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初中化学9.2溶解度第1课时课件
我们在说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 液时,一定要强调“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溶剂里”这两个条件
讨论2: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即为什么必须指明溶质是什么?)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再加硝酸钾 说明: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通常情况)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恒温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升温”和“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质的 溶液,对极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来说恰好相反. 注意: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 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必须说明是“哪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要指明溶质是什么?)
讨论3: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要看在一定 温度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 存在,若存在未溶解的溶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 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方法: 在一定温度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 如果不再溶解,则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 溶解,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二、自学指导
自学内容
1分钟
P33-35
饱和溶液
自学方法 仔细阅读,并标记重点 自学要求 独立完成思考题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分钟)
1.在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里,可以继续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不能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 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对大多数溶 质来说: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 )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溶解度》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的内容。
在课题1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溶液的概念,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解的过程,溶液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
基于溶液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是定性的研究上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结晶等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物质溶解性和溶液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溶液的概念,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液的用途,会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学法上学生已经基本会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实验结论,但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能力,容易将一般规律绝对化。
【教学目标】1.通过数据或实验现象判断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说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2.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3.通过理解饱和状态,举例说明结晶现象并根据实验过程辨别结晶的两种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两者之间如何转化。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衍生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氯化钠、硝酸钾、高锰酸钾、烧杯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温故而知新】1.溶液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乳浊液_______,_______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提出问题:一种物质在水里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呢?引入新课【新知探究】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探究】: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溶解度》跟踪分层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篇】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D.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2.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A.稀溶液B.降温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C.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D.投入溶质后溶质质量分数仍在改变的溶液3.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的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不是饱和溶液4.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5.如图所示三个烧杯中各倒入100mL水,依次加入硝酸钠并充分搅拌。
已知加入硝酸钠固体质量从①-③依次增多。
据图判断烧杯中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 )A.①B.②C.①和②D.全部【能力篇】一、单选题:1.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温度保持在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升温后,甲中溶解的固体一定减少C.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D.溶液中所含溶质最多的为丙2.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锌粒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铁粉3. 20°C时,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加入5g食盐,加入食盐后的溶液中,质量不变的是( )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4.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钾固体B.降低溶液的温度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5.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溶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四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作业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1)作业设计1.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A.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A【质量水平】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质量水平】3.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答案】D【质量水平】4.根据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其他溶质B .20 mL 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C .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增加D .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质量水平】5.下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A .饱和石灰水降温B .饱和石灰水表面结了一层膜C .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放进冰箱D .向饱和蔗糖水里加水 【答案】C 【质量水平】考点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solo 质量水平考查要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特征 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 温度对物质溶解能力影响认识记忆B1 U L1 基础性 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认识记忆B1UL1基础性饱和溶液的判断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6.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的判断作出评价:。
(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作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第1课时饱和溶液
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思考交流】
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 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如能转化,怎样转化?
1.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A)
A.增加溶剂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 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 有乳化作用
活
动
探
究
二 20mL水 加5g
搅拌溶解 再加5g硝酸钾 加热又
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 部分溶解 溶解
又溶解
操作
加入5克硝酸钠, 搅拌 再加入5克硝酸 钠,搅拌 ……
加热
再加入5克硝酸 钠,搅拌 冷却
现象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结论
③物质的溶 解受温度的 影响
T ℃定量 的水
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 解该溶质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
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 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及转化方法的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升在实验中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转化关系,以及结晶的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中考中属于常考内容。
本课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形成的基础上,以两个物质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状态却很少思考。
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解,所以本节课将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来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程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
2、了解结晶的现象和方法。
【教学重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3、结晶的方法。
【教学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充分理解概念中的“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和“这种溶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设疑讨论。
【学习方法】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科学实验探究、现象分析、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设疑:同学们通常在一杯水中放几袋咖啡?如果多放几袋,咖啡都能溶解吗?溶质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吗?象。
解几袋咖啡,课,吸引提出疑问“咖啡能学生的注无限制的溶解吗?”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同步训练基础达标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不能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取几根洗净的黄瓜,放入水槽中,然后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倒出的溶液比原来变浓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3.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蔗糖 B.氯化钠C.硝酸铵 D.氢氧化钠4.下述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固体搅拌,静置,5.20 ℃时,在一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放入1 gCa(OH)2有白色沉淀沉降到烧杯底部,对于上层澄清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无色溶液B.是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D.是浓溶液6.20 ℃时,往50 g蔗糖溶液中加入5 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稍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8.20 ℃时向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晶体,静置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若向其中加入2 g氯化钠晶体,静置一段时间,则溶液的质量为_____g,所得溶液为20 ℃时氯化钠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9.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100 g水中溶解的质量如下表: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品约2 g放入烧杯中,加入25 ℃、100 g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为苯甲酸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初三化学溶解度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余亮 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你知道,人为什么在死海里不会沉下去吗? 为什么海滩边的盐没有溶解在海水中呢?
