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措施
耳鼻喉科实习中的患者心理健康支持与护理
耳鼻喉科实习中的患者心理健康支持与护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各种因素造成了许多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其中,耳鼻喉相关的疾病逐渐增多。
耳鼻喉科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耳鼻喉科实习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掌握,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支持与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患者心理需求耳鼻喉科实习中,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由于疾病的原因,许多患者已经感到了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而心理上的负担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困扰。
因此,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我们要敏锐地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尤其是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表现。
只有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与护理。
二、倾听和沟通在耳鼻喉科实习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当患者表达他们的病情、恐惧和不安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给予及时的回应和安慰。
有时,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疾病产生疑虑,我们需要用专业的知识和言辞,向他们解释病情、治疗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三、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患者在耳鼻喉科实习中可能会经历情绪起伏,我们作为医护人员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而感到沮丧,对治疗失去信心。
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比如,可以鼓励他们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参加一些活动来分散注意力,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建议等。
这些举措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实习期间的患者心理健康支持与护理非常重要。
我们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在接触患者的时候保持专业的态度和礼仪。
当患者有任何要求或者问题时,要及时解答和回应。
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耳鼻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耳鼻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我院是综合性医院,耳鼻喉科病人日益增多,如何掌握病人就诊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对缓解候诊大厅的拥挤现状、提高病人治愈率、维护正常工作秩序都有很大的意义。
现把耳鼻喉门诊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汇报如下:1 耳鼻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1.1 初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初诊病人因不知自己得何种疾病,希望早日确诊,就医心切,加上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陌生,对就医环节流程不熟悉,因此情绪紧张,焦虑、心理负担加重。
1.2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痛苦大,如突然失音、失聪、咽喉疼痛、呼吸不畅或窒息感等,病人常常缺乏心理准备,往往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易激动、恐慌等表现。
1.3 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由于久治不愈,常年往返于医院,多产生疲惫、失望、悲观情绪,但是又不甘心病痛的折磨,不得不治疗,但只对新治疗方案感兴趣,对一些以往的治疗护理总是满腹疑虑,对用药和治疗都存有戒心。
1.4 癌症病人的心理特点:恐癌心理严重,在确诊前疑癌心理和侥幸心理并存,希望得的不是癌,所以不惜精力物力,多处求医问药;一旦诊断明确,精神随即崩溃,悲观绝望,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坐卧不宁,烦躁不安。
1.5 儿童及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儿童情感脆弱,比平时更怯懦、好哭,依恋感增强,甚至无理取闹,往往容易激动,用仪器检查患儿的耳鼻喉部位会产生不舒服感,患儿常不配合检查[1]。
老年患者就诊时往往行动不便,厌烦过多的检查,希望能尽快就诊,程序简洁,得到最好的诊治,达到满意效果。
2 耳鼻喉门诊病人的护理对策加强健康教育,在诊室外长廊墙壁上的科普宣传栏,介绍专科的一些常见病例、注意事项和诊疗方法,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患者能否如期康复的基础。
2.1 对初诊者可以先介绍医院、科室、医生的情况及门诊情况,增强病人的信心与安全感,护士的语言要清晰简练,讲究艺术,服务态度要热情诚恳,使初诊者在心里对所在门诊有一个良好的评估。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对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来说,手术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却是病人一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理所当然会充满担心和焦虑。
医德医风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语言又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谈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心里治疗的手段之一。
因此疾病康复起到了桥梁作用。
实验证明,医患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协作,要富有同情心及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样对病人的心里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护理人员的语言修养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以病人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满足病人要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病人;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01-03耳鼻手术病人会担心术后面部会不会留疤痕、咽喉手术病人会担心术后会影响说话声音。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
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下丘脑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而影响免疫功能,同时降低痛阈和耐痛阈,使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从而影响手术预后,疾病康复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指导,同时指导病人进行特殊的行为放松训练,调节病人的焦虑情绪。
有的临床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甚至虚脱等现象,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反应。
因此,对本科的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1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
