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浮生六记》的英译本

合集下载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典籍英译中的运用——以林语堂英译《浮生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典籍英译中的运用——以林语堂英译《浮生

·90·
牡丹
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为 生搬硬套的译文会晦涩难懂,在典籍英译中,语义翻
题,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的生活轨迹,字里行 译须谨慎运用。中国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具有象征性,
间流露出的恬静生活情趣和处世态度与林语堂的“性 文人用黄鹤表思乡之情,玉笛是文人抒发感情的乐器。
灵文学”极为相似。林语堂在《浮生六记》译后记中 文中的“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
表情功能为主,所以主要运用语义翻译法。《浮生六记》 sending its melodies down the fifth-moon plum-blossoms
是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译文应主要运用语义翻译。 in the city”。“yellow stork” 和“jade flute” 在 英 语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在《翻译教程》和《翻译问题探讨》中,纽马 克探讨了文本分析、翻译过程、文化词汇、隐喻、新 词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及翻译批评模式的构建等,为翻 译实践与批评提供了新视角。为兼顾作者和读者,译 者可交替采用语义和交际翻译,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 思想,实现交际目的。 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 句法结构容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本的语 作的语言特色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发挥语言 的表达功能”。语义翻译重视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 意图,而不是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无需把译文放到目 的语的文化情境中。“语义翻译认为文本的内容和形 式是统一的整体……在结构和词序的安排上力求贴近 原文,并尽量保留原文的声音效果”,它比交际翻译 更具体,更复杂,易造成超额翻译。 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
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提出了著名的交际翻 译和语义翻译法,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理论。英译中国 典籍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实现全球文化共荣的目 标。但中国典籍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译者需具备扎 实的文化和双语基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林语堂《浮 生六记》译本中的译例,以探求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 译法对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适用度。

接受视野与视野融合角度下的英译本《浮生六记》

接受视野与视野融合角度下的英译本《浮生六记》

- 226-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接受视野与视野融合角度下的英译本《浮生六记》陕西师范大学/任雨柠【摘要】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一直被视为中国翻译史上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本文从接受美学与视野融合的角度下,探讨林语堂先生在其美译标准下如何让原文及文中的文化负载词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彰显其翻译的美学标准。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文化负载词一、简述接受美学接受美学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理论以阐释学和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为文学史家姚斯(Jauss)和文学美学家依瑟尔(Iser)。

文学研究重视文本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读者对文本的接受程度,参与和理解过程。

二、接受美学与林语堂的《浮生六记》林语堂先生于《浮生六记》的英文译本,完美地印证了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中的美学标准“忠实、通顺、美”,印证了他提倡的闲适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出他在翻译方面的艺术成就。

三、“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中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每个人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经历,家庭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都会形成个人不同的期待视野。

因此,译者就必须尽量译出原文本内涵的文化信息。

1.“闺房记乐”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

“闺房记乐”是古代少有将夫妻趣事写的如此生动活泼,俏皮清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林语堂所做之序中也毫不吝啬他的赞美之词: “芸,我想,是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因而,这个最可爱的女人是怎样的?林语堂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译句: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At this time the guests in the house all wore bright dresses,but Yun was clad in a dress of quiet colour,and had on a new pair of shoes.Of a slender figure,she had 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 ,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 Her eyebrows were arched and in her eyes there was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softrefinement. The on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slightly inclined forward, which was not a mark of good omen. There was an air of tenderness about her which completely fascinated me.作者再见芸时,是年冬一个婚嫁场合,在如此喜庆的场合,长待深闺的女子们人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如林译bright 一词,其意有明丽,鲜明之意,无非要突出姑娘们想惹得自己意中人关注的眼神,译者又用一个but 一词,凸显了强烈的转折,将大家的目光立刻引到了这个衣着清新素雅,与众不同的姑娘身上,而quiet 一词,真可谓是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芸衣着清淡,深层更突出了作品中女主人公恬淡自如,不争不噪的性格特点。

浅析互文性翻译三原则的应用——以《浮生六记》两英译本为例

浅析互文性翻译三原则的应用——以《浮生六记》两英译本为例

2452020年17期总第509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互文性翻译三原则的应用——以《浮生六记》两英译本为例文/马睿朵一、 引言 互文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罗选民提出了“互文性翻译的三个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这些原则包括关联原则、经济原则和中和原则。

三种原则具备实践意义及指导性。

二、互文性翻译三原则的理解运用1.关联原则。

罗选民在讨论这一原则时,从Gutt身上获得了一些启示。

Gutt在他的《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认为,关联理论的中心主张是人类交流至关重要地创造了一种最佳关联的期望,即,听者期望他的解释尝试将以最小的处理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

