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技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新教材)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1课。
本单元包括7节课,第1-3课主要引导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归纳鱼类和两栖类、昆虫和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学会辨别动物的类别。
第5-6课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相同生活环境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方式等特征能适应相应的环境。
第7课网络课堂以及本单元的《探究技能:观察》是属于本单元的探究技能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课型。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但由于本课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观察”,因此本课安排在《探究技能:观察》一课之后,让学生在掌握了观察的探究技能后再开始本课的学习。
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 观察小鱼和蝌蚪”、“活动2 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活动3 把它们分类”等四个教学环节。
本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方法,发现鲫鱼和青蛙的生长发育、身体和运动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并通过分类活动,初步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
在课外,他们不少已经观察甚至养过蝌蚪和小鱼,也看过和听说过一些关于蝌蚪会长大变成青蛙的资料。
可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小鱼和蝌蚪的知识。
由于蝌蚪和小鱼个体很小,外形也相似,加上学生未必对了两者进行过认真、细致的对比观察,所以他们不一定能很好地、细致地描述两者之间外形特征的区别。
三年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经历,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学习能力,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上比较依赖具体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素材作为思考的支架。
三、教学目标1.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区分青蛙和鲫鱼的幼体;2.知道青蛙的幼体长大成体身体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鲫鱼不会;3.能分别描述与青蛙或鱼相似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4.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对研究动物的分类感兴趣。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与非生物植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2. 美丽的自然界天气和气候地球上的水资源地形和地貌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气候、水资源以及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激发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与非生物的辨别,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地形和地貌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记录观察结果。
4. 讲解天气和气候,指导学生制作天气记录表,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5. 讲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节水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6. 讲解地形和地貌,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认识家乡的地形地貌。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有生命、能生长、繁殖非生物:无生命、不能生长、繁殖2. 植物的多样性:种子植物、孢子植物3. 动物的多样性: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4. 天气和气候天气: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气候:长时间内大气层的平均状态5.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的循环: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节约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6. 地形和地貌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蚀地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2)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3)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绘制一幅地形图。
答案:(1)生物:如花草、树木、小鸟等,特点是有生命、能生长、繁殖;非生物:如石头、桌子、书本等,特点是无生命、不能生长、繁殖。
三年级上册 粤教科技版《科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第1 课《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区分青蛙和鲫鱼的幼体。
2.知道青蛙从幼体长大到成体过程中身体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鲫鱼不会。
3.能分别描述与青蛙或鱼相似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认识鲫鱼和青蛙的一些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和归纳青蛙和大鲵、蝾螈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与讲述:妍妍和波波在公园的小池里发现了许多黑色的小动物,妍妍认为那是小鱼,可波波认为那是蝌蚪。
媒体:本课情境图片。
提出任务:怎样区分蝌蚪和小鱼?(二)活动探究1.活动1:观察小鱼和蝌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出蝌蚪和小鱼的不同?活动:观看播放小鱼和蝌蚪的视频和图片。
交流:比较小鱼和蝌蚪的区别的观察发现。
小结:小鱼和蝌蚪的身体有很多不同。
小鱼的身体较为扁长、有鱼鳍;蝌蚪的身体较短、圆,没有鳍。
2.活动2:比较鲫鱼和青蛙的特征媒体:播放小鱼和小蝌蚪生长发育为成体的视频。
问题:蝌蚪和小鱼长大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蝌蚪长大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以及小鱼长大成大鱼的身体变化。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后,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环境、运动方式也改变了。
而小鱼变成大鱼,它的身体形态和生活环境没什么变化。
问题: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除了外形,它们还有哪些不同?活动:观察和比较青蛙和鲫鱼的活体,了解它们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并做记录。
交流:青蛙和鲫鱼在外形、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小结: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体表光滑,用跳和游泳的方式运动,可以在岸上生活。