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
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耳鼻喉科就诊后如何进行心理调理
耳鼻喉科就诊后如何进行心理调理当我们因为耳鼻喉方面的问题去就诊后,除了关注身体的康复,心理的调理同样不容忽视。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不就是看个病嘛,为什么还要关注心理?其实,生病这件事本身就可能给我们带来心理压力,再加上对病情的担忧、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等,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心态。
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身体的恢复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会在就诊后进行心理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正确认识疾病。
就诊后,我们往往会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会因为对医学知识的缺乏而产生误解或过度担忧。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咨询医生、查阅权威的医学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质、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
比如,如果是常见的中耳炎,了解到它多数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痊愈,且复发率不高,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疾病,如耳鼻喉部位的肿瘤,虽然可能会让人感到害怕,但清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生存率等信息,也能让我们更有信心面对。
其次,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得知自己患病后,很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中,但消极的心态只会让我们更加焦虑和不安,对病情的恢复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要学会积极地看待问题,相信现代医学的进步和自己的身体恢复能力。
可以多想想那些成功治愈的案例,给自己加油打气。
比如,告诉自己“虽然现在生病了,但医生很专业,治疗方案也很合理,我一定能好起来”。
同时,也可以和身边乐观的朋友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取正能量。
再者,合理安排生活也有助于心理调理。
生病后,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病情上,否则容易陷入焦虑的循环。
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仅能让身体得到休息,还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此外,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释放内啡肽,让我们心情愉悦。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为身体的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不适。
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康复治疗
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康复治疗引言:耳鼻喉科疾病是指影响耳鼻喉器官的各种疾病,如耳聋、鼻窦炎、咽喉炎等。
除了需要进行医学治疗外,患者的心理康复也非常重要。
心理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病痛带来的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康复治疗方法和其重要性。
一、认识耳鼻喉科疾病对心理的影响耳鼻喉科疾病常常伴随着疼痛、不适以及生活上的限制,这些问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沮丧、自卑等负面情绪,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理障碍。
因此,心理康复治疗对于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康复治疗方法1. 了解疾病:患者首先要了解自己患的具体疾病,包括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
通过了解疾病,患者可以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感,增加对治疗的信心。
2. 寻求支持:患者可以寻求亲友的支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
此外,参加耳鼻喉科疾病康复小组或加入相关的在线社区也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3. 接受心理咨询: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内心痛苦。
心理咨询师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计划,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问题。
4. 学习应对技巧:患者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应对技巧来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疾病。
例如,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来缓解焦虑;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5. 参与康复活动:参与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康复活动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参加耳鼻喉科疾病的康复训练课程、听力康复训练等。
三、耳鼻喉科疾病心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心理康复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改善心理健康:耳鼻喉科疾病容易引发诸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康复治疗,患者可以减轻这些负面情绪,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
2. 增强治疗效果:心理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学治疗。
有了良好的心态,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相信治疗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的病情 , 总怕 医生 没 听明 白, 抱怨 给他 常
人诊疗 时间长 , 自己 的 时 间 短 , 注 重 医 更 护人 员的言行 。 专科 检 查 治 疗 病 人 的心 理 特 点 : 士 护
人, 以诚相待 , 得患 者 的信任 。有针对 取 性地制定详 细的治疗护理措施和计划 , 并
耳 鼻 喉 科 门诊 病 人 的心理 特 点 及 护理 对 策
意, 总怀疑别人在谈论或讥 笑 、 讽刺 自己 ,
卢 彩 云
通话 、 化程度不高的初诊患者及家属更 文
对护 士接 诊的眼神和语气都非常在 意。
初 诊 患 者 的 心 理 特 耐心 、 热情 、 人提 出的任何 问题 , 病 都不能表示 反感 或随意说 “ 不知 道” “ 、 你
过对他人 就诊 过程 的观察 来进 行 内心评 估; ④需要对患者 的病情有一 个清楚的 了
解。
把握 了耳鼻喉科 门诊病人 的心理特 点 , 采 取 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 营造 了良好的 就诊环境。结论 : 掌握 耳鼻喉科 门诊 病人
的 心 理 特 点 , 定 相 应 的 护 理 对 策 , 能 制 才 确 保把 以病 人 为 中 心 的 诊 疗 护 理 落 到 实
绪, 消除恐惧 心理 , 合 治疗 。相 反动作 配 慌乱 , 技术不熟练极易使病人产生恐惧 心 理 和怀 疑心 理 , 从而加重病情 。 对慢性病患 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 不
计 较 病 人 的情 绪 好 坏 和 说 活方 式 , 以情 动
习, 内心痛苦 , 有治疗 的愿望 , 但又惧怕痛 苦 。中小 学生 的表现 多为 有父母 或 亲人 在场 , 一般配合 很 难 , 有 时心 理开 导可 但
