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图形世界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立体图形主要有: .2、点、线、面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它们的关系:体是由 围成的,面与面相交成 ,线与线相交成 .它们的形成:点动成、 、 .二、展开与折叠1、棱柱的有关概念(1)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2)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 面的交线.2、棱柱的有关性质(1)棱柱的上、下底面是 同的多边形,侧面都是 .(2)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 .(3)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 .3、棱柱的有关分类棱柱按底面图形的边数可分为三棱柱、 、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 棱柱.4、展开与折叠常见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三、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棱柱、圆柱、棱柱、圆锥与球),所得截面的形状问题.四、从不同方向看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把正面看到的图叫做 ,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 ,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 .五、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要求:1、认识生活中各类物体所含有的平面图形并将基本图形抽象出来.2、按一定顺序(规律)去观察图形、数图形个数.归纳、猜想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自然数(也叫非负整数)正整数整数负整数有理数 正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分数,如:3.14是分数分数负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非负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 零非正整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2、相反数叫做相反数.如果与互为相反数,则有,;反之亦成立.3、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做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几何意义:.它们的绝对值.4、倒数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两个数是互为例数.(注意: 没有倒数)如果与互为倒数,则有,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负数的绝对值是,零的绝对值仍是.若则;若.|a-b|的几何意义:.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①加法:两数相加,若同号,取原来的符号,并;异号两数相加,取.②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③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④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除数不能等于0.7、有理数的乘方(1)乘方的意义:n个相同因数a相乘,即,记作.①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的结果叫做 .②在中,a叫做,n叫做,读作a的n次或a的n次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2)幂的运算法则:()( )( ))(a ) (a )8、比较大小作差法: ; ; ;作商法:若,则 ;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1、代数式的概念单独的一个,单独的一个,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都叫做.数的一切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代数式.(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5)分配律:.2、列代数式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叫做.列代数式应注意:(1)在同一问题中,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数量,必须用的字母来表示.(2)数字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可省去乘号,数字应写有字母的面.(3)若有相除关系,要写成的形式.如写成.(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写成分数,不能写成分数.如是错的.(5)代数式是加减运算的式子,若需注明单位,必须用括号把代数式括起来,后面再写单位.如,不能写成.3、代数式的值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计算,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4、合并同类项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单独一个或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单独一个字母或数也是同类项.同类项是项式.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如下:(1)找出同类项.(2)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5、去括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6、探索规律略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线段、射线、直线1、直线直线具有无限延伸的性质,没有端点,不可测量,没有长度单位.ABl直线的表示方法:(1)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如图,直线AB或直线BA.(2)用一个小写字母a、b、c、l、m、n等.如图,直线l.直线的性质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2、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点叫射线的端点.射线的表示方法:(1)射线OA,写在前面;(2)射线lOAl3、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线段.这两个点叫线段的端点.线段的表示方法: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线段或线段;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二、比较线段的长短1、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线段AB 的长度可记为AB.2、线段的性质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线段的中点:线段上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有个.线段上把线段分成三条相等线段的两点叫做这条线段的.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个.4、比较线段的长短(1)重合法:为了比较线段AB和线段CD的大小,把线段CD移到直线AB上,使点C与A重合,(1)当点D落在线段AB上时,AB____CD;(2)当点D与点B重合时,AB______CD;(3)当点D落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AB____CD.(2)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两线段的长度,长度大的线段长,长度小的线段短.三、角的度量与表示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2、角的表示方法:(1)可记作:;(2)单独一个角时,可记作:;(3)可记作:;(4)可记作:(小写希腊字母)3、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平角的一半叫做,小于直角的角叫做,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4、角的度量单位:.进制1周角= 平角= 直角= °;1平角= 直角= °;1直角= °,1°= ′,1′= °.5、角的度量: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 ,度记作“” .把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 .把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 .=,=.可用量角器可量出角的大小.6、角的计数:从一个顶点引出n条射线共有个角(包括平角)四、角的比较1、角的比较(1)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落在重合边的同旁.(2)度量法:量出两角的度数,按度数比较角的大小.2、角的平分线:一条射线把一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3、角的和、差、倍、分五、平行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平行关系的表示:.3、平行线的有关性质(或称平行公理)(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唯一性”).(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平行.(平行的“传递性”).4、平行线的画法:可利用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平行线.六、垂直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的,它们的交点叫.垂直是相的特殊情况.2、垂直关系的表示如图,直线、互相垂直,记作“”(或⊥),读作“垂直于” .如果垂足是,记作“垂直于,垂足为” .3、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点到直线的距离过A点作l的垂线,垂足为B点,则线段AB的长叫做点A到直线l的的距离,此时线AB叫垂线段.在l上另找一点P,易知:AP>AB, 即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一点连线中,最短.5、垂线的画法(1)用三角板画;(2)用量角器画;(3)用折叠法;(4)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等.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等式和方程1、等式等式:叫做等式.等式的左边与右边都是式.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若,则.(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若,则,或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叫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3、同解方程及方程的同解原理(1)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两个方程叫.