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

合集下载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24 学时、1.5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质量卫生法规、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GMP、SSOP、HACCP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

二、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能够从事食品企业标准、法规、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能够编制相关的标准和体系文件,并对各类食品企业运行的相关体系进行审核等。

三、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食品标准化原理,中国现行食品标准,中国现行食品法律。

课程教学难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都较强,概念性知识较多,因此应在教学中应重视大量实例,结合实际问题。

主要采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1)标准与法规概述;(2)标准与法规的关系;(3)标准与法规作用;(4)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发展趋势。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概念、相互关系;(1)难点是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3学时)1.教学内容(1)标准与标准化;(2)标准分类与食品标准内容要求;(3)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GB/T1.1的结构、层次、格式与食品标准的编制;(2)难点是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

第三章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2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法律法规概述;(2)法律法规的分类;(3)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

3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pptx

3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pptx

2.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标准化方法原理
☺ 1.桑德斯标准化理论 ☺ 1972年,ISO出版了桑德斯(T.R.B Sanders)著的《
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他在书中提出了7条原 理即简单化、协议、实施、选择与确定、修订、技 术规定(包括试验方法和取样方法)、强制性的适 用领域(安全、人的健康和消费者的利益)。 ☺ 他认为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日益增长的复 杂性,这是对标准化作用的深刻概括,对后来的理 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⑤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⑥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⑦ 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⑧ 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二节 食品标准化作用与发展
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2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3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
2.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标准化的对象和基本特性 ☺ 标准化的对象有哪些? ☺ 标准化定义中“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是
指什么? ☺ 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可以分为具体对象和总体
对象两大类。总体对象是各种具体对象的总 和。 ☺ 具体对象,如:取样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等 ☺ 总体对象,如: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2.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标准化的基本特性
☺ 抽象性
☺ 技术性
☺ 经济性
☺ 连续性
☺ 约束性
☺ 政策性
每个人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十字架,当沟 壑出现时,他们也只能利用自己背负的十 字架去跨越沟壑,继续前进。
2.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2.松浦四郎的标准化理论 ☺ 1972年,松浦四郎出版《工业标准化原理》
教学重难点
☺(食品)标准和(食品)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方法原理和形式 ☺食品标准的分类及其效力 ☺标准的代号及其含义 ☺国际标准与采用国际标准 ☺企业标准撰写的基本要求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

第一章食品标准与法规概论1、食品法律法规定义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2、《食品安全法》的作用及意义。

作用:该法是一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法律文本,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该法的颁布实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是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利益的重要举措,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该法体现了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进一步确立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确保监管环节无缝衔接;该法借鉴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赋予了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信息发布,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召回等制度,统一食品安全标准;该法从法律上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许可证制度、检验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的监管,完善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机制,强化监管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赔偿责任。

该法为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意义:《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食品产业的一件大事,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为我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3、标准的概念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4、世贸组织的五大职能:⑴管理职能:世贸组织负责对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评审,以保证其合法性。

2-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

2-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
——徐冠华(原科技部部长)
16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
“生产产品卖的分分钱, 生产技术卖的毛毛钱, 生产专利卖的块块钱, 生产技术标准卖的串串钱。”
——某企业家
产生更高级的利润
17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


三、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1、超前预防原则 2、协商一致原则 3、统一有度原则 4、动变有序原则 5、互相兼容原则 6、系列优化原则 7、阶梯发展原则 8、滞阻即废原则
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
文件。
4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
① ②

④ ⑤ ⑥
标准的定义包含6个方面的要点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对象:“共同的、重复性的事物” 内容:“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制定规则:“各方协商一致” 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 适用范围:“一定的范围内共同实施”
5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

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
用和重复使用条款的活动。
6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
从标准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含义: 1)标准化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 事物。 2)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例如:品质控制、安全、环境保护、产品防护等 等。 3)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 化的实质。
第二节 食品标准分类与基本内容



地方标准 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 所制定的标准。 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 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 准自行废止。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 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

