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4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课。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出来,是因为地球在自转.但是不是只有地球的自转才能造成昼夜的交替实际上,引起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有好几种,虽然结合生活的实际,一些昼夜交替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但只从地球自转这个角度来阐述昼夜的交替显然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要清楚地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还要运用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

《昼夜交替的解释》中的"解释"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各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的不同假设,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做出的解释.这样目的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对地球上昼夜交替的解释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地球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历小学五年系统化的学习后,思维发展开始逐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探究学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

对地球运动也有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那就很少,甚至会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月球的运动也会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清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等。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复习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复习题

第四单元简单机械一、填空1.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省力杠杆的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如(螺丝刀)、(剪刀)、(羊角锤)等。

3.费力杠杆的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如(扫帚)、(理发剪刀)、(镊子)、(筷子)等。

费力杠杆虽然在使用时比较费力,但是省(距离),更方便。

4.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如(天秤)、(定滑)。

5.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

6.轮轴的(轴心)可看作杠杆的支点,则轮半径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轴半径为阻力到支点的距离。

因此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属于(杠杆类)机械.7.在轮上用力的轮轴用具有(家用石磨)、(十字套筒板手)等,可以省力;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用具有(竹蜻蜓)、(擀面杖)、(自行车的轮子)等,可以省(距离)、(速度快)。

8.(滑轮)是一种可绕绳子、带凹槽的轮,它可以绕着中心的(轴)转动,绳子套在轮子的槽里,不会滑出来。

9.如果滑轮工作时只是转动,位置固定不变,这样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如果滑轮随着被拉物体一起移动位置,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0.像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长硬板这样,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坡度)的面叫作(斜面)。

它能帮助人们抬升重物,减轻劳动强度。

11.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装置构造造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12.公元3世纪(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原理,他完成了一系列发明创造。

13.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使秤砣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

14.内六角扳手也是一种(轮轴)工具,在拧内六角时,用力点离螺丝的水平距离越远代表轮越大,越(省力)。

15.旗杆顶部有一个位置(固定)的可以转动的滑轮,当旗手向下拉绳子时,滑轮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另一侧的绳上升将旗子升起来。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二)炮弹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那么,地面上水平运动的 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 左偏(南半球)。
根据这种观点,人们分析射出炮弹运动的方向, 结果证实了上诉观点的正确性。
地球的自转有什么影响和表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
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
北京
• 哥白尼的观点:
1、认为地球是球形。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 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 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 表面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因 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 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 升西落。
世界时区图
根据时区图上的五大城市位置你能说哪个城市 最先迎来黎明,哪个城市最迟迎来黎明?
世界时区图
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北京
最迟迎来黎明的城市:纽约
观察世界时区图:
• 北京比乌鲁木齐早迎来黎明几小时?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 • 北京和巴黎的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 • 北京和纽约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呢?
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
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
推测: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星星东升西 落,据此你可知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地球自东向西or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逆时针)
西

乌鲁木齐
北京 ☆
• 动画世界时区图
以经线为标准,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
世界时区图

五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五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使用酒精灯时要规范,当心别烫着手!
还可以在金属条上涂感温油墨来帮助观察变化。
探 索 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在涂有蜡(或感温油 墨)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 个点上加热,观察蜡(或 感温油墨)的变化情况。
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记录在表格中。
探 索 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在涂有蜡(或感温油 墨)的金属圆片中心加热, 观察蜡(或感温油墨)的 变化情况。
五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
第四单元 热
第4课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聚焦
喝汤时,将金属勺 浸在热汤中,过一会儿, 勺柄也热起来了。 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热是怎样传递的?
探索
热是怎样传递到勺柄的呢?
预测
用箭头画一画
怎样让金属上的热 传递可以“看到”?
探 索 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 然后将金属条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酒精灯加热金属条的中部, 观察金属条上蜡的变化。
我的发现: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 低的部分。
拓展 热传递的三种方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热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由温度高 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课堂小结
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记录在表格中。
研讨
1. 金属条上的热是通过什么传递过去的?
金属条上的热是通 过金属传递过去的。
研讨
2. 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热在金属片上又是怎样传递的?
热在金属条中是从中间温度高的部分向两端温度低的部分传递。 热在金属片上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四周传递。
研讨
3. 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的传递方式有什么相同特点?
它们热的传递方式的相同,都是从 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七色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七色光

