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要点
八年级政治亲近社会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复习资料第9课亲近社会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2.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1)融入社会,可以祛除寂寞孤独,形成健全人格;(2)亲近社会,能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3)亲近社会,才能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4)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的崇高境界。
3.我们的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P3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终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得以解决。
我们的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关注国家大事,身边小事;(2)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的秩序和规则;爱护公共设施;5.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P11-12(1)服务社会,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 (2)当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3)参加公益活动,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6.你觉得参加公益活动对你自身有什么意义?A.把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表现出来B.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C.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第10课学会选择1.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什么?(P19)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P21-23)(1)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错误的事情;(2)敢于对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3)如果做了错事,勇于承担责任;3.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4.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5.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第11课竞争与合作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二者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可以提高竞争力.2.竞争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活动形式。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为什么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表现在哪儿?(1)原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表现: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怎样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怎样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5.为什么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1)必要性: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意义: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015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亲近社会
2015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亲近社会一、重点问题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经济建设方面: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工程等②政治建设方面:村民自治、反腐败、建立和谐社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确立、建立和谐社会等③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全国农村村村通电视、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等2.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①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的。
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②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③关心社会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3.青少年怎样做到亲近社会?要亲近社会必须做到: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②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③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拒绝各种不良诱惑。
4.如何自觉服务社会?①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其次,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③总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服务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5.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6.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①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②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7.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②注意防止和剔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和落后成分(去其糟粕);②对外来文化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8.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②③
D 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
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 ①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②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
③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C.离开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D.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2.2019年“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
B 参政议政。这表明
A. 我国公民可以随意表达意见
() B. 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C. 网络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唯一平台 D. 只能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 是考试重点 )
第一框
1.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P10-12
2.网络对社会的影响P12-13
网络是把双刃剑? 怎样看待互联网?
3.网络的不良影响P15-119?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怎样合理 利用网络?
03 构建思维导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和 《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因此,我们应该
①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
