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学科育人案例

合集下载

地理教育教学案例(3篇)

地理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案例以《中国地理——长江经济带》为主题,设计了一堂地理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经济带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长江经济带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长江流经的省份、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位置: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南起广东,北至内蒙古,覆盖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

(2)长江经济带的地形地貌:长江经济带地形复杂,有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3)长江经济带的气候特点:长江经济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长江经济带的城市,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该城市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等。

(2)角色扮演:请一位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学生介绍所选择城市的地理特点、旅游景点等。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江经济带的基本情况,强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长江经济带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思维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思考过程,如分析、解决问题等。

4. 爱国情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地理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丰富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方特色教育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方特色教育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方特色教育案例1. 引言地理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能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地方特色进行教育案例的引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于本地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了地方特色进行教育案例的实际应用。

2. 地方特色教育案例之一:扬州鱼米之乡2.1 案例介绍扬州位于江苏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盛产稻米、淡水鱼类而闻名于世,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可以利用扬州这一地方特色来引导学生了解农田灌溉、农业生产等相关知识。

2.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扬州作为中国鱼米之乡的地理特征和生产优势,培养学生对于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认识与关注。

2.3 教学内容通过探究扬州地区农田灌溉方式、农业发展现状等相关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灌溉原理、农业规划等概念的理解。

2.4 教学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亲自接触和体验扬州的农田灌溉系统,从中感受到当地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和问题,并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与解答。

3. 地方特色教育案例之二:西藏高原环境保护3.1 案例介绍西藏是我国重要的高原地区,其独特而脆弱的环境需要得到特殊保护。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西藏高原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宝贵的水资源来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环境保护问题。

3.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藏高原的地理特征,认识到高原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3 教学内容通过介绍西藏高原上珍稀动植物的分布情况、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3.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深入了解西藏高原环境状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与思考。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教学案例分享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教学案例分享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教学案例分享一、案例背景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地球、气候、地形、河流、人口、城市等多个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缺乏兴趣和动力。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在一次地理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解了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地球的一天”的实践活动。

具体步骤如下:1.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代表地球上的一个城市;3.每个小组需要收集该城市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并记录在一张表格中;4.根据地球的自转速度,计算出该城市的一天有多少小时;5.每个小组需要模拟该城市的一天,包括日出的模拟、太阳的移动、日落的模拟等;6.最后,每个小组需要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学生们对这个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还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案例反思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实践中,学生们需要收集数据、记录数据、模拟过程、展示成果等,这些过程都需要他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地理知识,还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此外,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地理育人故事

地理育人故事

地理育人故事摘要:1.引言:地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2.地理育人故事一:探险家深入无人区,传播地理知识3.地理育人故事二:乡村教师坚守山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4.地理育人故事三:科学家研究极地冰川,提高公众环保意识5.地理育人故事四: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地理科普活动6.地理育人故事五:政府部门推动地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7.结论:地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正文:地理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环境,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下面将通过五个地理育人故事,展示地理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的积极影响。

故事一:探险家深入无人区,传播地理知识在一次探险活动中,探险家小李勇敢地深入无人区,挑战极限。

在探险过程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素材,还将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地理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故事二:乡村教师坚守山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在贫困山区的的一所乡村小学,有一位名叫小王的教师。

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始终坚守教育事业,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教育活动,小王帮助当地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地理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故事三:科学家研究极地冰川,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著名地理学家小张长期致力于极地冰川研究,多次赴南极开展实地考察。

通过对极地冰川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小张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政府和企业加大减排力度。

故事四: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地理科普活动一群热心地理教育的志愿者组成了一支社区科普团队。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社区开展地理科普活动,为居民普及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提升了整个社区的综合素质。

故事五:政府部门推动地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地理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体系。

地理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地理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地理德育教育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地理德育教育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与道德情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展示地理德育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案例背景:某中学地理教师王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淡漠,对于地球资源的珍惜和保护缺乏认识。

为了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地理道德素养,王老师决定开展一次地理德育教育活动。

活动设计:第一阶段:主题讲座王老师邀请了一位环保专家来到学校,为学生们进行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讲座。

专家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案例,向学生介绍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专家还向学生讲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和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资源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活动,选择了学校周边的一片湿地作为考察地点。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观察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三阶段:社区服务为了让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王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环保社区服务活动。

学生们在周末的时候,带着环卫工具和垃圾袋,到社区附近的公园进行清洁。

他们不仅清理了公园内的垃圾,还在公园门口摆放了环保宣传牌,提醒市民爱护环境,共同维护美丽的公共空间。

成果展示:通过这次地理德育教育活动,王老师发现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不再随意丢弃垃圾,而是会主动捡起来并投入垃圾箱。