课题 4.七色光教学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知识链接光的色散的相关知识,彩虹的形成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科学课吗?老师也喜欢你们。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欢快的歌曲,想听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谁能说出它的名字吗?出示歌词: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这首歌里有两句非常优美的歌词,这两句歌词里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你想知道吗?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七色光世界吧!去探索七色光的奥秘吧。

板书:七色光生:(齐说)喜欢。

欣赏歌曲七色光指名回答彩虹生:我在洒水车的后面见到过彩虹。

生:我在浇花的水龙头上看见彩虹。

生:我在瀑布上看见彩虹生:我在喷水池上看见彩虹。

生:水。

生:太阳光。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充分地回忆,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顾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明白其实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科学现象。

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吧。

”,即交流彩虹体验生活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呢?日常生活中什么事物有着七种颜色?(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彩虹漂亮吗?你见过彩虹吗?谁能回忆一下,你在什么时候在哪见到过彩虹呢?教师课件出示。

(看来同学们都是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人。

)师:接下来老师要问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副图片,彩虹的出现需要同时具备哪些条件呢?你们能找出来吗?(你们都非常棒,找到了光和水)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这些物体是它本身产生像彩虹一样的颜色吗?师:你认为是什么物体产生像彩虹一样的颜色?(你可真聪明!)师:没错,太阳光能借助某些物体改变颜色,太阳光真的能产生像彩虹一样的颜色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能让我们亲自来验证一下太阳光到底有没有颜色吧!制造彩虹激发兴趣师:可是教室里没有阳光,那怎么办生:手电筒生:白色三棱镜彩虹七色光分小组制造彩虹填写实验报告单生:(分组活动观察彩虹)生:我看到白纸上有漂亮的彩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含科学实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含科学实验)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基础知识1、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提出了四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通过实验发现,四种假说都能形成昼夜现象,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第四种假说才是正确的。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在运动,并且21小时自转一周。

太阳是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

他的不朽著作叫《天体运行论》。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法国物理学家傅科通过实验发现摆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证明地球在自鼓。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

5、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比西边早。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北京先迎来黎明。

6、坐在车中,车向前行驶,两旁的树木就运动。

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转动转椅,周围的景物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相当于一个“大转椅",太阳、月亮有産升西落(顺时针方向)的现象,地球应该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左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径,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8、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自转一周大约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9、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却1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10、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里不动的秘密。

11、极昼和极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时,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保持不变,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移动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一、科学概念1.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

3. 橡皮筋、弹簧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等都是借助反冲力运动的)6.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7.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100克力。

8. 科学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在生活中也常被叫做弹簧秤。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9.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 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3.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这主要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4.自行车的车轮和轴之间都安装了滚珠轴承,主要是为了将滑动变为滚动。

二、科学实验1.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我的猜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五年级下册第四课科学《脑与神经》

五年级下册第四课科学《脑与神经》

第四课《脑与神经》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三部分组成,以及脑和神经的作用。

2、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来进行初步人体科学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向学生进行脑的卫生保健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并理解脑和神经的作用。

教学理念:贯彻让学生亲历科学、了解科学的理念教学准备:每生硬币1枚,白纸一张,封眼用的毛巾、笔等。

教师准备:尺子15把,探索反馈表每组4人一份,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继续研究《人体内部的秘密》,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要求: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大屏幕出示:①夏天的晚上,当一只蚊子飞近你的耳旁时,你的头脑中会即刻反应:“有蚊子!”当蚊子落到你的脖子上时,你会马上抬手把它打死。