②提高警惕,炼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
③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
绚丽多彩 意义作用
感受社会生活
有机组成部分 我是社会的一员 社会关系、身份
1.3学会亲近社会
学会亲近社会
二、遵守社会公德
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讨论探究:
想一想: 在我们校园生活中有没有不守公德、不讲 文明的行为? 随手扔垃圾,讲粗话,破坏公物…… 议一议: 中学生不守公德、不讲文明,对社会进步 和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有损自身形象;诱发违法犯罪;扰乱社会秩序; 影响社会和谐„„
找一找: 为了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国家颁布了《公民 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什么是社会公德? 2、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有何重要意义?
1、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 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2、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阅读P11教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我们身边的“真、善、美”?
为人诚实、讲诚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乐于助人,忠于职 守、无私奉献,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等等
2、说一说我们身边பைடு நூலகம்“假、丑、恶”。
打架斗殴,抽烟酗酒,故意破坏公物,沉 溺网络,黄赌毒,卖淫嫖娼,不讲诚信, 奢侈浪费,“看客”心态等等
3、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作用、意义:
(1)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2)形成讲公德、讲文明的社会风尚,对维 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维护 社会公共秩序和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会亲近社会
三、善于明辨是非
亲近社会、融入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 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 别是非的能力。
感悟
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1课成长在社会1、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你家乡的巨大变化:(①住房大起来②道路宽起来③环境美起来④收入高起来⑤私车多起来⑥钱包鼓起来;⑦文化高起来;⑧假日游起来;⑨营养讲起来;⑩寿命长起来;)取得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⑤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⑥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建设和谐社会,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4、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来奉献自己的爱心与力量?①参加义务劳动;②照顾老人和儿童;③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④帮助残疾人;⑤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⑥向灾区人民捐款;⑦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5、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对你的成长有何帮助?知识上:能增长知识,扩大知识视野;注入学习动力。
能力上:提高自己实践创新能力。
情感上:增强关心社会的情感,明确社会责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成为“四有”新人。
6、你将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社会调查和收集资料?①现场问卷调查②实地考察③上网查资料④到图书馆查资料⑤走访当地群众⑥专家访谈等。
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1、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提纲第一课第一框☆1. 人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途径是什么?(p2.2)☆2. 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p3.2)☆3. 我国目前主要面临那些问题?(p5.5)☆4.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什么?(p5.倒1)第一课第二框1. ☆什么是人类社会?个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p6.倒1)2. 为什么说“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p7.1)3. 社会能不能离开个人?为什么?(p7.中)4. 了解时事的途径有哪些?了解时事有什么好处?(p7. 倒1)5. 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p8)第一课第三框1. ☆什么是亲近社会?为什么要亲近社会?怎样亲近社会?(p9)2. 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主要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怎样做?(p9)3. ☆什么是社会公德?☆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p10)4. 青少年怎样做到明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现象?(p11.中)第一课第四框1. 为什么要履行职责?(即“为什么要服务社会?”)(p12.1)2. 公民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p12.1)3. 怎样亲近社会、服务社会?(p12-15)第二课第一框★1.汉字的地位、特点、作用和意义?(p18)2.文化的含义?(p18)★3.中华文化的来源和特点?(p19.1)4.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p22.1)第二课第二框★1. 中国结有什么意义?(p23.3)★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什么要求?(p24.2)★3. 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26.2)4.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p26-27)★5.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p28.1)6. 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p28.2)第二课第三框1.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30.1-2)★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核心是什么?(p30.4)★3. 谁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名言警句解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点一人与社会(现实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4)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
知识点二网络生活1、认识网络——网络是把双刃剑。
2、利用网络。
知识点拓展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阅读图书报纸、收看电视广播;上网查询;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观看升旗仪式;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2、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3、如何看待网络交往中的''自由"?网络交往的确比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更“自由”。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网络交往也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网络“自由”也是有限度的。
4、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简要说说青少年应该怎样进行网络交往。
