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概述
细胞概述
施莱登
施旺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创立
1838年 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 1838年, 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 Schleiden) 发表论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发表论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1839年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 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1858年 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菲尔肖(Rudolf 1858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菲尔肖(Rudolf Virchow) 对细胞学说进行了重要补充并提出: 对细胞学说进行了重要补充并提出: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认识细胞的大小
直径100nm 直径
腰围38厘米 腰围 厘米
人体内最大的是成 熟的卵细胞0.1mm 长达 米 熟的卵细胞 长达1米
人体中血小板仅4μm 人体中血小板仅4μm
人体中最长、 人体中最长、最粗大的神经是坐 骨神经, 米长,直径 骨神经,约1米长 直径 厘米 米长 直径1厘米
细 胞 的 多 样 性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 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 率。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的体积越大, 越小 其相对表面积______,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 越小 _______。 细胞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发生信 息交流, 息交流,相对表面积大不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 完成,因此细胞的体积总是比较小。 完成,因此细胞的体积总是比较小。
积)
3 2 1
54 24 6
27 8 1
2 3 6
结论: 结论: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 减小 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 _______;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 _______ 减小 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笔记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笔记摘要:1.生物第二章概述2.细胞的重要性3.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细胞的生命周期5.细胞分裂的过程6.细胞分化的实质7.细胞间的相互作用8.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9.总结与思考正文:【生物第二章概述】生物第二章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生命周期以及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等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本章将从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
【细胞的重要性】细胞作为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具有自主生长、自主繁殖、代谢调节等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维持生命的稳定。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壳,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些结构共同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细胞的生命周期】细胞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等阶段。
在不同阶段,细胞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了解细胞生命周期有助于研究细胞生长、分化等过程。
【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分裂的方式,最终形成生殖细胞。
【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差异的现象。
细胞分化使得生物体具有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形成复杂的生命系统。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间相互作用是生物体细胞组织形成的关键。
细胞通过分泌物、细胞间连接蛋白等方式相互沟通,协同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生物体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之间相互协作,形成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了解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与思考】本章学习了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生命周期以及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等内容。
浙科生物必修1第二章2.1细胞概述
1838年 年
德国施莱登
1839年 年 1859年 年
德国施旺 德国菲尔肖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3 2 1
54 24 6
27 8 1
2 3 6
1 1 1
19:27 7:8 1:1
1、物质运输的效率与细 、 胞大小之间的关系? 胞大小之间的关系?
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 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 2、细胞体积不能超过细胞核能够控制的范围 细胞体积不能超过细胞核能够控制的范围 细胞核
•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 同努力的结果。 同努力的结果。 •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统一性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世纪50 以后, 以后,电子显微镜 的发展, 的发展,使人们看 到了细胞内部更精 细的结构。 细的结构。
• 关键词 细胞学 细胞生物学 真空 1979年又制成分辨 年又制成分辨 本领为0.3纳米的大 本领为 纳米的大 型电子显微镜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 到科学发现的哪些特点? 到科学发现的哪些特点?
