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克己复礼+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主题一 第二课 克己复礼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二课克己复礼1.有子名字叫有若(字子若),比孔子小43岁。
《史记》说“有若状似孔子”,所以后来孔子去世,弟子思慕,就立有若为师,像对待孔子一般侍奉。
2.宰我以宰为氏,讳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
宰我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孔丛子·记义》中记载,宰我出使楚国,楚昭王要送一辆华丽的车子给孔子。
宰我说孔子对奢侈华丽的东西以及娱心乱性的音乐,都不会接受的,替孔子拒绝了楚昭王的礼物。
孔子得知之后,对宰我的做法表示称赞。
在春秋时期,由于诸侯之间进行的争霸战争导致周代的礼乐崩颓,所以,一心要恢复礼乐制度的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说法,意思是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一切非礼的视听言行都必须加以克制,这就算有了仁德。
礼,指周礼,其实就是孔子认为正确的社会价值规范。
“克己复礼”是孔子主张道德上达到的自由自主的境界。
孔子注重自身修养,严于律己。
我们从“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来。
“克己复礼为仁”里面包涵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克己”,即克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孔子经常用“君子”的标准对照自己,力求完善。
因为“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仁”与“礼”的化身,“仁”即君子的“质”,“礼”即君子的“文”,文质彬彬的君子就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克.己复礼为仁克: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归.仁焉归:____________________(3)请问其目.目:____________________(4)非.礼勿视非:____________________(5)回虽不敏.敏: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约束(2)赞许(3)条目,大项中分出的小项(4)不符合(5)聪明,机智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二课 克己复礼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留下了尧舜相禅,人民在“圣王”统治之下沐浴德治教化的美好传说。
虽然这一时期的历史今天无稽可考,但是,这一时期的礼乐政教与民俗,为中国古代文化之“礼乐文化”奠定了基础。
后来周公正是顺承了这一传统,进一步“制礼作乐”,一方面为社会生活确立典章制度,另一方面为日常行为制定了基本规范,从而使中华文化沿着“人文化成”的道路大大前进了一步。
春秋时期,历史上出现一个礼崩乐坏、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兄弟阋于墙的时代,周公的一套礼乐制度由于并不为贵族集团所遵守,就只能徒具其表而缺乏实质内容,难以真正体现礼乐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孔子为了实现安顺和乐的社会理想,注重从人伦关系出发,力图恢复社会正常的礼乐规范与伦常秩序。
为此,孔子十分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鲜明地突出了君主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对居上者提出了“恭、宽、信、敏、惠”(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用人不器”等德性上的要求。
与此同时,孔子也对处于与居上者相对关系的居下者的德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事君以忠”“事君,能致其身”等。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悌)”“夫和妻顺”“朋友忠信”等立身处世原则。
孔子提出的这些立身处世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1.字音字形(1)八佾.(yì)舞于庭 (2)觚.(ɡū)不觚 (3)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4)三年之丧.(sān ɡ) (5)钻.(zuān )燧改火 (6)期.(jī)可已矣 (7)旧谷既没.(mò),新谷既升 (8)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xiǎn )矣2.重要词语(1)克.己复.礼为仁:克,约束;复,回归,恢复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赞许 (3)请问其目.:条目,大项中分出的小项 (4)郁郁乎...文哉:文采丰富的样子 (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 (6)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空缺,指留着不表示意见或不作处理 (7)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信,诚然、果真;虽,即使;诸,“之乎”二字的合音(8)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孝顺父母;弟,敬爱兄长;鲜,少(9)曾是..以为孝乎:曾,乃、竟然;是,这 (10)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太,甚 (11)期.可已.矣:期,时间周而复始,一周年;已,结束 (12)食旨.不甘:美味,滋味甘美的食物3.通假字(1)周监.于二代:通“鉴”,借鉴 (2)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通“稀”,少 (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通“措”,放置4.“而”字的用法(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2)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连接修饰语和谓语中心语 (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连词,表示顺承关系(6)人而.不仁,如礼何:连词,表示假设关系5.词类活用(1)觚不觚.:名词活用作动词,像觚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词活用作动词,行君道,行臣道,行父道,行子道6.特殊句式(1)甚矣吾衰也:主谓倒装(2)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主谓倒装(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宾语前置(4)有是哉,子之迂也:主谓倒装(5)野哉,由也:主谓倒装(6)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7)曾是以为孝乎:介词宾语前置7.文化常识(1)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高二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时作业+学案-语文版2
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中庸之道作业一、基础知识.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到达.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适:亲近.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遵循,遵从.乡原.,德之贼也原:通“愿”,谨慎老实解析项至:达到极点。
指最为适用、最为宝贵。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必也狂狷乎.,君子亦有恶乎.))(\\(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狷者.有所不为也))(\\(恶勇而.无礼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师与商也.孰贤,子曰:“未可也.。
”))解析项均为代词,“……的人”;项语气词,表感叹语气词,表疑问;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项助词,表停顿语气词,表判断。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无适也,无莫也.乡原,德之贼也.然则师愈与.不得中行而与之解析项中“莫”通“漠”;项中“原”通“愿”;项中“与”通“欤”。
.下列加点的字都属词类活用,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博.我以文.孰能为之大..曾皙后..风.乎舞雩解析项与题干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狂狷:狂放的人,狷介的人。
