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ards护理ppt课件
循环监测与护理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 率、血压和呼吸等指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示, 合理安排输液计划,维持水、电
解质平衡。
注意观察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过程中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
反应。
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医生的指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包括肠内营养和肠 外营养。
ARDS护理PPT课件
目 录
• ARDS概述 • ARDS的护理评估 • ARDS的护理措施 • ARDS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 ARDS的康复护理
01
ARDS概述
ARDS的定义
ARDS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简称,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 以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和肺水肿为主要表现。
注意观察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过程中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04
ARDS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是ARDS护理的重要环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感 染风险。
详细描述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定期为患 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吸氧后的血氧饱和度和血 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氧疗方 案。
注意观察吸氧过程中患者的反 应,预防氧中毒等不良反应。
机械通气护理
对于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 应选择适当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 ,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通气和氧
第五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课件
家属护理指导
指导家属正确照顾患者,包括 协助患者排痰、翻身、拍背等 。
教会家属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 方法,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 发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指导家属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 和休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如进行呼吸锻炼、肌肉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肺功能和体 能。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ARDS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低氧血症、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影等,病情 严重时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ARDS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呼吸频率大于28次/分;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X线胸片显示双肺浸润影。
基础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研究
科研人员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
病理生理研究
通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情发展,为治疗提供理论支 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
各国学者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方式 进行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 经验。
药物治疗
抗炎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用于减轻肺部 炎症反应。
支气管舒张剂
如茶碱类药物,用于缓解支气 管痉挛。
抗凝治疗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 环。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
其他辅助治疗
01
02
03
氧疗
通过吸氧来提高血氧饱和 度,改善缺氧症状。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和需求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ards课件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诊断标准的更新
01
随着对ARDS的深入了解,诊断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更好地
反映疾病的本质。
治疗策略的改进
02
医生可能会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
果。
医患沟通的加强
03
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更充分的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
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感谢观看
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机械通气方 式,如间歇正压通气、持续正压通气 等。
参数调节
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反应,适时调整 机械通气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 等。
镇静与镇痛
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给予 适当的镇静和镇痛,以减轻患者痛苦 和焦虑。
监测与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 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 道通畅,以保障患者正常呼吸。
提供舒适的环境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 空气清新、湿润,减少外界刺激, 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05
ARDS的预后与展望
预后情况
总体预后
ARDS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病死
率有所降低。
影响预后的因素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ARDS 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式等都可
能影响预后。
长期预后
幸存者可能面临长期的后遗症, 如肺功能不全、心理问题等。
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治疗手段
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提高ARDS的治 疗效果。
预防策略
探索预防ARDS发生的策略,降低ARDS的发病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共27张PPT)【27页】
无法将ALI和ARDS截然区分。
二、 ARDS 病因
4
ARDS 2024/9/5
●已报道引起ARDS的原发病因多达100余种,涉及临床各系 统疾病/各科室病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休克 各种类型休克,如感染性、出血性、心源性和 过敏性等,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所致的感染 性休克。
2.创伤 多发性创伤、肺挫伤、颅脑外伤 、烧伤、电击伤 和脂肪栓塞等。
Hg) 或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 150
(mmHg)
4、 除外慢性肺疾病和左心功能衰竭等疾病; 5、X线胸片肺纹理多、模糊,或斑片状/大片渗出性浸润阴影。
★在上述5条中,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征性,仅作为诊
断的参考条件,余4条则为诊断必备条件。
21
