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学案专题1 研究物质的方法
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过滤与结晶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
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1:1.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以钠为例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了解钠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和模型等。
(1)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包括眼看、耳听、鼻闻、触摸或借助观察等。
(2)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或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方案等,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对实验结果做好分析,写好实验报告。
(3)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和研究并总结出各类物质的和。
(4)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各类物质性质间的,认识各类物质性质间的内在。
[即时训练]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与氧气和水反应,还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与酒精反应及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A.实验法B.比较法C.观察法D.分类法二、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认识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与水的反应1.实验探究(1)实验步骤①钠的取用: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切面色泽。
②将钠块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反应现象并思考原因:(2)实验结论:①物理性质:色,具有金属光泽,硬度,熔点,密度于煤油,于水,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②钠与水反应剧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钠的用途(1)高压钠灯常用做。
(2)金属钠还可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
(3)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
[互动探究]1.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那么,钠与盐酸反应时是先与水反应,还是先与HCl反应?若钠过量,又是什么情况?2.钠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吗?3.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为什么?[归纳升华]1.钠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实质:强调:钠与任何物质的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浮”“熔”“游”“响”四个现象。
山东省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高考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专题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复习案【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在教材相应位置进行标注后,识记相关内容)1.归纳总结各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提醒:(1)胞吞胞吐过程需要某些蛋白质的参与,但是不需要转运蛋白的作用。
(2)胞吐不是只能运输大分子物质,也可以运输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
(3)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胞吞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4)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2.转运蛋白的类型图示【提升科学思维】: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分析与判断1.小试牛刀据图分析a,b,c,d,e几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拓展应用阅读资料一,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对吸收来自肠腔的营养物质有重要意义。
如图1为氨基酸从肠腔内进入组织细胞的简要过程。
人体进食后,小肠微绒毛外侧葡萄糖由于二糖的水解而局部浓度高于细胞内,这部分葡萄糖能通过GLUT2转运;大部分葡萄糖通过SGLT1转运,过程如图2所示。
请根据资料一和图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①据图分析氨基酸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什么运输方式?氨基酸从小肠上皮细胞运输到组织液是什么运输方式?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②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运输到肠腔时,所需转运蛋白空间结构是否发生改变?说明你的理由。
③小肠上皮细胞通过SGLT1、GLUT2转运葡萄糖分别属于什么运输方式?说明你的理由④所有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吗?资料二:LDL (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有一层磷脂外被,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06,直径为22nm 的多分子复合物。
其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的LDL 受体特异性结合而附着在膜上,经过如图1所示的过程进入细胞内,此过程可除去血液中过量的胆固醇,以防止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
资料三: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本质为一种球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然后排出到细胞外液中发挥作用,下图2为抗体分泌过程。
高三化学一轮物质的量专题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物质的量专题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化学一轮物质的量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摩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关系,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等。
3. 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摩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教学难点:1. 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摩尔比、摩尔数和质量的问题。
2. 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2. 实验器材及化学试剂。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知识,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并列举一些示例。
Step 2:物质的量与摩尔(15分钟)1. 给出摩尔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摩尔的概念。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根据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摩尔数。
3. 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摩尔计算的方法。
Step 3: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20分钟)1. 介绍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2. 解释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3. 通过实例分析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等。
4. 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计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Step 4:实际问题的解决(15分钟)1. 提供一些真实的化学反应或化学实验,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拓展与归纳(10分钟)1. 总结物质的量与摩尔的概念以及化学计量关系的要点。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导学案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实验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掌握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的技能。
3、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4、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误差分析。
2、难点(1)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及操作。