(2)方程的同解原理:①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②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习惯用等表示未知数,用表示字母常数.标准形式:最简形式: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化为最简形式ax=b;(5)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系数化为1),得出方程的解.3、含字母系数的方程ax=b的解(1)若,则方程有唯一解;(2)若a=0,且b=0,方程变为0·x=0,则方程有个解;(3)若a=0,且b≠0,方程变为0·x=b,则方程解.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及步骤(1)审题:明确己知是什么,未知是什么及相互关系,并用x表示题中一个合理未知数.(2)根据题意找出能表示应用题含义的等量关系(关键一步).(3)据等量关系列出正确方程.(4)解出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作答,检验应是:检验所求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它符合实际意义.四、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主要类型(1)和差倍分问题(2)等积变形(3)行程问题(4)百分比浓度问题(5)劳力调配(6)比例问题(7)工程问题(8)商品利润率问题(9)数字问题五、几个典型问题1、储蓄问题(1)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2)利息银行付给储户的酬金叫利息(3)本息和本息和=本金+利息(4)期数存款的时间(年、月等)(5)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之比.记本金为P,利率为i,期数为n,则①单利:本息和=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②复利:本息和=本金(1+利率)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最后金额=本息和—税金=本金+利息—利息税率=本金+利息(1—税率)2、市场经济问题(1)利润=售价—进价(2)利润率==进价= .售价= .(2)进价,原价,售价,利润率的关系:打2折:实际售价=原价× .打2.5折:实际售价=原价× .打x折:实际售价=原价× x.此时,润率==3、行程问题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逆(顺)流问题,上坡、下坡问题等,在运动形式上分直线运动及曲线运动(如环形跑道、时钟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1)相遇问题:(或,t为甲、乙相遇时间.BCACBA(2)追及问题:(为追及初距离),4、工程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见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5、增长率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现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6、百分比浓度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溶质=溶液×浓度.7、水中航行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1)100万= .(2)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记为 (其中1≤a<10,n是正整数)的形式,就叫做科学记数法.(3)统计图包括: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0的比.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区别:(1)统计表反映的数据准确且容易查找;(2)统计图很直观地表示出变化的情况,但往往不能看出准确数据.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七年级上册第七章 可能性1、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确定事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1)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事件.(2)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事件.(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4)许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对于不确定事件,它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概率一般地,若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一样,那么事件E 发生的概率为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记作P(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
19.丰富的图形世界(含答案)-

19.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纵横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时代,也生活在一个图形(figure)的世界里,图形有黑色的,也有彩色的;有静止的,也有运动的;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具体的,有抽象的,它既可以是艺术中的绘画和雕塑,也可是科学上的表达或记录。
数学既研究数,又研究形,数与形是数学这棵大树上的不同分支,这两者互相结合,常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历史上一些著名科学家,如阿基米德、牛顿、罗素、爱因斯坦,都曾被欧基里德几何(geometry)迷住过,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在他设立哲学科学院的大门上写着:“不懂几何的人,不准入门。
”在学习几何的起始阶段,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在观察和实验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学到发现规律的方法,感受到发现的欢乐,促进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题求解【例1】爸爸给女儿圆圆买了一个圆柱形的生日蛋糕,圆圆想把蛋糕切成大小不一定相等的若干块(不少于10块),分给10个小朋友,若沿竖直方向切分这块蛋糕,•至少需要切_______刀.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思路点拨把蛋糕看作一个圆面,•每切一刀在蛋糕上留下的刀印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于是问题转化为:在一个圆内画两个端点在圆周上的线段,•这些线段把圆分成若干部分,问至少画几条线段才可以把圆分成不少于10部分.解:一般情形,n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1+1+2+3+…+n=1+(1)2n n+个区域,由1+(1)2n n+≥10,得n≥4,即至少需要切4刀.【例2】图中有一个正方体的纸盒,在它的三个侧面分别画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现用一把剪刀沿着它的棱剪成一个平面图形,则展开图应当是( ).(2002年重庆市竞赛题)思路点拨展开与折叠是两个步骤相反的过程,•只需验证展开图能否折成符合要求的正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
解:选C【例3】棱长为a的正方体,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形状.(1)如果这一物体摆放三层,试求该物体的表面积;(2)依图中摆放方法类推,如果该物体摆放了上下20层,求该物体的表面积.(河北省竞赛题)思路点拨由题中图示,从上、下、左、右、前、•后等六个方向直视的平面图相同,每个方向上均有6个等面积的小正方形。
丰富的图形世界(优秀3篇)

丰富的图形世界(优秀3篇)丰富的图形世界篇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实物,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并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和球。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具体情境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
本节课的难点是: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眼光来评价它们;借助所了解的图形,归纳出几何体的分类。
〖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模型,让学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
2.请学生自己画一些立体实物(比如杯子等)。
3.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哪些物体与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形状类似,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出来(例如,学校里的垃圾桶是圆柱体,花池是六棱柱),由此让学生感觉到,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
(二)观察室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如埃及金字塔、桂林香江饭店、英国白金汉宫等),让学生观察每幅图,找到与自己熟悉的几何体形状类似的物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找得最多最准,让学生说说哪些建筑物好看,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2.展示课本第2页各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又有哪些与熟悉的几何体形状类似的物体。
3.展示课本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2)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三)活动室1.说一说: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台、球的几何透视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议一议:课件展示棱柱和圆柱,分组讨论这两种几何体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对棱柱比较全面的认识。
专题01丰富的图形世界课件

考点一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按面分类 曲面:球体 平面:柱体 既有曲面又有平面:锥体
5.图形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知识大全
考点一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典例讲授】
例1:1.下列几何体中,是棱锥的为( A )
A.