(1.Gutt,2004:31-32)Gutt相信人们有某种期望:使用最少的处理来获得最有用的效果,这个概念为翻译提供了一些建议。

罗选民认为,在运用关联理论翻译互文指涉时,可以利用其经验和相关知识来减少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建立互文背景,以增进理解。

例如,在《浮生六记》中有 “天之厚我,可谓至矣”(3.林语堂,1999:2),林语堂的译本是“So altogether I may say the gods have been unusually kind to me.” (3.1999:3),白伦和江素惠的译本是“Heaven blessedme, and life then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full.”(4.2006:3) 对于古代人来说,“天”是有些神秘而令人崇敬的。

因此,“天”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互文指涉。

就字符“天”而言,如果我们从关联性原则的角度评估两个版本,林语堂的翻译更恰当。

对于英语阅读者来说,“God”比“Heaven”令人印象更深刻、更雄伟。

2.经济原则。

罗选民说:“直接、准确、到位是经济性准则的要求。

译者要在充分把握原作意图的前提下,在文化层面进行双语活动,舍弃冗余信息。

”(2.罗选民,2006:119)不同的译者在翻译文本时都有自己的想法,翻译人员应删减多余的信息,以减轻读者的负担。

《浮生六记》几个翻译版本对比研究

《浮生六记》几个翻译版本对比研究

《浮生六记》几个翻译版本对比研究《浮生六记》是一篇极具文学价值的自传体作品。

清朝人沈复于1808年所作。

由于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和研究意义,使得各方不同的翻译版本流传于世。

英译本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浮生六记》的海外知名度,目前主要以林语堂、雪莉﹒布莱克等人翻译的版本存世较多,本文对其进行综合的对比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的译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现代研究提供更好的帮助。

标签:《浮生六记》;林语堂;翻译作品翻译具有鲜明的主观性,这是由译者和原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造诣、理解层面不同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就《浮生六记》而言,其作为一部古体散文,内容多记叙家庭生活、闲情异趣、山水游记等,在其中不仅体现出作者高超的作文功力,还体现出其饶有况味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审美情趣等,读来令人眼前一亮。

不同翻译版本的存在是否能很好的表达出《浮生六记》本来的旨趣和相关要点,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明确的内容。

一、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将中国文言文翻译为其他国家的语言非常困难,林语堂先生在方面走出了伟大的一步。

林语堂先生的译作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是西方世界譯介的第一部中国古典作品。

也是最见林语堂翻译功力的译作。

他自称前后改稿不下十余次,总体上体现出了《浮生六记》本来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人物意象之美、意蕴优雅之美。

在用词上较为灵活,同时也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译文的结合,并根据原作者沈复真实的生活年代和经历加入了较多的情感因素,使得整部译作充满文化气质与情感体味。

林语堂的译作在引经据典的同时还讲究平仄韵律的变化,比如: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

林语堂翻译如下:There shall I go up the tower of winding river,when of something I wish to refresh my memory that does wither.原文是标准的五律平起式诗文,在平仄交错之间表现出了韵脚的柔和。

【试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翻译策略】浮生六记林语堂

【试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翻译策略】浮生六记林语堂

【试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翻译策略】浮生六记林语堂林语堂一生著述及译作逾五十部,在向西方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贡献卓著。

他主要以英文进行创作,其精妙纯熟的英文连以英文为母语者亦自愧不如。

林语堂代表作有三部:《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和《京华烟云》,这几部作品在欧美风靡一时。

一方面是满足西方读者了解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同时,也向西方读者宣传了中国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及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

此后,他将工作重心转为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化。

这种转变与他身居美国的生活现实和其独特的主观因素有直接的关联。

与通过译介外国作品、引进外国文化,从而发展、丰富本国文化的中国人不同,林语堂反其道而行之,选择投其所好、符合自身个性及气质并反映中国人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的中文经典,用西方人的审美眼光来审视中国文化,用适合西方人阅读口味的文字来介绍中国文化。

在林语堂的译著中,《浮生六记》最见功力,据说前后易稿十余次。

该书为清朝沈复所著自传体小说。

作品涉及生活艺术、山水景观、文艺评论、风俗民情等诸多方面。

一般认为,林语堂选译此书,一是书中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的性格气质、处世哲学恰好印合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性情。

