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复习(完美版)
实用文档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复习(完美版)所望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卒章显志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心志。
照应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
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
【作用】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使作品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
“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线索线索有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等。
【作用】有利于理顺内容,掌握其结构,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之感。
过渡过渡,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
【作用】“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
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
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复习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诗歌内 容猜猜 猜?
唐贺知章有诗
题曰“咏柳 ”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小结】
1。借助标题,能准确把握诗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总结】
?
?
?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总结】
一、 内容
二、思 想情感
三、 表达 技巧
标题还可以帮助了解
四、诗歌体裁 五、呈送对象 六、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 或景物出现的时间) 七、地点(事件发生的地点 或题写地点)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
练一练
给下列两首诗选择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宋)李觏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 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 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 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 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歌的内容(人、事、景、物)。 2。有的诗歌只读标题难以准确
把握诗歌内容,需结合诗句。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小结】
一、 内容
二、思 想情感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1)诗的第二句中“夏寒”一词似乎违背季节常理,你是怎么理解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诗歌鉴赏(甲)西洲曲南北朝乐府民歌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甲)(乙)两首诗所写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知识卡片,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
3.下面这两首诗都是咏荷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赠荷花唐·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诗中“”与“”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
(2)前两句诗中“翠”、“浪”、“斜”、“肥”、“噪”等字体现了春的气息,选择其中一个字,加以具体分析。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简要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手法鉴赏
真题演练2015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代·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 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 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 湿”。
④写物
象征(托物言志)、比喻、比拟、借代
⑤写事
①叠字:(人话)两个一样的字紧挨着
• 金陵怀古 • 宋·王珪 •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 叠字手法公式: • “XX”运用叠字,音韵和谐,表达XX情感。
⑦列锦:意象叠加,名词罗列(句中无谓语)
余杭四月 宋·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关门。 • 列锦手法公式: • 采用列锦(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XX”“XX”排列在一起,描 绘XX图景、抒发XX情感。
小试牛刀
书愤五首·其一 宋·陆游
2023河南练习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作者】许浑 【朝代】唐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④多角度:空间(远近高低俯仰点线面)/时间(晨昏)
• 空间:
• 例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
②反复:一个词挨着出现或间隔出现(同一句)
诗歌鉴赏复习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1)筛选典型意象。 诗中的典型意象有:_游__子__、__微__霜__、__鸿__雁__、__云__山__、__树__色__、__砧__声_。 (2)描述图景画面。 根据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意象组成富有诗意的画面。 (3)概括画面特点。 描绘了一幅__寒__秋__送__别__时__凄__凉__悲__伤__的___画面。 (4)表达了_送__别__友__人__时__的__悲__愁__压__抑__,__不__舍__思__念__之情
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析】找到体现语言特点的关键词语,即最能表现诗 人感情的句子,然后结合语句,具体分析妙处。
答题模式: 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清新、平淡、绚丽、 明快、含蓄、简洁、典雅、幽默化、口语化……);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炼字 2、炼句 3、语言风格
三、诗歌语言
炼字 炼句
答题步骤 1.交代字或词或句子的具体意思。 2.说出字词句子所使用的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手法 入手,如从嗅觉、听觉、视觉或动静、虚实、 远近、明 暗等角度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 析,如比拟、比喻、夸张、借代等。 3.写出字词句子描摹的景物特征。 4.写出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模板: 字(词、句)的意思+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营造的 氛围)+表达的情感。
初中中考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初中中考复习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
2.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内容:1. 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的复习。
2. 各类题型的示例及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和诗人。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古诗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诗鉴赏呢?二、复习古诗鉴赏基本术语(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古诗的体裁、内容类别、表现形式、技巧、语言风格等基本知识。
2. 举例说明各种术语的具体含义,如比喻、对比、衬托等。
三、复习各类题型及训练(15分钟)1. 题型一: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示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提问: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题型二: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及作用示例:次北固山下王湾提问: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色?3. 题型三:品析诗歌语言示例: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提问: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四、练习与讲解(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份古诗鉴赏练习题,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
2. 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唐诗宋词元曲》诗歌鉴赏复习测试卷
诗歌鉴赏练习(一)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阅读以下王维的两首诗,说说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二、请简要分析一下颈联。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三、请分析“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的表现手法。