大:大司仪。
项博:形容词用作动词,丰富。
项后:名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
项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
.名句填空。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不得中行而与.之与:跟从.小大由.之由:遵从.乡原,德之贼.也贼:盗贼.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讪:讥笑解析项与:交往。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第2课 《克己复礼》
• 克己复礼的具体要求: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 《圣经·旧约》有摩西十诫:传说是神在西奈山的山顶
亲自传达给摩西 的,是神对以色列人的告诫。作为 《圣经》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影响深远。它是以色列 人一切立法的基础,也是西方文明核心的道德观。
• 佛门有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 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 戒非时食。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 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 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 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 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 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 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 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他人 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后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和文物。
• 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孔子目睹列国交争, 于是愈加感到西周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 为核心的典章制度礼乐文物,不仅给人从 肃穆庄重的感染力,而且因此而对周初制 度发出由衷的赞叹。本章内容,正是孔子 面对现实而生发的思周情怀,才使他有条 件据鲁而创立儒家学派。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课时作业:求诸己 Word版含解析
2022-2021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求诸己 作业一、基础学问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不舍.昼夜 舍:停止 B .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少,小 C .君子亦党.乎 党:动词,偏袒,包庇 D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讼:责 解析 文:文饰,掩盖。
2.对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德之.不修,学之不讲②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③不知其.仁也④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解析 ①助词,宾语前置标志;②助词,“的”;③④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 .君取于吴,为同姓 B .非不说子之道 C .孙以出之D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解析 A 项“取”通“娶”。
B 项“说”通“悦”。
C 项“孙”通“逊”。
4.下列句子与“不患莫己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C )A .学之不讲B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C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D .子将奚先解析 C 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其余是宾语前置,与例句相同。
5.名句填空。
(1)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来宾言也,不知其仁也。
”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第二课 克己复礼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
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
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
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
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
政统与血统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1.字音字形(1)八佾.()舞于庭(2)觚.()不觚(3)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4)三年之丧.()(5)钻.()燧改火(6)期.()可已矣(7)旧谷既没.(),新谷既升(8)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重要词语(1)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问其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郁郁乎...文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______________(8)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曾是..以为孝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三年之丧,期已.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期.可已.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食旨.不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假字(1)周监.于二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字的用法(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有粟,吾得而.食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词类活用(1)觚不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特殊句式(1)甚矣吾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有是哉,子之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野哉,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曾是以为孝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化常识(1)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5)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6)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8.成语积累(1)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是可忍,孰不可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名正言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犯上作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9.名句积累(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 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 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可见孔子是个非常看重礼的人。那他认为 的礼是不是仅仅是回访阳货之类的事呢?