正如林语堂在“译者序”中写道:“在这个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人身上表现出来”,“在他们面前,我们的心气也谦和了……因为我相信淳朴恬退自甘的生活是宇宙中最美丽的东西”。

再者,由于林语堂作品在欧美等国畅销,西方读者对东方的古典哲学观和无为闲适、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书中描述的迥异的生活状态对于身处高度工业化社会竞争中的西方读者是颇有吸引力的。

细细研读林译《浮生六记》,不难发现,译者凭借扎实的双语功底和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处理文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译作并未机械地坚持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适时地交替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通俗易懂,达到了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于异化和归化的讨论由来已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率先使用异化翻译法和归化翻译法这两个术语来描述翻译策略。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比较《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比较《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比较《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导言:《浮生六记》是明代作家沈复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由于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重要性,该作品被屡次翻译成英文,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版本有不少。

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比分析《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旨在探讨翻译适应选择对于翻译效果的影响。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观点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是在源语言(SL)和目标语言(TL)之间进行思想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面临选择的问题,即何种方式最适合达到翻译的目标。

翻译适应选择论主要有三个层次的选择:适应源语言文化,适应译语读者,以及适应译语文化。

两个英译本的比较我们选取了两个相对较著名的英译本《浮生六记》(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一个是由杨宪益(David R. McCraw)翻译的,另一个是由戴德佳(Dai Jia)翻译的。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 适应源语言文化杨宪益的翻译试图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让读者更加贴近作者的原意。

他在词句、修辞手法和用词等方面都力求忠于原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戴德佳的翻译则更重视提供给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和简化,使得故事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

2. 适应译语读者杨宪益的翻译对于英文读者有着更高的期望。

他选用了较为复杂的措辞和句式,使得翻译版具有中国古典文学风格,相较于戴德佳的翻译版有更高的阅读门槛。

戴德佳的翻译则更重视提供易于理解的语言,通过调整句子结构、用词等手法,使故事更容易被英文读者理解。

3. 适应译语文化由于翻译的目标是将源语言的信息转移到目标语言上,对于译语文化的适应显得尤为重要。

杨宪益的翻译更重视留存源语言的文化元素,使用了较多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如宴席中的菜肴和礼仪等。

戴德佳的翻译则在适当的状况下,对文化元素进行了调整和诠释,更符合英文读者的习惯和文化背景。

从文化语境顺应的角度分析《浮生六记》英译本中文化词汇增译法的运用

从文化语境顺应的角度分析《浮生六记》英译本中文化词汇增译法的运用
境 , 时 采 用增 译 法 , 能 够 反 映 原 文 精神 的 文化 背景 信 息 增 补 译 出, 适 将 以再 现 原 文 的 精 神 风 貌 。
【 关键词 】 文化词汇; 文化语境顺应 ; 增译法


引言
的翻译正是笔者讨 论的对 象。在对 原文 中的文化 词汇 作出顺 应性分
c me n t rlylk r p i gp tl n l w n t r , n r O mu h lv ‘ o a u al i ed o p n e asa d f i g wae s a d ae S c o e o l rfr t ers o t n i . i o h i p n a et e y
出 , 们 使 用语 言 的过 程 是 一 个 基 于 语 言 内 部 和 外 部 的 原 因 , 人 在不 同 的
“ 落花流水 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群玉《 奉和 张舍人送秦炼师 归岑公 山》 一诗 :兰浦苍苍春欲暮 , “ 落花流水怨离襟。 在汉语中 , ” 落花流水 ”
多用来形容景色衰败 , 落花 随流水而去 , 倜怅失落之 意 , 含 后用来 比喻 被打得大败。但在此处陈芸却 赋予了它截然 不同 的含 义 , 用它来 形容
翻译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不仅仅是两种语言 的转换 , 更涉及到两种 析 、 准确理解其文化信息之后 , 就要选择合 适的翻译技巧将文化信 息译 文化的交流 , 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 和影响 。著 名的翻 译学者 尤金 ・ 奈 出。纵观整个译作 , 增译 法使用的频 率颇高。增译 法是最 重要的翻译 达博士在《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书中指出 称职 的译者~ 技巧之一。增译法将 文化词 汇中隐含 的、 现 出作 者思想 态度的信息 一 表 直保持着这样的意识 , 言最终只有在 相应的文 化中才具有 意义 ’ 显化于译文中 , 语 ’ 。 。 增补“ 言外之意”, 填补文化 空缺 , 使译文 忠实地表达 出 使译文读者能够领略到原作的精神风貌和文化韵味。 由于 文 化 差 异 的 存 在 , 否 准 确 地 理 解 和 翻 译 语 言 中 蕴 含 的 文 化 背 景 原文的思想内容 , 能 信 息是译者能否顺利完成译作的前提和关键 。而要翻译好 民族语言当 笔者现以林 先生《 浮生六记 》 英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词汇的英 中最 能 体 现 该 民 族 文化 特色 的 文 化 词 汇 则 是 翻 译 的难 点 和 重 点 。 许 多 译为例证 , 从文化语 境顺应 的角度来分 析增译法在 文化词汇翻 译中的 文化词汇都包含着 丰富 的文化信 息 而且不 易被 译文读 者所 理解。此 外, 一些文化词汇置于特定的文学作 品中又会产 生反映作 品精神 特征 的特定文化信息。在此 , 译法发挥着 重要 的作用。增译 法或增 词译 增 法, 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 词组 、 分句或完 整旬 , 从而使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2472020年34期总第526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文/李媛媛译。

