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危重症总结

合集下载

儿科重症知识点总结

儿科重症知识点总结

儿科重症知识点总结一、儿科重症的定义1. 临床表现儿童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常常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治疗。

2. 疾病类型儿科重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严重感染性疾病、休克、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 重症监护指征需要密切监护和治疗的病情包括:呼吸衰竭、休克、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

二、常见疾病1. 严重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包括:脑膜炎、败血症、重症肺炎等。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常常伴有高热、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症状,需要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和密切监护。

2. 心脏病儿童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获得性心脏病两种。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儿童在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而获得性心脏病则是指后天发生的心脏疾病。

儿科重症监护主要包括心脏手术后的抢救和治疗。

3.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等。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常常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接受神经内科抢救和治疗。

4.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重症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常常伴有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接受呼吸内科抢救和治疗。

三、治疗原则1. 快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情况对儿科重症患儿,在进行治疗前应对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情况进行快速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温暖保温多种原因可导致儿童重症患者的体温失调,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容易出现低温,特别是在手术麻醉与体外循环时,重症患儿的体温尤为不稳定,因此,应及时进行有效的保温措施。

3. 有效呼吸重症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保证和改善氧合和CO_2排除,维持正常或适当的组织氧供,是呼吸支持措施首要目标。

4. 维持循环稳定对于休克儿童需要及时抢救,应首先应对血容量不足、心率增快和毛细血管内分流、代谢功能障碍及中毒等因素进行识别和治疗。

5. 控制感染主要依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多脏器功能状态、炎症病因、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确定抗感染用药方案。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感染性休克[休克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儿童最常见的休克病因为低血容量,如出血导致循环血量丢失、源于胃肠炎或多尿的液体丢失或液体转移至第三间隙。

2.分布异常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由于外周血管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在器官间和器官内的分布异常。

儿童最常见的分布异常性休克为感染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使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不足。

4.梗阻性休克(obstructive shock):指内在和外在因素使心血管结构口径变小,从而限制血液流动。

病因包括心包填塞和张力性气胸。

[微循环结构和功能]1.正常结构:微循环是指500μm以下的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属循环系统的基本单位,身体不同部位结构组成不同,以肌肉为例微循环的结构如图示。

微循环通路由直接通路、迂回通路、分流短路三部分组成。

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属直接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到心脏,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经此通路回心,以免过多血液滞留在真毛细血管网内。

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称迂回通路。

在安静时仅有20%左右的真毛细血管根据需要轮流开放,物质交换主要在此处进行。

血液由微动脉、通过动静脉吻合支到微静脉,称短路分流,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在休克时则大量开放,使血液经短路回流心脏,因其管壁厚,血流迅速、无物质交换作用,能加重组织缺氧。

2.微循环的功能:可分为营养血管、阻力血管、容量血管三部分。

(1)微动脉周围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及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支配,是决定微循环血液灌注量的"总开关"。

它还与小动脉一起决定周围循环的阻力,故称为阻力血管。

(2)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外有少量结缔组织包围,不能舒缩,为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部位,故称营养血管。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感染性休克[休克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儿童最常见的休克病因为低血容量,如出血导致循环血量丢失、源于胃肠炎或多尿的液体丢失或液体转移至第三间隙。

2.分布异常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由于外周血管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在器官间和器官内的分布异常。

儿童最常见的分布异常性休克为感染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使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不足。

4.梗阻性休克(obstructive shock):指内在和外在因素使心血管结构口径变小,从而限制血液流动。

病因包括心包填塞和张力性气胸。

[微循环结构和功能]1.正常结构:微循环是指500μm以下的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属循环系统的基本单位,身体不同部位结构组成不同,以肌肉为例微循环的结构如图示。

微循环通路由直接通路、迂回通路、分流短路三部分组成。

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属直接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到心脏,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经此通路回心,以免过多血液滞留在真毛细血管网内。

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称迂回通路。

在安静时仅有20%左右的真毛细血管根据需要轮流开放,物质交换主要在此处进行。

血液由微动脉、通过动静脉吻合支到微静脉,称短路分流,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在休克时则大量开放,使血液经短路回流心脏,因其管壁厚,血流迅速、无物质交换作用,能加重组织缺氧。

2.微循环的功能:可分为营养血管、阻力血管、容量血管三部分。

(1)微动脉周围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及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支配,是决定微循环血液灌注量的"总开关"。

它还与小动脉一起决定周围循环的阻力,故称为阻力血管。

(2)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外有少量结缔组织包围,不能舒缩,为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部位,故称营养血管。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等并发症的肺炎。

⑵临床表现:高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胸痛、胸闷、胸部X线检查有炎症表现。

3、哮喘:⑴多见于儿童,可由感染、过敏、气候变化等引起。

⑵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二、心血管系统1、心肌炎:⑴多见于病毒感染后,也可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

⑵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

2、心力衰竭:⑴多见于心脏病、肺部疾病等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肌损害。

⑵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绀、水肿、心率不齐、心律失常等。

三、神经、运动系统1、颅内压增高:⑴多见于脑肿瘤、脑出血、脑膜炎等疾病。

⑵临床表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等。

2、癫痫持续状态:⑴多见于癫痫患者未及时控制发作。

⑵临床表现:连续发作、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

四、胃肠道1、急性胃肠炎:⑴多见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⑵临床表现: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