(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三、知识梳理(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1)适用范围:用于分离_____和_____。
(2)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1)适用范围:用于分离_____的固体溶质和溶剂。
(2)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要点:①蒸发过程中要不断_____,防止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②当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蒸馏(1)适用范围:用于分离_____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2)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事项:①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防止_____。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_____处。
③冷凝水下进上出,与蒸气的流向相反,以提高_____。
4、萃取和分液(1)萃取①原理:利用溶质在_____的溶剂里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②主要仪器:_____、_____。
(2)分液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_____的液体混合物。
②主要仪器:__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学案)
专题一物质的量考纲要求: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以及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及阿伏加德罗定律。
3、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学会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互相换算。
4、掌握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5、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技能。
6、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含义以及计算,掌握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第1、2课时【学习目标】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概念梳理(请在箭号上填写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微粒数质量(g) 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L)物质的量浓度(mol/L)万能恒等公式[热身练习]请大家通过下列练习提炼知识要点,找准薄弱环节突破,建立知识联系1、0.5molCH4含有____________个H,____________mol电子;含9.06×1023个Na+的NaCl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2mol H2与1mol SO3分子数目之比: , 原子数目之比:2、将NH3和CH4按等物质的量关系混和,混合物中NH3和CH4的质量之比为__;12要使NH 3与CH 4含有相同数目的H ,NH 3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3、如果2g 甲烷含有x 个分子,那么22gCO 2中所含分子数是A .XB .4xC .0.5xD .3x4、质量相等的N 2 、CH 4、CO 2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6、标准状况下,含n 个氯原子的氯气体积为V L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B C D7、 0.8g 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概念剖析]1、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以 为单位表示 的物理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创新学案2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知识目标1、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2、知道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体会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3、通过对钠的性质的实验探究,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4、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
学点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等方法。
学点二金属钠的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2、金属钠应保存在中,如何取用金属钠?剩余的钠应如何处理?3、钠与水反应提示:注意观察钠在水中的位置、状态、溶液颜色变化、有无气体产生?若有气体产生,你推测它是何种气体,如何验证?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交流·研讨(1)回忆锌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推测钠与盐酸反应吗?如果能,与锌与盐酸反应比较哪个更剧烈?写出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2)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
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4、钠与氧气反应交流·研讨(1)条件改变可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2)请将有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小结一下。
学点三过氧化钠的性质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比较交流·研讨通过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请你总结一下分别使用了哪些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针对训练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是活泼金属,将其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C.钠是一种较硬的金属,导热性好D.钠是一种比水轻的金属2、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是()A.灭火器B.水C.细砂D.煤油3、将4.6gNa投入到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4.6% B.等于8.0% C.小于8.0% D.大于8.0%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A.Na2O B.Na2O2C.Na2CO3 D.NaOH。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详析:考点41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Ⅰ、课标要求1.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3.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Ⅱ、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2.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3.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Ⅲ、教材精讲1.本考点知识框架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
[来源:学§科§网](1)观察: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观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特点: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等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仪器——提高灵敏度要求:观察前——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观察中——用感官收集信息、积极思考观察后——及时储存和处理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2)实验:人为地再现物质性质的过程。
分二种情况,一是验证性实验——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二是探究性实验——探究物质的未知性质。
关键——控制实验条件要求: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 实验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3)分类:分门别类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总结出各类物质的共性和特性。
(4)比较:将研究对象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已知的物质进对比研究,找出物质的性质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5)假说:以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某一未知事物或规律所作出的推测性解释。
假说是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如下基本的特点: 第一,假说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某一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原因或其规律性; 第二,假说是以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的; 第三,假说具有推测的性质;第四,假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多种推理形式和逻辑方法的综合运用。
