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教
做人要如松,做事要如竹,学习要如梅,身教重于言教。
做人要如松,处事要如竹,学习要如梅,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处事是我们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单纯依赖学校的教育,老师的谆谆教导是远远不够的。
每天和孩子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家长,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生计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致使现在的孩子任性、做事不专心,和家长顶嘴,更不把学习当回事。
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却换不来多少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在学校很多的时间重心都在搞好学习上。
所以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的脱节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扼杀。
不妨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松竹梅的品格,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做到做人要如松,处事要如竹,学习要如梅。
如何做到这三点呢?作为家长不妨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和孩子一起到山间、公园去欣赏一下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亲身感受一下它们所散发出的高尚品格。
给孩子讲讲松竹梅的故事。
先说松柏,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赞美青松的诗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思是说“大雪越是压着青松,青松越是直挺。
要想知道青松高洁的品格,就等到雪化的时候吧。
”讲的就是做人要向松树一样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
我们教育孩子,就要从松树的身上不仅要学到它不畏严寒、不怕风雪坚忍不拔的精神,更要学到它那种宁折不屈的高贵品质,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抵御外侵的真实写照。
给孩子讲讲这些让他们去慢慢体会,培养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身教重于言传,才高还需德高
身教重于言教,才高还需德高——浅谈教师示范与人格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赵贵凤十八连山镇阿南小学身教重于言教,才高还需德高——浅谈教师示范与人格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十八连山镇阿南小学赵贵凤内容提要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关键词言传身教师德示范人格正文一、身教重于言教“言传身教”,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言传,口头上的传授、讲解;身教,亲自在行为上示范。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领导者本身正直,即使不下命令,也能正常行政;若自己行为不端,纵然三令五申,部属也不会听从。
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为了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可以说是都费尽心思,竭尽全力。
可有时候,左叮咛,右嘱咐,千百遍地唠叨,教育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然而收效却总是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从老师这方面来说一说对孩子教育“言传身教”的问题。
教育如同一缕阳光,受教育者沐浴着这缕阳光,灵魂得到了唤醒。
教师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在这种唤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的模范。
我觉得教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从仪表气质做起,培养学生人格当老师用雪亮的眼睛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这几十双眼睛也注视着我们。
我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学生历来对老师外在形象格外注重,教师任何不雅的谈吐、不当的装束和体态都会招致学生的议论、模仿和反感。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的行为时,也将其纳入自己的行为条例。
培训总结: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美国学者布鲁纳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是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二者比较身教重于言传。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
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身为老师,我认为除教学生学习知识外, 主要是为人处世对他们的影响,这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
我们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学生就会明辨是非,疾恶如仇。
我们不朝令夕改,讲话掷地有声,学生就不会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们就会自觉的遵守纪律,听从你安排,从而打造一个团结和优秀的班集体。
以下两个案例足以说明身教胜于言传。
案例一:做好课间操我刚接上届五年级时,开学第一天上完第二节课,老师就大步跨出了教室,眼保健操的音乐悠然响起,班上的同学喧闹起来,不管是拉扯闲事还是讨论问题,总之,没有人跟着音乐做保健操。
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变得随波逐流,见没人做,自己索性趴在课桌上闭目休息,不再做同学们认为无所谓的眼保健操了。
第二天上完课后,老师没有离开,但下面的同学依然是干什么的都有,即使老师在讲台上点名督促,也丝毫不起作用。
久而久之,5分钟的眼保健操就形同虚设,而同学们的鼻梁上也都跨上了小眼镜。
但这一次却由于老师的行为改变了一切。
这天第二节课上完,眼保健操时间到了,同学们的思维还没能转换过来,我就大步迈上讲台,匆匆拍打了几下手上的粉笔沫,就随着音乐节拍做起了眼保健操。
老师双眼紧紧地闭着,也没有用眼角的余光瞥着面面相觑的学生们。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1. 引言1.1 身教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身教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相较于言传,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行动来影响他人的方式更为直接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父母亲自理解书籍,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对阅读产生兴趣;一个老师待人和蔼可亲,学生们也会模仿其待人接物的方式。
这些都是身教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的例证。
身教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个人层面,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
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做出的行为与所教导的道德观念不符,那么孩子便会感到困惑,并且可能对道德价值产生误解。
身教需要父母时刻自我检讨与提升,以保证自己的行为与所传递的教育价值一致。
身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品格和道德观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更多地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而不是通过纯粹的言语教导。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他们会将父母的行为视为榜样,并试图模仿和跟随。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的心智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向上、善良正直的品质时,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接受到这些积极价值观念,从而在性格塑造和道德品行方面受益良多。
相反,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致,或者行为举止不端,孩子也会从中获得错误的示范,导致其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身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品德。
