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心——《丹柯》课堂教学实录
《丹柯》课堂实录及反思
《丹柯》课堂实录及反思一、设计思想本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侧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上,通过小说主题的挖掘来训练学生理解能力,通过讨论对小说结尾的改写来引导学生探究写作中特别是小说写作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主题的问题。
设计一个写“颁奖词”的环节来激发同学们的对英雄的热爱和赞美的激情,在训练动笔能力的同时渗透情感目标。
二、教材分析《外国小说欣赏》是以“广泛欣赏外国小说,初知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而本课所在的第三单元教学目标主要在于“了解小说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丹柯》这篇小说高尔基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敢于实践、勇于献身的悲剧英雄形象。
三、学情分析布置了课前预习,所以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和思考,以及初步的相互探究。
学生曾经学习过必修3的小说单元,对小说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但是、梳理情节、认识人物、挖掘主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1.分析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小说内容和主题的关系以及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的呈现作用,了解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学习主人公歌颂的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结合文本认识人物,了解丹柯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2.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一、导入同学们,是谁在苍茫的大海上高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对,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
这只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鼓舞了无数的人。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他笔下的另一位英雄——丹柯。
二、梳理情节。
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我们同桌之间先互相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然后请代表发言。
生1:写的是一位叫丹柯的青年带领族人走出密林,让大家获得了光明和自由的故事。
生2:林子里住着一群人,后来强敌入侵把他们赶到林子深处去了。
《丹柯》实用教案
《丹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一、掌握高尔基简况;二、分析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三、分析课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四、分析课文的浪漫主义手法。
过程与方法:一、复习、查阅资料,掌握高尔基简况;二、阅读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丹柯一心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丹柯形象,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通过写丹柯面临的困难来烘托丹柯的形象的手法。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探究。
教具: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结合课件,交流所掌握的高尔基简况。
(参见注1)补充:《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二、阅读课文,讨论、探究,分析:1.在丹柯面前有哪几个方面的困难?都是怎样的困难?明确:(1)外族入侵。
把他们赶到了林子深处。
共和军与法西斯交战之前,百姓撤离的场景。
(2)环境险恶。
森林深密,阴暗潮湿,恶臭致人死去。
(3)族人胆小。
准备放弃自由,到敌人那儿当奴隶。
2.作者写丹柯面临这些困难有什么作用?烘托丹柯的勇敢与坚强。
3.丹柯面临这些困难时的言行,表现了他哪些英雄品质?(1)“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
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明确:勇于实践,永不言败。
(2)“忽然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
”“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随后他倒下来——死了。
”明确:自我牺牲,一心为公。
英雄的自我牺牲——美的毁灭,使主题具有了崇高美。
4.丹柯把族人带出森林,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请筛选出变化过程中的词语。
明确:“快乐,强壮、勇敢”——“恐惧”“准备当奴隶”——“和谐、相信”——“抱怨”“审问”“包围”——“抓开”“举”——“草原”——“倒”“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
《丹柯》最新教案
《丹柯》最新教案2015-12-14一、导入新课:主题可以称为小说的灵魂,小说就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来表现主题,从而反映现实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高尔基的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一个节选片段——《丹柯》,看看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学会归纳主题的方法。
二、相关介绍:1、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父亲是个木工,早逝。
高尔基由外祖母抚养成人。
外祖母家贫,11岁的高尔基就不得不外出谋生。
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以维持生计。
为了躲避老板的监视和禁止,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
他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等处苦读。
实在找不到油灯,他就在月光下看书。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奋苦读,从而具备了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学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岁后,高尔基开始在俄国割地流浪,目的在于“了解一下俄罗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样生活的”。
在长期流浪期间,他一面做工,一面组织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
代表作品:散文诗《海燕》,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主人公巴威尔和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
列宁称赞这部小说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提出它对俄国工人“有很大的益处”),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
三、内容探究:梳理情节问1:该小说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个完整的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情节。
明确:序幕——面对绝境,族人充满忧惧开端——挺身而出,自荐引领族人发展——牺牲巨大,族人不满丹柯高潮——高举心脏,带领族人脱险结局——倒地身亡,丹柯遭人忽视尾声——心脏碎裂,变成蓝色火星探究形象问2:小说中的“族人”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明确:①胆小、愚昧——“林子里开始听见胆小的话了,起初还是胆怯的、小声的,可是以后却越来越响了”,“大家都给死吓坏了”;准备不做任何尝试,就准备以丧失自由和尊严为代价,到敌人那里去做奴隶。
《丹柯》优秀教学设计
《丹柯》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丹柯》,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信念和牺牲的感人故事。
故事发生在大森林里,主人公丹柯为了拯救饥饿的族人,勇敢地冲进森林深处寻找食物。
经过艰难的寻找,他终于找到了大量的食物,但在返回的途中,他不幸被森林中的野兽咬死。