2、肠梗阻:⑴多见于肠套叠、肠扭转、肠狭窄等。

⑵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危重症状及其临床表现,家长们应该及时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咳嗽、发热、气促、肺部罗音、呼吸困难、萎靡或烦躁不安、发绀、心率快、心音钝、四肢凉等症状。

哮喘持续状态的识别: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采取端坐位;呼吸急促或缓慢;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收缩或呼吸浅弱、呼吸音降低;肺过度通气;心动过速;出大汗(气道高反应状态)。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悸、乏力、头晕、烦躁等,婴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拒食、呕吐、嗜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阵发性晕厥发作。

心率特点: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为节律快而齐,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节律快而不齐。

有规律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室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慢而律齐,窦性心动过缓伴早博及二度房室传导阴滞心率慢而律不齐。

儿童常见急危重症早起识别

儿童常见急危重症早起识别

需持续评估和干预 维持生理状态稳定
中度呼吸窘迫、喘鸣、意识障碍、严重脱 水、3个月内婴儿体温>38℃,吸入或经消 化道摄入有毒物质、急性出血、出血性皮 疹、烧伤面积>10%,伴呕吐、腹泻或生命
体征异常的腹痛 清醒、定向力良好,生命体征有轻微改变 ,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轻微头部损

不伴脱水的腹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痛、咽痛
E
外表:1.体温;2.皮肤
在稳定病人的过程中开始初步评估,1~3min内完成
气道(A):关键是确定气道是否通畅
• 检查上气道的方法包括: • 看—胸廓起伏; • 听—呼吸音和气道的异常声音:咕咕声、喘鸣、哮鸣音提
示气道梗阻。 • 感觉—鼻部和口部的气流运动。
气道梗阻的征象包括:呼吸困难、不能说话或出声、 咳嗽无声或气体交换差。
• 心率过快或过慢,特别是伴有灌注不良时,应立即连接心 电监护,快速识别多种心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
• 特别注意室颤、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室上速
毛细血管再充盈 CRT
• CRT操作方法
肢体抬起,到心脏水平,环境温暖,保证A充盈,而不是V淤血 手和脚应是暖和,干燥,淡红色,CRT<2s
在温暖的环境中,CRT正常<2秒 皮肤花纹,苍白,CRT延长和周围性青紫提示皮肤灌注不良
塞、功能障碍等) • 胸部疾病(肺炎及胸膜炎症、脓肿、栓塞); • 心脏疾病(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病变、心包
填塞等); • 中毒(如砷,铅,药物中毒); • 其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颅内病变高压、过敏性休克等) • 不同年龄的腹痛病因要注意:婴儿肠套叠、儿童阑尾炎
抽搐待查类患儿
• 原因 -高热惊厥 -癫痫、中毒、电解质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严重心律失常(IIIAVB等) -高血压脑病 -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三、具体内容-二级评估
(5)胃肠梗阻胆汁性呕吐应注意梗阻可能。 (6)黄疸注意黄疸时间、程度、进展情况及危险因素,可疑者查血胆红素水平。 (7)代谢状态如果喂养困难、低张力、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或肝大,
应注意代谢性疾病。 (8)哭闹过度或过度安静可能是严重疾病征象,应仔细观察。 (9)抽搐新生儿抽搐为危急情况,表现轻微或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循环(C):包括①一般状态(面色,呼吸频率、呼吸功,意识、瞳孔等);②心血管直接 体征(心率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血压):③末端脏器功能/灌注状况(脑、 皮肤是否发花发凉、尿量等)。
心率过快或过慢,特别是伴灌注不良,应立即连接心电监护,快速识别多种心 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要特别注意室颤、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室上速。
三、总结
美国重症医学会儿科基础重症支持课程PFCCS的课程学习和管理理 念,即DIRECT:
观测(Detection,D); 干预(Intervene,I); 重新评估(Re-appraise,R); 有效沟通(Effectivecommunication,E); 团队合作(Teamwork,T)。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呼吸(B):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功、肺部呼吸音和经皮氧饱和度。 正常呼吸频率依年龄而异。 呼吸做功增加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辅助呼吸肌参与和呼吸节
律不规则。其他评估呼吸的方法包括胸廓是否对称及呼吸时运动幅 度、听诊肺部进气音的强弱。 听诊双侧腋中线的呼吸音,可判断肺部进气多少和有无异常呼吸音 。异常的呼吸音包括:喘鸣、呻吟、咕咕声、哮鸣音和水泡音。 呼吸室内空气时经皮氧饱和度>94% 提示氧合正常,但必须结合有 无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功增加及灌注情况综合分析。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O中毒虽经皮氧饱和度正常,但仍有缺氧。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是儿科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儿童危重病症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概念、常见危重症和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供相关知识,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危重病症。

一、概念小儿常见危重症指的是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病症。

这些病症往往需要迅速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儿科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儿童危重病症的挑战。

二、常见危重症1. 呼吸系统病症呼吸系统病症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呼吸窘迫、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见于儿科患者,可能是由于哮喘、肺炎、流感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及时辨认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争取时机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

