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

小儿重症肺炎
小儿重症肺炎

A

型题

1

1.小儿重症肺炎,最常见得酸碱平衡紊乱就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度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2.重症肺炎患儿出现脑水肿及中毒性脑病时表现为

A.突然出现高热

B.血压降低

C.两眼凝视上翻,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D.前囟紧张,脑脊液有明显异常

E.以上全对

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最有诊断价值得就是

A.起病急,病情重

B.喘憋重

C.血白细胞总数高,核左移

D.合并脓胸、肺大疱

E.双肺罗音密集

4.小儿支气管肺炎,激素应用得适应症不包括

A.中毒症状明显

B.严重喘憋

C.脑水肿

D.严重咳嗽

E.中毒性脑病

5.婴幼儿肺炎最主要得病理生理改变就是

A.低氧血症

B.高碳酸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6.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需用药至

A.体温正常即停药

B.体温正常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时停药

C.咳嗽减轻后即停药

D.血象正常前即停药

E.血常规正常后即停药

7.支气管肺炎与支气管炎鉴别得要点就是

A.发热、频咳

B.气促

C.呼吸音减弱

D.肺部固定得细湿罗音

E.血象示白细胞增多

8.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得主要病原为

A.腺病毒

B.鼻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

9.早期确立病毒性肺炎得方法就是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病毒分离

C.胸片

D.双份血清抗体测定

E.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10.重症肺炎与轻症肺炎得诊断主要就是依据

A.体温得高低

B.咳嗽得轻重

C.有无呼吸困难

D.肺部罗音得多少

E.有无其它系统得受累

11.支原体肺炎确诊得依据就是:

A.冷凝集实验阳性

B.X线胸片阴影呈游走性

C.有家庭内小流行

D.咳嗽重而肺部体征不明显

E.以上都不就是

12.治疗肺炎球菌肺炎应首选:

A.青霉素+链霉素

B.青霉素

C.先锋霉素

D.灭滴灵

E.庆大霉素

13.小儿肺炎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得措施就是

A.输碱性溶液,使PH值恢复正常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改善通气功能

D.使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

E.以上都不就是

14.支气管肺炎得治疗中,哪项就是错误得

A.首选青霉素

B.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

C.支原体肺炎选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

D.复方新诺明可适用于任何年龄得小儿

E.葡萄球菌肺炎抗生素治疗总疗程为6周

15.腺病毒肺炎具有如下特点,但除外

A、 6个月至3岁婴幼儿多见

B、多为稽留高热,少数为弛张热

C、肺部体征出现早,可闻及湿罗音

D、易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与中毒性脑病

E、 X光肺部显示片状阴影或病灶周围性肺气肿

型题

A

2

1.3个月女婴,咳嗽5天,发热4天,门诊以肺炎收住院,3天后突然气急、青

紫、呻吟,脉搏160次/分,呼吸70次/分,唇周发绀,左肺背部呼吸音降低,叩诊鼓音,最可能得诊断就是:

A.左侧纵膈肿瘤并发胸腔积液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发左侧气胸

C.腺病毒肺炎

D.支原体肺炎并发渗出性胸膜炎

E.支气管异物并发肺不张

2.1岁半,男孩,高热、咳嗽、紫绀、惊厥、昏迷,双肺满布细湿罗音,心率180次/分,肝右肋下3cm,立即给予以下处理,其中哪项不妥:

A.西地兰

B.酚妥拉明

C.地塞M松

D.甘露醇

E.速尿

3.1岁,男孩,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首先考虑

A.高热

B.脓气胸

C.酸中毒

D.心肌炎

E.肺炎加重

4.男孩,1岁,高热一周,精神不振,咳嗽频繁,面色灰白,阵发性喘憋,可见鼻扇与三凹征,双肺下稍叩浊,呼吸音减低,双肺下闻及小水泡音,实验室检查:WBC9、0×109/L,N45%,L55%,,胸部X线片示双肺片状密度较淡阴影,伴明显肺气肿,最可能得诊断为

A、支原体肺炎

B、肺炎链球菌肺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腺病毒肺炎

E、霉菌性肺炎

5.男婴5个月,因受凉突然喘憋急诊入院。病后轻咳,低热。入院体

检:T37、5℃,烦躁,气促,口周紫绀,心率196次/分,心音被哮鸣音掩盖,吸气末少量中细湿性罗音,腹软,肝肋下3cm,剑下3cm,脾未触及。WBC9、8×109/L,N45%,L55%,以下哪一项诊断可能性最大?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白色念珠菌性肺炎

D、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E、肺炎支原体肺炎

6.10个月婴儿,高热,咳嗽一周入院。查体:嗜睡,气促,面色苍白,鼻扇,三凹征阳性,前胸有猩红热样皮疹,两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化验:血

WBC25×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X线检查:两肺点片状阴影,右下肺有致密阴影,考虑诊断最可能就是

A、肺炎双球菌肺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E、支原体肺炎

7.2岁小儿,突发高热咳嗽,经治疗3天无效住院。入院次日突然烦躁,气促加剧,R66次/分,紫绀,心率170次/分,脉搏微弱,血压9、3/6、

7kPa(70/50mmHg),右肺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语颤消失,左肺有少量中小湿罗音,肝大右肋下3厘M。首要得措施就是