至于“美”这一标准,与林语堂把翻译看作艺术有关。

译文要追求内容和形式上的“美”,但当两者矛盾时,就要放弃形式。

林语堂认为,翻译其实主要和译者的心理及目的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关,他“把严复的翻译理论从文字的技巧,提升到了美学心理学的高度”。

2. 译者的素质。

林语堂对于翻译者所应有的素质,也给出了清晰的界定。

总结起来就是译者要精通双语,既要能读懂原文,又要能熟练地用目的语来表达,同时要知道好的翻译标准,以及翻译时应该采用的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丰富而深厚,翻译的标准与译者的素质,只是笔者从他的思想中简要提取的核心问题。

本文以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英文本为例,分析他在翻译时采取的策略。

以及其翻译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三、林语堂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林语堂认为“直译”“意译”这种说法就是不恰当的,会让人误认为翻译的标准似乎可以有两个。

其实标准应该只有一个,好的译作应该能灵活地运用这两者,一方面不失原意,另一方面能够兼顾译文流畅。

本文在探讨时,会从 “异化”和“归化”两个大的原则下细分讨论。

1. 异化。

这是一种保留原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文化交流。

例如,书名“浮生六记”,沈复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极具本土色彩,里面蕴含的文化意象是西方读者需要用心领会的。

林语堂采用异化策略,他将“浮生六记”直译成“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并且译本在国外销量很好,可见,外国读者可以接受。

下面探讨的是林语堂在异化策略下,所采用的音译和直译技巧的情况。

(1)音译。

方梦之在《译学辞典》中对音译的定义是,音译“也称转写,即用一种文字符号(如拉丁字母)来表示另一种文字系统的文字符号(如汉字)的过程或结果。

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中适合宣扬他的理想的那一部分来翻译。他希望他的译本能
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
根据黄忠廉先生的文章的定义,林语堂“根据特定条件
下特定读者的特殊要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
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就是一种特殊形
式的文化翻译活动——变译。研究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活动,
不难发现林氏带有明确的翻泽目的:对西方人讲中国文化。
147
二《浮生六记》林译本中“变译”翻译策略的运用
根据黄忠廉教授的定义14J,“变译”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
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
的翻译活动。变通手段依据原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动特征来
确定,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等七种。增是指在
原作基础上的增加,增加的方式可分为释、评、写等;减是
收稿日期:2007—1 J一20 作者简介:范小燕(1974--),湖南永州人,讲师,硕 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翻译学。
万方数据
合理性,同时对变译的适度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 《浮生六记》英译本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者将目光移到 了林语堂翻译的英译本上,有研究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特色、翻译策略和具体方法的文章等从微观方面来进行研究 的,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微观角度进行 研究的有很多,如“浅析“浮生六记》的翻译特色”,“老到 圆熟出神入化——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赏析”,“清新 晓畅,意到神到——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炉等等文章以《浮 生六记》整个英译本为对象,研究翻译特色并进行赏析;。文 言文的英译技巧——林语堂泽<(浮生六记》与马丁·路德翻 译细则相契合之处”, “<<浮生六记》翻译中的明晰化倾向” 以及《也谈归化和异化》等均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拓展深化 了林语堂翻译研究的领域,有利于对林语堂翻译进行全面细 致的研究。另外还有。文化差异现象在汉译英中的处理—— 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英汉词汇对比与汉译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统地 阐述了他的翻译观。他首次向中国翻译界介绍了英国翻译学家泰特勒f A . F . T y t l e r 1 的《 论翻译
的原则》 一书 , 在分析了泰特勒 的翻译 三原则后 , 他提出了应该在“ 忠实” ( 信) 的前提下 , 把原文的 风格与态度重新表现在译文里 。 [ 2 F 变译最初是 由黄忠廉先生于1 9 9 9 年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提出。 变 译, 即“ 译写 、 节译 、 编译 、 改写 、 改编 、 重述 ” [ 3 】 , 与之相对应 的是全译 , 即完整性的翻译 , 这里 的完整 是一个相对 的范畴, 指在微观上对原作做 出调整 ; 变译则意味着在宏观上 , 譬如风格 、 结构等进行 调整 。 变译反映了信息时代读者的需求 , 顺应 了翻译理论的发展 。 然而其多被用于科技翻译领域的 研究 , 甚少应用于文学翻译 。实际上 , 文学作品中涵盖了许多特定文化背景信息 , 因此将变译与文
以布莱 克《 浮生六记》 英译本为例
程 婧
( 福建医科大学外 国语学院 , 福建福州 3 5 0 0 0 0 ) 摘 要: 一百 多年前 , 严 复提 出 了“ 信 达雅 ” 的翻 译标 准 。随 着全球化 以及 跨 文化 交流 活动 的增加 ,
翻 译 工作 者对 于“ 信” 的理解也 有 了不 同的认识 。黄 忠廉 先生基 于“ 信” 提 出了变译 。然 而变译 多被 局 限 于科技 翻译领 域 , 甚 少将其放 在 文学翻 译的 背景 下进 行探 讨 。 该 文以布 莱克 的《 浮生 六记》 译本 为例 , 探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9 — 1 3
作者简介 : 程婧( 1 9 8 5 一 ) , 女, 福 建福 州人 , 助期
程婧 : 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 用