丹柯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激励着他的族人,使他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丹柯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丹柯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难点:学会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森林的短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森林中的情景。
问题引导:你们认为,在森林中生活会是怎样的体验?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丹柯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丹柯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分析丹柯的行为和心理。
通过讲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丹柯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解答。
通过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批改随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7.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树立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8. 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板书丹柯板书内容:勇气: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牺牲:为族人付出生命精神:信念、勇敢、牺牲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丹柯精神的理解。
《丹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背景《丹柯》是中国著名的小说,作为文学经典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丹柯》的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注意教学策略和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让学生在文化素质的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取《丹柯》中的“游戏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丹柯》的作者及作品,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
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PPT授课和小组讨论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情感和方法来理解文学作品。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前导通过PPT介绍《丹柯》的作者、作品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况和语言特色。
同时,定下学习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2.讲授阅读技巧通过讲解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思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留意人物、环境、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阅读与理解让学生阅读《丹柯》中的游戏篇,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体验和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留意情感描写、语言表达和反思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做好笔记和注释。
4.小组讨论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哲学思想,了解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背景。
同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评价与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回顾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六、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如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文学知识竞赛、探究小说中的科技元素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丹柯》教案
《丹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高尔基及其作品,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分析探究小说的主题,并形成个性化解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主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 领会主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讨论、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提问“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出自哪部作品,引入新课。
2. 整体感知:介绍作者高尔基,学生默读课文,概述故事内容。
3. 深入研读:分析丹柯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
4. 拓展延伸:探讨主人公的献身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5. 小结作业: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丹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丹柯》,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丹柯的勇敢、智慧、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体会主人公丹柯的形象特点。
2.2 词语解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3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
2.4 修辞手法鉴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重点词语的理解、句式的分析、修辞手法的鉴赏。
3.2 教学难点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理解,主人公丹柯形象的分析。
第四章: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5.3 词语解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
5.5 修辞手法鉴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5.6 课堂小结5.7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课下自主学习6.1 任务布置让学生课下查找关于《丹柯》的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6.2 学习要求学生需在课后完成资料的查找和阅读,并在下一节课前提交学习报告。
第七章:课堂讨论与展示7.1 组织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7.2 讨论主题例如:丹柯的形象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等。
燃烧的心——《丹柯》课堂教学实录
燃 烧 的心
— —
《 丹柯 》 课 堂教 学 实录
◎湖 南省 永州 市教 育科学研 究 院 吴春 来
《 丹柯》 选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语文》 实验教科书 选修教材《 外 国小说欣赏》 第三单元 , 是高尔基《 伊则吉 尔老婆子》 中的一篇小说 。
品。 他说 , 他“ 特 别 喜 欢 高 尔基 的短 篇 小说 ” , 还说 : “ 我 那时期 的创作 里 就有他 的影 响 。 ” 1 9 8 2年 巴金 在 一篇 “ 后记 ” 中, 谈 到 自己近 年 一 直
师: 在这样的林子里 , 族人是怎样一种表现?
生: 恐惧 、 悲哀、 绝望 、 胆怯 、 伤心地 哭着 , 把 自由献 给敌人 , 被 死亡 吓坏 了 。
一
各 国的 作 家们 都 能像 丹柯 那样 无 畏 地 献 出 自己的 赤
心。 ( 板 书丹柯 )
师: 今 天就让 我们 一起 走进 高尔基 笔下 的丹柯 , 看 看 丹柯有 一 颗怎样 的心 ?