何为“礼”? 何为“仁”? 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 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 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 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 病时,周公写了一篇祈祷文在神明面前,在太王、王 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 把我的寿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吧!” 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 太庙里面。心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中 庸》说:“至诚如神。”真理之论也!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 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 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 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 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 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 居住了。
有一天,成王看到天气很好,就带着人马到宫廷 外去看看,走在路上,突然天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 这时成王就感觉到一定是他有一些做法不妥当,上天 才会有这些异象产生。 于是,成王就到太庙去祭祀,成王就发现了周公 祈祷周武王延寿的这篇祈祷文,成王打开祈祷文一看, 当看到周公宁愿让自己折寿而祈求兄长武王能够延寿 的情真意切的话语时,成王内心非常的感动,非常的 惭愧,这么好的叔叔,我居然听信谣言,还让叔叔到 比较偏远的地方去。结果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请回 来,请周公制礼作乐。所以,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 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 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 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课时作业:第二课 克己复礼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二课克己复礼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B.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D.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有事,弟子..服其劳C.有酒食,先生..馔D.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有是哉,子之.迂也A.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B.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C.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D.临之.以庄,则敬4.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A.是社稷之臣也B.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C.曾是以为孝乎D.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郁郁乎文.哉文:文采B.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不议:无可非议C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错:错误 D .有酒食,先生..馔 先生:老师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投诸.渤海之尾 B.⎩⎨⎧ 是.可忍也是.谁之过与 C.⎩⎨⎧ 八佾舞于.庭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D.⎩⎨⎧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三年不为乐,乐必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谷既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衣.夫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期已.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战争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望。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一单元 4二 克己复礼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周监于二代B.盖十世希不失矣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D.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解析:选D。
A.“监”通“鉴”,借鉴。
B.“希”通“稀”,少。
C.“错”通“措”,放置。
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克.(克服)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回归)仁焉B.郁郁乎文.(完美)哉盖阙如..(空缺,不作处理)也C.而好犯上者,鲜.(稀奇)矣有酒食,先生馔.(吃喝)D.食旨.(美食)不甘钻燧改火,期.(期限)可已矣解析:选B。
A.克:约束;归:赞许。
C.鲜:少。
D.期:一年。
3.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郁郁乎.文哉B.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解析:选D。
D项都是连词,如果。
A.表反问,吗/助词,然,什么的样子;B.动词,就是,称为/动词,实践;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B.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C.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D.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解析:选C。
C项与句末“与”配合表示揣测语气,大概,恐怕;其余为第三人称,代人或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B.食旨不甘C.举善而教不能,则劝D.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解析:选D。
A项中两个“君”、“臣”、“父”、“子”中的第二个均属于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甘”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中“善”形容词用作名词。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克己复礼+Word版含解析
课时追踪检测 ( 二) 克己复礼一、基础稳固1.以下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赞成B.旧谷既没.没:尽C.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中:中间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动词,行君道.分析:选 C C 项,“中”当“适当”讲。
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周监于二代B.甚矣吾衰也C.盖十世希不失矣D.则民无所错手足分析:选 B A 项,“ 监”通“鉴”,借鉴; C 项,“希”通“稀”,少;D 项,“错”通“ 措” ,搁置。