《细胞生物学》学习指南
第一章细胞概述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以及对细胞分裂和细胞器做基本描述的经典时期;直到1953年DNA双螺旋分子结构的确立,伴随着研究手段的进展,细胞生物学才得以确立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进步,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细胞这个平台。
在这两门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逐渐实现了细胞科学从细胞生物学到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转变。
无论是根据细胞的进化,细胞的功能和形态,都可以将细胞人为的分成三大系统:细胞的膜系统,细胞的核系统和细胞的骨架系统。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学科,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本章重点介绍了细胞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与基本原理,并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延伸。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依赖于显微镜技术。
复式光学显微镜是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基础,适用于观察活体或固定染色的样品.荧光显微镜技术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定位与分布的观察。
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适用于观察活体细胞的结构,结合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对细胞活体示踪与观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共焦光路和激光扫描技术,可排除焦平面以外光的干扰,增强图像反差和提高分辨率.但光学显微镜具有局限性,它不能分辨﹤0。
2 μm的物体,而利用电子束对样品成像而制成的电子显微镜,已成为研究机体微细结构的重要手段.根据观察样品的需要,可对观察样品采用特殊的制样方法,如超薄切片技术适于观察细胞内部精细结构,而扫描电镜则用来观察细胞表面形貌特征。
细胞组分的分析可以采用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免疫电镜、原位杂交等方法。
超速离心技术与生化提纯可用于细胞组分的分离与纯化.同位素标记技术与放射自显影技术结合,可应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动态变化。
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工程的基础,细胞融合、杂交瘤制备及组织工程都建立在良好的细胞培养技术基础之上。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全
目录索引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第二章细胞概述第三章细胞的分子基础第四章细胞膜第五章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第六章内膜系统第七章线粒体第八章核糖体第九章细胞骨架第十章细胞核第十一章细胞的分裂第十二章细胞周期第十三章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第十五章个体发育中的细胞附录名词解释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一、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二、细胞的发现胡克最早发现细胞并对其进行命名三、细胞学说创始人:施莱登施旺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⑥.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四、分子生物学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开展分子水平探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研究。
随着分子水平对细胞生命活动机制的探讨愈受重视,并积累一定实验成果,“分子生物学”应运而生。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形成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整体水平探讨细胞生命活动的学科,即细胞生物学。
也有人将细胞生物学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细胞概述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一、细胞的基本共性•所有细胞表面都有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构成的生物膜。
•所有细胞都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作为遗传信息储存、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所有细胞都是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增殖的。
二、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目(自学)四、细胞的一般结构•亚微结构(电镜):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膜相结构:由单位膜参加形成的所有结构。
包括:一网两膜四体•意义:区域化作用•非膜相结构•单位膜:电镜下观察,膜相结构的膜由两侧致密深色带(各2nm)和中间一层疏松浅色带(3.5nm)构成,把这三层结构形式作为一个单位,称为单位膜。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资料
18
磷脂分子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展开你的想像力,尝试 画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的排布方式?
空气 水
19
资料卡片3: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 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 物质)分解。
问题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你对膜化学成分在种类上认识是
7
对下图3个棱长不同的立方体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 算得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棱长(cm) 表面积(cm2)
1
384
2
192
3
96
体积(cm3) 64 64 64
表面积/体积比 6 3
1.5
8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为什么细胞体积那么小?
细胞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发生信息交
流。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太大,不利于各项生命活动
的完成,因此细胞的体积总是那么小。
9
2、数目 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体的增大 主要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 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的多少与生物体的大小成比例, 多细胞生物体的增大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10
细胞的形态 红 细 胞
叶 表 皮 细 胞
神 经 细 胞 骨 骼 肌 细 胞
11
质膜为什么会有选择透性,我们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
的,因此需要从它的结构谈起。
16
资料一
时间:19世纪末 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
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磷脂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 细胞概述
提示:病毒是非细胞生物。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大致过程如下:发现细胞→植物结构 单位→动物结构单位→细胞学说的产生。
根据上述过程,探讨下列问题: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最早发现并命名细胞的是哪位科学家?他在显微镜下是 否观察到了活细胞? 提示:英国的胡克;他观察到的只是死细胞的壁,而不是活细
观察细胞图,探讨下列问题。
1.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1)不同细胞的大小差别很大,请说出生物体最小和最大的 细胞分别是图中的哪一个。 提示: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的细胞;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卵
黄。
(2)不同细胞的形态存在差异,如红细胞呈圆饼状、神经细 胞有很长的突起,试分析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是否适应。 提示: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红细胞呈圆饼状,增加了细 胞的表面积,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神经细胞有很
胞。
(2)德国的哪两位科学家提出所有动植物的结构单位都是细
胞? 提示:施莱登和施万。
(3)德国的哪位科学家对早期的细胞学说作了补充?
提示:菲尔肖。
2.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是 如何产生的?
