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与眼睛_视力的矫正(教学案)

合集下载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教案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教案

4.4 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通过自主学习,领会近视和远视的成因。

(3)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2)难点:眼镜是怎么矫正视力的。

教学方法(1)教法:类比法、讨论法。

(2)学法:观察法、讨论法。

自主导学(请看书完成)1、复习:①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②凸透镜成像规律表:③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成像:_____,______ ,_____像。

1、眼睛的结构,如右图:2、眼睛的成像原理观察右图及书本图4-24,可知人眼看物体和_____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晶状体就相当于是______镜,物体距离很____(远/近),物焦关系满足______,所以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 的____像,这个像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所以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3、正常的眼睛观察课本图 3.4-2,可知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人眼可以通过调节______的松紧来改变______的弯曲度,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上。

所以人长时间观察较近较远的物体时,肌肉容易紧张导致眼睛疲劳,最适宜的,不致引起眼睛过度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这个距离叫做____________。

知识点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成因(如课本图3.4-3 甲)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厚/薄),折光能力太____(强/弱)或者眼球前后方向太___(长/短),因此来自远处某点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前面/后面/远处)。

2、 近视眼的矫正(如右图)矫正近视眼,可配戴用 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凹透镜 后再射入眼睛,会聚点就能向____移动到 上。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应该得到充分的满足。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的物理课,旨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了解到光学原理,并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生活实例与科学原理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理解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知道如何保护视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照相机、眼镜、视力表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图片和一张模糊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两张图片的差别。

然后,我向孩子们解释,清晰的图片就像是正常的视力,而模糊的图片则像是视力有问题的眼睛。

2. 讲解:我向孩子们介绍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调整镜头与底片的距离,来获得清晰的图片。

然后,我让孩子们亲自尝试调整照相机的镜头,感受调整过程中的变化。

3. 眼镜矫正:我向孩子们介绍眼镜的原理,如何通过镜片的曲度,来矫正视力问题。

我让孩子们试戴不同度数的眼镜,感受视力矫正的效果。

4. 视力检查:我向孩子们介绍视力表,并教他们如何进行视力检查。

然后,我邀请孩子们互相检查视力,并记录下自己的视力情况。

5. 实践活动:我让孩子们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视力矫正方案,可以是制作一个放大镜,也可以是设计一个视力保护器。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用彩笔、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完成自己的设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孩子们理解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

沙溪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总第节)设计老师执教老师上课班级学生姓名教学内容及学生活动时量教师活动二.自主学习一、照相机与眼睛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照课本图4-26或利用教学课件讲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并可以把它与照相机作比较。

照相机能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像;人眼也能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了解P95(生活物理社会)二、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及其矫正照课本图4-28(a)进行讲解。

P96学生活动。

2、远视眼及其矫正照课本图4-28(b)进行讲解。

P96学生活动。

小结:(1)近视眼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方;远视眼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___方。

(2)近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远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

(3)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远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

三.合作交流1、照相机是利用___________能成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_像。

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__________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线经___________,成像于___________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______________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一般配戴_________镜矫正。

4.让学生仔细观察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看看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眼镜和度数浅的眼镜镜片有什么不同?。

《照相机和眼睛》教案

《照相机和眼睛》教案

“照相机和眼睛”的教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本课以学生在生活中用到的照相机和眼睛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使用照相机拍照片的情景和用眼睛看物体的不同的感受,并通过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解释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1.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2.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教学之前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了“照相机和眼睛”教学的相关教学材料,如参考教案(/s?tn=site888_pg&lm=-1&word=%C7%E0%B5 %BA%B0%E6%CE%E5%C4%EA%BC%B6%BF%C6%D1%A7%CF% C2%B2%E1%BD%CC%B0%B8);(/view/adf8ce906bec0975f465e2c5.html),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了部分视频资料(/view/594739220722192e4536f653.html),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照相机、眼球的模型或构造图;分组材料:放大镜一个,烧瓶一个,墨汁一瓶,硫酸纸一张。

学生准备:每组可能带来照相机或照相机说明书;一组为单位到照相馆了解照相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