《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五)

《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五)

《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五)作者:刘士聪来源:《英语世界》2020年第10期译例1:【原文】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译文】As a young man I was excessively fond of flowers and loved to prune and shape potted plants and trees. When I met Chang Lan-p’o he began to teach me the art of training branches and supporting joints, and after I had mastered these skills, he showed me how to graft flowers. Later on, I also learned the placing of stones and designing of rockeries. (p. 59)【简评】“及长”,在原文是一个从句,译文As a young man是介词短语,形式不同于原文。

这样处理主要是出于行文的需要,不伤原文本意,对译文读者也无妨。

“喜剪盆树”,盆栽植物的“剪”也包括“成型”“造型”等,prune之外又用了shape,周全的考虑。

文中的“之法”未用method,而译作art,汉语本有“园艺”之说。

译文中还有一点:将原文中“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的“始精”和“继悟”,译为“he began to teach me...”和“he showed me...”。

这是鉴于前面的从句When I met Chang Lan-p’o,从“(我)始精”转换到“he began to teach me...”,从“(我)继悟”转换到“he showed me...”,合逻辑,也很自然。

译例2:【原文】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译文】The orchid we considered the peerless flower, selecting it as much for its subtle and delicate fragrance as for its beauty and grace. (p. 59)【简评】“幽香”,词典说是“清淡的香味”,译者用了subtle and delicate fragrance;“韵致”,即“风度韵味;情致”,译者用了beauty and grace,译文与原文表达的意思很相近。

从异化归化角度谈林译《浮生六记》的修辞翻译

从异化归化角度谈林译《浮生六记》的修辞翻译

从异化归化角度谈林译《浮生六记》的修辞翻译1. 引言1.1 引言《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沈复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散文的珍品。

而林语堂先生的英译本《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以下简称《浮生六记》)更是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

在翻译这样一部经典作品时,修辞翻译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修辞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原文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更是要在保留原文意境的使译文在另一种语言中产生同样的修辞效果。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探讨林译《浮生六记》中修辞翻译的特点和影响。

通过对修辞翻译的概念进行解读,了解异化与归化在翻译中的不同运用方式,以及林译《浮生六记》中所采用的独特翻译方式。

我们将分析修辞翻译对林译《浮生六记》的影响,从中发现翻译中的艺术之美。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林译《浮生六记》背后蕴含的修辞之美,以及翻译在文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修辞翻译的概念修辞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忠实再现原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采取一定的技巧和策略进行翻译。

修辞翻译旨在传达原文的情感、意义和美感,使译文读起来更加生动、贴近原著。

修辞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较强的语言功底和翻译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修辞结构和寓意,并巧妙地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修辞手法。

修辞翻译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对原文所传达的情感、文化背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译者在进行修辞翻译时,需要注重原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修辞翻译要求译者具备敏锐的语感和艺术感,能够在保持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将原文的美感和意境完整地呈现出来。