提示: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提出有何意义? 提示: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_________ 视野中央 高倍物镜 转动转换器,换上_________
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调节___________
3.观察结果:用绘图的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并辨别各种细胞的 异同。
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 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 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膜和核膜及两膜之间细胞器膜等。
维持细胞内环境性对稳定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真核 细胞
一般有多种 细胞器
原核 生物
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 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 菌)、放线菌、支原体等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 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 菌)
真核 生物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eg:龟生活的水生生态系统 二. 世界上 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蛋黄。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胡克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 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小室)
第二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
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
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观察的是死细胞(细胞壁)。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 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德国人施莱登(1838)和施旺(1839)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 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它揭示 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 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 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概念和分子基础
间体 核糖体
DNA 细胞膜 质粒 细胞壁
2.支原体(mycoplasma)
• 最小的细胞,约 0.1~0.3μm
• 有核糖体和环状 双链DNA
• 细胞膜由磷脂和 蛋白质构成,无 细胞壁,不能维 持固定的形态。
(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 核酸的组成单位:核苷酸 核苷酸=碱基+戊糖+磷酸
嘌呤:腺嘌呤(A)、鸟嘌呤(G) 嘧啶:胞嘧啶(C)、尿嘧啶(U)、胸腺嘧啶(T)
核糖 脱氧核糖
图
ATP(三磷酸腺苷酸)
cAMP(环化腺苷酸) cGMP(环化鸟苷酸)
二者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分子
DNA与RNA组成上的比较:
DNA和RNA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分别为脱氧核糖 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
碱基 核糖 磷酸
DNA A、G、C、T
脱氧核糖 磷酸
RNA A、G、C、U 核糖 磷酸
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 二酯键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核酸的基本结构)
磷酸二酯键-
|
磷酸二酯键:核苷酸与核苷
|
酸之间连接的两个磷酸酯键
-糖苷键
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排列,脱氧核糖与磷酸残 基排列在长链的外侧,碱 基位于长链内侧,碱基之 间以氢键相连接,连接规 律是A与T互补,形成两个 氢键即A=T;G与C互补,形 成三个氢键即G三C。
电镜
光镜
非 膜 相 结 构
膜 相 结 构
细胞膜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核膜 线粒体 溶酶体 过氧化氢体 小泡等
具有膜成份 的细胞结构
膜相结构 非膜相结构
不具有膜成份 的细胞结构。
2细胞结构全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光面内质网
细胞器的比较
叶绿体
膜结构 双层膜
线粒体 双层膜
内质网 单层膜
核糖体 无膜结构 高尔基体 单层膜
其它
主要功能
基粒、基质、酶、 色素、DNA
光合作用的场所
嵴、基质、 酶、DNA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粗面、光面
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加工和运输的通道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物质转运系统
中心体 液泡 溶酶体
生的小泡组成。 • 功能: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
运输、加工的任务。
核糖体 粗面内质网
小泡
高尔基体
小泡
细胞 膜外
溶酶体
• 分布:动植物真菌细胞 • 成分;60种以上的水解
酶
• 功能:对外界吞入的颗 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 渣进行消化
• 意义:细胞中的一些分 解反应局限在某种由膜 包被的结构中,从而保 证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 整性。
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蛋白质合成与加工的车间,运输蛋白质的通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与细胞分泌物和细胞壁 的形成有关
2.膜蛋白
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蛋白质存在的形态 (覆盖、嵌插、贯穿)
膜蛋白在膜中也可以移动,但是流动性差于磷脂
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脂双层:控制细胞物质出入:流动性 膜蛋白:控制细胞物质出入:载体
生物催化剂:酶 细胞识别:糖蛋白 与病原体做斗争:抗体
第一节 细胞概述
细胞的形态
红 细 胞
神 经 细 胞
叶 表 皮 细 胞
骨 骼 肌 细 胞
大肠杆菌
念珠藻
螺旋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种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判断依据:是否有由_核_膜_包被 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_没_有_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_有_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此外,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_小_,结构也比较_简_单_。
莱登启发,又提出: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20年后,德国科学家菲尔肖(Rudolf Virchow)提出: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2.细胞学说的内容
显微镜的 发明和使 用是细胞 学说建立 的基础。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真核细胞有_细_胞_膜_、_细_胞_质_和_细_胞_核_三部分;
细胞中除细胞膜和细胞核之外,其余部分都是细胞质;
植物细胞外层还有_细_胞_壁_。 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包括_植_物_、 _动_物_和_真_菌_等绝大多数生物。
知识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及方法 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概述
两面凹的圆 饼状,有利 于与氧气充 分接触,起 到运输氧气 的作用。
细胞呈长方体形 状,排列紧密, 起到保护作用。
这些细胞有哪 些共同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 质、细胞核。
你能从中 举一两个例子,说 说造成不同种类细 胞形态结构不同的 原因吗?
