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

这反映了道家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 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 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无从体现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社会的要求,所以排除B和D。

同时材料只是体现道家对现实绝望,而不是人类社会的绝望,C选项偷换概念,所以排除。

材料中强调道家主张的“背反”式憧憬,无为实际上是希望社会有为,渴望人类社会有秩序可循,所以答案为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2.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所谓的“礼学”是一种思想文化上的规范,黄宗羲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因此这是他的目的。

本题所说的主要原因要落在经济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B选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点睛:本题是一道根据材料考查原因的问题,回答这类问题往往抓住“根本”“主要”“直接”这类的词汇,只要谈到“根本”,往往就是经济因素,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直接原因”来说,往往就是政治因素,强调的是直接和偶然性。

3.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4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4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材B.诸侯争霸,各类治国观点涌现C.阶级阶级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D.社会处在划时期的重大变革时期2.“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A.道家的“无为”主张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D.荀子的“王道”观点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仍是一种财富?”在中国,若是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取得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答案都可能成立。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有教无类4.董仲舒以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A.以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免除百家,独尊儒术”5.明代《东林列传》中记载:明太祖“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

这段材料表明()A.儒学始终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B.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宗派之争C.明代统治者推崇儒学,增强思想控制 D.那时统治者注重民众的家庭教化6.西汉“免除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增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7.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观点:“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算了。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感觉浊臭逼人。

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8.古希腊智者学派什么理论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从头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

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 )A.“利出于地”、“名出于战”B.“兼相爱、交相利”C.“非攻”、“尚贤”、“尚同”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析】“利出于地”、“名出于战”出自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没有等级区分,符合题干要求,故B项正确;“非攻”、“尚贤”、“尚同”是反对战争,任人唯贤,国家统一的意思,不符合题干要求,故C项错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属于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2.秦汉时期,通行汉字由小篆向隶书转变,史称“隶变”。

“隶变”后的汉字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图1“马”字的演化过程中,体现了“隶变”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题干中“隶变”指的是隶书字体的出现,①字体富于图案美的特点属于小篆,故A 项错误;②字体结构平衡对称,符合隶书特征,故B项正确;③字体方正,结构严整,符合楷书特征,故C项错误;④字体线条流畅,勾连不断,符合草书特征,故D项错误。

【答案】B3.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

此现象(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开启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解析】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学思想的主流地位,是导致儒学的衰落原因之一,程朱理学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抗衡佛老思想,故A项正确;名士因研究佛老思想而写出了大量哲理诗,反映了佛道本身具有哲理性,B项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且材料中魏晋时期,名士研究佛老思想不能反映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蜕变,故C项错误;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题目中只提到“写出了不少哲理诗”,只体现一种风格,故D项错误。

四川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

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通过一系列会议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此过程中,美国获益最大。

下列表述,与“美国获益最大”这一说法不符的是A.操纵国际联盟,严厉制裁德国B.通过《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C.签署《五国条约》,获取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D.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门户开放”3.右图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

结合当时形势,你认为对该漫画的解析中,不正确的是A.怪兽的五只头寓意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B.被怪兽踩在脚下其内脏被吞食殆尽的人寓意德国被苛刻处置C.此图反映了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D.反映了战胜的协约国在处置战败国时团结一致4.中国共产党把变革土地制度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主要是为了①实现土地国有,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基础②满足农民土地需求,调动其革命积极性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为革命战争提供经济保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项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2021年整理)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2021年整理)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王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共4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2016-2017 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 ( 含答案 )实验中学 2016――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王素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共 4 页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春秋战国期间,社会发生重要改革,各样思想派别纷繁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花怒放的场面。

“百花怒放”产生的影响有【】①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期间成为主流思想③确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代替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认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认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应了战国期间的【】 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何如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示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 .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 .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势力法制与伦理开导相联合 D.尊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 .宋明理学家倡议的“存理去欲”或“有意去欲”的涵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地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中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中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怀社会进步为前提 5 .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批的“称臣下为父亲母亲”、“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示他【】 A .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次序 D.否认封建礼教传统 6 .与西方启发思想对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盛思想武器。