、
导 入 情 境
( 活动 : 学生课前五分钟演讲 , 略)
师: 在 苍茫 的大海 上 , 狂风 聚集 着乌 云—— 生( 齐背) : 在乌 云和 大海之 间 , 海 燕像 黑色 的 闪电
师: 丹柯 说 了些什 么话 ?
的 叫嚷 , 电光 把黑 暗撕 成 了碎片 。
师: 族 人又是 怎样 的态 度 ? 生: 捉 着丹柯 , 弄 死他 。 师: 此 时丹柯 什 么态度 ? 生: 心 中燃起 怒 火 , 然后 又发 出愿 望之 火 。 师: 此时 , 林 子发 生 了怎样 的变化 ?
《丹柯》课教案
《丹柯》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丹柯》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通过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风貌;(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丹柯》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2)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小说《丹柯》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丹柯》;(2)学生概括小说情节,介绍人物形象。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文学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2)学生举例说明,进行课堂交流。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学习笔记;2. 结合小说《丹柯》,写一篇关于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短文;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简要介绍作品内容及艺术特色。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的学习反馈等方面,以便于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丹柯》文本2. 参考资料:有关《丹柯》的评论、分析文章3. 多媒体资源:与《丹柯》相关的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有关《丹柯》的在线文章、论坛讨论等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小说内容;2. 互动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小说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4.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丹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整理绍兴市高级中学朱嘉秀教学目标:1、能概述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2、了解小说主题形成的多种途径3、体会小说蕴含的悲壮情感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主题的多种途径教学难点:1、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主题表现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由作家导入二、把握情节1、检测字词2、丹柯在小说中还有哪些称呼?年轻的美男子、傲慢的勇士3、概述情节(在这个人物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概述标准:是否完整、是否概括、是否连贯)--熟识情节三、熟悉主题4、借助情节,你看到了怎样一个丹柯?简述理由英勇、无私┅┅(英雄形象)--粗浅熟悉主题四、明确主题形成的多途径(投影)“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
是故聪慧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三国刘邵《人物志》5、你认为丹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英雄吗?结合丹柯与族人在逆境面前的不同表现,感受丹柯的英雄胆略小结:丹柯是一位英雄,在感受其宏大之时我们无形中将族人作为参照。
--借族人衬托丹柯突现主题6、在挽救族人的过程中他的英雄形象是否发生变化?可以说变:内心有过波动;族人开头埋怨时,丹柯是欢乐而安详的族人怨恨审问时,丹柯也有所埋怨、责备族人生气诅咒时,丹柯怒火燃起族人兽性爆发时,丹柯心里产生了苦恼可以说不变:他坚持着把挽救族人做为自己最剧烈的愿望小结:在逆境面前的心情波动让我们看到丹柯终究也是族人中的一员,他也会有常人的苦痛。
他的坚持尤为珍贵,只是因爱与责任他战胜了自己。
情节的曲折进展让英雄的形象渐渐高大的同时更贴近真实。
--以情节的一波三折来突现主题7、丹柯死了,你盼望看到一个怎样的结局?与小说结尾比较。
(体现英雄的悲伤、浪漫主义颜色)--浪漫主义手法突现主题8、总结小说通过族人、曲折的情节、浪漫的表现手法胜利地塑了英雄丹柯的形象,突现小说的主题。
五、拓展思索建议阅读:鲁迅的《药》房龙的《〈宽容〉序言》这两篇文章也涉及了英雄的主题,思索他们采纳哪些途径来突现主题?五、板书特别的人物曲折的情节英雄(悲壮、悲伤)浪漫的手法[《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丹柯》教案
《丹柯》教案丹柯教案丹柯是南京市鼓楼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她备课认真,授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下面是一份关于《丹柯》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
本教案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活动、课文理解、课堂练习与拓展、课后作业及延伸阅读。