痰,咳嗽无力者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痰
液引流。
• (3)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
• (4)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 .体位与氧疗:
• 患者取舒适卧位(半卧位),遵医嘱给予高浓度甚至纯氧给氧,使PaO2较快 提高到安全水平(60~70mmHg),记录吸氧方式、吸氧浓度及吸氧时间,若
吸羊水等也容易发生。
• 6.药物过量 巴比妥类、水杨酸、氢氯噻嗪、硫酸 镁、特布他林和链激酶等。
6
ARDS
2024/9/5
二、 ARDS 病因
• 7.代谢紊乱 肝衰竭、尿毒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2℅~18℅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征。
• 8.血液系统疾病 大量输入库存血和错误血型输血、 DIC等。
• 9.其他 子痫和先兆子痫、肺淋巴管癌、肺出血、肾病 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肺复苏后、放射治疗和器 官移植等。
二、 ARDS 病因
4
ARDS 2024/9/5
●已报道引起ARDS的原发病因多达100余种,涉及临床各系 统疾病/各科室病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休克 各种类型休克,如感染性、出血性、心源性和 过敏性等,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所致的感染 性休克。
2.创伤 多发性创伤、肺挫伤、颅脑外伤 、烧伤、电击伤 和脂肪栓塞等。
Hg) 或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 150
(mmHg)
4、 除外慢性肺疾病和左心功能衰竭等疾病; 5、X线胸片肺纹理多、模糊,或斑片状/大片渗出性浸润阴影。
★在上述5条中,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征性,仅作为诊
断的参考条件,余4条则为诊断必备条件。
21
痰,咳嗽无力者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痰
液引流。
• (3)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
• (4)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 .体位与氧疗:
• 患者取舒适卧位(半卧位),遵医嘱给予高浓度甚至纯氧给氧,使PaO2较快 提高到安全水平(60~70mmHg),记录吸氧方式、吸氧浓度及吸氧时间,若
吸羊水等也容易发生。
• 6.药物过量 巴比妥类、水杨酸、氢氯噻嗪、硫酸 镁、特布他林和链激酶等。
6
ARDS
2024/9/5
二、 ARDS 病因
• 7.代谢紊乱 肝衰竭、尿毒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2℅~18℅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征。
• 8.血液系统疾病 大量输入库存血和错误血型输血、 DIC等。
• 9.其他 子痫和先兆子痫、肺淋巴管癌、肺出血、肾病 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肺复苏后、放射治疗和器 官移植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pt课件精选全文
完整版课件
2
概述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创伤相关性大片肺不张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创伤性湿肺
• 19世界60年代
休克肺
• 1967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1994 AECC
Adult → Acute
Acute Lung Injury
• 2012 Berlin Difinition
一氧化氮吸入
选择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减少肺水肿形成
ARDS存在PS减少或功能丧失
的肺容积(强烈推荐)。
• 不建议对pARDS患儿常规使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严重气 漏综合征的患者除可使用HFOV外,还可以考虑应用HFJV(一
般推荐,64%同意率)。
• 高频冲击通气(HFPV),不推荐作为pARDS常规通气模式(强 烈推荐)。
• 对于pARDS患儿以及分泌物诱发的肺萎陷(例如吸入性损伤),
完整版课件
23
ARDS与心源性肺水肿鉴别诊断
完整版课件
24
其他药物治疗
无创呼吸支持
治疗
有创机械通气 的小潮气量肺
保护策略
完整版课件
限制性液体管 理策略
25
肺保护策略
首选压力控制模式,递减气流,吸呼比 1:1或反比,低潮气量6-8ml/Kg
最佳PEEP的应用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俯卧位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HFO)
体外膜氧合器(ECMO)
完整版课件
26
• 目前尚无关于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控制或辅助模式)对pARDS 预后影响的研究报道。因此,关于pARDS患儿的通气模式,尚 无推荐建议(强烈推荐)。
第二章-第15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条件: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时 诊断标准: PaO2<60mmHg ,或伴
PaCO2>50mmHg
❖ 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除量降低等
31
(七)治疗要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氧疗 3.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4. 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5.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6. 病因治疗 7. 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4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气管-支气管 炎症、痉挛、肿 瘤、异物引起气 道阻塞,或伴有 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发生缺氧 和CO2潴留
5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六)治疗要点
1. 治疗原发病 2. 氧疗 3. 机械通气 4. 液体管理 5. 营养支持与监护 6. 其他治疗
45
原则: • 以较低循环容量维持有效循环 • 早期不输胶体液 • 输血:新鲜血优先,库存血应
加用微过滤器
原则: • 补充足够的营养,宜期开始胃
肠营养 • 严密监测呼吸、循环、水、电
解质、酸碱平衡等
2. 肺组织病变 3. 肺血管疾病
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 多发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导致 呼吸肌无力或疲劳,引起通气
4. 胸廓胸膜病变
不足。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9
『发病机制』
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2.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10
『发病机制』
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PaCO2>50mmHg
❖ 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除量降低等
31
(七)治疗要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氧疗 3.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4. 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5.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6. 病因治疗 7. 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4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气管-支气管 炎症、痉挛、肿 瘤、异物引起气 道阻塞,或伴有 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发生缺氧 和CO2潴留
5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六)治疗要点
1. 治疗原发病 2. 氧疗 3. 机械通气 4. 液体管理 5. 营养支持与监护 6. 其他治疗
45
原则: • 以较低循环容量维持有效循环 • 早期不输胶体液 • 输血:新鲜血优先,库存血应
加用微过滤器
原则: • 补充足够的营养,宜期开始胃
肠营养 • 严密监测呼吸、循环、水、电
解质、酸碱平衡等
2. 肺组织病变 3. 肺血管疾病
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 多发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导致 呼吸肌无力或疲劳,引起通气
4. 胸廓胸膜病变
