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段翻译及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导语: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言文翻译复习

文言文翻译复习

李邴传 (1)面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 李邴当面把叛逆顺服、吉凶祸福的道理告诉他,并秘密劝 说殿帅王元让(他)率领禁军攻击叛贼。(面谕:当面告 诉。俾:使、让。以:率领。)
(2)山东大姓结为山砦以自保,今虽累年,势必有未下者。 山东世家大族结居山寨以求自保,现在虽然过了不少年 (多年),必定有未被敌军攻占的地方。(大姓:豪族, 大族。累年:多年。下:被攻取、被攻占。)
(2)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 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胡:为什么。贱贳 贷:低价赊借。乃:才。)
主父偃传 (1)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 为客甚困。
他家境贫困,借贷也借不到,就向北游历燕、起、中山等围, 都没能得到厚待,客居生活很艰难。(假贷:借贷。北游: 向北游历、游学。) (2)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 诸君迎我或千里。 起初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给我吃穿,宾客不让我进门;如 今我担任齐国相国,各位中有的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 (昆弟:兄弟。内:通“纳”,进门/使动,使……进门。 相:担任相国。或:有的人。)
钱勰传 (1)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钱勰当即分析判决,选择不合理的,封上并做记号,告诫 (他)不要再来。(剖:分析。简:挑选,选择。缄:封 口。识:做记号,做标记。戒:告诫。) (2)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
宗室、贵戚因此收手,即使丞相府请托,也给他们戴上刑 具加以治罪。(为:因为。敛:收。虽:即使。干请:请 托。械治:戴上刑具知罪。)
蒙恬传 (1)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 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赵高一向被胡亥宠幸,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于是和李斯 暗中商议立他为太子,派使者以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雅:一向、平素。阴谋:暗中谋划。)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舒生武编辑)一、《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什么学问的人。

二、《爱莲说》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以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三、《与朱元思书》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翻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翻译:蝉则长久不断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往返。

经典文言文及翻译大全(优秀6篇)

经典文言文及翻译大全(优秀6篇)

经典文言文及翻译大全(优秀6篇)经典文言文及翻译篇一《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教学资料

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教学资料

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文言文小段(三)译文1.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察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怜惜他有功绩,没有惩罚他,只是在大殿中赏赐他丝绢几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如果)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对他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

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秘密派人暗中侦探监视。

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用实话相回答。

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皇帝闲暇时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好的大臣说说。

(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

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

”(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及简单的写作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及简单的写作
(4)师必先有其道,精其学术,教之学生。非能师 一言,学者一记,而应发问互动,使生明其惑而通
(5)而今新师则倡导:一日为师终生为友 也!与师处当容其过。(梁娟) (6)若减负于生,生定当更专注于学,学术 既盛,学问既强,国力亦强矣,国雄于地 球指日可待也!其为师之功也。(李恩光) (7)师者,渊博于学。其言语、举止应令万 众之服也,其情寄予心而托于弟子也。 (曾娴)
文言文翻 译及简单 的写作
羿裔熠,邑②彝,艺医,义诣. 熠姨遗一裔伊③,伊仪迤, 衣旖,异奕矣 羿的后裔叫熠,住在彝这个地 方,以医术为生,造诣很深
熠之姨早亡,留下一个女儿叫 伊③,伊仪态丰美,衣着逶迤, 有异常美丽的容貌.
高考考什么
文言文翻译
常见方法
看译文, 比优劣 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留 ) ①晋国的侯王和秦国的霸主包围了郑国,因为郑 国对晋国没有礼貌。 ②晋侯、秦伯包围了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2、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换 ) ①谗邪的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贫穷了。 ②谗邪的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窘困了。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删 ) ①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②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8)人之初,性本恶。师使吾养身去恶也, 师受吾学,吾性始为善。(管礼麟) (9)信师须从内心而来。叩拜之礼,乃其 外形也,重在内心之礼拜。若无内心之敬 仰,终未能宾服也。(罗舒仁) (10)从师者学于师也,师亦须有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之技艺。如是,则学堂和睦,师 道兴矣!(吴怀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

文言文语段翻译(详解答案)