你怎么知道蚊子在叮你?你打蚊子为什么不轻不重、又快又准,正好把它打死?②课堂上,当老师叫某一学生的名字时,学生应声起立。

请他坐下,学生坐下。

为什么当喊到他的名字时他会站起来?请他坐下,他又能坐下?是他身体的哪一部分控制的?③我们在抄写生字时,眼、手、脑等器官是怎样起指挥和协调作用的?下面针对上面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猜想,小组讨论。

讲述:为了更好的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做几个探究实验?请同学们先注意看清、听准老师的三个实验要求:(出示课件)第一在老师说开始后,各小组才能进行实验;第二每做完一个实验立即做好相关记录,再进行下一个;第三最先完成并坐得最好的小组将有机会上前汇报探究结果并得到一颗智慧星。

探究实验:(大屏幕出示)一、摆放硬币实验:沿一枚硬币的外轮廓在一张纸的不同位置画6个圆。

随意给这几个圆标上1-6这几个数字。

再次拿起硬币,按照数字顺序依次摆放在这几个圆上。

(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

)(请生来读一下)二、测试反应小游戏:一人任意说出一种人体器官的名称,另一人迅速指出其位置。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2021年秋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健康生活4.1.我们的身体1.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2.健康的含义除了身体上的健康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健康等等方面。

3.人必须要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4.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惯非常重要。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①遗传。

父母肥胖的,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父母运动细胞比较活跃的,那么孩子运动方面的天赋可能比较高。

②饮食惯。

喜欢暴饮暴食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大,肥胖又会导致人的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肺活量,影响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③运动。

喜欢运动的同学,有运动惯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比较小,并且肺活量比较高,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也会比较好。

研讨6.刚刚我们讨论了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呢?①积极参加劳动,加强体育锻炼。

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

②饮食方面,不暴饮暴食,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合理搭配膳食,健康饮食。

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④注意自己的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因素,积极调整情绪,防止抑郁、惊骇、紧张等等,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7.影响发展发育的因素除了遗传、饮食惯、体育锻炼之外,不良的情况也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8.哪些不良的环境,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垃圾。

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对我们的水质、空气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还有大量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远离吸烟。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我们看到地球周围的星体, 如太阳、月球等,它们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50
51
52
53
54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 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 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我 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 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 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 我们模拟试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上面的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他们都运用了哪些证据来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这些
证据充分吗?
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做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哪
些可以被排除或是保留?为什么? 搜集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内容,看看他们对地球运 动的观点和证据。
1.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
地球在自转。(
( )

2.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4.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课件
那克塔学校
于万江
42
既然地球在自转,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 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会一样吗?比如我国的北京和乌 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年级上册科学4、1、昼夜现象模拟实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4、1、昼夜现象模拟实验-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昼夜交替现象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科学级
时间
实验名称
2、6、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观察研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器材
铁丝、热水、铁夹台、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等
实验过程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4、1、昼夜现象模拟实验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实验器材
小地球仪、蜡烛或手电筒、火柴、白纸、水彩笔
实验过程
(1)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实验一: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实验二: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4 测量力的大小-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4 测量力的大小-教科版

4.4 测量力的大小教材说明《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第4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前三节内容学习了力是有方向和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和力的大小的测量方法,以及力的使用单位,并初步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为下一课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其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前测课前我对学生们进行前测,问同学们认为力是否有大小,如果有怎么测量。

同学们都认为力是有大小的,但是一问如何测量大部分同学们回答的是称。

而实际上称测量的重量而不是力。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有二个活动: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

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让学生通过观察、认知实物,真实感受,要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和刻度标示;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三点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应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技能,并完成测物体重力的记录表。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和刻度标示,以及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2.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培养学生树立谨慎、细致观察和学习科学的态度。