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康复辅导
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康复辅导导言:耳鼻喉科疾病是指与耳鼻喉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感染、炎症、过敏等。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耳鼻喉疾病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心理康复辅导对于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康复辅导方法和效果。
一、耳鼻喉科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耳鼻喉科疾病不仅对身体产生不适,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担忧,担心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其次,一些耳鼻喉疾病会导致听力下降、喉咙疼痛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交往。
最后,对长期患有耳鼻喉疾病的儿童来说,他们可能因为听力问题而在学校和社交场合遭受歧视,产生自卑情绪。
二、耳鼻喉科疾病心理康复辅导的重要性心理康复辅导在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心理康复辅导,患者能够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情况,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减少焦虑和担忧情绪。
其次,心理康复辅导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
最后,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心理康复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情绪,树立自信,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交环境。
三、耳鼻喉科疾病心理康复辅导的方法1.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康复辅导方法,以帮助患者释放压力、减少焦虑为目的。
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倾听患者的困扰和担忧,并提供积极的思考和应对方式。
此外,医生还可以借助心理疏导工具,如放松训练、呼吸法等,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2. 信息与教育信息与教育是心理康复辅导的重要环节。
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治疗信息,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应对。
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3. 自我认知调整自我认知调整是指通过调整自身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
医生可以引导患者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树立自信心。
同时,医生还可以帮助患者找到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对疾病的负面评价,理解疾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耳鼻咽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
耳鼻咽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咽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80例耳鼻咽喉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n=140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
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5.78±4.53)分和抑郁量评分(22.23±5.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7.76±6.62)分和抑郁量评分(38.78±7.21)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1.43%(P<0.05)。
结论:对耳鼻咽喉门诊患者使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疾病的护理,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好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促进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鼻咽喉;心理特点;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271-02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部是直接接待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场所,是医务人员和患儿接触时间最早、人数最广泛的部门[1]。
医院门诊管理工作的好坏,医疗质量的高低,服务态度的优劣,不仅会使得医院在进行日常医疗工作的过程中医疗质量的好坏,同时还会对医院的信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门诊病人的护理工作。
但是由于门诊病人拥有较多的数量,并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并且大多数的门诊患者由于自身疾病问题的影响,对于医护人员存在着强烈的依赖感,并且还存在着缺乏足够的控制力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患者自身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一定的阻碍[2]。
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耳鼻咽喉门诊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为了促进自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质量的提升,并且为了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拥有足够的了解,我国逐渐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工作。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来说,手术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却是病人一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理所当然会充满担心和焦虑。
耳鼻手术病人会担心术后面部会不会留疤痕、咽喉手术会担心术后会影响说话声音。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
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下丘脑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而影响免疫功能,同时降低痛阈和耐痛阈,使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从而影响手术预后,疾病康复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同时指导病人进行特殊的行为放松训练,调节病人的焦虑情绪[1]。
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因此,对本科的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1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
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
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
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
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
