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
9
10
腹股沟疝 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斜疝最多见,约占腹外疝的95%。右侧 多于左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15:1。 斜疝:从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经腹股沟 管,向内、向下、向前斜,再穿出腹股沟 管外环,并可进或不进入阴囊。 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 由后向前突出,不进入阴囊。
11
44
治疗: 股疝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发生嵌顿或 绞窄,应紧急手术。 常用的手术是McVay修补术。也可采用 无张力疝修补法或腹腔镜疝修补术。 如回纳疝内容物有困难,可切断腹股沟 韧带扩大股环。但回纳内容物后,要修复 此韧带
45
其他腹外疝: 1.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 最常发生切口疝是腹部纵切口,第一是 经腹直肌切口,其次是正中切口和旁正 中切口。 原因:1.切口感染致组织破坏是最主要原 因;2.留置引流物过久;3.缝合不严密; 4.术后腹胀或剧烈咳嗽,致腹内压增高; 5.影响切口愈合不良的其它原因。
3
4
5
临床类型: 1.易复性疝:站立行走,腹内压增加时 突出,平卧回纳腹腔。 2.难复性疝:不能回纳或完全回纳。 滑疝也属难复性疝。腹内脏器下移 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称滑疝 3. 嵌顿性疝:疝内容物进入疝囊,被卡 住,不能回纳。
6
4. 绞窄性疝:嵌顿疝基础上疝内容物血供 发生障碍。 5.少见疝:(1)肠管壁疝(Richter疝): 嵌顿疝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管壁。 (2)Littre疝:嵌顿疝的内容物为小 肠憩室,通常是Mechel憩室。 (3)逆行性嵌顿:嵌顿的肠管呈W型, 部分在腹腔内,部分在疝囊内。
41
3.考虑为绞窄性疝,应作好术前准备; 4.术中应(1)正确判断内容物的活力; (2)凡作肠切肠吻合者,高位结扎疝 囊后,一般不作修补
42
股疝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 的疝称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妊 娠是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发病率约占 腹外疝的3%-5%。 股管解剖: 股管有上下两口:上口称股环,下口为 卵圆窝。股环前为腹股韧带,后为耻骨梳 韧带,内为腔隙韧带,外为股静脉。由于 股环小,周围又多韧带,故股疝易嵌顿。
46
临床表现:腹部切口处逐渐膨隆,出现肿 块,站立时更明显,平卧缩小或消失; 肿块复位后,能扪到腹肌裂开形成的疝 环边缘。 治疗: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修补应在无张力情况下拉拢疝环边缘, 逐层缝合健康的腹壁组织;张力大者, 可用合成纤维网片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 修补。
47
2.脐疝: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 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 (1)小儿脐疝:2岁以前可采用非手术疗 法;5岁以上均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 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 的硬币抵住脐环,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 (2)成人脐疝:为后天性疝,较少见。 多数是中年经产妇。由于疝环狭小,成人 脐疝易发生嵌顿或绞窄,需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
33
3.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人工合成材料 修补和加强腹股沟管管壁。常用材料是 合成纤维如聚丙烯、聚四氟乙烯。此法 具有无张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 后恢复快等特点。 手术方法:无需高位结扎疝囊,将疝囊内 翻入腹。将纤维网片制成一个圆柱形成 花瓣形的充添物,将其填充在疝的内环 处以填充疝环的缺损,再用一网片缝合 于腹股沟管后壁代替传统的缝合
斜疝 儿童、青壮年多见 橢圆形或梨形 疝块不再出现 精索在疝囊后方 直疝 老年多见 半球形 疝块仍出现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 动脉内侧 很低
20
嵌顿性疝的主要表现: 疝块突然增大、疼痛;疝块压痛,不能 回纳腹腔;如疝内容物为小肠时,可出 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变等 肠梗阻症 绞窄性疝的主要表现: 除以上症状较重外,还伴有局部炎症和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21
鉴别诊断: 1. 睾丸鞘膜积液:扪不清睾丸;透光试 验(+);平卧后肿块不会消失。 2. 交通性鞘膜积液:透光试验(+);肿 块缓慢长大,久卧后缓慢缩小。 3. 隐睾:患侧阴囊内无睾丸。 4. 精索鞘膜积液: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 侧睾丸可移动。
22
治疗: 非手术治疗: 1.未满周岁孩子的斜疝,可暂不手术 2.嵌顿疝时间3—4小时,可手法复位 3.老年体弱、伴发严重心肺等疾病者,可 用疝带
腹股沟区局部解剖: 由浅而深: 1.皮肤、皮下和浅筋膜; 2.腹外斜肌腱 膜;3.腹内斜肌和腹横肌;4.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
腹外斜肌腱膜 腹 外 斜 肌 壁层 腹膜 腹膜外 脂肪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 筋膜
12