生活中,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它能不能 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探究活动一
探究:室温下,20mL水能否无限制地溶解氯化钠或硝酸钾
2.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氯化钠固体,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溶质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3. 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
的办法把他们鉴别开?(注意:在实验室里,任何时候 都不能尝溶液的味道。)
把一滴试样滴在玻璃片上晾干或烘干,有白色痕迹 出现的,原试样是氯化钾,蒸馏水是纯水,晾干后 没有痕迹。
谢 谢!
冷却
KNO3的 饱和溶液
热水
加热
热水
冷水
要求:仔细阅读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分享
实验三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盛有氯化钠的
__加__水_____ 可
饱和溶液的小烧 固体溶解,以使氯化钠的
杯中加入20mL水,无色溶液 饱和溶液变成
搅拌2-3分钟。
不饱和溶液
再用玻璃棒蘸取 一滴溶液到表面 皿上
__________ 可 以获得晶体
结晶
KNO3的 硝酸钾晶体从 不饱和溶液 溶液中析出
硝热酸冰钾实晶验体
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硝酸钾从溶液中 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的方法
降温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降温 结晶
蒸发溶剂
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2.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课前预习】:1. 叫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饱和溶液?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课堂探究】一.【问题1】、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活动与探究】:1、阅读P33《活动与探究》确定实验方案(方案交流互补共享)2、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结论: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3、交流讨论:(1)、“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2)、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是什么?二、【问题2】、硝酸钾作为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活动与探究】:1、阅读P34《活动与探究》确定实验方案(方案交流互补共享)2、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归纳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讨论】:1.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3、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讨论写出)五、结晶:。
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课本p34-p35,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
【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课堂反思】:(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课堂练习】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比浓溶液含溶质少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20℃时,在一只试管里盛10g水,放入0.1g熟石灰,搅拌,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的液体,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的溶液B.属于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D.属于浓溶液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4.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 )A.一定相同B.一定不同C.可能相同D.无法判断5.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时,200克很稀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降低温度接近0℃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C.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反馈检测】1.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从1L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取出100mL液体,则原溶液发生的变化是( )A.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B.溶液中会析出晶体C.溶液中只有溶剂减少了D.溶液中溶剂和溶质都减少了3.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极稀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可能变成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5.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6、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B.加入溶剂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7.20℃时,往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课题(教科书版本)授课学校授课时间教学设计及授课人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性质:本课题是第九单元溶液第二节溶解度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定性认识物质溶解的基础上,继续从定量的角度去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
地位: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等溶液,对溶液和溶解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从化学角度去研究。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酸、碱、盐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
本节课是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很好素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去认识溶解度,享受互助的乐趣,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情分析有利因素:学生已经知道固体物质在水中是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最终是会达到饱和状态的;学生也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不利因素: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于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缺少思考。
教学目标1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难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仪器药品烧杯、玻璃棒、水、氢氧化钙、硝酸钾、酒精灯演示文稿视频(刘翔在xx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其他资源导学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导课:感受生活中的控制变量法。
体会生播放视频(刘翔在xx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引导学生思考,冠军获得的条件。
播放视频(刘翔在xx年雅典奥运会夺冠)让学生讨论判定刘翔为冠军的条件有哪些?并追问在下列4种情况下是否可判定刘翔为看视频,讨论交流刘翔获得冠军的条件有哪些?体会采用控制变以视频激发兴趣,同时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对物质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讨论:(1)烧开水的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锅内有什么现象?什么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打开汽水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小结:气体的溶解度与 、 有关, 越高,溶解度越小; 越大溶解度越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题2_溶解度
2.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 加入1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 有部分未溶解,加入10克水后,固体全 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 度下,该物质在100 g溶剂(通 常溶剂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7)取大约20mL的水于玻璃杯中,不断加入食盐(边加边 搅拌)至溶液中有少量固体残留时,此时实验溶液已达到状
态,然后小心倒出一部分溶液,再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经 搅拌后可见,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1)向10mL水中不断地加入少量食 盐,将会出现的现象: 食盐慢慢溶解,最后不再继续溶解。
(2)向10mL冷水中不断加入蔗糖, 将会出现的现象: 蔗糖慢慢溶解,最后不再继续溶解。
(1)溶解度概念要认清四个要素:“三个前提(缺一不可)”条件下的“一个克数”。
三个前提 ① 一定温度 ② 100 g溶剂 ③ 饱和状态
一个克数(单位一定是 克)
所溶解某溶质的最大克 数――溶解度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室温20℃)
溶解性的 分类
溶解度
易溶 >10g
可溶 1~10g
微溶 1~0.01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 解 度
执教: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 罗新春
上课前请同学们: 准备好化学教材! 准备好化学笔记!