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如准备在局麻下做乳突根治手术,就应告诉病人术中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咽喉部手术应告诉病人恶心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症状等。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发表时间:2018-09-21T11:20:50.2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丁蕾[导读] 目的探讨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状态,体现患者在医院就诊能够得到良好的优质服务丁蕾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 214400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状态,体现患者在医院就诊能够得到良好的优质服务。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门诊就诊的10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患者的疾病分析,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
结果①患者存在对环境的陌生感。
为患者创造方便的就诊环境,设立导诊台,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以便做出及时正确的分诊,让其感到亲切、宽松,提升其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信任度。
②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询问并认真记录,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态度亲切友好,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与依赖,从而缓解不安情绪。
结论做好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了医患矛盾,缓和了医患关系,对于疾病诊治的顺利进行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升预后效果。
关键词:耳鼻喉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门诊就诊的10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患者的疾病分析,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
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7.5±1.5)岁。
其中耳病患者280例,鼻病520例,喉病29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反应特点不同,以取得心理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同时观察病情变化,按照常规诊疗流程为患者服务。
外加心理护理,方法如下:1.2.1观察患者来就诊时等待较长的时间,期间患者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严重则会引起病情的发作[1],这就需要心理护理。
耳鼻喉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耳鼻喉病人的护理喉部炎症:为喉部黏膜、结缔组织、韧带等结构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会厌炎的护理:1预防窒息:按医嘱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观察用药疗效。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形态,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立即向医生汇报。
2减轻疼痛:静卧休息,进清淡无刺激、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对会厌的刺激,保持口腔清洁。
不发音、轻发音、轻咳嗽,利于声带休息。
3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采用物理降温或根据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4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本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由变态反应者应避免接触变应原。
生活有规律,戒烟酒,积极治疗邻近器官感染,如出现咽喉剧痛、吞咽困难、急性喉炎:是指以声门区为主的喉粘膜急性炎症,以声嘶、喉痛为主要症状。
1 / 3备齐抢救用品,严密观察病情,床旁备好氧气、吸痰器,必要时备气管切开包,雾化吸入器,心电监护仪。
2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用药后观察体温变化、出汗情况,多饮水,防止脱水。
3安静休息,关心体贴患者,以消除其恐惧心理。
4告知患者及家属此病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感冒后不能随意服用镇咳、镇静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引起排痰困难,加重呼吸阻塞。
患儿出现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均为喉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术前护理:1 向病人解释手术目的、基本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如何与医生配合。
2全麻病人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1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嘱病人轻轻将口中分泌物吐出,观察其性状,术后避免剧烈咳嗽。
2饮食护理表麻病人术后2小时可进温凉流质或软食3天。
3促进声带创面愈合术后休声2-4周,使声带充分休息,减轻声带充血水肿。
耳鼻喉科就诊后如何进行心理调理
耳鼻喉科就诊后如何进行心理调理当我们因为耳鼻喉方面的问题去就诊后,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
这不仅是因为身体的不适带来的困扰,还可能源于对病情的担忧、治疗过程中的紧张,甚至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所产生的焦虑。
了解并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调理,对于康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
首先,要正视自己的情绪。
就诊后,无论是被诊断出轻微的炎症,还是较为严重的疾病,都可能引发不安、恐惧或者沮丧等情绪。
这是完全正常的反应。
不要试图压抑或否认这些情绪,而是要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它们。
比如说,你可能会因为耳鸣而感到烦躁,这时候不要对自己的烦躁感到生气,而是要告诉自己:“我现在因为耳鸣很烦躁,这是正常的,我会慢慢处理好这种情绪。
”理解病情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一步。
在就诊后,要尽可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病情。
向医生咨询详细的信息,包括病因、治疗方案、预后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当你对病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心里就会更有底,恐惧和不确定性也会相应减少。
比如,如果被诊断为鼻窦炎,你要知道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通过规范的治疗和自身的调养,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痊愈的。
清楚这些信息,能让你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
树立积极的心态对于心理调理起着关键作用。
积极的心态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在面对困难时,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相信病情会好转。
可以多想想那些成功治愈的病例,或者回忆自己过去克服困难的经历,从中汲取力量。
告诉自己:“别人能好起来,我也一定可以。
”同时,把治疗过程看作是一个挑战,每一次按时服药、每一次配合治疗,都是在战胜疾病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稳定情绪。
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恢复,也容易让人变得烦躁和焦虑。