第二章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
——引自《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 关活动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
标准与标准化
• 标准的定义包含6个方面的要义 ①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② 对象:“重复性的事物” ③ 内容:“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④ 制定规则:“各方协商一致” ⑤ 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 ⑥ 适用范围:“一定的范围内共同实施”
1 标准与标准化 2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 3 食品安全标准
标准与标准化(P1)
• 标准(standard)的概念 •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
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 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 文件。
注: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 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食品标准(Food Standard)的概念
•结合食品的特点,引申标准的概念可将 “食品标准”定义为:
——引自《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 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
标准与标准化
从标准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含义:
1)标准化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不是一个孤 立的事物。
2)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例如:品质控制、可用性、健康、安全、环 境保护、产品防护、经济效益、贸易等等。
• ② 统一化
• 指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纳为一 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 绝对统一(单位、名称、代号)
• 相对统一(公差范围、产品分级)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③ 系列化 • 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通盘规划的标准化形式。
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 • ④ 通用化 • 是指同一类型不同规格或不同类型的产品和装备中,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的制定—食品企业标准的制定程序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的制定—食品企业标准的制定程序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概述
1、计划、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包含有调研、资料收集、筛选与分析、数据及方法的验证 等内容。
(4)数据及方法的验证 对于资料中的技术数据和试验方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方法能够验证, 得不到验证的数据和试验方法都是无3效4 的。 试验方法应尽可能选择通用的方法。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概述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概述
5、标准审定 (3)审定纪要的编写 审定纪要是对整个审议过程的记录。
会审审定纪要:
审定结论主要包括:
详细列出审查时间、
评价意见、主要修改意见和采纳情况;所审定的
地点、起草单位、组织 企业标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审定机构、参加会议的 低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
人员及其单位、审定意 有相应的理由和相关影响的说明;是否予以通过审定
见和审查结论。
等内容。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概述
5、标准审定 (3)审定纪要的编写 审定纪要是对整个审议过程的记录。
函审审定纪要: 列出参加函审的人员及其单位、发出和收回函审信息的时间及数量、 标准中重大问题的一致审定意见、一般问题的原则审定意见、对标准起草 单位的要求,如修改进度、修改方法以及修改后形成的标准送审稿的审定 意见以及建议企业主管部门协调或帮助解决的问题汇总,审查结论。
员意见表;标准批准、发布函。
34
标准经批准发布后应确定实施日期,企业产品标准的发布日期与实施日期之间
应留有过度期,以方便标准使用方进行标准宣传和实施前准备,以不低于一个月为
宜。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定程序
课堂小结
企标的制定程序:计划、准备,起草标 准文本,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技术审查, 批准发布。

《食品标准与法规》教学大纲

《食品标准与法规》教学大纲

《食品标准与法规》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食品标准水平决定食品质量与安全性的高低,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近几年来一直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食品标准为准绳和以食品法律法规为支撑是提升现代食品工业的一项战略举措。

本课程主要介绍食品的标准和标准化,以及国内外食品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法律法规的知识,能对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食品与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和配送等全过程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标准、标准化、法规、认证等的基本概念,制定我国食品标准和法律法规的方法,了解并熟悉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认证程序和要求等,并能够根据所学具有分析和处理食品违标违法事件的基本能力。

三、理论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理解食品标准与法规的作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标准与法规的作用第三节课程目标【本章重点和难点】(1)重点:标准与法规的概念标准与法规的联系(2)重点:难点:标准与法规的联系【思考题】1、以实例表述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重要性2、现代食品质量管理的方法有哪些?第二章食品标准的制定和编写【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标准的分类,理解标准制定的原则和程序,掌握食品企业标准制定的程序和企业标准的编写方法。

【授课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第三节食品标准的结构第四节食品标准要素的编写第五节包装材料的卫生【本章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标准制定的原则和程序,标准要素的编写。

食品标准编写规定

食品标准编写规定

食品标准编写规定食品标准编写规定是指在食品行业中,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国家或相关机构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食品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食品的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准等,以确保食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一、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问题提出:需要确定食品标准制定的问题,可以是新产品的标准制定,也可以是对已有标准的修订。

2.起草标准:根据制定的问题,召集专家组成员起草相关标准。

起草须适应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要求。

3.专家评审:将起草的标准稿交由专家组评审,评审包括标准合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方面。

5.公示征求意见:通过媒体公开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布制定的标准,接受各方的反馈和建议。

6.标准出台:经过一定的修改和完善后,最终的标准将由国家或相关机构正式发布和出台。

二、食品标准制定的原则食品标准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标准制定需要依据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可操作性:标准应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尽量简明、明确,便于相关生产、销售和检测部门执行。

3.公平公正:标准的制定需公正、公平,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不歧视或损害特定企业或产品。

4.创新性:标准制定需关注当前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趋势,不断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5.参与性:标准制定需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确保制定的标准能够满足各方需求。

三、食品标准编写的内容食品标准的编写内容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准等多个方面,以下将对部分内容进行详细介绍:1.质量标准:主要涉及食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营养价值等方面,包括食品的外观、颜色、味道、营养成分等指标。

2.安全标准:主要针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规定了食品中允许的有害物质的含量标准,以及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3.卫生标准:主要针对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包括生产场所的卫生要求、操作人员的卫生要求、食品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等。

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流程

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流程

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流程食品标准是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法规,它们对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流程,以及其中涉及的主要环节和参与方。