2022高考化学鲁科版必修1一轮复习教案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2.四种根本方法〔1〕观察法①含义:是一种有方案、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②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2〕实验法①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②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平安。
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响。
③实验的步骤: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4〕比较法3.案例:对金属钠的研究1、钠的物理性质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亮——银白色金属光泽;轻——密度小,比水轻;低——熔点低;导——可导电、导热〕思考:你在研究钠的物理性质过程中用到什么样的方法提示:“软〞——观察用小刀切割钠的实验;“亮〞——观察钠的断面;“轻〞——通过钠与水反响的实验,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低〞——通过钠与水的实验,观察到钠熔成小球或通过钠与氧气反响的实验,观察到加热时钠很快熔化;“导〞——首先通过分类法确定钠属于金属,然后根据金属的通性判断。
2、钠的化学性质〔1〕与O2反响:常温:4Na+O2=2Na2O (白色固体);点燃或加热:2Na+O2点燃Na2O2 (淡黄色固体);〔2〕与Cl2反响:2Na+Cl2点燃2NaCl;〔3〕与水反响:2Na+2H2O=2NaOH+H2↑思考:①在钠与水反响的实验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②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很快就燃烧起来,为什么出去,引燃产生的氢气并使钠燃烧起来。
1.2.1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 学案【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对点训练】1.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块铁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①假说法②实验法③分类法④比较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D 解析:①假说法是以客观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题目未提出推测性说明,故①错误;②通过两金属暴露于空气中,以实验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故②正确;③没有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故③错误;④金属钠和铁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采取对比方法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故④正确。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 )①钠的熔点低②钠的密度小③钠的硬度小④钠是一种活泼金属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②③④ D.以上性质均可以B 解析:钠可以切割→硬度小,钠浮于水面→密度小,钠熔化成小球→熔点低,钠与水反应剧烈→性质活泼,但题目前提条件是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故排除硬度小这一性质。
3.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B.Na2O2的稳定性比Na2O差C.用Na2O2和水反应可以制取氧气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O2放出,恢复常温后有晶体析出B 解析:Na2O加热时可与O2反应生成Na2O2,故Na2O2比Na2O更稳定。
【课后练习】1.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不仅跟O2和H2O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的反应。
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用不着的是( ) 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C 解析: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其反应现象,然后与和水反应的现象作比较,得出结论。
2.将4.6 g Na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4.6% B.等于8.0% C.小于8.0% D.大于8.0%D 解析:4.6 g Na 与水反应生成溶质NaOH 8 g,由于反应产生H2逸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小于100 g,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0%。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小结
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物质的性质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过程。
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就掌握了探寻物质奥秘的钥匙。
下面我们共同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概念活动范围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其一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等;其二可以借助仪器进行观察,观察要有明确、具体的目的,并且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实验前和实验中实验法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其一是验证性实验(验证对物质性质的推测);其二是探究性实验(探究物质的未知性质)。
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等;实验中仔细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实验后,认真分析结果,做好实验报告。
比较法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差异,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对比、归纳、预测、再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以及设计实施对比性实验时,用比较法。
分类法就是对物质及变化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得到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
首先根据物质的组成对被研究的对象归类,看其属于哪个类别;再运用其所属类别所具有的通性去预测性质,以便设计实验并加以验证。
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一般与比较、实验法同时应用。
1.观察和预测。
观察外观性质,通过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和气味等性质,利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实验与观察。
实验时根据预测有目的的观察,同时更要注意发现有无特殊的现象,以便发现新问题、新结论。
3.分析和解释。
该步骤的关键是寻找理论根据,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现成的理论支持,就需要科学的思维,提出理论假设或模型,进行分析、设计、实验论证。
以形成新的理论。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就是这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结论和整合。
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分析出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再进行合理的解释,做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以钠为例加以说明应用。
观察物理性质预测化学性质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分析现象并解释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一.观察、实验、比较法序号操作现象结论预测性质1 取一瓶金属钠,打开瓶闻一闻瓶内物质的气味。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专题复习课教学案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探究项目:借助玫瑰花提油实验体验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情境创设素养解读玫瑰精油为天然植物精油之王,有“液体黄金”的美
称,主要有以下功能:气味芬芳,自然的芳香经由嗅
觉神经进入脑部后,能刺激大脑前叶分泌出内啡汰及
脑啡汰两种荷尔蒙,使精神呈现最舒适的状态,这是守护心灵的最佳良方;能消炎杀菌、可防传染病、防发炎,防痉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及细胞再生功能,让生命更美好;能调节内分泌器官,让人体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获得良好的发展;能适用于各种皮肤,发挥紧实、舒缓的特性,滋养皮肤,延缓衰老。
1.素养要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
2.素养目标:通过“玫瑰花提油实验”的步骤、提取物成分、结构的探究,建立“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的认知模型,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探究过程素养评价【探究任务一:方案设计】
(1)结合已有知识与上述材料的叙述寻找从玫瑰花中分离、提纯玫瑰精油的方法。