4.培养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力的单位“牛顿”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东西,谁知道这是什么?(弹簧)平时,大家玩过弹簧吗?现在请一个同学展示一下他怎么玩这个弹簧的?拉伸压缩弯曲等等【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根据弹簧受力大,伸的长的特点,发明了能够测量力的大小的测力计,引出课题。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过渡:我们聪明的人类就是根据弹簧的这种特性,制作了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弹簧测力计。

1.师:(出示弹簧测力计)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学生观察活动。

3.汇报、整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4.同学们知道长度、温度都有自己的单位,那么力的单位是什么呢?仔细观察桌面上的测力计。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一、判断题1. 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2 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3.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4. 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同时自传的..5. 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很多种..二、选择题6. 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 牛顿7.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8.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年B天C小时9.下列哪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的解释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B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C地球在自转;D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同时也在转..10.下列哪种现象中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A猫头鹰B 大雁南飞C 小草枯萎11. 地球自转一周为..A一天B一个月C一个季度D一年答案:1 √2. √ 3 √4 √5√6A 7C 8 B 9D 10A 11A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判断题1. “地心说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天体围绕着地球运动..”2.“日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转..3.哥白尼认为地球包括其他星星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4.托勒密认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5.托勒密和哥白尼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二、选择题6.在“地心说”示意图中; 处于宇宙的中心..7.A地球 B 太阳C月亮三填空题7.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的;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8. 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它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9. 不朽的名著《天体运动论》是_________的著作..10. 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地球的形状是______的..11.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_12. 哥白尼认为答案:1√2√3√4×5√6A 7托勒密8. 哥白尼9 哥白尼10 地心说11日心说12 球形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一、判断题1. 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2.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3. 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4.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二、选择题5. 下列哪项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A潮涨潮落 B 冬去春来 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6. 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A昼夜现象 B 日食现象 C 四季现象7.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C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8.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 顺时针9.傅科是通过过程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A星星 B 摆 C 水流三、填空题10.昼夜现象与▁▁▁▁▁有关11. ▁▁▁▁摆动后;地面的刻度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证明▁▁▁▁▁1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或▁▁▁▁▁▁;周期为▁▁▁▁▁;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13. ▁▁▁▁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证据..答案1√2√3√4√5C 6 A 7C 8A 9B 10地球自转11 摆地球在自转12 自西向东24小时13 傅科摆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一、判断题1. 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2. 世界时区图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3. 经线每个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差相差一个小时..二、选择题4. 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B上海C乌鲁木齐5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区时..A、12B、24C、366. 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对表A、太阳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7. 在世界时区圈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A1小时B12小时C24小时三、填空题8.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9.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10. 不同地区所处的▁▁▁▁▁▁决定了地区之间▁▁▁▁▁▁..答案:1× 2 √3√ 4 B 5A 5B 6C 7A 8 北京时间9 自西向东东边10 经度差时差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判断题1. 人们在观星时方向;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2.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3. 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在逆时针的运动..4. 晚上迷路时;可以通过北极星找到方向..5. 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二、选择题6.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A头顶正上方 B 北极星 C 北斗星7. 在星星的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A月亮 B 北斗星C北极星8.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的线叫做A赤道 B 纬线 C 经线9.地球仪上环绕一圈指向东西;并且长短不一的线叫做A赤道 B 经线 C 纬线三、填空题10. 天空中星星围绕着▁▁▁▁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产生的现象..11. 天空中星星围绕▁▁▁▁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2. 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象的轴在转动;称作▁▁▁▁▁▁▁13 ▁▁▁▁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答案:1. √2√3×4√5√6B 7C 8 C 9C 10 北极星地球自转11北极星地球自转12 地轴13 北极星第6课地球会公转吗一、判断题1. 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区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2. 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区公转的关键证据..3. “日心说”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这与地球的公转的意义是一样的..4. 地球自转的方向跟地球公转的方向一样..二、选择题5.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6. 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 渐渐加快B 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 先减慢后加快7. 在不同的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A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8. 下列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现象的描述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 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9. 打扰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24小时 B 一个月 C 一年三、填空题10.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11. 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转动;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答案:1√2√3√4√5B 6 A 7B 8A 9C 10 公转11太阳逆时针一年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判断题1. 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2. 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3. 阳光直射的地区;比阳光斜射的地区温度低..4. 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5.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也还会有四季..6 秋分时;太阳直射在A南极B长度C北极7. 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8.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A春季B 夏季 C 冬季9...下列四个节气中;白昼最短的是A劳动节B儿童节C教师节D国庆节填空题10.阳光的____射与____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1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运动的两个特点有关..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2.在四季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________..答案1 ×2×3×4×5×6B 7 B 8C 9D 10 直斜11地球的公转地轴是倾斜的12夏至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一、判断题1. 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2. 北半球到了夏季;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这种现象叫做极昼..3.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4. 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的地区范围..5. 去南极考察时最好时期是北极出现极夜的时候..二、选择题6. 引起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A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B地球在公转的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7.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在极地附近有半年时间处于黑夜之中;这种现象称为A极昼B黑夜C极夜三、填空题8. 极昼与极夜现象与▁▁▁▁▁▁▁▁、▁▁▁▁▁▁▁▁▁▁▁和▁▁▁▁▁▁▁有关.9. 北半球的夏季时;太阳挂在天空就是不会落下;北极中心的地区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的时间;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于黑夜之中..人们就把这样的现象叫▁▁▁▁▁和▁▁▁▁..10. 地轴倾斜度大约是▁▁▁▁度..11. 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形成极昼和极夜..12. 地球的轨道是一个▁▁▁▁▁;地球距离太阳远近会影响地球上的气温..答案:1√2√3√4√5√6B 7C 8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9极昼极夜10 23 11 保持不变12 椭圆..。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五上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漂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2、人造雾实验中,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