B.
C.
D.
【变式训练1】下列几何体中,圆柱体是( C )
A.
B.
【变式训练3】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包装盒展开后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容积为 6000 cm³
知识大全
考点二 展开与折叠
例3: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有 ①③
(填序号).
【变式训练1】从不同方向视察一个几何体,所得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
(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_圆柱_____; (2)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结果保留Π)
侧面积为 6π ;表面积为 8π
知识大全
考点二 展开与折叠
【变式训练2】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单位:cm)
(1)这个长方体的表面有 4 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2)它的表面积是 256 平方厘米,体积是 256 立方厘米
知识大全
考点一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变式训练2】下列是我们常见的几何体,按要求将其分类(只填写编号)
(1)如果按“柱、锥、球”来分,柱体有__①②⑥____,椎体有__③④____,球有__⑤____; (2)如果按“有无曲面”来分,有曲面的有__②③⑤____,无曲面的有__①④⑥____.
知识大全
(3)由此猜想棱柱有___n__2___个面,____3_n___条棱,____2_n___个顶点.
(4)你发现棱柱的面数、棱数与顶点数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课件5.1-丰富的图形世界(共23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12:27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82021/8/82021/8/8Aug-218-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根据图中的信息, 请说出图形中你熟悉的几何体。
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 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其他 属性,我们就可以将物体 抽象成几何体.
认识几何体
试一试:把图1中的物体与图2中的相应 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8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8日星期 日2021/8/82021/8/82021/8/8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82021/8/8August 8,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82021/8/82021/8/82021/8/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数学 实验室
将图①的正方体切去一块,可得以下 几种不同的几何体。
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初一(上)数学讲义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1)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对应的几何体图(1)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实物图形,其对应的几何体如图(2)所示.图(1) 图(2)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可以抽象为几何体。
常见的几何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和棱柱等.注意:棱锥也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如上面的最后一图.(2)几何体的组成几何体是由平面或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如果围成的面都是平的,叫做多面体.【例1】下列图形中,上面一行是一些具体的实物图形,下面一行是一些几何体,试用线连接几何体和类似的实物图形.2.几何图形的构成(1)几何图形的构成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有平面和曲面,面不分厚薄;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不分粗细.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点不分大小.(2)点、线、面的关系从运动的角度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如,把笔尖看做一个点,笔尖在纸上移动就能形成一条线,即点动成线.点动成线的实例还有:流星划过天空、粉笔在黑板上划动、保龄球滚动过的路线等.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面,即线动成面.线动成面的实例还有:汽车上的雨刷扫过玻璃窗、用刷子涂油漆等.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就能形成一个圆柱,即面动成体.面动成体的实例还有:以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等.【例2】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__________个面组成的,其中有__________个平面,有__________个曲面;面与面相交成__________条线,其中曲线有__________条.◆初一(上)数学讲义点技巧线与面的数法对于几何体,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在数面时可先数底面,再数侧面;数线时,可先数底面与侧面相交成的线,再数侧面与侧面相交成的线.3.立体图形的识别几何图形的特征:(1)圆柱:两个底面是等圆,侧面是曲面.如八宝粥盒、茶杯等.(2)圆锥: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像锥子.如烟囱帽、铅锤、漏斗等.(3)长方体:有6个面,底面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平行且完全相同.如砖、文具盒等.(4)正方体:6个面是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如魔方等.(5)棱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底面是多边形,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6)球:由一个曲面组成,圆圆的.如足球、乒乓球等.(7)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一个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称为棱锥的底面,其余各面称为棱锥的侧面.根据底面的边数可将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谈重点:从哪几个方面认识几何体的特征?①有几个面围成,是平面还是曲面;②有无顶点,有几个顶点;③侧面是平面还是曲面;④底面是什么形状,是多边形还是圆,有几个底面等.【例3-1】请在每个几何体下面写出它们的名称.【例3-2】如图,在下面四个物体中,最接近圆柱的是( ).4.几何体的分类(1)几何体按柱、锥、球的特征分为:◆初一(上)数学讲义(2)按围成的面分为:分类是数学中的基本方法,在分类时要统一标准,做到不重不漏.【例4-1】在粉笔盒、三棱镜、乒乓球、易拉罐瓶、书本、热水瓶胆等物体中,形状类似于棱柱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例4-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5.几何体的形成(1)长方形绕其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柱;(2)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3)半圆绕其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球体.释疑点旋转体的形成①平面图形旋转会形成几何体;②平面图形绕某一直线旋转一周才可以形成几何体;③由平面图形旋转而得到的几何体有: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组合体.【例5】我们曾学过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πR2h(R是圆柱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现有一个长方形,长为2 cm,宽为1 cm,以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初一(上)数学讲义6. 简单多面体定义: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多面体。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例2 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填写它们的名称.