学生们也对环境保护问题表现出更加关注和积极的态度,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周围的环境。

学生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他们意识到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

结语:地理德育教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地理知识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道德情操。

八年级地理学科育人案例

八年级地理学科育人案例

地理学科育人案例——“黄河的问题与治理”情感教学初中中国地理内容中,“滔滔黄河”部分主要有三块知识组成,第一:黄河的概况;第二:黄河分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第三:黄河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以,本节课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那么,本节课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的方式,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育人的目的呢?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一群求知欲旺盛、感情世界丰富的孩子。

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必须适时适度的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随着课堂内容的进展而跌宕起伏。

让学生对黄河爱恨交加的同时,了解黄河、认识黄河、熟悉黄河、赞美黄河。

为达到以上良好的效果,我尝试了以下授课方式:一、新课导入——情感铺垫新课导入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情感上的准备,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在此,为吸引学生,我把本节课的导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为“你的样子”。

共分三个环节,分别为“记忆中的你”(让学生回忆有关黄河的诗句)、“想象中的你”、“你的真实面貌”(教师展示黄河图片)。

学生回忆起的诗句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学生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并从情感上接纳将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其实,我对您(黄河)并不是一无所知,我要更深一步的了解你!二、黄河概况的学习——情感激发在此,设计两个活动题,让学生了解黄河,接受黄河。

活动一:揭秘黄河(黄河概况的学习);活动二:描绘黄河形状。

学生带着已有的激情兴味盎然的学习了黄河的简单知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对这条河流感情深厚,因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歌曲深情的演唱,同时配以黄河图片集锦,创造出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学生想更加深入的认识黄河。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学案例(一等奖)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学案例(一等奖)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学案例
(一等奖)
概述
本文介绍了一份获得一等奖的《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
学案例。

该案例采用简单的教学策略,避免了法律复杂性,并在独
立决策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

案例内容
该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地理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的帮助,并遵循简单策略,避免了法律问题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来实施该案例:
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创设地理情境,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
兴趣,并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2. 互动式教学: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并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效果
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实施,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

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提升。

结论
该《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学案例通过简单策略和独立决策的方式,成功地实施了思政教育的目标。

该案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得到了认可,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

地理课堂教育综合育人案例

地理课堂教育综合育人案例

地理课堂教育综合育人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气候变化”为主题,通过地理课堂教育综合育人的方式,探讨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案例实施过程
1. 引入主题:教师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气候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当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4. 实地考察:教师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或山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环境变化,了解当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5.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考察结果,反思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和措施。

三、案例效果
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也认识到了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此外,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案例总结与建议
本案例通过地理课堂教育综合育人的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实践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前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提高对自然和人类的认识。

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与地理学科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本案例旨在探讨地理学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一流教学实践,为地理学科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案例一:关爱地球,从节约用水开始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状况。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关爱地球,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内容1.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状况。

2. 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3.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水资源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

3. 实践:教授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关爱地球。

5. 总结:强调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

案例二:传承红色精神,立志报效祖国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地理环境对红色精神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3. 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国家的发展和自己的责任。

教学内容1. 我国红色地理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2. 红色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3. 地理环境对红色精神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我国红色地理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红色精神。

2. 讲解:讲解我国红色地理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红色精神的历史背景。

3. 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景点,感受红色精神的氛围。

4. 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国家的发展和自己的责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精品案例(头等奖)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精品案例(头等奖)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精品案例(头等奖)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上。

该班级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对于农村地理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进行思政教育时,教师希望通过《地理》课程来增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提高他们对农村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内容在该课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堂关于农村地理的课程。

首先,教师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了农村地区的风景和人文特色,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在课堂上,教师还组织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一些与农村地区相关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农业产量,如何改善农村交通等。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研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新闻报道来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

教育效果通过这堂课程,学生们对农村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对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团队合作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外,学生们对于自主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表达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地区的意愿。

思政教育价值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地理》课程来进行思政教育。

通过将思政教育与具体的学科知识相结合,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让学生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通过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终身研究的意识。

总结该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地理》课程来进行思政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种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值得在其他课程中推广和应用,以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地理高效课堂教育案例(3篇)

地理高效课堂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案例以初中地理学科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地理素养。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形特点,了解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1)我国地形特点(2)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的影响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我国地形特点,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形类型,研究该地形类型对气候、河流、农业的影响。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4)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布置课后作业。

4. 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地理素养进行评价。

三、案例分析1. 课堂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设计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3. 教学评价方式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案例启示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案例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案例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案例研究一、案例描述一节初中地理课上,老师正在讲解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