1.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重点) 2.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3.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细胞的基本功能
三. 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滑行学说 )
(一) 骨骼肌肌丝的分子结构
1.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杆+头(横桥) 与细肌丝可逆结合,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
具ATP酶活性,分解ATP供能 2.细肌丝:由三种蛋白组成 1)肌动蛋白:可与横桥可逆结合,被拖动滑行 2)原肌球蛋白:隔离横桥与肌动蛋白
3)肌钙蛋白:与Ca2+结合,改变构象
(二)骨骼肌细胞在光镜下结构
1.肌原纤维 暗带(粗肌丝):中间较明的为H区 明带(细肌丝):Z线连接
肌小节:暗带+ 2个1/2的明带
2.肌管系统
横管:肌膜延续,内为细胞外液传递电信号 纵管(肌质网):末端称终池(钙池) 贮存、释放Ca
三联体:横管+两侧2个终池,兴奋-收缩耦连的关键部位 3.兴奋-收缩耦连过程 肌膜Ap 至横管膜三联体(关键部位)终池 Ca通道开放Ca内流 肌浆中Ca(关键耦连物) 肌丝滑行收缩
3.产生机制
1)去极化:细胞受刺激时 Na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
膜内外Na浓度比约110 (动力) Na内流 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 ( 通透性)
浓度差(动力) Na 平衡电位
电位差(阻力)
即ap去极化至+30mv时
=
2)复极化:细胞去极化至一定程度 Na通道关闭,K通道 开放,在细胞内外K 的作用下 K外流,形成复极化
前提
本质表现
外在表现
2 刺激
1)刺激三要素:刺激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刺 激 信 号 波 形
2)分类 按性质分: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精神性等
按强度分: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
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此时刺激强度即阈强度(阈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一下:
细胞体积趋向于如此微小的原因是什么呢?
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细胞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 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小,细 胞膜内外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大,越有利于和外界进行物 质交换。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所以细胞不能 无限长大。 此外,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比(核质比)也限制了细胞的 长大。
(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18
光学显微镜
19
1. 取镜和安放:
①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 ②安放: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的前方,并略偏左,便于用 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看着画图 。 ③让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约7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 掉落。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20
2. 对光:转—看—调
13
细 菌
蓝 藻
细胞壁 细胞膜
原核细胞
细胞质 拟核 其他特殊结构:鞭毛、荚膜、 菌毛、芽孢
14
生物的分类:
细菌 蓝藻
放线菌
(1)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
原核生物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2)细胞结构生物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 氏体等
真菌
真核生物
动物 植物
酵母菌 霉菌 食用真菌
识记: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篮(蓝藻)子立(立克次氏体) 着放(放线菌)
3.低倍镜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标本 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眼睛从侧边看着物镜头和标本之间,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 mm为止。 ③左眼看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 缓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 物象更加清晰。 显微镜目镜观察到的是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颠倒。
透镜
镜头 目 镜 低 倍 高 倍 低 倍 高 倍
透镜大小 大 小 大 小
镜头长短 长 短 短 长
视野亮度 亮 暗 亮 暗
物像大小 小 大 小 大
看到的细胞数 多 少 多 少
27
物 镜
镜头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时物镜离装片距离越近。
(2)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 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3)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万受施莱登启发,又提出:所 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4)1855年,德国病理学家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 来自于别的已存在的活细胞。
4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 2 3
软木塞
原 始 的 显 微 镜
软木细胞
1665年
2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Leeuwen Hooke)用自制较好的 显微镜观察了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鱼的红细胞、精子等, 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
3
施莱登(Matthias Scheiden) 施万(Theodor Schwann)
菲尔肖(Rudolf Virchow)
0.488
0.657 0.936
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 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这是细胞不能无限增大 的,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 之比(即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 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实验原理: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 NaOH 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 酞呈现紫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的颜色变化情况, 并通过测量 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比较不同体 积的琼脂块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 输的关系。
16
单细胞藻类:衣藻
17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用眼观察的镜头)