(1)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的面: (2)6个面都是长方形: (3)6个面都是正方形: ; ; . ;
(4)上下底面是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七边形,侧面是长方形: 答案 (1)圆柱 (2)长方体 (3)正方体 (4)七棱柱
知识点三 图形的构成要素
(2)观察上表,你能发现一个平面图形的顶点数、区域数、边数之间的 关系吗?如果能,写出你所发现的关系. 解析 (1)填表如下:
图形 ① 顶点数 4 区域数 3 边数 6
②
③ ④
8
6 10
5
4 6
12
9 15
(2)能.边数=顶点数+区域数-1.
答案 8;18;12
解析 六棱柱有6个侧面,2个底面,共8个面.上、下底面与侧面相交,共 有12条棱,侧面两两相交,共有6条侧棱,故六棱柱有18条棱,12个顶点.
知识点三 图形的构成要素 7.(2016甘肃兰州永登期末)汽车的雨刷把玻璃上的雨水刷干净属于 的实际应用. ( A.点动成线 )
B.线动成面
常见的几何体如图1-1-1所示.
图1-1-1
2.常见的几何体的分类
立体图形除了按照柱体、锥体、球体、台体分类外,也可以按照其他标 准分类: (1)按照围成几何体的面有无曲面分类:①有曲面:圆柱、圆锥、球等;② 无曲面:棱柱、棱锥等.
(2)按照有无顶点分类:①有顶点: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②无顶点:圆 柱、球等. 例1 指出下列物体的形状类似于哪一种几何体: 足球、篮球、砖、易拉罐、铅锤. 解析 足球、篮球的形状类似于球;砖的形状类似于长方体;易拉罐的 形状类似于圆柱;铅锤的形状类似于圆锥.
答:当绕长、宽所在的直线旋转时,得到的圆柱的体积分别为36π cm3和4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探索新知
自学提纲:
、你能从具体的实物中区分出柱体、锥体、球体、柱体包括()和()试一试你
请观察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拍摄同一建筑模型的两张照片后,请你用长方体、圆柱体两种基本
你能说出情景的先后顺序吗?你是通过哪些特征得出这个结论的?
总结:通过以前经验,我们可知,从不同的
教学反思:
从苏东坡的诗词《题西林壁》引,配以多彩的画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教学环境。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辅以多媒体课件的合理应用,让学生完全处于一种高参与状态。
最终实现了素材与实际相结合,经验与挑战相作用,立体与平面相转换。
本课中引入了课本中没有而学生也能接受的三个概念: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教者很难把握学生的。
第一讲 丰富的图形世界(学生版)

姓名:模块一 简单的几何体1. 图形是由 ; ; 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到 ,线与线相交得到 ,线有 和 ,面有 和 。
2.点−→−动 −→−动−→−动 (立体图形)3.常见的几何体:名称 图形平面展开图异同点柱 体圆柱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形一个矩形相同点:都有两个底面,且各自的底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不同点:圆柱的底面是圆,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柱的侧面是由几个平面围成的。
棱柱两个大小相等的多边形 一个矩形锥体圆锥一个扇形 一个圆形相同点:都有一个底面,一个顶点。
不同点:圆锥的底面是圆形,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锥的侧面是由几个平面围成的。
棱锥一个多边形 其余都是三角形 台 体圆台两个圆形 一个扇环相同点:都有两个底面,且各自的底面形状相同不同点:圆台的底面是圆,棱台的底面是多边形,圆台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台的侧面是由几个平面围成的。
棱台两个多边形 其余都是梯形球体知识点睛丰富的图形世界1.观察下列实物模型,其形状是圆柱体的是( )A .B .C .D .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柱体有: _________ ,锥体有 _________ (填序号)3.圆柱体中有 _________ 个平面,有 _________ 个曲面.4.在下列几何体中,三个面的有 _________ ,四个面的有 _________ (填序号).5.说出下图中立体图形的名称.6.如下图,柱体有 个,其中 是圆柱, 是棱柱;锥体有 个, 其中 是圆锥, 是棱锥.例题精讲模块二 欧拉公式1.一个多面体有12条棱,6个顶点,则这个多面体是 _________ 面体.2.正方体或长方体是由 _________ 个面, _________ 条棱, _________ 个顶点组成的.3.如图,三棱锥有 _________ 个面, _________ 条棱, _________ 个点.4.仔细观察下面的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解决下列问题: ①正四面体的顶点数V= ________ ,面数F= _________ ,棱数E= ________ . ②正六面体的顶点数V= _________ ,面数F= _________ ,棱数E= _________ . ③正八面体的顶点数V= _________ ,面数F= _________ ,棱数E= _________ .(2)若将多面体的顶点数用V 表示,面数用F 表示,棱数用E 表示,则V 、F 、E 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就是著名的欧拉公式,请写出欧拉公式: _________ .(3)如果一个多面体的棱数为30,顶点数为20,那么它有多少个面?棱柱 顶点数数V 面数F 棱数E 关系(欧拉公式) 三棱柱四棱柱 五棱柱 ... ... ... ... n 棱柱例题精讲模块三正方形展开图(11种):第一类:“141型”(6种)第二类:“132型”(3种)第三类:“222型”(1种)第四类:“33型”(1种)正方形展开图的识别方法:(1)由少于或多于6个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不是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2)有“凹”字型或“田”字型部分的平面图形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5 / 14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2.下列图形哪一个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是( )A .B .C . D.5.将如图所示表面带有图案的正方体沿某些棱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6.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的是( )A .4B .6C .7D .8例题精讲赢得自信,赢得成功!7.正方体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对面数据相等,则x=_________.8.如图去掉一个正方形,就成为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去掉的的序号是_______.9.如图去掉一个正方形,就成为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去掉的的序号是_______.10.