用●了解如何根据实际路口特性适当修改信号控制机的相关参数,以适应实际路口信号控制的需要三、实验内容:●想一想如何通过修改交通信号控制机的控制参数,实现三相位或两相位的信号控制;如果交叉口较小,信号控制机的哪些控制参数需要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单点信号控制配时优化设计
(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内容
采用程序设计或配时设计软件完成实验内容。
1、程序设计
应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程序(程序1),应用程序1计算最佳信号配时方案;应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程序2);应用程序2,对交叉口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2、配时设计软件
自行设定一个信号控制交叉口,采用Synchro软件对该交叉口进行环境设计,并在Synchro软件环境下完成该交叉口在三个时段(如:早高峰、平峰、晚高峰)交通状况下所需要的最佳信号配时方案;并对该交叉口在其中一个配时方案控制下的交通运行状况(饱和度、延误时间、服务水平等)做出评价,并应运Simtraffic仿真软件观察其实际运行情况。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学生通过进行单点信号控制配时优化程序设计,掌握设计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配时方案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包括掌握使用韦伯斯特算法计算最佳信号配时方案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巩固所专业知识。
学生全面掌握交通信号控制原理,掌握计算机语言C、VB等在道路交通控制中的应用,掌握配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Synchro配时设计的软件应用,熟悉Simtraffic软件的初步应用,为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要求
(1)、采用程序设计完成实验时,要求:
确定交叉口类型及信号控制方式(两相位或多相位);应用VC、VB、VFP 等计算机语言进行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程序设计,包括绘制程序设计流程图、进行信号配时程序设计、应用所编程序进行最佳信号配时方案计算;应用VC、VB、VFP等计算机语言进行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设计,包括选取评价参数(评价参数必须包括延误和服务水平,其他参数自行选取)、绘制程序设计流程图、进行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程序设计、应用所编程序进行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计算;
(2)、采用配时设计软件、仿真软件完成实验时,要求:
自拟一个十字交叉口,进口道(单向)不少于2车道,三个时段的交通流量分别自定;针对给定的交通流参数,制定其在定时信号控制下的最佳信号配时方案。
并验证其中一个最佳配时方案的合理性,即用交叉口延误随配时参数值变化的对应曲线来表示。
(3)、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三、预习要求
1、熟练掌握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最佳信号配时方案的计算算法;
2、熟练掌握交叉口信号控制效果评价参数的确定方法;
3、熟练掌握计算机语言VC 、VB 或VFP 。
4、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的操作过程。
5、熟练掌握Synchro 软件、Simtraffic 仿真软件的应用。
四、实验设备(软、硬件)
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
硬件——普通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
软件——VC 、VB 、VFP ;Synchro 4.0配时设计软件和Simtraffic4.0仿真运行软件。
五、实验原理
1、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最佳配时方案的计算方法 (1)、最佳周期的计算
F.韦伯斯特最佳周期计算公式:
Y
k L k Co -+=
12
1 k 1 = 1.5 , k
2 = 5 式中:C 0——最佳周期,秒;
L ——周期损失时间,秒; Y ——交叉口关键流率比。
周期近似计算公式: C 0= 2C m
式中:C m ——最短周期,秒。
(2)、绿信比的分配
等饱和度法(F.韦伯斯特算法):
各相位绿信比按各相位关键车道流率比之间的比例进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相位饱和度就是交叉口饱和度。
u i =
Y
y i
⨯ U 式中:u i ——相位i 有效绿信比u i