2. 循环系统病症循环系统病症也是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心悸、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常见于儿童,可能是由于心脏先天畸形、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积极监测心电图、动脉血气等指标,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以稳定患儿心功能是必要的。

3. 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也是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痉挛、抽搐、昏迷等症状常见于儿童,可能是由于脑出血、脑炎、脑损伤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除了保证呼吸道通畅、循环稳定外,还需要积极监测脑电图、颅内压等指标,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以保护患儿的脑功能。

三、急救措施针对小儿常见危重病症,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窘迫的儿童,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头后仰手法或气管插管等措施保证氧气供应。

2. 快速有效的胸外按压对于心搏骤停的儿童,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保证血液供应,如果条件允许,可联合心肺复苏。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感染药物等,以抑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小儿常见危重症

小儿常见危重症
PICU转出标准 病情缓解 不需创伤性监测 能自我保护其气道通畅 血液动力学稳定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PICU 常见危重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各种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大出血 严重肾脏疾病 各种中毒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严重代谢紊乱 创伤意外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时间就是生命
心跳停止3s头晕 心跳停止10~20s晕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1min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4~6min大脑不可逆损伤 心跳停止30min心肌不可逆损伤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心肺复苏技术
基本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BLS流程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科
最新成人心肺复苏术视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儿童急性中毒
(Pediatric acute poisoning)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中毒的概念
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体内后,与体液 和组织相互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或死亡 的过程称为中毒
<1岁不推荐使用 1~8岁
2minCPR后用
室颤, V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心肺复苏停止指征
脑死亡
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无自主活动)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固定 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角膜、吞咽、瞬目、呕吐) 脑电图平波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儿童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儿科危重病学

小儿危重症知识

小儿危重症知识

小儿危重症知识
小儿危重症是指患有严重疾病或意外事件而需要紧急治疗和监护的儿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危重症和相关的知识:
1. 呼吸窘迫:当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气喘、声音嘶哑及吸气时腹部凹陷等现象时,应及时就医。

2. 心跳停止:儿童心跳停止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 突然猝死综合征:儿童在无任何病史的情况下突然猝死,可能是突然猝死综合征。

4. 艾滋病母婴传播:如果一名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分娩时。

5. 中暑:在炎热天气下,儿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出现中暑症状,需要及时应对。

6. 脑损伤:事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可能会导致无反应或昏迷状态。

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7. 中毒:误食有毒物质或药物可能会导致儿童中毒。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小儿危重症和相关的知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并寻找相关的治疗方案。