一、背景和需求分析制定或修订食品标准的背景和需求分析是流程的第一步。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相关机构、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协商。

例如,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政府可能会要求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而行业协会可能会提出行业自律的需求。

二、标准的编制与起草在背景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标准编制委员会,开始进行标准的编制与起草工作。

标准编制委员会通常由政府机构、企业代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消费者组成,以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标准编制工作需要对相关国内外标准进行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和实验研究,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征求意见和公示标准的征求意见和公示是保证标准制定公正、公开的重要环节。

标准编制委员会将起草好的标准稿提交给相关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在一定的时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对标准进行评审和提出修改意见。

提出修改意见后,标准编制委员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对标准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稿将再次公示,以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四、标准的正式发布与实施在经过征求意见和修订后,标准编制委员会将最终通过的标准提交给相关政府机构审批,并由政府机构正式发布。

发布后的标准将在一定的时间内过渡实施,为企业和相关行业做好准备。

一般情况下,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需要按照新标准进行调整和改进。

标准的实施阶段还需要相关的监督和检验机构参与,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这包括对企业的抽查检查、定期检验以及对标准的修订和更新等工作。

五、标准的修订与升级食品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食品行业的发展,标准的修订与升级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

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

标准(standard)的概念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 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 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 文件。
注: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 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引自《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 相关活动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
2.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⑤ 组合化(积木化) 是按照统一化、系列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 出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 成不同用途的物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特点:单元体拆装后可以组合新的结构,可 多次重复利用。 ⑥ 模块化 是以模块为基础,综合了通用化、系列化、 组合化的特点,解决复杂系统类型多样化、 功能多变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3.1 我国标准分类



行业标准 是指我国某个行业(如农业、卫生、轻工 行业)领域作为统一技术要求所指定的标 准。 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 行废止。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1 我国标准分类
2.2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三流企业卖产品, 二流企业卖技术, 一流企业卖专利, 超一流企业卖标准。”
——徐冠华(原科技部部长)
2.2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生产产品卖的分分钱, 生产技术卖的毛毛钱, 生产专利卖的块块钱, 生产技术标准卖的串串钱。”
——某企业家
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2.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① ②

食品标准的制定

食品标准的制定

征求意见
23
第三节 食品标准的结构
一、食品标准的要素
(一)按要素的性质分:“规范性要素”和“资料性要 素”
(二)依据要素在标准中所处的位置分:“规范性一般 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和“资料性概述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
(三)依据要素在标准中的必备状态或可选状态划分为: “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
第1部分
……
5
5.1
……
5.2
5.2.1
无编号
……
名称或内容 汽车维修开业条

