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5 结 论
实行P D C A 循 环以来 , 我科 医护人员全员参与 , 首先 自 身对母 乳喂养知识掌握更扎实 了, 对母 婴的关心更多 了, 责任感更 强了 , 建立了融 洽的护患关 系 , 提高 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母乳 喂养效率提高 了 , 母乳喂养率 由8 0 %上升至9 8 . 5 %。另外 , 我们 开通了热线 电话 , 为 出院后产妇在出院后 的生活 中遇到母乳 喂养 的任何问题能及 时给予指导 , 从 而得证 了P D C A 循环在母乳 喂养

治疗 与护理 ; 1 . 3 疗效 评 价 显效 主要表现为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完全 消失 , 并无 严重并发症 ; 有效 主要 表现为患儿 的临床症状 和临床体征有所改 善, 心率每分钟 不超过 1 8 0 次, 呼吸每分钟不超 过6 0 次, 经 过x 线 检查后显示患儿 的肺纹理有所改善 ; 无效 主要表现为何 的 改善情况 。
健康教 育中的连贯性 、 持续性。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中的I 临床应 用
江晓琛
(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 民医院J L -科 ,江苏 镇江 2 1 2 0 0 2 )
【 摘 要 】 目的 探 究循证护理应 用于小儿肺 炎并心力衰竭 当中的应用效果 。方 法 把 我 院所收 治的3 8 例 小儿肺 炎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
本 组研 究主要 对象, 并随机将所有 患者分成研 究组与对照组各为1 9 例, 对照组 实施 常规 护理 , 研 究组实施循证 护理 ,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与 患儿恢 复体 温的 时间、 缓解喘 憋的 时间、 呼吸 时肺部 哆音的消失时间等 , 并对 比两组护理后 的心率与呼吸频率的下降程度 。结果 研 究 组 患 儿 的护 理 效 果 比对 照 组好 , 患儿 恢 复 体 温 的 时间 、 缓解喘憋的时间、 呼吸 时肺 部 哆 音 的 消 失 时 间研 究 组 少 于 对 照组 , 护 理 后 的 心 率与呼吸频率 的下 降程度研 究组大于对照组( P <0 . 0 5 ) 。 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者采 用循证 护理 , 能够提 高护理的效果 , 提 高疗 效, 改善患儿的心功能, 值得 临床 应 用 。 【 关键词 】循证护理 ; 小儿肺 炎; 心力衰竭 ; 临床 应用

循证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影响论文

循证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影响论文

循证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对20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氧疗、抗感染、强心、血管扩张剂、激素、利尿剂、能量合剂等治疗,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等。

结果:本组病人痊愈19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无出现死亡病例。

结论:循证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小儿;循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61-02肺炎指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1],多发生于婴幼儿,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2] 。

目前认为肺炎患儿出现严重的通、换气功能障碍或全身炎症反应时,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3]。

重症肺炎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症状、胸片改变、病原学检查及血气分析变化。

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重症肺炎患儿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5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发热,气促、咳痰、咳嗽、嗜睡等。

肺部闻及湿罗音,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血清冷凝集试验 igm抗体阳性[4]。

诊断指标[5]: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30/min,尿量60次/min,心率>180次/min,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时,应想到心衰的可能,这主要是由于肺炎时因缺氧造成肺动脉高压加重心脏负担及细菌、病毒毒素使心肌细胞受损造成[6],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必要时可给予强心剂纠正心衰;②严密观察呼吸的变化:如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紫绀,呼吸节律不整,或深快,或浅慢,或有点头样及抽泣样呼吸,甚至出现抽搐及昏迷,提示可能已出现呼吸衰竭,及时采取措施,并使患者取平卧位,头偏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减轻腹内脏器压迫横膈,增加肺腔容量,减少回心血量[7-8];③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两眼凝视或上翻、前囟隆起、昏迷、呼吸不规则、肌张力增加,甚至惊厥,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或蛋白轻度增高外,这是中毒性脑病的典型表现,应立即进行抢救,如镇静、止惊、吸氧及减轻脑水肿等;④腹胀也是重症肺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甚至呕血、便血,多因微循环障碍所致。