儿童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

儿童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

儿童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六衰: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A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气道阻塞)B 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大于800ml)C 心悸D 昏迷E 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一般情况??痛苦的表情?一般外观:good vs bad精神状态:神志、肌张力、活动情况活力对外界的反应:对医护人员的反应、对父母亲的反应、声音对痛刺激的反应对外界的反应性根据不同年龄来确定:例如对离开最亲近人的反应性对于蹒跚学步的儿童对陌生人的焦虑表现疼痛刺激反应降低是不正常,此点对于任何年龄来讲都是可行的末端冷提示心输出量不足或环境温度低呼吸和循环停止均威胁患儿生命,并需要紧急给予复苏在幸存出院的患儿中发现需要复苏的患儿中,呼吸因素明显多于心脏因素呼吸停止而导致心跳停止如果在呼吸停止之前能早期识别和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心跳停止就能避免,痊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强调快速心肺功能评估一般状况评价:精神状态(mental status)、肌张力、对外界的反应(responsiveness)体格检查:气道、呼吸和循环:从而识别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或休克生理状态的级别:确定出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程度——非常快速的反应出来(30秒内)如何判断呼吸呼吸频率呼吸做功呼吸音(Breath sounds)/通气(air entry)/潮气量(tidal volume)——吸气相高调音(Inspiratory stridor)——呼气相喘鸣(Expiratory wheeze)皮肤颜色和动脉血氧(pulse oximetry)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窘迫(tachypnea)呼吸频率>60次/min,对于任何年龄都是异常的呼吸慢或不规则是不祥的预兆,提示可能很快会发生呼吸停止呼吸作功鼻翼煽动、三凹征(肋间、肋弓下、胸骨上窝)点头呼吸、呻吟、吸气性喘息和呼气延长说明患儿肺泡萎陷和肺容量不足,如有肺水肿或肺不张等严重的胸部吸气三凹征伴腹胀引起矛盾呼吸,通常表示上气道阻塞通气、潮气量通过观察胸廓起伏和听诊肺部呼吸音来确定(Determined by observation of chest expansion and auscultation over central and peripheral lung fields)——吸气相高调音提示可能有喉炎(croup)或存在气道异物、先天性异常(如巨舌、喉软化、声带麻痹、血管瘤、气道肿瘤或囊肿)、感染(会厌炎或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水肿——喘息或呼吸相延长可能是哮喘发作或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下呼吸道异物吸入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血管阻力(Vascular resistance)血压(Blood pressure)血液动力学关系前负荷心博量收缩功能心输出量后负荷心率血压血管阻力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所有休克患儿心输出量都不能满足身体代谢需要(In all cases of shock,cardiac output is inadequate to meet metabolic needs )心率与年龄及活动情况有关与患儿的临床表现有关,患儿有发热、焦虑、疼痛或休克可引起心率的增快在健康而剧烈哭闹的6岁儿童心率在130次/分是正常的(A healthy,screaming 6-year-old child may have a heart rate of 130 bpm)但安静的6岁儿童,如果心率在130次/分就可能存在休克(The same heart rate of 130bpm in quiet 6-year-old child may be evidence of shock)小儿正常心率心率心动过速对于心肺功能不全不是特异的信号正常窦性心率、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也有一部分重叠婴儿心率>220次/分,儿童>180次/分,就要考虑诊断SVT脉搏评价脉搏和末端的灌注情况是直接评估心血管功能的一部分血容量降低可导致周围脉搏减弱或者周围血管收缩也存在触诊中心脉搏和外周脉搏的意义对于心血管检查可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cardiovascular examination):可评价心率和直接提供一些有关血容量和全身血管阻力的证据(can be use to evaluate heart rate and some indirect evidence of stroke volume and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脉搏的强弱反映了周围组织的灌注情况(Pulse quality reflects the adequacy of peripheral perfusion)触诊中心脉搏和外周脉搏的意义脉搏弱或未扪及脉搏表明:低血容量、全身血管阻力增加或两者都有在休克时手和足部灌注不良的表现常常先于低血压和重要脏器灌注不良中心脉搏消失前,低血压常常出现了血压(blood pressure)休克时血压可升高、正常、或降低休克早期血压正常——代偿性休克的特征低血压性休克(是晚期休克的一个信号)——失代偿性休克的特征有无低血压是区分代偿和失代偿性休克的关键指标从代偿性休克到失代偿性休克的典型改变主要体现在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心动过速不伴有低血压提示代偿性休克,早期休克能维持住血压主要是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随着心输出量的进一步降低,血压也开始下降,这就是失代偿性休克的特点(As cardiac output falls further,blood pressure begins to fall,and shock is characterized as decompensated shock血压——最低收缩压的判断特别注意:儿童有休克的表现,而血压正常——代偿性休克血压低于年龄组收缩压的低限范围时,即存在低血压——失代偿性休克反应循环状况的身体检查反应心血管功能(cardiaovascular function)——心率(heart rate)——脉搏(proximal and distal)、毛细血管再充盈(pulses,capillary refill)——血压终末组织的功能/灌注(End-organ function/perfusion)——脑(Brain)(AVPN)——皮肤(skin)(T、花纹)——肾脏(kidney)(尿量)终末组织的功能能反映心输出量和终末组织灌注情况哭吵:饥饿、吵睡、潮湿、腹痛(腹泻、肠套叠)(1).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2). 瞳孔缩小(直径<2mm)针尖样瞳孔(直径<1mm)双侧:吗啡、巴比妥类、氯丙嗪、有机磷农药中毒单侧:同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颈交感神经麻痹(3). 瞳孔扩大(直径>5mm)双侧散大: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濒死状态,颠茄类药物中毒(阿托品)CO、CO2中毒单侧瞳孔散大、固定:提示颅内病变(脑肿瘤颅内出血),小脑幕裂孔疝;动眼神经麻痹。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小儿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尤其各种急重症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及时有效地救治危重患儿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而早期识别小儿可能存在或发展的危重征象是及时救治的前提。

下面就告知各位家长如何做到小儿常见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1、一般危险症状:不能喝水或吃奶;频繁呕吐;嗜睡或精神差;有过惊厥或正在惊厥2、一般体征:㈠体温: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41℃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2)四肢是否温暖(3)体温维持情况㈡皮肤:(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或皮疹等(3)是否有压疮㈢意识状态: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根据其程度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望、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二、各系统症状判断:1、呼吸系统:(1)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则(2)呼吸是否费力、有无吸气时凹陷,鼻扇、有无呻吟、点头状呼吸等,呼吸音是否有罗音(3)痰量、颜色、性质2、心血管系统:(1)心率及心律(2)心音,是否有杂音(3)血压、脉压差(4)四肢循环情况(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3、神经、运动系统:(1)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2)瞳孔反应(3)四肢肌张力高或低(4)对刺激的反应,是否剧烈头痛(5)哭声是否尖直或微弱(6)是否有抽搐(全身或局部)4、胃肠道:(1)是否有腹胀或肠形(2)是否排便,担保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3)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1)尿量、颜色、性质(2)是否有导尿管存在(3)是否有外生殖器畸形6、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核左移、CRP7、内环境:主要指血糖及电解质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一、呼吸系统1、急性呼吸道梗阻:⑴多见感染性喉炎及异物吸入,其它有咽喉部周围组织脓肿及或破溃、外伤⑵喉喘鸣、呼吸困难、严重者头向后仰、紫绀并窒息,如瞪眼、口唇突出、流涎、欲咳但咳不出,矛盾呼吸2、重症肺炎:⑴定义:在肺部感染的基础上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或DIC⑵临床表现:咳嗽、发热、气促、肺部罗音、呼吸困难、萎靡或烦躁不安、发绀、心率快、心音钝、四肢凉3、哮喘持续状态的识别(1)患儿烦躁不安,被迫采取端坐位。

