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资料--措施分析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大全5篇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大全5篇为了保障活动或事情顺利、圆满进行,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对开展后续的工作能更清晰的进行。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高考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篇1一、认真做两套高考地理标准卷高考地理标准卷要求以历年高考真题或者一模二模题为主,而且答案要详细。
做题要掐好时间,大概50分钟。
然后对照答案给自己评分。
最关键的是要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考点,并一一列出来,自己最后就会明白高考到底什么是常考的考点,什么是出题人想要的答案了。
自己站在出题人的高度,来研读高考试题。
通过错题了解自己的缺陷所在,再对应到章节考点仔细研究理解,争取有大的突破。
大题要看自己的`答案要点是否齐全,答题语言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地理语言。
点击查看:高三学习计划及高考复习汇总二、细化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建议更多地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
①运用图形知识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②精学精炼,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③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
此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①以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②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③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④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基本的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
区域地理的复习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
三、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①整理知识系统:对知识的层次、脉络、体系要整理清楚,列出知识系统表。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知识整理与地区分析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知识整理与地区分析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社会文化构建和地域差异等问题。
在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中,人文地理学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山东省的地理特点,整理人文地理学的重点知识,并对地区特色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的地理特点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沪鲁豫皖五大经济区之一。
它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对其经济与人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地理位置:山东省位于北纬34°22′6″至38°23′27″,东经114°19′33″至122°43′41″之间,东临渤海,北界胶州湾,南接江苏、河南,西通河北。
地处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2. 地形地貌:山东省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地貌区:西部山地区、中部山前丘陵、鲁西平原和山东半岛。
3. 气候条件: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多风,夏季炎热湿润。
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适中。
二、人文地理学重点知识整理1. 山东省的人口与人口分布山东省人口众多,是中国人口第二大省份。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山东省的人口总量已突破1亿。
在人口分布方面,山东省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济南。
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受到经济发展和工作机会的吸引,人口集中度较高。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人口也相对较多。
2. 山东省的经济与城市发展山东省是中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最早进行经济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
山东省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尤以重化工、装备制造为支柱产业。
山东省的城市发展也非常迅速,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城市。
这些城市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并且成为山东省经济与人口的重要集聚地。
3. 山东省的文化与教育山东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孔子和孟子是山东省的两位重要思想家,孔庙、孔府及孔子墓就在济南。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1.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2.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发展阶段:地理教学方法阶段(1904-1949年)、地理教学过程阶段(1950-1977年)、地理教学系统阶段(1978年以来)。
3.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基本要素分析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系统。
(八要素)(1)学生—地理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主体,地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地理教学目的—地理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基本因素。
(3)地理课程—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
(4)地理教师—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
(5)地理教学方法—活跃因素,通过教与学互动,帮助学生达到地理知识海洋彼岸的桥梁。
(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因素,具有反馈、调控以及改进教学的功能。
(7)地理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因素。
(8)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
4.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发展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新课程地理教学论的总任务。
(1)研究地理课程改革;(2)研究地理教学过程;(3)研究地理教学方法;(4研究教学评价;(5)研究地理课程资源。
5.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1)理论学科;(2)应用学科;(3)应用理论学科。
6.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2)系统科学基础;(3)教育学基础;(4)心理学基础;(5)地理学基础。
7.国外地理教育改革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1)适当增加地理课程的课时;(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3)突出学生发展和地理教育需求,打破地理学科式的课程内容体系;(4)课程标准知识要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5)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6)开展研究性学校和实践活动,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7)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8.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公元前300多年,世界上最早的山岳地理专著《山海经》,区域地理专著《禹贡》;公元前2C,《史记·货殖列传》,我国第一部经济地理专著;公元前1世纪,《汉书·地理志》,最早以“地理”命名的全国性区域地理志。
地理高三复习教案
地理高三复习教案地理高三复习教案(精选篇1)《地球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特征。
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读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昼夜更替,经度时差产生的原因,地方时差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物体是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讲解:上节课学习了地球与地球仪,了解了连接南北两极且穿过地球内部的轴为地轴。
提问:什么是地球自转呢?(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东升西落)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提问: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是多长(12小时)一天的晨昏现象呈现怎样的规律?(交替,连续)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可以导致什么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分析问题: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是个不透明的实体,太阳光平行照射,使得地轴两侧,一侧亮,一侧暗,一侧白天,一侧黑夜。
)思考:地球自转其他地理现象。
(经度时差)(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转过360°所以,一小时转过15°即经度每转过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135°E-73°E=62°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四.板书设计: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 24小时(一天)4.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经度时差5.地方时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135°E-73°E=62°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地理高三复习教案(精选篇2)《地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高二地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
高二地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地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本店铺整理《高二地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以及的高考备考资料,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理综复习学习资料,复习讲义、听力材料、作文素材,历年真题试题下载及答案解析,完备的资料库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参考。
重庆市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综合分析
重庆市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综合分析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在地理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从重庆市的角度出发,对重庆市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进行综合分析。
一、自然地理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地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重庆市的地形地貌。