难点: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教学方法:教法:本节课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法:本节采用探究、观察、对比、分析与归纳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一)引子: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是照相机,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027备课时间: 用案时间:课题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主备人用案人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照相机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矫正视力的方法。

(2)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2)增强学生自学保护视力的意识。

重点 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 视力的矫正方法及照相机的原理。

学情分析 1、本节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眼球和照相机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两者共同的成像原理,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视力矫正的方法及原理。

2、学生难以观察到眼睛是如何成像的,近视和远视应如何佩戴正确的眼镜。

教具照相机、自制水透镜、蜡烛、光屏、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多媒体课件教 学 活 动二 次 备 课●教师检查学生自主先学情况:1.让同学们玩照相机,用照相机“看”不同远近的景物,问:看到什么现象?2.问:当为什么有的同学眼睛近视必须佩戴一个近视镜,而老年人眼花了后必须佩戴一个老花镜呢?●交流展示一、照相机看一看:一身照相机的主要结构有哪些?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⑵胶片:相当于光屏(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猜一猜】物体经照相机拍摄后,所成像的性质是怎样的? 【议一议】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1)①被照物体的范围:u>2f ;②成像的范围:f<u<2f(2)照相机的调节:应在范围u>2f 内调节,即:U ↓→v ↑→像↑ 【小结归纳】(板书)1、照相机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拓展应用】如果要使得照相机拍摄的景物范围增大(减小),则照相机的镜头应该与拍摄景物间的距离 ,同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时下正是秋冬交替时节,秋天在带给人们最绚丽的美景后就要谢幕了,人们用眼睛观赏秋色,更希望能留住这精彩的秋色,怎么办呢?(幻灯片2)生:用照相机拍照师:是的,那么照相机是怎么工作的呢?人的眼睛又是怎样看到物体的,你对眼睛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照相机和眼球的奥秘。

(幻灯片3)师:要学好今天的知识,我们需要复习一下上一课学习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幻灯片4)二、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活动一:认识照相机和眼球成像原理。

师:我们的眼睛就是一架随身携带的照相机,那我们就先来了解照相机的有关内容1、照相机出示相照机后投影照相机的结构图片,请同学指出相应的凸透镜、光屏。

并分析出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小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2、眼睛:我们随身携带的照相机(1)请同学结合生物课上学过的与眼睛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眼球的认识:(用多媒体投出眼球的结构及其成像图)(2)照相机与眼睛相类比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___胶片相当于______________问:我们的眼睛又是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这样的动作,把书本从离你稍远处慢慢靠近你的眼睛,看书本上的字,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原来:因为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是可以调节的,(投影)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放松就像这个气球一样,变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使远处物体的光线,恰好在视网膜成清晰的像。

而在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就像这气球一样,肌肉拉伸,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通过秋天的美景将照相机和眼睛联系起来。

老师用白板动态演示,学生口头展示规律。

让学生结合图片,思索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完成思考题。

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学生比较后得出结论。

使近处物体的光线,恰好在视网膜成清晰的像。

所以会感觉眼睛酸。

“假如我的眼睛的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不够理想,那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三、视力的缺陷与矫正活动二: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1)近视眼的看物感受请一位近视眼的同学来和我们介绍一下他摘下眼镜后看近处物体和远处物体时的感受吧!(2)近视眼的形成指出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任务1)给“近视眼睛”戴上凹透镜,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物体清晰的像,记下此时光屏的位置1。

