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

5.政治系统模型
环境
要求
政治系统
输出
政策
(二)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1.机构—制度模型 这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 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人们常常将一项政 策的有无、好坏与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度联系 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二者之间建立某种因 果联系或相关性。 这个模型设定无论何种政策体系,政府权力机 构都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那些规 范着公共权力机构组织与个人的行为的各种制 度,都必然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式和执行 方式。
3.精英模型
由以下一组命题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 (1)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 (2)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 (3)为了保持稳定避免发生革命,非精英上升到精英 地位的过程必须缓慢而又不间断。 (4)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现代社会制 度不变等方面意见一致,只是在很少一些问题上有分歧。 (5)国家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而只反映盛行于 精英中的价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 命性的。 (6)相对说来,行动积极的精英受态度冷漠的民众的 直接影响很少,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 响。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第一节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的构建第二节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第三节上来下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政策过程模型第四节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化与民主化第一节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的构建一模型的含义?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
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第三节 “上来下去”——基于中国经验的 政 策过程模型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化与民主化
(三)政策过程的科学化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第4章PPT课件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第4章PPT课件

.
21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博弈的二阶矩阵
方案A 参与者乙
方案B
方案A
参与者甲
方案B
.
22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路挑战”的博弈矩阵 直行
参与者甲
直行 参与者乙
转向
转向
.
23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囚徒困境”的博弈矩阵 犯人甲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
(第四版)
谢明 编著
.
1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 模型概述 4.2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 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 中国古代政策观
.
2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5 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的偏好
.
17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它告诉我们公共政策不反映公众的 要求,而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
精英理论认为公众是被动、麻木和 信息闭塞的,公众的情感往往被操 纵在精英们的股掌之中,公众对精
英价值观的影响微乎其微。
精英理论认为,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 础准则,精英集团有着一致的认识。
广
广






议程建立
效果评估
政策规划
政策执行
政策采纳
过程模. 型
29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四章 政策模型

第四章 政策模型

(3)最优选择应具备的条件 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具有完备的知识和信 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结果 决策目标单一、 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 好 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 耗
4.对理性主义模型的批判 4.对理性主义模型的批判
第四章
政策模型
第一节 模型概述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
第一节 模型概述
一、什么是模型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 包括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 包括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 具体模型: 具体模型: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 型。 抽象模型:指用语言、符号、图表、 抽象模型: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 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七、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 七、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 选择 1.内容 1.内容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 在利害关系, 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 的决定产生影响, 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领带于所有参 与者的选择。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与者的选择。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当孤立的 最优选择不存在时, 最优选择不存在时,只能根据他人的选择做 出自己最佳的决定。 出自己最佳的决定。
2.“囚犯二难选择” 2.“囚犯二难选择”
囚 徒 困 境 的 博 弈 矩 阵
不坦白 不坦白
坦白
甲:5年 年 乙:5年 年 甲:20年 年 乙:1年 年
甲:1年 年 乙:20年 年 甲:10年 年 乙:10年 年
坦白
八、团体理论: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 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 衡

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2014-5-31 18
4、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 (1)明确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2014-5-31
19
(1)决策者面临一个既定的问题,这一问 题同其他问题可以清楚地分别开来; (2)引导决策者做出重大决定的各种目的、 价值或各种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照 其重要性依次排列; (3)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全部列举出来,以供选择;

2014-5-31
10
在政策科学研究中,模型与方法没有严 格区分的必要,许多分析方法本身也就是 不同的分析模型。 伍启元:按照政策方法划分:理性最佳决 策模型、非理性主义的决策模型、有限理 性决策模型和综合决策模型、政策协调的 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个人判断与集 体决策模型等。

2014-5-31

2014-5-31
20



(4)决策者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对每一个方案进行 评估,并预测出该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5)决策者将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一一对比,并按优 劣排出先后顺序; (6)决策者正确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目的、 价值或目标的那个方案。
开发 全部 备选 方案 预测、 估计、 比较 方案 成本收益
2014-5-31
3
2014-5-31
4
2014-5-31
5
2014-5-31
6
2014-5-31
7
2014-5-31
8
模型评述 世界是复杂的,理解这种复杂性,有必要对其 进行简化,因此我们构建了模型。 模型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 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 信仰的综合体现。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只是注重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补充,以弥补现行政策的缺陷。 •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要注意反馈调节,在试探和摸
索中前进。 • 优点: • 有利于避免因决策严重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 • 缺点: • 明显的保守主义的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需要
14
四、小组意识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狂想症
19
➢ 精英理论是政府权力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政策分析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托 马斯·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中对精英理论的基本观点做了如下概括: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
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