汽车整车维修企 业
……
组织管理条件
经营管理
……
质量管理
应具有与汽车
……
附录A
33
34
1.部分
部分是一项标准被分别批准发布的系列标准之一,一项 标准的不同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顺序号,它们共同构成 一项标准。如:GB/T 10047.1-10047.3是由一系列的《照 相机》标准构成。部分的编号位于标准顺序号之后,用 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部分的编号与标准顺序 号之间用下脚点隔开。
规范性技术要素:是标准的核心部分,也是标 准的主要技术内容。通常有“术语和定义、符 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等。
26
(二)依据要素在标准中所处的位置分
资料性概述要素:“是标识标准,介绍标准的内 容、背景、制定情况以及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 系的要素”。即: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引 言等。
生产实践资料,生产的技术水平等。 试验数据,列入标准的技术要求,必须以试验数据为依据,
对标准的技术内容或技术指标,进行反复的试验验证。
15
(三)起草阶段
2.起草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与标准化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 食品安全标准
标准与标准化(P1)
• 标准(standard)的概念
•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 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 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 文件。
注: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 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第二章 食品标准的制定和编写
1
我国食品标准化工作发展与现状
2
标准的分类、标准的内容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
教学目标
熟悉标准的分类 理解标准制定的原则和程序 掌握食品企业标准制定的程序和企业标准的编 写方法,能够编写视频企业相关标准
导论 回顾 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1 2 3
1.2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
•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历程
巩固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60- 70年代
调整阶段
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
1.2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
• • • • • • • 我国标准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① 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特别是中小企业 ② 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③ 标准水平偏低 ④ 标准复审查和修订不及时,时效性差 ⑤ 标准制定不配套,缺乏协调性 ⑥ 标准的制定尚未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③ 系列化 • 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通盘规划的标准化形式。 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 • ④ 通用化 • 是指同一类型不同规格或不同类型的产品和装备中, 用途相同而结构相近似的零部件,经过统一以后,可 以彼此互换的标准化形式。 • 通用化以互换性(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为前提。
1.3 标准的分类
• 1、按标准规定参与者的不同层次及其相应 的使用范围划分
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3 标准分类
• 国际标准 • 由ISO或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并发布的的标准。 • 这类标准由ISO或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委员 会起草,发布后在世界范围内适用,作为世 界各国进行贸易和技术交流的基本准则和统 一要求。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
• 食品标准化(Food Standardization)的定义 • 食品标准化是指为在食品领域特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 序,对基础性问题或者是实际的或潜在的食品技术问 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 食品标准化的特征: • 1)食品标准化同标准化一样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 • 2)制定食品标准是食品标准化活动的基础 • 3)实施食品标准是实现食品生产管理和监管的关键
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
是国家对企业产品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 可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
•食品标准(Food Standard)的概念
•结合食品的特点,引申标准的概念可将 “食品标准”定义为: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三流企业卖产品, 二流企业卖技术, 一流企业卖专利, 超一流企业卖标准。”
——徐冠华(原科技部部长)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生产产品卖的分分钱, 生产技术卖的毛毛钱, 生产专利卖的块块钱, 生产技术标准卖的串串钱。”
——某企业家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2.松浦四郎的标准化理论 • 1972年,松浦四郎出版《工业标准化原理》, 提出19项原理。 • 他创造性地将熵的概念引进了标准化,并把 标准化概括为负熵,使社会生活从无序向有 序转化的一种活动。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 知识和事物增加的趋势同宇宙中熵的增加的 自然趋势极为相似。人类为了得到效率更好 的生活,免除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增长, 不得不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多样化(这是 人类天然的控制本能)。
——引自《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 关活动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
标准与标准化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标准的定义包含6个方面的要义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对象:“重复性的事物” 内容:“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制定规则:“各方协商一致” 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 适用范围:“一定的范围内共同实施”
1.2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
• 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 • 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分工负责 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按照国务院授权,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管理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 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 有关行业协会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 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 • • • • • 标准化的基本特性 抽象性 技术性 经济性 连续性 约束性 每个人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十字架,当沟 政策性 壑出现时,他们也只能利用自己背负的十
字架去跨越沟壑,继续前进。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
• 标准化方法原理
• 1.桑德斯标准化理论 • 1972年,ISO出版了桑德斯(T.R.B Sanders)著的《标 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他在书中提出了7条原理 即简单化、协议、实施、选择与确定、修订、技术规 定(包括试验方法和取样方法)、强制性的适用领域 (安全、人的健康和消费者的利益)。 • 他认为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日益增长的复杂 性,这是对标准化作用的深刻概括,对后来的理论建 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标准分类
• 区域标准
• 由区域标准化组织或区域标准组织通过并 公开发布的标准。
• 区域组织是指仅向世界某个地理、政治或 经济特点范围内的各国家标准化机构开放 的标准化组织。
• 区域标准是该区域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基本 准则和基本要求。
1.3 标准分类
• 国家标准
• 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与标准化
•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P2)
•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 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 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 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一定范围内(如国家、区域、食品行业或企 业、某一产品类别等)为达到食品质量、安 全、营养等要求,以及为保障人体健康,对 食品及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因 素所作的管理性规定或技术性规定。这种规 定须经权威部门认可或相关方协调认可。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
• • • • • 食品标准的含义 1)食品标准制定有明确的目标 2)食品标准制定基于食品科技的成果 3)食品标准制定有特定对象 4)食品标准需要得到国家或相关组织认可
•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 制定前提:
• 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文件引导 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 标准的项目 • 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 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 •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使用者参 考
第一节 概述
1 2
3
我国食品标准化发展概况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
标准的分类
1.1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
• 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进程 • 中央技术管理局标准规划处(1949)→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标准局(1957)→ 国家标准局(1978)→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更名)→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1)
• 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 不得与之相抵触。 •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 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1.3 标准分类
• 行业标准
• 是指我国某个行业(如农业、卫生、轻工 行业)领域作为统一技术要求所指定的标 准。 • 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 行废止。 •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推荐性标准
• 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 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 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课堂讨论
•在什么条件下,推荐性标准可以转化为强制 性标准,具有强制性标准的作用?
①法律法规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必 须执行 ②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强制性标准适用的范围 内必须执行 ③企业使用的推荐性标准,在企业范围内必须执行 ④企业标准在本企业范围内,具有约束性,必须强制执行 ⑤经济合同中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必须 执行 ⑥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推荐性标准,则产品必须符合 ⑦获得认证并标示认证标志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认证标准
1.2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 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 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市、县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主 管,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的各自 的职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 我国实行的是四级标准体制(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引自《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 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
标准与标准化
从标准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含义: 1)标准化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不是一个孤 立的事物。 2)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例如:品质控制、可用性、健康、安全、环 境保护、产品防护、经济效益、贸易等等。 3)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 标准化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