急危重患儿的观察

急危重患儿的观察
•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
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主要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某些 呼衰的早期。Ⅱ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常见于阻塞性通气 功能障碍的肺、支气管疾病如哮喘持续状态等。
• 4、 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
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 2、】饮食与营养 【 3、】面容与表情 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特征性的面容与表情。
体克早期 面色苍白,病情继续发展则进入休克晚期,面色由苍白转为青灰。如惊厥 引起面色改变 呕吐发作时引起面色苍白,呕吐停止后面色转为红润,若呕吐后面 色苍白不好时,可提示有心血管功能障碍,心肌炎病儿呕吐面色持续苍白,则示有 心衰先兆
嗽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四肢瘫软,深浅反射
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出现,机体仅能维持呼吸、循环,但生命 体征不稳定,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格拉斯哥评分
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9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运动
二尖瓣面容:表现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病人。
贫血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及结膜色淡,表情疲惫乏力,见于各种类型血病人
1、一般情况
【 4、】体位
【 5、】姿势与步态
【 6、】睡眠
【 7、】皮肤与粘膜 主要应观察其颜色、温度、弹性及有无出血、
水肿、皮疹、皮下结节、囊肿等情况。如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 休克。如贫血病人,其口唇、结膜苍白;肺心病、心力衰竭等缺氧 病人,其口唇、面颊、鼻尖等部位发绀;过敏性紫殿病人双下肢及 臀部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严重脱水、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皮肤弹性差;心性水肿,多表现为一肿;肾性水肿,多于晨起眼睑、 颜面水肿.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皮

儿科常见危急值

儿科常见危急值

儿科常见危急值随着儿科医学的发展,危急值已经成为了儿科医院及急诊部门的日常工作。

危急值指的是某些危及孩子生命和健康的检验指标出现异常时需要尽快报告医生,引起医生注意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

下面列出了儿科常见危急值,供医务人员参考。

一、生命体征1. 心率:新生儿心率低于100次/分钟;婴幼儿心率低于80次/分钟;学龄前儿童心率低于60次/分钟。

2. 血压:高于年龄、身高和体重百分比90以上;低于年龄、身高和体重百分比10以下。

3. 呼吸:新生儿呼吸低于30次/分钟;婴幼儿呼吸低于25次/分钟;学龄前儿童呼吸低于20次/分钟;青少年呼吸低于12次/分钟。

二、血液检查1. 急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小于100×10^9/L或与前值相比下降50%以上,或大出血、眼底出血等症状。

2. 血氧饱和度:低于95%。

3. 血糖:低于2.5 mmol/L或高于13.3 mmol/L。

三、呼吸道检查1. 呼吸窘迫:呼吸急促或困难,呼吸音清晰度下降。

2. 气管插管困难:多次尝试插管未成功,或插管时出现严重并发症。

3. 气管异物:无法排出或拔出气管异物,患儿出现严重窒息症状。

四、循环系统检查1. 心跳骤停:心跳不韵律或停止,无法自行恢复。

2. 心律失常:普遍性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房颤、室颤等。

3. 疑似感染性休克:心率大于两岁220次/分、小于两岁250次/分,收缩压低于正常百分位90%,尿量少于正常水平。

五、神经系统检查1.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2. 颅内出血:高危患儿或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呕吐等症状。

3. 脑积水:头颅外围膨胀,前囟张力过高,面色发青或憋气,液体排量增加,污染汁逆流,腰背痛等症状。

以上是儿科常见危急值的一些列举,希望能帮助相关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儿科急危重症情况。

当然,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特殊情况,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尽快保障小儿的生命和健康。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和处理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和处理

1、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系统疾病或神经肌肉疾病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临床特 点是没有足够的通气和氧合。其诊断强调血气分析,但若动 脉血气不易及时获得时,通过快速查体初步判断十分重要。
当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时,呼吸状态异常,表现为呼吸 过快(气促)、过慢、无呼吸(呼吸暂停)或伴呼吸作功增加,同 时有缺氧表现。
(3)体循环灌注—尿
尿量是反映肾功能的良好指标,正常小儿平均每小时尿量 1-2 ml/kg,每小时<1ml/kg常是肾灌注差或低血容量的 表现。
院内患者置入导尿管后可以精确而连续地测量尿量。
心血管功能的评价项目:
1、心率 2、血压 3、全身灌注 : 1)脉搏的评价(近端和远端) 2)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3)大脑(神志) 4)肾脏(尿量)
骨髓内存在不塌陷的静脉丛,从这里置管只需要30-60秒的 时间.
一般用骨髓刺穿针或标准18号针在胫骨粗隆内侧以下11.5cm处进行穿刺,也可以在股骨远端、内踝和髂前上棘穿 刺还可以取血做血型,血交叉,生化和血气
骨髓通路的建立
建立输液通路(推荐骨髓穿刺输液)
中心静脉通路
有经验的急救医务人员可以股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放 置中心静脉导管
心肺功能快速评价结果
二、小儿危重症的处理
1、初期生命支持
A、开放气道(Airway) 手法 体位清除气道异物
开放气道手法:头后仰—抬下巴手法
B、呼吸支持(Breathing)
吸氧选择(鼻导管、面罩)皮囊加压呼吸的手法(CE法) 气管插管指征、型号选择和注意事项有效判定
气囊 - 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一是由于儿科危重症的基础疾病千差万别、起病多隐匿(先天性或代谢性疾病 多发)。
二是因为小儿与成人不同,多不能准确表达不适,且器官功能储备有限,病情 进展难以预料和控制。