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管理的效果

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管理的效果

道的分泌物等操作 中要 严格 洗手 ; b . 制定完善 的管理措施 和 消毒制度 : 定期对 呼吸机进行清 洁 , 每 日用消毒液拖 地 , 对
物 品进 行擦拭 。c . 正确 吸痰 : 及 时清除 患儿产生 的分 泌物 , 掌握好其 吸痰 的指征 。在患儿痰鸣音 、呼吸机导管 的压力加 大 、血氧饱 和度有效 降低时 , 可 以进行 吸痰 , 吸痰 前根据患
出生后 2 . 5 h , 最 大 为 出生 后 3 d 。 两 组 患 儿 性 别 、年 龄 、病 情
后S p O : 于3 0 s 之内很难上升至 8 0 %, 吸痰 时伴有剧烈呛咳等。 优 良率 = ( 优 +良 ) / 总例数 ×1 0 0 %。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学 软件对数据进行 统
计分析 。 计 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 以率 ( %) 表示 , 采用 检 验 。P < 0 . 0 5表示 差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等一般资料 比较 ,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儿痰液部位 , 由上 至 下 吸 引 。
护理方式 , 取得 了较好临床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3 判定 标 准
优 : 吸痰 效果 彻 底 , 双肺 未 出现 痰 鸣音 ,
吸痰 后 S p O : 于3 0 s 之 内迅速 上升 , 上 升至 9 0 % 以上 ;良 :
1 . 2 方法 对照组 采用一般 常规护理 方法进行 护理 。观察 组在常规护理 基础上给予循证 护理方式 , 具体包括 : ①提 出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全方位气道护理分析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全方位气道护理分析

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09):101-102.[5]李丽娜.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微创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水平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11):1404-1405.[6]徐晓勋,兰香,王斌•集中健康教育在宫颈癌手术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健康研究,2017(05):29-32.[7]徐春玲,徐爱丽,董瑶•临床护理路径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12):57-60.[8]沈莉平.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0):229-230.[收稿日期]2019-09-05DOI:10.16096/ki.nmgyxzz.2019.51.11.046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全方位气道护理分析%摆静华(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实施全方位气道护理对炎性指标及临床症状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观察组PaO2、pH值较对照组高,且PaCO2较对照组低,高热、咳嗽、气促及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实施全方位气道护理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儿转归。

[关键词]重症肺炎;全方位气道护理;机械通气;血气指标[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4-0951(2019)11-1387-02由于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极易感染肺炎,其临床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头晕等,重症肺炎多由于炎性反应引起,进展快且易引发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⑴。

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 PICU)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65 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精细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两组干预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水平降低,pH、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氧合指数( PaO2/FiO2) 水平升高,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机械通气、住 PICU 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28 d 病死率分别为0、3.03%,低于对照组( 18.75%、25.00%) 。

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水平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 Fbg)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D 二聚体( D-D) 水平低于对照组。

结论精细化护理可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通气、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引言新生儿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为新生儿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对新生儿的危害程度高,不仅影响其肺部健康,亦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缺氧症状,病情重的新生儿会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甚至是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猝死。

此外,由于新生儿的肺部功能发育不全,致使气体无法进行有效交换,可引发严重症状,例如:最常见的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等,致使新生儿发生代谢功能和生理功能紊乱,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反之病情得不到控制,并发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一种,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基于此,本研究将精细化优质护理运用到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旨在积累丰富护理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好地为该类新生儿进行服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 2018. 12 ~ 2020. 12 收治的 65 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对象。

机械通气在儿童危重患者中的医疗应用效果研究

机械通气在儿童危重患者中的医疗应用效果研究
04 采用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
,探讨影响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
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05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图表形式
表格
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中各组患者的生理指 标、机械通气参数、治疗效果等数据。
趋势图
直观展示了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各组患 者的病情变化趋。
柱状图
对比了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儿童危重患 者的治疗效果差异。
性和完整性。
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机械通气治
疗情况等进行描述性统计,了解
数据的分布特征。
01
推断性统计分析
02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
等方法,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治
疗效果差异。
生存分析
利用生存曲线、风险比例模型等
方法,分析机械通气对儿童危重
03
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多因素分析
作用
在儿童危重患者中,机械通气主要用 于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 平衡紊乱,同时通过减少呼吸肌做功 ,帮助患者度过危重期。
机械通气模式与参数设置
常用模式
包括控制通气、辅助通气、辅助/ 控制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同步 间歇指令通气等。不同模式适用 于不同病情和治疗需求。
参数设置
主要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 、吸呼比、氧浓度、呼气末正压 等。参数设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机械通气目标进行调整。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包括机械通气前的评估、机械通气设备的准备、患者的连接 与通气、通气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以及通气结束后的撤离 等步骤。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过度通气或 通气不足、预防并发症如气压伤、氧中毒等。同时,应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机械通气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优质护理模式在NCPAP_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优质护理模式在NCPAP_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科学护理150优质护理模式在NCPAP治疗小儿重症 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沈阅政 (国家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45)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进行NCPAP治疗的84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技能、护理态度、工作主动性、环境及安全管理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NCPAP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肺炎;优质护理模式;NCPAP;儿童;呼吸衰竭小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危急重症,临床发病率较高,可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主要由支原体、细菌、病毒等感染肺部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致。

