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图的诗句
写古代仕女的诗词
写古代仕女的诗词
哎呀,说起古代仕女,那可真是让人陶醉在历史的画卷中啊!就像
李白诗中所写“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那娇柔的女子卷起珠帘,
忧愁地皱着眉头,多让人心疼呀!
古代的诗人们对仕女的描绘简直是出神入化。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不就是在说那仕女的美貌如同云彩和花朵般绚烂,春风吹拂栏杆,露水滋润着她的娇艳,难道不令人神往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一笑,简直让整个后宫的
佳丽都黯然失色了,你说这魅力得有多大?
还有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在酒垆边卖酒的女子,面容如
月般皎洁,手腕似霜雪般洁白,想想都觉得美极了!
古代仕女在诗词中宛如一朵朵绽放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她
们或娇羞,或妩媚,或忧愁,每一种姿态都被诗人精准地捕捉,流传
至今。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古代仕女的
美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吗?
我的观点就是:古代仕女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生动地展
现了古代女子的风姿,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美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值
得我们永远品味和传颂。
诗情画意·胡锡珪《芭蕉仕女图》
诗情画意·胡锡珪《芭蕉仕女图》诗情画意·胡锡珪《芭蕉仕女图》作者:吴企明文章来源:古典文学知识点击数: 336 更新时间:2010年07月29日诗画融通美·含蓄美胡锡珪《芭蕉仕女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胡锡珪(1858-1890),原名文,字三桥,号红茵馆主,苏州(今属江苏)人。
幼习丹青,花卉学恽寿平,人物学华喦,工画人物、花卉,尤擅仕女,笔墨精雅。
画幅下部正中,描画一位仕女,伫立于湖石前,两袖相拢,正低头凝思。
仕女身形用细笔勾线,敷色洁雅,线条柔和流畅。
仕女身后,衬以湖石、芭蕉、斑竹。
芭蕉、斑竹淡设色,湖石不加勾勒,以浓淡墨色晕染皴擦,玲珑剔透,映衬仕女形象,益见清逸秀美。
画幅左上方,画家自题一绝:萧萧斑竹动秋思,脉脉深情谁个知?几度欲眠眠不得,晚凉风里立多时。
三桥的画意,非常含蓄,幸赖题诗发明之。
题诗始终紧扣画中主景“仕女”着笔。
首句由宾景斑竹发其端,写秋风吹动斑竹,发出瑟瑟声响,牵动了仕女的秋思,诗笔很快回应到正题上。
次句紧承,说仕女怀念远方的亲人,脉脉含情,有谁知道她内心深处的情思呢?第三句转笔,强化她思念亲人的痴情,“欲眠眠不得”,而且是“几度”,夜不成寐。
结句扣合到画面具象,说她难度不眠之夜,就久久伫立于“晚凉风里”。
诗人通过人物细节的描写,醒明画旨。
题诗自画面仕女形象生发,诗思映发画心,将含蓄不尽的画意美,揭示出来,婉曲动人。
写诗讲究含蓄,不说出诗旨,让它们蕴含在艺术形象和诗境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绘画艺术也贵含蓄,辨证处理“藏与露”的关系,意含于象外,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美。
诗与画的含蓄美,被统一到题画诗里,更能充分发挥诗画融通的妙处。
在我国绘画史上,见诸记载的,较早追求含蓄美的画家,要数唐代周昉。
他画过一幅《背面欠伸内人图》,可惜此图已佚,难窥全豹。
苏轼的《续丽人行》诗,便是题咏这幅画的,小序云:“李仲谋家有周昉《背面欠伸内人》,极精,戏作此诗。
鼓瑟吟诗乐性灵——月卿临古《合乐仕女图》
鼓瑟吟诗乐性灵——月卿临古《合乐仕女图》
月卿临古
·
合乐仕女图
“客至不妨谈道妙,
鼓瑟吟诗乐性灵。
”
《合乐仕女图》绘仕女十九人,停琴、读书、诗画、端坐、行立、抱琵琶等各具风姿,被画中一群才情淑雅的女子吸引,于是临就。
五官稍作调整,较原作开脸更美丽些;设色亦丰富完善。
整卷画既是静雅中一派朝气。
有琴诗书画,又有花雀酒茶。
画作
月卿临古《合乐仕女图》33.5cmX186cm 绢本设色
《合乐仕女图》原卷是淡设色,今“临旧如新”,改造一番;整个画面设色是丰富热闹的,与“合乐”这一主题匹配。
画卷右侧手抱乐器、行立间有交流的两组人物;从右至左沿着画卷展开的方向走向画面中心。
画卷中心的一组人物,三五成群错落分布在屏风前,坐立间神态互动。
巧妙的是画面中心背靠座椅的安排,将视线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组人物。
画面尾部则是摆放各种茶酒器的石桌,一侍女执壶,一侍女弄雀,使整幅画卷丰富且完整。
留影
❤️。
「扬我国风」:当国画仕女图遇上古诗词,美醉了!