如图是某些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这些几何体分别是图1:_________图2:_________图3:_________.(第11题)11.如图,若在其中的A、B、C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中A,B,C内的三个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表面能展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当还原折成纸盒时,与点1重合的是点( ).(A)6和11 (B)6和10 (C)7和11 (D)7和10模块四用平面去截正方体(一)截面是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如图1);等腰三角形(如图2);等边三角形(如图3).图1 图2 图3(二)截面是四边形①用平行于底面的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按图4方式得到的截面是正方形.图4②按图5或图6或图7的方式切截,得到的截面是长方形图5 图6 图7 图8③按图8的方式所得截面为梯形.(三)截面是五边形当平面经过正方体的五个面时,所得截面是五边形.如图9.图9 图10(四)截面是六边形用平面截正方体,当平面经过正方体的六个面时,所得截面是六边形,如图10.总结:用一个平面截正方体,由于正方体共有六个面,所以截面不可能是七边形.2.常见几何体的截面 图形 名称几何体截面的形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A .圆柱B .圆锥C .三棱柱D .正方体2.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图形不可能是( )A .B .C .D .3.用一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其截面可能是长方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题精讲模块五三视图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边看到的图形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 相关概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多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儿何体叫做棱柱・★底面:在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侧面:在棱柱中,除两个底面以外的其余各个面都叫做棱柱的侧面・★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顶点:在棱柱中,棱与棱的交点叫做顶点.★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侧面都是长方形.★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斜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四棱柱:底面是四边形的棱柱,其中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四棱柱.★N棱柱:底面是N边形的棱柱,根据底面的边数将棱柱命名的.★棱锥:如果一个儿何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儿何体叫做棱锥.★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正棱锥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棱锥的斜高:正棱锥侧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叫做正棱锥的斜高・★N棱锥:底面是N边形的棱锥,根据底面的边数将棱柱命名的.★棱台: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正棱台: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棱台的斜高:正棱台侧面等腰梯形底边上的高,叫做正棱台的斜高・★N棱台:底面是N边形的棱台,根据底面的边数将棱柱命名的.★截面:用平面去截一个儿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主视图:从正面看到儿何体的图形,称为主视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儿何体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儿何体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三视图: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儿何体的图形,称为三视图.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常见的几何体:棱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棱锥、圆锥、棱台、圆台、球・棱台圆台球斜棱柱斜圆柱斜棱锥斜圆锥斜棱台斜圆台★常见几何体的分类:①按“柱” “锥” “球” “台”分类:柱:α:棱柱:直棱柱(正棱柱)、斜棱柱・h :圆柱:直(正)圆柱、斜圆柱.锥:J棱锥:直棱锥(正棱锥)、斜棱锥・b,圆锥:直(正)圆锥、斜圆锥・台:棱台:直棱台(正棱台)、斜棱台• h :圆台:直(正)圆台、斜圆台.球:球体・②按面的“平”或“曲”分类^平(都是平面):棱柱、棱锥、棱台.曲(至少有一个曲面):圆柱、圆锥、圆台、球.③按是否可以旋转而成分类:可以旋转而成:圆柱(沿长方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旋转)・圆锥(沿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旋转)・圆台(沿直角梯形直角腰旋转)・球体(沿半圆的直径旋转)・不能旋转而成:棱柱、棱锥、棱台.④按是否有顶点分类:有顶点:棱柱、棱锥、棱台、圆锥.无顶点:圆柱.圆台、球.⑤是否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分类:可以展开:棱柱(直N棱柱:两个全等的N边形和N个长方形,其中N表示底面的边数,长方形的长是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棱柱的高)棱锥(直N棱锥:一个N边形和N个三角形,其中N表示底面的边数)棱台(直N棱台:两个相似N边形和N个梯形,其中N表示底面的边数)圆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全等的圆,其中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或母线长)圆锥(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其中扇形的弧长是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母线长)圆台(一个扇环和两个相似的圆,其中扇环的内弧长是上底面的周长,扇环的外弧长是下底面的周长,扇环的内外半径之差是圆台的母线长)不可展开:球。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知识梳理一.几种常见的几何体1.柱体① 棱柱体:〔如图(1)(2)〕,图中上下两个面称棱柱的底面,周围的面称棱柱的侧面,面与面的交线是棱柱的棱.其中侧面与侧面的交线是侧棱,棱与棱的交点是顶点.