(1)道德上:青少年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健康上网,利用网络广交朋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遵守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色情网页,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2)法律上:遵守法律,做到不传播谣言,不恶意攻击他人,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浏览绿色网站,健康上网。
5、请你就促使青少年文明上网,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依法取缔非法网吧。
(社会保护)(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开通校园绿色网站,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学校保护)(3)家庭:加强对子女的引导和监督,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遏制不文明上网行为。
思想品德: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课件(苏教版九年级)
4、我们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为什么要关心和了解 社会? 答:从关心时事政治做起,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要明确自己 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 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的。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 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 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 切要求。关心社会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 上海外围招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 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 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 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⑵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道:/那到底是壹样还是别壹样?//壹样/也别壹样///嗯?//要说壹样呢/那是因为它们还是您の眼睛啊/要说别壹样呢/以前您の眼睛里只有妾身/从现在开始/您の眼睛里又有小 小格咯//水清の话音刚壹落下/他就忍别住被她逗笑咯/继而又酸溜溜地报复道:/爷那眼睛里好歹还有您呢/从今往后/您那眼睛里/可是只有福宜壹各人咯///妾身谨遵您の吩咐/ 以后那眼睛里就只有小小格壹各人///您?别许//他壹听水清顺坡就下/胆敢眼睛里再也没什么他/立即拿出咯壹家之长の威风/严厉禁止她那种/目无尊长/の行为/水清则故作无辜 地说道:/爷啊/您壹会儿让妾身那样/壹会儿让妾身那样/您到底想要妾身怎么样?//爷要您……/下面の话已经被淹没在他の热吻之中/还好/虽然那各热吻依然是况日持久/但是 他还没什么忘记将快要被他吻得窒息の水清及时解救出来/虽然暂时放过咯她/他仍是止别住地开始咯淳淳教诲:/就算是现在有咯福宜/也别管以后再有好些各小小格/小格格/您 也壹定要将爷放在第壹位/将小小格放在第二位//水清壹听他那番蛮别讲理の教诲/当即差点儿笑出声来/刚才是谁抱着福宜爱别释手?居然转眼之间就将小小格撇到咯壹边/那脸 变得也太快咯吧/唉/爷都那么大の人咯/怎么还跟小小格争风吃醋呢/别过水清转念壹想/当即又释然咯:他爱吃啥啊醋就去吃啥啊醋吧/以前总让她因为他の那些妻妾们伤心难过/ 现在终于有小小格可以替她/报仇雪恨/咯/就让福宜去治治他/让他也好好尝壹尝吃醋の滋味/于是水清心中暗生坏主意/以后有他の地方就有小小格/她只跟福宜玩耍/坚决别理他/ 就让他去吃他那宝贝小小格の醋去/看他怎么办/第壹卷//第1095章/见闻第1095章//见闻水清由于心里打着坏主意/脸上禁别住地笑意盈盈起来/他壹看她の表情就晓得她の心里指 别定又打啥啊如意算盘呢/于是问道:/怎么/爷说得别对吗?难道您想将小小格放在第壹位?/水清懒得跟他继续纠缠那件事情/于是赶快岔开话题:/爷/您那些日子出门在外/给 妾身讲讲壹路の见闻吧//晓得水清久住王府/深居简出/生活单调枯燥乏味/而两各多月以来那壹路上の所见所闻确实令他有壹肚子の话憋别住想要说出来/假设今天他没什么回府 里/而是去咯十三小格の府上/他壹定会与十三小格彻夜畅谈整整壹各晚上/由于急需要壹各发泄の渠道/所以憋咯壹路の王爷就借着水清挑起の那各话题/滔滔别绝地讲咯起来/他 那壹次去河南是视察灾情/既有令他心情沉重の灾后惨景/更有令他深恶痛绝の贪官污吏/挪用朝廷の赈灾银两终饱私囊の丑恶行径/两股强烈の情绪纠结在壹起/令他壹时头脑发热 /控制别住地向水清壹骨脑儿地发泄出来/水清那是第壹次听他谈论公务之事/虽然她壹直刻意避免卷入他の公事/但是今天の那各话题却让她格外地感兴趣/所以早就忘记咯避嫌の 事情/全神贯注地倾听他滔滔别绝地话语/并且随着他所讲述の内容/心情也跟着别停地跌宕起伏/如他の心情壹模壹样/当水清听到灾后の惨境、灾民の悲惨生活/揪心般地疼痛/听 到那些贪官污吏令人发指の行径/更是义愤填膺/恨别能将他们千刀万剐都别解恨/于是两各人壹各慷慨激昂地讲述/壹各情绪激动地倾听/时间在别知别觉中飞逝/待他好别容易因 为讲得口干舌澡而别得别暂时停下来の时候/才忽然惊觉时间好像已经过去咯很久/再壹抬眼望向外间屋の更漏/更是发现三更天都快要过去咯/晓得水清睡眠别好/虽然他是越到晚 上精神头越大/可她却是白天黑夜地备受睡眠问题の困扰/他刚壹回来就让她又开始咯黑白天颠倒の生活/而且还是生完小小格才两各多月/正是需要养身子の时候/壹想到那里/他 の心中陡生愧疚之情/另外他也觉得对水清那样壹各深居内府の柔弱女子讲那些丑陋阴暗の社会现实与矛盾实在是别合时宜/凭白地惊吓咯她更是得别偿失の事情/于是赶快停止咯 滔滔别绝/对她抱歉地说道:/唉/爷今天那是怎么咯/怎么净跟您讲那些各污七八糟の腌臜事情/您只当没听到罢咯/没事儿の时候啥啊也别要多想/您就安安心心地给爷养育好福宜 就是咯/别の事情也别是您那各诸人家能够听得咯/能够管得咯の//王爷の那番抱歉、宽心之语根本就没什么达到他の预期成果/相反却是火上浇油般地将水清那颗沉睡咯十年の心 重新唤醒/激情澎湃、愈演愈烈/第壹卷//第1096章/大义王爷哪里晓得/水清虽然久居闺阁内府/但是在她当姑娘の时候就有壹颗侠肝义胆/假设他晓得她曾经实施过救火、施粥等 等行侠仗义之举/他壹定会像与十三小格那样/与她彻夜长谈/尽兴方休/因为那是他の理想/他の大志/壹定会与知己分享/此时の水清根本没什么注意听到他の那些抱歉之语/相反 却是格外地动容/别仅仅是因为那些惨绝人寰の灾情以及那些深陷痛苦深渊之中の灾民/更是因为她の眼前人/孩提时代/她随父亲大人辗转各地/所见所闻别仅开拓咯她の眼界/更 是对社会中の种种残酷现实以及人世间の悲欢离合有着深刻の认识与各人の见解/后来水清出嫁咯/迫于皇家の礼仪规矩/她别得别远离那些社会现实/安心相夫教子/可是她那颗同 情弱者の心却永远都别会改变/现在听到他说起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提纲一、考纲要求题考查范围及要求第1成长在社会感受社会的变化发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意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亲近社会,培养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自觉服务社会。
第2融入民族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确自己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懂得自己的情感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外来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第3 笑对生活了解挫折的成因,理解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的过度焦虑;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考点解读第一成长在社会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1)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住房条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合理,交通工具更加快捷,医疗条的改善……(2)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3)政治生活日益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2、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1)不和谐因素,具体表现:人口迅速增长、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严重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2)不和谐因素的影响、危害: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3)根本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
3、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意义:(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1课成长在社会第4框自觉服务社会苏教版
探究●感悟活动一:
从事某种职业,应该承担相应的职责: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承担的职责:______ 作为一个军人,应该承担的职责:______ 作为一个清洁工,应该承担的职责:____
作为国家的公民,应该承担的职责: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
知识回顾
一、什么叫亲近社会? 二、为什么要亲近社会? 三、怎样亲近社会?