「扬我国风」:当国画仕女图遇上古诗词,美醉了!(扬我中国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将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真可谓“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李延年歌》短短几句的小诗,“倾城”、“倾国”的字眼二度出现,先言有此绝美之人,再言美人的惊人魅力,然后向君王恳切呼告:您难道不知这具有倾城倾国之貌的佳人,一旦错过就再难得到了!拳拳之心意,殷切的情感,在一咏三叹之中挣到了充分的表达,产生了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拨动人的心弦。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清平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
人倚阑干、花在栏外,优雅如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貌。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洛神赋》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
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
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千古艳词+工笔仕女画,撩人心弦!
千古艳词+工笔仕女画,撩人心弦!如果说,遇见美人是一场艳遇,那么,当你遇到千古艳词艳句,便是艳遇的最高境界,于诗句中体会那朦胧的情感、勾人的思绪、醉人的心境……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周南?关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摸鱼儿(金元好问)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千秋岁(宋张先)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凤栖梧(宋柳永)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宋李之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唐白居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五幅美到令人窒息的工笔画仕女图,配上美丽的诗篇,别有一番意境
五幅美到令人窒息的工笔画仕女图,配上美丽的诗篇,别有一
番意境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绝句十二首·古代仕女写生题图】
【绝句十二首·古代仕女写生题图】文/秋雨如烟
月照红楼醉贵妃,裙钗珠颤玉人归。
梅深恰似绯云出,逝别香檀子影微。
妆楼春浅碧云天,摇曳秋千近眼前。
仙子凌波情未极,深闺玉茜叹婵娟。
觥筹交错古相随,独步文君折扇奇。
娇巧眉芳纤影恣,风华但见对吟诗。
红楼香主诉情衷,疑似琼台梦里匆。
四月人间芳尽赏,婷风画卷总相逢。
仙阁妆楼总夜长,香君诗婉韵流芳。
瑶琴巧弄婵娟影,今夕何如别怨藏。
清清阁上月,夜水碧嫣然。
启请宫娥影,花神挽玉嬛。
乞巧桐荫处,琴弦动地愁。
湘罗依锦帐,高烛玉轩秋。
琼台摇月汉宫春,柳绿花红卷夕尘。
心事赊晴馀细雨,梳妆眉妩待迎新。
江风渡口九重山,帘外芦笙翠竹斑。
芳陌英娴缘此遇,娉婷仙世女华间。
百媚江南曲,秦台宿雨收。
纤云幽绝处,帝子茜怀秋。
南朝襟坐瑟琴来,故道千秋笔墨才。
莫怨兰亭醅酒浅,金龙仙鹤寿琼杯。
雪霁寒凉折旧枝,又听将进正当时。
绵绵疏落长亭路,一别潇湘滴墨垂。
楷书仕女诗词
楷书仕女诗词
楷书《题仕女图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作品,以行楷书写,飘逸之气深入人心。
诗中描绘了仕女晨妆的场景,以及寒闺无计的萧郎思念之情。
而释文《录刘姬词》则是一首以楷书书写的诗词,通过描绘秋光、菊花、孤鸿等元素,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
此外,明代书画家祝允明的《咏美人诗》也是以楷书书写,诗中通过描绘美女的容颜、姿态,展现出一种优雅、柔美的气质。
这些楷书仕女诗词以优美的文字和精致的书法艺术,表现出女性美和书法美的高度融合,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仕女图诗句
仕女图诗句1[明]唐寅《芭蕉仕女图》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
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芭蕉仕女图》佳人春睡倚含章,一瓣梅花点额黄。
起对镜自添百媚,至今都学寿阳妆。
《芭蕉仕女图》佳人名字号经莲,能事挡弹五十弦。
自是欲将花比貌,凉风轻步野塘边。
2[清]吴伟业《戏题仕女图》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戏题仕女图》玉关秋尽雁连天,碛里明驼路几千!夜半李陵台上月,可能还似汉宫圆3[明]丘吉《仕女》丝抽霜藕织仙衣,立近芭蕉怨落晖。
踏破绿苔罗袜冷,宫前昨夜有霜飞。
4[明]陆治《仕女观流水小景》银塘秋水玉娟娟,霜叶漂红去渺然。
几欲题诗寄辽海,只应流水到君边。
5[明]钱宰《题牡丹仕女图》乐府梨园曲慢裁,内家新奏牡丹开。
下阶立得花阴转,李白承宣诏未来。
《题李伯时仕女图》梨花落月酒微酣,柳絮春云睡正堪。
梦入长安归未得,觉来不信是江南。
《题牡丹仕女图》乐府梨园曲慢裁,内家新奏牡丹开。
下阶立得花阴转,李白承宣诏未来。
6[明]谈震《题红叶仕女》初试宫妆步玉除,诗成把笔更踌蹰。
旧愁新恨知多少,尽向霜红叶上书。
7[明]杨基《红绿蕉二仕女图》两树红蕉隔禁扉,晓凉携伴试罗衣。
金铃小犬迎人吠,应怪秋来出院稀。
8[明]邹亮《梧桐仕女图为钱孟实题》兰膏腻滑金钗溜,绣带斜分軃香袖。
锁窗睡起思娇慵,练裙六幅湘波皱9[明]唐庠《蕉萱仕女》罗袜生香踏软沙,钗横玉燕鬓松鸦。
春心正似芭蕉卷,羞见宜男并蒂花。
10[明]姚纶《团扇仕女》浓黛消香淡两蛾,花阴试步学凌波。
专房自倚倾城色,不怕凉风到扇罗。
唐代仕女有关的诗句
唐代仕女有关的诗句
1.仪态丰盈出汉宫,红装素裹舞歌中。