3.以下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不一样于其余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有是哉,子之迂也B.曾是认为孝乎..C.无乃尔是过与D.是可忍,孰不行忍..分析:选 C A、B、 D 三项的“是”均为代词,这。
分别为: A 项,“有是”,到了这类地步; B 项,“曾是”,居然把这; D 项,“是可忍”,这能够容忍。
C 项,“是”为宾语前置的标记,无实义。
“尔是过”,谴责 (动词 )你们 (宾语 )。
4.以下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A. 有事,弟子服其.劳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B..夫君子之居丧.C..衣夫锦,于女安乎.D.分析:选 C A 项,表推测语气,大体/ 代词,他的; B 项,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词,表假定关系,假如; C 项,同为助词,处于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项,指示代词,那/句首语气词,引出后边的谈论,不译。
5.以下句子的句式特色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连D例句:甚矣吾衰也A.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B.有是哉,子之迂也C.野哉,由也D.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分析:选D 例句为主谓倒装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吾衰也甚矣”。
A、B、C 三项均为主谓倒装句,与例句相同。
此中, A 项,应为“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B 项,应为“子之迂也,有是哉” ;C项,应为“ 由也,野哉” ;D项,为一般陈说句。
语文版-语文-高二选修论语选读主题二 阶段质量检测(二)
阶段质量检测(二)(对应学生用书P49)(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B.曲.肱而枕之曲:弯曲C.闻义不能徙.徙:迁移,移向D.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由:经由,经历解析:选B B项,“曲”为使动用法,使……弯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B.孙以出之,信以成之C.君取于吴,为同姓D.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解析:选A B项,“孙”通“逊”;C项,“取”通“娶”;D项,“道”通“导”。
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久而.敬之②忠告而.善道之③以.友辅仁④何以.报德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选D①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②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同时”;③介词,用;④介词,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老者安之”中的“安”相同的是(3分)()A.饭.疏食,饮水B.曲.肱而枕之C.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D.友直.,友谅,友多闻解析:选B例句中“安”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安逸”。
A项,名词作动词,吃;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D项,形容词作名词,正直的人。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事君数,斯辱矣B.何以报德C.人焉廋哉D.无乃尔是过与解析:选A A项,属于被动句(辱,遭到辱,被辱),其他三项均属于宾语前置句。
其中:B项,以何;C项,廋焉(躲到哪里);D项,过尔。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高中语文选修《克己复礼》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选修《克己复礼》同步练习语文的学习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像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搜集的高中语文选修《克己复礼》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一、指出下列各组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周监于二代( )通( )__________盖十世希不失矣( )通( )__________民无所错手足( )通( )__________其为仁之本与( )通( )__________于女安乎( )通( )__________盖阙如也( )通( )__________孝弟也者( )通( )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古今异义词一日克己复礼( ) 先生馔( )是以为孝乎( ) 弟子服其劳(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1、请事斯语矣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2、子将奚先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3、觚不觚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5、君不君,臣不臣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6、必也正名乎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7、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8、衣夫锦,于女安乎 ____活用为____,________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天下归仁焉( ) 请事斯语矣(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 无所苟而已矣(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 ) 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五、指出下列各句属什么特殊句式⑴奚其正? ____________⑵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____________⑶八佾舞于庭 ____________⑷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____________⑸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⑹有是哉,子之迂也! ____________⑺甚矣吾衰也 ____________⑻曾是以为孝乎 ____________⑼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____________⑽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____________⑾野哉,由也! ____________⑿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____________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____________六、根据语义写出出自本篇的成语1、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试题 2019.091,文犹质也,。
2,子温而厉,,。
