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部编】2019-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试题(历史)

2019-2020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试题(历史)

2019-2020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中国古代史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

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

”据此可以得知他强调研究A.物质文明 B.社会文明 C.政治文明 D.精神文明2.《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3.《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4.《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蕴含“法治”的精神C.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5.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省制。

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A.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B.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D.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6.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奉行平均主义③重建等级礼制④提倡效法西方A. ①②④B. ②③④C.①②③D. ①③④7.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直接参政议政。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宗法制、汉朝中朝制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古代杰出的帝王、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鸦片战争、选官制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题文】1.《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解析】C 解析:由题中所给的“诸侯”、“天子”和“西周”这些信息可以基本判断试题考查的是西周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或是与其有关的宗法制,进一步结合材料中的“祖”可以知道是涉及祖先血缘的宗法制的,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祭祀天子祖宗的权利只有继承天子之位的嫡长子享有,分封到地方做诸侯的天子的其他儿子是没有此权利的。

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宗法制的相关内容的准确认识理解。

【题文】2.“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是紫禁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其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君权神授B.天人合一C.大一统D.皇权至上【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至上【答案解析】D 解析:紫禁城在建筑布置上,组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总体色彩效果鲜明和强烈。

故宫前部宫殿,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

太和殿坐落在中轴线的上,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皇权至上。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说明:本套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非选择题2小题,4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2.《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3.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

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二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恩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他()A.取代了前英王的全部权力 B.不需要国王的任命C.虽对议会负责,但可以解散议会 D.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于一身6.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综历史)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综历史)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综历史)12.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有在春天祭日、秋月祭月的礼制。

据此判断,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13.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A.正确 B.根本错误 C.片面的 D.表面的14. 一位史学家说:“公元前356年是改革家商鞅开始革命性地变革秦国制度的年代。

”商鞅变法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建立县制15. 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新唐书》记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

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

’”上述言论中关于“婿”、“半子”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A.吐蕃 B.回纥 C.突厥D.南诏16.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17.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

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18.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

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19.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答案】B【解析】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强调御史台的“医治”功能可知当时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

所以答案选B。

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 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 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答案】C【解析】考点:“光荣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结果,既保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又没有发生大的流血事件,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

不同集团的利益斗争,都在议会中以和平的方式实现。

因此选择C。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3、《儒林外史》记载:两个读书人在茶馆喝茶,看到一个商人,大概挺有钱,也儒冠儒服,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坐在那里喝茶,于是把那个商人一阵好打:你也敢来冒充儒生!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抑商政策大行其道 B.商人败坏社会风气C.社会秩序需要维护 D.社会等级观念盛行【答案】D【解析】考点:材料中描述了在明清之际,社会生活中经商意识较为深厚,出现了大商人群体。

但是从读书人对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社会等级观念还是存在轻视商人群体的思想。

4、“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试卷综述】本套试题为月考文科综合用卷,历史部分主要考查中国史部分,且侧重于政治和经济模块,适用于高三复习阶段性测试。

试题考查要点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王安石变法、监察制度、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儒家思想、孝文帝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涉及热点问题有:周年问题、民生问题、反腐倡廉等。

本套试题难度适中,适合高三前期阶段性测试使用,有利于夯实学生基础,提高考能。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表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普通百姓驾车的马匹数量有严格数量规定,这说明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制度,①③正确,②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这些制度被写入礼书,说明④正确,故答案应为B。

故选:B【思路点拨】运用排除法作答。

2.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②从世袭到任命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④从分裂到统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A 解析:西周是贵族体制,选官制度是世袭制,地方有一定自主权,秦朝建立起官僚体制,官员由皇帝任命,地方完全服从中央,所以①②③正确;西周并不是分裂状态,排除④。

故选:A【思路点拨】根据历史地图提炼信息,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小项。

3.据学者考证,汉代已可种植反季节蔬菜,但当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自然节律,会导致灾异。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10).doc.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10).doc.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10)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禹死后,启杀死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的继承人东夷的伯益。

之后,又击败了东夷的部落有扈氏,稳定了东部边疆。

这被认为中国古代“夷夏之防”的开始。

由此可知,“夷夏之防”最初主要是指A.边疆问题B.民族问题C.文化问题D.尊卑问题2.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

其中春秋时期无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无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传统宗法关系难以维系B.世卿世禄制度受到冲击C.兼并战争加速社会转型D.学在民间取代学在官府3.汉文帝下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

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

”顾炎武也曾指出:“汉时啬夫之卑,犹得以自举其职。

故爰延为外黄乡啬夫,仁化大行,民但闻啬夫,不知郡县。

”两则材料意在说明汉代A.以孝悌治天下B.重视廉政教育C. 三老地位之重D.基层自治权大4.唐初确立三省制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

太宗将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

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官署。

这一变化A.使三省职权间矛盾得以消除B.增加了宰相干政的可能性C.奠定了古代中国制度的基础D.大大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5.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20%;政府税收占GDP比重为3%-9%,平均为5%。