化学老师期待你们能用最 好的状态来完成40分钟的 化学学习!
厕所清洁剂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4张PPT(市优质课一等奖)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难点: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归纳
挑战一
再加5g氯化钠
15ml水
氯化钠
20ml水
氯化钠溶液
操作 现象
加入5克氯化钠,再加入5克氯化 再加入15ml水,
搅拌
钠,搅拌
搅拌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剩余的又溶解了
结论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升温 降温
饱和溶液
2
6
5
7
3
1
4
1.在厨房里有一体积相同,且无
污染的饱和食盐水、蒸馏水各一杯,
请你设计多种合理方法,予以区分。
1.品尝 2.加入少量食盐观察是否溶解 3.分别蒸发,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
2.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
化: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B )
A.m1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m2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m3 一定是饱和溶液 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可能是2g
•
挑战二
硝酸钾溶于水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20ml水
操作
加入5克硝酸 钾,搅拌
再加入5克硝 酸钾,搅拌
化学: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_溶解度(课件)(1)
/
170
160 150 140
. .
硝 酸 钾
110 100 90
.
.A
(2)溶解度曲线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0
. .
10 20
.
30
.
.
40
50
60
70
80
温度/℃
90
100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硝 酸 铵
/ g
练习: 68 3、在___℃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134g 度相同,都约为______。 小于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结晶
烧杯嘴靠玻璃棒 玻璃棒靠 三层滤纸
滤纸边缘比 漏斗口稍低 滤液液面低于 滤纸的边缘
滤纸紧贴漏斗
漏斗末端靠 烧杯内壁
主板书
蒸 发
主板书
对比
溶 解 度
8克
0.01克
A B C 温度
2.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课堂小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①加水②升温
不饱和溶液
①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3.结晶
(1)蒸发溶剂结晶。
(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
加溶剂、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加入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
冷却
蒸发 溶剂
结晶
注:以上为通常情况,不适合所有的物质。
3.晶体的获得
(1)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
(2)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能力随温度的
下降明显下降的物质)
(1)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 “不饱和”才有意义。
取少量冷却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与小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 钾固体,观察高锰酸钾能否溶解?
讲授新课
【实验9-5】探究在室温下,溶质溶解质量随溶剂质量变化情况。
20mL水 加5gNaCl 搅拌 再加5gNaCl 再加10mL水 注意:玻璃棒搅拌尽量不要碰到烧杯内壁和烧杯底部。 以不发出声音为准!
【实验9-5】探究在室温下,溶质溶解质量随溶剂质量变化情况。
20mL水 加5gNaCl
搅拌
再加10mL水氯 化钠溶解说明 再加5gNaCl 再加10mL水 了什么?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导学
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课题内容。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什么是溶液?
2.物质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二、预习自测: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一般有两种方法:
⑴观察溶液底部有无________的溶质;
⑵溶液底部若无固体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另加入__________,若______则溶液饱和。
3.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为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
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饱和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
1.食盐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20mL)的水中呢?阅读P33,(活动与探究)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过
l
2.硝酸钾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20mL )的水中呢?阅读P34,(活动与探究)确定实验方案(可以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上述实验过程中改变温度或改变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通常有以下转化关系:
−−−−−−−−−−−−−→←−−−−−−−−−−−−−加( )、一般( )温度( )溶剂、加入( )、一般( )温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上述实验过程中降低温度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过程析出了溶质晶体(有几何形状的固体),这一过
程叫做_______。
除了降低温度可以结晶外,你还知道其他的结晶方法吗?
三、拓展提升:
1.判断方法:
(1)在一定温度下,观察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固体溶质存在,如___,且溶质的量___,则该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若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则该溶液(“一定”、“可能”、“不一定”)是___饱和溶液。
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判断?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
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浓溶液____(“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____是不饱和溶液。
2.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要___。
即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___的。
例如20 ℃时的NaCl 饱和溶液肯定比20 ℃时的NaCl 不饱和溶液浓。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
1.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不变下,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 .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 .20oC 时,向50g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5g Na2CO3粉末,溶液的质量是55g
D .20oC 时,从50g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取出5g ,剩下的45g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2.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要浓
B .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 .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 .在说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时,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
前提条件下才有意义。
3.要确定t ℃时,溶有某固体溶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溶液B.把溶液冷却C.加入一些该固体D.倒出一些溶剂
4.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mL 水,固体全部消失。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水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后作业
1.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3.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
4.在厨房里有一体积相同,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蒸馏水各一杯,请你设计合理方法,
予以区分。
①
②
③
5.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m2 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m3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m2 和m3溶液浓度可能相等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6.将一充满干燥、纯净二氧化碳的小试管倒置于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
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钙溶液是否仍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