A、紧急化验末梢血象

B、迅速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

C、立即静滴苯甲异恶唑青霉素及卡那霉素

D、即行右侧胸膜腔穿刺

E、即作心电图检查

8.10个月女婴,发烧,咳嗽,气喘4天,一小时前突然烦燥不安,呼吸困难加重。查体:双肺密布中小水泡音,心率170/分,心音低钝,肝肋下2cm,诊断最可能就是

A、肺炎+心肌炎

B、肺气肿

C、肺炎+气管异物

D、肺脓肿

E、肺炎+脓胸

9.1、5岁,男孩,发热咳嗽半月,气促1周。体温39℃,呼吸60次/分,脉搏182次/分,有三凹征,双肺少许干湿罗音,心音低钝,肝肋下2cm。为进一步确诊病原,下列措施哪项最快速?

A、血象检查

B、咽试子、痰、血培养

C、X-线胸片

D、病毒分离

E、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10.1岁男孩,稽留高热5天,频繁咳嗽,阵发性喘憋,体温40℃,嗜睡,面色灰白,轻度发绀,气促,吸气三凹,左肺呼吸音降低,双肺未闻及罗音,肝肋下2、5cm,脾肋下3cm。胸片示左下肺大片密度较淡阴影,已用青霉素治疗6天无效,为尽快做出病原诊断,首先应选择得检查就是

A、白细胞计数

B、痰液细菌培养

C、咽拭子分离病毒

D、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E、双份血清抗体滴定度检查

11.4个月女孩,因发热,咳嗽,喘憋2天入院,T37、8℃,鼻翼扇动,口周轻度发绀,三凹征明显,两肺满布哮鸣音,水泡音不明显,心率144次/

分,WBC5、0×109/L,N37%,L64%,本例诊断最可能考虑为

A、腺病毒肺炎

B、支原体肺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E、肺炎双球菌肺炎

12.1岁肺炎患儿,突然气喘加重,烦躁不安,紫绀,心率160次/分,右肺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减低,肝肋下2、5cm,X线示纵膈向左侧移位,最可能得诊断为

A、脓胸

B、张力性气胸

C、心力衰竭

D、肺不张

E、支气管异物

13.8个月婴儿,发热5天,精神差,频咳,喘憋,轻度紫绀,左下肺听诊呼吸音弱,叩诊呈浊音,白细胞6、4×109/L。做出病原诊断应首先作哪项检查?

A、痰液细菌培养

B、病毒分离

C、胸片

D、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E、双份血清抗体测定

14.10个月婴儿,发热,咳嗽6天,呼吸30次/分,双肺可闻及少量易变得中、粗湿罗音,肺部叩诊正常。初诊为: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上呼吸道感染

D.毛细支气管炎

E.支气管哮喘

15.2岁,患支气管肺炎,经治疗二周好转后,体温又复升,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加重,查体右肋间隙饱满,叩之发浊,此时最适宜得处理就是