用冰袋是为了(获得较低温度)。

3、在造霜的实验中,在冰水中(放盐),是为了(让温度更低)。

杯子外壁回出现(小冰晶)。

4、(白露)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霜降)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

5、露的形成: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6、霜的形成: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7、雨和雪的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

8、雨和雪的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雨形成时气温高,雪形成时气温低)。

9、(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产生(降水)。

10、云层中的水滴直接落下来或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

11、常见的降水方式有(雨)、(雪)、(雨夹雪)、(冰雹)、(冻雨)等,其中(冰雹)、(冻雨)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

12、雪花的形状有多种,如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都是(六角形)。

13、模拟雨的形成实验中,培养皿底部形成的小水珠是(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的)。

在培养皿中放冰块是为了(取得更低温度,加快小水珠的形成速度)。

14、为什么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答:因为地球上的水一直处于动态平衡中,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不间断的蒸发,补充大气中的水汽,所以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

15、降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答:(1)一部分直接汇入江河湖海;(2)一部分落到陆地后流入江河湖海;(3)一部分落到陆地后渗入地下变成地下水;(4)一部分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回到空中。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这一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于温度和热传递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这一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这一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发生热传递的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法和观察法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同时,我会运用语言描述、提问引导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热传递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交流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热传递现象的原因,并用语言描述这一现象。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后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优质课教案

本单元以“热是怎样传递的”为主要学习线索,引导学生从观察水温的变化开始,对热现象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了解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与温度的关系、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材料的导热性能等,认识热与物体变化的关系,从而了解热作为能量的一种形式,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共7课,大致分为4个部分。

第1~2课“温度与水的变化”和“水的蒸发和凝结”,通过探索温度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温高低的关系。

第3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安排了不同温度的水接触后变化的探究活动,探究热量的转移和平衡。

第4~5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和“热在水中的传递”,引导学生了解两种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和热对流,深化“热量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的概念。