根据材料推断,当时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6.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7. 《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12.《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13.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有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②“循天下之公”③强调“天地之化日新”④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4.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完善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15.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依据以上条约的条文,你判断应属于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6.1902年6月《大公报》曾经登载了这样一则征婚启示:“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近代报刊的创办反映了社会风俗的变化B.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逐渐被人们接受C.时人都认识到应废除缠足、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D.该报刊的发行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17.下列有关右图战争形势分析正确的是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C.基本上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18.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个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孤立与隔绝的状态,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影响深远。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48题,每题1分,共48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是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C.古希腊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D.城邦的出现及其激烈的争夺2、古希腊的一位政治家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一方面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一方面设立陪审法庭,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他是A.梭伦B.苏格拉底C.克利斯提尼D.伯里克利3、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A.民主政治的影响 B.公民大会的推动C.具有公平、文明的社会氛闱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4、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域)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上述变化发生于A.梭伦改革前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里克利任首席将军期间5、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由“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A. 对雅典民主政治状况持肯定态度B. 赞同抽签选举办法C. 主张按照人的品德确定社会分工D.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6、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柏拉图 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纱幕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D.意大利人开辟新航路8、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凭借故事来歌颂爱情与女性的智慧,讽刺教士的腐化与伪善,体现了薄伽丘A、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B、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要求建立理想社会C、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D、反对教会专制迷信的启蒙思想9、《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V)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V)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V)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直到近代,临沂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其主要原因是A.儒家思想的熏陶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宗法传统韵影响2.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3.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

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这一制度的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

下列制度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科举制5.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中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6.“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部编版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

部编版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

2019高考年级十月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方之蔑矣。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A.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C.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D.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2.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

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

该材料反映了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3.《周礼》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亲四方宾客。

”这说明西周的礼仪制度A.具有区分贵族等级的功能 B.注重稳定社会秩序C.强调生活良俗的教育 D.注重仁爱心地的培养4.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

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D、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5.下图为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变迁示意图。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秦汉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丝路沿线 B、唐宋时期丝织业中心遍布黄河流域C、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均在长江流域D、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6.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Ⅰ卷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偏心)于虢(另一个卿士),郑伯怨王。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王室领地)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这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绝C.“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D.国家政治秩序受到挑战2.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

这些规定( )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D.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3.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措施(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4.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

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

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

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5.(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说明( )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 B.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6.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

这一变化表明( )A.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 B.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C.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 D.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7.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产生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B.农业商品化的发展C.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D.政府在政策上重视8.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

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B.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9.19世纪末,维新人士提出“使外国分中国,又何如中国自分(分封)”,又称分封“乃古今之公理”,“即拨乱世反之正,救元元存中国,亦未有不由于此也”。

上述言论主要体现出维新派()A.传播西学的启蒙意识 B.勇于担当的意识C.激进的民主变革意识 D.爱国救亡的意识10.刘锡鸿是晚清首任驻英副使,不仅惊讶于火车轮船机器的功效,对英国民主的细节也颇为了解,私下里羡慕“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受朝中一些权贵指使,他却不断密告公使郭嵩焘要“以夷变夏”,甚至连郭披了洋人的雨衣,看了洋人的节目单都被当成罪行来告发,诋毁郭学西言行是“迎合洋人,坏乱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导致洋务运动失败B. 官场的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 晚清外交官员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D. 刘锡鸿的言行植根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11.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新风气往往兴起于北部边境。

中华文明每遭遇动荡时期,总是通过吸取周边世界的能量实现复兴与扩张……但是,宣告新时代的南来之风从真正意义上席卷中国大地,可以说是从近代开始的……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南方开始复兴之路的时代。

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2.1944年,当美军观察组全部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称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为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周恩来认为“不能把他们(美军观察组)的访问和观察当成普通行为,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

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官方的外交活动C.积极争取国际外援的支持 D.与美国有了军事上的合作13.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历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

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然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

这一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自立、主权自尊、国家自存。

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 )A.1949—1956年 B.1949—1978年 C.1966—1976年 D.1978—2012年14.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对参选香港议员的法律资格进行重新解释说明。

人大释法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法律权”,对特区因为法律知识不足和其他特别原因(纷争、诉讼不清)而进行定调。

因为香港的司法独立是按照香港基本法由中央授权,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的权力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即规定: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人大释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大释法有利于清除港独势力 B.人大释法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C.人大释法一定程度上有违港人治港的原则 D.人大释法彰显了中央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15.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

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该历史现象表明( )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16.公元前8世纪,雅典的英雄崇拜兴起,崇拜的对象是史诗里的英雄、建城者或某个具有神奇经历和业绩的死者,他们被认为即使死后仍然有能力保护在周围居住的人,因此每一个点的周围都能聚集一个崇拜群体由此构建起村庄、部落之间的特殊关系。

这种英雄崇拜( )A.反映了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 B.具有极强的血缘和宗法色彩C.顺应了城邦意识形态的发展 D.旨在维护雅典民主政治体制17.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

这揭示了古代雅典()A.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审判流程公开公正C.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D.具有权力制约思想18.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

这表明,罗马法()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19.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

这一现象说明英国()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2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21.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

”此观点旨在说明(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22.1918年,俄国召开了酝酿已久的立宪会议。

参加会议的3600多万人有900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2100多万人选择了社会革命党。

列宁说,“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

于是,人民委员会解散了立宪会议:这主要反映了( )A.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发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C.布尔什维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23.图7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

据此可知图7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 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24.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说:“美国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在冷战期间出现的,并成为美国遏制全球性对手前苏联的努力的一部分。

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

”布列津斯基意在说明A.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 B.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Ⅱ卷二.材料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材料一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

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

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材料二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

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

“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今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