A、改用强有力得抗生素

B、西地兰

C、诊断性胸穿

D、抽血送培养做药敏

E、肾上腺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

型题:1、E 2、C 3、D 4、D 5、A 6、B 7、D 8、C 9、E 10、A

1

E 11、E 12、B 13、C 14、D 15、C

A

型题:1、B 2、D 3、B 4、D 5、D 6、B 7、D 8、E 9、E 10、2

D 11、D 12、B 13、D 14、A 15、C

小儿重症肺炎

婴幼儿重症肺炎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病例。症状重,处理难度较大,有些病例反复发作。因此我们要认识其发病机制,和主要病因与诱因、临床过程中呈现的不同状态,合理和规范化临床治疗对策,是病情好转避免呼吸衰竭的关键。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许多新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菌株的感染成为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毒性和支原体性肺炎也显著增加。 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 病原体直接侵袭,机体反应性改变,免疫机制参与,三者共同作用。 二、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逐渐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多数热型不规则,亦有表现弛张热或稽留热。其它表现还有进食困难,呕吐,腹泻等,少数有些有皮疹。 常见体征包括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烦躁、紫绀、矛盾呼吸等。听诊有喘鸣音/湿罗音。肺泡含气量增加时,膈肌下移使肝下界下移。 X线胸片示肺内斑片状影,可明确肺炎诊断。 病原学诊断:鼻咽分泌物培养,特异抗体测定等。 三、同病原肺炎的严重状态 包括原发感染所致的全身严重状态;肺部病变的广泛程度或累及胸腔、纵膈;肺脏与其它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即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甚至MODS。 不同病原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四、婴儿重症肺炎三种临床状态及发展趋势 重症肺炎患儿临床上存在着不同的病因和病情发展过程。我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状态,有时以某种为主,也可互相交叉、重叠发生,在危重症病例多为同时存在。 1.急诊状态:肺炎患儿突然出现以下情况常使病情恶化,包括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梗阻、分泌物潴留、呼吸暂停、抽搐、呛奶、胃食道反流、呼吸肌疲劳等。此时处于潜在呼吸衰竭(impending respiratory failure)或临界呼吸衰竭(criticalrespiratory failure)状态,严重者立即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骤停。以急诊状态收入PICU患儿占2/3。 婴儿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严重度加重。病因有RSV感染、先心病肺充血、有早产史患儿、新生儿期遗留慢性肺疾患、胃食道反流、气道对各种物理化学刺激敏感,如吸入气体过冷、过热,湿度过大或不足、体位不适,吸痰过度刺激,甚至疼痛哭闹等均可诱发。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三凹征、紫绀。因均存在气道病变,加之气道窄,咳嗽能力弱,易呛奶,有时吸气音几乎消失,发生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心肺功能衰竭。很多婴儿重症肺炎(以病毒性多见)可发生气道梗阻的急诊状态。严重者可发展为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这种急诊情况可以发生在家庭、急诊室、普通病房和ICU内,常需紧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因气道高反应性常呈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也可在数天至数周内反复发生。严重时即使在气管插管常规机械通气下,亦很难维持有效通气和氧合。处理需在有经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 心跳呼吸骤停是重症肺炎急诊的最严重情况。发作时可出现急性心衰,其重要机制之一是心肺互相影响,胸腔负压的急速增加导致左室跨壁压增加,使左室搏出量下降。我院5年内共89例次,每年分别在6~10例次,即使在PICU监测条件下也仍有发生。反映了婴儿重症肺炎急诊状态的危险程度。 2.危重状态:即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重症肺炎可发展为ALI和ARDS。甚至继续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约占PICU 婴儿重症肺炎1/3,病程中也可发生上述气道高反应性等急诊事件。发生ALI或ARDS时,肺部感染启动异常全身炎症反应,有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使肺部病变迅速加重,表现严重低氧血症,普通给氧不能缓解,需要在ICU内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为主的机械通气。同时患儿可合并脑水肿、DIC、中毒性心肌炎、脓胸和胸腔积液、肺大疱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本PICU资料显示典型ARDS病例65例(11.8%),死亡44例(67.7%)。按照近年来诊断标准回顾分析显示,ALI约占1/4~1/3。 婴儿ALI的特点为:常存在肺瘀血,肺水肿,肺出血和气道高反应性等混合性致病因素,使临床症状、体征和胸片呈现多种表现。导致ARDS的原因多见于:(1)重症肺炎病原体致病力较强,如金葡菌、肺炎克雷白菌、腺病毒、EB病毒等。(2)恶性病和慢性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肺部间质病变,进而继发细菌、病毒、真菌和卡氏肺囊虫等感染。(3)在肺炎早期即出现败血症。(4)MODS时,肺成为首先受累的器官,即ALI或ARDS常是MODS动态发展过程中最先表现的状态。 3.亚急性、慢性疾病状态:反复发生肺炎病情复杂 肺炎伴随各种先天性、慢性疾病,如先心病、先天性喉、气管软化症、新生儿期遗留慢性肺疾患、肺血管炎(川崎病、Wegner肉芽肿、狼疮等)。其中先心病最为常见,因其存在肺血多和肺高压的特殊发病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护理_体会

安琪儿,让我们顺“气”自然,展翅高飞 ——一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儿四科梦铃 一.选题背景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 ~65.2%,尤其婴幼儿常见,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重症肺炎是指除肺部疾病之外,还造成了其他病变,特别季节转换时是其高发期,诸如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微循环障碍、弥散性血管凝血(DIC)等。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有极为重要的效用。因此,应密切监护,精心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对个案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为以后的个案护理提供依据。 二.文献查证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鉴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学特点,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冬春寒冷季节气候多变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跟不上,极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三.个案简介 1.一般资料 安琪儿,2月女性患儿,汉族,59.0cm ,5.00kg ,头围36.2cm ,腹围34.0cm ,家住市巨野县。现由父母照顾照顾,父母均是中专学历,父亲在职职工,母亲待业,家庭和睦,有居民医保。 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 受损 清理呼吸道无效 体温过高 咳嗽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中毒性肠麻痹 中毒性脑病

2.家族树 农民农民农民农民 58岁 56岁 55岁 53岁 职工待业 26岁 24岁 2月 3.疾病发展史 2015.11.22因“咳嗽伴发热7 天,加重4天,憋喘1天”以 “重症肺炎、类百日咳综合征 2015.12.9 阵发性咳嗽加重,咳嗽较重时 伴面色紫绀及吐奶,血氧饱和度88-92%, 喉中有痰,不会咳出,以“重症肺炎”收 2015.11.22— 12.8在我院住院 治疗,好转出院 2015.12.7 胸片示:支气管肺 炎12.9血常规 WBC21.2*10^9/L,CRP30mg/L 心电监护,抗感染、营养、退 热,雾化、吸氧、吸痰 2015.12.1 5患儿病情 好转,明日 出院 2015.12.1 5给以出院 宣教,做好 复查,随诊