第6~7课“哪个传热快”和“做个保温杯”,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保温冰块的比赛活动检测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保温、散热等技术的应用。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热现象,但是他们对热的认知大多只是对冷热现象的主观感受,例如各种冷热变化的天气、水加热后会变热、热水放置一段时间会变凉等,并没有通过探究获得较多的理性认识,对热学基本概念的关注也相对较少,对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教师要更多了解和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各种想法,找出学生持有的错误解读,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

4.热1.注重实验探究。

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他们需要在科学规范的实验中,通过观察热传递的现象,来了解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温度变化。

在了解了热传递的方式后,再利用热传递的性质来创造性地制作保温杯,感受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探索
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 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
探索
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
(1)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 来,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2)维苏咸火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之一,在历史上多次喷发,最 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 当时极为繁华的庞贝古城,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有名的海滨城 市也遭到严重破坏。古罗马百科全书式的作家普林尼就是在这次火 山喷发中丧生的。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观看
课后作业
完成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
⒉在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时,土豆泥代表__火__山___,番茄酱代表 __岩__浆__,酒精灯加热则代表地壳深处_高__温___的状态。
课后作业
完成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
4.在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时,( C )的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A.番茄酱冒出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并向外冒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页 共16页
第 14 页 共 1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答……………………………………………………题…………………………………………线………………………
……………………………答……………………………………………………题…………………………………………线………………………
2燃烧的蜡烛是光源( )
3影子不是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4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一致( ) 5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的速度很馒( ) 6不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 )
7当镜子档住光的去路时光不会改变光的方向( ) 8中午阳光强,气温低( ) 9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吸热快( ) 10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都是倾斜的( ) 11光弱使人的眼睛的瞳孔缩小( ) 说一说
1什么是光源?列举生活中的光源? 2影子的特点是什么?
3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与什么有关系? 4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5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浅色衣服?
6准确评价各个热水器的效能,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热水器的升温,保温措施是什么?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填空
1地震和火山是 运动引起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

2由于受 , , ,或 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是化。

3土壤是 , , , , 和 的混合物。

4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选择:
1整块的岩石最终分化成( ) a 沙子 b 石子 c 土壤 2最大的土壤颗粒是( ) a 黏土 b 沙砾 c 粉沙 3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 a 粉沙 b 沙砾 c 黏土 判断
1地球上的海洋少,陆地多( ) 2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4分化作用并不改变地形地貌( )
5当雨点降落在地面上时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 6土地的坡度不会影响流水的速度( ) 7太阳不回把岩石晒裂( ) 8暴雨不会侵蚀我们的房屋( ) 9侵蚀和沉积形成地形地貌( )
10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压力就越小,稳定就越高( ) 列举:
1列举出当前表面的地形地貌? 2列举出土壤中的生命? 说一说:
1岩石变化的原因什么? 2土壤和生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影响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什么?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4设计建造我们家园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单元测验一
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 0分)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 、 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 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 和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 ; 色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每小空1分,满分1 0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 )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 )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 )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验二
第15页 共16页
第 16 页 共 16页
……………………………答……………………………………………………题…………………………………………线………………………
……………………………答……………………………………………………题…………………………………………线………………………
……………………………密……………………………………………………封…………………………………………线………………………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 0分)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 、 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 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 和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 ; 色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每小空1分,满分1 0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 )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 )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 )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 )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 )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 )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 )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

A 、蜡烛
B 、太阳
C 、木星
D 、萤火虫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

A 、西—南—东 B 、西—北—东 C 、东—北—西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A 、长---短 B 、短---长 C 、长---短---长 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

A 、背光 B 、向光
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 、直线传播
B 、反射原理。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 、平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7.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的铜镜取火.
A 、平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8.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
A 、放大
B 、缩小
9.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
领就最大了.
A 、红
B 、白
C 、黑
10.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 的本领最大的是( )
A 、水平放置
B 、竖直放置
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 四、实验题(10分)
1、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 1 )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2 ) 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3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答: 。

五、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0分) (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