儿科急危重症识别及应急处理

儿科急危重症识别及应急处理
SC常导致惊厥性脑损伤 “可操作性定义”:单次惊厥发作超过5分
钟,或多次发作间歇期意识未完全恢复者
小儿急性惊厥主要病因及分类
感染性
脑膜炎:化脓性、结核性、

病 毒 性、霉菌性
内 脑炎:病毒性、免疫性
脑寄生虫病、脑脓肿
非感染性
颅脑损伤 颅脑发育畸形 颅内肿瘤 癫痫的惊厥性发作
热性惊厥
颅 外
(Febrile
seizure,
FS)
感染中毒性脑病
代谢性:
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镁、 低钠、高钠)
特发性低血糖症 遗传代谢性疾病
化学毒物:毒鼠药、有机农药
是否伴发热: ● 无热者大多非感染性,但≤3月幼婴、 新生儿、以及休克者例外。 ● 发热者大多为感染性,但惊厥持续状态 可致体温升高。
惊厥严重程度: 顽固、反复、持续状态提示颅内病变。
心律 次/分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 次/分
40-44 30-40 25-30 20-25 18-20
脉搏;呼吸 3:1 3-4:1 3-4:1 4:1 4:1
心率
正常 听诊:心音有力 心律整齐
未闻及杂音
心动过速:
婴儿≥160/min 幼儿≥ 140/min 儿童≥ 120/min
心律 次/分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 次/分
40-44 30-40 25-30 20-25 18-20
脉搏;呼吸 3:1 3-4:1 3-4:1 4:1 4:1
注意: 呼吸频率 深度 节律的改变
(1)吸气性呼吸困难:气道阻塞----喉、气管、

小儿危重症识别

小儿危重症识别
❖ (3)体循环灌注:因心动过速缺乏特异性,而 低血压是休克的晚期表现,故评估外周脉搏 强弱、器官灌注及功能状况尤为重要。应同 时触摸中央动脉和外周动脉,两者搏动强弱 存在差异是心输出量降低的早期体征(排除因 寒冷所致外周血管收缩)。当心输出量降低时,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变窄,使脉搏纤细,最 终消失,中央动脉搏动消失是临终体征,应 按心跳停止处理。
(2)血压:血压取决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血管 阻力。当心输出量降低时,机体通过增加心 率和心肌收缩力维持正常心输出量,代偿性 血管收缩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当这些代 偿机制障碍时,就会出现低血压。小儿代偿 功能较强,在疾病早期多不出现血压下降, 因此低血压是出现较晚、且提示休克失代偿 的体征。
循环功能评估包括
呼吸功能的评估应包括:
❖ (1)呼吸频率和节律:气促常是1岁内婴儿呼 吸困难的首发表现,气促不伴有其他呼吸困 难体征时,通常由肺外疾病引起,如早期休 克、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先天代谢病、严重 腹泻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危重患儿出现慢 而不规则的呼吸是临终表现,多因呼吸肌疲 劳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所致。
(2)呼吸作功:作功增加主要表现为鼻扇和 吸气三凹征,见于有气道阻塞或肺部疾病的 患儿。点头呼吸、呻吟、吸气性喘息和呼气 时间延长是呼吸做功明显增加的体征。呻吟 是由于不成熟的会厌关闭时伴有呼气末横膈 收缩所致,可增加气道压力’从而维持或增 加功能残气量,出现呻吟说明患儿肺泡萎陷 和肺容量不足,常见于肺水肿、肺不张或肺 炎时。
尿量是反映肾功能的良好指标,正常平均每 小时尿量1—2 ml/kg,每小时<lml/kg常是 肾灌注差或低血容量的表现。但父母通常难
以准确估计患儿近期的尿量,在休克早期的
评估中不十分有用。院内患者置入导尿管后 可以精确而连续地测量尿量。

儿童危重症的判别

儿童危重症的判别

快速评估心肺功能 — 初期处理的要点
含葡萄糖溶液 应用指征:低血糖症 剂量:25%GS 2ml/kg(0.5g/kg)
12.5%GS 新生儿
快速评估心肺功能 — 初期处理的要点
输注途径: 外周静脉 中央静脉 骨髓腔内
快速评估心肺功能 — 初期处理的要点
骨髓内穿刺 指征: 心跳呼吸停止 失代偿性休克 顽固性抽痉
只要观察到气道完全梗阻的阻塞的体征, 就应尝试解除梗阻
气道阻塞体征包括:无效咳嗽(失声)、 呼吸困难伴吸气性喘鸣,并出现青紫、意 识丧失。
方法:首先检查口腔,看可视范围内有无 异物,若有,可先尝试手指直接去除。
手法解除异物:1.背部叩击-胸部按压法: 婴儿脸朝下骑跨在救护者的前臂上,救护 者紧紧托住患儿下颌支撑其头部,保持颈 部平直(开放气道),将前臂放在大腿上 以支撑婴儿,头部要始终低于躯干,在两 肩胛骨间用手掌根部用力怕击5次
导管内径:
导管内径=年龄(岁)/4+4(2岁以上) 新生儿3cm,或3.5cm,一岁以内4cm 深度:小于1岁:经口(鼻)插管深度
(cm)=1/2体重 + 8 (9) 大于1岁:经口插管深度(cm)=1/2年龄
+13 ; 经鼻插管深度(cm)=1/2年龄+15
正压通气后患儿病情好转,但数分钟后心率下降, 肤色从红变青紫
叩击后,将另一只手放在婴儿后背,并用 手托住其头部。救护者用两只手和手臂有 效地夹住患儿,翻转。在胸外按压的相同 位置,给予5次快速向下的胸部按压。然后 检查口腔情况,再重复,直至异物排除或 婴儿意识不清停止操作,若意识不清,则 立即开始CPR
失代偿期:在代偿期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出现 血压下降,收缩压<该年龄第5百分位