尽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合理的饮食同样不可或缺。
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适当的运动也能调节心情,比如散步、瑜伽或者简单的伸展运动。
刍议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刍议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目的对医院门诊接收的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耳鼻喉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主要从门急诊、慢性病史、先天性的畸形、初诊、复诊、专项检查治疗等方面着手分析,准确掌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结果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明确的掌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治疗效果事半功倍[1],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就诊环境。
结论心理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要,要做好心理护理要求护士有高尚的心理素质、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高超的心理护理技能。
标签:耳鼻喉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到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而且这些病都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急慢性咽喉炎、鼻出血、中耳炎、耳鸣、听力下降等等,所以前来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通常表现为缺乏耐性、脾气急躁、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越是这样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就越容易发生矛盾。
想要避免耳鼻喉科医患之间的矛盾发生,营造一个好的和谐的就诊环境,就务必要重视对患者心理特点的了解,由于患者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等都不同,所以心理特点也不同,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病情变化、不同的情绪表现等,分析出他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的原因,在明确的判断后,积极寻找对策妥善的进行解决[1]。
该文通过详尽分析门诊耳鼻喉科患者就诊时的心理特点,探讨对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使耳鼻喉科患者顺利就医并及早康复。
1 门诊耳鼻喉科的病种类型及患者的心理特点1.1 急诊患者的特点和心理表现由于患者对就医环境并不熟悉而且也不了解就医的流程,再加上就医的患者很多,所以就很容易出现排对久、等候时间长、白跑路等现象,这都为患者的情绪波动埋下了伏笔。
①急诊患者的病情特主要是发病急、变化快并欠缺一定的思想准备,所以患者和家属都会表现的异常紧张、焦躁不安、容易激动等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医患之间、护患之间、患者和患者之间都容易发生摩擦和矛盾,使协调管理困难。
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护理建议
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护理建议在现代社会中,耳鼻喉科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由于其对个体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的影响,病患们通常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需面对心理上的挑战。
因此,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和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耳鼻喉科疾病的心理护理建议,以帮助病患们更好地处理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
第一节:正确认识疾病在面对耳鼻喉科疾病时,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
了解疾病的症状、成因和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咨询专业医生或寻求相关信息,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所面对的情况,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感。
第二节:积极面对情绪变化面对耳鼻喉科疾病所带来的生活变化,许多人会感到焦虑、恐惧和沮丧。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与亲友交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参加疾病相关的支持小组等方式来释放情绪、减轻精神负担。
第三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们应该注重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品。
此外,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对于提升免疫力和改善心理状态有着正面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规律的维持,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耳鼻喉科疾病带来的身心负担。
第四节:寻求社会支持在应对耳鼻喉科疾病时,患者可以寻求社会支持。
亲友的陪伴和理解对于心理压力的缓解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加入疾病相关的支持小组或组织,与其他患者和康复者交流经验和情感,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内外支持系统,减轻与疾病相关的情绪困扰。
第五节:运用积极的心理应对策略面对耳鼻喉科疾病,运用积极的心理应对策略对于心理康复非常关键。
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呼吸练习、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
此外,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和活动,寻找乐趣和满足感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第六节:接受专业心理支持当个体的心理压力过大或应对能力不足以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时,接受专业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耳鼻咽喉科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术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由于手术本身的风险和压力,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需要得到心理护理。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关于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了解手术的内容在手术前,作为患者的您需要了解您将要接受的手术的内容。
可事先与医生或医院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手术的细节内容,包括手术的整个过程、麻醉的种类及操作。
因为了解了手术的详细过程之后,您会感觉到比较安心,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
建立信任关系在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您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医生的经验和能力,也可以看到医生的态度和信心。
通过面对面交流,您能够更好地了解医生,建立起信任和联系。
讨论和了解手术后的情况在了解手术的内容之后,您需要与医生讨论和了解手术后恢复的情况。
了解了恢复情况之后,您可以制定好适当的休息计划,同时可以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生活。