点拨: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特殊的棱柱,它们都是四棱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② 圆柱:图(3)中上下两个圆面是圆柱的底面,这两个底面是半径相同的圆,周围是圆柱的侧面.点拨:棱柱和圆柱统称柱体.2.锥体① 圆锥:〔如图(4)〕图中的圆面是圆锥的一个底面,中间曲面是圆锥的侧面,圆锥只有一个顶点.② 棱锥:〔如图(5)〕图中下面多边形面是棱锥的一个底面,其余各三角形面是棱锥的侧面.点拨:棱锥和圆锥统称锥体.3.台体1 圆台:〔如图(6)〕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面是圆台的底面,中间曲面是圆台的侧面.2 棱台:〔如图(7)〕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多边形是棱台的底面,其余四边形是棱台的侧面.4.球体:〔如图(8)〕图中半圆绕其直径旋转而成的几何体,球体表面是曲面.二.几何体的展开图1. 圆柱、圆锥、正三棱锥、正四棱锥、正五棱锥、正三棱柱的展开图:2.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三.用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出现的截面形状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点拨:用平面去截几何体,所得的截面就是这个平面与几何体每个面相交的线所围成的图形.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2.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的截面:几何体截面形状正方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圆柱圆、长方形、正方形、……圆锥圆、三角形、……球圆点拨:用平面去截圆柱体,可以与圆柱的三个面(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同时相交,由于圆柱侧面为曲面,相交得到是曲线,无法截出三角形.四.识别物体的三视图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从正面看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图叫做俯视图.2.几种几何体的三视图(1)正方体:三视图都是正方形.(2)球体:三视图都是圆.(3)圆柱体:(4)圆锥体:点拨: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都是三角形,而俯视图的图中有一个点表示圆锥的顶点,因为从上往下看圆锥时先看到圆锥的顶点,再看到底面的圆.3.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从正面看2列每列1层;从左面看2列每列1层;从上面看2列左列2层右列1层.则三视图是:点拨:①主视图与俯视图列数相同,俯视图中每列的方框内的最大数字即为主视图本列的层数.②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俯视图每一横行的方框内的最大数字即为左视图中的列的层数.二、课堂精讲例题例1常见几何体的特征(1)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正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A)2个(B)3个(C)4个(D)5个【难度分级】A【试题来源】经典试题【解析】n棱柱的数量特征如下:它有3n条棱,(n+2)个面,侧面一定是长方形.对于完全相同的面则需注意.棱柱的侧棱都是相等的但底面边长不一定相等,因此以底面边长和侧棱为长和宽的侧面的大小不一定相同。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学习目标:1.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2.知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了解线和面有直的,也有曲的3.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可以通过平面图形的折叠而得到,经历和体验折叠过程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了解棱柱的相关特性. 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4.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联系和实际操作,理解一个几何体的截面. 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一、【知识体系】1.常见的几何体有___圆柱_____、___圆锥_____、____正方体____、___长方体_____、___棱柱_____、球至少列举6个. 篮球类似于几何体的中的____球______,易拉罐与几何体中的____圆柱______形状相似,魔方与几何体中的______正方体____形状相似.2.圆柱与棱柱的异同:相同点:都有两个图形相同的底面;不同点:圆柱的底面是圆,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棱柱的侧面是平面 .3.图形的构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面相交得线,线线相交得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线分为直线和折线两种,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
一只蚂蚁行走的路线可解释为__________点动成线_________. 汽车雨刷刷动形成平面可解释为________线动成面_______. 宾馆的长方形门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可以解释为______面动成体____ .4.圆柱有__三____个面,其中平面有___两个___个,曲面有___一___个,圆柱的侧面与底面各相交成___一_____条线,它们都是___曲的____(填“直的”或“曲的”);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体,长方体共有___六____个面、12 条棱、 8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3__条棱;乒乓球由___1___个面围成。
5. 棱柱分为正棱柱斜棱柱。
6.棱柱的特点: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 棱柱的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侧面是相同的图形,侧面都是长方形.7.人们通常根据棱柱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8.一个三棱柱共有6个顶点,9条棱,3条侧棱, 5个面,3个侧面;四棱柱呢?一个n棱柱共有2n个顶点, n 条棱,n 条侧棱, n+2 个面, n个侧面.9.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 2 个相同的多边形和一些长方形连成的. 沿棱柱表面不同的棱剪开,可能得到不同组合方式的平面展开图.10.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2个相同的圆和1个长方形连成的.11.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连成的.12.