鲫鱼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只能在水中以游泳的方式进行运动,体表覆盖着鱼鳞,终身生活在水里。
3.活动3:把它们分类问题:在自然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与鲫鱼相似,有些与青蛙相似。
你能找到它们吗?活动:利用动物资料卡片,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等特征,找出与鲫鱼或青蛙相似的动物。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广东)
无论是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尽情奔跑的大型哺乳动物,还是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寻觅食物的昆虫,都被水、空气和土壤包围着。
在广袤无垠的环境中,所有动物都选择一定的区域生活。
生物王国充满着缤纷、神秘的色彩。
本单元从具体物种入手,安排了3个课题:《寻找生命》、《红番茄》、《小白兔》。
根据从整体到局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及比较,初步认识生物,学会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本单元从发挥学生主体性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且典型的内容,创设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的驱动页,选择和设计了易于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本单元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在草丛里寻找物体开始,通过观察、分类与比较,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初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的目的,并由此了解到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
番茄是六大器官可共存的一种常见植物,因此以番茄为例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形态及器官,并扩展到一般的植物,能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
小白兔也是学生较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以小白兔为例认识动物,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及借助科学仪器进行观察,从整体外形认识兔子身体的各个部分,了解兔子的书活习性,进而扩展到一般的动物,通过“给喜爱的小动物建立小档案”,达到了解更多动物的目的。
与此同时,将爱护动植物的情感与体验贯穿于始终。
让学生保持对动植物的好奇心,爱护动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本单元建议安排8学时:第1课《寻找生命》2学时;第2课《红番茄》3学时:第3课《小白兔》3学时。
在活动的选择上,第l课活动的重点是分类,让学生在分类的活动中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的活动突出体现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重在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第3课的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查找有关的资料,强调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如何整合小组内的资源,与大家交流,和大家分享。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质教案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第三单元《植物生长》。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植物身体》,详细讲解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结构和功能;第二章《植物生长环境》,探讨光、水、土壤等对植物生长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植物六大器官及其功能;2. 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环境重要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六大器官及其功能,植物生长环境重要性。
难点:理解植物各器官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各种植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植物六大器官及其功能,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探究(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情况。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植物生长环境重要性。
6. 情景再现(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植物生长过程,加深学生对植物生长认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 植物生长环境:光、水、土壤3. 教学难点与重点:植物各器官之间关系,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熟悉植物,并描述它们特征。
(2)简述植物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影响。
2. 答案:(1)例如:小草,特征:绿色,叶片狭长,根系发达,耐旱。
(2)植物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
例如,阳光充足地方,植物生长旺盛;水分不足时,植物生长缓慢;土壤肥沃,植物生长健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解植物六大器官和生长环境。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师________日期________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2、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三、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了解自己的身体。
2. 《动物和植物》: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常见的动植物种类。
3. 《生活中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
4. 《水和空气》:水的性质,空气的作用及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动植物特征、日常科学现象及水和空气的基本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器官的功能,动植物特征的区别,科学原理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了解人体器官、动植物特征等。
3.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4. 随堂练习: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如制作植物生长记录表。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主题。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教学要点、关键词等。
3. 结构:分层次、分模块设计,使板书条理清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并描述其功能。
(2)区分两种动物和两种植物,并说明它们的特征。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个科学原理。