不足。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9
『发病机制』
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2.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10
『发病机制』
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课件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由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 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0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机械
通气辅助呼吸。
氧疗
根
液体管理
特点
起病急骤,病情严重,进展迅速 ,死亡率较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创伤、休克、胰腺炎等是 ARDS的常见诱因。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 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紊乱等导致 肺泡膜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萎陷。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呼吸急促、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双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等。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 、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焦 虑等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提供适当的饮食护理 ,如流质、半流质等易消化食物。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深呼吸、憋气、呼气等,以增强呼吸肌 功能。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 需要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肺康复治疗
包括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以 改善肺功能和心功能。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缓 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0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 于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由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 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0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机械
通气辅助呼吸。
氧疗
根
液体管理
特点
起病急骤,病情严重,进展迅速 ,死亡率较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创伤、休克、胰腺炎等是 ARDS的常见诱因。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 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紊乱等导致 肺泡膜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萎陷。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呼吸急促、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双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等。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 、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焦 虑等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提供适当的饮食护理 ,如流质、半流质等易消化食物。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深呼吸、憋气、呼气等,以增强呼吸肌 功能。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 需要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肺康复治疗
包括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以 改善肺功能和心功能。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缓 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0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 于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发绀、呼吸急促等
02
发病机制:包括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等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等症状
01
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组织缺氧
02
酸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酸中毒
03
循环系统紊乱:患者可能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包括氧疗、机械通气、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
呼吸衰竭: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氧疗、药物治疗等方法,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抗炎、免疫调节等方法,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存率。
2
两者治疗方法相似,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因进行个体化调整。
3
4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呼吸系统疾病。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如雾霾、二手烟等。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1
02
03
04
05
03
临床表现
01
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缺氧、发绀等症状
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缺氧、发绀等症状,同时伴有肺部影像学改变
03
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0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同时伴有肺部影像学改变
05
呼吸衰竭:治疗方法包括氧疗、机械通气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教学演示课件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Chapter
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
原发病治疗
积极寻找并治疗原发病,如感染 、创伤、休克等,是ARDS治疗的
基础。
呼吸支持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呼 吸支持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 吸氧、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等。
液体管理
保持适当的液体平衡,避免过多或 过少的液体摄入,有助于改善氧合 和肺顺应性。
人工智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未来有望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中发挥 重要作用,如辅助诊断、预测疾病进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家属的焦 虑和压力。
有效沟通技巧
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和需求,增 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01
诊断标准的统一与明确
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导致不同研究之间的可
重症肺炎
患者常有高热、咳嗽、咳痰等症 状,X线胸片可见肺部实变影, 抗感染治疗有效。
01 02 03 04
急性肺栓塞
