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四透过细胞分裂图像解决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学案
史上最全减数和有丝分裂期末复习图像解释例题.

期末复习提纲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 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三年高考2018-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含解析_2244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1.(2018全国Ⅲ卷,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答案】A2.(2018全国Ⅱ卷,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答案】A【解析】细胞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A错误,B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如果细胞中的染色体受到损伤,导致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随着它们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一起丢失,则可能会出现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C正确;综上分析,癌细胞中遗传物质(DNA)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正确。
3.(2018江苏卷,23)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下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B.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C.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D.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答案】ABC【解析】组织细胞中的DNA与MSC细胞中的DNA相同,但是RNA不同,A错误;组织细胞是MSC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因此组织细胞比MSC细胞更容易衰老,B错误;当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说明该细胞早就已经开始凋亡了,C错误;不同诱导因素能够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D正确。
「精品」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四透过细胞分裂图像解决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讲义北师大版

热点题型四透过细胞分裂图像解决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2017·新课标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审题关键(1)由题干可知,某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G和g、H和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G和g所在染色体大,而H和h所在染色体小。
(2)A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散乱分布,没有同源染色体,则其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B图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和A图相同,只是在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3)C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则其为B图所示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不应该含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答案 D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规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组合。
(2)同源染色体的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经典高考题)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审题关键(1)由题干可知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分裂图像类考能专项突破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能专项突破(四)重点题型——④细胞分裂图像类[题型特点] 细胞分裂图像类是以细胞分裂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分裂过程各期的特点,包括各种结构变化和数量变化,还能与DNA的复制、生物的遗传、变异密切联系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包括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____________段。
(用图中字母表示)(4)在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将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______。
答案(1)染色体减数受精作用(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漏写或写精子、极体不可) (3)GH CD和MN(缺一不可) (4)25%(或1/4)解析(1)由图甲曲线特征可直接判断出a、b、c分别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加倍一次,减半一次)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加倍一次、减半两次)的变化、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图乙中D的细胞质分配均等,且着丝粒断裂之前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故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图乙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上一个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甲中GH段;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甲中的CD和MN段。
(4)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EF时期的细胞的每个核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在FG时期,核DNA又复制一次,以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链为模板形成的DNA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以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链为模板形成的DNA的两条链都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故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1/4。
「精品」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三多角度辨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讲义北师大版

热点题型三 多角度辨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关细胞图像分析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 ,则④有基因A 或aC.若图中的②表示X 染色体,则③表示Y 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审题关键(1)由“2n=4”可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而该图示特点有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加为8条,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图中①和④为同源染色体,则若①有基因A ,则④有基因A 或a 。
若图中的②表示X 染色体,则染色体③是其同源染色体(Y 染色体)。
(3)该细胞中每一极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子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即为2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A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是否出现四分体⎩⎪⎨⎪⎧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无→⎩⎨⎧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有→有丝分裂前期无→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结论:A 为有丝分裂前期,B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着丝点是否排列在赤道板上⎩⎪⎨⎪⎧否→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是→⎩⎪⎨⎪⎧ 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有→有丝分裂中期无→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结论:A 为有丝分裂中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染色体是否含有染色单体⎩⎨⎧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无→⎩⎪⎨⎪⎧ 染色体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有→有丝分裂后期无→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结论:A 为有丝分裂后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三看法”判断细胞分裂方式1.下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中有2个四分体B.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个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⑤着丝粒不会分裂答案 C解析细胞①表示有丝分裂中期,不能联会形成四分体,A项错误;由细胞⑥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故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B项错误;图中②③④⑥共4个细胞属于减数分裂,C项正确;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但不影响着丝粒的分裂,D项错误。
史上最全减数和有丝分裂期末复习图像解释例题