y i ——相位i 关键流率比
Y ——交叉口关键流率比。
U ——周期有效绿信比
不等饱和度法(以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为例):
现给定相位B 的饱和度x 2,求得B 相位的绿信比u 2,u 2=y 2/x 2;由周期绿信比U=u 1+u 2,可得相位A 的绿信比u 1,u 1=U –u 2。
2、交叉口信号控制效果评价参数的确定方法; (1)、通行能力
相位通行能力P i :
式中:P i ——相位i 通行能力,辆/时、辆/秒;
G ei ——相位i 有效绿灯时间,秒;
S i ——相位i 关键车道饱和流率,辆/时、辆/秒; u i ——相位i 绿信比。
交叉口通行能力P :
式中:P ——交叉口通行能力,辆/时、辆/秒;
P i ——相位i 通行能力,辆/时、辆/秒; n ——相位数。
(2)、延误
欠饱和延误模型:
i
i ei
i i u S C
G S P ==
∑==n
i i
P P 1
式中:d i ——相位i 平均车辆延误,秒;
q i ——相位i 某个进口道的车流到达率,辆/秒; C ——信号周期,秒; u i ——相位i 绿信比; x i ——相位i 饱和度。
综合延误模型(TRANSYT-7F 的模型):
式中:
D i ——相位i 的小时车辆延误,辆-时/时; D iu ——相位i 的正常相位延误,辆-时/时; D io ——相位i 的随机与过饱和延误,辆-时/时; q i ——相位i 的小时车辆延误,辆-时/时; R ei ——相位i 的等效红灯时间,秒; C ——信号周期时间,秒 x i ——相位i 的饱和度;
N io ——相位i 的车辆到达率,辆/秒 T ——到达率的持续时间,秒。
(3)、饱和度 相位饱和度:
i
i p q x =)
52(31222)(65.0)1(2)1(2)1(i u i i
i i i i i i i x q C x q x x u u C d +--+--=
io
iu i D D D +=⎪⎪⎩⎪⎪⎨
⎧≥<--=1, 2
1,)
1(2)1(2
i ei i i i i i iu x R q x y u C q D pT
x x x pT
N i i i io 4)1(1(42+-+-=
i
io io x N D =
式中:x i——相位i饱和度;
q i——相位i关键车道到达率,辆/时,辆/秒;
p i——相位i关键车道通行能力,辆/时,辆/秒;
交叉口饱和度:
X=max{ x i},i=1,2,…n
式中:x i——相位i饱和度;
X——交叉口饱和度。
3、采用Synchro4.0配时软件和Simtraffic4.0仿真软件的实验原理
(1)、根据一般道路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典型交叉口数据作为实验设计的基本数据。
(2)、在Synchro4.0软件环境下,完成自拟的交叉口环境设计;
(3)、利用Synchro4.0软件提供的Webster算法,完成定时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给定流量下的最佳配方案;韦伯斯特算法的基本原理见上述相关内容。
(4)、使用Simtraffic4.0动态仿真软件,观察交叉口实际交通运行状况与理论分析的对应关系。
运行状况评价参数的计算方法见上述相关内容。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编程计算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最佳信号配时方案;
(2)、编程计算交叉口信号控制效果评价参数。
2、应用配时设计软件的实验方法与步骤:
(1)、自拟十字路口: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定一个实验路口的渠化方案及各进口道基本参数;在Synchro4.0软件环境下完成交叉口环境设计及流量输入;(2)、在Synchro4.0软件环境下选择定时控制方方式;
(3)、在Synchro4.0软件环境下,完成当前流量下的配时方案设计;
(4)、记录所设计的配时方案值,及相关的性能指标;
(5)、重复步骤1-4,完成其他2个时段的配时设计;
(6)、对于其中一个配时方案,在周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相位值,观察并记录交叉口延误变化并做图表示,以验证最佳配时方案的合理性;
(7)、启动Simtraffic4.0动态仿真软件,观察交叉口实际交通运行状况与理论分析的对应关系。
七、实验报告要求
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包括:
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时间:地点: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
实验内容与步骤:
程序设计流程图、程序清单及计算输出结果:
参考文献:
八、参考资料
教材《道路交通控制原理及应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有关计算机语言VC、VB、VFP的使用说明
Synchro软件使用说明书
Simtraffic软件使用说明书
九、思考题
1、当交叉口流率比Y接近1或大于1时,应如何确定信号周期?
2、信号配时参数对交叉口通行能力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