2. 芙蓉面貌皓玉肌,细腰纤腕舞楼台。
3. 怀古抚琴鸣玉笛,香罗细雨滴楼台。
4. 轻纱薄衫舞翩翩,娇声细语逐春风。
5. 画屏闲坐听管弦,梦里仙人拂素弦。
6. 朝朝暮暮长相忆,谁知此恨非独立。
7. 冷艳娉婷出汉宫,一曲清歌魅群公。
8. 丝竹管弦霓裳舞,梦中仙女扇翠羽。
9. 纤腰舞袖凌寒月,思君不见梦难成。
10. 朱唇点翠嚬红蕊,妖娆倾国舞楼台。
11. 红颜纤腰舞长袖,轻盈步履弄青梅。
12. 窈窕娇姿婉如水,莲步轻移舞楼台。
13. 云鬓花颜冠盛唐,曼舞纤腰翩翩来。
14. 纤腰舞袖翩翩起,芙蓉面底净无垢。
15. 长袖飘飘舞楼台,红颜娇艳倾天下。
- 1 -。
戏题仕女图原文及赏析
戏题仕女图原文及赏析
戏题仕女图原文及赏析
原文: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赏析: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
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
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
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论功行赏。
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
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
“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诗人更相信后说。
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
“亦有”与下句的“不独”互文对照,更说明在诗人看来,西施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当她牺牲自身拯救了沦亡的祖国后,必然会像范蠡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洞察越王的奸恶,也必然会怀着与范蠡一样的'“弓藏惧”作出变名易姓、浪迹江湖的抉择,以免功高震主,成为统治者权力私欲的受害者。
这首诗突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女人误国的“祸水”观,史识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体现出“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赵翼)的艺术特色。
【戏题仕女图原文及赏析】。
唐伯虎《仕女图》
唐伯虎《仕女图》王蜀宫妓图绢本设色纵124.7厘米横6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自题:“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
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缘与争绯。
蜀後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
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
俾後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
唐寅。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颇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
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
笔墨技巧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
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艳中兼具清雅。
作品画风带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此图原名《孟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网画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
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妓图》,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
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
她们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端庄而又娇媚。
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道衣的宫妓妩媚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
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
可惜许,沦落在风尘。
”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的讽喻之意。
1937年,张伯驹先生从古玩商郭葆昌那里欲以20万元购买三希之《中秋》、《伯远》两帖,以及李白《上阳台帖》、王时敏《山水图》、蒋廷锡《瑞蔬图》与唐寅《王蜀宫妓图》。
无奈因战事,金融封锁,首付6万元后余款不能结清,只得退还二帖,留下包括此图在内的其余四幅书画。
古诗词配仕女图,带你感受中华女子气质
古诗词配仕女图,带你感受中华女子气质●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吴友如《仕女图》
吴友如《仕女图》《海上百艳图》着意描绘女子的日常家居和外出娱乐交游的情景,细细品味这些画中女子的姿态和神情,会觉得鲁迅说吴友如画中的女子有妓女化倾向,实在有失偏颇。
因为那只是吴友如所绘图像的一部分,远非全部。