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此来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内容到此结束,总字数已达要求】。
2. 正文2.1 身教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身教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认可。
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我们应该感到,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
”小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成长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
在学生们心目中,教师是最可依懒的人,最应服从的人,教师的示范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
因此,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自己首先做到,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
请思考一下:当孩子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我们回应了吗?当孩子帮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表示感谢了吗?因为我们的错而伤害了孩子,我们道歉了吗?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我们是否做到了?因此,教师们的言行应充分体现其教育性: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文明优美,能微笑着面对那些有思想缺陷或学习差的同学。
在与学生交往时应以礼待人,多用"谢谢"、"不用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始终受到文明语言的熏陶、感染,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书写工整规范,操作轻拿轻放,并以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崇高的精神境界,坚韧的意志品格,启迪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姬生金。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靠说,二是靠做。
这也就是说,在对群众进行言教的同时,还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必须把言教同身教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群众。
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威信,而威信主要是靠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的模范行动取得的。
凡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是我们党的干部的优良品质。
如果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言行不一,不能为人师表,广大群众难以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教育,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认为你是拿着手电筒,光照别人,不照自己。
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这既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说服力和生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又是领导者和政工干部应当具备的优良品质。
以身作则,就是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群众做出榜样。
具体来说:第一,必须做认真学习和努力践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模范。
第二,必须做积极宣传和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之一。
第三,必须严于律己,端正党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表率作用。
第四,必须学习科学知识,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和生产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言传身教言教不如身教
言传身教,言教不如身教俗话说得好,对孩子和学生的教育要言传身教,但是身教的地位又要重于单纯的言教,所以我们在平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身教。
因为孩子的品质与人格不是通过单纯的言语教育出来的,而是受周围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一点一滴地慢慢形成的。
孩子在家庭里,父母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学生在学校里,教师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学生;孩子与学生在社会上,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因此,要对孩子进行更为良好的教育,使孩子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我们每一个大人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处处为他们做一个好的表率,时刻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我们每一个人的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总要比单纯的言语教育要实际的多,要有用的多。
首先,要多向家长进行教育宣传,注意改善家长的日常行为,使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父母行为的影响。
孩子最初的一切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由此可见,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第一个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与品质的最重要的两个人。
因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我们每一位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必须言行一致,不能表里不一,为孩子树立一个言出必行、表里如一的好榜样。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家庭中健康成长,才能向成为一个适应社会要求、为社会服务、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迈出最重要的一步。
因此,要多向家长进行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宣传,倡导家长不断改善自己平时的言行,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做父母的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想一想,也可鼓励他们通过实践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1. 引言1.1 引言身教重于言传,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道理。
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感受到身教的力量。
一句话或许能够瞬间激起共鸣,但更多时候是身教所展现出的坚定与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他人的心灵。
在教育孩子、指导下属、引领群体的过程中,身教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身教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多的是透过态度和行为,向他人传递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学习和工作中,身教的力量也同样显现。
领导者的身教能够激发团队的斗志和创造力,使团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身教对我们的影响,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次无私的帮助,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真诚和温暖。
身教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对他人的影响力,做一个用心的榜样。
只有通过自身的身教,才能让他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身教重于言传,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真诚和关爱引导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身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往往会认为父母是自己的楷模,因此父母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远。