从内容主张上,其不一样于西方启发思想的【】①有假想将来社会②责备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敬科学知识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 .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第6、7周试题(必修二,专题78)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第6、7周试题(必修二,专题78)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6、7周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

“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

“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C.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 )2.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4.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5.有人认为(1921年)苏俄发生的“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暴动,“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

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这种逐层扩展的关系,实际上受到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A. 世袭制度B. 分封制度C. 宗法制度D. 郡县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分封制的内容。

从材料中“家,国,天下”可以看出其修身的顺序与分封顺序正好相反,体现了个人不断攀升的过程,D项中郡县制尽管也是国家管理地方制度但郡,县名称明显不同于家,国,天下。

王位世袭与宗法制亦各有其侧重,与题意不复。

如上所述,不复赘述。

考点:分封制的内容。

评点:该题需要掌握儒家思想对政治的态度与道家和法家的不同,儒家的入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对后世各家产生深远影响,它是现今关注家国大事的理论的渊源。

2.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这个派别是( )A. 道家B. 墨家C. 儒家D. 法家【答案】A【解析】【详解】老子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出了“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内在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与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构想相符,故A项正确;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并未勾勒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的世界蓝图,故B项错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主张的社会蓝图是恢复周礼,并未勾勒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的世界蓝图,故C项错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期末监测考试卷(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期末监测考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历史2016.12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2.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3.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水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答卷前请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佳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面。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王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共4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

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9.下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四川省宜宾市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

这反映了道家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 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 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无从体现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社会的要求,所以排除B和D。

同时材料只是体现道家对现实绝望,而不是人类社会的绝望,C选项偷换概念,所以排除。

材料中强调道家主张的“背反”式憧憬,无为实际上是希望社会有为,渴望人类社会有秩序可循,所以答案为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2.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所谓的“礼学”是一种思想文化上的规范,黄宗羲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因此这是他的目的。

本题所说的主要原因要落在经济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B选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点睛:本题是一道根据材料考查原因的问题,回答这类问题往往抓住“根本”“主要”“直接”这类的词汇,只要谈到“根本”,往往就是经济因素,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直接原因”来说,往往就是政治因素,强调的是直接和偶然性。

3.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D
2.B
3.B
4.C
5.D
6.C
7.B
8.B
9.C 10.B 11.A 12.A 13.D 14.C 15.B
16.D 17.C 18.C 19.B 20.C 21.C 22.D 23.A 24.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


25.(22分)
(1)变化:市民阶级正式产生。

(2分)
进步: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8分)
(2) 举例说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等。

(3分)
(3) 认识: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符合市民阶层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通俗文化;儒学发展到
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

(9分)
26.(15分)
(1)特点:诏令强制推行;以族定姓,改用汉族单姓;按姓氏划定政治等级。

(6分)
(2)影响:加快了北方各族汉化;加强汉、鲜卑贵族联姻,巩固了北魏政权;门阀制度固化社会阶层,滋长腐败。

(9分)
27.(15分)
(1)目的:增强日本民族力量,对外侵略扩张。

(6分)
(2)政治:学习西方民主政体,但保留了天皇制度。

经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采用官营为主的经济方针。

文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保留军国主义思想。

(9分)。

四川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著名的史墙盘有铭文曰:“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尹亿疆。

”与铭文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2.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兴办私学开始出现,教育学术开始下移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该措施()A.阻碍了经济发展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C.动摇了农本观念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4.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

这反映了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尊重大司马的治国意见B.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C.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5.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

”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晏奏罢州县率税”。

该盐法改革的目的是A.盐业商运商销B.减轻盐商税负C.官商共利D.盐铁官营6.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1 2 3 4A.1B.2C.3D.47.下表是反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政治发展态势。

造成当时“第一种态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选官制度的重大变化B. 三省六部的设立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宋明理学的发展8.自秦至唐,政府先后推行授田、占田、均田,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提出“限民田”、“均贫富”、“抑兼并”的主张。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6)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6)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荀子》说:“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礼法并施 B.施行仁政C.君民共治 D.君贵民轻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据此,该人应属于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