(4)谈谈你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批改,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针对人体器官功能、动植物特征区别、科学原理应用等,可通过具体实例、实物模型、生活现象等途径,帮助学生理解。
粤教科技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2、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视频:动物的伪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三、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鲫鱼与青蛙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一、教材分析:鲫鱼与青蛙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观察动物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是认识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主要包括观察比较鲫鱼和蝌蚪的幼体特征、生长发育和成体外形特征,归纳鱼类、两栖类的一般特征,并根据他们的一本特征开展动物分类活动。
二、学生分析:鲫鱼和青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三年级学生只是对鲫鱼和青蛙的外形有初步的了解,对于两种动物的身体体结构的异同并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2、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3、观察多媒体软件,指认两栖类、鱼类的主要器官。
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2、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四、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比较蝌蚪和小鱼幼体外形的异同。
了解青蛙与鱼的发育区别和分类。
教学难点是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五、教法:观察法、讲述法。
六、教学准备:水槽、蝌蚪与小鱼、有关鲫鱼、青蛙的视频等。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提出探究问题:这是什么呀?它们长得像吗?明确任务:这节课我们就从鱼和青蛙的幼体入手,对比一下它们幼体的异同,了解它们生长发育的过程。
(二)、观察分析,探求新知。
媒体出示:蝌蚪和小鱼的幼体图片。
指导观察:先观察整体,再从头部开始往下观察。
观察顺序:身体分部→体表的特征→头部→躯干→四肢。
分组观察:水槽里的蝌蚪和鱼幼体。
提出问题:它们的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它们是用什么来游泳的?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小结:它们的外形是流线型的,身体表面是光滑的,尾巴能摆而且推动身体前进。
观察蝌蚪与鲫鱼是怎样长大的。
学生汇报:想想小蝌蚪一点点长大的样子。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课时计划课题打开科学之门第 1 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具师生活动过程一、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二、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随笔师生活动过程三、“白雾”从哪里来?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时计划课题寻找生命第 1 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命和非生命。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世界的丰富性。
重点难点教具师生活动过程草地里有什么?任务:找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划出一定的范围。
讨论:一小片草地里会有什么?(1)小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2)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提示记录要求、物品保存、小组合作等要求。
活动:学生观察、寻找,把看到的物体全部记录下来。
教学随笔师生活动过程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已整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2、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三、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四、“白雾”从哪里来?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2、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视频:动物的伪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三、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四、“白雾”从哪里来?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白雾”从哪里来?是以学生们经常能够见得到的冰棍周围的白雾现象作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测。
从而引出要想知道自己猜测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的结论。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五、纸锅也能烧水吗?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六、你会提问题吗?讲述: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的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从疑问开始,探索科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
任务:你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有什么疑问,请你把它写下来。
我们将通过以后科学课的学习,逐步找到答案。
目的: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
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
《寻找生命》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
2、知道什么是生物,了解生物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观察、记录、整理的能力。
2、学习分类、比较的方法。
3、培养认真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感受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3、懂得尊重他人,不随便打扰他人。
二、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并介绍组内成员分工(包括记录、保管找到的物体、代表小组交流、分工合作等)。
2、工具:放大镜、小铲子、镊子、塑料袋、小瓶子、小桶等若干。
3、探究评价表。
三、探究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出本课探究问题1、在《打开科学之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们是怎样研究科学的,还知道了在玩的时候也有科学。
今天,我们就来像科学家们那样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体。
2、揭示课题:寻找生命(板书)。
交代本课探究任务。
(二)指导探究,学生进行探究活动1、活动1:草地里有什么?(1)探究准备谈话:在我们学校的草地里你曾发现有什么?学生结合学校的生活经验猜想。
讨论交流:进入草地观察寻找东西时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提示学生要团结协作、注意安全、爱护花草等。
)学习放大镜、镊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小组长领取工具(放大镜、小铲子、镊子、塑料袋、小瓶子、小桶等)。