老师首先利用PPT进行知识讲解,详细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特点,并通过一些案例和实验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然后老师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接着,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让学生们以真实场景来感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二、案例分析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优点教师在知识讲解环节采用了PPT,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直观地向学生讲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度。

教师还通过一些案例和实验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主体学习的重要性在小组讨论环节,老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探讨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参与不积极、思维局限或者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等问题。

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三、案例启示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3. 学生主体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四、教学方法探讨学生主体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主体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
案例背景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

本案例旨在分享一种有效的地理学科思政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案例描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富有思政元素的地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地理问题。

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真实的案例和数据,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案例特点
1. 富有思政元素:案例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现象和道德伦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2. 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图表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地理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学生参与性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案例效果
该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研究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启示
该案例表明,地理学科思政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培养。

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结合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结论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是一流的教学案例,通过富有思政元素的地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

这种教学方法值得在地理课堂中推广和应用。

地理环境教学实践案例(3篇)

地理环境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环境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理环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地理环境教学效果,我校开展了地理环境教学实践,以下是一篇关于地理环境教学实践案例的介绍。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案例内容1.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2. 教学时间:2课时3.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4. 教学内容:《我国的地理环境》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我国的地理位置教师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海陆位置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2)我国的地形地貌教师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

(3)我国的气候特征教师介绍我国的气候特征,包括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

(4)我国的自然资源教师介绍我国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

3. 案例分析教师以“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理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地理环境问题。

5. 课后作业(1)收集我国某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料,分析其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我国地理环境治理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地理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

六、案例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环境知识。

2. 教学内容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奖)

《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奖)

《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
奖)
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奖)
背景介绍
本文将介绍一份获得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奖的案例。

该案例在地理学课程中成功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实施方案
1. 选题策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社会现实,选择与地理学相关的思政教育主题,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2. 教学设计:结合地理学知识,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和活动,既满足课程要求,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估:通过作业、小组讨论、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效果评估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取得了以下显著效果:
1. 学生思想觉悟提升: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 学科知识掌握提高:融入思政教育的地理学课程,使学生对
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提高了学科水平。

3. 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实地考察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
该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通过巧妙地融合地理学知识和
思政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实施方案的设
计合理,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在其他学校和课程中推广。

初二年级地理课的互动学习案例分析

初二年级地理课的互动学习案例分析

初二年级地理课的互动学习案例分析初二年级的地理课,仿佛是一场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

课堂上,老师们像一位位充满智慧的向导,引导学生们穿越地图的迷雾,揭开地理知识的神秘面纱。

互动学习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参与感,让他们不仅学会地理知识,还能在实践中体验到乐趣。

在某一堂地理课中,老师决定将课程内容与互动活动相结合,通过模拟城市规划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课堂上,学生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虚拟的城市,他们的任务是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规划出一个功能齐全且具备合理布局的城市。

学生们需要考虑交通、住宅、商业区和绿地的分布,还要解决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对城市规划有了深刻的理解,还能在讨论和合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个互动活动是“全球探险任务”。

教师准备了几张世界地图,并在每张地图上标注了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事件。

学生们需要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回答与地图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挑战任务。

每个问题不仅考验他们的地理知识,还要求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老师们还采用了“虚拟实境”技术,让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地理探险。

学生们可以在虚拟的地球仪上查看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人文景观。

通过虚拟实境技术,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课堂上的互动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互动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向传授模式,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这些互动活动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最终,这种以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们在知识学习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在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主渠道育人教案

初中地理主渠道育人教案

初中地理主渠道育人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掌握亚洲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 教学难点:亚洲气候分布的规律及对家乡气候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

2. 学生分享对亚洲气候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课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2. 教师出示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亚洲气候分布的规律。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亚洲气候分布的规律。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家乡的气候特点,绘制家乡气候分布图。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气候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五、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亚洲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教材,复习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 结合家乡气候,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家乡气候资源,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亚洲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气候,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

在课后作业设置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复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培养初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活动案例研究

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培养初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活动案例研究

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培养初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活动案例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矛盾日益严峻,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

而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就是研究重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如何和谐相处,力求解决人地矛盾。

地理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和地理实践力等,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化,体现了地理课程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独特价值。

其中人地协调观是指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需要。

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2016年,修订后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地球及其自然和人文环境,它是研究不同尺度范围的人地关系的科学。

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在解决人地关系矛盾的问题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统计如下:七年级上册39个,七年级下册39个,八年级上册35个,八年级下册35个,合计148个。