修辞翻译是一种高级的翻译技巧,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在保持原著风采和韵味的让译文更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和感染力。

修辞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原文的内涵和精神。

从译者适应与选择角度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从译者适应与选择角度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从译者适应与选择角度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刘月华
【期刊名称】《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胡庚申教授2004年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打破了译者的传统身份,把译者纳入翻译的定义,确立了译者的主导作用.本文从译者对"需要"、"能力"和"环境"三方面的适应和选择分析林语堂为什么选择英译<浮生六记>和英译中采取的翻译策略.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刘月华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三寸金莲哪去了?——从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看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J], 徐寒
2.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J], 翟红梅;张德让
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发挥——以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为例 [J], 韩德英
4.阐释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J], 杨

5.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J], 林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映射论看林译《浮生六记》之不足

从映射论看林译《浮生六记》之不足

从映射论看林译《浮生六记》之不足朱明元;李仕俊【摘要】文化翻译和翻译美学是我国传统译学一贯关注的研究方向,而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汲取更多与之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需要对已有的译学理论加以扬弃的批评和继承.林语堂翻译思想中的"忠实"、"通顺"、"美"之三原则,理解起来不难,而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却不易.以认知语言学的映射论观照林氏英译<浮生六记>,方可发现其中有诸多传译失当之处,而这些翻译不当之处可基于映射论中对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分析来加以修正或弥补.【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5页(P54-58)【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映射论;始源域;目标域;文化翻译;翻译美学【作者】朱明元;李仕俊【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迥异。

学界已普遍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以实践理性为基础的直觉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以思辨理性为基础的逻辑思维。

思维方式的不同必定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并为翻译工作的进行带来困难。

人类任何自觉的行为,都以认知为基础,翻译行为自然也不例外。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隐喻现象为着眼点,利用Lakoff提出的隐喻的映射理论,来观照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并利用李泽厚对美学要素所做的定义以及刘宓庆对翻译美学和文化翻译所持的观点,找出林氏译文中对原文所含的美学要素和文化信息传译的不足之处,以期为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做出尝试性的探索。

林语堂,凭借其《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和《京华烟云》等英文著作在海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时报》曾这样评价林语堂:“林氏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

《浮生六记》英译本对比研究——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

《浮生六记》英译本对比研究——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

《浮生六记》英译本对比研究——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彭艳华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5)002
【摘要】《浮生六记》是我国清代叙事散文中的精品,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将其译介成英文,要适应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文章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研究,深入分析《浮生六记》四个英译本,对比不同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方面的得失,以期为读者鉴赏一作多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彭艳华
【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 45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
【相关文献】
1.“祝福”背后的坎坷与悲凉——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的《祝福》英译本解析
2.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新闻报道中国隐喻习语的翻译方法分析——以“洪荒之力”的英译本为例
3.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浅析《废都》葛浩文英译本
4.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分析《平凡的世界》英译本
5.文化自信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美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译本的解读

翻译美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译本的解读

2502019年19期总第459期ENGLISH ON CAMPUS翻译美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译本的解读文/连晓慧一、沈复与《浮生六记》《浮生六记》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文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

作者沈复生于衣冠之家,却无仕无第,后因家庭变故而家道中落,在创作《浮生六记》时以自己和妻子至死不渝、悲欢离合的爱情为主要内容,阐述自己跌宕起伏、饱经磨难的艰苦人生。

二、翻译美学思想结合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对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或者文本通过美学基本知识进行润色的翻译过程,我们称为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是深入学习和研究翻译问题和美学问题相融合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翻译美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能够更充分的了解和运用翻译学和美学想融合的翻译方式。

翻译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准确、规范和贴切。

准确,即要注重内涵思想再现,是对原著及原著作者的尊重、负责。

规范,通俗的来讲即通顺,是对读者的负责。

译者必须深入准确地掌握原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文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翻译所用的词汇、语法、短语、句子都必须符合目标语种的规范和习惯,语句通顺。

贴切,即润色,是对艺术的负责。

原语大多句子较长,又运用了比喻、形容等手法,目标语中一般较难找到相对应的词汇,此时要贯通上下文的意思。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译本的解读1.译本的语言文字美。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其翻译不像其他文本那样只要语义对等即可,文学作品是特殊的文体形式,还包含除文本以外的美感因素,因此可以说文学作品是集各种美学元素为一体的语言艺术作品。