一、导入活动1.师生问答:教师:请问各位同学,你们喜欢读小说吗?有什么经典的小说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学生:(举手回答)...2.展示画册:教师: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篇名叫《丹柯》的短篇小说。
请你们看这些画册的图片,猜测一下这个故事可能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二、课文理解1.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读《丹柯》这篇课文。
学生:(齐声读课文)2.课文解读:教师: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一下问题。
“丹柯”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之处?它在课文中代表了什么意义?三、课堂练习与拓展1.小组讨论: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在你们看来,丹柯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你们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吗?2.角色扮演:教师:现在,我将给你们分发一些剧本,请你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丹柯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
四、课后作业及延伸阅读1.写读后感:教师:同学们,课下请你们撰写一篇《丹柯》的读后感,表达你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2.推荐阅读:教师:为了加深大家对文学故事的了解,推荐你们阅读类似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丹柯》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增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阅读和思考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丹柯》教案(五篇)
《丹柯》教案(五篇)第一篇:《丹柯》教案【学习目标】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情感。
对于丹柯的死,你有什么感想?2.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理解丹柯的英雄之举和英雄的孤独感。
【教学重难点】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5.小说结尾:在雷雨到来之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就是这样来的!这个蓝色火星有什么象征意义?【教学过程】研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1.丹柯出场前,族人们遇到了什么困境?6.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2.在路上,丹柯遭遇了哪些困境?四、主题拓展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它的意思是是“最大的痛苦”,有人说从《丹柯》中能读出高尔基的痛苦,你认为这种“最大的痛苦”指什么? 3.丹柯如何应对他遭遇的困境?.归纳一下丹柯的闪光点:五、写作尝试从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从族人想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请大家从以上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自己读了这篇小说的感悟。
4.英雄的结局当所有人都浸在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充满了希望和快乐时,英雄丹柯死了,可他的心还在尸首旁燃烧……此时此刻,族人们是怎样对待丹柯的呢?朗读最后两段。
《丹柯》导学案《丹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情感。
2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理解丹柯的英雄之举和英雄的孤独感。
【教学重难点】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3).他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因此他的心燃烧的更厉害了……丹柯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4.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丹柯形象:通过合作探讨,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丹柯形象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丹柯形象:通过合作探讨,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丹柯》课堂教学实录
《丹柯》课堂教学实录作者:曾令团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7期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丹柯》这篇小说。
大家看完课文后心情怎样?生1:好可惜啊,这么好的一个人却死了。
生2:太可悲了,丹柯拯救了族人却被族人害死了,唉——师:这个故事是喜剧还是悲剧?生(基本异口同声):是悲剧。
师:的确是悲剧。
(屏显1)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师:那么本文中“有价值的东西”指什么?生3:丹柯。
生4:丹柯的英雄精神和品质。
师:很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丹柯这个人物。
(屏显2)“有价值的东西”——分析丹柯的人物形象师:丹柯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具有哪些英雄的精神和品质呢?(屏显3)“导学案”的问题:(1)丹柯为什么在人们绝望的时候挺身而出?(2)丹柯为何以德报怨?(3)是什么使丹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带领族人,这是他的职责吗?生5:他勇敢。