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

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 护理评估 患儿何云毛毛,男性,19天,于2011年2月6日14:10由家属抱入院。 查体:T:37.2℃,P:182次/分,R:76次/分,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差,口唇,甲床紫绀,呼吸促,欠规则,可见明显吸凹征,喉充血,两肺有大量痰鸣音及湿罗音,肝肋下剑突约3.5cm可触及,脾未触及,心率快,律齐,新生儿反射减弱。 诊断为: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 入院后经吸氧处理,血氧可维持79%。但呼吸促仍明显,血氧分析:PH:7.18 PaO2 :39mmHg PaCO2 :78mmHg SO2 :58% FiO2 :20.9% BE:-0.5mmol/L(吸氧状态下)。予CPAP机辅组呼吸,参数为:压力:4cmH2o FiO2 :30% 流量:6L/min。予哌拉西林舒巴坦150mg静推,并予西地兰5mg静推,每日雾化后叩背吸痰两次,插胃管洗胃并留置胃管,鼻饲配方奶30ml/3h。病情稍好转于2011-02-07撤CPAP机予鼻导管吸氧1L/min,其他治疗同前。患儿病情好转后与2011-02-17出院。 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过多,无力排痰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衰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病情危重机体体抗力下降有关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 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温度24~26度,湿度55%~65%。取半坐卧位,使横隔下降,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呼吸运动。对其烦躁。哭闹采取措施,使其安静,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是使用镇静剂。减少刺激,护理工作集中进行,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使用鼻饲喂养并给予静脉营养。 2、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清除患儿鼻痂及鼻分泌物,协助拍背,痰多时应及时吸痰。因患儿病情危重改用CPAP机辅组通气。密切观察CPAP机使用,正确的记录使用参数,保持管道通畅,使其能正常工作,撤机是应做好消毒。 CPAP机:CPAP即持续正压通气的英文缩写,即用鼻筛或面罩将正压气流送入气道,用此方式给氧的机器称为CPAP机。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征变化,做好皮肤口腔的护理。凡有呼吸困难,紫绀,面色青灰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记录好患儿的心率呼吸,备好抢救药品,做好防御。 3、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及用药:对于静脉营养药物,应用注射泵泵控给药,以免液体过快引起肺水肿。血管活性药:常用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为保持药物剂量的精确和用药安全,选用微量泵静脉给药。在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药物疗效,一般疗效的指标:安静,呼吸困难改善,心率减慢,食欲好转,尿量增加。用药期间详细