3,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窥见(kuī) 喟然(kuì) 鲜为人知(xiān)斐然成章(fěi)B.狂狷(juān) 恸(tòng)哭博闻强记(qiáng) 侃侃如也(kǎn)C.讪笑(shān) 莞尔(wǎn) 苦心孤诣(yì)自牖执其手(yǒu)D.攻讦(jié) 赊(shē)账恬(tián)不知耻行行如也(hàng)4,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斐然成章循循善诱和而不同各安其份B.察言观色过尤不及仰之弥高博我以文C.卓尔不群升堂入室鞭辟入理折中主义D.暴虎冯河一层不变别出新裁集思广益5,下列有四组文言句子,选出对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第一组:①尧舜其犹病诸②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③不知其仁也第二组:①德之不修,学之不讲②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谓之吴孟子第三组:①求为可知也②为之,犹贤乎已③为同姓第四组:①小人之过也必文②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A.第一组中,三个“其”均可译为“他”或“他的”。
B.第二组中,三个“之”均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C.第三组中,三个“为”意思各不同,依次为:被-做,从事-因为D.第四组中,三个“也”字的用法各不相同。
6,选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 )例:甚矣,汝之不惠A.不患莫己知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B.修己以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C.何以报德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D.小人哉,樊须也巧言令色,鲜矣仁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著作,后收入儒家“五经”之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六论语选读二同步练习新
高二语文人教新课标版《论语》选读(二)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5分钟)断句训练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 1)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2)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6)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3)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3.27)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6.28)。
高二语文2020-2021学年下学期语文版选修《论语》之《克己复礼》专题提升答案
第二课克己复礼一、知识小档案“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核心则是祭祀祖先和尊敬。
“禮”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
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各种仪制。
”【理解】★★★礼是用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简言之,礼是基本的行为习惯。
唐时,将《礼》分成《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七经”之中,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
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从《礼记》中抽出、两章,加上《论语》《孟子》称“四书”。
★★★主要掌握:礼治主张、礼仁关系、孝悌之情。
礼乐崩坏(“无道”,要恢复“周礼”)礼的规范(秩序,孝悌,感恩)复礼办法(克己,正名)二、必须掌握的实词解释1.重点实词解释。
(1)回虽不敏..:愚钝。
(2)五世希.不失矣:通“稀”。
少。
(3)子将奚.先:什么(4)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空缺,指留着不表示意见或不作处理。
(5)于女.安乎:通“汝”,你。
(5)钻燧取火,期.可已矣:时间周而复始,一周年。
(6)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赞许(7)请问其目.:条目,大项中分出的小项。
(8)孝弟..也者:孝,孝顺父母;弟,通“悌”,顺从和敬爱兄长。
(9)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孝顺父母;弟,敬爱兄长;鲜,少。
(10)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名词做动词,像个君主;信,诚然、果真;虽,即使;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通假字(1)周监.于二代:通“鉴”,借鉴。
(2)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通“稀”,少。
(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通“措”,放置。
3.成语积累(1)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克,克制。
(2)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3)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鹧鸪词(李益)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河,郎从何处归?鹧鸪词(李涉)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
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
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1.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
这种“愁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2.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
2,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3,下列各句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 B.有是哉,子之迂也C.吾道一以贯之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4,指出下列“徒”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A.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B.夫召我者而岂徒哉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5,指出下列“以”字用法不同的一组()A.曾是以为孝乎子路行以告B.则修文德以来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C.公山弗扰以费畔久之,能以足音辨人D.以吾从大夫之后以勇气闻于诸侯6,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7,人而不仁,如礼何?,?8,一日克己复礼,。
9,指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组()A.天之将丧斯文也君子之至于斯也 B.趋而避之道之不行C.道千乘之国是社稷之臣也 D.百姓信之矣末之难矣10,是可忍也,?11,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2)孔子有怎样的富贵观?答:12,指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组()A.天之将丧斯文也君子之至于斯也 B.末之也已子之往也C.道千乘之国是社稷之臣也 D.百姓信之矣末之难矣13,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组()A.阳货欲见孔子则修文德以来之B.君子之德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守死善道D.请事斯语矣子路从而后1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 克己复礼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赞许 B .旧谷既没.没:尽 C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中:中间 D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动词,行君道 解析:选C C 项,“中”当“得当”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周监于二代B .甚矣吾衰也C .盖十世希不失矣D .则民无所错手足解析:选B A 项,“监”通“鉴”,借鉴;C 项,“希”通“稀”,少;D 项,“错”通“措”,放置。