减轻压力在手术前,您需要做好减轻压力的准备工作。
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如冥想、深呼吸等,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亲友、医生或其他人聊天,减少压力和紧张情绪。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手术中,患者往往会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因为医生、护士还有家人都在一起关注着手术的进程。
当您感觉到恐惧或紧张时,您可以与医生或护士交流,迅速地得到支持和安慰。
让自己感觉更舒适当您进入手术室时,患者应在舒适的环境和气氛中逐渐进入手术状态。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您可以通过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来帮助自己保持放松和舒适的状态。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家人的陪伴在手术后,您需要得到家人朋友的陪伴和慰问。
让自己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
家人的陪伴可以让您感觉到更加安全和稳定,在您恢复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
恢复期心理护理在手术后的恢复时期,患者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恢复身体,也需要花费精力来恢复心理状态。
适当的运动或者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也有助于心理状态的调整。
耳鼻喉科急诊处理中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
耳鼻喉科急诊处理中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在耳鼻喉科急诊处理中,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并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耳鼻喉科急诊中的心理问题,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
Ⅰ. 患者心理问题的背景分析耳鼻喉科急诊患者常常面临疼痛、不适和担忧。
这些不舒服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感到压抑、焦虑和恐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背景分析:1. 疼痛与不适:耳鼻喉疾病常常伴随疼痛、不适等症状,患者可能因此感到痛苦和无助。
2. 担心诊断和治疗:就医的患者通常都存在对诊断和治疗结果的担忧,他们可能害怕疾病的严重性或手术的风险。
3. 恐惧与焦虑:许多患者在急诊室中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害怕受到治疗或操作的痛苦,甚至害怕死亡。
Ⅱ. 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在耳鼻喉科急诊中,医务人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减轻焦虑和恐惧。
1.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通过认真聆听、坦诚沟通和关怀患者,医务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任,从而有效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2. 提供信息和解释:对于患者所面临的诊治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医务人员应当详细解释,提供准确的信息。
患者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治疗计划的信息,可以减轻他们的不安和疑虑。
3. 表达关切和安慰:医务人员可以表达对患者的关切和理解,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重视,并给予适当的安慰。
这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
4. 使用支持性语言: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使用支持性语言,避免过于技术性的术语和消极的词汇。
用简单、容易理解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与配合治疗。
5. 提供情绪支持:当患者表达他们的恐惧或焦虑时,医务人员可以提供情绪支持。
例如,通过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倾听他们的烦恼与抱负,帮助他们减轻情绪负担。
6. 分散注意力:在一些痛苦或不适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如与患者聊天、播放轻音乐或提供阅读材料等。
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直接接待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场所,是医务人员和患者接触时间最早,人数最广泛的部门。
医疗质量的高低,服务态度的优劣,不仅影响医院医疗工作和医疗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医院的信誉。
门诊病人以数量多、流动性大,相对停留时间较短为特点。
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以疼痛为主症,如急慢性咽喉疾病、鼻疖肿、鼻出血、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病症。
中医理论多认为是与“上火”有关。
所以在耳鼻喉科就诊的人群多有心烦气燥的表现,情绪波动大,发生矛盾的机率也高。
多数容易发生医患、护患、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矛盾,造成就医人群中的紧张气氛,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创造平和有序的就诊环境,就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情绪表现而引发的心理反应,分析原因,作出判断,寻找对策,妥善解决。
本文结合门诊耳鼻喉科病人就诊时间的心理反应特点分析探讨耳鼻喉科门诊就医群体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以取得心理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1 门诊耳鼻喉科病人的心理特点1.1初诊患者的心理特点病人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陌生,就医环节流程不熟悉,常发生“一排、二等、三跑路”的现象。
尤其是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症病人多,①急诊病人病情急,来势猛,缺乏思想准备,病人多有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的表现,医患、护患、病人与病人之间易发生矛盾,造成就医人群气氛紧张,就医协调管理困难;②极度痛苦:尤其是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或者是气道异物所造成的气道阻塞的病人,窒息感明显,致使有濒死的恐怖感,此种病人的突出表现是惊恐万状,急噪易怒;③恐惧不安:鼻衄的发生多具突然发作,来势汹涌的特点。
病人往往无思想准备,特别是幼儿,看见出血即表现害怕哭闹,精神高度紧张、惊慌,随着出血量及出血次数增加,病人由紧张发展为恐惧,故来诊时多为面色苍白甚至虚脱,幼儿患者则大声哭闹,家属着急,惊慌失措。
护士资格辅导 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管理措施
护士资格辅导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管理措施(1)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宽敞的诊区,舒适的候诊椅,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电子呼叫系统和液晶电视等措施,能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在轻松的气氛中候诊。
(2)设置明确就诊流程说明和标志。
在各诊区设立鲜明详尽的“就诊须知”、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指示标牌,尽可能减少在就诊程序中的往返。
如有可能,还可设立“导医”人员,引导、代办就医手续。