初中地理教材共四册,其中每本教材中每一小节包含3-4个活动,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中蕴含“人地协调观”的活动统计如下:七年级上册14个,七年级下册17个,八年级上册12个,八年级下册19个,合计62个。

七年级教材,学生首先了解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然后学习世界地理的知识,八年级教材,主要是中国地理概况,以及我国的分区地理。

初中地理教材从整体到局部的特点,结合教材中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构建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奖)

《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奖)

《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一等奖)本文介绍了一份地理学课程的优秀思政教育实例,该实例获得了一等奖。

下面将简要介绍该实例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背景地理学课程作为一门学科,除了传授地理知识外,也应注重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实例的背景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通过地理学课程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目标本实例的目标是通过地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施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实例采取了以下实施方法:1. 教学内容设置:结合地理学科知识,选取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如国家地理环境保护政策、地理资源分配等,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环境的变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地理学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取得的成果通过上述实施方法,本实例取得了以下成果:1. 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通过思政教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该地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育实例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成功地达到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科育人案例
——“黄河的问题与治理”情感教学初中中国地理内容中,“滔滔黄河”部分主要有三块知识组成,第一:黄河的概况;第二:黄河分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第三:黄河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以,本节课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那么,本节课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的方式,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育人的目的呢?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一群求知欲旺盛、感情世界丰富的孩子。

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必须适时适度的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随着课堂内容的进展而跌宕起伏。

让学生对黄河爱恨交加的同时,了解黄河、认识黄河、熟悉黄河、赞美黄河。

为达到以上良好的效果,我尝试了以下授课方式:
一、新课导入——情感铺垫
新课导入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情感上的准备,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在此,为吸引学生,我把本节课的导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为“你的样子”。

共分三个环节,分别为“记忆中的你”(让学生回忆有关黄河的诗句)、“想象中的你”、“你的真实面貌”(教师展示黄河图片)。

学生回忆起的诗句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学生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并从情感上接纳将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其实,我对您(黄河)并不是一无所知,我要更深一步的了解你!
二、黄河概况的学习——情感激发
在此,设计两个活动题,让学生了解黄河,接受黄河。

活动一:揭秘黄河(黄河概况的学习);
活动二:描绘黄河形状。

学生带着已有的激情兴味盎然的学习了黄河的简单知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对这条河流感情深厚,因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歌曲深情的演唱,同时配
以黄河图片集锦,创造出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学生想更加深入的认识黄河。

问题设臵:为什么我们称他母亲河呢?小组合作学习。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河水灌溉土地,养育人类;泥沙堆积,塑造平原;丰富的水能资源,建立水电站……。

-----教师最后的总结和情感融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地理学习中。

三、黄河面临的问题、灾难——情感跌宕
我们爱黄河,歌颂她,赞美她。

但是,黄河还有大家陌生的一面,她一改美好的景象,可能要让你受伤了。

问题1、黄河只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
问题2、黄河各河段问题重重,甚至给周边人们带来无尽灾难。

这又是为什么呢?
组织小组活动“比一比”,让学生带着对黄河的浓厚情感,发现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畅所欲言。

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黄河的情感有了转折,对于黄河母亲所面临的痛苦和灾难——爱恨有加,学生更加理智清醒的认识黄河,并且急于解决问题,替黄河母亲排忧解难。

四、黄河的治理-----情感升华
问题1、诸多灾难,使得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问题2、面对现状,我们能做什么?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带着对黄河母亲的深深担忧,联系黄河实际问题和所学知识,寻找合适的措施解救黄河。

学生们讨论出的建议可能片面、幼稚,对治理黄河微不足道,但这却是他们怀着对黄河的深厚感情,而寻找出的措施,是他们关爱他人(黄河),帮助他人的很好体现。

尤其是当学生们发现自己提出的建议有很多已经开始实施时,他们体会到的是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如释重负感----原来我们也能解决很多问题!原来问题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严重!
此时,教师适时的提出,有一些措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象植树种草、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小浪底工程等(展示幻灯片及材料介绍小浪底工程),但有些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因此,有待同学们努力学习,进一步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拯救我们的母亲河。

“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相信我们一定能很好的治理黄河,黄河会让我们更加喜爱她!
由此,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更大,并且树立起了强烈的责任感,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整个一节课中,把情感教育作为主线,让学生把握黄河相关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对黄河的情感深深植于了每个学生心底,唤发出他们对祖国事物及对他人的关爱之情。

相比简单的基础知识学习,这份情感的获得则要珍贵得多!
地理学科育人案例——“黄河的问题与治理”情感教学
刘召娟
洛城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