4.4教案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4.4教案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1.活动: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
看一看:阅读课本上面近视和远视各是怎么回事?
指名回答:(师画图)
近视———能看清近处物体,远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膜的前方。
远视———能看清远处物体,近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膜的后方。
做一做:利用f=5cm的凸透镜使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及时记下像距。在镜前加上f=10cm凹透镜,光屏往哪儿移才能使像重新清晰?记下像距。若在镜前换上f=10cm凸透镜呢?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学手段
ppt课件、相关实验器材
教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同学们,我们外出旅游时总要带上照相机,拍照留个纪念。照相机为什么能成像的呢?.
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它又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汇报实验现象及数据:(师及时填表)
讨论: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
交流结论.
师小结并板书:
矫正近视眼,配凹透镜。作用: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
矫正远视眼,配凸透镜。作用: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
2.让戴眼镜的学生摘下眼镜,判别是什么透镜。
3.多媒体播放动画“视力矫正”,加深对近视远视的形成及矫正的理解.
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都是由于眼睛调节功能________,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视膜上所引起的.
4.如果一架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为()
A.等于100 mm B.等于50 mm
C.略大于50 mm D.略小于50 mm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照相机的构造;了解眼球的构造(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会探究近视眼的原因视力的矫正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近视眼的原因”的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备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细心观察的基本技能和精诚合作、善于交流、乐于探究、综合推理的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探究出“探究近视眼的原因”和矫正方法教学过程照相机及成像原理1、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2、照相机里的胶片相当于:光屏3、成像原理:物体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调节照相机为了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清晰像落在底片上,调节镜头往前或往后移动,即改变像距的大小。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球像神奇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用照相机拍照时,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_大于__(填“大于”或“小于”)镜头的两倍焦距,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凸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__倒立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类似的,眼睛也是利用物体在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总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变焦距光学系统,能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成像过程中,像距不变,焦距根据物距发生相应的变化。

近、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眼睛的工作原理正常人的眼睛,是一个精密的凸透镜当观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成的像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人就可以看见物体了提出问题远近不同的物体为什么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的工作原理晶状体有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甲)。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图1课题: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课时:1课时备课人: 审核人:一、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二、学习重点:1.照相机、眼睛成像原理。

2.视力的矫正。

三、学习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四、教具及实验器材:实物、图片或模型、照相底片、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等。

五、课堂学习:(一)、复习引入1.前面我们已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来我们一起来回忆:(摘其要点板书) (1)当u >2时,凸透镜成什么像?当u =2f 时,凸透镜成什么像?当u <2f 时,凸透镜成什么像?(2)从问题(1)中可以看出,在成实像的前提下,物距减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物距增大呢?2.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可以制成很多有用的产品,例如外出旅游拍照用的照相机、教室里展示课件和实物的投影仪、电影院里的 放映机(幻灯机)、军事或天文观测用的望远镜、生物实验室里的显微镜等等。

(2)可以解释人眼为什么会看见物体,会看见活动的画面,还可以解 释眼睛近视了为什么要带近视眼镜,还可以解释老龄人为什么要戴老花眼镜。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二)、学习“照相机与眼睛” 照相机 1.结构和原理(1)展示或投影照相机的图片,如图1,介绍结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感光胶片或感光器件CCD (相当于光屏)。

(2)问:物体通过照相机在感光胶片上成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再问: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哪种情况来成像的? 板书: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成像调节(1)如果某次拍照后,照相机离人更近了,不做任何调节,底片上会得到清晰的实像吗?如果要使成像清晰,应该旋转调焦环,使镜头向前伸,这是为什么? (2)拍集体照时,如果发现尚有1-2名同学没有拍到,为了拍全所有人,应该如何调整?(3)拓展:照相机镜头焦距改变了也会导致成像情况发生变化,如图2甲、乙就是分别应用焦距是35mm 的广角镜头和50mm 的标准镜头站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点的图片。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 省优教学设计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  省优教学设计

第四节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知道眼镜的作用,预防和保护眼睛 【教学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镜的光学作用 【教学难点】眼镜的光学作用 【教学过程】【要点1】 眼睛的构造眼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要点2】 眼睛的工作原理结合眼睛的构造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填写下表【提示】与照相机对比进行说明(补全表格)被注: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孔自动放大.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要点3】眼球的自动调节【问题】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 ,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 比较有什么特点?②由于u>2f ,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晶状体角膜底片物像镜头③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重点强化】①物距一般都大于.②成的实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人们与生俱来就适应这种感觉,因此人们的感觉好像成了一个正立等大的像.③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要点4】近视眼的形成原因①结合生活思考近视眼形成的原因.②找到近视镜,摸一摸镜片,它们是有什么光学仪器构成的?能不能分析其中的道理?③近视眼的矫正:【要点5】远视眼的形成原因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远视眼又该如何矫正呢?【要点6】眼镜的度数= (公式中焦距f 必须用m作单位).【要点7】眼睛的保护【问题】近视眼的问题在我们中学生中越来越普遍,也得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全国爱眼日.即使有更先进的技术,制造出质量更好的眼镜,也不如我们自已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请介绍一些保护眼睛的常识.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第三节、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的教学设计【执教时间】:2009年12月11日【执教班级】:二(7)班【课题】:初二物理§4.5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思想·】眼睛成像是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