儿科危重症识别资料2258

儿科危重症识别资料2258

二、几种常见危重病症的识别
4、心血管功能的识别 〔1〕心率:刚开始心动过速,最终出现心动过缓。 〔2〕皮肤和粘膜的颜色和温度 〔3〕心肺功能的快速识别〔评价〕 〔4〕呼吸评价:
A.气道开放:能独立维持开放、需要调节/辅助去维持开 放
B.呼吸:速率、力学、胸凹、哼声、辅助肌 C.循环:心率、血压、中央脉搏的容量/强度,周围脉搏
音,早 期无腹肌紧张,无固定压痛,有血运障碍后 可有腹肌紧张、压痛等。 ⑥全身情况:早期单纯性肠梗阻全身情况无明显改变,当梗 阻时间长或有绞窄时全身情况可出现恶化。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三、危重新生儿的识别
1、哭声变化: 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正常新生
儿的哭闹是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一种方式,饥饿时 要吃,尿布湿了要换,这是正常的要求,这种哭 闹音调一般不高。但是另一种情况是对不舒适或 者疼痛的表达,身上被虫咬后感到痒、痛,发生 皮肤褶烂,肠绞痛、头痛、耳痛时的疼痛感,属 于病例现象,哭声尖,时间长,又是身体还摇动 ,剧哭程度与感觉的轻重相关。
第四页,共五十三页。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2、皮肤:
〔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
〔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 疹等
或皮
〔3〕是否有压疮
第五页,共五十三页。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3、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 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 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根据其程度分: 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望、昏睡、浅昏迷、 深昏迷。
第十六页,共五十三页。
二、几种常见危重病症的识别
2、哮喘持续状态的识别
〔1〕患儿烦躁不安,被迫采取端坐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实验证实此法简单易行,可产生较大的潮气
量,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先方法
1960年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
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 里程碑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
美国每年有16,000个儿童死于意外心跳呼吸骤停 (cardiopulmonary arrest, CPA)
多发生在婴幼儿期至学龄前期 婴幼儿期常为误服药物,学龄前期则是有 毒物质 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
中毒的途径
消化道吸收:最常见,90% 皮肤接触
呼吸道吸入
注入吸收
经创口、创面吸收
中毒的机制
干扰酶系统 抑制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直接化学性损伤 作用于核酸 变态反应 麻醉作用 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其他
小儿常见危重症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普
基本内容
儿科危重病学概述
儿童心肺复苏 儿童急性中毒
基本要求
说出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 阐述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阐述心肺复苏术的治疗原则 说出急性中毒毒物的清除方法
重点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儿童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儿科危重病学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儿童危重监护病房(PICU)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
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
PICU设置及管理
PICU的特点 人员配置过硬 医疗设备精良 转运能力强大 PICU的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 护士:护患比=2~3:1 医生:医患比=1:2~3(包括中间监护) 训练有素,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
心肺复苏停止指征
脑死亡