重庆市横跨长江和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地势起伏较大,形成了众多的山地,其中包括长江三峡、巫山等著名的地貌景观,这些地貌景观为重庆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重庆市的气候特点。
重庆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春秋季温暖宜人。
这样的气候特点为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重庆市的水资源状况。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重庆市境内有长江、嘉陵江等多条大江大河流经,而且还有许多湖泊和水库。
这些水资源不仅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重庆市的水利发电、航运等产业提供了保障。
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辅相成,人文地理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庆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人文地理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重庆市的人口分布情况。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重庆市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山间盆地,平原地区相对较少。
而且由于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密度较高。
重庆市人口众多,具有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这为人文交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重庆市的城市发展。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
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重庆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尤其是在重庆市的交通建设和产业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重庆市的文化资源。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攻略原因措施类(18张通用版)
技法解读
[试题特征]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综合思维的考查最直接的题型 就是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方法措施。命题形式上,常以区域图为载体, 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是“分析××地理现象(自然或社 会)的原因”“分析××地理事物成因”“简述……措施”“提出……建议”等。 [解题方法] 1.原因类 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 析”“解释”“分析”“阐释”还是“指出”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 分析。
低13 ℃,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会出现“海坨戴雪”的景观。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高山 滑雪项目在小海坨山进行。冬奥会高山滑雪 项目比赛要求赛道海拔不低于1 000米,起点 和终点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其中速降比赛 要求线路长度不少于2 000米。如图示意小海 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分布。
12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在 小海坨山的原因。(6分) 答案 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存留时间长; 海拔高,垂直落差大(坡度适宜),雪道长,适 合建设高山滑雪赛道;山顶为宽阔的平顶, 建设雪道起点设施的空间大。
技法应用
12
1.(2022·江苏徐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由东乡野生稻、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万年贡米、
稻作文化4个部分构成。万年贡米,产于万年县东南部山区峡谷地带,属野生稻,一 年栽一季,全生育期为175天,完全生态式种植。该稻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 据测定,万年贡米中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远高于普通大米。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 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8分) [技法点拨] 该题以岭南某城市边缘某村为背 景材料,考查城市边缘区城乡空间冲突特征及 成因机制,提出城乡统筹与空间协调发展路径。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成因和治理措施分析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思路一、知识讲解1.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其治理措施2.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该固定沙丘()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解析第(1)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
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
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储水量在7%左右,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储水量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
故选C。
第(2)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
故选B。
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
故选D。
答案(1)C(2)B(3)D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的科学。
它涵盖了地球表面的物理、气候、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地理知识对于我们了解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球未来的发展趋势都十分重要。
下面将根据地理学的不同分支对复习资料进行整理。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分布情况。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确定了地球上各地的位置。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地球上的各个自然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和沙漠等。
复习时可以结合地球仪和地图来进行地理位置的练习,加深对地理要素的认识。
二、自然地理1. 大气层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层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
它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等多个层次,同时也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
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不同层次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原因。
2. 水文地理: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蓄水、地下水等,影响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
同时,了解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河流走向等信息也对我们认识水资源分布有很大帮助。
3. 地质地理: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对于地理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构造包括板块构造、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等。
了解地球构造以及地质事件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环境。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地理:人口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了解世界各国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和人口迁移等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口发展的趋势和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
了解各国的经济特点、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等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国际贸易和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等。
了解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促进文化交流和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地理复习资料的整理应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不同分支的知识。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讲评课
1、学生先根据资料自纠(不发解析,只说选择题答案)。老师帮助目标 生分析试卷。 2、然后再下发答案,学生结合答案和解析自主思考。 3、老师通过阅卷分析和课堂调研,明确本次课堂重点问题,并结合多维 细目表和考点讲评。 4、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整理典题本,解决问题。 5、最后利用自习时间,各位老师结合班级实际将重点问题二次过关并批 阅反馈。
三、具体措施 1、备课组层面
团队建设: 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具体到个人,个人主动承担;基于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 抓教学效率和收益。 课程研究: (1)深入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结合至少近4年高考进行反复研究、解读、交流。 (2)新课标、新教材、高考题的反复研究:针对每一大单元的具体内容,汇总每一部分, 2020-2023年全国、山东、江苏、浙江、海南高考题,反复演练,明确考什么,怎么 考,如何应对。找出高考的高频考点及时做好双向细目表。 (3)在集团创编的高二区域地理复习学程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化。 (4)单元过关检测:对问题归类的清单,将学生问题较多的试题进行适当变式归类,重新 组卷,并有计划地进行训练,错题重做,阶段性滚动练习。 (5)集体会商研究:每次教研会商要做到主题突出,交流碰撞,必须提出自己的疑问。每 周一、三会商时晾晒工作日志、备课设计、听课记录本、学程演练情况,及时做好记 录与现场点评。
的听课,无法清晰的知道自己哪个会,哪 1、每天积累一个地方,上课前展示经纬度 个不会,也没有自我梳理的意识,结果就 是不清楚会与不会,面对巨量的学习内容, 2、自习时,利用好《三维设计》配套填充图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造成的结果就是:迷茫,焦虑。部分学生 自主时间啥也不干,或者自主学习不聚焦 自己的难点,盲目刷题。只顾低头赶路,
课堂创新:打造精品复习课
(2024版)2024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成因和治理措施分析思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思路一、知识讲解1.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其治理措施2.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该固定沙丘()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解析第(1)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
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
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储水量在7%左右,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储水量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
故选C。
第(2)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
故选B。
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