沈复的《浮生六记》文本语言质朴,遣词造句到篇章布局都流漏出淡雅的味道。

因此,林语堂先生在进行《浮生六记》翻译的过程中对选词和句子都进行了灵活的变通,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语言特点。

原文: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

译文:When we arrange flowers and stones with miniature sceneries in a pot, design so that a painting will be suggested by a small one, and infinite a big one.通过译文语言分析可以得知,译文用词都是精心选择的,译文字字传神,不仅传递出需要描绘的一项,同时也传递出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译文实现了打动读者的目的。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探析林语堂英译作品《浮生六记》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探析林语堂英译作品《浮生六记》

- 239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探析林语堂英译作品《浮生六记》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冯素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现如今的文学事业也随之繁荣发展起来。

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和功能不同,也就决定了他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受翻译目的的指导,翻译行为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过程。

本文笔者从翻译者的主体性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林语堂英译作品《浮生六记》。

【关键词】翻译者主体性 英译作品 浮生六记引言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的一流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先生的翻译作品比较多,其中最经典的一部是《浮生六记》的英译本。

关于林语堂先生的这部作品,不同的研究学者和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不同的思维逻辑思想,很多学者从目的论的视角来研究这部作品,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冲犯译者的主体性角度来探索这部作品。

不同的学者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常常会根据实际的写作业背景,来结合自己个人的主体思想,对作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

一、目的论下的译者主体性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关注翻译目的,认为翻译行为主要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的。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由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

在目的论的视角下,一般来说,目的都是使译文的交际目的。

所谓翻译者的主体性,其实就是指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处在于原本就有不同的生活环境的时候,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的,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会使他们对社会现实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进行作品翻译的时候,更多的是会融入但译者的主体意识的。

翻译在各国文化交流过程中有人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的翻译过程中,传统的翻译是存在着一定弊端的。

翻译者的主体性常常会贯穿整个翻译活动的过程中,翻译工作主要包括对文本的选择和对文本的理解。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待译者的主体性,翻译常常是以人类行为为根本目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作者:罗恺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典籍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通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格雷厄姆·桑德斯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且重点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角度来把握选择和适应,可以看出,译者运用直译、意译、添加注释等方法,成功传达了原文的风格、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选择和适应。

研究表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翻译适应论;典籍英译;浮生六记;译本分析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10-02一、引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化自信。

践行文化自信,需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正如许钧所言,典籍外译则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中华典籍是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字成果,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华文化典籍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

中国典籍英译事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典籍英译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翻译实践者疏于理论研究,翻译理论研究者较少涉足翻译实践,导致典籍英译标准与策略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将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应用于翻译领域,提出翻译“即适应和选择的”翻译理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定义为是“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文化、交际、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但是要求译者要满足所有的生态环境因素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翻译的活动应侧重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的选择活动。

语言维要求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文化维要求译者关注文化内涵的传递;交际维要求译者注重实现原文中的交际意图与否。

译作中适应选择转换的维度越多,其“整合适应选择度”就越高,进而质量越佳。

三、格雷厄姆·桑德斯英译《浮生六记》中的适应性选择清代文人的在其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中用质朴真挚的文字记录了与妻子陈芸间的伉俪情深,生活中的闲情趣事,坎坷愁苦以及浪游心迹。

文风朴实,不着雕饰,俞平伯曾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

至今为止,该书的出版的英译本共有四个,每个译本都有值得称赞之处。

本文以《浮生六记》最新出版的英译本,即加拿大的学者格雷厄姆·桑德斯2011年翻译出版的译本为研究对象。

一来因为此版本为最新译本,对此版本的研究可以得窥当下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的经验和启示;二来此译本出自外国译者之手。

曹明伦曾表示,“外翻译中国文化文学经典作品的工作主要应由外国汉学家和学贯中西的双语作家来承担。

”格雷厄姆·桑德斯身为英语母语者,深谙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斟酌字句时更能选择符合英语读者认知语境和审美习惯的字句。

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译文的产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然”(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和“自然”选择译文的阶段。

前者是指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格雷厄姆·桑德斯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具备深厚的文学底蕴。

作为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主要研究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典籍翻译,如《红楼梦》等中国文学经典的英译,著有《中国传统中的诗歌能力》等作品。

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译者在文本中与作者共同经历人生悲欢离合和世事变迁,感触颇深。

另外他做了大量的梳理和考究工作,在译本中附录了作者沈复所游历过的城市的地图,生平历事年表,亲友关系图以及文中提及人物的简要说明。

译者具备翻译《浮生六记》的充分條件,满足了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阶段二指译者主动对译文的选择。