综合气道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气道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8-12-20T10:38:51.41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作者:田万娟[导读] 对重症肺炎患儿中开展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患儿中开展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综合气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喘憋、咳嗽、肺啰音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0%(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中开展综合气道护理可保持呼吸道通畅,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强化治疗效果,减少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关键词】重症肺炎;综合气道护理;呼吸道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airway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4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20)and conventional group(n=20). Routin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airway care at the same time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The duration of improvement of wheezing,coughing and lung plum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airway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can keep airway unobstructed,shorten the time of symptom improvement,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enhanc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airway infection. [Keywords] severe pneumonia;Integrated airway care;Respiratory infection 肺炎为常见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因小儿免疫力较差、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其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重症肺炎。重症肺炎发病部位为肺部,所以其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高,需采取有效气道护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儿童呼吸道通畅,还能够降低呼吸道感染。相关研究认为,针对重症肺炎患儿开展综合气道护理,能够促进患儿更快康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收治重症肺炎患儿40例,对其中部分患儿开展综合气道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常规组(n=20)。纳入标准:满足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胸部X线片显示片状阴影、肺部纹理增粗;存在咳嗽、发热等症状;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机械振动排痰禁忌症;治疗依从性不佳者。常规组包括女11例、男9例;年龄范围4~36个月,平均(25.4±3.6)个月;病程1~4天,平均(1.7±0.3)天。实验组包括女10例、男10例;年龄范围3~36个月,平均(25.6±3.5)个月;病程1~4天,平均(1.8±0.2)天。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输液护理、基础护理等。(1)病情观察:治疗期间需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肌张力、意识、瞳孔、体温、肠鸣音,若存在嗜睡、惊厥等情况,立即采取处理措施。(2)饮食护理:告知家长为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同时多饮水,可适当饮用果汁、牛奶、豆浆等,体温正常后可进食稀粥、面条等食物。(3)基础护理:保持病情空气流通,将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定期应用紫外线灯消毒病房,以预防出现交叉感染。保证患儿口腔清洁,定期帮助其变换体位、翻身,以预防出现压疮。(4)输液护理:穿刺过程中应做到快、准,将输液速度控制在8~10滴/min,输液后观察患儿反应。用药时应对药物效果进行及时了解,并注意配伍禁忌,若出现不良反应,则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实验组同时接受综合气道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吸氧护理:患儿吸氧过程中严格控制换流量,保证其呼吸道通畅、体内气体正常交换。吸氧3分钟后可进行气道湿化操作,以使患儿有效排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痰液。(2)雾化吸入护理:临床中治疗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雾化吸入,其可发挥保证呼吸通畅、预防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实际中可采用面罩吸入的方式,这样能够降低患儿的不适感,同时帮助患儿保持侧卧位。(3)排痰护理:吸入治疗后及时扣背,有背部两侧向中间、从下向上叩击5次。指导年龄较大患儿正确用力呼吸,以提升排痰效果。婴幼儿则可利用地心引力促进排痰,排痰时取头低位。若患儿无力排痰则应用器械辅助排痰,操作时严格控制力道和压力,吸氧时间10秒以内,若患儿病情严重,则在排痰前吸氧3分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喘憋、咳嗽、肺啰音改善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呼吸道感染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实验组喘憋、咳嗽、肺啰音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5-09-30T10:57:46.42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作者:赵培凤[导读]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观察病情:患儿有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大汗、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考虑痰液阻塞气道,需立即吸痰、吸氧。 赵培凤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272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0 例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护理方案。结果:80 例患儿治愈72 例,好转5 例,死亡2 例,转院1 例。结论:合理高效的护理方法可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护理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时期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学特点,不仅容易发生肺炎,且病情往往较重,进展快,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救治困难,临床病死高,目前仍是我国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 小儿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由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如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微循环障碍、休克、中毒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既为重症肺炎[1-2]。重症肺炎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5 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可高达21%[3]。因此,合理高效的专业护理对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意义重大。笔者就2009 年3 月~2010 年10 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0 例进行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人性化护理、心理疏导及对家属的健康宣教等所得护理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 例患儿均符合200 2 年英国胸科学会(British Thoracic Society,BTS)提出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55 例,女25 例,年龄2 个月~10 岁,平均4.5 岁,病程1~10 d 不等,平均住院天数15 d[4]。 1.2 临床表现:80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喘、呼吸频率及心率加快、发热,并发呼吸衰竭42 例,心力衰竭22 例,中毒性脑病1 例,败血症1 例,DIC 2 例,查体肺部均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有片状阴影。 1.3 治疗方法及结果:给予吸氧、解痉平喘、改善循环、镇静(必要时)、止咳化痰、营养支持、免疫调节、纠正水及电解质失衡,据痰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有心力衰竭时给予强心、利尿等处理;严重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合并中毒性脑炎给予镇静、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处理,合并DIC 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经上述治疗治愈72 例,治愈率为90%,死亡2 例,占 2.5%(死亡2例患儿均是由于年龄偏小、病程长且合并了DIC),好转5 例,转院1 例。 2 护理措施2.1 观察病情:患儿有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大汗、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考虑痰液阻塞气道,需立即吸痰、吸氧。如患儿心率>180 次/min,呼吸>60 次/min,面色苍白,尿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端坐呼吸等提示出现心力衰竭,应立即通知医生,减慢输液速度,吸氧,让患儿端坐位或高枕卧位,并准备强心利尿等药品。如患儿出现头痛、频繁呕吐、颈抵抗、尿便失禁、瞳孔异常改变,提示合并中毒性脑炎,需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需考虑药物过敏,要立即改换液体。重症肺炎患儿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 保持环境卫生:每天定时通风,室温保持在18~2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约60%,空气干燥易使痰液黏稠不易咯出,但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病菌。定时紫外线消毒,患儿痰液需放相应容器中。 2.3 畅通呼吸道:根据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婴幼儿用面罩吸氧,年长儿用鼻导管吸氧,合并呼吸衰竭使用人工呼吸器,持续吸氧可改善患儿缺氧状态。对患儿定时进行雾化、吸痰、拍背,以利于痰液排除,减少窒息的危险性。吸痰时注意动作要轻柔,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宜的吸引管吸痰,以免损伤气道黏膜。 2.4 合理饮食:患儿不适宜进食油性较大、不易消化食物,需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富含Vit C 的水果,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食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患儿为母乳喂养则鼓励继续母乳喂养。患儿还需多饮水,以促进细菌及毒素排泻,利于减轻病情。 2.5 正确合理用药:护士在配药时需仔细查对药品,准确执行医嘱,精确配药剂量,尤其对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剂量一定要准确。另外,患儿输液时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量,一般控制在8~10 滴/min。尽量避免因滴速过快,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而致心力衰竭。 2.6 心理疏导:患儿对陌生的环境本能的有不适应感,面对陌生人的检查治疗时会哭闹、甚至拒绝输液。因此,护士对患儿一定要细心、温柔。对年长儿可解释说明输液及抽血检查等对疾病治愈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 2.7 健康教育:多与家长沟通,向其讲述防治疾病的相关知识,如患儿平时需加强锻炼,增强营养,多晒太阳及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可注射疫苗以预防肺炎、流感。 2.8 早期康复护理2.8.1 呼唤式护理实施为了促进患儿意识恢复,对昏迷患儿从开始就采用王军等[3]报道的呼唤式护理方法,即在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鼻饲、擦浴、大小便都要先与患儿交流,像对待清醒患者一样,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实施对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 小儿的神经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呼唤可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重建神经功能网络,达到重塑作用[4],从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本组病例从开始就有计划实施呼唤式护理,同时经常抚摸患儿的皮肤,增加刺激元素,促进患儿的大脑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在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昏迷患儿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其中2 例昏迷10d的患儿,经有计划实施呼唤式护理及综合康复训练,最终也恢复了意识,智力也渐渐恢复接近正常儿童水平。 2.8.2 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于昏迷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要随时把患儿的肢体置于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定时翻身,更换体位,利用手法按摩肢体关节韧带,防止肌肉韧带萎缩及关节畸形。2 例昏迷10d 的患儿经肢体康复功能锻炼,在意识恢复后不久肢体功能也很快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1]汪翼.儿科学[M].第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2]崔焱,王淑兰.儿科护理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41.[3]易慧,谢灿茂.重症肺炎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56.[4]British thorac ic society o f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BTSGu idelines for the M anagement of Comm unity Acqu iredPneumonia in Childhood[J].Thorax,2002,57(1):1.