师:何以见得呢?生5:课文里写了“美的人总是勇敢的”。
师:这句话有说服力吗?再找找看。
生6:面对苦难,族人都恐惧了甚至想做奴隶了,而丹柯说:“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师:好,我们齐读丹柯的出场宣言吧。
“你们不能够……”预备——齐。
师:大家好好品味刚才的一段话,除了勇敢,我们还能感受到丹柯哪些精神品质?生7:我觉得丹柯敢于实践,他号召族人说“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而族人只是在那里空想和悲伤。
生8:“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可见丹柯有必胜的信念,而且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带领族人走出林子。
生9:我想补充,“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也说明了丹柯有远见卓识,不像族人被眼前苦难蒙住了眼睛,这种远见卓识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其他学生笑,表示赞同。
)师:刚才几位同学能结合课文谈出自己的理解,有理有据。
我们再联系全文,畅谈自己对丹柯这个人物的看法吧。
生10:我觉得丹柯很大度,有一颗宽容的心。
族人抱怨他,他却“快乐而安详”,人们想捉住并弄死他,他还想着“为这些人做什么”。
《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丹柯》同步课堂教学实录
“英雄”是怎样炼成的——《丹柯》“做学教一体化”分段分块教学课堂实录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严晓鸿教师:(导课)程颐曰: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也有人说:“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高尔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样一部这样的作品。
(“一做”启课:切入主题)教师:今天我们从形象入手,结合预习课文的感受,谈谈你心中的丹柯形象。
请用“丹柯是一个__的人”的句式进行表达个人的理解。
学生1:勇敢自信,勇于担当……学生2:敢于牺牲,甘为奉献……学生3:一心为公,死而后已……(“二做”承课:概括主题)教师:丹柯是位英雄。
请问英雄是怎样炼成的?试分析小说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1: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然的苦境)胆小、自私的族人(人为的困难)学生2:丹柯死了,他的心被族人践踏,最终变成了许多的星火。
丹柯把生命献给了大家,但却不被大家理解,作品批判这一群无知麻木的族人的同时,也给这一英雄身上蒙上了一层悲剧的意味。
学生3:丹柯被踏碎的心最终变成了草原上星星之火,极富浪漫色彩。
学生4:丹柯:快乐安详→埋怨责怪→怒火燃烧→产生苦恼→烧心、快乐骄傲(族人:开始抱怨→怨恨审问→生气诅咒→兽性爆发→践踏丹心)教师:可见,苦难之处见英雄;英雄是孤独的,却也是永恒的;英雄亦为人而非神,但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本篇小说主题地表达主要通过借族人映衬丹柯、情节的波折和浪漫主义手法等三条途径实现的。
(“三做”转课:解读主题)教师:其实,主题的解读是多元的,读者的理解是个性化的。
不是吗?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一起来审视小说,不觉得人性的悲哀吗?小说的结尾,“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族人到达了一块自由的土地,可是英雄却倒下了……丹柯的死唤醒了族人吗?我们读过《丹柯》后,不觉得这是“英雄的悲剧”吗?这不是“民族的悲哀”吗?这不是“人性的悲哀”吗?生活中,你看到这样的悲哀吗?学生1:看到,上个学期,XXX班X老师教学认真,工作负责,经常督促同学们上交作业,有几个同学就在班级QQ群上进行大串联,导致全班45个同学有37个同学在教师民意测验中打这位教师“不满意”,这不是一种人性的扭曲吗?学生2:有,我们原班的纪律委员工作极不负责,自修课不管,同学违纪包庇做“老好人”,结果还被选上“优秀班干部”,这不是没有英雄的时代的悲哀吗?…………教师:(打出漫画图片——越帮越忙;谁扶谁遭殃;不敢扶!)同学们,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青年学生学习丹柯精神——那种积极实践、战胜自我、勇于奉献的精神。
《丹柯》教学实录
设计说明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基础知识积累环节,通过当堂检查,促使学生课前仔细预习课文,自主掌握基础知识;二是课文内容探究环节,先从“丹柯”这一人物形象入手,作为英雄,丹柯具备哪些英雄品质呢?由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梳理情节,归纳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又由人物命运进而探究小说主题,让学生在分析中体悟小说主题的多义性、复杂性,学会多元化解读主题;三是感悟生发环节,由课内到课外,通过提问“小说《丹柯》带给你哪些思考与感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懂得作为人的使命感及如何尊重英雄。
考虑到班级情况,我把“尽量让每位同学都思考、尽量多的同学能发言”作为制定教学环节设计的重要依据。
设计当堂检测、自主学习、同桌互助等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课堂实录一、导入师:一篇好的小说除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外,还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一篇好的小说《丹柯》。
二、检查预习情况。
此环节包括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积累。