“眉如翠羽,齿如含贝,肌如白雪,腰若束素,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诸如巧笑倩兮,美目盼。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自古英雄爱美人,那美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呢?▲吴友如《仕女》美人时有自怜之态,“好睡慵开莫厌迟。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吴友如《春困书房》也有思念情人,为之精心打扮之时,“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吴友如《仕女》设色绢本 1890年作大画家吴友如也是爱美之人,此幅《仕女》,画美人曼妙,神情婉约,体态娇媚,美人梳妆,云鬓乌亮整洁,衣纹软细素雅,毫无俗艳之态,最能得改七芗之神髓。
▲吴友如《仕女图》立轴纸本▲吴友如《仕女图》吴友如特绘《古今百美图》,聊表爱美之情。
美人开面形象,瓜子小脸,消瘦柔弱,凤眼柳眉,眼袋微浮,笑意盈唇,当受同时代画家沙馥影响,称为“沙相”,十分可人。
▲娥皇女英出自《吴友如画宝》吴友如绘▲西施郑旦出自《吴友如画宝》吴友如绘▲二乔出自《古今百美图》吴友如绘饶有趣味的是,以《海上百艳图》为代表的这批仕女画,对日后海派媒体插图产生了原型性的影响。
从神到形,吴友如的画面气息和构型符号,如影相随地附着于这个时期各类插图画面上。
▲小青出自《古今百美图》吴友如绘▲香莲出自《海上百美图》吴友如绘▲薛涛出自《海上百美图》吴友如绘《海上百艳图》着意描绘女子的日常家居和外出娱乐交游的情景,细细品味这些画中女子的姿态和神情,会觉得鲁迅说吴友如画中的女子有妓女化倾向,实在有失偏颇。
因为那只是吴友如所绘图像的一部分,远非全部。
明代高启《题仕女图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高启《题仕女图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启《题仕女图诗》,纸本,行楷书,纵25.9厘米,横43.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页书法笔画圆转清劲,结体疏朗。
《书史会要》称“启善楷书,飘逸之气,入人眉睫。
”此帖亦极具斯人风釆神韵。
释文: 午夜深沉庭院悄,玉人梦醒闻啼鸟。
松云重■宝钗斜,罗袜生香凤鞋小。
莲花满路金步摇,六铢衣薄裁绞绡。
破颜一笑生百媚,金屋何须贮阿娇。
花妖羞■三思宅,嫦娥退缩无踪迹。
鱼沉水底浪痕圆,雁落秋空楚天碧。
疑是阳台为雨归,香汉氤氳兰麝飞。
暗■欢踪卜灵课,默无一语立斜晖。
季迪题。
高启(1336~1374)明初著名诗人。
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
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故自号青丘子。
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
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
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
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
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
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腰斩。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
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18卷,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
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
《凤台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评论高启在金陵的诗歌论文。
《书史会要》称“启善楷书,飘逸之气,入人眉睫。
”。
唐寅《仕女图》
唐寅《仕女图》
•唐寅,字子畏,又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善山水、花鸟、人物等,人物以仕女画为多,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线条工细、秀雅华贵、色彩绚丽的院体画风,继承两宋院画传统,典型代表《王蜀宫妓图》,在美人额头、鼻尖、下巴颌三处以白粉点染,称“三白法”;后期用笔成熟随性奔放,运用水墨山水画中侧并施的笔法勾勒仕女图,脸部细勾,衣纹则下笔灵动洒脱,线条的勾勒起伏自然,十分简逸,《牡丹仕女图》尤为典型。
•大部分学者认为,唐寅借画仕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创作《王蜀宫妓图》借以讽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糜烂的生活;《秋风执扇
图》借美人自伤失宠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唐寅《王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
百美图局部一
百美图局部二
百美图局部三
百美图局部四
百美图局部五
百美图局部六
百美图局部七
明代,唐寅,《红豆相思仕女图》,立轴,绢本设色,纵65厘米,横26厘米
题跋:“因物顿生情,因情不志物。
问豆豆不知,欲语语不出,云舫仁弟偶题此图,语有元妙为书之,道光丁未天中后三日。
”跋印:云舫。
唐寅仕女图
唐寅《牡丹仕女图》
《牡丹仕女图》简介:纸本,立轴,设色;纵125.9厘米,横57.8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
唐寅《小庭良夜图》
唐寅秋风执扇图
唐寅仕女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仕女图的诗句
【篇一:仕女图的诗句】
吴伟业简介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
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
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