小儿呼吸系统肺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较低下,一旦发生肺部感染,症状十分严重[1]。

肺部感染后,由于小儿呼吸中枢发育尚不完全,且呼吸道血管密集、呼吸道短小,使得黏液分泌减少,容易并发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病情,提高病死率[2]。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常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改善患儿肺功能,但治疗期间还应该加强护理干预,保证疗效[3]。

本研究选旨在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医学合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对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急诊医学合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对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急诊医学合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对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医学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市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呼吸衰竭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新生儿。

两组患儿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急救方式,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特殊急救与循证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就诊时间、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实验组新生患儿的各项指标及急救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急诊医学合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医学;循证护理;机械通气;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

本次研究急诊医学合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包括男97例、女23例,年龄为30分钟至24天,平均(8.9±7.1)天,经过对两组新生患儿的一般资料可比发现,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急诊医学合并循证护理:一、按照规定做好无菌化操作,先对双手进行清洁再清理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

[1]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重点在于气道管理与消毒措施。

二、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吸痰。

新生儿出现频繁呛咳或憋气等症状时、当血氧饱和度或血氧分压开始降低时应对患儿实施吸痰。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对患有呼吸衰竭的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将 90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儿呼吸衰竭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对患有呼吸衰竭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小儿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低氧血症,该病患者起病速度非常急。

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治疗可以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病死率明显降低,此方法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对该类患儿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1]。

本研究中选取90例呼吸衰竭患儿,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效果研究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呼吸衰竭患儿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 年龄7个月~6岁,平均3.1岁; 治疗组中男26例,女19例; 年龄9个月~7岁,平均3.4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技术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相关指标改善幅度进行比较。

3.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表现已经完全或明显消失,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PaO2水平明显下降;②有效: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表现有所改善,血氧分压、SaO2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PaCO2水平达到50mmHg以上; ③无效:上述各项评价指标和症状没有改善或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亦或患儿死亡[2]。

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

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缓解或消失时间、心功能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给予循证护理后,其临床表现明显缓解或消失,心功能改善显著,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肺炎;心力衰竭;循证护理小儿肺炎在儿科临床上是一种呼吸系统最常见、多发性疾病,发病以婴幼儿最多见,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主要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心肌损害,而引起心力衰竭[1]。

因此,在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及早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细致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为此,笔者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对其给予循证护理,所收到的效果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

对照组患儿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年龄(4.17+2.43)岁;病程2-7d,平均(5.49+2.35)d;病情轻度为33例,重度为13例。

观察组患儿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4.29-2.37)岁;病程3-8d,平均(5.46+2.31)d,病情轻度为31例,重度为15例。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实施全方位气道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实施全方位气道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实施全方位气道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对小儿重症肺炎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行全方位气道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筛选出68例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34例。

首先对两组患儿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案,随后对B组患儿开展普通护理措施,对A组患儿则予以全方位的气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效果、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气指标等。

结果:A组患儿的预后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7.1%,其中主要症状改善所用的时间均较短,并且患儿的PaO2较高,PaCO2较低,与B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

结论:全方位气道护理的应用能够大力改善患儿的病情,促使患儿预后快速恢复,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机械通气;小儿重症肺炎;全方位气道护理;应用效果肺炎作为儿科中具有高发病率的常见疾病,其对患儿来说危害巨大。

由于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身体各方面正处于发育阶段,一旦患上肺炎则后果十分严重,轻则表现出呕吐、乏力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重则会对脏器功能造成损害,危及到患儿的人身安全,导致患儿陷入危险境地。

临床上由于重症肺炎起病快且进展迅速,同时还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机械通气治疗作为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案,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病情,效果较好,但由于通气期间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故而需开展较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用以保障预后效果[1]。

现将全方位气道护理的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作为选取实验样本的时间段,从此范围中选出68例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将其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34例。