三、课文内容研讨师:作为英雄,丹柯具有哪些英雄的品质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
生1:“大家都被吓坏了,已经没有一个人害怕奴隶的生活了……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丹柯,他一个人把大家全搭救了。
”我觉得这句话体现了丹柯的果断和勇敢,因为这时候人们陷入恐惧之中,而丹柯他站了出来,领导人们走出恐惧,走向希望。
师:丹柯把大家全搭救了,这就是英雄的行为,很好。
生2:“丹柯领着他们。
大家和谐地跟着他走。
”“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
”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但是他却快乐而安详。
从丹柯与族人的对比之中可以说明他乐观、自信、坚定的特点。
生3:“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这里可以看出族里人都犹豫不决的时候,丹柯站出来说,我们要走到林子里去,可以看出他很有主见、勇于实践。
丹柯的课堂教学实录
丹柯的课堂教学实录关于丹柯的课堂教学实录导语: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
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丹柯的课堂教学实录,以供参考。
一、导入设计郁达夫曾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他的命运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高尔基的《丹柯》。
板书题目知识铺垫1、高尔基生平及作品介绍2、阅读小说,划分层次并概括标题3、拓展阅读《药》写于1919年4月,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场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故事。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
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里,还要劝劳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
”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
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
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
”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
丹柯课堂实录
一、导入话题师: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老师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读小说的一点感受(幻灯):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学是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学习的话题是“小说的主题”。
二、梳理情节,探究主题师:先提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生1:不是。
因为有一类小说是以故事为目的的。
生2:这一类小说因该也有主题的,只不过它的主题意识是“不自觉也不明确的”。
师:对,这是知识短文中的话。
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
《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那么,小说的主题哪里去找呢?生3: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发现。
(下面学生插话:还有环境)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解读这篇小说的主题。
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复述以下故事情节。
(指名简要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师: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悲剧,“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向大家熟悉的《老人与海》、中国的《西游记》等等都是。
读这类小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英雄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族人的困境。
生4: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师:分析得好。
后面是一条坦途,但等待他们的是奴隶的命运;前面是一条自由之路。
但是却令人畏惧。
我们再来看丹柯的困境。
生5:丹柯不但有与族人一样的困境,更有族人们忘恩负义的指责和死的威胁。
师:很好。
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族人们和丹柯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来关注人物的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的心——《丹柯》课堂教学实录生:课前五分钟演讲(略)。
师: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生(齐背):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师:文字作者是——生:高尔基。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高尔基的一篇文章,想起高尔基让我想起了巴金。
师:200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燃烧的心——巴金与高尔基》。
(板书)我念几段给同学们听。
师:巴金在自己的文章中几次提到高尔基,说高尔基是他喜爱的作家,甚至是他的老师之一。
