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分层导学·第三课时·罗

合集下载

《祝福》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祝福》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祝福》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

3.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

学习重点理顺故事情节;学习难点体味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 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

《彷徨》收入了鲁迅《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

本文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文体知识: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教学过程一、知识积累1.字音积累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2.字形积累3.字义识记俨然:讪讪:怔怔:怨府:沸反盈天:二、文学常识:1.《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2祝福第三课时教案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2祝福第三课时教案新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⒉提问:作者多次描写祝福的景象,写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无限凄苦地离开人世,并把小说取名为:“祝福”,这些有什么深刻含义?
授课
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祝福鲁迅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
重点
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学
难点
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环节
⊙点拨: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中有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的反衬手法。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巧妙地加以运用,使作品产生了“益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抢答。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明确:这短暂的幸福是一种虚幻,这虚幻留给她的是永久的痛苦。这痛苦不仅仅是因为思念,更是因为那赎不完的罪名,还有那锯尸的恐怖感。
陈抟“寿”:封建迷信;
朱子格言、理学著作:封建礼教;
顽固守旧,不学无术的封建卫道士.
⑴为什么要交代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明确]理学又称道学,是宋明以后士大夫所讲的封建伦理的学问;讲理学的,即信奉理学的,也就是道学家。道学家们坚决反对妇女再嫁,他们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监生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凡入国子监肄业的,叫“监生”。在清朝只存空名,不施教育,可以用钱捐得监生资格。小说开头即点明鲁四老爷信奉理学,就为下文写他歧视祥林嫂作了提示。监生之上加一老字,说明这一资格已成历史陈述,与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相配合,写出他如何热衷功名,也就写出了他与一切改革必然格格不入。

《祝福》教案优秀6篇

《祝福》教案优秀6篇

《祝福》教案优秀6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美丽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祝福》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

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

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提问:(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特点?明确: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

(2)这种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明确: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人物的矛盾关系。

二、自读思考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编写出结构提纲。

2、简单概括小说的叙事特点。

3、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祝福”场景的描写,体会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三、研读讨论1、讨论小说标题的含义。

2024年12《祝福》优秀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

2024年12《祝福》优秀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

2024年12《祝福》优秀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2024年12月《祝福》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对文章主题、写作背景、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进行分析;结合教材第二十五章第一节,深入探讨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2. 分析课文中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祥林嫂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文章结构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中国旧社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祥林嫂所处时代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同时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3. 内容分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探讨其反映的社会现象;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关于《祝福》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祝福》2. 人物形象:祥林嫂3. 社会背景:旧社会4. 重点词汇:悲惨、压迫、觉醒、反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课文中的祥林嫂形象,结合社会背景,谈谈你对她的看法;(2)请你以《我心中的祥林嫂》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1)祥林嫂是一个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底层妇女,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悲剧;(2)作文题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祥林嫂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创作风格及思想内涵。

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层导学·罗

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层导学·罗

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
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 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 再无处可寻了。“舞榭歌台,风流”,是英雄事业的风流 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 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刘裕其人——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 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 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 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 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辛弃疾(21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 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 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义 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 亲率50 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 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 到达建康(南京)。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岁了,辛 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 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 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 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 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 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 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 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 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 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共3篇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共3篇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共3篇《祝福》导学案(学生版)1《祝福》导学案(学生版)一、导言米兰·昆德拉1953年所写的《祝福》是一篇非常有思想性的小说,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深受世人喜爱。

作者从一个具体的故事中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探讨人际关系,以及讲述爱情的本质,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小说吧!二、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

篇幅不多的小说《笑》(1967)发表后便广受欢迎,随后创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984),一跃成为国际文坛的著名作家。

《祝福》是作者较早的作品之一。

三、故事情节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名叫克莱门特的作家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他的两个老友托马斯和塔莉莎。