此现象(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开启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4.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罢黜百家的结果B.宋明理学的影响C.科举制度的繁荣D.民间书院的兴盛5.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乙徒的思想是A.宇宙便是吾心B.有理而后有气C.万物皆只有一个理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6.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

据此判断李贽主张A.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C.主张“绝假纯真”的童心D.揭露儒学家和道学家的虚伪7.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由此可见他A.痛恨孔孟学说 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8.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这一思想源于A.抗清斗争的高涨B.宋明理学的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思想的影响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A . 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B . 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C . 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D . 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2. (2分) (2017高三上·孝义开学考) 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

这反映了老子()A . 以德治民的思想B . 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C . 休养生息的思想D . 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3. (2分) (2019高二上·湛江月考) “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A . “格物致知”B . “心即理也”C . “发明本心”D . “致良知”4. (2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中) 孔子曾问道于老子,下列观点不可能是老子讲授的是()①清静无为,知足寡欲②以德治民③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法自然”④利用权术驾驭大臣A . ①③B . ②④C . ②③D . ①④5. (2分)(2017·江西模拟) 王守仁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据此可见()A . 王阳明鄙视孔子为圣人B . 心学提倡善恶自明为良知C .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精髓D . 王阳明背离传统儒学思想6. (2分)(2016·成都模拟)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

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 )A.“利出于地”、“名出于战”B.“兼相爱、交相利”C.“非攻”、“尚贤”、“尚同”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析】“利出于地”、“名出于战”出自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没有等级区分,符合题干要求,故B项正确;“非攻”、“尚贤”、“尚同”是反对战争,任人唯贤,国家统一的意思,不符合题干要求,故C项错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属于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2.秦汉时期,通行汉字由小篆向隶书转变,史称“隶变”。

“隶变”后的汉字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图1“马”字的演化过程中,体现了“隶变”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题干中“隶变”指的是隶书字体的出现,①字体富于图案美的特点属于小篆,故A项错误;②字体结构平衡对称,符合隶书特征,故B项正确;③字体方正,结构严整,符合楷书特征,故C项错误;④字体线条流畅,勾连不断,符合草书特征,故D项错误。

【答案】B3.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

此现象(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开启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解析】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学思想的主流地位,是导致儒学的衰落原因之一,程朱理学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抗衡佛老思想,故A项正确;名士因研究佛老思想而写出了大量哲理诗,反映了佛道本身具有哲理性,B项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且材料中魏晋时期,名士研究佛老思想不能反映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蜕变,故C项错误;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题目中只提到“写出了不少哲理诗”,只体现一种风格,故D项错误。

【答案】A4.唐初,御史崔仁师审青州谋反的囚犯,他下令脱去犯人刑具,给予饮食、沐浴,只处罚了带头作恶的人,其余免罪释放,此事得到皇帝赞赏,时评“杀人断脚,也都有礼可循”。

该案例体现了当时刑罚( )A.重礼轻罚 B.严惩谋逆C.仁爱宽恕 D.以礼入法【解析】题干中提到“只处罚了带头作恶的人”说明当时刑罚依然对首恶之人采取重罚,故A 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其余免罪释放”说明当时的刑罚对从犯轻罚,故B项错误;题干中“脱去犯人刑具,给予饮食、沐浴,只处罚了带头作恶的人,其余免罪释放,此事得到皇帝赞赏”体现当时的刑罚具有仁爱宽恕的特点,故C项正确;题干中提到对于谋反的人只处罚了带头作恶的人,其余免罪释放,其实质是违背了礼的思想的,故D项错误。

【答案】C5.李贽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吴承恩的《西游记》间接表达了反理学的诉求。

上述思想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兴起B.儒学信仰的重建C.君主专制的削弱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市民阶层兴起是通俗文学发展的原因,故A项错误;儒学信仰重建于唐宋时期,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C项错误;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6.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