6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及分析

6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及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重症肺炎患儿时给予系统的护理措施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0年8月儿科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对其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并比较护理前后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过7~13 d的住院治疗均痊愈出院,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对患儿进行肺功能指标的各项检测发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变明显。结论:系统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儿科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 标签:小儿患者;重症肺炎;临床护理 小儿肺炎的发生主要与其呼吸系统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特殊的生理、免疫特点有关,该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患儿体质弱、抵抗力差、肺功能发育不全,一旦发生肺炎很容易形成重症肺炎[1]。该病病情危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时的抢救和系统的护理对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所在医院对2008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分析对象均选自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其中男39例,女27例,患儿平均年龄2.37岁,平均病程3.2 d。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临床检查时均伴有咳嗽、咳痰、胸闷、发热等症状;查体发现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改变、呼吸节律改变、双肺存在干湿啰音;影像学检查发现X片肺部纹理增粗、存在点片状阴影。 1.2 急救治疗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迅速制定抢救方案,对患儿实施抗感染、营养支持的对症治疗,例如给予患儿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遇患儿气喘严重的,可增加氨茶碱类药物予以治疗。 1.3 护理措施 为患儿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基础护理,松解患儿衣物,安排患儿处于温度适宜、通风、干净的病房进行监护,护理过程要轻拿轻放,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引起患儿情绪不安;每日定时为病房消毒,每周紫外杀菌病房1次;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进食后多饮水;定时为患儿翻身、定期更换患儿的床单及被套;为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后期给药治疗。(2)呼吸道

小儿重症肺炎

A 型题 1 1.小儿重症肺炎,最常见得酸碱平衡紊乱就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度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2.重症肺炎患儿出现脑水肿及中毒性脑病时表现为 A.突然出现高热 B.血压降低 C.两眼凝视上翻,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D.前囟紧张,脑脊液有明显异常 E.以上全对 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最有诊断价值得就是 A.起病急,病情重 B.喘憋重 C.血白细胞总数高,核左移 D.合并脓胸、肺大疱 E.双肺罗音密集 4.小儿支气管肺炎,激素应用得适应症不包括 A.中毒症状明显 B.严重喘憋 C.脑水肿

D.严重咳嗽 E.中毒性脑病 5.婴幼儿肺炎最主要得病理生理改变就是 A.低氧血症 B.高碳酸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6.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需用药至 A.体温正常即停药 B.体温正常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时停药 C.咳嗽减轻后即停药 D.血象正常前即停药 E.血常规正常后即停药 7.支气管肺炎与支气管炎鉴别得要点就是 A.发热、频咳 B.气促 C.呼吸音减弱 D.肺部固定得细湿罗音 E.血象示白细胞增多 8.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得主要病原为 A.腺病毒 B.鼻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 9.早期确立病毒性肺炎得方法就是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病毒分离 C.胸片 D.双份血清抗体测定 E.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10.重症肺炎与轻症肺炎得诊断主要就是依据 A.体温得高低 B.咳嗽得轻重 C.有无呼吸困难 D.肺部罗音得多少 E.有无其它系统得受累 11.支原体肺炎确诊得依据就是: A.冷凝集实验阳性 B.X线胸片阴影呈游走性 C.有家庭内小流行 D.咳嗽重而肺部体征不明显 E.以上都不就是 12.治疗肺炎球菌肺炎应首选: A.青霉素+链霉素