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
相似性特征。抽象模型: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 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经济模型
2
第一节 模型概述
• 二、模型评述
• 模型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 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的综合体 现。
• 模型的“真实”——一种主管构建,对复杂现实的一种 人为想象,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现实。
18
五、 精英主义:政策是精英们的偏好
• 公共政策视为把握统治权力的政治精英们的价值偏好 • 主要观点:在政策过程中,公众是完全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
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政 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来决定, 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加以执行。
,增强小组的开放性:思想库 ➢ 可以把决策小组再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的人主持小组的讨论,然后把意见汇总,结
果可能会有很大变化 ➢ 决策小组的成员可以和信得过的组外人士交换意见,把他们的意见带到组内,避免“

宁骚《公共政策学》笔记

宁骚《公共政策学》笔记

宁骚《公共政策学》笔记《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政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公共政策第4章第3讲

公共政策第4章第3讲

团体政策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
团体模型的优点:
(1)它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窥 视在多元政治体制里,如何在团体竞争中使相互对 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 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是团体间力量均衡的结果具有一 定的启示意义。
团体模型的缺点:
第一,它把注意力集中于政策形成过程中那些 重要的能动因素的同时,过分夸大了团体的重要性 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作用。 一个不能充分地接受团体影响的政府是一个专 横霸道的坏政府,一个不能充分地超越团体影响的 政府则是一个弱政府。



( 4 )政策实施产生结果,社会成员作出反应, 重新提出要求和支持,这些信息传回政治系统,执 政者再次作出对策和行动,开始新一轮输出,形成 反馈; (5)反馈并非政策过程的终点,政策过程是政 治系统与环境间持续互动的过程。

系统政策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

系统模型的优点:
( 1 )拓展了政策研究的视野,将政策制定放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

博弈规则描述了适 用于所有参与者的多种 选择。最简单的形式被 称为二阶矩阵,如图: 方案A
参与者甲 方案A 方案B

参与者乙
甲:结果 乙:结果 甲:结果 乙:结果
甲:结果 乙:结果 甲:结果 乙:结果
方案B

公路挑战的博弈矩阵
参与者甲 直行 转向
直行

参与者乙
转向
甲:-10 乙:-10 甲:+5 乙:-5

二、系统理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同样也被应用于公共政策 分析。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指政治系统。政治系统具 有一般系统的全部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性。

第四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决策中 ①细分资源 ②建立配合优先顺序 的动作目标 ③建立其他重大价值 ④准备政策方案 ⑤对不同方案的利益 与成本进行可靠的预 测 ⑥择定最佳方案 ⑦评估最佳方案的成 本与收益
决策后 ①激励政策执 行 ②执行政策 ③政策执行后 的评估
7,混合扫描模型 (Mixed-Scanning Model)



4.将决策者的战略设定为只专注于政策 的逐步改变,其政策分析集中于熟悉的 经验上,大大减少必须分析的因素即复 杂性 5.把政策结果设定为看上去似乎缓慢, 但积小变为大变,其实际速度要大于一 次大的变革

评价:


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朝着保守的方 向阐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有限理性,只 注重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 现 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



渐进主义模型包括两组命题: 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 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 作出局部的边际的调适(美国宪法) 2.决策是一个典型的一步接一步永远没 有完结的过程

关于渐进模型的几点说明:



1.将决策者设定为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 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同时又是一 个头脑清醒的问题解决者 2.将政策目标设定为只是进行局部的有 限的改进 3.将决策过程设定为各种政策主体妥协 调适、良性互动进而实现动态均衡的过 程



组织决策通过类似“垃圾桶”的集合体 的决策机制来完成。 决策可以分为4个相互独立的要素: 1.问题:组织都会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 有时问题会找到适合方案,有时并没有 合适方案可资运用,或者所选择的方案 不能解决组织面临的问题,所以组织问 题会一直存在。