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本节课先通过学生实验入手,在学生对凸透镜成象规规律实验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课件进行回顾与复习,即能使学生对上节的分组实验的结果得以巩固又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照相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样学生很快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旧知识体系,再加上课件的动态演示,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照相机的调焦环的使用,即学生掌握了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进入眼睛的学习,分散了本节课的难点,又为学生对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垫定了基础。

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通过动手做一做(活动1视觉暂留)既拓展了知识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视力的矫正活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做“近视眼矫正”的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设计计划.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每个学生自行探究的机会,施展才智的舞台。

同时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激发开放思维,训练动手技能,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最后通过视力的矫正让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照相机的原理,了解照相机上调焦环,光圈、快门等装置的作用。

2.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3.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验探究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通过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概括、归纳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3. 动手实验,认识照相机的原理。

4.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4《四、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3

4《四、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3
观察现象(像模糊)
远视眼
总结和比拟:两种视力缺陷一样点和不同点(讨论)
三、(活动4.4)
用实验器材按照书P89图4-15
先“戴〞近视眼镜使像清晰(矫正)
再“取〞下眼镜
观察现象像模糊(近视和远视)
再用远视眼镜重复上面实验
(以上活动用凸透镜当作眼睛的晶状体。)
总结:
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
二、合作交流
一、(原理)
出示照相机实物和眼睛的模型或图片(说明这些都是凸透镜成像的U>2f的应用)
学生阅读P88“照相机与眼睛〞
请学生答复或照实物、模型指出
1、照相机中有凸透镜的部件所在位置和名称,相当于光屏的部件的位置和名称。
2、眼睛中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组织的位置和名称,相当于胶片的组织的位置和名称。
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一、自主定向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2、从同学生活和已学的知识给下面几个有凸透镜部件的物体找到相应的一条成像规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今天我们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就围绕着:U>2f的应用----照相机等
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
以上总结可以结合二、(实验)中的现象
四、(生活)
电影与视觉暂留(根据实验结果和短文请学生解释)
1、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根本原理
2、眼睛的缺陷
3、视力的矫正
此处用口诀让学生理解记忆
让学生比照说出
板书
设计
三、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矫正
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象(u>2f)的应用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照相机与眼视力的矫正》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是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感性认识为基础,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呈现,主要包括“照相机和眼的成像原理和“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视力矫正前者是要让学生在比较中建立认识,后者则是要求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通过探究初步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在生物课中学习过眼球的结构,对和眼镜有,但是基本上属于在生活中耳闻目睹所形成的感性认识,缺少从光学的角度对和眼镜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情况下留存他们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其实是模糊的和容易泛化的,有待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习和领会新的内容,进行过滤,并将其中的正确的感性认识上逐步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了解照相机和成像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教学器材:单反照相机、自制照相机、水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光源等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4至5分钟)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单反照相机给学生拍照清晰模糊。

图1不同像距拍摄同学图像。

2、图片展示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1)展示照相机的图片,介绍其结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感光胶片或感光器件CCD(相当于光屏)。

(2)提出疑问:物体通过照相机在感光胶片上成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是正立还是倒立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哪种情况来成像的?3、板书: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感受同一照相机像的不同通过图片了解照相机的构造。

4、学生分组实验(3至4分钟)将学生4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给每组学生发放教师事先做好的简易照相机(焦距为10cm,)让学生照相机给屏幕上的(拍照1倍焦距时,不能在胶片上获得清晰的像。