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分析

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1T15:11:53.1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孙佳娜 [导读] 严格执行医嘱,控制用药的速度,严密观测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做出应对,合理喂养,才能帮助新生患儿尽早康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目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是儿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病例,症状重,处理难度大,部分患儿易反复发作,现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式和护理体会,做出归纳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展开提供依据。方法:就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病例中,选取30例进行分析,对患儿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措施和体会做出总结。结果:在患儿采取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后,患儿的治疗大多顺利完成,且在预期时间内康复。结论:对新生儿重症肺炎采取特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患者病情的转归、预后、并发症的防止、不良反应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重视。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 肺炎是婴儿时期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不足半岁的婴儿,肺炎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Ⅰ],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株的感染成为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肺炎较为常见的感染菌有B族链球菌,G-肠道细菌和巨细胞病毒,通常为院内感染,是早发性脓毒血症的一部分,呈双肺弥漫性病灶,一般在出生一周左右才会发现,且肺炎仅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该病的发病,由病原体的直接侵袭、机体反应性改变、免疫机制参与三者共同作用。 1、临床资料:2013-2015年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的近300例病例中,选取30例,平均年龄为18天,其中男婴18人,女婴12人,均有发热、咳嗽、气促、烦躁、呛奶、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主要给予抗生素、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能量合剂等应用,治疗时间为10天至50天不等,其中痊愈29例,转院1例。 2、护理方式 2.1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干净舒适安静、空气清新畅通,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60%上下,新生儿采取半卧位,使横膈下降,增大胸腔的容积,利于宝宝的呼吸运动,并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部分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的情况,此时应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帮助其安静下来,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必要时给与少量镇静剂,使其安睡,执行医嘱中各种治疗应尽量集中完成,以确保新生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少食多餐。 2.2 针对性护理: 2.2.1 呼吸道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必要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适中一般为1-2L/min[Ⅱ],氧浓度一般为30%左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鼻导管不能插入太深,1-2cm左右为宜,以免插入太深引起患儿的咳嗽加重缺氧。护士需要及时清除患儿鼻痂和鼻腔分泌物,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2-3次/日,防止口腔炎,并协助患儿翻身,保持侧卧位,作体位引流,促进痰液的排出,以免痰液堵塞引起窒息,痰液粘稠时,可采取超声雾化吸入。 2.2.2 镇静退热:重症肺炎易伴随高热,患儿体温在38℃以上时,采取温水擦浴腋下、腹股沟等处,体温下降至38℃以下即可,有个别体温在39℃左右时,应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必要时遵医嘱给与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生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高热时极易出现惊厥,会加重脑缺氧,引起脑水肿,需紧急处理,此时应让患儿平躺,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抢救,高流量吸氧吸痰,预防窒息,此时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2.2.3 呼吸衰竭的护理:新生儿患重症肺炎时,由于病原体的刺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Ⅲ],此时应采取器官插管机械通气,做好人工气道患儿的护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及时吸痰。 2.2.4 心力衰竭的护理:心衰是新生儿重症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憋喘,给予镇静吸氧后不见好转,脉率增快、下肢水肿,此时护理上要格外注意,适当限制液体输入量,减轻心脏负荷,给予洋地黄,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注意心率的变化。 2.2.5 中毒性脑病的护理:主要原因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护理应以保持气管通畅、改善缺氧为主,执行医嘱改善脑水肿。 2.2.6中毒性肠麻痹的护理:新生儿若出现严重的腹胀、胃肠功能衰竭,应首先放置胃管,抽尽胃内容物,给与肛门排气,执行医嘱给予胃黏膜保护药。 2.2.7 DIC、休克的护理:此时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患儿的体温和皮肤的湿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尽早处理。 3、病房要求: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严忌对流风,室内保持安静,利于患儿休息和治疗,及时更换患儿尿布,每天更换床单和被罩。 4、讨论:就以往病例分析,只要护理恰当,严格遵循医嘱,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会大大降低,30例病例中仅有6例出现呼衰或心衰的并发症,在加强护理后,病情转归。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要求很严格,除了需要具备耐心细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之外,还应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因为医学永远都在不断发展,日益更新。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人员须详细记录患儿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控制用药的速度,严密观测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做出应对,合理喂养,才能帮助新生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Ⅰ]刘光慧,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01 [Ⅱ]李娟芬,婴儿重症肺炎的护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17(3):129 [Ⅲ]王春芳,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小儿重症肺炎

A1型题 1.小儿重症肺炎,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度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2.重症肺炎患儿出现脑水肿及中毒性脑病时表现为A.突然出现高热 B.血压降低 C.两眼凝视上翻,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D.前囟紧张,脑脊液有明显异常 E.以上全对 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最有诊断价值的是A.起病急,病情重

B.喘憋重 C.血白细胞总数高,核左移 D.合并脓胸、肺大疱 E.双肺罗音密集 4.小儿支气管肺炎,激素应用的适应症不包括A.中毒症状明显 B.严重喘憋 C.脑水肿 D.严重咳嗽 E.中毒性脑病 5.婴幼儿肺炎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A.低氧血症 B.高碳酸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6.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需用药至 A.体温正常即停药 B.体温正常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时停药C.咳嗽减轻后即停药 D.血象正常前即停药 E.血常规正常后即停药 7.支气管肺炎与支气管炎鉴别的要点是A.发热、频咳 B.气促 C.呼吸音减弱 D.肺部固定的细湿罗音 E.血象示白细胞增多 8.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为 A.腺病毒

B.鼻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 9.早期确立病毒性肺炎的方法是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病毒分离 C.胸片 D.双份血清抗体测定 E.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10.重症肺炎和轻症肺炎的诊断主要是依据A.体温的高低 B.咳嗽的轻重 C.有无呼吸困难 D.肺部罗音的多少

E.有无其它系统的受累 11.支原体肺炎确诊的依据是: A.冷凝集实验阳性 B.X线胸片阴影呈游走性 C.有家庭内小流行 D.咳嗽重而肺部体征不明显 E.以上都不是 12.治疗肺炎球菌肺炎应首选: A.青霉素+链霉素 B.青霉素 C.先锋霉素 D.灭滴灵 E.庆大霉素 13.小儿肺炎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A.输碱性溶液,使PH值恢复正常