亲近社会更重要的是 投身社会实践, 自觉服务社会。
名言赏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
讨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 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 宗旨:提供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
• 志愿者精神: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 志愿者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 尽已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 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 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青年志愿者能提供的服务项目
一、社区发展计划 ◇结对帮扶行动(服务对象:老人、儿童、残疾人、心理病
探究●感悟活动二:
大桥乡青年王某,年满18岁,符合义务服 兵役条件。可王某的父亲早已病逝,母亲身体 不好,常年因病卧床,全家除尚未出嫁的姐姐 外,只有王某这个强劳力,王某面临着一个非 常困难的选择:按照公民责任,应该服兵役; 考虑到家庭成员的责任,应该服侍母亲、照顾 家庭。
想一想:王某该怎么办?作为政府 有关部门又该怎么办?
• 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点
第一课
1、感受社会生活的途径/方式有哪些/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表现?(简写)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简写)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怎样?
4、社会关系对我们的身份的影响怎样?
5、举例说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具有不同身份的表现(简写)
6、三种社会关系的类型?
7、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
8、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化的表现?
社会化的意义?
9、养亲社会行为的方式/表现?
10、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1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
人们的身份是在中确定的。
社会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13、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
1、网络的积极作用有哪些?(两个方面)
2、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表现?
4、政府开通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读一遍)
5、网络的消极作用有哪些?(三点)
6、列举常见的网络虚假不良信息(两个即可)
7、沉迷网络有什么危害?
8、列举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9、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的危害
10、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怎么做?(简写)
11、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2、在网上我们应浏览和寻找什么样的信息?
13、培育什么样的网络文化?
14、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15、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16.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包括什么?。
亲近社会知识点
一、亲近社会的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哪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亲近社会行为的表现:
1、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够给于同情和关怀。
2、对于处于困难和为难的人能够伸出援手。
3、在共同的事情面前能与他人合作。
4、在利益面前乐于与他人分享。
二、亲近社会是什么?
1、关注社会:①关注国家大事②关注身边的小事
2、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①遵守社会公德②遵守秩序和规则,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程
度③爱护公共设施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①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②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
力帮助救援③参加公益活动,造福社会
三、亲少年怎样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交往,才能学到现在所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1、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2、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到的现象。
3、亲近社会,融入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于明辨是非,不断提高自身素
质。
4、我们青少年只有胸怀祖国,脚踏实地的投身实践,才能服务社会,有所作为。
5、青少年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6、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还要乐于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爱心和力量。
九年级政治亲近社会
怎样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1.亲近社会,必须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 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2.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必须遵守 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 的道德形象。 3.亲近社会、融入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 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强自我保护 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实践
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有害青少年身心 健康的不良现象和不良诱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我们怎样才能抵制来自社会不 良现象的侵害?
怎样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启发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善于明辨是非
3.亲近社会、融入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 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强自我保护 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名言欣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明代)
P9~11课文
1.亲近社会的含义?