正方体的11种表面展开图:(1)(2)(3)(4)(5)(6)(7)(8)(9)(10)(11)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section).(1)正方体截面形状可能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底形有的正四棱台(2)圆柱的截面形状可能是 椭圆 圆 长方形 ;(3)圆锥的截面形状可能是 三角形 圆 ;(4)球体的截面形状只能是 圆 .二、【思路体系】‘1、熟记各种图形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2、认识棱柱的基本特征及棱柱和圆柱的相同和不同点,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几何体进行分类.3、理解一个几何体的截面. 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4、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将直棱柱展成规定的平面图形及根据展开图正确判断立体几何模型.三、【题型体系】例1 写出图中立体图形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⑥ ⑦ ⑧ ⑨①_____棱柱_____ ②_____圆柱_____ ③_____长方体_____ ④____斜棱柱______⑤___球_______ ⑥_____圆锥_____ ⑦_____正方体_____ ⑧______斜圆柱____ ⑨_____斜棱锥_____例2 观察图1,回答问题:图11.图中的几何体分别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围成几何体的面有什么特点?2.图中的几何体的交线各有什么特点?3.图中的几何体有无顶点?有几个顶点?【答案】1、6 3 22、都是直线 曲线 曲线3、有顶点(8) 无顶点 有一个顶点例3下列各选项中,是球体的是()A.足球 B.西瓜 C.乒乓球 D.球【答案】 B例4 如图2所示,图形绕图示的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什么样的几何体?【答案】圆柱圆锥球图2例5长和宽分别为4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形分别绕长和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两个几何体,哪个几何体的体积大?你是怎么想的?【答案】一样大例6在例1的9个图形中1.找出与下图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并说出相同的特征是什么?2.按照立体图形的分类方式将这9张图片进行分类.课堂练习:一、判断:1.柱体的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2.棱柱侧面的形状可能是一个三角形. ()3.棱柱的每条棱长都相等. ()4.长方体共有8个面. ()5.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 ()6.长方体是四棱柱,四棱柱是长方体. ()二、选择题:1.物体与足球的形状类似的是()A.电视机 B.铅笔C.西瓜D.烟囱帽2.在六角螺母、哈密瓜、易拉罐、铅笔盒、足球、字典中,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的是()A.0 B.1 C.2 D.33.将图4中的三角形绕直线旋转一周后得到如图3中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AB4.下图中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 B. C. D.5.如下图()不是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A. B. C. D.6.把右图中的硬纸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成为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2号平面的对面是()A.3号面B.4号面C.5号面D.6号面7.有一个正方体和四个展开的正方体表面图形,()可以折成如下图的正方体.A. B. C. D.图3 图48.一个棱柱共有12个顶点,所有的侧棱长的和是72厘米,则每条侧棱长是()A.6厘米B.9厘米C.12厘米D.24厘米9.如图所示,哪个平面图形经折叠不能围成正方体()A. B. C. D.10. 如图,一只蚂蚁从圆柱上的点A绕圆柱爬到点B,你能画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吗?11.一个六棱柱共有条棱,如果六棱柱的底面边长都是2cm,侧棱长都是4 cm,那么它所有棱长的和是cm.12.正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图513.如图5所示为一个棱锥,它是由个三角形和个底面组成的.14.圆锥可以看成是一个__________绕它的一条_______旋转一周而得到的;圆柱可以看作是由________绕________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球可以看作是由_______绕它的_______旋转一周而得到的.5.夜晚的天空中,流星在空中划出一道亮线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15.四棱柱共有个顶点,条棱,个面,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两个底面是形.16.如图所示,三棱柱底面边长都是3cm,侧棱长为5cm,则此三棱柱共有个侧面,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cm2.17.如右图所示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果a在下面,d在右面,f在前面,那么e在,c在,b在.18.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至少需要剪条棱,至多可以剪条棱.19.如果棱柱底面边数为n,那么这个棱柱的顶点有个,侧面有个,面有个,棱有条,侧棱有条.20.图1是一个五棱柱,它的底面边长都是4 cm,侧棱长6cm,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面积完全相同?(2)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图121.图4是一长方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面A在长方体的底部,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2)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3)从右面看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图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评价与建议
第一章教学评价指导
一、总体设计思路:
1、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及点、线、面。
2、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认识棱柱的基本性质。
3、通过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通过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5、由空间到平面,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观察、操作、描述、想象、推理、交流.