父母的行为举止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和品德。
如果父母经常撒谎或言行不一,孩子容易学会欺骗和虚伪;相反,如果父母诚实正直,孩子也会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
父母的善良和同情心会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使其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社会。
父母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目标设定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父母注重学习,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孩子也会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相反,如果父母懒散敷衍,孩子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进取心。
父母的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只有父母自己身心健康、言行一致,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是指通过自身的言行和行为方式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相比于纯粹的言传,身教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因为我们往往更愿意相信并效仿那些能够以身作则的人。
除了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之外,身教还能够对团队形成起到非常良好的影响。
例如,在工作环境中,如果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工作努力、勇于担当、对待员工公正,那么员工也会受到他的影响,更加勤奋工作、团结协作。
如果领导恰恰相反,员工们也将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和归属感。
身教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有助于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企业文化。
最后,要注意的是,身教不仅仅看重行为,还需要注意细节。
例如,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乱扔垃圾、不遵守规则、不礼貌,在他人眼中依然会被看作是一个缺乏素质和内在修养的人。
因此,身教不仅仅是表现在行为上,更要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节方方面面的行为举止。
综上所述,身教在教育和团队形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让自己的言行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素养,在自己的行为中注重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文丨刘旭刚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你可不能学啊!长大了以后千万不能养成抽烟喝酒的习气。
儿子反问父亲,既然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那您怎么又抽烟又喝酒,还不赶紧戒掉。
尴尬的父亲只好说,抽烟已经上瘾,喝酒成了喜好,现在不好戒了。
该父子的一番对话,很是耐人寻味,让人联想到,好家风应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为何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指以身作则比泛泛空谈地教育人更有效。
人们常常寄希望于学校的老师为人师表,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成长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
在学生们心目中,教师是最可依懒的人,最应服从的人,教师的示范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
因此,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从我做起,言行一致,起好表率,成为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
其实,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家教中更应该身体力行,不仅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经常开导,严格管教,更应该处处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在这方面,有些家长不太注意,身教重于言教表现得不够“合格”。
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讲孝道,学会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对此应给予点赞。
但问题是,其自身却对父母不关心,不问候,不看望;不尊敬,顶撞、呵斥甚至打骂;不尽赡养父母的责任等。
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可以肯定的说,自己不孝敬父母,对孩子说一千遍、一万遍,也教育不出讲孝道的好孩子。
比如,有的家长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德,可自己却不注意节俭,花钱大手大脚,挥霍浪费。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饭店用餐,存在浪费食品的现象;家中用电、用水,开车用油等不注意点滴节约;有些物品还有使用价值,就随随便便扔掉了。
嘴上说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自己却存在着浪费行为,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做到节俭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倡导节俭,不是让人们都做“苦行僧”,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适当合理消费,不断改善生活,提高质量,这是应该给予鼓励的。
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
“师者,人之模范也”。
为人为师,在孩子们面前,我们应扮演的是一个融知识、素质于一身的完美角色。
孩子都有“向师性”。
模仿教师是孩子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
小小的他们会认为,教师就是真理,教师就是参照物。
常以教师之是为是,以教师之非为非。
他们会把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留在心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说的再好听、歌声再动人,也抵不过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一个直观性的小示范。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焉正人何?”这些话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说明了教师示范是有着重要的意义——身教重于言教。
所以,教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才能说服幼儿,感染幼儿,熏陶幼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抓住幼儿可塑性强的黄金时期。
根据他们的基本学习方式,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正确引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勤奋的学习而且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
因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除了平时抓纪律教育外,还应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虽然老师的任务是管理学生,但在这个时间段里老师在做什么学生都看着眼里,所以我觉得这也是老师进行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机会。
2:塑造坚强的意志
优良的意志品质会使学生自觉抵制消极情绪,成为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克服困难进而攀登高峰的内驱力。
教师的身教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小衔接 身教重于言教读后感
幼小衔接身教重于言教读后感一、初读之感:眼前一亮。
当我读了这篇关于幼小衔接中身教重于言教的文章之后,真的是感觉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呢。
以前吧,我总是觉得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就是给小朋友讲讲道理,告诉他们上学要遵守纪律、要好好学习就好啦。
可是这篇文章就像一盆冷水,一下子把我这个天真的想法给浇灭了,让我意识到,原来身教才是真正的关键呀。