[提示]根据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可用有机溶剂萃取;根据“气味芬芳”,说明玫瑰精油沸点低,易挥发,可用蒸馏法获得。
(2)如何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
[提示]以蒸馏法为例,①将玫瑰花捣碎②将捣碎的玫瑰花及汁液移入蒸馏装置③加入适量水④
科学探究—水平1:能对如何分离、提纯玫瑰精油提出假设,并整合相关资料。
科学探究—水平2:能依据玫瑰精油的性质特点设计方案,独立完成探究任务,交流探究成果。
科学探究—水平3:能针对玫瑰花提油过程进行反思、提出质疑。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含解析)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大海————————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李仕才础知识梳理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分别提纯―→ 元素定量剖析―→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波谱剖析↓↓↓↓纯净物确立实验式确立分子式确立构造式2.分别提纯有机物常用的方法(1)蒸馏和重结晶合用对象要求①该有机物热稳固性较强蒸馏常用于分别、提纯液态有机物②该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①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重结晶常用于分别、提纯固态有机物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2)萃取和分液①常用的萃取剂:苯、CCl4、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②液—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一样,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③固—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3.有机物分子式确实定(1)元素剖析(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质荷比 ( 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证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最大值即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分子构造的判定(1)化学方法:利用特点反响判定出官能团,再制备它的衍生物进一步确认。
常有官能团特点反响以下:官能团种类试剂判断依照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溴的 CCl4溶液红棕色褪去酸性 KMnO溶液紫色褪去4卤素原子NaOH溶液, AgNO和稀硝酸的混淆液有积淀产生3醇羟基钠有氢气放出酚羟基FeCl 3溶液显紫色浓溴水有白色积淀产生醛基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新制 Cu(OH)2悬浊液有红色积淀产生羧基NaHCO溶液有 CO气体放出3 2(2)物理方法①红外光谱分子中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对红外线发生振动汲取,不一样化学键或官能团汲取频次不一样,在红外光谱图大将处于不一样的地点,进而能够获取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②核磁共振氢谱(1)碳氢质量比为 3∶ 1 的有机物必定是 CH4( × )(2)CH 3CH2OH与 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同样( × )(3) 乙醇是优秀的有机溶剂,依据相像相溶原理用乙醇从水溶液中萃取有机物( × )(4)质谱法能够测定有机物的摩尔质量,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能够确立有机物的官能团种类 (× )(5) 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 4 组特点峰 ( √ )(6) 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会出现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4∶ 1( ×)分析该有机物中有 4 种不等性氢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 2∶ 2∶ 1。
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导学案+课时作业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自主学习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01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1)观察⎩⎪⎨⎪⎧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02颜色、状态以及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等间接观察: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2)实验是□03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排除外界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现象或过程发生或再现的研究方法。
①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通过□04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②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性质时,实验前要□05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方案等;实验中要□06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07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08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除了观察和实验外,□09分类和比较也是研究物质性质时的常用方法。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可以运用分类的方法,总结□10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并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预测;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11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异同,以及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4)除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外,在进行化学研究时还会用到□12假说和模型的方法。
在已有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工作者往往通过□13提出假说对有关现象或规律的本质以及未知物质或现象进行推测性说明,通过建构模型对物质或物质的变化进行简化模拟。
假说和模型具有□14解释性功能和预见性功能,但是所做的预测或说明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15实验来验证。
在科学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是旧的假说或模型被推翻,而建立起新的假说或模型。
2.钠的性质、用途及保存(1)钠的物理性质①钠与水的反应:常温下与冷水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2Na+2H 2O===2NaOH +H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课型:知识梳理课)【考纲要求】
1.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钠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典型例题】
【例1】见创新设计P6案例2
【例2】见创新设计P7应用3
【例3】将mgH2和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氧气反应,然后将生成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求固体增加的质量是多少?
【变式】一定温度下,Wg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过氧化钠固体增重Wg,符合此要求的物质是()
①H2 ②CO ③CO和H2④CH3OH ⑤CH3COOH ⑥C6H12O6
A.除⑥之外
B.仅①②③
C.仅④⑤⑥
D. 全部
【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
B.亚硫酸钠固体
C.硫酸亚铁固体
D.NO气体
2.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2O2和H2O
B.Na和O2
C.NaOH与CO2
D.C和O2
3.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下列物质,长期放在空气中(最终物质不考虑潮解情况),最后质量增加的大小关系是()
①氧化钠②过氧化钠③氢氧化钠④亚硫酸钠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4.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2-3、SO2-3、Na+、NO-3五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NO-3B.CO2-3、NO-3C.SO2-3、NO-3D.CO2-3、NO-3、Na+5.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中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7.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和H2O反应可生成H2O2,
现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证明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
(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