(3)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门诊效劳护士是第一时间与病人接触的医务工作者,美观整洁的仪表,亲切的微笑与问候,都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气氛,对病人焦虑、恐惧心理起到安抚作用,护士在施治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技巧,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态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如抚慰、鼓励、劝说、疏导、解释或指令等,使用暗示性语言,通过积极巧妙的暗示,使治疗发挥最好的效用。
(4)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
医院是人们以安康和生命相托的地方。
以优质效劳善待病人,是医护人员起码的素质和心理状态。
门诊医护人员要加强医护心理学的学习,倡导人性化,注意察“言”观色,从不同的患者及家属的眼神中读懂他们的疑虑和疾痛,尽最大努力给予满足;预测患者的需求,积极主动地提供效劳,解决患者的疑问,从患者的心里活动和行为反响出发,善待每一位病人。
(5)灵活安排就诊,缩小医患间心理间隔。
门诊患者多,流量大,患者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合理、灵活的安排就诊秩序,减少就诊环节,缩小医患间的心理间隔,增进医患间、患患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6)提高医护技术水平,赢得患者信任门诊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医学全科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得到患者心理上的信任和行为上的配合。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
门诊医护人员必须通过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优化效劳态度,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护”,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使患者心情愉快,才能获得最正确治疗效果,才能使医院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门诊的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针对我
院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以患
者为中心,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有效地途径都对患者
实施宣传教育工作,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所患疾病的接受能力和患者的满
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针对耳鼻喉门诊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疾
病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耳鼻喉门诊的患者有效地掌握其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问题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的接受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耳鼻喉门诊心理护理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耳鼻喉门诊就诊的患者
206例,其中男性患者133例,女性患者73例,年龄在20~81岁之间,平均年
龄在35.6岁。
患病类型有:鼻中隔偏曲26例、鼻息肉27例、咽炎54例、眩晕
33例、过敏性鼻炎12例、中耳炎14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13例、头面部畸
形17例、扁桃体炎10例.
1.2方法
1.2.1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也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以现
代化护理为指导,临床业务和管理中的工作模式主要以护理程序系统化为主,护
理程序系统化则是以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护理计划具体体现了护理程序的理论,他是一种比较全面而且较详细的护理行为
指导[1]。
(1)护士要能掌握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的基本原理。
看到患者
的紧急问题状态,首先为危险,危急的患者准备,这是门诊医生护士为多数病人
服务基本原则的[2]。
而且要对其他等待就医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导致
急切心情不良因素,过于急切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恶化,给予待诊的患者合理的理
解和有效地支持。
在维护医疗环境稳定前提下保证证紧急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
救治。
(2)慢性病症患者的:护士应该对患者有责任感和同情感,做到真正地
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将医护人员看待如自己的亲人,非常愿
意与护士谈心,讲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忧虑,护士从与患者的交谈中对疾病得到
全面的了解,并且有利的帮助患者分析治疗效果,加强患者战胜自身疾病的信心。
(3)初诊患者:护士对于就诊的门诊患者应该耐心服务。
[3]患者就诊心切,要
用简洁并有艺术性的语言进行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要做到恳切亲切,使第一
次就诊的门诊患者对医院整体要有一个好的印象。
1.3实施评定
实施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比较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接受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 (接受+部分接受)/总患者数×100%=接受率(%),总满意例数/总患者数×100%=满意率(%)。
1.4数据统计: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
用t检验。
2 结果
2.1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对所得疾病的接受能力进行比较:干预前患者的疾病接
受能力明显低于干预后患者的疾病接受能力,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的疾病承受能力比较
2.2干预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门诊患者来到医院就诊,都有求治心切的心理,希望最快的速度办理就诊手续,减少候诊的时间,等待就诊时间过长,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焦急的心理,甚至
引起患者态度不满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特别是首次就诊的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的
陌生感,还有对就诊程序的生疏,患者多数会存在惧怕、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
耳鼻喉门诊的患者,具备其他多数门诊科室的特点,还具有独特的本专科的
特点,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更明显[4]。
通过总结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护士要有列的责任感,做到一切从患者出发,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真心相待,取
得患者对其工作的信任,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个人的护理计划,告
知患者过去治疗与现在治疗的差异,寻找治疗的最佳方法,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
信心。
参考文献
[1] 卢彩云.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9):203—204.
[2] 张桂娟,马民,张宁.急危病人的就诊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6,(03).41-42.
[3] 邓晓宁,王秀明.浅谈护理心理学在耳鼻喉科门诊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
2(17):267_268.
[4] 宋爱玲.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社区医学杂志,2006(0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