(2)探究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草地里进行探究活动,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
(3)探究的整理小组讨论:小组找的东西中哪些东西有生命,哪些东西没有生命?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要求讨论是声音要适中,不要影响其他小组的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要求畅所欲言。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说出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什么是生物。
并板书:生命非生命2、活动2:我知道的生物(1)谈话激趣: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生物。
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你见过屏幕上的这些生物吗?你能说说它们的名字吗?(2)课件一出示课本中的十二中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
指名说说它们的名字,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这种生物的名称。
(3)说说这些生物中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
(4)课件二出示一些课本以外的动物、植物,让学生欣赏,感受生物的生命力。
(5)把你认识的生物的名字写在课本第十二页的表中,并分类。
学生填好后交流。
(三)探究评价1、小组长按组内人数领评价表,并分发。
2、学生填表,教师巡堂指导。
3、填好后上交评价表。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就像一位位小科学家一样运用了观察、分类、比较的方法,研究了身边的物体,初步认识了生命。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随时随地的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为科学领域开拓一片新天地。
(五)探究延伸动物、植物还可不可以进行分类?板书: 1、寻找生命生命非生命《红番茄》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能认出植物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并知道叶子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2、认识番茄的果实,了解番茄果实的内部结构。
3、认识番茄的种子,知道番茄是靠种子来繁殖的。
(二)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和实验记录的能力。
2、培养学生操作解剖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观察探究的细心和耐性。
3、认识较小事物的内部世界,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对番茄进行观察。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事物。
教学难点:解剖红番茄,并认识它的内剖结构。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法教学准备:1、教具:番茄图片、实物、课件,有关资料。
2、学具:每人带番茄4只、碟子、小刀,收集番茄资料。
教学过程一.融情入境,问题激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老师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植物园(挂图)。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番茄是什么样子的?生:红红的。
生:圆圆的。
师:都是红红的,圆圆的吗?生:我见妈妈买回来的番茄带有一些青色。
生:我也见过绿色的番茄,那是没有长大的。
师:你们看见过生长着的番茄吗?我们的植物园里也种植了番茄,你们发现了吗?(学生虽然还坐在小凳子上,但兴奋的目光已经开始在植物园里寻找。
)二.任务驱动,初试体验师:今天老师想让大家认真观察一下番茄是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并试一试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好吗?生:好。
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观察。
约5分钟后,集中学生开始汇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番茄有花,还有叶子。
生:我发现番茄还有根。
师:根在那里?生:在泥土里。
师:你是怎样看到的?生:我拨开泥土看到一点点。
师:我们平常吃的番茄其实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呢?生:果实。
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花、叶子和果实都是长在藤上的。
师:藤?生:枝。
师:其实同学们所说的藤或者枝在植物学上都称为植物的茎,知道了吗?生:知道。
师:那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番茄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生:番茄有茎、花、根、叶和果。
师:观察和表述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从下往上,或者从外到里。
生:番茄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的。
三.观察进阶,能力提升师:刚才大家认真地观察了整株番茄的组成,下面老师要求同学们对番茄的叶子进行观察,你们打算从那几方面对叶子进行观察呢?生:颜色,形状。
生:看看里面的纹。
师:你指的纹是叶子的叶脉吗?生:是的。
生:还可以比较叶子的大小。
师:怎样比较呢?我们能把叶子摘下来吗?生:不行!师:那如何进行比较呢?生:可以量一量叶子的长度。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我们在观察番茄叶子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不同种类的叶子进行对比,我建议大家可以选择玉米的叶子。
记住,要随时记录你们观察到的东西。
学生开始进行观察。
这次学生观察得更加仔细了,记录的方法也多了,有的写下来,有的利用了老师发的表格,还有的画了下来。
师:谁来说说观察的结果?生:我发现了番茄的叶子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生:有的叶子长得很好,有的叶子已经开始干了,我发现叶子是从边上开始干的。
师:说的真好。
师:大家还有其他的发现吗?生:我发现番茄的叶子有大的也有小的。
师:呵呵,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番茄会长大的。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种番茄,看一看叶子到底是怎样的变化的。
生:番茄的叶子比玉米的叶子要小多了。
生:老师,我还发现番茄的叶子边缘有角的,不是平滑的,生:玉米叶子比较滑。
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觉得番茄的叶子象手掌,生:我看玉米的叶子象拱桥。
师:形容得真形象,好美的叶子啊。
生:番茄的叶子象枫叶。
师:你见过的叶子真多。
生:番茄叶子的叶脉是交叉的,玉米叶子的叶脉是不交叉的。
师:说的好。
生:我还发现番茄叶子上面长有毛。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连细致的东西都观察出来了。
四.适时引导,掌握方法师:对于刚才我们进行的两次观察活动,大家有什么想法吗?生:我认为在观察的时候要仔细。
生:还要全面。
师:对。
生:观察要有耐心,不然有些东西就会忽略的。
师:对呀。
生:还要做记录。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了解观察这种学习方法了,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这种方法。
五.自由研究,知识拓展师:刚才大家观察了番茄的叶子,发现了番茄叶子的很多秘密,自然界中叶子的种类很多,各种叶子都各自有很多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我们的植物园里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叶子进行观察,和番茄的叶子进行对比,并做好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