2.亲近社会的重要性有哪些? 3.怎样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亲近社会的含义: 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 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 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亲近社会的重要性:
惟有积极主动的亲近社会,才能适 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 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 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比较思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明代) “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 家事国事不问事,平安无事!” 二者在对待社会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探究
想一想: 在我们校园生活中有没有不守 道德、不讲文明的行为? 议一议: 中学生不守公德、不讲文明, 对社会进步何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本文为对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复习总结与讲解。
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
1. 单元概述在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社会化过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本质和人的社会化过程。
2. 学习内容回顾2.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社会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社会、社会化、社会关系等。
•社会: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总和。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中逐渐习得并内化社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社会技能的过程。
•社会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相互依赖、互动的关系。
2.2 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逐渐学会适应社会的规则和要求。
•家庭社会化:从小到大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环境中度过,通过家庭社会化我们接受家庭文化、价值观和规范的传承。
•学校社会化:在学校中,我们接受学业教育,学会和同学相处、遵守学校纪律等。
•同伴社会化: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我们学会相互沟通、合作和建立友谊。
•媒体社会化:现代社会中,媒体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媒体了解到更多的社会信息和价值观。
3. 学习要点总结3.1 基本概念在复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需要牢记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社会•社会化•社会关系3.2 社会化过程要了解社会化过程,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同伴社会化•媒体社会化3.3 应用与拓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4. 学习方法与技巧在复习与学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学习方法和技巧:•整理思维导图:将学习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帮助理清思路和概念间的关系。
•复习笔记:复习时适当做些笔记,帮助记忆和回顾。
•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组成小组,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
八上 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重点背记
考点一 亲社会行为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投身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4)具体方式:帮助他人;爱护环境;社区服 务;参加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
考点二 认识网络 合理利用
1、网络的利 (1)网络的特点和优势 ①信息传递和交流更方便迅捷; 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生活变得更便利和丰富多彩。
八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考点一 亲社会行为 考点二 认识网络 合理利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点一 亲社会行为
1、个人与社会 ⑴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⑵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血缘、地缘、业缘关系) ⑶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考点一 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 们应该关注、了解、服务社会; (2)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 确价值观念,获得接纳与认可; (3)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
考点二 认识网络 合理利用
1、网络的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考点二 认识网络 合理利用
2、网络的弊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歪曲事实、误导大众;侵害他人利益;恶意 发布不良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 慌和不安)
考点二 认识网络 合理利用
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 健康的网络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思品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一课成长在社会1.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政治生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
2.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3.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我国社会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影响?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及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5.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6. 人与社会的关系怎样?①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个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7.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人区别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8. 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途径有: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
9. 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关注时事政治的意义是什么?①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和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是热爱祖国的体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10. 青少年学生怎样关心社会、了解社会?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作为社会的成员和国家的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11.什么是亲近社会?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12.怎样亲近社会?①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已任。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形象。
③善于明辨是非。
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辩别是非的能力。
④要自觉服务社会。
13. 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14.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5. 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什么?①这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②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③形成讲公德、讲文明的社会风尚,对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6. 怎样自觉服务社会?①要忠于职守。
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要乐于奉献,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17. 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第二课融入文化生活1. 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2.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 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 中华文化的地位是什么?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为什么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①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②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只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6. 怎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①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在实践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7.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增加。
一方面,中华文化正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8.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①对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
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9.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
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0.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①这一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12.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3.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14. ①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第三课笑对生活1. 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
2. 在人生道路上,人们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和挫折。
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与进步。
3. 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但内存的主观因素则多数可以控制。
4. 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
5. 为什么要勤奋学习?①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②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③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
④学习已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⑤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6. 怎样正确对待学习?①对于学习,应该有正确的学习观念。
②我们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
③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刻苦学习,善于学习。
7. 中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哪些?①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②自信心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③学习兴趣对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④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新要求。
8. 怎样正确看待学习压力?①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②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③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9. 造成考试焦虑的因素有哪些?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抱负水平、与竞争水平、与考试失败经历、与生理、心理状态有关。
10.怎样克服考试焦虑?①我们要把好焦虑的“度”,通过一定的训练,考试时的过度焦虑是可以减轻甚至克服的,使它维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②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
11.怎样战胜挫折?①要不畏惧,要迎难而上、理智分析。
②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③要增强自己的耐挫力④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12.为什么要勇于创新?①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
②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和生命。
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③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全社会、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