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清初有影响的诗人,史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而真正有资吴伟业格与“才名满
【篇二:仕女图的诗句】
仕女图亦称“仕女画”,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
绘画。
魏晋南北朝是仕女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描绘的女子主要是古
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这类形象的原型一般来自于诗、赋
等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
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画家们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于
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尤其热衷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
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
明清是仕女图的发展时期,清代仕女图尤
为盛行。
元代绘画的复古之风早在元初“吴兴八俊”之一钱选的作品中已经较
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包括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
几个方面。
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
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
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
衣纹
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
敷色虽艳丽而又雅
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
全册十页,所绘人物、仕女,多属传统题材。
表现历史故事的有“贵
妃晓妆”、“明妃出塞”、“子路问津”;属于寓言传说的有“吹箫引凤”、“高山流水”、“ 南华秋水”;描绘文人逸事的有“松林六逸”、“竹院品古”;取之古代诗词的有“浔阳琵琶”、“捉柳花图”。
各图在撷取典型
情节、形象来表现题意方面,显示出缜密巧思。
《贵妃晓妆》,以
晨起听乐、梳妆、采摘鲜花、簪头等情景,集中再现了杨贵妃等后
宫嫔妃奢华的宫中生活。
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
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
两个
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人物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
线
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
敷色十分讲究,体现出不同
衣料的质感。
人物造型准确,虽用笔细致,却无媚俗之感。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以空间、时间贯穿,以牡丹比杨贵妃之美艳,将牡丹、杨贵妃、君王糅合,融为一体。
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
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
术功力。
南宋陈清波《瑶台步月图》
此图写中秋仕女拜月的情景。
画面中天空清虚高远,祥云绕月,月
下景色空朦。
人物衣饰为典型的南宋风格,用笔轻润,敷色雅致。
以高台色深厚重的栏杆,衬出人物纤秀婉约的形象,风格清新动人。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
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
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
托出人物的心境。
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
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
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四季仕女图》表现宫女们四季游乐的画卷,图用春、夏、秋、冬
四个场景画出。
以树石相隔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作者画法以唐宋为宗,尤擅青绿山水和仕女图。
呈泫精致,画风优美,极具功力。
此图册共十二幅,描绘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享
乐生活。
每对开均有梁诗正七言诗,更臻诗情画意。
笔法精工,仕
女秀雅,面部刻画皆参用西方晕染,设色妍丽,是陈氏人物画代表作。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
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此图以上笔重彩画宫妓四人,衣着华贵,云髻高耸,青丝如墨,头
饰花冠。
从人物穿戴来看,正面两位地位高贵,而背向两位疑是宫婢,正奉酒捧食。
图中写宫妓正劝酒作乐,青衣女子似手拿酒盏,
正让绿衣女子斟酒,而红衣女子已不胜酒力,正摆手欲止,却被青
衣女子挡住。
劝、止之间的神态举止被刻画的生动传神。
背后无衬景。
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
服饰上的花纹刻画得十分精细;
人物面部用传统的“三白法”表现,晕染细腻,表露出宫廷富贵的生活气息。
作者借此图披露孟蜀后主的糜烂生活,有讽喻之意,可证于自题诗、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