第4章 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第4章  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⑥ 团体成员可以和信得过的组外人士交换意见,然后把他们的意见 带到组内,避免“当局者迷”的弊端,发挥“旁观者清”的优势。 ⑦ 一些专家和有关人员可以被邀请到会, 并鼓励他们向核心成员的 意见提出挑战,加强决策小组的开放性。 ⑧ 领导者在每次会议上应暗中委派一个“魔鬼”角色。 ⑨ 如果政策涉及一个敌对国家或组织,就要警惕情绪化的过激行为, 用足够的时间调查和分析敌对势力的迹象与意图。 ⑩ 不要轻易满足简单的“一致”,在成员形成完全一致后,应该再 开一次会,专门提出疑问,并加以认真的研究。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渐进模型的特点: 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评价: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试验、不断反馈和 调整的过程。其有利于避免因决策严重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 然而,渐进模型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有着很大的局限, 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1.3 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排列并简化事实
认定重要层面
符合社会现实
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指导调查与研究
提出一定的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 政策模型——公共政策的分析途径
4.2.1 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以经纪人假设为前提。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2 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

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ppt课件

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3
第二节 政治分析模型
一、精英分析模型
✓ 又称杰出人物政策模型。最早是由托马斯·戴伊 (T·R·Dye)、哈蒙·齐格勒(H·Zeigler)在《民主政治的讽 刺》中提出来的。
精选课件ppt
14
第二节 政治分析模型
(一)核心理论
✓ 公共政策可以看成是握有统治权的杰出人物的价值观和 偏好的反映。
精选课件ppt
27
第二节 政治分析模型
二、集团分析模型(团体模型)
(一)基本假设 • 社会中存在各种能参与政治活动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
由拥有一定权力并具有共同利益或观点的人组成,这些 集团为了维护或实现自身的利益,总是以集团形式参与 和影响政治生活。 • 要使社会稳定地发展,就必须对各种群体利益或团体利 益进行沟通、协调,以实现利益、权力、价值上的平衡。
对基本价值表示争议。事实上,并不存在精英间绝不竞
争的社会。只不过,精英间竞争仅限于狭隘范围,且一
致多于纷争。
精选课件ppt
19
第二节 政治分析模型
(二)主要内容
(5)公共政策的实质与变革
✓ 公共政策并不反映人民大众的要求,而主要是反映精英 人物的利益与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变化(变革)将是渐 进性,而非革命性的。
• 代表作:戴维•B •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 共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精选课件ppt
29
第二节 政治分析模型
(三)基本内容
1.团体行为:团体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是政治生活的主要 行为。
(1)团体(interest groups):基于共同的态度或利 益而构成的个人集合。“当一个团体通过任何一个政府 机构或直接向任何一个政府机构提出某种要求时”,就 构成了政治利益集团(压力集团)。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圣才出品】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4.1 复习笔记一、模型概述1.什么是模型(1)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更易于为人们所把握。

模型作为研究原型的中介,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阐述研究的问题。

(2)模型可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①具体模型是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

这些模型对原形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性特征。

②抽象模型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2.模型评述(1)进行政策分析,如果不使用模型的方法,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模型源于人类的经验,但它绝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的综合体现。

因而,在政策研究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地对待模型所代表的“真实”。

这种“真实”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的构建,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种人为的想象。

(2)然而,有时候我们却常常百分之百地确信这种想象的真实性,把主观的抽象完全等同于客观的现实,这也正是模型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所面临的一种风险。

(3)没有简化和抽象,我们就难以认识复杂。

为了认识和解释形形色色的政策现象,我们需要借助于一些分析模型。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许多政策学家曾多次提到的潜在危险——“错置具体的谬误”即把源于经验的抽象认识等同于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

3.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用以评估模型效用的一般性准则:(1)排列并简化现实政策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依赖于它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序化和简化的能力:①序化(理清顺序)能够使真实世界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逻辑上的联系;②简化(变复杂为简单)有助于人们清楚地理解那些难以琢磨的复杂现象。

(2)认定重要层面政策模型的有效性与其概括政治生活中重要内容的能力有关。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政策模型在政策分析中的作用
2020/1/16
15
(1)排列并简化现实:序化和简化 (2)认定重要层面:抓住重要因素 (3)符合社会现实:依据经验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概念的实质性含
义一致 (5)指导调查与研究:可操作性 (6)提出一定的解释:解释大于描述
2020/1/16
16
一、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全面理性模式(comprehensive-rational model)/纯粹理性模式(pure-rationality model):泛指决策者能够依据完整而综合 全面的资料作出合理性的决策。
1、理论基础: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理 论,即经济人自私且功利,做任何事情都以 满足个人最大利益需要为目标。
2020/1/16
3
2020/1/16
4
2020/1/16
5
2020/1/16
6
2020/1/16
7
2020/1/16
8
模型评述 世界是复杂的,理解这种复杂性,有必要对其
进行简化,因此我们构建了模型。 模型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
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 信仰的综合体现。
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第一节:模型概述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2020/1/16
1
一、模型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依据相似性
原则而创造或选择一种系统,用于代表被研究的 对象,对认识对象所作的抽象描述。 2、特征: (1)相似性和真实性:现实性基础 (2)抽象性和简单性:现实系统的抽象和简化, 突出重要和本质因素。 (3)模拟性和关联性:通过对原型各因素之间关 系的构造来模拟对象。