其中A组男女之比为10:7,年龄位于2个月-3岁,中位值为(1.0±0.43)岁,患病时长为8-21天,病程均值为(10.1±4.98)天;B组男女之比为19:15,年龄位于3个月-3岁,中位值为(1.1±0.51)岁,患病时长为7-20天,病程均值为(9.8±5.67)天。

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摘要】机械通气是为患者给予生命支持的重要抢救方式,但易引发ICU获得性衰弱,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加重患者负性心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应用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整体护理的现代化理念,有助于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本文现综述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循证护理;重症机械通气;应用进展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特殊医疗设备以代替、控制或调节自主呼吸运动的通气手段,可提供通气功能支持,达到血氧饱和度的改善作用,并有利于调节肺内气体交换与气体量供给,以实现减缓临床症状的目的[1]。

重症机械通气护理所涵盖的内容及细节较多,要求实现标准化、系统化以及全面化,循证护理凭借其科学实证性与有效性在护理领域获得了一定认可,同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

如何将兼具实效性与规范性的机械通气循证护理干预对策合理落实于临床中,是护理研究所面临的新挑战[2]。

本文通过文献查证方式,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价值和影响,以期为优化护理研究质效提供参考依据。

1循证护理的理论支撑循证护理是指将临床经验、科研结论和患者愿望进行有机结合,获取有效证据,以作为护理干预决策依据的过程,同时也是循证保健及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3-4]。

循证护理涉及了循证问题、循证观察、循证支持、循证应用等持续性过程,每个流程环环相扣,循证问题是循证支持的先决条件,而循证支持是探寻问题解决策略的必经之路,并通过护理干预的施行,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循证护理的开展,可促进护理活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改变既往凭借直觉与经验实施日常护理工作的不良行为与习惯,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国外有临床报道认为,在ICU中执行循证实践指南时,由于工作任务较重,护理人员无法彻底贯彻与执行相关方案,而我国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实践指南的开展等方面尚处于较低水平[5]。

因此,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循证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价值研究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价值研究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价值。

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2例,数字随机法分为各16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方位护理。

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3.25±0.22)d、住院时间(6.09±1.01)d均低于对照组(4.37±0.31)d、(7.21±0.89)d。

结论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对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很可能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开展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1]。

但是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全方位护理模式重点以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在充分考虑到患者护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患者以及患者疾病情况,开展全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的每一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干预,让患者能够顺利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

本文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其中3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患者为对象,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于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32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在对照组的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在39-89岁之间,平均年龄(70.25±5.31)岁;在观察组的16例患者中,男8例,女8例,年龄在41-91岁,平均年龄为(69.97±5.27)岁。

循证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有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有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有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行有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

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50例行有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2月。

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25例)与循证组(2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循证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道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循证组氧分压高于常规组,且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常规组(P<0.05)。

循证组呼吸道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行有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其呼吸道意外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切实可行。

【关键词】重症肺炎;循证护理;有创呼吸机;肺功能重症肺炎是一种极端状态,发生普通肺炎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进展后,该状态并发症风险较高,属于致死、致残率较高的重症疾病[1]。

有创呼吸机是重症肺炎患者临床常用治疗仪器,患者在接受该治疗时易出现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目前,循证护理以其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在护理领域,尤其是在机械通气相关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基于此,本文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有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为例,分析循证护理对其肺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50例行有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2月,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25例)与循证组(25例)。

常规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59.04±4.31)岁;循证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59.01±4.33)岁。

两组重症肺炎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参与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研究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研究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12-13T01:25:34.29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2期作者:李晴晴[导读] 探讨临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疾病的治疗上,分析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改善情况。

李晴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疾病的治疗上,分析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干预后肺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情况,临床可持续推广使用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综合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15例,年龄为0.4~7岁,平均年龄为(3.36±1.02)岁,患病时长为1~7d(3.42±1.13)d;实验组患儿中男性占23例,女性占17例,年龄为0.6~7岁,平均年龄为(3.41±1.04)岁,患病时长为1~7d(3.39±1.15)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护理中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护理中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护理中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护理中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

结果:在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控制患儿出现各种并发症状的几率,保障了患儿良好的生活质量。

且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配合程度更好,护理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护理质量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精细化护理对于患儿而言,其疾病发病较快,病情发展速度较为迅速,很容易导致患儿在短时间内从重症肺炎转变成为呼吸衰竭的情况[1]。

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类患儿通常是对其实施氧疗进行治疗干预,从而实现对患儿疾病症状的环节[2]。