道光年间,在吸收这些剧种优点和特长的基础上,京剧正式产生。

京剧的形成过程反映出( )A.北京城戏剧创作水平全国领先B.专制统治抑制了文化的多元性C.政治中心对文艺的集聚与融合D.地域特色文化不适应时代需求【解析】中国古代各地戏剧风格迥异,但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说明专制统治并未抑制文化的多元性,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道光年间,在吸收这些剧种优点和特长的基础上,京剧正式产生,说明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有利于集聚、融合各类文艺,故C项正确;题干中提到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

说明地域特色文化并未随时代发展而衰落,故D项错误。

【答案】C7.晚清驻英公使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

这反映了郭嵩焘( )A.突破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B.放弃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力图处理东西方的矛盾冲突D.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理性批判【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郭嵩焘反对君主专制,说明其并未突破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郭嵩焘反对儒家传统思想,说明其并未放弃“中体西用”的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郭嵩焘关于解决中西关系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说明当时郭嵩焘对西方国家的认识比以前更加理性,故D项正确。

【答案】D8.孙中山称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在民生领域的救国主张突出表现为( )A.实业救国 B.平均地权C.创立民国 D.扶助农工【解析】实业救国并非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内容,故A项错误;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故B项正确;创立民国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内容,故C项错误;扶助农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三大政策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B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 A.借助西方文明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B.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封建制度C.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D.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和科学”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下的自救,故A项正确;“器物”维护封建制度只符合“中体西用”,故B项错误;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只符合自由、平等、博爱,故C项错误;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只符合“民主和科学”,故D项错误。

【答案】A10.1920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递交到北京,该宣言宣布:苏俄放弃沙俄时期在华的特权,放弃赔款、租借地,废除中俄所订密约等。

苏俄政府此举( )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B.导致了中国革命方向的转变C.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D.推动了“三大政策”的确立【解析】造成新文化运动的性质的改变是五四运动,故A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方向是反帝反封,革命方向没有变化,故B项错误;国民大革命兴起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故C项错误;1920年苏联对北京政府示好的行为,推动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确立,故D项正确。

【答案】D11.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以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这些论断发表于( )A.大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 D.建国初期【解析】“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以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映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延安时期提出,故A项、B项和D项错误,故C项正确。

【答案】C1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舆论认为:“这是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极度恐慌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导致了国际关系格局的改变 D.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华的封锁【解析】美国舆论的观点不能代表美国政府,故A项错误;“这是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说明美国舆论认识到中国的地位,故B项正确;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与国家实力对比有关,中国原子弹的爆炸不能说明中美实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中国原子弹的爆炸只能说明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不能代表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故D项错误。

【答案】B13.表1 1975~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统计表(单位:%)对表1的解读可知( )A.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增加B.“科教兴国”推动女性教育进步C.女性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D.“双百”方针促进女性教育发展【解析】“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增加”错在“大幅”上,从1975~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可以看出有一定上升,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是1995年提出,故B项错误;从女性所占比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女性最少,中等技校和中学较少,因此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故C项正确;“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与图表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14.1992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

这一系列阐发( )A.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D.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解析】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问题,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故A项正确;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十四大,故B项错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是十五大,故C项错误;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邓小平南方讲话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15.表2 古希腊思想家认识世界的历程(摘选)这一历程表明,古希腊思想家( )A.认识世界的视角从神到人B.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C.逐渐忽视信仰和放纵私欲D.历来重视探索人的理性【解析】古希腊思想家认识世界的历程从神到万物,再到人,再到理性,反映了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故A项错误,B项正确;忽视信仰和放纵私欲只符合智者学派,故C项错误;古希腊思想家首先探索的是神,其次是物,然后才是人,最后才是理性,故D项错误。

【答案】B16.英国思想家柏克曾说卢梭“邪门”;法国思想家狄德罗闻知卢梭逝世时,并没有发出一丝悲叹,反而指责他曾污蔑了自己。

事实上,当时思想界对卢梭的批判并不鲜见。

这主要是因为他( ) A.提出“社会契约论”B.倡导“人民主权说”C.反对“人生而自由”D.质疑“理性精神”【解析】“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都是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主张,思想界对卢梭不会在这些上存在分歧,故A项、B项错误;反对“人生而自由”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卢梭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是对理性的质疑,主张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与其他启蒙思想家差异大,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