故选D。
答案(1)C(2)B(3)D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高考备考地理的复习建议及策略
高考备考地理的复习建议及策略高考来了,地理科目的备考做好预备了吗?地理的复习建议能关怀大家更有效率的复习。
下面由学习啦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备考地理的复习建议及策略,希望对大家有关怀!高考备考地理复习建议一、充分利用地图及地理图表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奇异,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学问。
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特殊重要。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育,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①构建地理学问体系,通过地理学问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育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育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把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学问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育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学问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爱惜、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进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索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等)地图是地理学习中一种特殊的教科书,考生可以从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学问,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图有很多种类:①地理分布图,这是地理图像系统中所占比例最大、类型也很冗杂的一种。
主要有政区图、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地域类型图工业基地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北方地区矿产、铁路和城市分布图)。
②地理统计图表,包括等值线图、面积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百分比图等。
③示意图,地理示意图多种多样,用简明形象或直观的图形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进展演化规律,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地理模式图等。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题目中字体加粗部分是老师上课画的重点,其中带有部分为老师画的重点的重点,字体没有加粗的题目为上一届的复习内容)第一章、地理教学论定义: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研究对象: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2、地理教学活动的八大要素及作用:(1)要素:学生(核心/根本)、教师(主导)、地理课程(实质性)、地理教学目的(基本)、教学管理(保障)、教学方法(较活跃)、教学评价(不可缺少)、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A、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
学生是地理活动的主体。
B、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因素。
它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
C、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D、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E、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一个因素。
F、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G、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因素。
(2)相互关系: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的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3、地理教学论学科性质:地理教学论不属于地理科学的任何分支,而隶属于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既有理论特点,又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
它是一门蓬勃发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篇1】(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在新的高考形式下,高三地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样去学?尤其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怎样去教与学?怎样让学生少做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高考中取得成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后将通过加强集体备课。
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解决问题也好,创新也好,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知识的备考,只能是空想。
另外地理的知识点很多,没有头绪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
争对这个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在高三上学期基本完成一轮基础知识的基本梳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虑这些学生已有了知识,但是掌握的又不够牢固,为了避免“炒剩饭”,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决定在复习中,以专题为主干,而又比专题复习要详细,这样进一步巩固知识,又避免重复复习。
(三)开拓创新,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在回归课本,狠抓“三基”的同时,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同时在练习中补充一些有新意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引申,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培优补差,加强辅导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尖子生辅导,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得到一定提高。
对于后进生,我们一对一耐心地进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辅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寻找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
(五)培养非智力因素关心学生,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第一轮复习2月12日至3月31日区域地理第二阶段:4月1日至5月15日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专题二:地球运动专题三: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专题四:区位分析专题五: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三阶段:5月16日至5月30日地理高考题型解法与训练选择题的解法与技巧综合题的解法与技巧第四阶段:5月31日至6月x日查漏补缺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篇2】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陕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要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陕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要点归纳与考点分析地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与地球空间关系的学科,而经济地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经济地理研究的是地理空间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着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与演化规律。
对于准备参加陕西省考研地理学专业的同学们来说,理解经济地理学的要点知识并进行科学的复习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经济地理学的要点进行归纳与分析,以供参考。
一、宏观经济地理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其中包括新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地方经济学等。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和通讯等因素的影响。
区位理论则强调市场、交通和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城市体系与城市地理学城市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各个城市按照一定规模层次、相互联系和合作的空间组织系统。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是城市的空间组织、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及城市的发展与演化规律。
在陕西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需要重点掌握中国的城市体系、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城市化过程等。
3.产业区位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主要是研究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区域发展的原因与趋势。
其中包括工业区位理论、服务业区位理论和农业区位理论。
对于陕西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来说,需要重点掌握中国的产业区位分布、产业集聚与热点区域等内容。
二、微观经济地理1.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是研究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乡空间组织的学科。
在陕西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的类型与模式、城乡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冲突等内容。
2.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农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的关系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在陕西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陕西省的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3.交通地理学与物流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和物流地理学研究的是交通运输与物流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交通网络与物流系统的构建以及交通与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陕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口地理学重要因素分析
陕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口地理学重要因素分析陕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口地理学重要因素分析人口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数量、结构和变动等方面的规律与特点。