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无自主活动)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固定 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角膜、吞咽、瞬目、呕吐) 脑电图平波
无心搏及脉搏 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
婴儿心肺复苏术视频
★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结
心肺复苏术进行呼吸循环停止判断时间
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的频率
★毒物的清除
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
★毒物的清除
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液体30min固体1-2h内
催吐 洗胃
导泻
全肠灌洗
皮肤、黏膜的毒物清除
吸入中毒 止血带
★毒物的清除
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催吐: 适应症:年龄较大、神志清楚的消化道中毒 患儿 禁忌症:严重心脏病、食管静脉曲张 、溃疡 病、昏迷惊厥、强酸强碱中毒、小于6个月 方法: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呕吐 最佳时机:中毒后4-6h以内,越早越好
无法取得手动除颤器,可使用 手动除颤时,首次 配备小儿剂量衰减器的AED。 使用2焦耳/公斤,后 若都无,可使用未配备小儿剂 续使用4焦耳/公斤 量衰减器的AED 首次2焦耳/公斤,后续至少4 焦耳/公斤,但不应超过 10焦耳/公斤或成人最大剂量
复苏后的氧气限制
2005年
未特殊强调
2010年
(按压通气比3:1)
胸部按压深度
2005年
胸部前后径1/3~1/2
2010年
至少为胸部前后径1/3 新生儿约4cm,儿童 约为5cm
呼吸评估
2005年 2010年
查看、听和感觉是否 删除此项 有呼吸
除颤与AED使用
2005年 2010年
婴儿不建议用AED 手动除颤器较AED适用,若
B: 呼吸(Breathing)
C: 循环(Circulation)
D: 药物(Drugs)
E: 电击除颤复律(Electricity)
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成人
仰头举颏法
儿童
仰头举颏法
头不要过伸 头位于正中位 不要让嘴闭上 不要推下颌的软组织
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成人
Heimlich法
一旦循环恢复,可将FiO2 调整为达到 ≥94%动脉血氧饱和度所需的最小浓度, 以避免体内氧气过剩 在动脉血氧饱和度为100%时,可以中 断FiO2 ,只要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4% 即可(动脉血氧饱和度为100%时,PaO2 可能为 80 和 500 mmHg 之间的任何值) 新生儿开始急救时最好使用空气,而不 要使用100%的氧气
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与通气比
心肺复苏术首选的药物
小儿心肺复苏指南
呼叫前心肺复苏时间
2000年
1minCPR后呼叫
2005年 2minCPR后呼叫
B 人工呼吸
2000年 深吸气后吹气 按压通气比 单人15:2 双人5:1
2005年 正常吸气后吹气 有效通气—胸廓抬起 按压通气比 单人30:2 双人15:2
<1岁双指,拇指环抱 1~8岁单掌,>8岁双掌 婴儿乳头连线中点下 胸廓1/3~1/2 100次/min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出现心跳 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出现 口唇、甲床、面色转红 出现自主呼吸,肌张力增强,有不自主运动
Drugs药物治疗
成人
肾上腺素 胺碘酮 阿托品 碳酸氢钠 钙剂
毒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与排泄
毒物的分布:体液和组织 毒物的排泄:肾脏、胆道 、肠道; 汗腺、唾液腺、乳汁; 肺(气体)
中毒的诊断
病史:家属陈述病史非常重要 症状:腹痛、腹泻、呕吐、惊厥、昏迷 体征:
呼气、呕吐物特殊气味 口唇甲床发绀、樱红 出汗 皮肤色泽; 呼吸 瞳孔 心律失常
儿童
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阿托品 碳酸氢钠 钙剂
Broselow急救尺
(Pediatric Emergency Tape)
Electricity电击除颤复律
成人
早除颤
儿童
<1岁不推荐使用 1~8岁 2minCPR后用
室颤, V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PICU常用监护仪及诊疗技术
生命体征监护
心率呼吸监护仪
体温监测
血压监护
血压监护仪
有创血压监测系统
氧合或通气状态的评估
经皮PO2、PCO2测定仪
脉率及血氧饱和度仪
中心静脉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
监护仪的中央工作站
体液及生化监护
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监护室常用诊断设备
床边X线摄片机
床边超声诊断仪


心跳呼吸骤停: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 ,
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心肺复苏术发展史
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为一例室 颤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成功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
D 药物治疗
2000年
2005年 静脉及骨髓腔给药 肾上腺素每次均为 0.01mg/kg 气管给药脂溶性药物 肾上腺素:0.1mg/kg 利多卡因:2~3mg/kg 阿托品:0.03mg/kg 纳洛酮:0.1mg/kg
肾上腺素首次: 0.01mg/kg 第二次及以后: 0.1mg/kg
周的新生儿中重度HIE建议进行诱导低温治疗
( 33.5-34.5℃ )
BLS流程
ACLS流程
最新成人心肺复苏术视频
儿童急性中毒
(Pediatric acute poisoning)
中毒的概念
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体内后,与体液 和组织相互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或死亡 的过程称为中毒
E 除颤仪复律
2000年 连续3次后1minCPR
2005年 1次后2minCPR ≥1岁使用 <1岁不推荐使用
2010年最新进展
最大变化: A-B-C
成人生存链
C-A-B
儿童生存链
CPR步骤
2005年 2010年
2次人工呼吸后开始 先胸外按压(30次或 胸外按压 15次),再人工呼吸 新生儿仍为A-B-C
毒源调查及检查:呕吐物、血、尿 、粪便、 可疑含毒物行毒物鉴定
中毒的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发生急性中毒,立即治疗 一般治疗原则: 排除毒物 维持呼吸、循环等生命器官的功能 减少毒物吸收 促进毒物排泄
中毒的处理
现场急救使患儿稳定
毒物的清除
特异性解毒剂的应用
其他对症治疗
1岁以下婴儿占CPA儿童总数一半。男性儿童占 总数62% 儿童CPA人数占院外CPR总人数的5%~10%。院 外CPA儿童31%被目击,其中30%被路人给予 CPR
时间就是生命
心跳停止3s头晕 心跳停止10~20s晕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1min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4~6min大脑不可逆损伤 心跳停止30min心肌不可逆损伤
生命支持的相关技术
机械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高频通气:HFO、HFJV、HFFI 部分液体通气(PLV) 体外膜肺(ECMO) 一氧化氮气体(NO)吸入 连续静脉血滤(CVVH)
其他常用设备
辐射加温床
暖箱、蓝光箱
儿童心肺复苏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 人工循环
2000年 疲劳后换人 频率80~100次/min
2005年 2min换人5s内完成 尽早有效胸外按压 用力按压1/3~1/2 快速按压100次/min 胸廓完全回复 不中断按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