二、总体教学建议:
1、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2、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学习开绐阶段,它可能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
因此,学习之初,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动手。
3、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如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棱柱模型制作等教学。
几点说明:
1、为什么安排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那么多实践活动,目的是什么?
2、教学中要处理好动手操作和思考想象的关系?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性质的认识过程
用自己语言充分地描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归纳出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更好地想象图形。
4、展开与折叠的目的与处理(想和做的关系:先做后想----先想后做)
三、总体评价建议
1、关注学生在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中空间观念的
发展。
2、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柱、锥、球的实物模型。
3、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程度以及是否
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4、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数学学
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
四、每一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建议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了解圆柱与圆锥、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图形的识别。
难点:图形的分类。
教学建议:
1.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于这些情景中认识棱柱、棱锥、圆锥、球等几何体,学会从复杂的组合图形中把这些图形分离出来,或者让学
生辨认复杂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2.这里对图形的认识是初步的,不必给予精确定义。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否从
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2.知识性:正确辨认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和球这些几何
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的实例, 丰富对点、线、面的认识;
2.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3.会识别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
4.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现象。
重点:点、线、面的认识。
难点:用运动的观点描述它们的形成过程。
教学建议:
1.几何中的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
当我们把日常生活总的某个物体看作点时,我们只是强调其位置,而忽略了它们的大小。
对于线、面亦是如
此。
在教学时可以通过P5页下面一幅图说说这方面的思想,让学生领会
即可;
2.点、线、面间的关系,书上从静止和运动两个方面来说明的,可让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知识性: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了解点、线、面的关系,会识别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
第二节:展开与折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 发展空间观念,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
3.了解(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归纳出棱柱的基本性质, 并能感受到研究空间问题的
思维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折叠为棱柱
教学建议:
1.做一做是了解棱柱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时应让学生动手折叠;
2.建议先让学生观察折叠好的棱柱,说一说棱柱有哪些特点,再根据书上的问题串归纳;
3.想一想应让学生先猜想说明理由后再操作确认;
4.棱柱、直棱柱、正棱柱这三个概念不必向学生说明,教师叙述时注意不能混为一谈。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做一做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观察、想象、归纳等活动中合作交流意识的形成。
2.知识性:了解棱柱的有关概念以及基本特性,能应用棱柱的基本特性
解决图形折叠的某些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会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为平面图形,进而会把棱柱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
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3.通过展开与折叠实践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平面图形与空间几
何体表面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重点:会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
难点:按照预定的形状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
教学建议:
1.对棱柱的各种展开方式不必求全;
2.注重对图形的辨别,不必侧重于十一种平面展开图的分类。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正方体表面展开活动中空间观念的发展,鼓励学生
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体的模型。
2.知识性:能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
开图。
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对几何体切截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面与体之间的转换,探索截面形状与切截方向之间的联系;
2.于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理解截面的含义。
难点:根据所给的条件做出它的截面。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不强,讲截面问题时,必须充分运用实物和动手实验;
2.由于截面形状与截面的位置密切相关,教学时必须把截面的位置交代清楚。
评价建议:
1.过程性:注重学生在对几何体的切截过程中空间观念和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
2.知识性:了解截面的意义以及截面的形状是由几何体的形状与截面的位置决定的。
第四节:从不同的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
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发展空间观念,能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体会物体三视图的合理性;
3.会由实物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4.渗透图形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
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 能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教学建议:
1.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于观察、交流中体会不同方向看某个(或某组)物体时看到的图像可能是不同的;
2.由于学生想象能力薄弱,建议多利用实物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三视图。
评价建议:
1.过程性:注重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自己认识到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
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关注学生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的培养。
2.知识性:认识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能看到的图形往往是
不同的。
正确认识三视图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画由正方体组成的较复杂图形的各视图;
2.能根据正方体所搭的几何体的俯视图, 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
和左视图;
3.会根据(由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三视图去辨认该物体的形状。
重点:根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相象出实物图形。
难点:确定组合体中小立方块的个数。
教学建议:
1.做一做部分建议按先摆、再看、后画的方式进行处理;
2.例1建议先让学生猜想,再通过摆一摆验证,最后归纳一般方法。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画三视图过程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
2.知识性:会画由立方块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俯视图正确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第五节: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了解圆与扇形的关系;
3.通过对多边形的分割,感受把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的方法;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现有条理的思考。
重点:多边形、弧、扇形的概念。
难点:把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