学生自己动手,亲手调节简易相机,体验从简易相机中观察到清晰成像的过程。

(部分同学的相机始终找不到清晰的像)5、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预防近视的方法、措施。

“学思导学”教师教案四、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学思导学”教师教案四、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广洋湖中心初中八年级物理“学思导学”教师教案例1下图左所示是用照相机拍照的示意图.A 是照相机的,人的头顶在底片成像的位置是__________点,物距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例2如图右所示,甲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眼,需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眼,需用_________镜来矫正.例3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下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下面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导创】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照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2f,这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人的眼睛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来自物体的光经成像于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人眼中所成的像相对于景物事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眼睛是靠调节__________的平凸程度来改变_______而获得清晰的像。

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这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上引起的。

4.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前/后)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上。

5.小明拍摄完集体照后,要拍一张单人照,那么他与镜头的距离应,如果保持人与照相机的距离不变,而通过调节照相机的焦距来完成,那么照相机的焦距应该 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6.如图甲所示的是_________眼,应戴__________镜来进行矫正,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眼,应戴___________镜来进行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
看:P.100.“眼睛的调节”的第二节。
看:P.89(上)
交流、回答:近、远视眼的真面目。
通过看书弄清近、远视眼是怎么回事,知道“明视距离”。
要求参考书上图,分别画一发光点在近视眼、远视眼中成像的大致情况(每种情况用两条光线即可)
画图
通过画图,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如何矫正视力?”
四、视力矫正方法的探索
设计思路
由135照底片上小小的像与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像碰撞,引出寻找照相机、眼睛各自成像的原理及结构。通过介绍用眼不当,周围肌肉对晶状体平凸程度调节功能变弱了,讨论远、近视眼成因及成像表现,引出让学生探讨的问题:如何矫正视力缺陷?让学生在探讨中体验应用已知规律(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处理实际问题的意义,以增强应用的意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这篇文章共5498字。
另列一表格,将学生的交流汇总。(表格见附表)
学生阅读,获得“两种相机”的结构、原理,制表、填表
用视频展示台交流查阅结果:“两种相机”各自的结构、原理,用表格列出对比。
让学生查阅资料,学会看书,收集信息。
三、视力的缺陷
提问:由学生戴眼镜提出近视眼、远视眼是怎么回事?
介绍用眼不当,周围肌肉对晶状体平凸程度调节功能变差。
法?
小结
练习
设计
1.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站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入画面,应怎办?
2.同学们眼睛离书太近或长时间看书学习以后,要向远处眺望休息几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近视眼的发生,为什么?
3、眼睛成像时像距不变,但,当物距变大时,为成清晰像,需怎办?(焦距怎么变?)
作业:P.90.3w.1.2..
想到把凸透镜比作晶状体让蜡烛在比作视网膜的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然后移动光屏模拟近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在近视眼前放一凹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像清晰看看屏是不是比一开始成清晰像时离透镜远了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案主备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案主备

物理初二第一学期教案课题: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2010年11月日主备姓名:复备姓名:一、教学目标:1、会说出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原理2、会说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会说出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原理会说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难点:根据拍摄的需要,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三、两类结构:知识结构: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方法程序:比较法、凸透镜成像规律四、教学准备:眼球模型、照相机、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近视眼镜。

五、教学方法:整体建构、演示、学生实验。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一、导入课题:提出问题:能不能用凸透镜给窗外景物“照”一张像?启发学生用凸透镜成窗外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明确目标:会说出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原理会说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观察: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设置情境指导自学整体感知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阅读课本P95—96。

三、照相机提问: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我们实验中哪个器材?胶片又相当于什么呢?2、照相机可以拍远景,也可以拍近景,远景、近景意味着什么呢?所成的像是如何变化的呢?3、景物和胶片的位置都不能移动,那么如何调节呢?总结:照相机拍照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三、眼睛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1.观察课本P95图4-26说明眼睛的结构。

2.眼睛的工作原理:阅读课本P95,明白原理:眼睛照相机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凸透镜)视网膜胶片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的作用;眼皮起到了照片机中快门的作用。