腹股沟管的解剖: 是一个潜在的裂隙,分为两口,四壁。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1.两口:内口即内环,体表投影:腹股沟韧 带中点上方约2CM 外口即外环 2.四壁: 前壁:皮肤皮下、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膜和腹横筋膜 上壁:内斜肌与腹横肌形成的弓状 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13
腹横肌
腹内斜肌
腹外斜
肌腱膜 腹股沟 韧带 腹股沟管浅环
14
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腹直肌外缘 底 边:腹股沟韧带 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腹横筋 膜又比周围为薄,直疝即在此由后向前突 出,故称直疝三角
15
内侧边(腹直 肌外缘)
外侧边(腹壁下动 脉)
腹外疝
付华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1
腹外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因腹内压力 增高,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 向体表突出形成。 常见的有: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 切口疝、脐疝、白线疝。 病因:1. 腹壁强度降低(先天或后天) 2.腹内压力升高(咳嗽、便秘、 排尿困难)
2
疝的组成:
1.疝环: 又称疝门,即腹壁薄弱点或缺损 处。 2. 疝囊:是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形成 的囊袋 3. 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脏器或组织,多 为小肠。 4. 疝外被盖:疝囊外的各层组织。
18
临床表现: 1.腹股沟区有肿块突出,平卧消失,站 立出现,逐渐长大。 2.斜疝肿块可进入阴囊,成梨形。 3.外环扩大,伸入指尖,咳嗽有冲击感 4.压迫内环后,站立肿块不再出现。 5.直疝:当病人站立时,耻骨结节上外 方出现半球形肿块,不伴其它症状
19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年龄 疝外形 压住内环 精索与疝囊 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 疝囊颈在腹壁下 下动脉关系 动脉外侧 嵌顿发生率 较高
34
35
疝囊
精索
36
37
38
39
40
4.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微创、美观、 恢复快等优点。但其设备要求高、费用 高等,尚未广泛应用。
嵌顿疝和绞窄疝的处理 1.嵌顿时间3-4小时内;年老体弱或拌 严重疾病,估计肠管未发生绞窄者,可 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后要严密观察。 2.其余情况或手法复位失败均需紧急手 术,以防疝内容物坏死。
26
27
28
29
30
31
32
传统疝修补法都存在缝合张力大、 术后牵扯感、疼痛和复发率高10-15%等 缺点。其原因:①是不同解剖结构组织 的缝合,不易形成真正的愈合;②不在 同一解剖平面的组织强行缝合,且张力 大,不符合解剖学基础,也不符合外科 手术原则;③是在有缺损的邻近组织上 的修复,局部抗张力仍差;④随着年龄 的增大,肌肉、腱膜发生退变。
底 )
边(腹股沟韧带
16
发病机制: 先天性斜疝:胚胎发育期,睾丸逐渐下降, 带动腹膜、横筋膜以及各肌经腹股沟管 下移,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如 不闭琐,就成为疝囊。如管道非常细小, 不表现为疝,仅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 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晚,鞘突闭琐也较 迟,故右侧疝较多。
17
后天性斜疝:与腹股沟区的腹壁强度降低 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腹股沟区解剖缺 损导致腹股沟区的腹壁强度降低。 斜疝进入阴囊,为完全性斜疝;不进入 阴囊的斜 疝为不完性斜疝。 直疝:直疝三角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 盖,腹横筋膜又比周围为薄,直疝即在 此由后向前突出。
24
疝修补术: 修补术包括:在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利 用邻近组织或人工材料修补和加强腹股沟 管管壁。 1 加强前壁: Ferguson法:在精索前方,将联合腱 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多用于是青少年斜疝。 2 加强后壁: Bassini法:最常用,在精索后方,将 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
25
Mcvay法:在精索后方,将联合腱缝至耻骨 梳韧带上。用于大的斜疝、复发疝和直 疝。 Shouldice法:先将腹横筋膜切开,重叠缝 合,再缝合至腹股沟韧带上,然后按 Bassini法操作。
43
临床表现: 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为一半球形的 突起,平卧回纳疝内容物后,疝块有时并 不完全消失。易复疝症状轻,尤其肥胖者 更易忽视。发生嵌顿时,局部明显疼痛, 常伴有急性 肠梗阻。 鉴别诊断: 1. 腹股沟斜疝: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 方,股位于韧带的内下方。 2. 肿大的淋巴结。 3. 脂肪瘤
Fra Baidu bibliotek23
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的唯一手段。手术可分两大类 1 疝囊高位结扎,适用于婴幼儿; 2 疝修补术: A.加强腹股沟管前壁:佛格逊法 (Fderguson),多用于儿童斜疝; B.加强后壁:常用三种方法(1) Bassini法;(2)Halsted法;(3) McVay法; C.无张力疝修补术:
48
3.白线疝:发生于腹壁正中线(即白线) 的疝。早期白线疝肿块小而无症状,而 后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消化不 良”、恶心、呕吐等症状。平卧、回纳 疝块后,常可在白线区扪及缺损的空隙。 治疗:小而无症状者可非手术治疗;大 或症状明显者行手术。
49
谢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