巴金进入文坛后,写作短篇小说时,在上海怀着激动的心情翻译了高尔基早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他说,他“特别喜欢高尔基的短篇小说”,还说:“我那时期的创作里就有他的影响。
”1982年巴金在一篇“后记”中,谈到自己近年一直在探索文学艺术的作用时,自问道:“文学艺术的作用,目的研究是什么?”“难道我们在纸上写字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然后自答:“一般人都承认文学的目的是要使人变得更好”———这是高尔基的名言。
1984年5月15日巴金应日本作家井上靖的邀请,抱病出席在东京举行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他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呼吁:“我们的前辈高尔基在小说中描绘了高举‘燃烧的心’在暗夜中前进的勇士丹柯的形象,小说家自己仿佛就是这样的勇士……”他希望各国的作家们都能像丹柯那样无畏地献出自己的赤心。
(板书丹柯)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尔基笔下的丹柯,看看丹柯有一颗怎样的心。
一、感受林子活动: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座林子。
(学生默读)生:茂密的、黑暗的、恶臭的。
师:重点欣赏“它们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它们那些纠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黏泥里。
这些石头一样的大树白天不响也不动地立在灰暗中,夜晚人们燃起营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
”请一学生朗读。
(一学生朗读,缺乏情感)师:“紧紧地”“牢牢地”“不响也不动地”“更紧地”要强调,也就是要重读。
(老师示范)师:在这样的林子里,族人是怎样一种表现?生:恐惧、悲哀、绝望、胆怯、伤心地哭着,把自由献给敌人,给死吓坏了。
师:那文章开头为何说“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生:“快乐的”应该轻快一点,“强壮的、勇敢的”越来越快。
师:请你读,不要解释。
生(试着朗读):我读不出来。
师:你要表达什么感情呢?生:有点讽刺的味道。
生:其实这些人并不快乐、并不强壮、并不勇敢。
(老师示范读)师:“人”重读,音稍稍托长一点。
(生齐读)二、穿越林子师:当族人害怕、恐惧的时候,谁出现了。
生:丹柯。
师:请同学们用笔划出描写林子、族人如何对待丹柯和体现丹柯态度的语句,一学生读丹柯,其余学生齐读族人。
(学生默读)师:丹柯说了些什么话?生:“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
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师:族人说——生(齐读):你领导我们吧!师:这时候,族人对丹柯是怎样的态度?生(齐读):他们相信他。
师:这时候,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齐读):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去路,树枝纠缠在一块儿,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树林越来越密。
生(齐读):他们向前走……,它们好像活起来了。
师:族人对丹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生:怨恨他。
审问他。
生(齐读):你对我们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师:“你该死”,要读得更响!更狠!(老师示范)生(齐读):你就该死!师:此时丹柯什么态度?生:他挺起胸膛。
师:他对着族人大声说——生: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师:此时族人是怎样的态度?生:他们更生气了。
师:他们大声嚷道——生(齐读):你该死!你该死!师:两个“你该死!”语气语调一样吗?应该越来越强。
再来一次。
生(齐读):你该死!你该死!师:此时,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树林一直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声音,来响应他们的叫嚷,电光把黑暗撕成了碎片。
师:族人又是怎样的态度?生:捉着丹柯,弄死他。
师:此时丹柯什么态度?生:心中燃起怒火,然后又发出愿望之火。
师:此时,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树林一直在唱它那阴郁的歌,雷声隆隆地响,大雨依旧在下着……师:此时丹柯什么态度?生:他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
师:丹柯嚷道——生:我们走吧!师:“走”要重读,“吧”可以稍稍拖长点。
(老师示范)师:此时族人又是怎样的态度?生:人们全吓呆了,好像变成了石头一样。
三、走出林子师:此时,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树林忽然在他们前面分开了,分开了。
师:此时的丹柯呢?生: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师:“燃烧,燃烧”要立起来,语调上扬。
再来一次。
生: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师:继续往下读。
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
死了。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看出丹柯是怎样的一个人?一颗怎样的心?生:勇士、英雄、奉献的人、无私的人。
一颗勇敢、无私、奉献的心。
师:面对丹柯的死,族人是怎样的态度?生: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死。
生:有一个人,有点害怕,拿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师:在丹柯出现到丹柯死去这一情节发展变化中,族人的态度在不断变化着,在态度的变化中,看出族人是怎样一群人?生:自私、软弱、忘恩负义、胆小。
师:小说写的是丹柯,为何要反复写林子呢?生:为了写林子给族人带来恐惧,为写丹柯的出现等情节做铺垫。