在其其译本的前言中,格雷厄姆·桑德斯将《浮生六记》誉为“中国叙事文学中的一颗明珠”(gem of Chinese narrative),期望英语读者通过译作了解原文中记录的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

为达成该目标,译者必须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多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完成“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作,重现原作的风韵,使外国读者接受甚至喜爱中国典籍的译入。

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来评析格雷厄姆·桑德斯的译本。

但是正如胡庚申指出,强调某一维度并不意味着其他维度不存在,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和交际使相互交织,互联互动。

但是为了便于描述和评析,本文侧重于某一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因此分别从这三个维度加以评述。

(一)语言维语言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关注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包括字词句的多个层次的选择。

译文应适应原文的语言和风格,在斟词选句上选择符合英语行文习惯的表达。

沈复在文中多处引经据典,如书名《浮生六记》中的“浮生”一词源自《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其生若浮,其死如休”。

而令“浮生”一词更为家喻户晓是李白的著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沈复一生历经天真童趣的幼年,拥有过情意绵长的婚姻,遍历山川风物,在贫苦困顿的中年坎坷历愁,承受丧妻失子之痛。

作者选择“浮生”一词为篇名传递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更是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该译本的篇名为Six Records of a LifeAdrift,“adrift”在牛津词典中解释为:1. if a boat or aperson in a boat is adrift, the boat is not tied toanything or is floating without being controlled bVanyone; 2.(or a person) feeling alone and without adirection or an aim in life.以“adrift"翻译“浮生”传递出作者感慨身如不系之舟漂泊于人世之意,更能反映作者晚年孤独无依,回首往事,感叹“浮生若梦”的寂寥落寞之情。

译者对《浮生六记》的篇名翻译适应论原文的语言风格,用准确的词语再现原文的情感,使译文能更好的被英美读者理解。

(二)文化维文化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的传递和阐释,避免由于译语与原语的文化差异而造成对原文文化内涵的曲解。

《浮生六记》原文中包含大量文化负载词,而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表现了其对文化差异的适应能力。

译者运用文外注释、文中解释等方法,阐释了原文的文化涵义,最大限度地将原文文化传递给读者。

例:余戏题其签日“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己伏矣。

So I playfully inscribed her notebook with the title. “Brocade Pouch of Fine Verses”. Little did I knowat the time that this concealed an omen of her lifeloeing cut short.(Translator's annotation: This is anallusion to the Tang dynasty poet Li He (791-816),whowas known for his precocious talent and ghostly imagery. As alooy he would roam about on a donkey insearch of poetic inspiration, writing down any linesthat came to him and tossing them into an old brocadepouch to finish later. When his mother saw how manvpoems he was working on, she lamented that his obsession would drive him to Hspit out his heart.”He diedat the age of twentyseven.)原文引用的典故“锦囊佳句”出自《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隐十·李贺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李贺诗才横溢却不幸英年早逝,因此沈复以“锦囊佳句”这一典故暗示妻子芸才情过人却短寿的命途。

此处用典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若单是翻译字面含义,则可能导致不具备中国文化认知的读者困惑不解,难以将“锦囊佳句”与“夭寿之机”联系起来。

因此译者采用文外注释的方法解释典故的文化内涵,弥补读者在典故理解上的文化空缺,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更加深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从文化维度适应选择转换效果而言,译者充分阐释和传递了原文文化。

例:鸿案相庄,廿有三年。

We were to live together as a devoted husband andwife for three and twenty years.这句话是沈复对其婚姻生活的描述,“鸿案相庄”指夫妻和好相敬,沈复用以指代自己与妻子间的情感笃深,琴瑟和弦。

简练精辟的四字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负载深刻的思想内涵。

译者此处采用解释性翻译,直接准确地指明其含义“as adevoted husband and wife".译文简洁清爽,利于读者理解。

译者恰到好处的传递了原文的意义,且避免了大费周章地解释“鸿案相庄”的出处,使得译文过于冗长,增加读者负担。

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句上手段灵活,取舍的当。

译者文外注释或文中解释等翻译方法,使得译文准确传递原文文化内涵,又能贴合目标语的文化语境。

(三)交际维交际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将关注点放在交际意图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实现。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带有沟通不同文化的目的,因此成功传递原文的交际意图也是对译作的要求。

例: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

On December 26, 1763, in the twentyeighth year ofthe Qianlong reign, 1 was born during a time of greatpeace and prosperity.我國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表。

原文中的时间使用天干地支纪年和皇帝年号结合的方式表示,具体的日期也是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阴历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