文言文语段翻译(详解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二十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二十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2《陈涉世家》 23、唐雎不辱使命》 24、《道多助,失道寡助》
36-39 39-48
48-51 51-52
52-54 54-56
56-56 56-59
59-61
61-68 68-70 70-73
1、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 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 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 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
2、《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 《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秋》中就只有 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 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二、背诵课文 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 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16年中考文言文
20 篇 必 背 复 习 资 料
2016年4月
目录
1论语十二章
3-4
2、曹刿论战
4-8
3、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17
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教育最新K1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翻译)

教育最新K12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翻译)

《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师:军队。

伐:攻打。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准备迎战。

2.曹刿请见..。

请:请求。

见:拜见。

译文:曹刿请求进见(庄公)。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谋:谋划。

间:参与。

译文: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见识)浅陋。

译文:曹刿说:“大官们(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

”5.乃入见。

问:“何以..战?”何:什么。

以:用、凭、靠。

译文: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作战?”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安:安定民生。

弗:不。

专:专有。

以:把。

译文: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普遍。

从:听从。

译文:小的恩惠不能普遍分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牛、羊、猪等牲畜。

加:虚夸。

信:诚信。

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不敢(向神)虚报数字,一定对神说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受到……信任。

福:降幅。

译文:小信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神是不会降幅给您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了解清楚。

情:实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1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属:类。

可:可以。

以:凭借。

请:请让我。

从:跟随,跟从。

译文:这是尽职、尽力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一条件)作战。

作战时请让我跟随前去。

1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在。

译文: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13.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鼓:击鼓,这里指击鼓进军。

译文:庄公将要击鼓进攻齐军。

曹刿说:“不行。

文言文专题复习——原文及翻译的默写,直接印给学生,无需再排版。

文言文专题复习——原文及翻译的默写,直接印给学生,无需再排版。

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6《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高中语文 高考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 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 高考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 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专题辅导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01年上海卷)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

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

”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

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

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

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

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失镜之察】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②看世间赞许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的黑点,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像自己漂亮。

3、【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大全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大全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大全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如何提升高考语文成绩高考前注意事项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范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什么过失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达到千里;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不能)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不能)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啊。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译: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顿而他们,追赶逃兵败将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使盾牌漂起来;(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来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 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 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 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开始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 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 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 便以为学全了驾船 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 胆,桨坠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二、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 妻善织缟②, 而欲徙于越。

“何也? ”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 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老婆善于织缟,想移民到越国 去。

有人对他说:“您必然会穷的。

”鲁国人说:“为什么?” 说:“屦是用来穿的, 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 使用的国家,想让不穷,这可能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 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 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 浮梁:浮桥。

2维:系,连结。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原文及翻译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复习进程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复习进程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期末复习: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及内容理解

期末复习: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及内容理解

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及内容理解一、《北冥有鱼》知识点重点句子翻译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4.《齐谐》者,志怪者也。

译文:《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故事的书。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内容理解1.《北冥有鱼》中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鹏”的形象的?请任选一个角度来分析。

答: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示例一]通过奇特的想象,如“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现了鹏的志存高远和力大无穷。

[示例二]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写鹏的外形如“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表现了鹏的硕大无比。

[示例三]运用数量词,如“三千里”“九万里”写出了鹏的翅膀拍击水面的范围之广和飞行高度之高,表现了鹏的力大无穷和善借长风。

2.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青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文言文小段翻译及答案

文言文小段翻译及答案

翻译以下各段文言文〔二〕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韩信说:汉王对待我很优厚,把他的坐驾给我乘,把他的锦衣给我穿,用他的饭菜给我吃。

我听说,坐别人的车就要和他共患难,穿别人的衣服就要分担他的忧虑,吃别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他的事而出力效死,我又怎么可以看见利益就忘记道义呢!2.凡人陆行那么劳,水行那么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急,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