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四、默写杜甫的《蜀相》,其中颔联蕴藉深厚,特别是“自”“空”二字尤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五、简析以下这段诗句的表达技巧。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六、默写杜甫《月夜》和《登岳阳楼》的尾联。
杜诗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你能从他的这两个尾联中读解出来吗?《月夜》尾联《登岳阳楼》尾联七、背诵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分析“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八、请赏析《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有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三句的写作手法。
九、对以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十、阅读以下诗句,回答相关问题。
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一、值得注意的字词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例如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王驾写《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诗歌鉴赏中,下面几类词值得关注。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用字新鲜,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极富诗情。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脉脉绵绵,写出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例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
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
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浓缩于窗子大小的尺寸之间。
并非“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答案 C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解析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根据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
理解尾联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其次,要结合诗题和前面的诗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此中有佳句”,意思是许道宁的画意境优美,蕴含诗意,文人墨客可以据此创作出诗词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纵使写尽这些佳句,也与画的意境不相关,足以看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意的优美,致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诗人的评价:从尾联的含意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二、(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要点总结如下:
1. 了解不同文学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和诗歌作品,包括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以及近现代的鲁迅、徐志摩、毛泽东等。
2. 掌握一定的诗歌基本概念,如押韵、节奏、意象、修辞等,并能够分析诗歌的体裁、辞章、意境等方面。
3. 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手法,注意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或思想,同时注重诗歌中的形式美和语言美。
4. 熟悉并掌握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能够分析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
5. 注意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处理,能够分析诗人在运用韵律和节奏方面的技巧,以及这些技巧对诗歌的整体效果的影响。
6. 注意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表达,能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的情感或意境,同时注意发现诗歌中隐含的象征意义。
7. 对于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等方面的了解,可以帮助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创作态度和倾向。
8. 多阅读和分析诗歌作品,积累自己的鉴赏经验和思考能力,逐渐形成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视角和方法论。
除了以上的要点,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做题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应试技巧。
诗歌鉴赏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第 1 页共 1 页。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整体鉴赏专题复习讲与练
2.本诗题为《织妇叹》,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叹”的含义。 答:_(__1_)__感__叹__织__妇__命__运__的__悲__苦__。__织__妇__的__悲__叹__,_不__在__“_输__官__”_,__不__在_“_赎__典__”_,_也__不__在__“_布__衣__ _仍_布__裳__”__,只__在__“_今__年__无__麻__”_的__情__况__下__,_才__发__出__“_愁__杀__我__”_的__喟__叹__,逐__层__铺__垫__,深__刻__表__现__出__织__妇___ _连_最__低__生__活__需__求__都__无__法__得__到__保__障__的__悲__苦__境__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_)__感__叹__社__会__的__不__公__。__织__妇__一__年__到__头__“_为__蚕__忙__”__,织__的__是__绫__罗__锦__绣__,穿__的__却__是_ “布衣 仍布裳”,对比中表现出社会的不公。
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①__对__国__家__前__途__的__忧__虑__。__②__对__成__就__伟__业__的__渴__望__。__③__对__报__国__无__门__的__苦__闷__。__④__对__议__和___ _派_排__斥__爱__国__志__士__的__激__愤__。__⑤__对__今__不__比__昔__(__昔__盛__今__衰__)__的__感__伤__。____
典型诗句
分析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犹”“只”两字将词人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
新课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新课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新课标要求的诗歌鉴赏方法。
2. 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主题,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定义、分类、形式和风格。
2. 诗歌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3. 诗歌鉴赏实践:鉴赏经典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鉴赏方法。
2. 难点:诗歌的语言品味、形象分析、情感理解和主题把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讨论、个人自学。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诗歌文本、鉴赏指导资料。
五、教学课时与进度1. 课时:本专题复习共需5课时。
2. 进度:每课时完成1-2个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讲练和讨论。
【讲练一】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通过韵律、节奏和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3. 诗歌的形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4. 诗歌的风格:豪放、婉约、清新、沉郁等。
【讲练二】诗歌鉴赏方法1. 品味诗歌的语言:关注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词语的内涵和修辞手法。
2. 分析诗歌的形象:描绘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形象的象征意义。
3. 理解诗歌的情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分析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背景。
【鉴赏实践】1. 鉴赏经典诗歌《登高》:分析其语言美、形象、情感和主题。
2.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推荐相关的诗歌鉴赏资料和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六、教学过程与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诗歌的名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魅力。
3. 鉴赏:分析一首经典诗歌,示范如何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理解情感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