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体会总结了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为婴幼儿的护理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对30例重症肺炎婴幼儿,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护理,主要进行了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并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各方面的护理,30例重症肺炎患儿都全部治愈出院。患者家属对本次的护理措施表示满意。结论对重症肺炎的婴幼儿进行的相应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此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辅助功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标签:婴幼儿;重症肺炎;护理体会 重症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经常发生在秋冬季或气温变化明显的时间,而且这种病在婴幼儿身上的发病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婴幼儿的身体的抵抗力差,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很容易使身体受到病毒的侵入,从而患上疾病。肺炎病毒是一种传播性很强的病毒,气候及温度的骤变就会很快的发生,对一些婴幼儿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胁。婴幼儿患病后就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这种疾病就要及时治疗,避免危及孩子生命。因此在护理上要特别注意各个方面的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患儿的病情加重。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对30例重症肺炎婴幼儿进行了相应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重症肺炎婴幼儿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个月~3岁;住院10~18 d,平均15 d;入院时,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咳嗽、烦躁、呼吸困难、喘憋、气促、发绀,肺部听诊音等症状;有发热21例,9例婴儿反复呛奶,口吐白沫,并有三凹症,食欲差等症状;对患儿的治疗上采取氧疗、抗感染、强心、血管扩张剂、激素、利尿剂、能量合剂等抢救方法。 1.2 方法对患儿的护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护理。 1.2.1 给患儿提供适宜环境给患儿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这样可以保证患儿有充足的睡眠,谢绝更多的外人探视,这样可以防止交叉感染。注意患儿的冷暖,不要让孩子着凉,避免病情的加重,患儿睡觉时,不要让被子漏风。保持患儿的病房空气流通,空气新鲜,还要保证病房的阳光充足。因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避免对流风[1]。室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每天都对病室进行消毒,主要使用2%过氧化氢空气喷雾进行消毒2次,还进行循环风消毒1次,这样就可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洁。 1.2.2 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畅通可以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泄,从而减轻喘憋、改善缺氧状况[2]。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措施是呼吸道湿化及吸痰。呼吸道湿化多采用雾化吸入,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

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段幸

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段幸 摘要】目的:探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 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患儿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患儿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痊愈44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95.0%。;本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退热时间3.0±1.6d,肺罗音消 失时间4.5±1.0d;患儿有不良反应发生,包括1例感染、1例腹胀。本组不良反 应率为2.5%,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较快,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CPAP持续正压通气;护理体会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童群体中较为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感染肺炎后除了 引起肺炎外还能够引发脑炎、心肌炎等其他系统疾病,因此对小儿的健康威胁较 大[1]。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供给氧气的治疗方法,自197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以及有效通气的特点。小儿重症肺炎通常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影响,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 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作为研究对象,年龄9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2.9±1.0)岁;其中男孩46例,女孩34例; 发病时间4-16天,平均病程(2.1±1.8)d。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63例、肺部哮鸣音69例、弛张热68例、咳嗽69例、憋喘65例、胸痛63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都采用CPAP治疗,同时采取以下护理措施[2]。 1.2.1基础护理:严密观察是进行护理干预的重要步骤,也是及时发现并发症 和异常情况的关键手段,在进行护理观察时一定要进行充分了解。首先要完成基 础性的护理,包括每天的输液、环境、饮食、排泄护理等,提供较高的护理质量 服务。不时在进行护理时,一定要保持春风化雨的姿态,用爱心和耐心去对待患者,特别是要注意前加强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确保患者的身体情况符合术后的需求。 1.2.2营养护理:遵医嘱进行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营养。营养制剂一般包括复 方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制剂、脂肪乳、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脂 溶性维生素等,浓度、成分各异,可以根据病人营养需要自由组合、配制。除以 上必需营养素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对病人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物质[3],如谷氨酰胺、精氨酸、肉碱、ω-3脂肪酸等。营养素必须完整,即必须足量给予所有必需 营养物质。静脉营养使用注意滴数与浓度,遵医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注意纠正 低蛋白血症。 1.2.3促进排痰护理:有效咳痰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一些患者不能掌握有 效的咳痰方法导致呼吸道被痰液堵塞加重呼吸症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在深 呼吸之后采用“二步咳痰”法,来提高咳痰有效性,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做胸部 叩击,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体位引流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排痰。

3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体会

3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方法与效果,为推广临床治疗体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2)d,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要及时进行氧气和呼吸机配合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纠正心力衰竭,合理选择抗病毒与抗菌药物。 标签: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抗菌药物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的重症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等[1]。多需要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包括通气、药物治疗等[2]。在发生机制上,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人鼻咽腔中,约1/4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一旦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使肺炎球菌潜入人体,引起黏膜性疾病以及脑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等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研究表明,肺炎球菌肺炎在重症肺炎中的比例达50%,在致死性肺炎中的比例更高。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可使儿童流感相关性肺炎住院病例减少45%。本科2009年3月~2011年4月对30例小儿重症肺炎根据病情进行了不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30例,30例患儿的诊断均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发热超过39℃以上伴咳嗽1周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无反应。男20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3.22±0.63)岁。病程3~15 d,平均(8.22±1.21)d。30例患儿均有咳嗽及发热,体温39.2~41.0℃,平均体温39.9℃,其中体温>40℃15例,呼吸急促20例,伴胸痛5例;听诊呼吸音减弱21例,无明显啰音8例,干鸣音3例,肺部细湿啰音2例。 1.2 治疗方法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反流窒息。及时进行氧气和呼吸机配合治疗,吸氧无效时应及时应用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纠正心力衰竭;合理选择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重症感染和全身炎症较严重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1.3 疗效判定 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3项中有1项指标未转至正常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3]。 2 结果 3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2)d,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重症肺炎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腺病毒肺炎等,在肺炎基础上易发生其他系统并发症,故死亡率相对较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1)伴明显的心脏、心血管功能障碍。(2)呼吸困难及缺氧明显,吸氧短期内症状不能缓解。(3)合并中毒性脑病,有明显中毒症状,如嗜睡、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