洵游山者之最也。

但凡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拟安逸。

但是对于游山的人来说,往往陆地多而水路少。

只有武夷两山中间夹着一条小溪,一条小舟摇曳着往上走,溪流湍急,同时发出声响。

游客有的坐有的卧,有的躺着脸朝上,只要是自己的兴致〔心情〕所适宜〔合〕的〔即可〕,而且奇妙的风光都能看到,〔这〕确实是游山的人最好的去处了。

3.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

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及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及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北魏〕从这以后,国家丰足,国库里的物品十分丰盈,堆满了走廊和房屋之间的露天场地的钱币和布匹多得无法计算清楚。

等到太后决定将布匹赏给百官,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力气往回拿。

官员们没有不按照自己的能力,拿上布匹回去的。

只有章武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为拿得太多而跌倒扭伤了踝骨。

太后于是不给他俩布匹,让他们两个人空着手回去了,当时的人们耻笑他们。

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布,太后问他:“侍中为什么拿得这样少?〞崔光答复说:“我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这已经够多的了。

〞朝中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

4.公乘亿,魏人也,以辞赋著名。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重点语句翻译九、重点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译: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初中必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中必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中必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论语十那么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释:1、[子]先生,指孔子。

2、[时习]时常的复习。

3、[说]“悦〞的古字,愉快。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6、[日]每天。

7、[三省]屡次进展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屡次。

6、[信]真诚,老实。

7、[传]教师传授的知识。

8、[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9、[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0、[殆]有害。

11、[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12、[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是,此、这。

知,通“智〞。

13、[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14、[弘毅]坚强,勇毅。

15、[凋]凋。

16、[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翻译:1.孔子说:“学习并时常的去复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反复提醒自己:替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教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着这一点做教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二)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韩信说:汉王对待我很优厚,把他的坐驾给我乘,把他的锦衣给我穿,用他的饭菜给我吃。

我听说,坐别人的车就要和他共患难,穿别人的衣服就要分担他的忧虑,吃别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他的事而出力效死,我又怎么可以看见利益就忘记道义呢!2.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急,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

洵游山者之最也。

凡是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较安逸。

但是对于游山的人来说,往往陆地多而水路少。

只有武夷两山中间夹着一条小溪,一条小舟摇曳着往上走,溪流湍急,同时发出声响。

游客有的坐有的卧,有的躺着脸朝上,只要是自己的兴致(心情)所适宜(合)的(即可),而且奇妙的景色都能看到,(这)确实是游山的人最好的去处了。

3.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

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北魏)从这以后,国家丰足,国库里的物品十分丰盈,堆满了走廊和房屋之间的露天场地的钱币和布匹多得无法计算清楚。

等到太后决定将布匹赏给百官,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力气往回拿。

官员们没有不按照自己的能力,拿上布匹回去的。

只有章武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为拿得太多而跌倒扭伤了踝骨。

太后于是不给他俩布匹,让他们两个人空着手回去了,当时的人们耻笑他们。

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布,太后问他:“侍中为什么拿得这样少?”崔光回答说:“我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这已经够多的了。

”朝中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

4.公乘亿,魏人也,以辞赋著名。

咸通十三年,垂三十举矣。

尝大病,乡人误传已死。

其妻自河北来迎丧,会亿送客至坡下,遇其妻。

始夫妻阔别十余岁,亿时在马上,见一妇人粗衰跨驴,依稀与妻类,因睨之不已,妻亦如是。

乃令人诘之,果亿也。

亿与之相持而泣,路人皆异之。

后旬日登第矣。

公乘gōng shèng亿,是魏国人,因为辞赋而著名。

咸通十三年,他在将近三十岁的时候中举。

曾经大病,乡人误传他已死,他的妻子从河北来迎丧。

乘亿正好送客到坡下,遇到妻子。

开始的时候,夫妻离开有十多年了,亿当时在马上,见到一个妇人,穿着粗麻衣骑着驴子,依稀与妻子相像,所以不停偷看她;妻子也这样做。

于是找人问他,果然是公乘亿。

亿与妻子互相抱持着哭泣,路人都觉得奇怪。

后来十来天就中举了。

5.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世间万物没有没有长处的,也不是没有短处的,人也如此。

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借助他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