同时患儿的疾病症状在得到缓解之后,对其开展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3]。

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

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9天-20天,平均年龄(14.21±1.15)天;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0天-21天,平均年龄(13.98±1.13)天。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7T02:56:49.414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9期作者:王平[导读]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王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74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为达成实验目的,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而且为达成实验目的,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使用不同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并对比其风险事件发生率和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2例风险事件,包括1例肺部感染和1例反流;反观对照组,出现3例肺部感染,2例压疮,2例脱管,1例导管堵塞以及2例误吸,共10例,对比来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其次,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护理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临床效果前言:机械通气是临床常用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呼吸衰竭,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压疮、脱管等护理风险事件,极有可能会威胁加剧对患者身体的伤害,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加强对此类风险事件的防范[1]。

循证护理是一种不同于常规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可通过循证的方式来提高护理措施的针对性。

本次实验中便重点探究了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实际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选取74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时间2020年2月至12月,均为重症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危重症外科手术而导致转为危重症患者,而且患者均符合机械通气治疗标准,未合并有全身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等情况,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 中医辨证的养生指导在优质服务中的作用[7]。

中医辨证的养生指导与放疗方法结合, 强调情志的疏导及心理健康, 给予不同患者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例如阳虚患者, 最好安置在向阳温暖的房间, 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做好气象护理。

除了与患者说明必要的事项外, 多与患者交流, 多开导, 提升自我的素养并能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例如顺应四时节气, 注重日常调养等, 设置健康专栏,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 肿瘤放疗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提升医院护理服务的工作质量, 进而降低纠纷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1]滕菲菲. 磁共振功能成像分析肿瘤异质性在放疗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 2017.[2]魏常博, 余东升.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肿瘤放疗增敏中的研究进展. 口腔疾病防治, 2017, 25(11):744-748.[3]吴敏, 刘宇, 刘小燕, 等. 优质护理在肿瘤科日间病房中的运用.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4, 29(2):146-147.[4]熊小玲, 刘杰, 朱丽萍, 等. 2010-2014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时间趋势分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 21(10):1002-1004.[5]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ncer J Clin, 2011, 61(2):69-90.[6]陈广育, 冯杏.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36):173-174.[7]方绍芹. 中医护理技术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29):253-254.[8]梁彩虹. 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20):147-148.[收稿日期:2019-01-21]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卜惠弟【摘要】 目的 探讨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

方法 92例拟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 按照简单、随机化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 每组46例。

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循证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循证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患儿死亡情况及存活者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 干预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

结果 循证组和常规组死亡率分别为2.17%(1/46)、6.52%(3/46),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5, P=0.307>0.05);循证组存活者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5.86±1.12)d、(12.77±2.06)d, 均短于常规组的(7.16±1.15)、(16.85±2.43)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2、8.509, P=0.000、0.000<0.05)。

干预期间, 循证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8.70%、并发症发生率为4.35%, 均低于常规组的34.78%、21.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循证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3.48%, 高于常规组的71.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康复, 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和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家属满意度, 对死亡率的影响与常规护理模式相当。

【关键词】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循证护理模式DOI:10.14164/11-5581/r.2019.17.066Study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U Hui-d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Critical Medicine, Dalian Children’s Hospital, Dalian 11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2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b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evidence-based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and randomized method,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l, and evidence-based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l and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Comparison was made on mortality, survivors’ duration of ventilator-assisted therapy,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unplanned extubation and complications during intervention,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after intervention作者单位: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儿童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通讯作者:崔妮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rate between evidence -based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 respectively as 2.17%(1/46) and 6.52%(3/46) (χ2=1.045,P=0.307>0.05). Evidence-based group had shorter duration of ventilator-assisted therapy and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respectively as (5.86±1.12) d and (12.77±2.06) d than (7.16±1.15) and (16.85±2.43) d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5.372, 8.509, P=0.000, 0.000<0.05). During intervention, evidence-based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as 8.70%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4.35% than 34.78% and 21.74%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evidence-based group had higher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family members as 93.48% than 71.74%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and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and its impact on mortality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conventional nursing.【Key words】 Severe pneumonia; Respiratory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病, 多见于婴幼儿, 可进展为呼吸衰竭, 对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更为严重。

临床上针对此类患儿, 常主张实施机械通气治疗, 可维持呼吸功能, 但治疗期间可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及并发症等, 影响康复进程和疗效[1]。

常规护理模式虽有一定作用, 但是难以达到患儿及家属的满意。

循证护理模式主张寻找证据支持, 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