生:林子的变化,烘托出族人的性格,这样跟丹柯的性格对比,更好地刻画英雄丹柯。
师:在解读小说时,我们有时从小说的环境描写入手,会迅速把握小说主题,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
《丹柯》中的林子描写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无疑是我们解读小说的重要抓手。
师:从创作手法上讲,《丹柯》采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那为何安排丹柯以死来终结,小说完全可以这样来写——丹柯把心重新放进自己的胸膛,族人拥戴他为英雄啊。
生:这是悲剧。
师:喜剧不好吗?生:悲剧是把美丽的东西摔坏给别人看,更有震撼力。
师:你能说说你读过的给你震撼力的悲剧吗?生:陆游与表妹唐婉儿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孔雀东南飞》,等等。
师:是啊,悲剧往往更能给人以深思,震撼人的作品多半是悲剧式的。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说,悲音,表现悲剧性内容的艺术作品,会引起接受者忧伤、哀婉、沉痛、震惊。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随笔?美的定义》中说,我并不主张“欢悦”不能与美结合,但我的确认为“欢娱”是美的装饰中最庸俗的一种,而“忧郁”却似乎是“美”的灿烂出色的伴侣,我几乎不能想象任何一种美会没有“不幸”在其中。
我想这也是丹柯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原因吧。
师:好的作品不仅可以穿越时空,也可以穿越国界。
当我们读到英雄丹柯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像他一样的英雄呢?生:我想起了屈原,他的一句“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尤其感人。
生:我想起了岳飞,他为了抗击敌寇,不惜抛头颅洒鲜血,最后屈死在风波亭。
生:我想起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用自己的死来维护维新变法。
生: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了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师:是啊,很多时候,这些英雄常常不为人理解,命运往往是悲惨的。
郁达夫曾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师:除此之外,我想起了巴金的一篇散文《我的心》,请同学们听我朗诵。
我的心(节选)作者/巴金这些年来,我怀着这颗心走遍了世界,走遍了人心的沙漠,所得到的只是痛苦和痛苦的创痕,正直在哪里?和平在哪里?幸福在哪里?这一切可怕的声音哪一天才会听不见?这一切可怕的景象哪一天才会看不到?这样的人间悲剧哪一天,才不会再演?一切都象箭一般的射到我的心上,我的心已经布满了痛苦的创痕,因此,它痛得更厉害了。
我不要这颗心了,有了它,我不能闭目为盲,有了它,我不能塞耳为聋,有了它,我不能吞炭为哑,有了它,我不能在人群的痛苦中找寻我的幸福,有了它,我不能和平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了它,我再也不能生活下去了。
妈妈呀,请你饶了我吧,这颗心我实在不要,不能够要了。
我夜夜在哭,因为这颗心实在痛得受不住了,它看不得人间的惨剧,听不得人间的哀嚎,受不得人间的凌辱。
我想要放它走,可是,它被你的祝福拴在我的心房内。
我多时以来就下决心放弃一切,让人们去竞争,去残杀,让人们来虐待我,凌辱我,我只愿有一时的安息,可我的心不肯这样,它要使我看,听,说,看我所怕看的,听我所怕听的,说别人所不愿听的,于是我又向它要求到,心啊,你去吧,不要苦苦的恋着我,有了你我无论如何不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啊,求你,为了我幸福的缘故,撇开我去吧!它没有回答,因为它如今知道,既然它被你的祝福拴在我的心房上,那么,它也只能由你的诅咒而分开。
妈妈,请你诅咒我吧,请你允许我放走这颗心去吧,让它去毁灭吧,因为它不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有了它我也不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这样大的血泪海珠,一个人一颗心算得了什么?能做什么?妈妈,请你诅咒我吧,请你收回这颗心吧,我不要它了!(掌声)师:《燃烧的心——巴金与高尔基》一文中说,巴金在高尔基的小说中,除了认识一些陌生的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作者的坦诚与善意。
作者絮絮漫语,像是把心交给了读者,让读者了解到更多的人,更广泛的生活。
他的小说不说教、不训导,而是用朴朴实实的话让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认识自己,觉醒起来,让被压迫的人奋起反抗,让人类看到光明的未来。
罗兰说,要有光,太阳的光明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心的光明。
其实,巴金的一生正像丹柯那样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赤心,他的这颗心也是丹柯的那颗心,何尝不是高尔基的那颗心啊。
师:下课后,请同学们写一篇随笔《英雄丹柯》或者为丹柯写一段颁奖词。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让我难以忘怀的语文课,课后一学生说,老师,今天的课很精彩,你好有激情。
是的,这节课,我在用心上课,仿佛自己就是丹柯。
这节课,读丹柯那位男生表现也很激情,同学们沉浸在激情的氛围中,共同感受着英雄丹柯的伟大形象。
这节课也充分体现了我“入心”语文课堂的理念——激情入心、生命入心、对话入心、寂静入心。
整个课堂高潮迭起,有静亦有动,学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呈现出一种生命的狂欢。
我从《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燃烧的心——巴金与高尔基》入手,谈及高尔基对巴金的影响,既可激趣,亦可将小说作者、翻译作者、小说主人公三者有机结合来,课堂结束前引入的巴金散文《我的心》,再次掀起课堂教学高潮,课堂首尾呼应,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