患者常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三联征,D-二聚体升高,CT肺 动脉造影可发现肺动脉栓塞。
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
患者常有咯血、贫血等症状,X 线胸片可见弥漫性肺泡浸润影,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可发现含 铁血黄素细胞。
比性较差,影响了对该疾病的深入认识和治疗策略的制定。
02 03
早期识别与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从而延误 治疗时机。因此,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当前面临 的挑战之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 度和节律
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保持气道清洁
预防和治疗气道感染, 如使用抗生素、雾化等
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 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
体位护理
半卧位:有利于呼吸, 俯卧位:适用于肺泡
减轻心脏负担
通气不足,改善氧合
侧卧位:适用于单侧 肺损伤,减轻对健侧
肺的压迫
头低脚高位:适用于 心肺功能不全,改善
氧合
坐位:适用于呼吸困 难,减轻呼吸肌疲劳
营养支持
营养评估:评估患者的营
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 01
养方案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选择
合适的食物,如高蛋白、 03
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营养补充:通过静脉或口
02 服方式补充营养,如氨基
酸、脂肪乳、葡萄糖等
监测营养状况:定期监测
04 患者的体重、血常规等指
标,调整营养方案
临床表现和诊断
呼吸急促、呼吸困 1 难
低氧血症
2
肺部湿啰音
3
胸部X光片显示肺
4
部浸润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
5
低氧血症和酸碱平
衡紊乱
诊断标准:符合上
6
述临床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并排
除其他原因导致的
呼吸衰竭
治疗原则和方法
保持气道通畅,改 善通气
氧疗:高浓度氧疗, 维持血氧饱和度
机械通气: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通气
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
01
误吸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多活动,
02
使用抗凝药物
预防肺水肿:保持液体平衡,避免
03
液体过量
预防呼吸衰竭:密切监测呼吸状况,
0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上述改变的后果:严重影响血氧交换→血氧分压顽固性下 降→全身缺氧。
编辑版pppt
7
l炎症反应是导致毛细血管内皮及肺泡壁Ⅱ型细胞损伤的 主要原因。
l而炎症反应是通过炎细胞(多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巨 噬细胞)及体液(细胞因子、脂类介质、氧自由基、蛋白 酶补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发生作用。 lARDS是因上述多种因素在多个环节发生作用的结果。
1992 美国胸科协会提出将此征命名为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1994 欧美ARDS会议 Acute Lung Injury (ALI.急性肺损伤)
ARDS = 严重的ALI
Adult → Acute(同时发生于小孩)
2000年美国心肺与血液研究院(NHBLI)的ARDS net多中心系列研究
下陷。一般给氧治疗无改善。 l主要体征为:呼吸急促,频率加速,一般在35次/min以上。 l血痰或血水样痰;发热见于脓毒血症及脂肪栓塞引起的ARDS。
编辑版pppt
15
重要的实验室检查
l血氧分析:氧分压降低于8Kpa(60mmHg)并渐进性下降 ll氧心合导指管数检(查P肺aO毛2细/血FiO管2)楔<压(20P0cmwmp)Hg≤18mmHg ……
27
肾性肺水肿
l 有慢性肾功不全的病史及体征 l 高血压 l 尿、肾功能检验有相应改变 l 影像学:血管束普遍增粗,血管蒂明显
肺感染性病变(支气管肺炎、金葡肺炎、霉菌性肺炎、 病毒感染等)
l首先出现的是肺部感染临床症状、检验学指标 l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征象 l无持续性低氧血症
l24h以内无影像学表现,绝不能排除ARDS。其胸部X 线和CT异常征象多在发病后24~48h出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定义课件
ARDS新定义的重要性
适应临床需求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发展,对ARDS的认识不断深入,新定义更能 反映ARDS的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推动研究进展
新定义可以为ARD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促进相关研究的进 展,为ARDS的防治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2023 WORK SUMMARY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新定义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ARDS定义及历史发展 • ARDS新定义内容 • ARDS新定义的依据和证据 • ARDS新定义的影响和意义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ARDS定义及历史发展
ARDS的初始定义
初始定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 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以肺毛细血管损伤和通透性增高为特征。
关注预防与早期干预
未来应加强对ARDS的预防和早期干预研究,降 低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3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未来应积极探索ARDS的新的治疗方法,如细胞 治疗、基因治疗等,提高ARDS的治疗效果。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对ARDS新定义的总结
诊断标准
新定义强调了ARDS的 病理生理机制,将诊断 标准细化为肺内和肺外 两种类型,并提出了相 应的诊断标准。
临床实践
ARDS的治疗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液体管理、抗炎治疗等。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同时,加强护理和心理支持也是提高ARDS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PART 04
ARDS新定义的影响和意 义
讲课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ppt课件
02
03
04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 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 畅,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辅助
呼吸。
氧疗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适当 的氧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相应的药 物治疗,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
THANKS
感谢观看
有创机械通气需要建立人工气道,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通气,无创机械通 气则通过面罩或鼻罩等无创方式进行通气。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ARDS治疗的辅助 手段,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 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物、糖皮 质激素、抗凝药物等,应根据 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 的药物。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发绀、血氧饱 和度降低等。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如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 、X线胸片或CT检查显示双肺弥漫性 浸润影等。
02
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
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01
肺泡上皮细胞是气体交换的主要 场所,当其受损时,会导致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降 低,引发呼吸窘迫。