期末复习提纲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热点集训04 细胞分裂的图像及曲线课件

1.(2014· 东莞市调研)甲、乙两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的雌
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A.甲、乙分别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B.甲图中,e→a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 C.乙细胞的b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乙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能进行受精作用
解析:甲图为一个细胞内完整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可为
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b→c表示间期,乙
细胞中的b基因只能来自基因突变,因为该动物基因型为
AaBB。
2.某雄性动物个体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 位置如图所示,若只研究这两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D )
5. 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染 色体数的变化曲线,关于此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自然状况下该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只发生在a段 B.从a段到b段是一次完整的细胞周期 C.b段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D.a、b段染色体均出现过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
解析:由图可知,ab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段表示受精作
加倍
解析:由图可知,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2对同 源染色体,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④是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⑤是有丝分裂后期,有 4对同源染色体,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 因此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⑥。
4.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D )
3.(2014· 江苏四市调研 )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4,图中对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C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回顾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判定: 对二倍体生物来说,一般可用下面的方法来判断:观察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2、图象识别:前期 中期 后期 子细胞例1: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③⑤D .①④例2:下图处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B .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C .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D .此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有丝 分裂 减数 第一次 减数 第二次 无——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有 同源染色体有特定行为: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减数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无特定行为——有丝分裂例3:右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请叙述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
(2)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时期,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3)图中有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
(4)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条。
(5)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或。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数量、染色单体数变化规律及表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同源染色体对对染色体DNA染色单体间期减Ⅱ后期AB段发生变化的原因:CD段发生变化的原因:例4.动物精巢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A.Q、P B.2Q、2P C.Q/2、P/2 D.Q、2P 例5.下图是同种生物的3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开始形成消失有染色单体(4N)A a BB (1)图A 属_____ ____分裂的_________时期,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四透过细胞分裂图像解决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2017·新课标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审题关键
(1)由题干可知某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G和g、H和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G和g所在染色体大,而H和h所在染色体小。
(2)A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散乱分布,没有同源染色体,则其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B图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和A图相同,只是在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3)C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则其为B图所示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不应该含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答案 D
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定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 组合。
(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经典高考题)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审题关键
(1)由题干可知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2)题干图示细胞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则其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若为次级精母细胞,则能产生AB和aB两种精子;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能产生AB或aB一种卵细胞。
(3)由题干信息可知动物体细胞内含有二个染色体组,图示细胞所含染色体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且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 A
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此时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经典高考题)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审题关键 (1)该小鼠的基因型为AaX B Y,其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B位于X染色体上。
若正常减数分裂则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X B、aX B、AY、aY四种。
(2)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可知A与A没有分离,而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答案 A
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分析
(1)减数分裂异常导致配子种类变化的规律
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
如图所示:
(2)XXY与XYY异常个体的成因分析
①XXY成因
②XYY成因: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
1.右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 C
解析在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都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片段,说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项正确;由图可知,两条染色体上A与a所在部分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项错误;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项正确。
2.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ABe、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B
解析图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 项错误;因为亲代细胞中无a基因,故其来自基因突变,C项错误;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有两种基因型,图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精细胞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Be、aBe和AbE,B项正确;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项错误。
3.性染色体为XY(①)和YY(②)的精子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C.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D.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答案 C
解析X和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这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会产生性染色体为XY的精子;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而进入同一个子细胞,则会产生性染色体为YY的精子。
4.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其正常叶基因(D)与马铃薯叶基因(d)位于6号染色体上。
番茄变异后可出现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
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而不能配对的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
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及分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三体番茄1个体细胞中最多含有50条染色体
B.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可检测出三体番茄
C.三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D.若将基因型为D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dd的个体杂交,后代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为3∶1答案 D
解析三体番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5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最多为50条;染色体形态数目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移向了同一极,这样形成的异常配子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
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都可发育成三体;基因型为DDd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为Dd∶D∶DD∶d=2∶2∶1∶1,与基因型为dd的个体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DDd∶dd∶Ddd∶Dd=1∶1∶2∶2,故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为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