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入脑中。

眼睛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缩小、实像像距不变,当物距变小(或者变大)时,增大(或者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者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减小(或增大)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使物体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像.思考回答: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主备人:孙旭光
学习目标:
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1.照相机、眼睛成像原理。

2.视力的矫正。

学习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教具及实验器材:
实物、图片或模型、照相底片、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打火机、视觉暂留器材、近、远视眼镜等。

课前准备:
1.完成学案课前准备
2.阅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阅读课本p.98“信息库”,了解眼睛的构造。

课堂学习:
一、引入
1.前面我们已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来我们一起来回忆:
(1)当u >2f 时,凸透镜成什么像?当u =2f 时,凸透镜成什么像?当u <2f 时,凸透镜成什么像?
(2)从问题(1)中可以看出,在成实像的前提下,物距减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物距增大时呢?
2.从“深秋雨后,美丽校园”图片引入——离不开照相机和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习“照相机与眼睛” (一)照相机 1.结构和原理
(1)展示或投影照相机的图片,简单了解不同时期照相机,通过实物介绍结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感光胶片或感光器件CCD (相当于光屏)。

(2)问:物体通过照相机在感光胶片上成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再问: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哪种情况来成像的? 板书: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小制作:简易照相机 3.成像调节
利用简易照相机研究,先拍办公楼,用笔在纸筒上做标记,再拍老师(站投影前),比较得出成像调节
(二)眼睛
1.结构和原理
(1)展示或投影眼睛的图片(或看书p.103图4-39),介绍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类比: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2)眼睛和照相机所成的像有哪些相似之处?
(都是实像,都是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像。


再问:人眼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哪种情况来成像的?
板书:人眼的成像原理: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成像调节——大家给我拍个照吧?要保存好。

让一个同学从远及近看我,
问:为了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人眼是如何调节的?学生带着物体看课本p.103信息库“眼睛的调节”。

看完后交流: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改变眼睛的焦距——成清晰的像。

(三)电影与视觉暂留
1.教师投影翻页动画及观看风扇转动
2.活动:如图4-25所示器材,体验视觉暂留。

3.讨论:电影放映机是利用什么原理放映电影的?
三、学习“视力的缺陷”
(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征
1.学生尝试填写下表:
2.讲解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1)假如人眼离书本的距离近了,再假设眼睛的焦距不变,像将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后方。


(2)为了使像落在视网膜上从而成清晰的像,像应该向前移还是向后移?(前移)
(3)为了使像向前移动,即向靠近晶状体的方向移动,晶状体会聚光的能力应该增强还是应该减弱?(增强)
(4)如图3,为了使晶状体会聚光的能力增强,则它的厚度、焦距将如何变化?(增厚,变小)
(5)长此以往,会造成晶状体厚度不能恢复,一直维持较厚的状态,其焦距一直比正常眼睛小,维持一种适合看近处物体的状态。

那么,这样的眼睛再看远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

提问:a 、跑近了看说明近视眼能看见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b 、戴上眼镜说明利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1.分组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活动4.6视力的矫正”,学生观察现象记录现象。

(1)戴近视眼镜做实验,如图4。

扼要讲解远视眼的成因
因年龄原因,机体功能有所退化,使晶状体屈光度不足,对光的会聚能力下降,看近处物体时,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清楚。

(2)戴老花眼镜做实验,如图5。

2.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板书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动,从而使清晰的像落
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动,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四、课堂小结 讨论交流:戴眼镜的不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

凯勒 预防近视(缓解近视)的方法、措施:
图4
保持合适的眼睛到书本的距离(25cm )左右;保持明亮的照明条件;看书写字40分钟左右要休息一会儿;握笔的姿势要正确;每天必做眼保健操;走路坐车不看书以及不玩手机;多吃粗粮(橘子、香蕉、鱼),少吃甜食(大蒜)等。

五、当堂练习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 ,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 3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 或“虚”).
2.互联网作为一只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_________方,形成了一个______立、缩小的_______像,导致了近视。

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课后练习与拓展
课堂作业:1、《补充习题》
2、调查班级同学近视原因,写一篇《爱护我们的眼睛》倡议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