目镜: 5×,10×和15× 物镜:10×、40×、100× (连接目镜和物镜) (使物像清晰) (使物像更清晰) (安装物镜) (接近物体的镜头) (放置玻片标本) (握镜的部位) (光圈,调节光线强弱) (固定标本) (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 射上来) (支持和稳定镜身)
25
5.收镜: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将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 ②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将镜体外表擦拭干净。 ③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 ”字形,将镜筒下降至最低,并将反光镜还原成与桌面垂直。 ④按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放回原处。
26
显微镜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35
11
(2)细胞的种类:
红细胞 神经细胞 肌肉细胞
细胞的种类很多:如人和高等动物的红 细胞、肌肉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等; 高等植物的根细胞,叶表皮细胞等。
叶表皮细胞
12
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可将分为真 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动 物 细 胞
植 物 细 胞
细胞膜 真核细胞 细胞质 细胞核
注:细胞并不是越小越好,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 需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
10
(2)细胞的数目:
mice elephant
ant
小鼠和大象,谁的细胞更大?生物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呢?
多细胞生物体的长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 细胞数目的增多引起的。这说明生物体的长大主要是靠细胞增 殖而非细胞体积的增大。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意义: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 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5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 胞为基础。
6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 的有序结构,其结构 层次和和结构的有序 性表现为:分子-细 胞-组织-器官-系统-生 命个体-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
细胞概述
1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主要内容
(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把软木塞切成 极薄的薄片置于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软木塞是由许多蜂窝状的小室组成的,他将 这些小室取名为cella,即细胞(cell),第一 次发现并命名了细胞(死细胞的细胞壁)。
胡克 Robert Hooke
细胞单行排列
8→2,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4,除以扩大的倍数(4),除以扩大的倍数 的平方(42)
29
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 反。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30
四、探究活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7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1)细胞的大小:
支原体(0.1μm)
支原体模式图
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 胞。其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
8
通常细胞很小,肉眼不可见。但鸟蛋的卵黄就是一个卵细 胞。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卵黄(170 mm×135 mm),几乎和一个足球一样大。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载物台下的遮光器,把一个合适的光 圈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用两手转动 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光线强 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光线 视野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21
对光
22
15
原生生物:是简单的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生物,亦有部 份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 真核生物除动物、植物、真菌三界之外统称原生生物 。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真核藻类+原生菌 原生生物包括藻类和原生动物等。他们是由原核生物进化 来的,是真核生物中最原始的类群。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 原生生物 藻类(除 蓝藻以外 多细胞藻类:水绵
28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长 度与其放大倍数呈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 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体 积变大,视野变暗。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即:视野中 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视野中看到的所有细胞数 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扩大4倍: 10x10→10x40
33
4、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填写下表。
琼脂块的 边长/cm a 表面积 /cm2 6a2 体积 /cm3 a3 相对表面 积 6a2/a3 扩散效率(NaOH扩散的 NaOH扩 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散的深度 a3-(a-2b)3 b a3
3
2 1
54
24 6
27
8 1
2
3 6
0.3
0.3 0.3
浙科版: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31
实验材料和器具
材料:3cm×3cm×6cm 的含酚酞的琼脂块。 仪器:塑料餐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纸巾、烧杯。 药品: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
32
实验步骤: 1、用塑料餐刀将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 不同大小的正方体。 2、将三块琼脂块放在烧杯内,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NaOH 溶液将琼脂块淹没,浸泡 10 min。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 块。 3、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用纸 巾把它们擦干,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切面, 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纪录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