克莱门特深深爱上了塔莉莎,而托马斯与塔莉莎之间则有着特殊和复杂的感情。

托马斯和塔莉莎都是情感纠结的人,托马斯总是愿意与不同的女人交往,而塔莉莎也不愿意被束缚住,她对于自己的情感也非常矛盾。

后来,当塔莉莎意识到她的爱已经无法再忍受托马斯的花心时,她便告诉托马斯自己要与他分手。

但是托马斯却说,他永远不会让塔莉莎在自己的生命中消失,直到死亡把他们分开为止。

四、主题分析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克莱门特、托马斯和塔莉莎之间的复杂感情。

通过他们之间的纠缠和痛苦,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爱情存在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从来不是简单的。

作者还探讨了当时美苏冷战期间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现象,以及中东欧地区的政治压迫。

小说通过这些元素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性。

五、文学特点《祝福》是一篇小说,它的文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深入思考:作者刻画人物的思维活动非常深入,描写情节时的描写方式极具思辨性。

2. 循环体: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回顾和幻想的场景,构成了一个循环体,让整个小说更加深刻和丰满。

3. 小说看似简单,但又极为有思想性,深有追求思想和艺术的阅读价值。

六、阅读体验阅读小说《祝福》,读者会被作者那深入思考又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写作风格所吸引。

《祝福》优秀课件

《祝福》优秀课件

《祝福》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现代文学”的第三节“鲁迅”,详细内容为《祝福》这篇小说的文本阅读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祝福》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3.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旧社会制度的黑暗,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以及寓意。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祝福》课件、小说原文、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祝福》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阅读原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祝福》,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

3. 讲解与分析:教师讲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对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祥林嫂的形象,探讨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难点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祝福》2. 主要内容:作者:鲁迅主题:反封建、揭示社会黑暗人物: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等情节: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环境:封建社会、农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小说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如何形成的。

请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2. 答案: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封建社会压迫、剥削的结果。

小说主题是反封建、揭示社会黑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文学素养。

《祝福》(公开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之一,描绘了旧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人民群众的苦难。

1.2 学生分享:让学生提前阅读《祝福》,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1.3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旧社会的残酷现实,培养学生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和同情。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

2.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2.3 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师指导:为学生分配角色,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2 学生表演:学生根据角色扮演要求,进行表演。

3.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讨论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分析作品对现实的启示。

4.2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5.3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作品背景探究6.1 教师讲解:介绍《祝福》创作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

6.2 学生分享: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对作品背景的理解和发现。

6.3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认识到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联。

第七章:文学技巧分析7.1 教师讲解:分析《祝福》中的文学技巧,如象征、讽刺、对比等。

7.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文学技巧在小说中的应用和效果,分享讨论成果。

7.3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文学技巧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第八章:作品主题探讨8.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探讨《祝福》中的主题,如封建礼教、人伦关系等。

8.2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祝福·分层导学·罗

祝福·分层导学·罗

• 问有无灵魂—— 忽然发光
作用: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通过对比,鲜明表 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总括祥林嫂的形象:
勤劳、善良、安分、蒙昧、顽强、倔强……
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 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
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 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 被愚弄、被鄙视。
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初到鲁镇初到鲁镇健壮耐劳健壮耐劳被迫改嫁被迫改嫁强烈反抗强烈反抗家破人亡家破人亡走投无路走投无路失魂落魄失魂落魄沦为乞丐沦为乞丐活不能活不能死不敢死不敢惨死雪地惨死雪地横遭辱骂横遭辱骂导读提纲第二课时
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 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 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 学体裁。
和柳妈谈话之后: 可惜,白撞了一下




以鲁四老爷为代表,骂其“败 坏风俗”、“不干不净”、 “谬种”
贺老六和阿毛死后,大伯来收屋
封建礼教
夫 权
婆婆有支配她人身自由的权力;பைடு நூலகம்
封建迷信
神 权
迷信思想——捐门槛
被逼再嫁,却遭人唾弃。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 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 在礼教吃祥林嫂。
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 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 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3、婆婆、大伯对祥林嫂
婆婆:自私自利,强迫祥林嫂改嫁。 (改嫁的“罪行”却由祥林嫂承 担) 大伯:收屋子,自私冷漠,使祥林嫂 走投无路。
5.其他人对祥林嫂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
敛起笑容,陪出眼泪
(同情,可怜)
讲阿毛的故事: 特意寻来,满足地去了 (找谈资) 再不见一点泪的痕迹 逗小孩: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三维总目标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2、熟悉全文,能够具体说出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3、能说出文章所采用的的倒叙的叙事手法,并能分析并说出这种手法的作用。