就像文章里说的,小朋友们在幼小衔接的时候,就像一张张白纸,他们更多的是在看大人怎么做,而不是听大人怎么说。
我就想起我邻居家的小弟弟,他马上要上小学了。
他的爸爸妈妈总是在他面前玩手机,然后还一个劲儿地跟他说:“你要多看书,好好学习。
”可是小弟弟呢,根本就不听,还老是抢着要手机玩。
这可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例子嘛。
这就说明,光用嘴说,没有实际行动,在幼小衔接这个重要的阶段,是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二、深入体会:身教的力量。
这文章越读啊,我就越能体会到身教的强大力量。
在幼小衔接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养成很多的好习惯,比如说早睡早起、自己整理书包、认真听讲之类的。
如果家长或者老师只是在那里唠唠叨叨地说这些事儿,小朋友们可能听一会儿就烦了。
但是如果家长和老师自己就能够做到这些,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说早睡早起这件事吧。
要是家长每天晚上都熬夜看电视或者打游戏,早上又起不来,还怎么能要求小朋友早睡早起呢?小朋友心里肯定会想:“爸爸妈妈都这样,我为什么要早睡早起呀?”相反,如果家长每天晚上到了时间就熄灯睡觉,早上也按时起床,小朋友看到了,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也会跟着去做的。
还有整理书包这个事儿。
老师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说:“同学们,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哦,这样才能养成好习惯。
”可能有些小朋友听了就当耳旁风了。
可是如果老师每次上课前,都把自己的教具整理得井井有条,小朋友们看到了,就会觉得整理东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会学着去整理自己的书包了。
这就是身教的魅力,它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默默地影响着小朋友们的行为。
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案例分析: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
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案例分析: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案例分析一、引言在教育界,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教师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深远。
身教重于言教,是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的核心理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的案例,探讨教师的身教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某幼儿园的小白班教师张老师,是一位颇具经验和热情的教师。
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幼儿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张老师会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事,主动关心孩子们的生活状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小朋友。
在一个体育课上,小朋友小明不小心摔倒受伤了,张老师第一时间过去扶起他,关心询问他的伤势,并安慰他不要害怕。
随后,张老师亲自送小明去医务室,照顾他的伤势。
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的关心和细心深深地影响了小明,小明更加信任和依赖张老师。
三、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在张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的真实体现。
张老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举止,传递了积极向上、真诚关爱的价值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不仅仅是在教学,更是在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和教育着孩子们。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还可以对他们的习惯形成和行为规范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幼儿时期是孩子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教师的身教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教会孩子爱和关心他人、守信用、热爱学习等美德,那么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者,我对于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秉持着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以自己的行为和品质来示范给孩子们。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我相信,通过我的身教,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真诚待人的榜样,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多的美好品质。
教子先律己-身教重于言教
教子先律己身教重于言教教学目标:1、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让家长学会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言传身教,从而学会做称职的父母。
3、引导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教学过程:一、生活连线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愿望。
如今,我们常武地区经济蒸蒸日上,但就业竞争也“波涛汹涌”。
为此,许多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怎样教育子女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成了许多家长挥之不去的烦恼。
案例一:有一天,奶奶发现钱丢了。
奶奶问两孙女,是不是拿了钱,她们都说没有拿。
后来这位家长觉着不对劲儿,就背着孩子翻箱倒柜地找,结果在一个花盆里找到了几十元钱。
当天晚上,她把藏有钱的花盆端到姐妹俩的面前,严肃地对她们说:“这钱是哪来的?你们今天晚上要说不明白,会挨打的!”结果,姐妹俩都说:“不知道!我没拿过奶奶的钱。
”她气坏了,揪一个打一个,打了老大打老二。
孩子爸也气坏了,单独对老大、老二询问,姐妹俩还是都说:“没拿过奶奶的钱,这钱不知道是谁放的。
”气得孩子爸脱下鞋来,一人打了一顿。
回忆他俩当时打孩子的感觉:“真是又气又恨又疼,心里很不是滋味。
与其说是在打孩子,倒不如说是在打自己,就好像每一下都打在自己的心上。
”打完孩子,夫妻俩翻不覆去谁也睡不着觉。
后来,丈夫起床,悄悄地推开孩子的房门,见姐妹俩儿都趴着睡着了,但泪痕还在。
他便慢慢掀开被子给女儿用毛巾热敷。
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呢?后来姐妹俩虽然承认了钱是她们拿的,但有一个礼拜她们不敢正视家长,不愿跟他们说话。
这对父母后来进行了自我反思:他们俩过日子都很节俭,平时不给孩子一分零花钱,姐妹俩想买什么又不敢跟大人说,只能选择偷的方式。
后来,这对夫妻选择了主动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并教给她们怎样花钱,怎样理财,用疏导的方法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主动废除了简单粗暴打骂式的家教方法。
引导家长就这一案例展开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教重于言教
自孩子入学那天起,我们就教育孩子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按时做眼保健操、听广播……为了能够保障每个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受益,每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班主任不得不在教室里提醒,有时天天督促、提醒,可就是不能形成习惯。
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次课间我对学生说:“老师的视力越来越差了,你们想帮助我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我顺势说:“听说眼保健操可以保证视力不会下降,我想和你们一起利用眼保健操的时间做眼操,你们能准时提醒我吗?”学生又一次齐声说:“能!”我立即走向那几个平常不好好做操的同学面前问:“你能做到吗?你能做到吗?……”他们一一做出肯定的回答。
于是,我们就约定一起准时好好做眼操,并且每个人都不能“偷懒”。
就这样,每天广播一放眼保健操的音乐,学生就大声说:“请老师和我们一起做眼操。
”就这样我们天天一起做眼操。
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真是值得!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就会习惯成自然,即使老师不跟着做也会自觉自愿地去做,我们期待着!。