公共政策学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学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A.安德森B.戴伊C.拉斯韦尔D.西蒙【解析】D2.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的构建者是A.西蒙B.林德布洛姆C.德洛尔D.埃齐奥尼【解析】B3.规范最适模型的提出者是A.德洛尔B.林德布洛姆C.西蒙D.埃齐奥尼【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规范最适模型的提出者。

德洛尔提出了规范最适模型。

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是渐进主义模型;西蒙提出的是有限理性命题;埃齐奥尼提出的是混合扫描模型。

4.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的学者是A.西蒙B.伊斯顿C.德洛尔D.埃齐奥尼【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系统模型。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阐释和完善了政治系统分析。

这一分析框架被应用于公共政策学时就被称为决策的政治系统模型。

政活系统模型把决策主体假定为政治系统,它由一个社会中那些可以识别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机构和活动组成。

政治系统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5.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中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是A.集团模型B.混合扫描模型C.精英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解析】A6.在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中、揭示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模型是A.机构—制度模型B.精英模型C.集团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精英模型。

精英模型揭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

从这一视角所做的政策分析可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总是统治阶级的政策。

7.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个模型是A.混合扫描模型B.现实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系统模型的特点。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课件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课件
7
决策者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
➢ (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 (2)引导决策者做出决策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
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其重要性不同而依次排列; ➢ (3)解决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为决策者一一
权衡; ➢ (4)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都进行
第三,这个模型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 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因为在实践中这两种分析 工具面对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公共政策问题时却往 往束手无策。
第四,这个模型假定决策者全智全能,但是在实践中决 策者拥有的知识、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9
西蒙提出的决策者有限理性
他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是不可能达到最 佳程度,而只能是追求一种近似的优化途 径,即“寻求满意”的管理决策和结果。
6
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而理性 人被赋予以下特征:
(1)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2)他会依据其价值偏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
排列出优先次序。 (3)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 (4)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
者。 (5)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第三,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 察的指南,向研究者指出了研究工作的重点和 优先顺序。
3
(三)公共政策模型必备的条件
❖ 第一,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 第二,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
各项微观、具体政策的宏观特性; ❖ 第三,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
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 的基础上; ❖ 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 素持客观态度; ❖ 第五,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 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 。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模型: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

※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1)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构模事物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有效预测;(2)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政策过程模型的必备条件:(1)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2)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3)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4)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5)必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公共政策分析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1)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2)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性(3)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有:①理性主义模型②渐进主义模型③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有:①机构—制度模型;②集团模型;③精英模型※理性主义模型的含义: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1)这种模式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2)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1)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2)理性人的公正,客观和理智是有限的;(3)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而对社会性,政治性,文化公共政策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4)理性人在决策中拥有的知识,信息都是有限的;※西蒙和林德布洛姆德的修正:西蒙提出决策有限理性的命题,对其批评和改进形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渐进主义模型的含义:林德布洛姆主张援用民主智慧寓于社会互动之中的市场运作的原理,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德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的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渐进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其两大命题为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渐进主义模型的缺陷:其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只注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现,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规范最适模型(德洛尔):(1)以四项假设为基础;(2)把政策过程分为:①决策前②决策中③决策后;(3)其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混合扫描模型(埃齐奥尼):(1)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式和渐进主义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它们的缺陷.(2)存在的缺陷:与规范最佳模型一样,是试图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就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有些模棱两可;※政治系统模型:(1)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2)决策主体(政治系统)做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决定,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3)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的系统运行过程;(4)其特点是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5)缺陷:适合宏观分析的模型,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轮廓,不能够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特性;※机构—制度模型:(1)特点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2)是建立在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上的(如人们对一项决策的好坏,有无总是与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度联系起来,或自然而然的在两者间建立某种因果关系或相关性);(3)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①合法性②普遍性③强制性;※集团模型:(1)戴维.杜鲁门: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2)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对公共政策的界定是:某一特定时间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3)特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4)缺陷: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所起德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无法解释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精英模型:(1)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和米歇尔斯,经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进行民主改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析途径;(2)戴伊和齐格勒<<民主的嘲讽>>(3)认为实际的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的(4)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1)建构的两种资源: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2)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又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它是一个逻辑过程;(3)“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特征是容纳性和开放性: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①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②群众—领导性模型;③个别——一般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4)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式,它能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式和决策手段(5)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构的决策模式,经过改造是可以被整合到我国“上下来去”模型的某一个亚模式中去的(6)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设计和技术手段,统计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都可以在”上下来去”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构建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的原因:①港、澳、台因素论②华人经济圈论③儒家文化圈论④伟大人物论⑤政府功能论⑥国际形势论⑦政策决定论※决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公共权力机关,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合法性和强制力。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一、中国的政策过程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共识”的目标诉求。