所以借助他人的人会占有天下。

不鄙视无能之人,不厌恶无知之人。

鄙视无能之人,厌恶无知之人,是一种病态。

不鄙视无能的人,不厌恶无知之人,这就是高尚了。

即使夏桀商纣还有可以敬畏和有可取的地方,更何况有才德的贤人呢。

6.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

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昔日晋献公派遣荀息借虞国之道来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宝玉和屈产宝马来贿赂虞公,来借他的地方通过,必定可以成功啊!”晋献公说:“垂棘宝玉,是我们先人的宝物;屈产宝马是我的坐骑。

若拿了我的钱财宝物而不借路给我,那怎么办呢?”荀息说:“不是这样的,他若不借道,必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若接受赠礼而借给我们,不就像是从屋里藏到屋外,从里面的马厩放到外面的马厩一样吗。

您还担心什么呢?”7.郦生说齐王曰:“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授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

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

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

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

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

”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

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

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

不然,我将烹汝。

”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

”齐王遂烹郦生,引兵东走。

郦生劝齐王说:汉王起兵于蜀汉,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上党精锐军队,攻下了井陉xíng,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北魏,攻下了三十二座城池。

这就如同所向无敌的蚩尤的军队一样,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

现在汉王已经据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阻断了太行要道,扼守住蜚狐关口。

天下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灭掉。

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是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

”田广认为郦生的话是对的,就听从郦生,撤除了历下的兵守战备,天天和郦生一起纵酒做乐。

淮阴侯韩信听说郦生没费吹灰之力,坐在车上跑了一趟,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取得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心中很不服气,就在夜里带兵越过平原偷偷地袭击齐国。

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已到,认为是郦生出卖了自己,便对郦生说:“如果你能阻止汉军进攻的话,我让你活着,若不然的话,我就要烹杀了你!”郦生说:“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

你老子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这样,齐王便烹杀了郦生,带兵向东逃跑而去。

8.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

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未得也。

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

捕公孙诡、羊胜,皆匿王后宫。

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安国皆泣谏王。

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这年夏天,皇上立胶东王为太子。

梁王怨恨袁盎和参与议嗣的大臣,就和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袁盎和其他参与议嗣的十多位大臣。

朝廷缉捕凶手,未获。

于是天子怀疑梁王,捕获到凶手,果然是梁王所主使。

于是景帝派遣使者不断往来于至梁国的路上,到梁国去反复按验,逮捕公孙诡、羊胜。

公孙诡、羊胜藏匿在梁王的后宫。

使者责问二千石官员很急迫,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都哭着进谏梁王,梁王才命令羊胜、公孙诡都自杀,之后把他们交出来。

9.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

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

仕蜀为观阁令史。

宦官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遭谴黜。

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

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陈寿字承祚,他是巴西安汉人。

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学习,师从于同一个郡县的谯qiáo 周。

在蜀国担任观阁令史。

朝里的太监黄皓独揽权柄,耍弄威势,大臣们都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巴结依附他,只有陈寿不为之屈服,因此屡屡被降职罢官。

陈寿父亲去世后,他自己也得了病,就让女仆把药做成丸状,被去他家的客人看到了,乡里人(认为他不守孝,近女色)对他的评价很低。

等到蜀国被魏国平定后,就因为这件事获罪官职多年得不到升迁。

10.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曹操父亲),太祖患之。

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呙口。

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

”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

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乃疑焉。

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

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曹操小时候喜欢不务正业,放荡没有限度。

他的叔父屡次将曹操的行为告诉曹嵩,曹操很担忧。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这位叔父就假装“败面呙wāi口”(毁伤面容,歪脸咧嘴之意),叔父觉得奇怪询问缘故。

他说:“忽然中风了。

”叔父马上告诉曹嵩,曹嵩吃了一惊,连忙叫唤曹操过来,却见他面貌和以前一样。

曹嵩问他:“你叔叔说你中风,已经痊愈了?”曹操说:“我本来是没有中风的,只是叔叔不疼爱我,所以,所以被欺骗、中伤。

”于是,曹嵩怀疑他的弟弟。

自此之后,曹操的叔父每次在曹嵩面前讲曹操的过失,曹嵩都不相信。

于是,曹操从此就更加肆意妄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