3.下列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有是.哉,子之迂也 B .曾是.以为孝乎 C .无乃尔是.过与 D .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析:选C A 、B 、D 三项的“是”均为代词,这。
分别为:A 项,“有是”,到了这种地步;B 项,“曾是”,竟然把这;D 项,“是可忍”,这可以容忍。
C 项,“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尔是过”,指责(动词)你们(宾语)。
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事,弟子服其.劳 B.⎩⎪⎨⎪⎧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人而.不仁,如礼何 C.⎩⎪⎨⎪⎧ 夫君子之.居丧予之.不仁也 D.⎩⎪⎨⎪⎧衣夫.锦,于女安乎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解析:选C A 项,表推测语气,大概/代词,他的;B 项,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C 项,同为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D 项,指示代词,那/句首语气词,引出后面的议论,不译。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甚矣吾衰也A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B .有是哉,子之迂也C .野哉,由也D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解析:选D 例句为主谓倒装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吾衰也甚矣”。
A 、B 、C 三项均为主谓倒装句,与例句相同。
其中,A 项,应为“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B 项,应为“子之迂也,有是哉”;C项,应为“由也,野哉”;D项,为一般陈述句。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不顺,则事不成。
(3)君子务本,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而不仁,______________?人而不仁,______________?答案:(1)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名不正则言不顺(3)本立而道生(4)如礼何如乐何二、《论语》阅读(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7~8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论语》)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
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7.结合材料一,“克己复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乎礼仪。
8.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正确。
孔子所提倡的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
“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是后世人把这种关系片面化、绝对化了,这种极端的主张,违背了孔子所倡导的“周礼”。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字,完成9~10题。
①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②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论语》)③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9.儒家提倡的“孝”,其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孝”的立足点,可从材料中提取关键句概括。
关键句是材料③中“孝之始也”与“始于事亲”。
“身体发肤”是对“孝之始”的落实,材料①是对“始于事亲”的切实阐发。
答案:爱惜自己的身体,尊敬父母长辈。
10.综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现实,简析孝道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个人在家庭、社会当中都有一个称谓、一个身份。
如何看待自己、家人,儒家提倡的“孝”从情理两方面都予以阐释;如何立足于世,既有时代与社会对个体的评价,也包括个体对时代社会的影响力。
解题既要分角度阐释道理,找准切入点;又须有必要的总结提升。
答案:使人懂得自爱,珍惜生命;能够尊老爱老,构建和谐家庭。
一个人拥有自重敬人的品格,那么他在立身处世时就是一个优秀公民。
如果是一个为政者拥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他不仅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美名和荣耀,还能移风易俗,并能垂范于世,改善社会整体风貌。
参考译文:③孔子闲居在家,学生曾子侍坐在旁。
孔子说:“先代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行,以使天下人心归顺,百姓和睦相处,无论尊贵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
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座席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
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你回去坐下,我告诉你。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
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雍里先生少为南都吏曹,历官两司,职务清简,惟以诗文自娱。
平居,言若不能出口,或以.不知时务疑之。
及考其莅官所至,必以经世为心,殆非碌碌者。
嗟夫!天下之俗,其敝久矣。
士大夫以媕婀①雷同,无所可否,为识时达变。
其间稍自激励..,欲举其职事,世共訾笑之,则先生之见谓不知时务也固宜。
予读其应诏陈言,所论天下事。
是时天子厉志中兴之治,中官②镇守历世相承不可除之害,竟从罢去。
昔人所谓文帝之于贾生,所陈略见施行矣。
当强仕之年,进位牧伯,为外台之极品..,亦不为不遇。
而遂投劾以归。
家居十余年,闭门读书,恂恂..如儒生。
考求六经、孔、孟之旨,潜心大业,凡所著述,多儒先之所.未究。
至自谓甫弱冠入仕,不能讲明实学,区区徒取魏、晋诗人之余,摹拟锻炼以为工。
少年精力,耗于无用之地,深自追悔,往往见于文字中,不一而足。
暇日以其所为文,名之曰疣赘录。
予得而.论序之。
以为文者,道之所形也。
道形而为文,其言适与道称,谓之曰:其旨远,其辞文,曲而中,肆而隐,是虽累千万言,皆非所谓出乎形,而多方骈枝③于五脏之情者也。
故文非圣人之所能废也。
虽然,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
”夫道胜则文不期少而自少道不胜则文不期多而自多溢于文非道之赘哉于是以知先生之所以日进者吾不能测矣。
录凡若干卷,自举进士至谢事家居之作皆在焉.。
然存者不能什一..,犹自以为疣赘云。
(选自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注] ①媕婀(ān ē):犹豫不决,缺乏主见。
②中官:宦官。
③骈枝: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间稍自激励..激励:激发,奋进 B .为外台之极品..极品:最高级别 C .恂恂..如儒生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D .然存者不能什一..什一:十分之一 解析:选C 雍里先生辞去州郡长官,像书生一样闭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