共识就是意见一致。

我国的宪政制度、政府体系以及党政关系均将共识视为政策目标。

在政策过程的实践中,共识诉求甚至超越单纯的理性目标,如用政策方案的“可批性”代替“可行性”的情形。

共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成,如指令、协商、竞争等。

政策过程由政策舞台、政策参与者和共识过程三个变量构成。

政策舞台即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门、机构或非正式组织。

政策参与者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政策制定的行为个体。

共识过程即意见收敛的过程,在政策研究中,共识过程与信息流动的方向、官僚组织的层级、参与政策制定的组织及网络等均相关。

政策过程的模式受到制度环境的显著影响。

制度环境包括政府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变量。

政府组织结构决定了政策制定的舞台、程序和规则,并规定了政策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资源配置方式和产权结构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利益格局和政策立场。

意识形态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政策信仰和政策偏好。

由于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在权力关系、利益格局和政策偏好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政策压力和冲突随即形成,政策过程就是缓解政策压力、解决政策冲突的共识形成过程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

官僚体系是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

官僚体系是政策过程的组织基础和制度框架,它规定了各个部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能分工,从而限定了政策在哪些政府部门制定、经由何种程序和规则、最后以何种方式颁布和执行。

制度化层面上的官僚体系提供政策过程的正式规则,其政策压力和意见传达、收敛、并达成共识的过程通常是自下而上的、程序化的过程;政策舞台的社会化层面就是参与或影响政策过程的机构、团体或个人所组成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即协商网络。