肺组织水肿是指肺组织内水分过多积聚,导致肺换气功能下 降,引发呼吸窘迫。出血则会导致血液进入肺泡和气道,影 响气体交换。
肺组织水肿和出血可由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引 起。
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
当肺组织受损时,炎症细胞会浸润到受损部位,释放多种 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炎症介 质会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加重,进一步损伤肺组织。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损害肝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
2)对肾功能的影响
肾血管痉挛肾功能不全
(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1)严重缺氧
代低氯血症
(三)分类
1. 按血气分
(1)Ⅰ型呼衰,缺氧:PaO2<60mmHg
(2)Ⅱ型呼衰,缺O2伴CO2潴留:
通气不足缺氧和CO2潴留
(2)弥散障碍
肺内气体交换通过弥散
过程实现 气体弥散量的决定因素
弥散面积 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
气体和血液接触的时间
气体分压差
(2)弥散障碍
肺气肿肺泡破坏→ 弥散面积↓
广泛肺组织破坏纤维化 间质肺水肿 肺泡渗出物增多
低氧血症 常无CO2潴留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无效腔样通气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仅导
致低氧血症,而PaCO2 升高常不明显
由氧解离曲线和CO2解离 曲线的特性决定
动、静脉血液之间氧分压 差(59mmHg)比CO2 分压差(5.9mmHg)大 10倍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支气管 扩张症 肺实变 肺不张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缺氧 CO2潴留 (轻中度)
反射性
缺氧 CO2潴留 (严重)
急性严 重缺氧
长期慢 性缺氧
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 力增强 心输出 量↑
交感神 经兴奋
酸性代 谢产物↑
心脏受抑 心室颤动 血管扩张 心脏骤停
心肌纤维 化、硬化
皮肤内脏 冠状血 血管收缩 管扩张
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
死亡
肺动脉高 压肺心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气管-支气管 炎症、痉挛、肿 瘤、异物引起气 道阻塞,或伴有 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发生缺氧 和CO2潴留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肺炎、肺结核、 肺气肿、弥漫性肺 纤维化、肺水肿、 ARDS、矽肺等, 引起肺泡减少、有 效弥散面积减少、 肺顺应性减低,通 气/血流比例失调, 导致缺氧或合并 CO2潴留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
一、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一)定义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
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
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 (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 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4)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 (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缺氧程度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PaO2 (mmHg) <60 40~50 <30 <20 临床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视力和智力轻度减退 头痛、烦躁不安、定向力和记忆力障碍 、精神错乱、嗜睡、谵妄 神志丧失甚至昏迷 数分钟即可出现神经细胞不可逆转性损 伤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肺动脉栓塞,引 起通气/血流比例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失调或部分静脉血
未经氧合直接流入 肺静脉,发生低氧
血症。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胸廓外伤、畸形、 手术创伤、气胸和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胸腔积液,影响胸
廓活动和肺脏扩张, 导致通气减少及吸
入气体分布不均,
影响换气功能。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 肺组织病变
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
伤、电击、药物中毒直接或间
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 多发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导致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CO2潴留程度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对大脑皮层的影响
轻度潴留间接兴奋皮质
失眠、精神兴奋、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 肺性脑病/CO2麻醉: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
严重潴留脑脊液H+浓度增加抑制皮质
2)对脑血管的影响
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脑间质水肿、颅内压增高
肺泡膜厚度↑ 肺泡膜通透性↓
气体弥散能力↓
CO2弥散能力比O2大20倍,且弥散时间仅需0.13s (0.25-0.3s)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a) 正常
(b) 功能性动-静脉分流
(c) 无效腔样通气
V
A
Q
= 0.8
V
A
Q
< 0.8
V
A
Q
> 0.8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功能性动-静脉分流
(3)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特点:双向性 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PaO2<60mmHg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PaO2<30mmHg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兴奋作用
CO2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PaCO2>80mmHg呼吸中枢抑制和麻痹
(4)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胃壁血管收缩,胃黏膜屏障作用降低 胃酸分泌增多溃疡等
支气管 血管扩张
动-静脉 短路开放
无通气 有血流
动能性分流
解剖分流 增加
解剖分流
(5)氧耗量增加
在通气功能障碍时,氧耗增加可加重低氧血症
增加耗氧的病理因素
寒战:耗氧量达500ml/min
发热 严重呼吸困难,用于呼吸的氧耗量达到正常的十几倍
抽搐
『发病机制』
2.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3. 肺血管疾病
4. 胸廓胸膜病变
呼吸肌无力或疲劳,引起通气
不足。
5.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发病机制』
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2.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发病机制』
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1)肺通气功能不足(hypoventilation)
(2)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A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V
Q
mismatch)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increased shunt) (5)氧耗量增加(increased O2 consumption)
(1)肺通气功能不足
1)维持正常PaO2和PaCO2的最低肺通气量:
4L/min
2 ) 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减少肺
(PaO2<60mmHg,PaCO2>50mmHg ), 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潴留是平行的, 若伴有换气功能损害,则缺氧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