这些规律与特点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本文将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陕西省人口地理学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经济因素的影响1.1 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个内陆省份,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在人口地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吸引着更多的人口流入,形成人口密集区。
以西安市为例,作为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其吸引力使得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人口密度较高。
1.2 就业机会与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和产业结构也是人口地理学中的重要经济因素。
当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健全,就业机会丰富时,会吸引更多的人口从其他地方迁入。
陕西省的西安市和宝鸡市等地,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外来人口的涌入。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2.1 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资源的分布对人口流动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陕西省除了拥有一流的高等学府,如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大学等,还有众多的中学和职业学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这些教育资源的分布也促使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流动和集聚。
2.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也是社会因素对人口地理学的影响之一。
例如,医疗卫生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它们的分布和便利性对人口的分布和流动起着重要作用。
陕西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了人口流动和聚集。
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3.1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对人口地理学的影响不可忽视。
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影响着人口的分布和流动。
以渭河流域为例,其肥沃的土地为农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吸引了农村人口的聚集和流动。
而榆林市的干旱地区则限制了人口的分布和流动。
3.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是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地理学的影响之一。
初二地理复习计划大全
初二地理复习计划大全初二地理复习计划一一、复习目标1.掌握并熟记地理基础知识。
2.初步理解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3.初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16-17周1-2-3章5课时18周4章2课时19周综合训练3课时三、复习措施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复习题,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
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
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
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
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
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
如用地理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
第二,复习新课堂。
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结合课本中的图来完成,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
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综合模拟试卷,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
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
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第四,回味练习。
针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扫清盲点,强化知识点。
第五,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加强抽查力度。
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实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才能全面提高地理学科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好的成绩。
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地理一轮复习计划第一、工作目标1. 完善地理一轮复习资料针对地理一轮复习,我们需要搜集和整理各类地理复习资料,包括教材、辅导书、试题等。
要求资料内容全面,涵盖地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保证复习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2. 设计高效的复习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高效、实用的复习策略。
包括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方法的指导、重点知识的强化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一轮复习。
3. 提升学生复习效果通过各种方式,如线上讲座、线下辅导、个性化指导等,提升学生地理一轮复习的效果。
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科的成绩。
第二、工作任务1. 搜集和整理地理复习资料我们需要组织专门的团队,对各类地理复习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
包括对教材、辅导书、试题等资料的筛选、归纳和整合,以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地理复习资料。
2. 设计并优化复习策略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科学、高效的复习策略。
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调整策略,以保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3. 开展地理复习指导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地理复习指导活动。
包括定期举办线上讲座、线下辅导,以及为students 提供个性化指导等,以提升学生地理一轮复习的效果。
第三、任务措施1. 建立专业团队进行资料整合为了保证地理复习资料的质量和全面性,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由资深地理教师和编辑组成的团队。
这个团队将负责对现有的地理复习资料进行筛选、整合,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复习资料支撑。
此外,团队还需要定期更新资料,以保证复习内容与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保持一致。
2. 开展调研以设计个性化复习策略为了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复习策略,我们将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掌握情况、学习习惯和复习需求等信息。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将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指导。
3. 多样化复习指导活动以提高复习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我们将举办多种形式的复习指导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复习资料—措施分析分析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问题表现措施
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少年
儿童比重过大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
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传统产
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
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
营造绿色空间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土地
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
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
林、牧、副、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开发:黑土
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
①改进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
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②以营林为主,合
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③建
立湿地保护区;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恢复已经退化
的湿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
市化: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
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
题日趋严重
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②构建大珠
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
护生态环境
2.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
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3.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
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3.农作物需水季节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
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5.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2.地形(坡度);3.土质;4.植被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
治理措施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6.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蒸发、风力);2.植被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修路;开矿)
治理措施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
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7.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灾害强度(哪些因素影响?);2.当地自然状况(地形、地质;自然条件
潜力大小);3.灾害时间和地点
社会经济人口、经济水平、经济密度、距发达地区远近
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8.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常规能源缺乏(储量、种类);2.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 1.消耗量大(人口、工业、农业);2.利用率低(浪费);3.能源消耗快速增
加;4.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石油储备体系健全。
治理措施 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
3.控制高能耗工业;
4.能源循环使用;
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
6.完善
能源储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