4、能概括出祥林嫂一生所发生的事情。

5、能能体会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并能初步感知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自主学习】1、字音积累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淡()然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赏鉴()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2 .字形积累寒暄()烟霭()走投无路()形骸()惴惴()3.字义识记俨然:讪讪:怔怔:怨府:沸反盈天:4.文学常识:《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 本【合作探究】概括故事情节快速地浏览这篇文章,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求大家:1、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内容)。

并且思考: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回答: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小问,明确小说采用的是的修辞手法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速读课文, 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年谱。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够对祥林嫂三次到鲁镇的外貌描写进行赏析。

2、能找出文章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并分析出其心理特点3、能说出题目“祝福”的妙用。

4、能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人教版高二语文《祝福》ppt课件

人教版高二语文《祝福》ppt课件

谢谢观看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咽(
)
(
)

( (
) )
在横线上填写相关词语
(3)日本无视中国和其他邻国 对日本的_宽__宏___大__量__(形容人度量大), 既没有要求大量战争赔款,也没有 追缉历史责任,认为软弱可欺。
(1)珍贵记忆可减少 _百__无__聊__赖___(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 无聊)的感觉,有助于降低孤独感, 让人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在 寒冷的房间里,怀旧会使人感到温 暖。
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 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 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 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 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 了。
文题解读
题目“祝福”写的主要内容 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实际是拿富人 “福”和穷人的“苦”相对照,并揭 示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祝福” 贯穿全篇,起到线索的作用。它在突 出主题的同时,又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祝福
鲁迅
第一章 课前预习
相关链接
三从
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
未嫁从父 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既嫁从夫 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 夫死从子 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
作者简介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 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 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以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 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祝福》教案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祝福》这一篇小说。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公平或者被误解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祝福》中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奥秘。
-例如:“祝福”一词的双关含义,以及对封建礼教和社会冷漠的批判。
二、教学难点
1.对小说深层主题的理解。
-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复杂性。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对鲁迅写作风格的把握。
-难点:鲁迅的写作手法较为独特,学生可能难以领会其深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祝福》教案
一、教学重点
1.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说《祝福》的情节结构,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例如:祥林嫂的性格转变、命运起伏,以及她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2.鉴赏鲁迅小说的写作技巧,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社会环境的细腻刻画。
-例如:鲁迅如何通过祥林嫂的内心独白、动作细节来揭示其心理状态。
3.掌握小说中的关键语句和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深层意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
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祝 福景象);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 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 表现人物感情等。(雪景)
研讨环境:社会环境
思考: 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 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三次祝福” A“鲁镇年终的大典” B鲁四老爷家的祝福 C结尾的祝福景象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 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 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 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 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 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 上了绝路。
讨论: 电影中,祥林嫂捐了门槛,仍 被禁止参与祭祀,于是拿刀怒砍土 地庙门槛。这一情节的增添,你认 为是否可取?
社会环境描写——祝福
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 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 实性和感染力; 祝福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祥林嫂春天里死了小丈夫,春天里 死了第二个丈夫,春天里死了儿子阿毛, 在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将至时悲惨地死去, 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研讨环境:自然环境
鲁镇 旧历的年底 雪天 云: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 爆竹声:钝响 天色:愈阴暗了 大雪:夹着烟霭和忙, 也为祥林嫂寂然死去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课堂小结之环境描写——
• 渲染故事气氛 • 烘托人物形象 • 推动情节发展 • 暗示社会环境 • 深化作品主题
思考: 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 有反抗过,你认为呢?请说出你 的理由。
“反抗”主要表现在: 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 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对死后 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 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没有反抗”主要表现在: 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 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 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作品就是在写祥林嫂一生 的悲惨遭遇。那么,题目为什么用“祝福”而不用 “祥林嫂”呢?这有什么深意?
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 有密切的联系。 2、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 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3、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 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 而祥林嫂正是因为祝福而被逼上绝 境的,这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主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