揭示了官僚组织和正式制度背后的动态因素,如哪些人在积极推动、其影响力的来源、作用途径和影响强度等。

公共政策学 第四章 公共政策模型及理论

公共政策学 第四章 公共政策模型及理论
6
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条件:
◆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 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Herbert Alexander Simon 1916- 2001)
10
有限理性模型的基本问题
◆ 有限目标:目标多重或不清晰 ◆ 期望水平:因人而异 ◆ 搜索方法:满意即可
① 试探方法:在没有现成满意方案时,提出探索方案,进行试点,然
后总结推广。 ② 随机方法:决策环境不明朗。 ③ 排除法:方案较多时,一一排除。
◆ 2.认定重要层面:抓住主要矛盾,剔除不相干因素
◆ 3.符合社会现实: 模型根据现实归纳提取的
◆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剔除概念,对现实进行抽象
◆ 5.指导调查与研究: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可验证
◆ 6. 提出一定的解释: 描述现实+解释现实。
第二节 政策分析模型及理论
1. 传统理性模型
2. 有限理性模型 8. 团体理论 9. 系统理论 10. 公共选择理论 11. 小组意识模型 12. 过程模型 13. 批判性理论 14. 实验性理论 15. 取舍理论
决策也就越有意义。
16
五、精英理论
◆ 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行动 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 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 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加以执行。
英雄史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 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 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 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 和理论模式两种。 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 1、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 性,对所构模事物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了 有效预测; 2、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 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4、政治系统模型 1)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 创始人:伊斯顿; 2)决策主体(政治系统)做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 权威决定,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 3)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的系 统运行过程; 4)其特点是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 5)缺陷:适合宏观分析的模型,只能给人们提供 一个轮廓,不能够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特性;
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有: 1、理性主义模型 含义: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 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 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 具体运用:1 )这种模式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2 )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 缺陷: 1 )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 2 )理性人的公正,客观和理智是有限的; 3 )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工具 所起的作用,而对社会性,政治性,文化公共政策问题却 往往束手无策; 4 )理性人在决策中拥有的知识,信息都是有限的; 西蒙和林德布洛姆德的修正:西蒙提出决策有限理性的命 题,对其批评和改进形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政策过程模型的必备条件: 1、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2、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 3、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 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 4、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 5、必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 时观察的功能 公共政策分析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 1、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 2、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性 3、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 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
2、渐进主义模型 含义:林德布洛姆主张援用民主智慧寓于社会互动 之中的市场运作的原理,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 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的互动进而 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 具体运用:其两大命题为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 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 的政策做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决策者把决 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 过程. 缺陷:其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只注重看起来微 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现,压制政策创 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
第四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一、决策过程的理性化 决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 神,经由合法的公共权力机关,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 合法性和强制力。 二、决策过程的专业化 决策过程专业化的原因:(政策过程专业化也是公共政策 科学化的重要内容) 1、政策议程的确立需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意见; 2、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参谋 3、专业人员的价值观、素质和利益等因素经常影响到政 策实施效果; 4、政策效果需专业人员来评估。他们的判断和诊断能够 对政策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
3、精英模型 1)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 托和米歇尔斯,经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进行民 主改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成为西方 国家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 析途径; 2)戴伊和齐格勒《民主的嘲讽》 3)认为实际的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是由直接 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的 4)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 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
(三)“上下来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1、识记:“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含义 2、领会:(1)构建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的原因 (2) “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构建 (3) “上下来去”政策过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 3、简单运用:构建“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意义 4、综合运用:运用“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对当代中 国的一项重要政策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 (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1、识记: (1) 决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 (2)决策过程 专业化的含义(3)决策过程科学化的含义(4)决策过程 民主化的含义 2、领会: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三节 “上下来去”——基于中国 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一、中国经验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 构建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的原因:①港、澳、台因素 论②华人经济圈论③儒家文化圈论④伟大人物论⑤政府功 能论⑥国际形势论⑦政策决定论 二、“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构建 1、建构的两种资源: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 论;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 2、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 “形而上”的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又是一个 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 程在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的过程;它是一个逻辑过程;
三、”上下来去“政策过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 1、 “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特征是容纳性 和开放性: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①决策认识的 真理性模型;②群众—领导性模型;③个别—— 一般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 2、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式, 它能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 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式和决策手段 3、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建构的决策模式,经过改造是可以被整合到我 国“上下来去”模型的某一个亚模式中去的 4、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设计和技术手段,统 计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都可以在”上 下来去”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构建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第三节 “上下来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 策过程模型 第四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构建 1、识记: (1) 政策过程模型的认识论意义 (2) 政策过程模型的 必备条件 2、领会:公共政策学分析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 (二)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1、识记: (1) 理性主义模型的含义(2) 渐进主义模型的含义 (3) 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的含义(4)政治系统模型的含 义(5)机构—制度模型的含义(6) 集团模型的含义 (7) 精英模 型的含义 2、领会 (1)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2) 渐进主义模型的具体运 用 (3) 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的具体运用(4) 政治系统 模型的具体运用(5) 集团模型的具体运用(6) 精英模型的具体运 用 3、简单应用:(1)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运 用 (2) 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运用 4、综合运用: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适用于中国政策实 践的条件
二、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 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有: 1、机构—制度模型 1)特点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 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 2)是建立在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上的(如人们对一 项决策的好坏,有无总是与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度 联系起来,或自然而然的在两者间建立某种因果 关系或相关性); 3)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 显著特征:①合法性②普遍性③强制性;
2、集团模型 1)戴维.杜鲁门: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 2)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 策形成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对 公共政策的界定是:某一特定时间集团间的争斗 所达到的平衡; 3)特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 4)缺陷: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 权力机构自身所起的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 无法解释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 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 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
3、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规范最适模型(德洛尔):1)以四项假设为基 础;2 )把政策过程分为:①决策前②决策中 ③决策后;3 )其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 混合扫描模型(埃齐奥尼):试图保留理性主义 模式和渐进主义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它们的 缺陷. 缺陷:与规范最佳模型一样,是试图调和理性主 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上的矛盾,就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有些模棱 两可;
三、决策过程的科学化 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及其他决策 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 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 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实事求是地进 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 抉择。 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政策过程的民主化的含义: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社 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 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 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